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詩詞中的通感手法》

《詩詞中的通感手法》

文/深山閑雲

學習了如夢老師講義中的通感寫作手法後,我整理了其他一些資料,談談對詩詞中通感的含義、作用、分類、舉例和運用,以期待探討。

一、通感的概念與作用

通感修辭格又叫「移覺」,就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以感覺寫感覺」。文學藝術創作和鑒賞中各種感覺器官間的互相溝通,互相轉化。是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於另一種感覺的印象。在通感中,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如說「光亮」,也說「響亮」,彷彿視覺和聽覺相通,如「熱鬧」和「冷靜」,感覺和聽覺相通。用現代心理學或語言學的術語來說,這些都是「通感」。它往往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憑藉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啟發讀者聯想,體味餘韻,用來渲染並深化詩文意境。

二、通感的分類與舉例

根據人的生理感觀,通感可分為: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和意覺:

1、以嗅覺寫視覺。

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香有濃淡之分,而無陰暗之別。「暗香」,視覺的明暗可以溝通嗅覺的濃淡。「暗香」其實是一種淡淡的香氣,是用來形容梅花香氣的清淡。梅枝橫斜,梅朵疏淡倒映在清澈的水中,與朦朧的月色交織,還有縷縷清香飄浮其間,這是多麼靜謐的意境!

李符《好事近》:「依微香雨青氛氳。」霧氣、細雨充溢著沁人心脾,這是變視覺形象為嗅覺形象。

李白《酬殷明佐見贈五雲裘歌》:「瑤台雪花數千點,片片吹落春風香」,雪初無香,以香寫雪,以嗅覺寫視覺。

李符《好事近》:「依微香雨青氛氳」,霧氣、細雨充溢著沁人心脾的芳香,這是變視覺形象為嗅覺形象。

王灼《虞美人》:「拼了如今醉鬧中」,以及李賀《神弦》:「玉爐炭火香冬冬」,作用於嗅覺的「香」,會發出「冬冬」的響聲。這是邊嗅覺邊觸覺。

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雨洗涓涓靜,風吹細細香」之句,竹初無香,但詩用嗅覺表示竹的視覺形象。

盧象《家叔征君東溪草堂二首》:「雷聲轉幽壑,雲氣香水」,都同樣暗含通感作用,呈多元之美。

李白《雪》:「瑤台雪花數千點,片片吹落春風香」,就是訴諸人們的視覺(雪花),又觸及人們的嗅覺(香),這其中就有個感覺的挪移過程:詩句啟示人們由雪花聯想到花,因為春天是花開時節,春風總帶花香,故說雪花有香味。這樣,人們對雪花就不僅是可以視覺到,而且還可以嗅覺到了。如此,雪花給人的感覺就不是單一的,而是雙重的了。

陳耆卿《與二三友游天慶觀》:「月翻楊柳盡頭影,風餚擢芙蓉鬧處香。」

晏幾道《臨江仙》:「風吹梅蕊鬧,雨細杏花香。」前句是以聽覺寫視覺,後句是以嗅覺寫視覺。

2、用嗅覺寫聽覺

陸機《擬西北有高樓》:「佳人撫琴瑟,縴手清且閑。芳氣隨風結,哀響馥若蘭。」其中的「哀響馥若蘭」,詩人把自己聽到的聲音「衰響」感覺為聞到到蘭花的芬芳。

3、以視覺寫聽覺。

這是一種「以形喻聲」的寫法。《禮記·樂記》說歌者「累累乎如貫珠」,歌喉宛轉,有如珠圓玉潤一般。李賀《李憑箜篌引》中的兩句名詩:「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前句寫箜篌的樂聲:

玉碎,喻其聲之清脆鏗鏘;鳳叫,狀其聲之悠揚和緩。是為聽覺形象。忽然,樂聲變得慘淡而凄涼,如一朵殘敗的芙蓉在幽咽哭泣,繼而樂音又明快歡暢了,又若一株芳香的春蘭正吐蕊含笑。於是聽覺形象變化為視覺形象,給人以「此時無聲勝有聲」之感。

