標籤:

王壯弘談太極拳

作者:非常道

王壯弘(1931-2008)鑽研及實踐王宗岳《太極拳論》.極少參加公開活動,唯與少數知已及弟子探究中華文化哲理、佛學及太極拳,攝心養生

開發眾生智慧海,得見如來清凈身太極拳是智慧拳,它既通達有為之事相,有又通達無為之空理,練拳者可由世間智,達出世間上上智。太極拳是文化拳,它與儒學太和至中,道學清凈無為,佛學不空之空一脈相承,將儒釋道之學合而為一。太極拳是哲學拳,明了心、物、空含三為一,避免世人長久的唯物、唯心之爭,促進世界文明,人類和平。太極拳是藝術拳,它充滿著真善美慧,是陰陽相濟的藝術,精益求精無止,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神而明之,妙不可言。太極拳是養生拳,長養慈悲之心,常樂我凈;善養浩然之氣,至剛至柔,修得清凈之身,無極之體。太極拳是禮儀拳,謙虛禮讓,捨己從人,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是我中華禮儀之邦的智慧結晶。太極拳是武拳文練,尤其強調無力勝有力,以智取勝,大智大仁大勇;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功力取信於人。太極拳是佛家拳,佛理即太極拳理,拳法即佛學之實修,是佛學武學功夫三者合一。太極拳是空中妙有拳,無極生太極,無極即空中,太極即妙有,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真意非真意乃名真意,一法不生,大智生,大智大意生萬法。太極拳亦名太難拳,正法難聞,明師難遇,妙境難證,必具善根、福德、因緣具足始可得。能學好太極拳者,乃當今世間真英雄豪傑,大丈夫也。太極拳是如是拳,它是真理的體現,也是認知真理的方法,它是真理的體相用統一,法體如是。太極拳之體:性體空寂,太極者,無極而之,相體流注,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太極拳之理: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陰陽中相濟,和三為一,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中含三合一,一即零,零即空,空中起妙有。太極拳之法:無為法,萬法歸一法,一法歸無法,無法乃真法,真法者,即非真法,是名真法,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為也。太極拳之數:自然生息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五,五生八,八生十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合三為一,真法歸一,一歸零太極拳之名:理之名曰太極拳,太極陰陽之理;相之名曰長拳,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用之名曰十三勢,八門五步十三總勢。太極拳之相,動作姿勢為相,一切相皆流注相,相為虛幻,似行雲流水,似旋球、旋風、漩渦、圖像,河圖喻為水之漩渦,洛書喻水質螺旋,放大縮小;太極圖喻陰陽中含三為一,變化萬千。太極拳之勢:太極拳就是八門五步合為十三勢,八門是上下左右四正四隅,相互為勢;五步則是球體的放大縮小必經的五個步驟之勢;太極拳勢有風之勢,水之勢,空氣膨脹之勢,綿綿不斷,滔滔不絕之勢,颶風宣浪層層相迭之勢,翻動扶搖羊角之勢,閃戰騰挪忽聚忽散、忽隱忽現之勢等等。太極拳之用:轉化,浮沉轉、左右轉、前後轉、大小轉、明暗轉、轉,即大轉法輪,轉須由中轉,亦即用中轉,中為空中,空中為舒服之極,陰陽之母,太極拳以通為用,處處圓通,還要雙通,圓通須球體,雙通須液體。太極拳的原則:流體,無力,無為,超立體。流體:似水似風似雲,似空氣的流動。無力:力由他借,借地心吸力,漂浮力,反作用力,空氣阻力,大氣壓力,摩擦力,不可用肌肉韌帶肌腱收縮力。無為:因緣生法,緣起性空,拳無拳,意無意,不費心機。超立體:三維空間加時間,加神意氣,合而為一。以上四原則是檢驗太極拳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不可須臾離也。太極拳的思維:無根之根,無力之力,無中之中,無向之向。無根之根:無根無所不根,無住無所不住,如流水,如行雲。無力之力:無力才能借力,沉浮力,作用及作用力,向心力,離心力皆為自然之力。無中之中:無中即空中,空中才可流通無礙,其小無內,其大無外。無向之向:超立體運動,支撐八面,無固定人為之方向,自由自在,活活潑潑。太極拳的內功修為:松空圓滿。松須空,空須圓,圓須滿,還要通通透透。松空圓滿通透合而為一。松為緊中松。真松還須真空,人空,法空,性空,小空,大空,小空逼塞滿虛空。圓是立體圓,大圓如球滾地,小圓如盤走珠,微細如流水,似水流。滿則氣勢飽滿,似雲似霧,似空氣,上下內外前後左右通通透透,靈通無礙。太極拳的修鍊模式——四大皆空模式:流體模式、旋風八門五步模式、駕虛、摩空、乘幽、控寂模式。四大皆空模式:地水火風由空而生並存在空中,此為四大皆空。無極即空,以地水火風在空的運動比喻太極拳運動;地水火風的升降開合出入聚散的運動,就是空中呈現的象的運動,即太極者無極而生。地性堅喻身體和地心吸力;水性流行而潤下,喻流注相;火性暖,勢炎上,喻升騰;風性動,喻無住。地(形體)因水濕潤而鬆軟,向下松沉;地水因火溫暖而升騰彌散,地水火因風而流動漂浮而無所住。水載形借火勢(意)升騰再借風勢在天空中飄飄蕩蕩,似行雲般無住,無根,無量,無向。流體模式:如水流,似流水,像漩渦。離心運動即螺旋縮小,離心運動是點線面體超立體流注放大,向心運動是體麵線點旋轉縮小。旋風八門五步模式:駕虛、摩空、乘幽、控寂模式練太極拳之首要-鬆靜自然:太極拳理是一套精細深邃的完整理論,要有溫良恭儉謙讓美德來學習探討,因為「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厥其中」。以「悟」為主,不以學會拳架為目標,還要進一步領悟拳內在實質本性;形象有助於了解道理,但要再進一步的對拳有所改進貢獻與回饋,創造太極拳更完美的形象,以德養藝。最深刻,是最基本的;最神秘,是最公開的;不要在「法」上打轉,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不識本心,見自本性,學法何益?求得本心本性,才能「一經通,百經通」,「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因為「萬法皆在人性中」,「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如此則能達到「自性能含萬法」。得到拳功拳性,千招萬招千法萬法,又有何難 ? 所以,練太極拳時,首先要求靜謐、鬆淨、虛靈;靜,清靜。心靜,才能觀照,內視、內視返聽自己,了解自己的心性。行功時,血管鬆弛,毛孔張開,骨骼順當,心平氣和;氣血活動量大、消耗量極少的邉櫻宄的了解。了解自己,堆手時就能清楚的了解對方。王壯弘老師強調「要看事物、看事物的真相,去看、觀察、認識」,所以要放鬆、要靜、要淨,才能偏沉、沉浮、飄盪。