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禮貌是一種教養,更是一種習慣

  圖文丨毛元  禮貌是一種教養,更是一種習慣。有的父母總認為孩子還小,孩子不禮貌的行為一再被包容原諒。要知道,只有把孩子培養的知書達理,才會讓他更受歡迎。  什麼是禮貌?

  禮貌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貌,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講禮貌,要從小抓起,從細小行為抓起。當看到孩子有不禮貌行為時,大部分家長的反應是:訓斥、批評,而沒想過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禮貌?這時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在不同場合、根據不同對象教給他具體的禮貌行為……  如何教孩子講禮貌:

  1、發揮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力  有的父母常常說破了嘴皮也很難令孩子有所改變,那主要是由於他們在教養孩子時持雙重標準,這種雙重標準令孩子迷惑和不服,教養的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所以家長應身體力行,言教與身教結合,在要求孩子做什麼時,先想想自己是否已做到了。

  2、及時肯定孩子的良好行為  平時,父母就應創造機會讓孩子多實踐,鼓勵孩子參加各種人際交注活動。對孩子的禮貌行為及時肯定讚揚,讓孩子體驗到禮貌行為帶來的愉悅,以利於鞏固,重複這種行為,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

  3、及時制止孩子不禮貌行為  值得父母注意的是要及時制止孩子不禮貌行為,但當著客人的面,千萬不可責怪孩子,這會讓客人難堪,孩子惱怒。不要當著客人和孩子的面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做比較,這樣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反覆練習形成良好習慣  孩子的行為習慣不是一兩天養成的,所以我們應以足夠的耐心,充分的寬容,十分的熱情,十二分的信任引導孩子邁向成功。  講禮貌應符合兒童的年齡:

  3-4歲:  讓孩子學習禮貌用語。如教會孩子說「再見」、「請」、「謝謝」等。想讓兩三歲的孩子舉止有禮貌非常困難。原因在於,這個時候的孩子語言能力還在發育中,通常情況下,孩子很可能根本聽不懂父母的話。  4-5歲:  讓孩子學習說「對不起」,吃飯時會請別人夾菜,會用手帕,在嘴裡塞滿食物時不要講話等。  5-6歲:  讓孩子學習在公共場合舉止得體,不旁若無人大聲叫嚷,使用禮貌用語,守時和儀錶整潔,學會做客和接待客人,尊重老人,願意幫助殘疾人。  以上是家家育兒原創內容。更多精彩內容,歡迎訂閱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你見過最有教養的人是什麼樣的?
失落的教養
獨生子女家庭教養方式調查顯示
牢記這十點,做個有教養的人
老家規 這樣孩子才叫有教養(老祖宗的精華 不能丟啊)

TAG:習慣 | 教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