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收藏家「閑聊山水畫」
聽收藏家「閑聊山水畫」
在收藏中國現代繪畫方面,我的一個朋友是有著相當強的獨到眼光,這就不僅僅是金錢的問題了,而是對於中國現代繪畫的認識和美感上要超前許多年,我在其它的文字里已經講到過,這裡不再重複。最近,我有意識的約他談了幾次,關於中國山水畫的幾個疑問讓他做一些回答,由於談及中國畫的歷史層面就比較縱深和寬闊,我們又不是專業學術報告或論文式的講演,只能就幾個我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以閑聊的方式一問一答,僅可以洞察到收藏家一個人的想法。我已經寫過一篇議論收藏家的文字,他們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因為我只是個繪畫的手藝人,寫文章撐也死就是個票友的級別。所以,諸位看官就當是道聽途說一回,不耽誤你該幹嗎你去還幹嘛。 問:聽說你二十年如一日的在枕頭邊放一些中國畫全集,每天要看幾頁,不間斷的熟讀中國美術史上名家作品,所以中國畫名家的精品、技法、生平你能倒背如流,畫家的風格、藝術脈承你都能如數家珍,果真如此!? 答:我給孩子起名字就和山水畫有關係,你想想看我對於山水畫是多麼鍾情啊!不僅僅是像你問到的一樣,而且我聽古琴的曲子有一萬次以上,把CD唱片都聽爛了幾片。(後來我悄悄的詢問他媳婦得證實)許多人根本就不信,連孩子考中國美術史我輔導他都不聽,何況別人呢。我從骨子裡喜歡山水畫 。因為,現在的中國山水畫還沒有一個人能夠達到我對於山水畫的理解水平,我曾關注過現在的山水名家,包括央美的老師們,最後我都放棄了,那就自己親自體驗畫畫看吧。所以,我在看真實的山水風景時,就結合古代人的繪畫理念與藝術眼光,觀察自然時就想著古人是怎樣把客觀實際轉化成水墨山水的繪畫必然。 問:能談談現在山水畫的弊病在哪裡?現在的幾個名家的失誤是什麼? 答:現在的山水就是創新意識太強,傳統的東西太少,我們的名家都是過早的有了自己的符號,他們不去了解古人是怎樣的一步步走出來的。所以,我還是比較看重人物畫的,這個時代有田黎明幾個人都不錯了(田的名作幾乎都被他收藏),我主要是在傳統藝術的繼承發揚中,在繪畫的語言上有填補歷史繪畫形式的空白方面做文章,比如你的繪畫語言有時代感;而且在中國繪畫里有獨到的地方。嚴格考察一個畫家的文化及修養,因為一個時期不可能有那麼多的真正畫好的人。現在的山水畫家沒有一個是我所喜歡的對象。因為他們的技法、他們的畫面氣息,他們的文化、人格、修養都不到位,所以,幾個年輕人早早的就出了名,以後漸漸地就越畫越差了,因為繪畫的底氣不正也不夠啊! 問:你覺得古人是以怎樣一個狀態在學習、繼承、發揚山水畫的進程呢? 答:我們看看古人的題跋和簽名吧,在宋以前山水畫的落款沒有那麼多的字,就是有也較少,而且是在不起眼的地方簽名,因為他們非常的推崇自然,喜歡真實的描繪山水的真實。後來慢慢的發展下去就有了題字,把書法、詩詞、印章都納入畫面,由青綠山水的重彩過度到水墨寫意。山水和人物畫就慢慢的分離了;以前山水只是人物畫的背景,後來的山水畫里,人物較小也就成了整個畫的點綴,許多山水畫已經沒有人物了。看看 董源、倪雲林他們幾個人的那個時期之作品就知道了。從唐開始,以後山水畫的發展就越來越畫種界限分明了(當然,還有花鳥畫)。(宋代的畫院招人有點現在美術高考的意思,他們也強調寫實的功力。)王希孟因為年紀小,所以他的青綠山水和年紀大的畫家作品在色彩的運用上就不一樣;我們現在看到的古畫色彩實際上是和剛剛畫完是不一樣的,有些古畫的色彩因為時間久遠就自然變的古樸,實際上色彩和心理年齡都是有關係的。以前的山水畫基本上都是大景,馬遠非常明確的開始了以小見大的山水畫創作。為什麼從青綠山水轉變到水墨寫意?為什麼古人叫青綠山水?我每次登山時都要認真的觀察;這才知道因為山和樹木本身就是青、綠兩色,尤其山就是青色的不同變化,後來一步步演變到用墨色來單純的表達。這裡有中國哲學思維的高度體現,也是藝術手法表現的整體概括,只有用水墨才能體現文人士大夫的雅緻文化情調,所以,墨才分五色嘛!可見我們的祖先是從自然的觀察上入道,然後才上升為藝術語言的具體實現。所以,我勸你在畫山水時要忘掉色彩。當然,你的色彩是強項,因為你本身就是畫油畫的。但是,畫山水時不一定有更多的色彩就是好。 問:古人是怎麼學習山水畫的傳統技法和精神呢?他們又是如何才有了自己的語言風格呢? 答:我們現在的山水畫家幾乎都沒有較高的中國古代文化修養,做人也沒有多少士大夫的氣質。當然,這也有社會時代的具體條件制約,可話又說過來,其實還是個人的原因。要有文人士大夫的氣質不只是表面的讀讀古詩詞,聽聽古典音樂、穿一件對襟襖就能解決問題的,它是一種內在的人性心理意識,是一種天生的素質,不是一個人多麼用功,多麼聰明就能辦得到的。我們現在的山水畫家年紀輕輕的就過早有了自己的符號,一味的追求創新和不斷的寫生,而對傳統的東西用功不夠。南朝的宗炳說過;「應會感神,神超理得」實際上就應該是心中的自然山水。