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體檢還是患上了癌症,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白領小朱問:

公司的同事前段時間都接受了一年一度的公司體檢福利,胸片和B超檢查也都做了,當時說各項指標沒有啥異常。結果沒過多久,就有位同事被扣上了『癌』的『帽子』,竟然還是中晚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我們做了『假體檢』?

這個問題已不是第一次有人問。據悉,我國超過80%的癌症患者發現時都已經是中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病人和家屬只能把錢花在晚期治療上,最後往往人財兩空。如果能在早期發現,治癒率可提升到80%以上。

那為什麼體檢檢查不出癌症?究竟選擇哪些體檢項目,才能揪出癌症早期病變的『蛛絲馬跡』?安公子就來跟大家詳細說說。

為什麼普通體檢往往查不出癌症?

普通體檢其實很冤枉,因為它本來就不是查癌的!

普通體檢主要是篩查常見病、慢性病,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用普通儀器設備就可以完成。如果是癥狀明顯的腫瘤,常規體檢也能發現,但是大部分癌症,尤其是沒有太多特異性表現的早期癌症,輕而易舉就能逃過普通體檢的檢查。數據顯示,體檢年腫瘤查出率不足0.02%。

如果要篩查癌症

應該去做專門的防癌體檢

防癌體檢由腫瘤相關專業人士來進行,採用更專業、更有針對性的手段和儀器,目的是篩選癌症高危人群,實現早發現、早干預、降低死亡率。

舉個例子對比看一下↓↓↓

為什麼X線胸片檢查不能發現肺癌

低劑量螺旋CT可以?

這與設備有關,胸片是從前往後拍攝,會有很多結構重疊,小的病灶胸片是幾乎很難發現的,除非腫瘤長到足夠大,但此時往往已失去早期干預的最佳時機。而CT是螺旋形掃描肺部,獲取的信息量大,能發現病灶更小的肺癌結節。

問題又來了?

防癌體檢可以100%篩查出所有癌症?

當然不能,不然也不會有人明明防癌體檢正常,卻在不久之後被診斷出癌症了。

原因說來如下:

第一,癌症有上百種,可發生在人體各個器官,任何體檢都不可能包括所有的癌種,而且一些癌症還沒有有效的篩查手段;

第二,很多癌症篩查有創性較大,比如腸鏡,不可能人人都做、年年都做,所以有些可能被漏掉;

第三,一些發病率不高的癌症,不可能動輒就做CT、MRI,但如果使用超聲這樣容易操作的儀器檢查,一些位置比較深的癌症可能會被漏掉。

癌症篩查是不是越全面越好?

有些人可能覺得,反正不差錢,有事沒事把所有癌症篩查一遍,不就可以全部扼殺在搖籃里了嗎?

這種做法顯然不可取。

一方面,防癌體檢並不能篩查出所有癌症,一些項目對人體存在潛在的致病風險;

另一方面,面面俱到的防癌體檢做多了,可能出現兩大副作用:過度診斷和假陽性。

過度診斷

在大家的印象中,癌症基本等同於死亡,但是,有些癌症進展緩慢,並不會對生命造成什麼危害,也沒有被診斷出的必要。

舉個例子:

某體檢者被確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要接受手術切除。但是,現實中存在極少數甲狀腺癌,即便不手術、不治療,一輩子也不會出現任何癥狀,更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問題是,現在的技術還無法區分兩者。這就叫過度診斷,可能帶來過度治療,風險顯而易見。

假陽性

假陽性是指無病的人被篩查手段認定為有病。當人群發病率低的時候,檢查的準確度再高,只要不是100%,它帶來的假陽性結果就不容小覷。

舉個例子

小王被診斷出999‰(陽性預測值)概率患某癌症,並且會在10年內死去,聽上去很嚴重。

但是,這種癌症的發病率是萬分之一,就是每1萬個人里,才有一個真正的患者。假如這1萬人全部參與了篩查,根據1‰的假陽性率,會有10個健康人被錯查出來得了癌症。

說了這麼多,終於到重頭戲了

什麼樣的人適合做癌症篩查?