拳第一步是放鬆,將身體各部位鬆開、關節鬆開、細胞鬆開,將身體本質上的改變,將身體變成流體,如水、如氣。全身鬆開,沒有思維,像木棍隨著海浪的起浮波動而動;將自己放在大海水面上。天地事物,無時不變,是「無常」。鬆,水往下流是鬆;氣體的飄動是空也是鬆。鬆是空、是流動、是靈活;又輕靈,又沉重。像一個球,打足了氣,裏空外緊;又像一個骨骼,外強內充滿軟組織。越沉重,越輕靈;沉重要用輕靈來補充,輕靈要由沉重來成就;沉重就是輕靈,輕靈就是沉重。打一樣的架子,是在「常」中,越練越好,求其變;練架子的性、練拳的性,練裡面的功夫。太極拳性,就是不用力,借地心引力、沉重量、飄浮量,這才是真的太極拳。不著在外相、招、式,而要在是不是用力?有沒有借地心引力?有沒有沉重量、飄浮量?假如達到了,可以說「明心見性」,否則「學法何益」?「本性是功」,否則「打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拳到精深時,用之不必費心機,已深入成為下意識、潛意識的行為,到無為而無所不為的程度,才是高境界。演練太極劍時,身體飄浮、旋轉、翻騰,柔軟的一條絲綢帶。把劍的本性,連自己本身思想本性也拿掉;無自性,隨著沉重量飄浮量;劍就像一枝飄浮在海上的木棍,木棍的本性沒有了,隨著地心引力水漂盪沉下去飄起來。人類認識事物,由「視」而「見」而識、由識而知、由知而智、大智大慧、大慈大悲;是世間智、出世間智,而至出世間上上智。要有出世間的上上智,才能明白有無界的太極拳內涵。才能體會三世時間,十方空間;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二、四、六、八是八門,一、三、五、八、十三是五步,八卦、五行放大縮小,生剋、相濟等問題。太極拳的線路是弧線、s線、螺旋線。偏沉則隨,沉飄如水性,舒展、縝密、流暢;將「有為」拙力、意念放下、自己的重量放下,借著地心引力的反彈力來行拳;是「有向的無向,無向的有向」,全方位開合,是「無向之向」。所以太極拳十三勢,是四正、四隅、上、下、左、右、顧、盼、定、開、合、放大、縮小點其大無外線其小無內,螺旋型,無止境;面體是放大、縮小;也就是利用地心引力,沉重量、飄浮量,陰陽中的流動變化,還有公轉、自轉,圍繞中心變化;每一個動作都包括八門五步,是點線面體立體動作,是超立體的有無界。求事物的本性真相--明心見性是修道的功夫:學太極拳要從本質的修煉,從立場、思想、思維方法,拋開本性、沒有靈魂,進入不思維境界;太極是道,大道一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慮、得;明明德就是明心見性,就是戒、定、慧。就是「致虛極守靜篤」水的流動,浪的翻滾,龍捲風的氣旋……,練拳也要法自然。合乎道,合乎自然,不參雜拙力人為的東西,「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意是真意」,「天人合一」的境界。推手到十分成熟時,產生可粘可脫,隨粘隨脫;身手脫離意尚接,再以槓桿、螺旋原理,以熱空氣氣爆膨脹力和類似波浪衝擊力,將人拋出去。性質雖然是柔軟的,但威力無比,「極柔軟而極堅剛」,這才是太極拳的真髓。拳書拳理及其他感想:太極拳打架子,是在求太極拳的拳性;拳架只是修練驗證太極拳的工具。要重意、重氣勢,要中正安舒、支撐八面。否則,只是沒內涵的空架子。要了解三世世界,十方空間,如蝴蝶效應,一切都有感應、有關聯的。要有超縣實的思想與感觸。無凸凹無斷續,是圓滿、圓通,無始無終,無終無始的「常樂我淨」(圓覺經)。拳書、拳經、拳論,須要將太極拳的性、精神,吃了、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精氣神!所以「盡信書,不如無書」。依法、理不依人,依智不依見;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圓通不依不圓通;依究竟不依不究竟,怪誕荒謬,則以「好讀書不求甚解」,一笑置之。太極拳至高深境界時,是無為法。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你生什麼心,我生什麼法;心滅則法滅。「為學日異,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萬法歸於一法,一法歸於無法,無法才是真法」;「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意是真意」。黑格爾「正、反、合」理論,金剛經論辯「我說…即非…是名…」,「我說真法,即非真法,是名真法」,就是「道法自然」。晚近太極拳流於外表、形式、戲曲功架、舞蹈、體操的表演,忽略內動的練習;「內不動外不發」,觸發體內機能,產生別具特色的能量。「大圈變小圈,小圈變無圈」,融會貫通後,「拳無拳,意無意」,「無招勝有招」,以不變應萬變。雙腳、尾閭,形成穩定的下盤。尾閭下旋。三大內家拳術,有人以魚比喻:太極拳是魚頭,敏感度極高;形意拳是魚身,充滿爆炸力;八卦掌是魚尾,有靈活性。只有太極拳主張用意不用力,力從人借。喉頭一拋,命門便會關上,人體上下氣就不能貫通;上下不能相隨,周身不一致,所以要「下顎微收」。意氣將兩條手臂經大椎聯成一體,兩手如一手;兩條腿如一腿。每個關節,都有鬆空放大的空間;如手臂與肩窬,能向四面八方的立體的擴大,甚至超脫身體,超立體的擴散。大道一統「萬法歸於一法,一法歸為無法,無法才是真法。」太極拳因王宗岳《太極拳論》而得名﹐先後衍生出陳王廷、楊露禪、武禹襄、吳鑒泉、孫祿堂等諸家太極。太極拳拳架繁多﹐門派林立﹐理論紛紜﹐初學者難辨真偽無所適從﹐太極拳到了萬法歸一法﹐返本歸源的階段﹐回歸到王宗岳《太極拳論》﹐回歸到文化源頭河圖洛書太極圖﹐回歸成太極無敵﹐拳中之王的崇高地位。王氏水性太極拳﹐源於王宗岳《太極拳論》﹐創編於當代王壯弘老師。王氏水性太極拳要求練就寬廣的胸懷。王氏太極拳不僅僅練招式,不僅僅練力量,不僅僅求速度,不想如何進攻對方,也不想對方進攻自己招數。全以有無論。王氏太極推手時處處容納對方,隨從對方,大度,氣吞山河,以不變應萬變。你生什麼心,我生什麼法,心滅則法滅,於無法中生萬法。王壯弘老師的武術堪稱一絕。他開創性的將書法中對筆劃要求的剛柔並濟、能放能縮等原理,應用到太極拳中,自創了「王氏水性太極」。太極拳的至高境界是「無為法」,即「萬法歸於一法,一法歸於無法,無法才是真法」。是「四兩拔千斤」而非「四兩撥千斤」。用重量不用力量,運用地心引力……借力打力。道法自然,太極拳要仿效水、風、氣體,練成流動不居的鬆柔之體。緣起性空,明心見性……周身無處不圓通。王壯弘先生以釋、道、儒三家融通的智慧,闡釋何為太極,何為水性太極,何為太極文化的神髓。「太極思維」來源於中華文化的深層,與孔子的「太和至中」、「中庸之道」,老子的「有為有所不為,無為無所不為」,釋迦牟尼的「不空之空謂之空」的思想相一致。王壯弘老師說:「我們應該向自然學習,自然是我們的老師,我只是在解釋自然。所有的老師,以及哲學、儒釋道都是在解釋自然,誰解釋的最接近自然,誰就最高明。」王氏水性太極拳套路是根據水的流動、波浪、漩渦而編製成的。人不離開水,水不離開人,人借水勢而動,套路如書法可分為楷、行、草,隨著水的大小和流速會有很多種打法,而不是一成不變的。王氏水性太極拳指明了太極拳性﹑體﹑相﹑理﹑法﹑用。太極拳之性為空性﹐因緣生法﹐緣起性空﹔太極之體是球體﹑流體﹔太極之相為幻相﹐如水如風如空氣﹔太極之理是太極陰陽含三為一﹔太極之法是無為法﹐萬法歸一法﹐一法歸無法﹔太極之用是轉化﹐化即是轉﹐轉就是化﹐具體為八門五步十三總勢。