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房子是不是最重要的,這位網友的答案把這件事講透了

來源:小萬工

作者:小萬工

版權說明: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

最近,關於「房價」「限購」的話題又熱了起來,在「逃離北上廣」問題上也出現了更多爭論。

昨天,一篇來自自媒體賬號「小萬工」的文章在小編的朋友圈刷屏,分享、轉發者大多是來自北上廣等飽受「房價」「逃離」困擾的年輕一代。

文章閱讀量已達10萬+,點贊過萬次,作者是小萬工。篇幅稍長,讀完或許能解答一些疑惑。

我和我的丈夫都是從湖北五線小縣城考到TOP2的,他北大物理,我清華建築。

我目前在北京頂尖開發商負責高端住宅;他在北京頂尖高中分校區做高中老師,物理學科帶頭人。我們本科畢業留京至今九年,期間搬了六次家,最近的這第七次,正在打包準備搬回武漢。

近來看到我的朋友圈被好多「清華畢業生買不起學區房逃離回二線」的文章刷屏,文章里充斥著疑問、遺憾和不滿,讓我特別想記錄一下我們這些年的故事,同樣關於房子但畫風截然不同的故事。

我們雖然九年搬家六次,但其實每次搬家都是歡歡喜喜的。

2008年畢業,我從清華紫荊公寓搬到順義的新員工宿舍。公司在朝陽區,離宿舍有1個半小時車程。剛畢業薪俸微薄,租不起附近的房子,真的很感恩公司提供宿舍。每月400不到的房租,朝北的小單間,從學校四人間搬到個人的小單間,反而覺得人均居住面積顯著提升。

期間印象最深是,父母帶著他們的母親一起來北京玩。當時是夏天,父親執意不肯住賓館,我們一家人就在我的小單間里打地鋪,兩位奶奶睡在床上,我和父母睡在地上。

父母看到我的狀況有些心疼。我安慰他們說,我很喜歡我在北京的工作,同事優秀,領導也很好,而且我一個人睡不了兩張床,小單間正好。

在這個小單間里,我做完了自己負責的第一個郊區小盤,那時北京房價剛開始起飛,400套房子一天售罄。

第二次搬家是一年後,我和當時還在北大念碩士的男友結婚。為了他念書方便,我們搬到萬柳——租了個小一居。貼上喜字,我們在親友的見證下辦了盛大而簡樸的教會婚禮,特幸福地裸婚。真的是裸婚,我用那個季度的獎金交完租金和婚禮費用,手頭就只剩兩千塊錢。

萬柳離我們的大學都很近,新婚燕爾,懶得開火就騎車去學校吃飯,周末在未名湖旁邊散步,去紫操踢球,雖然住得簡單,但回憶起來都是甜蜜。那時我每天上班都路過當時單價2萬的萬泉新新家園,也曾經酸酸地想過自己是不是有一天能住上這麼好的小區,但是於當時的我們,這已是天文數字。

住萬柳那年,北京土地市場還很活躍,負責一個郊區大盤之餘,我做了30多個拿地項目,沒日沒夜地加班,終於通過投標拿到了自己經手的第一塊土地。

第三次搬家是在婚後兩年,我懷孕了,他也快要畢業,考慮到萬柳離我上班的地方太遠,而且有了孩子不夠住,我們租了一個朝陽區公司附近的兩居。期間,我發現單位的集體戶口孩子無法落戶,才把買房提上日程。

2010年房價已經飛漲,我們快速地在公司當時所有的樓盤中挑了一個唯一能買得起的五環外小兩居(特別巧就是我之前投標獲取的那個項目)。首付30萬,雙方父母各支持了一部分,交完了首付和各種手續費,卡里什麼錢都沒有了,當時都有點擔心下個月工資發了夠不夠生娃產檢的費用。

我們在租的團結湖小兩居里迎來了自己第一個寶寶。雙方父母都未退休,我姨來幫我看孩子,她女兒大學畢業,我邀請表妹來北京找工作,住我們家。期間,我的好朋友被房東趕了出來,一時找不到房子,我又讓她先住我們家。所以這個團結湖50平米的小兩居,最多的時候住過6個人——鬧哄哄地很擁擠,以至於我媽都說我這時候要孩子不是好時機,應該等房子妥當再要。

