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代的劉邦——《新戰國時代的英雄豪傑》之一
06-11
戰國時代的劉邦——《新戰國時代的英雄豪傑》之一李開元 緣起 近年以來,我一直想尋找一種新的表現歷史的形式,作過不少的嘗試,其中的曲折,一言難盡,最後歸結為一種具體的想法,將漢帝國的歷史作綜合性的敘述,追求有人物有過程的歷史,在匯通各種表現形式的基礎上,力求史學、文學和思想的溶合。 剛剛完成的初稿,就是新嘗試的結果,書名暫定為《新戰國時代的英雄豪傑》,算是第一卷的上冊。寫法上似乎與歷來的寫法不同,將敘述、論述、解讀、考察和感想都一鍋煮了,有點不倫不類。自己看來,史事的準確可靠,史論的甄別選取,是有研究根據的,考古發掘的材料和現場,實地考察的風聞和觀察,也是盡了力所能及,至於超越時空,連接古今的實感,生動有趣,能夠為一般的歷史愛好者所接受的通俗易懂,只能算是追求而已。 第一卷上冊一共有八章,各章標題暫定如下:一、戰國時代的劉邦,二、帝國時代的劉邦,三、始皇帝之死與三頭政治,四、秦之失政與叛亂蜂起,五、章邯崛起與戰事起伏,六、項羽崛起與巨鹿之戰,七、秦朝內紛與劉邦西進,八、秦帝國的滅亡與西楚霸王。由標題大致可以看到,本書從劉邦誕生開始,一直寫到秦帝國滅亡,在時間的設定上,以漢帝國的創始者劉邦為經線展開,在內容的選取上,並非寫成劉邦傳,而是力圖在表現重大歷史事件的過程中,展現各路英雄豪傑的群像。 本次發表的是本書的第一章「戰國時代的劉邦」,共有十二節,各節標題如下: 一、歷史的錯覺,二、平民家世,三、出生的神話與野合的民俗,四、訪豐縣龍霧亭,五、公元前256年以後的戰國世界,六、沛縣山川地理,七、從模範少年到浪蕩遊俠,八、戰國時代的遊俠之風,九、遊俠的風範-信陵君無忌,十、遊俠侯贏、朱亥、張耳,十一、遊俠劉邦,十二、拂臣艱險論,由標題大致可以看出內容和形式來。 本書的寫作,畢竟是實驗性的嘗試,有意識的追求,究竟能夠達到什麼程度,主觀的意圖,是否能夠獲得客觀的效果,都得由讀者來評定。畢竟是有些不倫不類的試作,不知道應當歸屬到哪裡?無所適從之際,承蒙「象牙塔」網主陳爽大兄好意,願意提供一塊園地張貼小文,並囑我寫一緣起和追求。緣起和追求,本來不是現在說得清的事情,不敢不從命,只能就眼下想到的,匆匆寫出一點來,算是之一。不過,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我同時有鋪墊性的先導研究和整理,選取過其中的一部分,以論文的形式作了發表,全部內容有意在本書的下卷完成後單獨集成刊行,作為本書的研究篇。研究篇中有的篇章,直接間接地涉及到本書的緣起和追求,我想不妨介紹其中已經發表的兩篇,來為本書的緣起和追求作一點側面的補充。 今年八月,秦漢史研究會第十四屆年會暨國際學術討論會在呼和浩特召開,紀念司馬遷誕辰2150周年暨國際學術討論會在陝西師大召開,我有幸參加兩會並作了研究發表。秦漢史年會的發表是「補《史記》趙高列傳-兼論始皇陵銅車馬御手為中車府令官屬」, 由出土資料看趙高生平,補充文獻記載的欠缺,為趙高作傳。本書第三章所敘述的秦王朝政治三頭之一,中車府令趙高其人其事的根據,概出於這裡。關於趙高的生年,學史出仕,考試入秦宮為尚書卒史的經歷,以及他不是宦閹的敘事,都有研究的根據。研究不同於敘事,卻是敘事得以立足的根基,基於史實的敘事,是我所追求的綜合歷史敘事的基點。司馬遷會的發表是 「論《史記》敘事中的口述傳承-司馬遷與樊他廣和楊敞-」(1)。在文章中,我考察了《史記》名篇「鴻門宴」和「項羽之死」的史料來源,確認它們分別來源於事件的當事人樊噲和楊喜的家傳口述,不僅文辭生動壯美,而且史實確鑿可信,堪稱歷史敘事的典範。