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迎:真正的市場經濟是什麼

張維迎:真正的市場經濟是什麼2011年06月01日06:34 來源:價值中國網 作者:張維迎 已有8條評論字型大小: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前任院長、經濟學教授 張維迎(資料圖)

  人類有250萬年的歷史,但在過去的250年,也就是萬分之一的時間裡,發生了兩件非常重要的現象,第一個現象,人類物質財富的增長大大加快,大致來講,根據伯克利大學教授德隆的研究,人類在99.4%的時間裡,大概是公元一萬三千年前,達到了人均GDP的90國際元;

推薦閱讀

何志成:別指望CPI下半年掉頭 宏調不能急剎車 央行不能再犯錯

  • 李寧:稅改意見不能被沉沒
  • 金熔:王功權身份迷失
  • 邱恆明:富二代的五大悲劇
  • 韓洪剛:工資集體協商的中國路徑
  • 王則楚:一種玩具兩個標準之不幸
  • 劉煜輝:樓市不下跌股市很難上漲
  • 啟明:震蕩市中如何挖掘大牛股
  •   而到1750年,也就是又過了0.59%的時間,達到了180國際元,在幾千年的時間裡翻了一番。但在過去萬分之一的時間,從1750到2000年,人均GDP增加了37倍,達到了6600國際元。

      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的發展並不是線性的,它是在漫長的、幾乎沒有什麼變化的情況下,突然之間在過去250年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第二個變化:居住在不同地區人們生活水平的差異開始擴大,在1820年之前,根據曼特斯(音)教授提供數據算出的結果,我們看國家的規模、經濟規模與人口規模之間的相關係數,在1820年之前幾乎是1,1820年是0.94,一個國家的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高度相關,也意味著各國之間差距非常小。

      但從此之後,這個差距不斷擴大,表現在數字上的就是相關係數不斷降低,到1973年降到了0.14,這意味著不同國家之間的收入差距都在擴大,而且持續了200多年,這在學術上被稱為「大分離」。

      當然,我們看到,在過去幾十年里又開始出現了反向變化,相關係數在上升,到2003年時上升到了0.51%,預計到2030年可以上升到0.73%。這一段又可以稱為大整合,或者說大趨同。

      這當然與中國有關係,無論是絕對量的變化還是相對差距的擴大,都與技術進步非常相關,現在很多人談經濟成長,都會想到技術的變化。大致來講,200多年前的幾千年里,人類技術進步的年率大致不超過0.05%,這意味著每過1500年左右人均GDP才能翻一番;而在過去250年里,技術進步率達到了1.5%,這意味著每50年,人均GDP就可以翻一番。

      我們感興趣的是,為什麼經濟增長突然加快?為什麼技術進步率突然之間加快?並且由於各國進步率不一樣,導致了各國間巨大的差異,要理解這個問題,就要理解市場的邏輯。

      這張圖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國富論》里的基本思想,一個國家的財富怎麼能夠成長,靠勞動生產率的提升、靠技術進步,而勞動生產率的提升靠什麼?要靠勞動分工,也就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企業在做不同的事情,這樣他們就可能帶來更快的技術進步。

      而勞動分工依賴於市場,沒有市場,不可能有真正的勞動分工,特別是市場的規模在決定著專業化和分工的範圍,市場規模越大,分工就會越細,分工越細,技術進步越快,技術進步越快,財富增長也就越快,財富增長越快,導致資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由此形成了良性經濟增長的回饋。

      這對於我們理解過去200年,包括中國過去30多年的經濟發展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大致來講,200年的歷史也就是人類全球化的歷史,中國過去30年的歷史,也是我們中國利用國際市場,利用更大規模市場發展我們經濟的歷史,未來中國發展的路徑,亞當斯密的增長模式也給了我們非常重要的啟示。

    推薦閱讀:

    別以為只有包包才輕奢,中產消費者喝酒也要輕奢才夠味!
    央行推新規擴大銀行間債券市場·每日商報
    用快消品方式賣酒,按省區招商,歐洲最大葡萄酒集團在中國的下一步好走嗎?
    「百家號」抄襲百家,果非浪得虛名!
    全球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歷程和模式選擇

    TAG:市場 | 經濟 | 市場經濟 | 張維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