古人畫山水和人物基本都是先臨摹;看看每一張畫的題跋就知道了,如果寫的是臨某某名家的;那是他學習的作品,如果是摹就是有所變動,但還是認真的學習過程,後來寫的是仿誰誰的,那就是有自己的感覺與創造的成分,一直到只有自己的名字時才是真正的個人風格了。他們是以自己像哪一個古人名家為榮的,而不是現在的人喜歡講自己就是個創新的畫家,只要新奇,只要怪異就是好的;甚至叫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別看他們現在的職位高,今天的名氣大,價格不菲,但是要不了多少年,人們就會漸漸地把他遺忘了。 問:我在臨古畫時從龔賢、清四僧到董其昌,後來又到臨明四家,才對山水有了些膚淺的認識,我發現臨過董其昌後。再看明四家的東西就不過癮了,以前根本就不喜歡仇英的,現在看出了他的畫是有點個人獨到的東西,你講講山水在宋元以來的逐漸演變,以及對後來人的影響? 答:宋人的山水從尊重真實自然到米家的點式寫意後來又演變到元代,這裡是有不短的時間來實現這種表現形式的轉換。米芾等實際上就是大官,政務繁忙。那些點式山水可能是工作之餘,拿起毛筆順意的畫,沒有任何的我們現在繪畫之意圖。但是「米家山水」使乎是有點印象派的感覺。(笑)元代的黃公望在山裡當了好長時間的道士,自然對山水的一草一木是非常的熟悉不過了。所以他畫的山水並不僅僅是寫生,而是有非常大的寫意成分。倪雲林家是富豪而且不是一般的富豪,儘管以後窮了,但他孤傲清遠;畫是沒有一點的窮氣啊。我們現在的寫生畫了那麼多的窮鄉僻壤,所以人窮畫也不富嘛。明四家的畫家沒有做太大的官,藝術家的成分就比較大,明的後期到董其昌,人家是宰相,又是藝術家,書法影響那麼大,我們常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嘛,說明他的人格修鍊是非常的高,所以他的山水畫的就大氣、古拙,構圖也比較嚴謹,就像你說的;其他人畫的草木山石就沒有他畫的大方,他的用筆放縱自由,乾淨、肯定,利落。說來說去還是做人的高度問題。 問:我明白了,董其昌的職位高,他肯定接觸到的名家作品比其他人要便利。所以,他的仿名家作品風格多樣,其實是博覽眾作嘛。那麼清朝的四僧和揚州八怪呢? 答:四僧的風格不一樣,八大其實就是董其昌的演變發展到了極致,是有許多現代的抽象因素;(我插言:他有圓潤雍容超脫的感覺)漸江的東西乾淨硬朗,結構嚴謹。石濤呢寫生的成分多一些,有媚氣的感覺,軟和含糊的東西不少。(我接嘴:也有不太講究的地方,比如有些構圖)髡殘的東西我還是比較喜歡的;也臨過一些,但是不好臨,因為他太尊重自己的感受,畫面上感覺的東西非常強烈,感覺的東西我們是在學他時不容易掌握的。揚州八怪基本上都是畫家和平民出身,就是做官也是小官,加上以繪畫為糊口的行當,那麼在各種因素方面都不能與董其昌一類的讀書人官僚相比。他們的平民意識比較大,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這個階層的人。鄭板橋的畫市場行情比金農的要好的多,因為大眾有許多人喜歡,也比較被普通人理解,但是,站在文化藝術的審美高度上來看,他比金農要差的多。所以,好的藝術品不是市場價位的高低來說明,是由文化藝術的內行人必須要準確評價才能來定位的。 問:古人的畫流傳至今,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答:中國歷史久遠,但是遺留下來的名作不是太多,當然近代的東西因為沒有多少年頭嘛,所以就多。我們想想看,歷史上發生了多少次戰爭和動亂,許多畫家的作品只有一兩幅,難道過去他就只畫了一張就成大師了?難道一個朝代幾百年就那麼幾個人畫畫?實際上好畫是挺多的。每當災難來臨時,人們都是先把最好的保留下來,這是一個基本的生活常識。因此,大浪淘沙,不可能不選擇最好的,以後許多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藝術高度的繪畫是必然要被化掉! 問:算了,不談了。聽到這裡我的心都有些拔涼拔涼;你不能講的太高,我們這些人可咋活啊! 答:不對!該怎麼干還是要怎麼干。因為藝術品的層次是各種類型的人都有收藏、生存的需求嘛。只要是有美感、有人的精神關照,只要是講究的畫作;它就是一件有審美意義的東西。繪畫是文化和智慧美感的綜合,而不是技術熟練地把別人語言的重複。那些現代藝術品沒有文化,沒有歷史的認知,沒有美感,沒有對生命的尊重,喜歡目中無人的說教,他們就是變幻花樣的不停鬧騰,卻仍然是曇花一現!
(再次聲明:這只是我們之間的閑聊,不是宣言式的評論文章,也僅僅是一家之言。你就當聽閑話,從這個耳朵進,由那個耳朵出就行了)
推薦閱讀:
※家居風水100問?第三期——風水中常見的煞氣匯總(值得收藏)
※小朋友喜歡的36個經典搞笑腦筋急轉彎,家長收藏後多互動下吧
※第四講:翡翠有哪些顏色,是如何劃分的,又是怎樣影響價格的
※20個經典瑜伽體式★解剖圖(經典收藏)
※中國葫蘆第一村,一個葫蘆3000塊,你信嗎?都賣給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