防癌體檢主要針對腫瘤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

高危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種族、工作類型、生活習慣、特殊疾病史和家族史等,一般認為95%以上的癌症患者年齡在40歲以上,男性大於女性,有不良嗜好及飲食習慣、職業疾病史、特殊疾病史(肝炎、家族性息肉病)及腫瘤家族史等。

在中國防癌體檢主要查六種癌症,分別為: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它們佔中國所有癌症發病的80%。

附:中國六大主要癌症篩查方法

肺癌

中國死亡率、發病率最高的癌症。

篩查對象:

長期被動吸煙的人群;長期與煤煙、粉塵等接觸的特殊職業人群;患有肺部的慢性疾病如肺炎、肺氣腫、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肺結核等;家族直系親屬中有腫瘤患者的。

篩查方法:

一年一次低劑量螺旋CT

乳腺癌

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

篩查對象:

有腫瘤家族史特別是乳腺癌家族史的;因乳腺良性疾病(乳腺增生、乳腺結節、乳腺良性腫物、良性纖維腺瘤等)做過手術的;被發現有乳腺不典型增生、小葉原位癌等癌前病變的。

篩查方法:

B超或「鉬靶」,35~55歲的女性是乳腺癌的高發人群,這個年齡段建議乳腺B超配合「鉬靶」檢查同時進行。35歲以下,沒有任何癥狀的,建議通過B超進行篩查。

胃癌

胃癌並不可怕,早期胃癌的治癒率高達95%

篩查對象:

年齡在40~69歲之間、有胃癌家族史、長期反覆有反酸或胃灼燒感、慢性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部分切除手術後或胃腸上皮化生的人群。

篩查方法:

胃鏡,高危人群在40歲時應開始做胃癌篩查,若沒有異常,可間隔5~10年檢查。

肝癌

乙肝病毒攜帶者是中國一大類人群。

篩查對象:

有乙肝病史(乙丙肝炎是最高致癌風險因素)、肝硬化患者、飲食中含黃曲霉毒素的人群、長期大量酗酒的人群、男性人群、肥胖及糖尿病患者都屬於肝癌高風險人群。

篩查方法:

超聲、抽血化驗甲胎蛋白,40歲後每半年檢查1次。

結直腸癌

城市裡發病率比較高,50歲以上的男性,喜好飲酒。

篩查對象:

40歲以上且具有以下一項者,糞便潛血試驗陽性、有癌症家族史或腸息肉史者等。

篩查方法:

高危人群做腸鏡檢查,陽性者根據治療原則處理,陰性者則每年複查一次糞便潛血試驗(FOBT),每隔5~10年複查一次腸鏡。一般人群40歲後每年做一次FOBT即可。

食管癌

在中國有高發區。

篩查對象:

40歲以上且兼以下1項者,食管癌高發區、有消化道癌家族史、有上消化道病史或癥狀者。

篩查方法:

內鏡,40~69歲的高危人群應每5年篩查一次,若未發現問題,之後可每5~10年再行篩查。

防癌體檢顯然不是萬能的,它不可以保證我們不患癌,但可以盡量讓我們不得中晚期癌症。做防癌體檢要謹慎,最好針對發病率高、簡單無創、診斷效率較高的疾病,如果實在拿不準,建議諮詢專業的腫瘤醫生。

推薦閱讀:

奇葩說:VR因暈眩問題註定永遠失敗?|vr|虛擬現實
模具硅膠製作模具時常遇到的問題
再說腳下擰轉的問題
話題:你問我答,女生會問男生哪些勁爆的問題
蛇咬傷多發 抗蛇毒血清稀缺 江山蛇醫廖其貴中草藥解決大問題

TAG:癌症 | 體檢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