王氏水性太極拳要求人們需改變常規的思維方式,太極拳的境界是「見相非相」的有無界,是有的沒有和沒有的有,不是我們所熟悉的有界里有和沒有那麼簡單,所以不能用有界的思維方式看待和學習有無界的太極拳。就以陰陽的辯證關係來說,通常都是在講陰陽相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等等,其實陰陽之間還含有一個「中」存在,它是隱而不顯,真實存在的,是「沒有的有」,就像正負電極之間的磁場,所以有陰陽則必有中,有中必有陰陽。王氏太極拳是無為法﹐無根﹑無量﹑無相﹑無形﹐是皆先天自然之能﹐太極拳思維是無根之根﹐無中之中﹐無力之力﹐無向之向。注重傳統文化的學習,是文人習武的風格。借儒家理論、易經、陰陽學說等為理論依據;用道家理論,《道德經》、《周易參通契》等為修鍊法門;參悟佛家思想,《金剛經》、《心經》、《壇經》等來提高境界;學習中醫學。了解人體結構,人與天地,四季,二十四節氣的關係……觀自然界。觀宇宙天體,體悟天人合一,把學拳過程做為學術研究,允許不同意見的存在,並引用現代教學方式,系統、完整、透明的講解理論,非常容易理解。王氏水性太極拳的四項基本原則是流體﹑無力﹑無為﹑立體﹐是檢驗一切太極拳法的唯一標準。王氏水性太極拳也明確太極拳具有實戰性。教拳時,王老師不光是用嘴說,而且還用身體實做體現出太極拳不用力可以戰勝對方。拳架、推手、散手,來者不拒。上課時,王老師就明確告訴我:「學太極不為打人,但必須能打人。而且是不用力打人。」陳鑫說過「不是太極拳不能打人,是你功夫不到……」它輕時如微風細雨,重時如狂風巨浪,這種無形的威力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和理解的,它不是機械力學。是流體力學。王氏水性太極拳主張以德養藝﹐以虛靈﹑鬆淨﹑靜謐的方法來修己﹐行功時血管鬆弛﹐毛孔張開﹐骨絡順當﹐心平氣和﹐是一種邉恿(氣血活動量) 極大﹐消耗量極小的動功﹐完全符合養生之道﹐也是防治慢性疾病﹐恢復健康的良好手段﹐武則可以防身禦侮﹐克敵制勝﹐文則可以調氣養心﹐延年益壽﹐可謂習武而文在其中﹐是一種文武兼修的拳術。王氏水性太極拳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際操作原則,不同尋常,效果顯著。其目的只有兩個,改造我們的思想。形成太極思維:改造我們現有的身體質量,去僵塊,去力量,去固定根,變成柔軟之體。一開始先讓學生建立太極思維,站在八門五步、十三勢的立場上練拳,上下前後左右同時運動,陰陽五行八卦同時存在,並且不停地在流動、變化著。另外,讓學生從宏觀上了解太極拳全貌,先有一個理性認識。然後再具體學習。這樣不會迷失方向。在具體訓練中,有很多原則,幫助學生理解理論,只要按照原則去做,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王壯弘老師曾在美國、香港等地授徒,並擔任新加坡李光耀私人衛隊的武術總教頭。有著美國國際武術醫科大學授予的武學博士銜。是一代太極宗師,武術泰斗。王壯弘為著名書法﹑武術﹑金石書畫碑刻鑑定家﹐對中華文化哲理﹐尤其對易學﹑陰陽﹑五行等太極思維及佛學的深刻認識﹐鑽研及實踐王宗岳《太極拳論》及相關拳譜幾十年﹐不但通達拳理﹐亦精太極散手實戰﹐創立了真正「無力打有力」 的王氏太極拳。1987年首屆國際武術聯盟在美國舉辦的世界盃武術鍢舜篳愔些o獲得最高金杯獎﹐亦由當時美國副總統喬治布希鑑發榮譽証書﹐並擔任美國國際武聯盟總會名譽主席﹐使國際武林對王壯弘代表的中國太極功夫肅然起敬。隨著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王氏水性太極拳的推廣﹐王氏水性太極拳在弘揚中華文化﹑提高人們身心修養也做出一部分貢獻。王氏水性太極拳必將攀登太極新高峰。-----人生活在世界上,都要有一定的智慧。但是到了我們太極里,它是另有一套智慧的。你到了另一個境界,還用原有的智慧去解決和看待問題,那你肯定就覺得自己看不大明白了。過去的智慧變成了你現在的障礙。所以我們說,學習太極拳,你就要以太極的思維去看待一切。沒有的有了,有的沒有了,這就是我們太極拳的境界。如果到了最後,你太極拳完全通了,拳非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我說真意即非真意,是名真意。到了這個時候呢,你出世間得上上智,坐在定義上不分別了,這才是出世間而得到了上上智。他們說松,我說松和緊是連在一起的,不然松就沒有意義的,他們聽不懂。孤陽不生,孤陰不長,陰陽不能相離,所以我們認為,鬆緊和陰陽是一個道理,不可以有區分的。「安住真如地」的功力有的人說,王老師講的話很難懂,不是難懂,是你們的思維養成習慣了。就像我們打拳,其他拳都是以力量和速度來決定勝負的,但是太極拳正好不是這樣的。太極拳要求從人,那肯定就慢,但是把武術中的散手和太極拳中的散手放在一起比較的話,肯定是武術的散手輸,誰快誰輸,不用力的一定贏。我說不用力,不是說不用力就沒有能量,它不是斷滅空,它的力量其實大的不得了,任何人為的力量都是不對的。太極拳的沉浮是互相變換的,沉也是浮,浮也是沉,你不能用一點人為的力,否則倒霉的只能是你自己。壓制不了水,你就只能和它融為一體。你看見有浪,你想把它變小,但一用力它就開始翻湧,就能變得更大。這都是妄念。你說你不動妄念行不行?不行,因為我的力量在你身上,你總要回應的,那你一動,你就輸了,因為你有妄念。你沒有這妄念,你就有功力,也就能「安住真如地」了。你沒有這功力,對不起,你就輸了。輸了,馬上又生妄念,你能沒妄念你就成如來佛了。所以我們說意把你管住了。什麼是意?就是時間把你佔了,空間把你佔了。他們認為厲害,但那是靠快吃飯的——用力,而人的力是有限的,過度了,就不行了。什麼東西到了極限就不行了。見相非相,但不能沒有相佛為什麼講了那麼多經?就是因為你不理解。太極拳怎麼用?在什麼情況下用?當你把太極拳學會,把太極拳理論弄清——太極拳是熏修出來的——用的時候都是下意識的,是不會費心機的。你講話、走路都用意識嗎?你說不用,那是胡說,肯定是要用的。但是有的沒有,沒有的有,才是真理。我們修真,見相非相,不能沒有相。但跟我學太極拳,學完之後,這個架子通通都是要丟掉的。拳無拳,意無意,你還是老架子,說明你還沒有消化,沒有吸收。但是你要上升,達到更高的境地,那還是先要有架子的,沒有架子是不行的。到達某個目的地,上了很多台階,那些走過的台階怎麼辦了?走過之後就算了,這都是相,你要丟掉的。你說「好」,我丟掉了。丟掉了你怎麼上去啊?你還是得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站穩了上去,不要停,停了你就住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可以住的。所以你不要以為相是不重要的,沒有相你什麼都不要談。那你說不是非相嗎?佛沒有說叫你非相,是「見相」非相——看到了外表的相,那「裡邊」你也要進去啊,你不進去,不就等於是白費了嘛,相也是由性轉變而來的,所以佛學說轉,一切都是轉過來轉過去的。陰陽相濟,流水無形我們不能在架子里轉,轉的話沒完沒了。你學完這個架子還有那個架子,結果還在架子上。其實所有的架子都是相通的,所有的太極拳都是一樣的。