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親密關係,兩個人的白日夢。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秋刀斬魚頭
先說說親密關係,「親密的」關係有很多種,和父母的,朋友的,但我們下面說的是指愛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是什麼呢?
你不是真正愛我?No.
我不是真正愛你?No.
假性親密關係:
我們是形式上的「親密」,而不是真正相愛。
關係中的兩個人,或知道,或不知道,自己並不愛對方。我們,在自覺或不自覺的狀態中表演一出「相愛」的戲,我們演不了一輩子。我們在一起,然後分手,自己感覺特別風花雪月且跌宕起伏,分手之後把這段經歷放進自己的花園裡,經驗值+1。
但事實是:我們也許沒有真正相愛過。
我知道這聽起來多少有點沮喪,我們也可以假裝不在意,或者接受它:我們就是假了怎麼著?
—— 怎麼著?
—— 會分手啊。
假性親密關係有三種形式,
先別急著驗證或對號入座,我打幾個比方。
一、你不說自己要買包包,TA就永遠不會給你買包包。
一方的行為取決於另一方的需要(索取方為主導):所有需求都要自己說得非常明白,比如我想要個包,聖誕節我想要禮物,身體不好想要你陪。TA說「好的,因為我愛你」,哪怕所有需求都能例行給予滿足,卻對於了解你是怎樣一個人毫無興趣。——要去真正了解一個人,這是多麼艱苦和冒險的事情。
二、你給我吃肉包子,我就吃肉包子,即使我特想吃個白饅頭。
一方接受什麼取決於另一方給予什麼(付出方為主導):逆來順受的配合,什麼都不挑,沒法表達什麼主見。你對我主動體貼,我配合得「恰到好處」,讓一切看起來溫馨和諧,本質上是害怕去看見並接納真實的對方——如果說出真實的感受,對關係可能是毀滅性的。
三 、那些曬妻(丈夫)狂魔們。
一方負責表演而另一方負責讚賞(看起來的完美情侶)。這樣的一對兒,往往在人群里,看起來會是非常完美的情侶。讚賞依賴表演而存在,表演也依賴讚賞而顯得更有價值。這種配合默契的穩定模式,可以很好的避免雙方為對方、為這段感情而付出。也許讚賞著你的我,並不敢真正去了解「你為什麼那麼需要表演」?而享受著讚賞的你,也不敢真正去觸碰「我為什麼那麼需要強調你的優秀你的可愛你的美麗」——比如,背後隱藏的,恰恰可能是通過讚賞來安慰自己不讚賞你的事實。
我們不會爭吵,沒有衝突,外人看來是非常美好的一對。可是這也許只是說明我們是很好的生活拍檔,這樣的平靜很有可能是建立在「交換」的基礎上,甚至是「交易」。
用自己所有的,去換自己需要的,只要兩方需求達到平衡,這種生活拍檔模式就得以成立:我們有默契,有對話的技巧,有避免衝突的方式,但無論我們多合拍,總覺得哪裡少了點什麼。
TA每天給我煮飯,我其實並不感動。
該過的節日TA都有禮物,我其實並不感動。
TA照料我的家人,我其實並不感動。
TA彈吉他給我聽,我其實並不感動。
而那個TA是什麼感覺呢?越付出越失望。當關係中的兩個人都「自以為是」的付出,這些付出僅僅基於自身而非建立在願意了解接納對方的基礎之上時,這種失望,繼而憤怒,是無可避免的。漸漸的,這場「交換」的天平就開始失去平衡,美好的模式就開始瓦解了。
不可否認,真正在乎一個人,我們就有可能受傷。或許我們曾經受過傷,現在不得不採取「假性親密」這樣的安全模式去迴避可能被傷害的焦慮、去維繫一段穩定的關係。說到底,它是人為了讓自己沒那麼痛苦的一種「防禦機制」,臨時的盔甲。可問題是,這種迴避痛苦的方式只是暫時的,焦慮不會因為逃避一陣子而真正消失。
那麼怎樣才能擁有真正的親密關係?
「我愛你」有三個字,
第一個字是「我」,我了解我自己嗎?
第二個字是「愛」,我有愛的能力嗎?
第三個字是「你」,我了解你嗎?
了解我自己。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就很難在情感里感到滿足,包括想要怎麼活著,想要實現什麼。最好還能分得清「表層的想要」和「深層的需要」。比如,我想要TA記得關於我的紀念日,因為這樣我會覺得他足夠重視我。記得紀念日是「表層的想要「,而重視才是自己「深層的需要」。了解自己是非常漫長曲折艱苦卓絕的過程,但人活一輩子連自己都沒活明白,想來也是不甘的。
了解TA。我們往往太草率地以為自己了解親密關係的對方。比如那種美麗大方勤勞善良的表層理解,在日常時候還可以扮演模範,一旦遇到重大生活事件,便是「我才發現TA竟然是這樣一個人」顛覆性的幻滅感。我們試著去努力理解對方,深入的交流不能被簡化。共同面對一些事情,經歷一些事情,用彼此坦誠的方式。
當然,我之所以願意那麼那麼了解你,是因為我準備好投入到一場「愛」的冒險。不可否認,這是一場冒險,它需要一些能力,比如:感受愛。在我們很小很小時候形成的生活經驗,會在潛意識裡一直跟隨我們,這些經驗在那個時候曾經保護過幼小的我們,很多時候也會限制成年後(已經不需要它保護)的我們。比如,我們曾經需要壓抑掉一些大人們認為是「壞」的情緒,我們不得不學會了穿起盔甲,不去體會各種情緒,不和別人討論自己的感受,也不願意去體會別人的感受。日復一日,銅牆鐵壁越築越高,連同「愛」的感受一併擋在高牆之外,只能通過理性思考——應該開心回應開心,應該感動回應感動。在兩個人的關係里,這種「假」是無處遁形的,要麼咱假對假,要麼一拍兩散。
如果我們看到自己是如何習慣於某一種假性親密關係里的,就有機會做出新的選擇。第一步,嘗試著在這一刻 坦誠 ,應該是不錯的主意。一旦你決定做出一些改變,不用太擔心對方,有趣的變化會很令人期待。
「 但畢竟真愛難得,
在假性親密關係里相互表演,
至少也能快樂一陣子。」
推薦閱讀:
※潘士強的《白日夢》系列
※目前全世界有沒有存在收購公司,存不存在?有?等著做個白日夢!
※讓女人做白日夢月入3億,一女嫁四夫指日可待!
※坐等大陸生戰生亂經濟崩潰,蔡英文在做白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