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我得不到你,但我就是喜歡你
為什麼我們會更喜歡得不到的人?
曾旻,研究創傷心理學的研究生,自選集:http://t.cn/RL8AP6j
以前有一首歌有一句歌詞特別火:「我擁有的都是僥倖啊,我失去的都是人生」
而這首歌的名字恰好就叫做「關於我愛你」。
這是題主說到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因為這種效應是講原本戀愛的雙方由於外部力量所阻礙時,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因此加強了。這體現的是人的一種普遍逆反心理。就像我舅舅在表哥小時候讓他做家務事常用的一個招數:「你千萬不要把桌子擦乾淨了」「你千萬不要把那把椅子搬過來」。這種心理不僅僅在兒童期存在,成年人依然會有。
而這種逆反在一段成人的感情得不到家人長輩的祝福、甚至強烈反對和阻撓時便出現了。所以很多驚世動人的愛情故事不是因為男女主角多麼相配相知而聞名,而是由於其愛情旅程多麼坎坷多舛,有各方阻礙,最終修成正果或無疾而終而聞名。
但這種情況僅僅說明了重要他人(常常為父母)不支持,甚至嚴厲阻礙的時候,這種得不到反而更喜歡。但是,我相信我們更想知道「愛我的人為我痴心不悔,我卻為我愛的人流淚狂亂心碎」是為何。
我當年考研上了北師大,但是到現在常常後悔當初沒有考北大。我將現在所有對北師不滿意的地方,覺得可能更好、能夠改進的地方都寄托在北大身上。總是幻想著如果當初上了北大,這一切一定會更好。但是這種更好都僅僅存在於我的幻想里,現實並非一定。北師存在的那些讓人困擾的地方,北大很可能一樣會有。只因為我沒有見到,我寧願相信它是好的。
所以,你明白了沒有,「得不到」的人並非真的如此那般完美,僅僅源於你沒得到,所以你寧願相信「得不到」的人是完美的,那樣可以緩解你現在過得並不好的情緒——通過幻想。就像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白馬王子和女神一樣,它滿足我們對一個完美對象的所有幻想,讓我們在現實中遇到諸多不順的時,有那麼一個幻想空間去與那個完美相遇相知。
有些人會明白,那個完美是自己的幻想;但有些人,可能難以認識到,因而他們會過分地痴迷於那個「得不到」的他。不論以後再遇到誰,都會將他們的缺點與「得不到」之人的優點來比較,甚至自己就開始創造出那人的諸多優點,然後感嘆命運如此不公,自己永遠得不到最好的。
「我是一個不值得被愛的人」,當一個人持有這樣的信念的時候,他們便會一遍遍收集不被愛的信息,而忽略被愛的信息。所以,那些愛他的、「得到」的就「廉價」了,而不愛他的、「得不到」的就「珍貴」了。在這種惡性循環中,這種自我貶低的不合理信念就越來越鞏固了。
在關注點長久地停留在「得不到」的人身上的時候,一切創造幸福的權利和責任都不由自己了,這讓人悲傷,也讓人「輕鬆」。因為幸福的權利被「剝奪」的時候,連同要努力去創造的責任也交付給了他人,那麼他便可以一個人「輕鬆」地去悲傷了。
other tips:
————————————————
更多討論,查看 知乎圓桌 ·關於愛情
查看知乎原文(420 條討論)
推薦閱讀:
※年底結婚的多了,聊城老家這些老習俗你知道嗎?
※分手挽回中的正確心態,不知道只能分手
※在中國, 健身到底有多難? 看完你就知道了......
※假期里讓夫妻尷尬的問題你知道嗎?
※丈夫們:你知道你妻子的這七大需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