在文章的最後,我有如下的結語: 「《史記》是文學和史學尚未分家時期的著作,文學和史學的分家究竟是有助於史學的進步還是有損於史學的發展,可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也可能是好壞參半的事情。對於倡導科學史觀,視史學為科學,極力引導史學向科學靠攏的學者來說,文學和史學的分家,為史學的專業化、規範化、精確化創造了條件,功不可沒。不過,文史分家以後,史學日漸失去人文精神,趨於枯燥乏味,脫離一般的讀者遁入專家們的殿堂,曲高和寡,領地萎縮,也是不爭的事實。 筆者以為,歷史學不是科學,而是人文學科。在歷史學的基本要素之時間、事情、空間和人當中(2),人是連接其他要素的根本,失去了人文精神的史學,宛若失去了靈魂。史學人文精神的衰退,連接著史學對於人世關懷的冷淡,也連接著世人對於史學的疏遠。古來歷史學的主流,是歷史敘事。歷史敘事,是基於史實的敘事。作為歷史學多年來引進科學的結果,史實的確認和精確,有了長足的進步,同時,敘事的忽視和無力,也成了沉重的弊端。今日重讀《史記》,賞讀和考量鴻門宴及項羽之死的名篇,在確認史事可靠之餘,再次感嘆太史公敘事之良美。精彩動人的敘事,有根有據的史實,史學和文學間的關聯和矛盾,正是史記永遠魅力無窮的根源。我心目中史學的楷模,其一端就在這裡。」 上述結語,固然是我重讀史記的抒懷,也是我對如何表現歷史的感慨,或許,本書的緣起和追求,也可以由此看出一個大致的方向和輪廓來。(1)該文將發表於《周秦漢唐文化研究》第四輯。(2)筆者關於該問題的基礎研究論文《歷史釋義》,將發表於《史學理論研究》2006年第2期。 戰國時代的劉邦 一 歷史的錯覺 多年以來,我一直有一種印象上的錯覺,秦始皇贏政和漢高祖劉邦,彷彿是隔世的兩代人。 考究起來,這種錯覺的產生,在於我所閱讀的書籍和所接受的教育。瀏覽教科書,翻閱文獻論著,秦始皇建立秦帝國,漢高祖建立漢王朝,秦始皇消滅六國統一天下,漢高祖滅亡秦國再封王侯,二人確是活躍於不同時代的不同歷史人物。不過,當我自己著書教人,試著對這兩位歷史人物作仔細的考察時,才發現事情並非儘是如此。秦始皇生於公元前259年,漢高祖生於公元前256年,他們之間只有三歲的年齡差。秦始皇死於公元前210年,享年50歲,漢高祖死於公元前195年,享年62歲,他們曾經在同一天空下生活了四十七年。以自然年齡論, 贏政和劉邦是同一世代的人,隔代的印象,應是時代區分割裂人物,歷史觀念影響歷史時間的結果。 在劉邦與秦始皇共生的四十七年間,歷史經歷了戰國和帝國兩個時代,七國爭雄延續三十餘年而一統結束,秦帝國強橫十餘年又頻臨崩潰。劉邦四十七歲起兵反秦時,人生已經過去了大半,他的前半生,都是在戰國時代渡過的,他的人格和思想,與他的同時代人一樣,都是在戰國末年,由當時的風土人情和時代精神撫育定型的。入秦以來,受帝國時代世風變化的影響,一代人的生活環境和精神風貌有所變遷,然而,秦末之亂爆發,保留在人們頭腦中的戰國時代的歷史記憶復活,劉邦與同時代的英雄豪傑們一道,恢復戰國,復興王政,承前啟後,復舊革新,一同開創了新戰國時代的歷史局面。 這些年來,有關漢高祖劉邦的傳記出了不少,林林總總,良莠不齊。也許是出於史料的限制,也許是受到歷史時間割裂的影響,往往是敘述秦末不談七雄,考察劉邦無視戰國,對於深刻影響了劉邦一代人的戰國時代,似乎缺少應有的關注。我從劉邦開始,追述新戰國時代的英雄豪傑,探尋他們的蹤跡,回首到戰國末年的人情風土。 二 平民家世 漢帝國的創建者,漢高祖劉邦生於公元前256年,他的出生地,是屬於楚國的沛縣豐邑中陽里,也就是現在的江蘇省豐縣一帶。 