但是我每天下班騎車回家看到可愛寶寶的時候都覺得特別幸福,只要是因愛而生的孩子,其實不拘在什麼房子里,也無所謂什麼好時機。

孩子一歲多斷奶,我們終於搬到了屬於自己的五環外小房裡,居住幸福感爆棚。

此時丈夫已經研究生畢業,其實物理系畢業的時候還是有好多選擇的,可以去搜索公司、大國企、當高中老師——諸多OFFER里,高中老師是收入最低的。他說他還是想當老師,也許干別的能賺得多,但始終覺得做教育是最有意義的工作。於是,他就真的成了一名高中物理老師。

我們搬到南邊的時候,他本來聯繫好調到家門口中學,但那是他帶的第一屆學生,還沒有高考,所以想著把他們送走再調過來,就開始了西南五環到東北五環的痛苦通勤。沒辦法,只能周末回家。我那會兒正負責北京第一個地鐵上蓋項目,做得特別艱難,也常常不著家。

這樣過了小半年,雖然住得很好,但我們都覺得挺難以忍受,我和孩子一周只能見到一兩次爸爸——如果家人都不能住在一起,房子再好有什麼意義?

網路配圖

為了讓他能安心帶完那屆高三,我們第五次搬家。寄居到東五環他們學校提供的宿舍里。

女兒很有意見,她很喜歡我們自己的那個房子,但是我跟她說,住這裡雖然很小,你可以天天見到爸爸了啊。她想了想就說:嗯,房子不重要,還是一家人在一起最重要!

於是,在這個小小的不足30平米的房子里,我們一家生活了十個月。

在這個小房子里,我們又有了自己的第二個孩子。

在二寶出生之前,畢業後的第六年的第六次搬家,我們終於真正搬回了南五環外的小家,丈夫也開始在家門口學校上班的幸福生活。

大姨又繼續來幫忙帶老二,丈夫則負責接送在旁邊上幼兒園的老大。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我們的收入也漸漸寬裕。想著父母快退休,孩子大了需要獨立房間,去年把手頭的小房子賣掉作為首付,貸款買了一個四居。本來籌劃著第七次搬家和父母一起住上大房子,我們卻特別意外地決定回武漢。

跟朋友道別的時候他們都特別不理解,有房有車有戶口有事業,覺得我們是最不可能「逃離」的那一類人。

其實丈夫一直想回去,回武漢也能去國內頂尖的中學,而且離父母近,孩子也能得到更好的照料。恰好我們公司有一個內部調動去武漢的機會,我參與競聘,發現這幾年武漢的變化非常明顯,大江大湖大武漢也有不遜於北京的事業空間。

唯一不好的是,武漢也限購,回去估計還是繼續租房子、繼續搬家的生活。但是,我現在覺得這真的是最不重要的了。

說來慚愧,很多人覺得房價上漲,地產行業的人至少是受益者。其實不是,2008-2017年,我們也錯過了無數上車的機會,而且在地產公司,明明看著自己做的好多樓盤知道買了就會漲的,但就是沒錢那種感覺也好糾結啊!但這又如何呢,我真的明白——房子不是最重要的,愛才是!

看最近的好多討論,好像大家對TOP2的人物設定就是TOP2畢業就打上了上層的烙印,理所當然應該留在一線住上大房子,孩子上好學區,不然就是社會出了問題不尊重知識。

可我覺得不是這樣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我們所受的教育,從來沒有承諾我們有TOP級的物質生活,更多的是讓我們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都不失德,都不喪志。

我和丈夫都特別喜歡北京大學前身燕京大學的校訓「因真理,得自由,以服侍」。我們深信我們所受的教育,絕不是僅僅為了留在北京獲取戶口,或是為了自身更好的物質享受,更不是僅僅為了後代能保住所謂的TOP2階層,而是因著有立定的心志。既然通過教育曉得真理,就得以自由,不追隨世俗的潮流,而是努力去服侍和影響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至於我們的孩子,若是始終能在父母的愛中長大,那他或在北京,或在武漢,或進渣小,或上牛中,或居豪宅,或居陋巷,又怎樣?他始終處在一個比所謂有房階層更高的,永遠不用擔心滑落的被愛的階層!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以房養老?
到加拿大旅趟游 沒想到卻買了房子
(1 條消息)為什麼中國人沒有自己的土地所有權呢, 我們的鄰居,日本韓國,他們的房子有永久權嗎?
沒結婚,公婆佔新房不走,讓再買房。?
如何規避中國的高房價?

TAG:房子 | 網友 | 答案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