用力打拳等於手工操作,我們不用力,用地心引力等於是電器化。手工操作哪裡有電器化好!所以一定要換。一定要換。就是說,要把你身體的僵塊通通去掉,不去掉不行。要猶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任何架子都是框架,任何太極拳都要變流水,至柔者至剛也,天下至柔莫若水。有了水性以後,才有氣體,才有風,才能動。這樣的動,無形無相,抓不住它,因為它流通了,流通了就無所不通。慢慢地先打拳架子,然後變流體,變成沒有架子。流水哪有架子呢?到那時候就上境界了。條條塊塊打掉了,變成流體、氣體。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你說這個手怎麼上來的,因為它空。這裡的空是空檔、空隙,是氣體。你說它怎麼往這裡走,水嘛。水往低處流,氣往高處走,這是一定的。流水可以變成氣體,變成水蒸氣。水變氣,氣上升再變成水下來,就陰陽相濟了。所以松肩一定要沉肘,要有對應,含胸的同時一定要拔背,因為它總是一對一對的,陰陽相對。陰陽一來,中間就顯露出來了,中間一定要活,活了就變水了。你站在那裡,一定不要站實,膝蓋一松,腳跟不著地了,人就飄飄沉沉,沉沉飄飄。你既有沉量也有浮量,中間還可以調節,這個調節就是陰陽相濟,這個中間不是死的,是活的,是可以流動的。陰陽相濟很重要。就像你洗澡的時候用水,太熱的,太冷的,你都洗不好,只有把冷熱調到適中的程度,你才能洗得舒服,而這個冷和熱之中,就有八萬四千種溫度,變化萬千。它也像我們調酒、畫畫和音樂一樣,原則上就是那麼簡單的幾種元素,但是通過調節,能演變出無窮種東西來。我們的拳,你說它是流體還是氣體?它應該是隨時都在變化的。它就像天上的雲,變化不定。風雲變幻,不是你能想像的。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到那時候,它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上來的,該上來就上來了,這就是我們說的下意識,形而上。一定要達到這個境界。不達到這個境界,你練的都是沒有用的。太極拳要達到這個境界,就要從初級做起,要有拳架子,然後,拳架子慢慢融化掉,就像是我們到了南極,要把那些冰都融化成水,然後能量一照,就成了氣。我們說無極生太極,最後就是一片平靜的水了。身體如果還是僵的,就到不了這個境界。下意識的形而上你們打的太極拳僅僅是一個的套路。我們打的是三個:第一是拳架子;第二是意;第三是連意都沒有了——像我現在推手,都不用意了。你說我完全不用意也不是,但我的感覺就好像是我沒有用過。你說沒有意,那你的手是怎麼上來的?我也不知道,該上來的時候就上來了。如果我知道的話,不就是成了有為法嘛。就不是水,不是風了。如果是水是風的話,那就是不知道了——下意識的境界了。下意識,你沒有辦法指揮它,它有自己的性質。所以我們說,練太極拳要「明心見性」。不明心見性,學拳法就沒有了意義,打拳就沒有了基礎。如果你不能理解這一點,你打的拳和其他的拳術沒有多大區別,只不過比別人多點辦法。其實,法對你是一種束縛,它讓你反而不自由了。水本來是很自由的,你弄個辦法出來,就不自由了,不是本能了。演練太極拳架,進行太極拳推手訓練,都是一念三世的,一搭手、一動念,擁、搌、擠、按、探、捌、肘、靠——四正、四隅和中定都含在其中了。推手或者散手中,你打我,我全部是空的。為什麼空?我是十方空間,等於你掉到水裡邊了。1987年,王壯弘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世界盃」武術錦標大賽中技壓群雄,奪取了金杯獎。20年之後,王壯弘先生以釋、道、儒三家融通的智慧,闡釋何為太極,何為水性太極,何為太極文化的神髓。「太極思維」來源於中華文化的深層,與孔子的「太和至中」、「中庸之道」,老子的「有為有所不為,無為無所不為」,釋迦牟尼的「不空之空謂之空」的思想相一致。太極拳的至高境界是「無為法」,即「萬法歸於一法,一法歸於無法,無法才是真法」。是「四兩拔千斤」而非「四兩撥千斤」。用重量不用力量,運用地心引力……借力打力。道法自然,太極拳要仿效水、風、氣體,練成流動不居的鬆柔之體。緣起性空,明心見性……周身無處不圓通。老子曰: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王壯弘為著名書法家.武術家,金石書畫碑刻鑒定家。青少年時期在書法上先後得到許鐵豐、沈尹默兩位書法大家的指教,亦常年跟隨陳散原弟子陳病樹學習詩詞及古典文學。後對佛家、道家、《易經》等有深入研究。1956年進入全國最大的書肆上海朵雲軒做書畫鑒定工作。王壯弘,1931年10月出生於浙江慈溪,為著名書法家、武術家、金石書畫碑刻鑒定家。青少年時期在書法上先後得到許鐵豐、沈尹默兩位書法大家的指教,亦常年跟隨陳散原弟子陳病樹先生學習詩詞及古典文學。後對佛家、道家、《易經》等有深入研究。1956進入全國最大的書肆上海朵雲軒做鑒定工作,幾十年來鑒定了數十萬件碑帖、字畫等文物。出版《崇善樓筆記》、《增補校碑隨筆》、《碑帖鑒別常識》等國際關注的碑貼學專著。王壯弘精通醉八仙、形意拳,後師從楊澄甫入室弟子褚桂亭習楊式太極,他天資過人,每日凌晨3時便開始練拳.深得褚桂亭賞識..從1987年起,他應邀在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東西學院.加拿大精華學會.日本及泰國等地講授書法和鑒定文物,交流中國武術.同年,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世界盃」武術大獎賽,以」王氏太極拳」技壓群雄,奪取了最高金杯獎..1989.定居香港.深居簡出,潛心研究及實踐王宗岳」太極拳論」和佛學,2004,機緣和合,階及神明,功夫達到,」架虛摩空,乘幽控寂.之太極至高境界.,翻動、扶搖、羊角練法:在莊子的《逍遙遊》中,翻動、扶搖、羊角是形容大風、颶風、颱風的。翻動為上下沉浮;扶搖為左右飄蕩;羊角為大小螺旋。這三種運動,可在身體鬆開的基礎上,逐漸的依次展現在拳架中。水性太極拳是王氏太極拳的入門拳,以上練法逐漸能抵達後,則可進一步錘鍊太極拳的有無境界、無為境界了,這個境界,我們用一個名字來命名——神明太極拳(亦可稱之為般若太極拳、智慧太極拳)。如是太極拳 作者:王壯弘2009-08-28 09:01一時,王壯弘老師在香港九龍崇善樓,為太極拳學子宣講王氏太極拳精義,學子入室,見師已安坐室中,牆上懸掛「開發眾生智慧海,得見如來清凈身」,「安住真如地,普照智慧燈」。來者肅然起敬,向師恭敬施禮,端身正坐,祈請老師開示太極拳心要,老師慈目凝視學子片刻,告學子說:太極拳是智慧拳,它既通達有為之事相,又通達無為之空理,練拳者可由世間智入出世間智,達出世間上上智。太極拳是聰明拳,聰明利根之人,通達世間事理和出世間事理者,才能通達太極拳;習練太極拳善法者,可使根性轉利,由迷轉悟,超凡入聖。太極拳是文化拳,它於儒學太和至中,道學清凈無為,佛學不空之空一脈相承,將儒釋道之學合而為一。太極拳是哲學拳,明了心,物,空含三為一,避免世人長久的唯物,唯心之爭,促進世界文明,人類和平太極拳是藝術拳,它充滿著真善美慧,是陰陽相濟的藝術,精益求藝無止,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神而明之,妙不可言太極拳是養生拳,長養慈悲之心,常樂我凈;善養浩然之氣,至剛至柔,修得清凈之身,無極之體太極拳是禮儀拳,謙虛禮讓,捨己從人,於人無爭,與世無求,是我中華禮儀之邦的智慧結晶。