劉邦本名劉季,出生於一個富裕的下層平民家庭。他的父親被稱為劉太公,母親被稱為劉媼。劉太公,就是劉大爺,劉媼,就是劉大媽,都不是名字,而是下層社會的俗稱。想來,當年都是隨便起的名,一、二、三、四排行,雞、狗、豬、羊別名,或許太公和劉媼本來別有不太雅馴的名字,到了兒子劉季發達作了皇帝,舊名難免丟人顯眼, 上不得桌面,反不如劉大爺,劉大媽來得洒脫親切,上上下下挑不出毛病,於是就如此沿襲下來,被寫上了史書正史。劉太公兼顧農商,長於理財置業,在豐邑鄉鎮上算得上是家境殷實,有頭有臉的人物。他為人豁達,睦鄰鄉里,對於沽酒賣餅,鬥雞蹴 球的市井生活情有獨鍾,日子過得滋潤有味,用當時社會的話來說,算是地方上父老一類的人物。劉太公是一直活到高帝十年才去世,沾兒子的光,加了太上皇的封號,很享了些晚年的清福。劉太公有四個兒子,大兒子叫劉伯,二兒子叫劉仲,劉季是老三,另有一位小兒子叫劉交,與三位哥哥不同母,家庭和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伯、仲、季是兄弟排行的通稱,劉伯、劉仲、劉季,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劉大、劉二、劉三,俗氣是俗氣一點,與劉大爺、劉大媽的家庭背景倒是一致協調。 大哥劉伯是老實本分的人, 飼養務農,勤勞耕作而家境不乏,很得劉太公的喜愛和厚望。劉伯死得早,留下了大嫂和兒子劉信單獨生活。青年時代的劉邦,遊盪廝混, 不務正業,常常帶領一幫三朋四友到大嫂家混飯寄食,事多人雜,次數多了,難免惹得大嫂討厭心煩。於是某天,當劉季一幫人又吆三伙四地跨進大嫂家院門時,只聽得一陣洗鍋聲傳出來,賓客朋友們紛紛散去,劉邦掃興進屋一看,鍋中尚有飯菜,知道是大嫂使的壞,從此怨恨大嫂,不再往來。劉季發跡作了皇帝以後,對於其他兄弟親戚都有王侯的封賞,唯獨對於大哥家沒有表示。後來,劉太公直接向劉邦提及此事,劉邦怏怏說到:「並不是我忘記了,實在是大嫂當年不地道。」 經太公一再說情,劉邦終於礙不過一榮俱榮的親情,追封大哥劉伯為武哀侯,以劉伯的兒子劉信繼封為侯,不過,侯名很特別,叫作羹頡侯。羹者,鍋中飯菜也,頡者,用勺刮鍋也,羹頡侯,就是飯菜刷鍋侯,光亮亮的行頭,偏要給你撕個露醜的口子,安了心忽悠人。大凡人發了跡,周圍都是利害,真心難見,性情的流露,往往顯現在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應當中。劉邦對於微時的舊事,是一一記了帳的,一頓飯的恩怨,他要報回來,當年難堪受的氣,如今要還回去,倒是很有一點天真的人情。 二哥劉仲同大哥劉伯是同一類型的人,也是勤苦耕耘,小康殷實。劉伯死後,太公將劉家的希望,自己未來的依託,寄望在了劉仲身上。劉季起兵後,劉仲沒有跟隨出去,一直留在老家伺候供養劉太公,大概後來也同太公、呂后等一同被項羽扣壓于軍中作了人質,很是受了些苦,直到高帝五年,楚漢和談成功才被釋放。劉邦作了皇帝後,劉仲改名劉喜,被封作代王,酬謝他看家養老的功勞。劉喜生產持家是個本分人,實在不是作國王的料。代國在現在的山西省北部,鄰近匈奴,劉喜作了代王不到一年,匈奴兵打來,他就棄國逃到首都洛陽,雖說沒有被深究定罪,作國王是不合適了,經過赦免,降級封為合陽侯,衣食租稅,安安穩穩地在領地上過日子。劉喜於惠帝二年死去,比劉邦多活了兩年。劉喜碌碌一生,沒有什麼值得多說的事,他的兒子劉濞,就是景帝時期掀動七國叛亂的吳王,在歷史上卻是聲名昭著,這已經是後話了,我們將來再來細談。 幼弟劉交,有字稱游。