高適《塞上聽吹笛》:「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山關!」這首唐代詩人的「邊塞詩」通過哪些事物寫出了怎樣的意境?就是通感。詩人把聽覺美的特徵表現為與之相通的視覺美的特徵,將聽覺形象的笛聲轉化為視覺形象的梅花。由梅花飄灑似的笛聲的聽覺之美引出梅花的視覺之美。似乎展現出笛聲吹開朵朵梅花的邊塞月夜的奇麗景色,使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提供的意象世界的美。

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聽到黃鶴樓上吹奏《梅花落》的笛聲,感到格外凄涼,彷彿五月的江城落滿了梅花。

黎簡《春遊寄正夫》:「鳥拋軟語丸丸落,雨翼新風泛泛涼。」該句將聽覺轉化為視覺的感受,將鳥兒活潑、動聽而流暢的叫聲,通過珠丸的拋落盡顯出來。讀後,那珠丸拋落時清脆的聲音,尤然在耳。

郎士元《聽鄰家吹笙》:「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該句以「桃花」為意象描寫音樂,象徵了笙聲的明麗、熱烈和歡快,特別是「疑」字,更能給人以縹緲的感覺,不愧為神來之筆。

嚴遂成《滿城道中》:「風隨柳轉聲皆綠,麥受塵欺色易黃」。「聲」明明是聽覺,「綠」屬視覺,怎麼「聲」會變綠呢?因為風拂柳絮,婆娑有聲,柳絲飄動,宛如一道綠簾散開,從這柳絲里發出的聲音也似乎染了綠色。「綠」在這裡,既點染了色美,同時又作了輕巧宜人的聲美的同義詞。

湯顯祖《牡丹亭》:「聲聲燕語明如剪,嚦嚦鶯歌溜的圓。」其中「燕語」「鶯歌」都訴諸聽覺,而「剪」是器物,「圓」用於形狀,都屬視覺範圍,怎麼「燕語」會像「剪」,「鶯歌」會成「圓」呢?原來人們可以從「剪」的形狀上得出銳利、輕快的聯想,從「圓」的形態上獲得珠圓玉潤的啟示。

郎士元《聽鄰家吹笙》:「鳳吹聲如隔彩霞」。用彩霞來描寫聲音。等等。

4、以觸覺寫嗅覺。

杜甫《月夜》:「香霧雲鬟濕」。用身體的觸感「濕」,來描寫嗅覺璁的「香」。

韓愈《和水部張員外宣政衙賜百官櫻桃詩》:「香隨翠籠擎初到,色映銀盤寫未停。」櫻桃是紅的,說它香,是視覺通於嗅覺。但櫻桃並不香,這個香是從它象紅花,由紅花喚起的香。

5、以視覺寫意覺(用具體事物表現抽象事物)。

大凡意覺的東西,多為抽象的,虛幻的,化為視覺形象,就具體可感了。比如「愁」,作為一種只能會意的情緒,不可目睹,但古來許多寫愁的名句都打破了這種界律。杜甫的「憂端齊終南」,趙嘏的「夕陽樓上山重疊,未抵閑愁一倍多」,均用山狀愁,變意覺為視覺(兼及觸覺)。其實,這種通感方法,就是為抽象的意念尋找具體的形象。