太極拳是武拳文練,尤其強調無力勝有力,以智取勝,大智大仁大勇;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功力取信於人。太極拳是佛家拳,佛理即太極拳理,拳法即佛學之實修,是佛學,武學,功夫三者合一。太極拳是空中妙有拳,無極生太極,無極即空中,太極即妙有。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真意非真意乃名真意。一法不生,大智生。大智大意生萬法。太極拳亦名太難拳,正法難聞,明師難遇,妙境難證,必具善根,福德,因緣俱足始可得,能學好太極拳者,乃當今世間真英雄豪傑,大丈夫也。太極拳是如是拳,它是真理的體現,也是認知真理的方法,它是真理的體相用的統一,法爾如是太極拳之性:空性,因緣生法,緣起性空極拳之體:性體空寂,太極者,無極而之。相體流注,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太極拳之理: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陰陽中相濟含三為一,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中含三為一,一歸零,零即空,空中起妙有。太極拳之法:無為法,萬法歸-法,一法歸無法,無法乃真法,真法者,即非真法,是名真法,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為也。太極拳之數:自然生息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五,五生八,八生十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含三為一,含五歸一,含八歸一,含十三歸一,萬法歸一,一歸零。用之則顯,不用則隱,隱即空,零亦空即無極;一為點即太極;二三為線即陰陽中;五為面即五行;八為體即八卦;十三為超立體即其小無內,其大無外。太極拳之名:理之名曰太極拳,太極陰陽之理;相之名曰長拳,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用之名曰十三勢,八門五步十三總勢。太極拳之相:動作姿勢為相,一切相皆流注相,相為虛幻,似行雲流水,似旋球,旋風,漩渦。圖象,河圖喻為水之漩渦,洛書喻水之螺旋放大縮小;太極圖喻陰陽中含三為一,變化萬千。太極拳之勢:太極拳就是八門五步合為十三總勢。八門是上下左右四正四隅,相互為勢;五步則是球體的放大縮小必經的五個步驟之勢;太極拳勢有風之勢,水之勢,空氣膨脹之勢綿綿不斷滔滔不絕之勢,颶風駭浪層層相迭之勢,翻動扶搖羊角之勢,閃戰騰挪忽聚忽散忽隱忽現之勢等等。太極拳之用,轉化,浮沉轉,左右轉,前後轉,大小轉,螺旋轉,明暗轉,識智轉,即大轉法輪,轉須由中轉,亦即用中轉,中為空中,空中為動靜之機,陰陽之母。太極拳以通為用,處處圓通,還要變通,圓通須球體,變通須流體。太極拳的原則-流體,無力,無為,超立體。流體:似水似風似雲,似空氣的流動。無力:力由他借,借地心吸力,漂浮力,反作用力,空氣阻力,大氣壓力,摩擦力,不可用肌肉韌帶肌腱收縮力。無為:因緣生法,緣起性空,拳無拳,意無意,不費心機。超立體:三維空間加時間,加神意氣,合而為一。以上四原則是檢驗太極拳是否正確的唯-標準,不可須臾離也。太極拳的思維-無根之根,無力之力,無中之中,無向之向。無根之根:無根無所不根,無住無所不住,如流水,如行雲。無力之力:無力才能借力,沉浮力,作用及作用力,向心力,離心力皆為自然之力。無中之中:無中即空中,空中才可流通無礙,其小無內,其大無外。無向之向:超立體運動,支撐八面,無固定人為之方向,自由自在,活活潑潑。太極拳的內功修為-松空圓滿。松須空,空須圓,圓須滿,還要通通透透。松空圓滿通透合而為一。松為緊中松。真松還須真空,人空,法空,性空,小空,大空,小空逼塞滿虛空圓是立體圓,大圓如球滾地,小圓如盤走珠,微細如流水,似水流。滿則氣勢飽滿,似雲似霧,似空氣,上下內外前後左右通通透透,靈通無礙。太極拳的修鍊模式-四大皆空模式,流體模式,旋風八門五步模式,駕虛,摩空,乘幽,控寂模式。四大皆空模式:地水火風由空而生並存在空中,此為四大皆空。無極即空,以地水火風在空的運動比喻太極拳運動:地水火風的升降開合出入聚散的運動,就是空中呈現的象的運動,即太極者無而生。地性堅喻身體和地心吸力;水性流行而潤下,喻流注相;火性暖,勢炎上,喻升騰;風性動喻無住。地因水濕潤而鬆軟,向下松沉:地水因火溫暖而升騰彌散,地水火因風而流動飄浮而無所住。水載形借火勢意升騰,再借風勢在天空中飄飄蕩蕩,似行雲般無住,無根,無量,無向。流體模式::如水流,似流水,像旋渦。離心運動即螺旋放大,向心運動即螺旋縮小。離心運動是點面體超立體流注放大。向心運動是體面天干地支王氏水性太極拳---王壯弘2010-01-11 12:42大師中的大師-王壯弘 (轉)2009-08-13 19:34一。太極拳主張用意不用力,但能夠身體力行苦口婆心強調連一點力都不用的,是〝王氏水性太極拳〞創始人王壯弘老師。既使他在晚年中風後,推手的技藝不退反進,印證了太極拳不用力的神明境界,達到了應物自然、全身透空的高超境界。王壯弘老師由於工作常年累月的埋頭於碑帖的考證鑒定工作,習慣極少喝水而致血液太濃而在2000年中鳳,右手無法寫字,但他卻能在推手時用右手將對手拋跌,體現了無力打有力、以柔克剛、莫測高深的技藝,令人感到太極拳的不可思議。他的推手輕靈之極,一沾手能使人如失足掉入漩渦,六神無主,無法分辯東西南北,忽然間在驚慌失措中被拋撞牆上,想不通是什麼一回事!在王師手中,大家看到的,都是對手與他手指一碰,一招內即見真章,總是身不由主,任由擺布;他總慈祥讓對手翻跌絕妙,而不傷人,因此在推手時,推者與被推者皆會沉浸在嘻哈享受之中。他在太極拳上的體悟和造詣,可說是大師中的大師,文武兼擅奇才。他對太極拳的悟道,是在深通傳統中國文化、書法、武術的基礎上,以儒、道、佛的精義,對被歷代拳家奉為經典的《王宗岳太極拳論》,反覆研究,深入實踐,終於徹悟了太極拳的內涵真諦。他領悟到太極拳是人體先天自然之能,是人身本來就具備的能力,學太極拳不必往外求,而在開發自已本有的能力;以無根之根,不起妄念,隨人而動,從人而轉,大轉小轉,正反扭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在反覆的深研《王宗岳太極拳論》後,認為王宗岳所說的〝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太極拳,無論從理論上或應用上,都是用先天自然之能,即〝本具的陰能轉陽、陽能轉陰的轉換功能〞,跟學而後有用力的種種有為法無關。因此,他發現明白真正太極拳的本義是本自具足,不假外求,是向內向自身求的功夫,即去妄存真,開發本具功能的功夫。他認為,《王宗岳太極拳論》內〝四兩撥千斤〞應該是〝四兩拔千斤〞才對,這一字之差,可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二。1990年10月初,中國上海王壯弘老師來新加坡(第二趟),我探知消息後,就約了身材魁梧喜愛推手的師兄們冒然上門討教,無不被老師高超奧妙的推手功夫,輕描淡寫拆服,五體投地;知道遇到了高人,大開眼界。