劉交與劉伯、劉仲、劉季不同母。他的母親,大概是劉媼死後太公另外續的弦妻,比劉大媽有文化,人也年輕得多。或許是母方的因素使然,劉交名字不俗,也有字型大小,他在務農置產上沒有可以稱道的事情,卻是好書法,多材藝,興趣和才能在文化藝術上。劉交年輕的時候,廣泛交遊,與後來成為著名學者的穆生、白生、申公等人一同在大學者浮丘伯的門下學習,直到秦始皇焚書時方才散去。浮丘伯,是戰國末年大名鼎鼎的著名學者荀子的門人,學識廣博,尤其精於詩經之學,在學術史上也是有地位的人物。劉交比劉邦要年少得多,他死於漢文帝元年,已經在劉邦死後16年,他大概要比劉邦小十歲以上。四兄弟中,劉交與劉季習性相近。劉季起兵後,劉交一直跟隨在身邊,在三哥身邊進進出出,充當聯絡內外的機要秘書,最為親密。劉邦作了皇帝後,劉交被封為楚王,延續青年時代的喜好,以禮賢下士,獎勵學術著稱,這也是後話了。 三 出生的神話與野合的民俗 劉季的母親劉媼過世得早,有人說是死於劉季起兵反秦的時候,我想是還要早得多,因為《史記》和《漢書》在秦末之亂的事情中完全沒有提及到她。高帝五年,劉邦即了皇帝位,曾經下過詔書,追尊劉媼為昭靈夫人,除此以外,史書上就沒有正二巴經的象樣記載。不過,劉媼畢竟是高皇帝的生母,生母的一生可以不見經傳,皇帝誕生的瞬間卻是不可不加以渲染的。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這種說法的本源,就是古來貴族社會的血統論。中國古來的貴族社會,從夏商周一直延續到春秋戰國,到了劉邦的時代算是走到了盡頭。劉邦出生於戰國時代的平民階層,龍鳳血統論的說法,怎麼也和他的身世合不到一起。前面已經說到,劉邦本名劉季,就是劉老三的意思,作了皇帝以後,名字實在不雅,經過文人學士精心推敲,改名劉邦,邦,就是國,有經邦治國的大名,才可以不負皇帝統治天下的重任,都是事後的追補。劉邦在世時,從來不文飾自己的出身,言行質樸,每每提到何以成了真龍天子時,口口聲聲老子提三尺劍取天下,這皇帝位子,是騎在馬上打下來的。到了兒子、孫子、重孫子的時代,都是依靠血統繼承的皇位,沒有人再有本事騎馬打仗,馬上天下的本源漸漸變質神化,血統論的輿論不斷創新加強。這個時候再來回憶高祖,編撰劉邦的傳記,難免不作些符合時代需要的添加,用現代的專業行話來說,歷史總是不斷地被重新解釋和應時修正。 司馬遷著《史記》的時候,已經是劉邦的重孫武帝的時代,距離劉邦死去已經有一百多年了。司馬遷撰寫的高祖本紀說,劉邦出生時有非同尋常的奇事異相。劉邦的家鄉豐邑地勢低洼,多湖泊沼澤,池塘水窪。話說有一天,劉邦的母親劉媼在水塘邊休息,困頓睡著了,夢見與神不期而遇,一時天色昏暗,雷電交加,劉太公匆匆跑去觀看,只見有龍在劉媼身上顯現,不久,劉媼有了身孕,生下來的男孩就是劉邦。 用我們今天眼光來看,人龍交配生子,當然是不可信的荒唐事情。不過,有趣的是,如果我們查閱《史記》記事,司馬遷筆下開創王朝的先祖,出生多有類似的神話。殷的先祖叫作契,商王朝的興起,奠基於契的功業。契的母親叫簡狄,傳說她到野外林中沐浴洗澡,有玄鳥飛過掉下蛋來,簡狄吞食了玄鳥蛋,受孕生下了契。棄是周王朝的先祖,姜原是他的母親。傳說姜原到野外去,看見巨人的足跡,她高興而興奮,踩踏了巨人的足跡,受孕生下了棄。棄從小就繼承了巨人的因子,與鳥獸友善,長於農耕,受帝舜的賞識,受封成為周王朝的開祖,也成為農耕之神。秦的先祖叫大業,他的母親叫女修。大業的出生,與殷的先祖契相通,說是女修紡紗織布,有玄鳥飛過掉下蛋來,女修吞了玄鳥蛋,受孕生了大業云云。 司馬遷生是重事實跑調查的歷史學家,是不信怪力亂神的,他記敘殷、周、秦先祖出生的神話,根據的是殷族、周族、秦族古來的記憶傳說,有文獻典籍的依憑。