南唐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愁是抽象的,意覺的東西,而春水卻是具體的。

《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寒窗穿碧流,潤礎鬧蒼蘚」。

陸凱《贈范曄》:「折花忽覺春淡,只覺枝頭紅殘」。等等。

6、以聽覺寫視覺。

這是「以虛擬實」的寫法。宋祁《玉樓春》詞:「紅杏枝頭春意鬧」,即屬此類。描繪春天花之繁盛,本當從視覺落筆,可宋祁偏綴上一個訴諸聽覺的「鬧」字——於是我們眼前出現了這麼一片盎然春意:紅杏怒放,芳香四溢,惹得蜂蝶紛至沓來。正是「著一『鬧』字,境界全出」蘇州耦園的城曲草堂詩聯:「卧石聽濤滿衫松色,開門看雨一片蕉聲。」作為聽覺的「聽濤」偏與「松色」相連,作為視覺的「看雨」卻同「蕉聲」相接。聽配之以「色」,看聯之以「聲」,細細品來,便會感到此情此境委實妙不可言:睡於石上,聽那松濤聲聲,彷彿看到鬱郁蒼蒼的「滿衫松色」,聽覺溝

通了視覺;打開堂門,看那雨水陣陣,宛若聽到清清楚楚的「一片蕉聲」,視覺溝通過渡到了聽覺。還有:

毛滂《浣溪沙》:「水北寒煙雪似梅,水南梅鬧雪千堆。」

馬子嚴《阮郎歸》:「翻騰妝束鬧蘇堤,留春春怎知!」

黃庭堅《才韻公秉》:「車馳馬驟燈方鬧,地靜人閑月自妍。」

陳與義《夜賦》:「三更螢火鬧,萬里天河橫。」

范成大《立秋後二日泛舟越來溪》:「行入鬧荷無水面,紅蓮沉醉白蓮酣。

陳耆卿《挽陳知縣》:「日邊消息花爭鬧,露下光陰柳變疏。」

白居易《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盤」。以視覺表現聽覺,虛化的東西實話。

趙孟堅《康不領長賦》:「鬧處相挨如有意,靜中背立見無聊。」

晏幾道《臨江仙》:「風吹梅蕊鬧,雨細杏花香。」

黃庭堅《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寒窗穿碧流,潤礎鬧蒼蘚。」

陸遊《開歲有賦》:「百草吹香蝴蝶鬧,一溪漲綠鷺鷥閑。」等等。

7、以聽覺寫嗅覺。

王灼《虞美人》:「拼了如今醉鬧中」;以及李賀《神弦》:「玉爐炭火香冬冬」。作用於嗅覺的「香」,會發出「冬冬」的響聲。這是聽覺寫嗅覺。

陸遊《開歲有賦》:「百草吹香蝴蝶鬧,一溪漲綠鷺鷥閑。也是聽覺的「鬧」寫嗅覺的「香」。

8、以觸覺寫視覺。

李賀《南山田中行》中句:「雲根苔蘚山上石,冷紅泣露嬌啼色。」詩人把嫵媚的秋花上的晶瑩玉露寫成是花在嚶嚶啜泣時眼中山東的點點淚花。「冷紅」之「冷」字,即是對秋天氣氛的渲染,又是詩人悲涼心境的寫照。這是視覺通於觸覺的成功。

虞肩吾《八類齋夜賦四城門第一賦韻》:「已同白駒去,復類紅花熱。」紅顏色是熱的。

杜牡《秋夕》:「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顏色是涼的。

劉蘊靈《秋夕山齋即事》:「半夜秋風江色動,滿山寒葉雨聲來」。作用於視覺的花葉,竟然都有了冷暖熱寒的溫度。這也是此類通感形式。

宋石懋《絕句》:「來時萬縷弄輕黃,去日飛球滿路旁。我比楊花更飄蕩,楊花只是一春忙」。輕黃即淡黃。顏色無輕重,但能在人們心中有輕重感。濃重的顏色會使人感到沉重。而楊花的黃色淡到若有若無時,便使人感到「輕飄飄」的感覺。詩人運用通感的手法,化虛為實,用觸覺來描寫視覺感受,突出楊花隨風飄蕩不能自主的無奈。

