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作者(來源):羅 珏發布時間:2006-03-28
「習慣」兩個字,對我們大家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好習慣、壞習慣」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然而在讀了《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之後,使我深感震撼。一個人的習慣,不僅影響一個人的工作、生活、事業,甚至影響他的一生乃至生命。 從小到大,「好習慣、壞習慣」一直伴著我長大、步入中年,從不經意去留住好習慣,去掉壞習慣,我們總是抱怨為什麼自己不能成功,而卻不知是很多的壞習慣阻礙了通往成功的路。
成功的人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基於良好的習慣構造的日常行為規律,他們並不比別人更聰明,而是好習慣讓他們變得更有教養、更有知識、更有能力。他們並不比普通人更有天賦,但好習慣卻讓他們訓練有素、技巧純熟、準備充分。成功人士不一定比普通人更有決心或更加努力,但是,好習慣卻放大了他們的決心和努力,讓他們更有效率、更有條理。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偉人之一。作為科學家、作家、外交家、發明家、畫家、哲學家的富蘭克林博學多才,他自修法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拉丁文,並引導美國走上獨立之路。富蘭克林的成功也是來自於他對習慣的運用。
富蘭克林在年輕時就發明了一種方法,他首先列出獲得成功必不可少的13個條件:節制、沉默、秩序、果斷、節儉、勤奮、誠懇、公正、中庸、清潔、平靜、純潔和謙遜;然後,富蘭克林決心獲得這13種美德,並養成習慣;為此,他設計了一個成功記錄表,每一項美德佔去一頁,畫好格子,每天晚上反省時若發現有當天未達到的地方,就用筆作個記號。就是把這些美德化為習慣使富蘭克林走向了成功。
中國有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也就說,我們能看清並改掉壞習慣,並且堅持好習慣,那麼我們至少在人生路上能得90分,關鍵在於看清自己,自知之明是自我改善的開始。
智力是天生的,但可以在好習慣的幫助下,提高智力,開發自己與生俱來的潛能。好習慣是幸福的源泉,壞習慣是痛苦的開始,凡成功者不只是習慣的學生,而能超越習慣並駕馭它。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葉聖陶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他說:「我們在學校里受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我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面受教育,並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強越好。」由此可見,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推薦閱讀:
※這六大習慣是會導致漏財
※養成看書的習慣
※閱讀、健身、寫作,最好的習慣你差哪一個?
※愛是習慣
※養成這28個理財習慣 你想不富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