表面看來,這些記憶傳說荒唐不經,留心推究,荒唐不經的內面卻包藏著歷史的真實。科學地分析殷周秦先祖出生的神話,我們可以確認這樣的事實:作為遠古以來世代相傳的氏族之殷族、周族和秦族,他們最初的男性祖先可以追溯到契、棄和大業,他們最後的女性祖先可以追溯到簡狄、姜原和女修。在這個事實後面,我們更可以窺探到遠古人類社會變革的信息:女性當權的母系氏族社會,在殷族結束於簡狄,在周族結束於姜原,在秦族結束於女修,與此相應,男性當權的父系社會,在殷族開始於契,在周族開始於棄,在秦族開始於大業。在母系氏族社會的群婚制度下,人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世系只能由母系確認。契、棄和大業,是殷周秦父系氏族社會的開祖,他們以後的世系,由男系確認和排列,他們自己的出生,是只知道母親而不知道父親的。 劉邦的家鄉沛縣豐邑一帶,司馬遷是親自去看去聽去查過的。司馬遷在記敘沛縣出生的幾位西漢開國元老的身平時曾經說到:「我到豐沛一帶採風,訪問當地的遺老故舊,尋觀蕭何、曹參、樊噲、夏侯嬰的故居,搜求他們當年的逸聞往事,真是聞所未聞,大長見識。」劉邦出生的神話,應該是司馬遷在當地採訪時聽來的民間傳說,在表面荒唐的傳說後面,是否也隱含著未知的歷史真實,留待後來的歷史學去解讀? 四 訪豐縣龍霧亭 未去沛縣以前,我結識有幾位徐州的朋友,也都是好古的同行,見面不時議論起劉邦在沛縣的事情。徐州師範學院的王雲度先生在徐州多年,對沛縣山川人物了如指掌,他告訴我, 沛縣民間,男女風氣開放, 野合外婦,是古往今來的常事。劉邦的大兒子劉肥,就是外婦曹氏所生。外婦是婚外的情婦,劉肥是劉邦與情婦間的私生子,劉邦作了皇帝以後,堂堂正正地封劉肥作了齊國的國王,當時當地,沒有人忌諱這種事情,甚至流傳以為美談。以此推想,司馬遷所採錄的劉邦出生的神話傳說後面,可能藏有劉邦是野合私生的隱事。有道理的見解,動了我去當地的念頭。 2005年三月間,我徇先人故舊的足跡,到豐沛訪古問舊。豐縣縣城東北兩公里的古泡水上,現在的新沙河畔,有龍霧橋遺址,據說就是劉邦的母親與龍相交合的地方。龍霧橋早年建有廟宇,已經毀軼,現建有兩座碑亭,為豐縣政府所指定的保護文物。1981年,遺址近處的粱樓村出土兩塊石碑,一塊是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所刻的《重修豐縣龍霧橋廟記》,一塊是清朝康熙五十九(1720)年所刻的的《豐縣重修龍霧橋碑記》,現重刻立於龍霧橋碑亭。《重修豐縣龍霧橋廟記》碑的刻主,是景泰年間的豐縣縣令侯孫。他為求雨重修龍霧橋廟,在橋旁掘得一宋代石碑,是北宋哲宗紹聖三(1096)年的豐縣令杜某所立。惺惺惜惺惺,侯孫由此而生物事建築有終窮,神靈精氣不衰滅的感慨,特撰文刻碑,彰顯漢高祖生於人龍相遇的舊事:「嗟乎,橋祠一物,固有終窮,而其有雲氣者,鍾於神物,雖久而不衰。況其龍也霧也,乃天地陰陽之全,變化聚散皆不可測,是以龍興霧氵翁,理勢必然,而取以為斯橋之名,斷自漢高初生,母遇交龍而得,後基四百年之帝業,豈偶然哉。」「龍也霧也」,龍就是霧,龍霧橋得名的由來,在於龍霧的混沌,水氣所聚的天象霧氣,演化為為靈氣所鐘的神怪龍景。龍霧橋,失靈就是濃霧橋。 我到龍霧橋時,已是夕陽晚照,河畔寂寥,碑亭殘破,有船牽動水波渺渺駛過。身臨其境,睹物生情,感沛縣風土,誠如王先生所言。當年秦始皇東巡,對於楚地男女苟合的淫風,多有所指責,如今沛縣地區發現的漢代畫像石上,有男女野合的圖像,視兒女間的情事,為人生美艷。想像當年,濃霧瀰漫,雷陣雨驟然襲來,有一女一男避雨水塘邊,大樹下草棚里,天昏地暗,情由雷電點燃,野合隨雲雨翻轉。