李賀《蝴蝶飛》:「楊花撲幟春雲熱」。楊花在春風中飄落,而春雲也讓人產生了熱的感覺,春意熱鬧盎然的意境因「熱」字而更形象。

杜牧《阿房宮賦》: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等等。

9、以觸覺寫聽覺。

杜牧《阿房宮賦》:歌台暖響。歌台的響聲是暖和的,是有溫度的,表示其樂融融的程度。

劉長卿《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古台搖落後,秋日望鄉心。野寺人來少,雲峰水隔深。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其中的「寒磬滿空林」,用觸覺上的寒形容磬聲的深遠,寒磬襯空林,舊日輝煌的場所如今是衰草寒煙,十分凄涼。

三、詩詞中通感的運用

通感也稱為「移覺」,是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把人某個感官上的感覺移植到另一個器官上,憑藉感受的相通,啟發讀者的聯想,更好地來表現客觀事物的一種修辭手法。通感的手法用於詩詞的創作,便賦予了詩詞作品獨特的藝術魅力。通感用形象化的比喻展示出了沒有具體形象的事物,重在表達對某種事物的體驗感受,是不同感官之間相同部分的聯繫。

通過以上分類和舉例,用通感進行詩詞創作,其要求做到:

一是,對物的感覺從一器官轉移到另一器官上。用耳朵來表達看到、嗅到、嘗到、觸到、意識到的事物;用眼睛來表達聽到、嗅到、嘗到、觸到、意識到的事物;用鼻子來表達看到、聽到、嘗到、觸到、意識到的事物;用口舌來表達聽到、看到、嗅到、觸到、意識到的事物;用身體的接觸來表達聽到、看到、嗅到、嘗到、意識到的事物;等等。

二是,用具體熟悉的形象或事物說明抽象陌生的形象或事物。這個具體形象或事物,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如「秀色可餐、清翠欲滴」。實踐表明通感對於溝通造型藝術與語言藝術的意境表達、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的意境感受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樂中有畫」「畫中有樂」的意境,離開了通感,便都成了無稽之談了。

三是,在通感修飾的過程中,通感還往往與比喻、比擬、誇張等修辭手法融合在一起。運用通感所塑造的藝術形象,能夠使讀者在欣賞中產生如臨其境,如睹其物,如聞其香,如聆其聲,如品其味,身受其冷暖的真實感。

有的人認為「通感」就是一種「特殊的比喻」,其實不然。「通感」與「比喻」兩種辭格的不同點在於:通感,即感覺的轉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具體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淺顯的道理比深奧的道理。其修辭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動形象。有人認為「通感」就是一種「特殊的比喻」,其實不然。「通感」與「比喻」兩種辭格的不同點在於:通感,即感覺的轉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體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淺顯的道理比深奧的道理。其修辭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動形象。有人認為「通感」就是一種「特殊的比喻」,其實不然。「通感」與「比喻」兩種辭格的不同點在於:通感,即感覺的轉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具體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淺顯的道理比深奧的道理。其修辭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動形象。

(1)「通感+比喻」格。例如,「微風過去,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鈴上奏著的名曲」。句中兼用通感和比喻兩種修辭格,主格為「通感」,副格是「比喻」。

(2)「通感+擬人」格。例如,「紅杏枝頭春意鬧」,是兼用通感和擬人兩種修辭格,用擬人的手法勾連起兩種相通的感覺。

從詩詞到現代白話文小說各種文體,通感這種修辭手法的廣泛應用,導致到現在沒有人會對「笑的甜蜜」、「表情冷漠」、「一彎寒月」這種最基本的通感的應用提出質,已經不把這些當成通感來對待了。

而這也是通感的魅力所在,詩詞中由於通感更富於的美,將是永存的。

注 :本文作者系中華風雅頌詩詞網校五期二班學員


推薦閱讀: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丨石濤晚年佳作《陶淵明詩意圖》
《詩論大觀》詩詞精選(總第7期)
『閑心閣詩詞』 第十六期
詩詞趣話之唐詩宋詞之最
格律詩社‖每日詩詞‖第644期

TAG:詩詞 | 通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