承蒙王師不嫌魯莽,特安排每天拂曉之前,由新山驅車過星柔長堤,到新加坡老師下榻的VIP酒店客房外等候老師起身,向王師學習推手。王師的推手已臻化境,應物自然,達到無形無象的境界。他對拳論拳理的剖析,令人拍案叫絕,對後學的我們,更是茅塞頓開。我常常向太極拳朋友比喻,上王師的太極課,就像是得到開示一樣。自此後,我們每次路過香港,都要找老師聆聽他的教誨;2006年12月,我們還特別專程到香港探訪王師,他給我們上了二堂課,猶如醒醐灌頂。王師在新加坡教拳時,講課重點在八門五步十三總勢,強調舉手投足都要有八門勁,所謂的八門,他當時的解釋是上下、前後、左右及裏外以螺旋方式的邉櫻澩鐧姆椒ň褪塹恪⑾摺⒚妗⑻濉談到螺旋,他以羊角內的紋線來比喻,即大圈套小圈,小圈套大圈。勁路由下向上要如扶搖直上。他當時還演示了海浪勁,並說猛烈發放時可以使人如受巨浪的衝擊,五臟皆裂;當時還強調行拳走架要松透和走弧形。他比喻地說,蚊子是以複合弧線飛行的,因此我們的手掌雖大過蚊子幾百倍,但卻不容易拍到蚊子,如果蚊子是直來直往的話,一拍就將它拍死了。那時候他強調的是放鬆,越松越好,用意不用力,還未強調一點力都不要用。王師當時披露,他是在一直研讀《王宗岳太極拳論》而在60歲時方悟到王宗岳的太極拳真諦,因此他在老楊式太極拳85式的拳架基礎上,加上了已流失了拳論中的八門五步功夫,創編了「王氏太極拳」,也即是王宗岳太極拳。當時,「王氏太極拳」還未加上〝水性〞這二個字。從1990年10月新加坡返回香港後,王師就定居香港,深居簡出,潛修太極和佛學,沒有再到新加坡來。過後,我在1990年11月14日及1999年分別到台灣和大陸路過香港時,都曾停在香港拜訪王壯弘老師,第二次時他告訴我,勁路要順著地心吸力走,還強調了拳論中的〝偏沉則隨〞。三。 2005年王師閉關潛修,農曆新年出關見客,我致電向他問候,並請教太極拳的心得體悟。他說,他的太極拳有四大特色:1。不用力,利用地心吸力和重量。2。轉固體為流體(水性)。=3。轉一維空間為四維半空間,其中一維半是時間及空間。4。無為法。轉有為法為無為法,而達到無所不為。的確,較後,我再到香港拜訪他時,只是伸手與他偏癱的右手手指一碰,整個人就猶如跌入漩渦內,然後莫名其妙被彈撞向牆壁。他已達到〝摩空、駕虛、乘幽、控寂〞的境界。王師的門徒蕭澤軍(小月) 老師被詢及時說,〝摩空、駕虛、乘幽、控寂〞,這是對境界的描述,是老師的太極拳境界,是佛的涅盤境。摩、駕、乘、控,是動詞,空、虛、幽、寂是形容詞。老師的太極拳推手,掌控駕馭對手的能力已至空中起妙有的形而上境界,神妙的不可思議。四。 2006年12月我到香港拜候王壯弘老師,並上了他二堂課,當時,他語重心長重覆的一句話就是不要用力,要借用地心吸力。他說:地心吸力是無窮無盡,用之不竭,取之不盡;就像世界銀行一樣,你有世界銀行作你的靠山,你作生意還會怕資本不夠嗎?在推手上,如果你能借用地心吸力,還怕對手用蠻力嗎?的確,與王壯弘老師一搭手,你就覺得忽然落空失控,如跌入驚濤大浪之中,緊接著是如被大浪捲住拋起,自己已無法分清東南西北,魂飛魄散,直到撞到牆壁上還要呆一陣子,才清醒過來,不相信會有這回事。在我個人的心目中,王師是大師中的大師,學問、修為、拳藝、推手都達到極高的層次;在太極拳的造詣上,有繼承、有創建、有發展、有突破。聽他的講課,就像哲人高僧說法一樣,每句話都是棒喝,真知灼見,直指太極拳的核心,令人開悟。難怪練了數十年太極拳的老外,千里迢迢來上課,聽完課後大哭流淚,苦練了幾十年,連門在哪裡都不知道,更遑論入門。太極拳難,難在正確的道路,只要對拳經理論的稍為誤解,就走入了旁門,歪離了正道,怪不得王宗岳太極拳論中要說「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要如何詳辨呢?在上完二天的開竅棒喝和腦力震蕩課程後,第三天清晨我們到他府上與他告別,他惟恐我這位凡夫俗子還無法開竅分辨真偽,語重心長的給我總結四大原則去辨別太極拳的優劣和質量;一、用意不用力,二、太極拳像水像風,不是固體的,要將固體變成流體,三、松空圓通。行拳走架沒有直來直往的一維空間,要立體的圓,達到四維半空間,四、無為法。他說:從有為到無為是一個漫長的修練過程,要勤學苦練,還要開悟,最終達到自然而然的地步,推手時人家怎樣來就怎樣去,連想都不必想,就像機器達到自動化一樣。這次在香港聆聽他的教誨,和新加坡講課時不一樣,王師由道家老子及莊子已升華到佛學意境,用佛理來作比喻。這二天的授課中,他常提及的是世間法、出世間法、出世間上上法。過後,我才在他寫的文章中對世間法、出世間法、出世間上上法,有一些了解。他在文章中說:〝世間法是妄念,出世間法是正智,出世間上上法是把妄念和正智一起拋卻,最後連出世間法這個〝法〞也不要,成了〝出世同間上上〞。〝這個出世間上上的境地就是所謂〝無開發功用行,不可思議,思之則乖〞的註腳。也就是第一義如如本具,寂然不動境界。〞〝當本具顯用時是不用思議的,也不可思議,如果一想一思議,這本具功能該怎麼用?那麼這個本具就成了有為法了,乖了,壞了。〞〝出世間上上是佛的境界,覺者的境界,一法不生萬法生的境界,只有進入了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然後再回過頭來看太極拳,看世間、出世間一切法,就能毫無阻隔,明白瞭然。〞王師也透露了他如何被一隻殘障跌落的手臂擊中五臟翻滾而體會不用力的經歷。他說,有一回他如常乘搭巴士前往教拳,下車時覺得有人打他背上,頓時感到五臟震動,心想遇到內家拳高手,轉頭一看,原來跟在後頭下車者是一位殘障者,吊在他胸前紗布內的手臂不知何故滑跌,重擊在王師背上;他當時恍然大悟,不用力的威力。王師認為太極拳應是〝四兩拔千斤〞而不是〝四兩撥千斤〞,因為撥本身就用力。太極拳要用八門五步偏沉則隨將對手來的力化於無形,沉下腳底,然後用反彈力加上自身重力還給對方。臨別時,他反覆的交待不可用力,旁敲左側的點竅,重點強調說能夠歸為圓通的才是正法,無非是要開啟我們本具的智慧,以防我們誤入旁門。五。師壯弘在太極拳的研究可以說己是一代宗師,達到一家之言的地步,對《王宗岳拳論》,有獨到的體會和見解,言前人所未言。他說太極拳是八門五步的功夫,一出手都要有八門勁在裡頭,整套拳要求是波浪式連綿不斷,並利用人體的掌、臂、身、腿、腳、各部三個以上的關節,互為一組交替進退,加上螺旋式的大小進退旋轉。五步指的是步法中的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步法上的變化,是一個在地上的圓球在滾動。八門指的是崩捋擠按四正和四偶采列肘靠;在行架和推手中,必須要有八門勁,配合纏絲旋轉,形成一個空間的立體圓;進退之間,加上波浪式的連綿不斷,以便達到如拳經上所說的如長江大浪,滔滔不絕。他說在推手時,體內的關節不僅要一個一個能拆開,而且要能夠組合;對方按到哪一個關節,哪一個關節鬆開;當回擊對手時,每個關節又能組合,節節貫串,合而為一。他強調太極拳推手主要是求自己不敗,因為只要自己不敗,對方就有敗和犯上錯誤的可能;自已不搶攻貪勝,就不會授力予人,心理就不會緊張而出現僵力。他認為,在太極拳推手中,溫和時,被拋出者毫無痛苦,而跌翻絕妙;但猛烈時,亦可以使人如受巨浪衝擊,五藏皆裂。有了這種功夫,才算是得到太極拳真髓。2005年,王老師在閉關前,將他授課時學生整理的筆記寄了給我,講題是《真正的太極拳》。筆錄中有這幾句顯得非常重要,也是他平時一直強調的。"