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厭學,顧名思義就是討厭學習,具體表現是學習效率低下,儘管有時候用功了,但效果不佳,並且感到學習非常枯燥,毫無興趣。產生厭學的主要原因以下幾點:一是父母不切實際的要求:重壓下使孩子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二是嚴重的家庭問題:生活在一個經常發生糾紛的家庭,孩子由於安全感喪失,從而影響學習。三是兒童的自身問題:一些學生大腦發育緩慢從而導致學習困難。四是學校的問題:學習負擔過重,學習內容過多,班主任對學生的評價片面,不重視,讓學生感到自卑,從而使他們喪失學習的興趣。怎樣教育轉化厭學的學生,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跟家長聯繫最緊密,跟學生接觸最多,跟科任老師最熟悉,班主任的學識,品行對學生的影響是最直接、最明顯的,因而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的品行,對學生的影響直接而巨大。學生的心理特點處在半成熟期,特別是中學生對事物有了"獨立自主的觀點,不願盲從,但看待問題容易固執己見、片面性和絕對化。缺乏成人的穩定情緒和承受壓力及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基於這些心理特點,班主任的品行就顯得格外的重要。處理學生厭學的第一項原則:人性尊嚴的原則。就是要設身處地想一下學生的感受,大家都是要面子的,要給學生台階下,一言以弊之,就是要給學生尊嚴,在乎學生的感受。碰到學生做錯了事,抓到辦公室里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批評,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相當嚴重,學生總是要反抗的,有些是表面反抗,更多是默默反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難免發火,口不擇言,說出一些傷害學生的語言。當學生覺得人格受侮辱、自尊和自信遭到踐踏而又無法排解時,就會表現得極為叛逆,做出厭學、逃學、違法犯罪、自殘等極端行為。前蘇聯教育家加里寧指出:「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學生。」這點往往是覺察不出來的,因而,班主任要留心觀察,善於引導,做學生的知心人和留心人。初中生的模仿能力是比較強的,心智還沒完全成熟,教師的品行對學生有示範作用,教師品行失當且習以為常,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是一種誤導。久而久之,在學生內心深處會覺得這些是正常的,就算品行不端也難意識到。班主任作為一名班級管理者,對班級的氣氛有決定性的因素,可以使學生快樂,也可以使學生鬱悶,可以是破壞的工具,也可以是鼓勵的道具。可以羞辱,可以幽默,可以造成傷害或提供治療,所以班主任必須擁有良好的品行。處理學生的第二項原則:就事論事原則。對事不對人,針對事件來加以處理,而不是針對人予以批評、責難。更不要連同這位學生以前過往種種不是一起數落。愛護學生是每一個班主任的本職,是一個合格班主任的必備要素。以愛動其心,無微不至地關愛每個學生的成長,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條件,也是師生關係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多年的班主任經歷使我深知:沒有愛,沒有良好的品行,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就要關心學生,就要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給他們以真誠的幫助和支持。每一個學生身上都有優點和缺點,都會表現出積極與消極,都可能發生對與錯。因此,要求班主任有良好品行,善於挖掘、調動學生身上的積極因素,使學生身上的潛能得到開發、情感得到調動,使學生的努力獲得成功。賞識教育是以挖掘、激發、調動學生的內驅力為主旨,使不同差異的學生都能在愉悅的學習狀態中茁壯成長。當學生有了進步時,最需要得到的是認可;當學生獲得成功時,最需要給予的是讚賞;當學生受到委屈時,最需要得到的是安慰;當學生犯了錯誤時,最需要給予的是寬容;當學生遇到挫折時,最希望得到的是鼓勵。所以,作為班主任,要善於從非慣性的角度去看問題。有時,班主任的一個賞識的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語,都能讓學生一輩子也忘不了。另一方面,要對學生的缺點與錯誤儘可能地給予諒解與寬容。學習好、聽話的學生,哪個老師都喜歡,讚美之詞不絕於耳;學習差、調皮搗蛋、好給老師出難題的學生,總是招人討厭,期末評語,冥思苦想找不到一條優點,但這恰恰是這些學生最需要的,多一點賞識、多一點鼓勵,更能激勵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班主任以自己良好的品行,學會諒解、學會包容,往往能感化學生,並引導學生把賞識激勵轉化成自己真切的體驗和感悟,準確地認識自我,從而促使每個學生去矯正和戰勝自身的一些缺點和錯誤。 厭學的學生已經在學業或思想品德等方面落後了,他們往往有較嚴重的自卑感,因此更需要得到老師的理解與尊重。有人提出,要偏愛學困生,我贊成這個提法。所謂的偏愛,就是要給這些學生更多的愛,真正的理解他們,懂得他們的心理,了解他們的需求,使他們樂於接受老師的幫助與教育。對待厭學的學生,班主任要有愛心和耐心。當學生有厭學的行為表現時,務必要克服情緒化的衝動。一旦情緒化處理,不僅對解決厭學於事無補,而且只會為學生厭學再增加一條原因:師生衝突。許多研究認為,師生衝突是學生厭學的重要原因之一,許多學生認為自己與老師吵了一架,老師肯定不喜歡自己,從此也就不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這門課程,開始出現厭學或厭學更加嚴重。要做好班級各項工作,班主任必須要有良好的品行素質。班主任首先是教師,而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是智慧的化身,這也是班主任建立權威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夠通過他的良好品行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這種權威,那麼他在工作中就能收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則學生是很難同他積極合作的。蘇聯的一位教育學家曾說過:「教育者最可貴的品行之一就是人性,對孩子深沉的愛是兼有父母親昵的溫存和睿智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那種愛。」可見,熱愛學生,關愛每一個學生,是當好班主任的必要前提。 |
|
推薦閱讀:
※氣球引導法
※四加行觀修引導
※如何正面引導犯錯的孩子
※跟叛逆期的孩子過招,父母不管要看懂,還要會引導!你做對了嗎?
※文殊口授(一)——菩提道次第引導文
TAG:學生 | 厭學 | 引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