我們打拳,首先固體要變流體,流體要變氣體。用力的要變不用力;單線直來直去的要變三維空間,再加上時間,就是四維,再加精氣神,就是超立體。""手往前伸,要像水一樣,漂出去;要浮在哪裡,也沉在哪裡。上升是升騰起來,下沉是浮沉,不是蹲下。收,是引回來,是後面先收;出去是催出去.............." 。"打拳,如果只是直來直去,那是打空架子,不是真正的太極拳。"他不時強調,學習太極拳的方法應該以悟為主,學者不管從那一派太極拳入門,都不能以學會拳架為最終目標,必須進一步領悟其內在的實質,並有所改進和提高,而對拳術有所貢獻。這就是古人常說「得意忘象」的學習方法。具體的形象是為了幫助了解道理的,道理得到了,應該根據道理去創造更完美的形象,即改造形象,事物就是這樣進步的。這亦是每個有志於拳術者應有的抱負。」六。 2008年12月27日凌晨2時,王壯弘老師在香港逝世,享年積潤81歲,可以說是太極拳界和碑帖書畫文物鑒定界巨星的殞落,我們失去了一位大家,一位文武雙全的奇才。幸好他平時對學生授課的精彩言行,有被錄影和錄音下來,經他的兩名愛徒楊雲中和藍晟兩位老師整理成書及時在王師逝世前出版,書名為《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極拳講記》,分別在香港及大陸以繁體和簡體版出版。在這較旱前11月,中國上海書局出版社山再版了王師早年六本有關碑帖書法的重要著作,即《崇善樓筆記》、《增補校碑隨筆》、《碑帖鑒別常識》、《六朝墓誌檢要》、《帖學舉要》、《藝林雜談》等;他也是《中國書法大辭典》、《中國美術辭典》主要撰稿人,《書法月刊》責任編輯。據知,王師是在醫院內接到其愛徒藍晟將剛出爐的大陸簡體版《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極拳講記》交他審看翻閱許久後,待眾人在探病時間過後,凌晨安詳瀟洒的離開這個娑婆世界。他的「王氏水性太極拳」絕學,他的學生揭春雨教授所擬的對聯可以作為寫照:【點線面體八門五步十三總勢無非本具;苦集滅道四相六根不二法門究竟是空。】王師弟子湯金石簡化對聯為:【八門五步十三總勢無非本具菩提般若緣起性空不外如是】#鄧註:王壯弘為褚桂亭弟子,黃建成總教練一生閱人無數,最佩服的是王壯弘。

-------------------

王氏水性太極拳講記之出世間與上上智人生活在世界上,都要有一定的智慧。但是到了我們太極里,它是另有一套智慧的。你到了另一個境界,還用原有的智慧去解決和看待問題,那你肯定就覺得自己看不大明白了。過去的智慧變成了你現在的障礙。所以我們說,學習太極拳,你就要以太極的思維去看待一切。沒有的有了,有的沒有了,這就是我們太極拳的境界。如果到了最後,你太極拳完全通了,拳非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我說真意即非真意,是名真意。到了這個時候呢,你出世間得上上智,坐在定義上不分別了,這才是出世間而得到了上上智。他們說松,我說松和緊是連在一起的,不然松就沒有意義的,他們聽不懂。孤陽不生,孤陰不長,陰陽不能相離,所以我們認為,鬆緊和陰陽是一個道理,不可以有區分的。「安住真如地」的功力有的人說,王老師講的話很難懂,不是難懂,是你們的思維養成習慣了。就像我們打拳,其他拳都是以力量和速度來決定勝負的,但是太極拳正好不是這樣的。太極拳要求從人,那肯定就慢,但是把武術中的散手和太極拳中的散手放在一起比較的話,肯定是武術的散手輸,誰快誰輸,不用力的一定贏。我說不用力,不是說不用力就沒有能量,它不是斷滅空,它的力量其實大的不得了,任何人為的力量都是不對的。太極拳的沉浮是互相變換的,沉也是浮,浮也是沉,你不能用一點人為的力,否則倒霉的只能是你自己。壓制不了水,你就只能和它融為一體。你看見有浪,你想把它變小,但一用力它就開始翻湧,就能變得更大。這都是妄念。你說你不動妄念行不行?不行,因為我的力量在你身上,你總要回應的,那你一動,你就輸了,因為你有妄念。你沒有這妄念,你就有功力,也就能「安住真如地」了。你沒有這功力,對不起,你就輸了。輸了,馬上又生妄念,你能沒妄念你就成如來佛了。所以我們說意把你管住了。什麼是意?就是時間把你佔了,空間把你佔了。他們認為厲害,但那是靠快吃飯的——用力,而人的力是有限的,過度了,就不行了。什麼東西到了極限就不行了。見相非相,但不能沒有相我現在研究的是禪宗,但我從來不說禪宗。我說我研究佛學,我只尊崇真理。「觀自在菩薩」,那你為什麼不能自在?文字相、語言相都要去掉。我的「指月手」你可以不要——它只是起一個介紹人的作用,之後的好壞都和它無關了。包括《金剛經》,你研究它但是卻丟不開它,那也是不行的,這不是有為法是什麼?這說明你還沒有把《金剛經》吃透,沒有弄懂,所以你不能丟掉它。我們要讓自己的境界到達無為界才對。公孫龍子說「白馬非馬」,你說白馬不是馬那是什麼?白馬只是馬的一種,它不能代表全部的馬。看不見的才是最重要的,看見的不等於是有,看不見的也不等於是沒有。王宗岳的《太極拳論》里有句話非常重要:「陰陽相濟,方為懂勁。」太極拳的根在哪裡?我們從客觀上講,太極拳有兩個根,一個是沉根。一個是浮根。這個沉根和浮根,是靠陰陽相濟而來的,所以,真正的根是相濟來的。相濟是靠中間,所以說沒有看見的根才是真根,沒有根的根才是根——含三為一,前後中都要有。我們所講的太極拳理論,其實是空無一物的。我們的太極拳理論是大自然。沒有才是大有,因此,我們的理論是形而上的,你到這個境界你自己就會理解。佛為什麼講了那麼多經?就是因為你不理解。太極拳怎麼用?在什麼情況下用?當你把太極拳學會,把太極拳理論弄清——太極拳是熏修出來的——用的時候都是下意識的,是不會費心機的。你講話、走路都用意識嗎?你說不用,那是胡說,肯定是要用的。但是有的沒有,沒有的有,才是真理。我們修真,見相非相,不能沒有相。但跟我學太極拳,學完之後,這個架子通通都是要丟掉的。拳無拳,意無意,你還是老架子,說明你還沒有消化,沒有吸收。但是你要上升,達到更高的境地,那還是先要有架子的,沒有架子是不行的。到達某個目的地,上了很多台階,那些走過的台階怎麼辦了?走過之後就算了,這都是相,你要丟掉的。你說「好」,我丟掉了。丟掉了你怎麼上去啊?你還是得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站穩了上去,不要停,停了你就住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可以住的。所以你不要以為相是不重要的,沒有相你什麼都不要談。那你說不是非相嗎?佛沒有說叫你非相,是「見相」非相——看到了外表的相,那「裡邊」你也要進去啊,你不進去,不就等於是白費了嘛,相也是由性轉變而來的,所以佛學說轉,一切都是轉過來轉過去的。陰陽相濟,流水無形我們不能在架子里轉,轉的話沒完沒了。你學完這個架子還有那個架子,結果還在架子上。其實所有的架子都是相通的,所有的太極拳都是一樣的。用力打拳等於手工操作,我們不用力,用地心引力等於是電器化。手工操作哪裡有電器化好!所以一定要換。一定要換。就是說,要把你身體的僵塊通通去掉,不去掉不行。要猶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任何架子都是框架,任何太極拳都要變流水,至柔者至剛也,天下至柔莫若水。有了水性以後,才有氣體,才有風,才能動。這樣的動,無形無相,抓不住它,因為它流通了,流通了就無所不通。慢慢地先打拳架子,然後變流體,變成沒有架子。流水哪有架子呢?到那時候就上境界了。條條塊塊打掉了,變成流體、氣體。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你說這個手怎麼上來的,因為它空。這裡的空是空檔、空隙,是氣體。你說它怎麼往這裡走,水嘛。水往低處流,氣往高處走,這是一定的。流水可以變成氣體,變成水蒸氣。水變氣,氣上升再變成水下來,就陰陽相濟了。所以松肩一定要沉肘,要有對應,含胸的同時一定要拔背,因為它總是一對一對的,陰陽相對。陰陽一來,中間就顯露出來了,中間一定要活,活了就變水了。你站在那裡,一定不要站實,膝蓋一松,腳跟不著地了,人就飄飄沉沉,沉沉飄飄。你既有沉量也有浮量,中間還可以調節,這個調節就是陰陽相濟,這個中間不是死的,是活的,是可以流動的。陰陽相濟很重要。就像你洗澡的時候用水,太熱的,太冷的,你都洗不好,只有把冷熱調到適中的程度,你才能洗得舒服,而這個冷和熱之中,就有八萬四千種溫度,變化萬千。它也像我們調酒、畫畫和音樂一樣,原則上就是那麼簡單的幾種元素,但是通過調節,能演變出無窮種東西來。我們的拳,你說它是流體還是氣體?它應該是隨時都在變化的。它就像天上的雲,變化不定。風雲變幻,不是你能想像的。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到那時候,它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上來的,該上來就上來了,這就是我們說的下意識,形而上。一定要達到這個境界。不達到這個境界,你練的都是沒有用的。太極拳要達到這個境界,就要從初級做起,要有拳架子,然後,拳架子慢慢融化掉,就像是我們到了南極,要把那些冰都融化成水,然後能量一照,就成了氣。我們說無極生太極,最後就是一片平靜的水了。身體如果還是僵的,就到不了這個境界。下意識的形而上你們打的太極拳僅僅是一個的套路。我們打的是三個:第一是拳架子;第二是意;第三是連意都沒有了——像我現在推手,都不用意了。你說我完全不用意也不是,但我的感覺就好像是我沒有用過。你說沒有意,那你的手是怎麼上來的?我也不知道,該上來的時候就上來了。如果我知道的話,不就是成了有為法嘛。就不是水,不是風了。如果是水是風的話,那就是不知道了——下意識的境界了。下意識,你沒有辦法指揮它,它有自己的性質。所以我們說,練太極拳要「明心見性」。不明心見性,學拳法就沒有了意義,打拳就沒有了基礎。如果你不能理解這一點,你打的拳和其他的拳術沒有多大區別,只不過比別人多點辦法。其實,法對你是一種束縛,它讓你反而不自由了。水本來是很自由的,你弄個辦法出來,就不自由了,不是本能了。演練太極拳架,進行太極拳推手訓練,都是一念三世的,一搭手、一動念,擁、搌、擠、按、探、捌、肘、靠——四正、四隅和中定都含在其中了。推手或者散手中,你打我,我全部是空的。為什麼空?我是十方空間,等於你掉到水裡邊了。1987年,王壯弘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世界盃」武術錦標大賽中技壓群雄,奪取了金杯獎。20年之後,王壯弘先生以釋、道、儒三家融通的智慧,闡釋何為太極,何為水性太極,何為太極文化的神髓。「太極思維」來源於中華文化的深層,與孔子的「太和至中」、「中庸之道」,老子的「有為有所不為,無為無所不為」,釋迦牟尼的「不空之空謂之空」的思想相一致。太極拳的至高境界是「無為法」,即「萬法歸於一法,一法歸於無法,無法才是真法」。是「四兩拔千斤」而非「四兩撥千斤」。用重量不用力量,運用地心引力……借力打力。道法自然,太極拳要仿效水、風、氣體,練成流動不居的鬆柔之體。緣起性空,明心見性……周身無處不圓通。老子曰: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王壯弘為著名書法家.武術家,金石書畫碑刻鑒定家。青少年時期在書法上先後得到許鐵豐、沈尹默兩位書法大家的指教,亦常年跟隨陳散原弟子陳病樹學習詩詞及古典文學。後對佛家、道家、《易經》等有深入研究。1956年進入全國最大的書肆上海朵雲軒做書畫鑒定工作。王壯弘,1931年10月出生於浙江慈溪,為著名書法家、武術家、金石書畫碑刻鑒定家。  青少年時期在書法上先後得到許鐵豐、沈尹默兩位書法大家的指教,亦常年跟隨陳散原弟子陳病樹先生學習詩詞及古典文學。後對佛家、道家、《易經》等有深入研究。1956進入全國最大的書肆上海朵雲軒做鑒定工作,幾十年來鑒定了數十萬件碑帖、字畫等文物。出版《崇善樓筆記》、《增補校碑隨筆》、《碑帖鑒別常識》等國際關注的碑貼學專著。  王壯弘精通醉八仙、形意拳,後師從楊澄甫入室弟子褚桂亭習楊式太極,他天資過人,每日凌晨3時便開始練拳.深得褚桂亭賞識..從1987年起,他應邀在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東西學院.加拿大精華學會.日本及泰國等地講授書法和鑒定文物,交流中國武術.同年,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世界盃」武術大獎賽,以」王氏太極拳」技壓群雄,奪取了最高金杯獎..1989.定居香港.深居簡出,潛心研究及實踐王宗岳」太極拳論」和佛學,2004,機緣和合,階及神明,功夫達到,」架虛摩空,乘幽控寂.之太極至高境界.,翻動、扶搖、羊角練法:在莊子的《逍遙遊》中,翻動、扶搖、羊角是形容大風、颶風、颱風的。翻動為上下沉浮;扶搖為左右飄蕩;羊角為大小螺旋。這三種運動,可在身體鬆開的基礎上,逐漸的依次展現在拳架中。  水性太極拳是王氏太極拳的入門拳,以上練法逐漸能抵達後,則可進一步錘鍊太極拳的有無境界、無為境界了,這個境界,我們用一個名字來命名——神明太極拳(亦可稱之為般若太極拳、智慧太極拳)。    神明太極拳的多種練法    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亦可成為太極拳多種練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部分練法,把文和武(武拳文練)、龍和鳳(中國精神的象徵)、河圖和洛書等陰與陽的精髓;儒釋道、天地人、精氣神等含三為一整體氣韻混化成太極拳神明境界的多種練法。  四大皆空練法:四肢百骸象徵著土,血液和體液象徵著水;呼吸之氣、營衛之氣象徵著風;思維意識象徵著火。練拳的時候,要「應將有相能無相」、「見相非相」——身體里雖有四大,但是,卻不能強調之、流連之,要「有化為無」。練拳架的時候,水(流體)載土(形體)借火勢(意)升騰,再借風勢(無為無不為),形成飄飄蕩蕩、沉沉浮浮,似行雲流水,似風吹萬物的無住、無根、無量、無向的氣質。  架虛摩空練法:「駕虛即根身凌駕、融化於虛空之中;摩空即用六根觸摸感受空而不空並與空相摩相盪」。虛空並不是無,而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客觀存在,虛空生髮萬物、包容萬物、滋養萬物——此種練法,拳架和精神境界,要實現「形斷氣不斷,氣斷意不斷,意斷神還連」。

推薦閱讀:

鄭曼青述太極口訣、序及按語
三種太極步的練習要領
太極步(6-2)—貓步特點
太極輕重浮沉解
陳式太極長拳108式 (通背纏拳)的特點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