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太公早有風聞,趕來撞個正著,瞧了個明白,遂留下了後世龍霧的話題。據說,私生子往往聰明強健,因為授精於父母生命激情之時。劉邦個性完全不同於大哥,二哥,劉邦發跡以前一直不為父親太公所愛,或許與劉邦的出生曖昧不無關係? 劉邦好酒好色,青年時浪蕩鄉里,膽大妄為,活脫脫一流氓無賴,這種天性的由來,或許不在太公,而在與劉媼野合的精壯漢子的基因當中? 往事迷茫,古代的事情不得不多多藉助於推想。在對劉邦誕生神話的各種解說中,濃霧野合的推斷合於民俗學的研究,容易被有科學觀念的現代人接受。在遠古的氏族傳說中,母親與神怪相結合誕生英雄,是父系不明的古代婚姻關係的遺留, 在近古的民間傳說中,母親與神怪相結合誕生的英雄,或許就是婚外野合的結果。溯源歷史,追述先祖,明了今我的由來,是植根於人類本性的思路。古代社會,先祖與神明一體,是今我的保護和精神的歸依,子孫後代追蹤回憶過去,戰戰兢兢,敬敬畏畏,當觸及到與當今的道德意識相逆相背的往事時,本能無意識地會作委宛的掩飾,曲折的表達,為後代留下須要解說的夢語。近古以來,文化發展規範本能,為尊者諱,為長者諱,成為中國文化避免道德尷尬的傳統,偉人英雄,不雅遜的事情,往往不是被隱去,就是被改造。野合的舊聞演化為神合的美談,司馬遷也許心裡明白,只是不好點破,畢竟是本朝的開祖,說話要有分寸,敘事須要含蓄。不比兩千年後的歷史學家說起話來自由自在,可以在追究史事的心思上發千古之未復,用科學歷史的方式開啟帝王的隱私,逼近歷史的真實。 五 公元前256年以後的戰國世界 公元前256年,是劉邦的生年。這一年,以劉邦的祖國楚國的曆法計算的話,是楚考烈王七年,以天子所在的周朝的曆法計算的話,是周赧王59年,如果以後來統一天下的秦國的曆法計算的話,是秦昭王51年。就在這一年,秦國滅掉了西周,天下失去了掛名的天子。這一年,秦始皇剛剛滿三歲,與母親一道在趙國的首都邯鄲作人質。 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戰國時代的晚期。戰國時代,顧名思義,就是列國混戰的時代。當時參加混戰的國家,主要有七個大國,秦國、楚國、齊國、魏國、韓國、趙國、燕國,史稱戰國七雄。 戰國時代,雖說是列國混戰的時代,不過,看來象是雜亂不清的混戰,也是有其來龍去脈的,各國間的離合走向,也並非無章可尋。大體說來,當時混戰中的列國,有一個基本的離合關係,叫作合縱連橫。合縱連橫的縱,是指南北方向, 合縱連橫的橫,是指東西方向。合縱,就是南北聯合,連橫,就是東西串連。合縱連橫,就是南北聯合以割斷東西,東西串連以分化南北,講的是列國間多極外交上的戰略謀略。合縱連橫的關係,千頭萬緒,人事紛紜,決非三言兩語說得清楚,不過,如果我們打開當時的中國地圖來看的話,由合縱連橫所表達的天下形勢大致是可以一目了然的。 秦國。首都在咸陽(今陝西咸陽),以關中地區為中心,兼有四川盆地和甘肅寧夏部分地區,位於戰國世界的西邊。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國勢日益強大。到了秦昭王的時候,秦國已經成為列國中最強大的國家,咄咄逼人,持續不斷地侵攻周邊國家,步步向東蠶食擴張,是天下的西極,列國中的超級大國。 楚國。以淮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為中心,是戰國世界的南極。楚國曾經強大一時,將勢力一直擴張到淮北和河南一帶。不過,到了楚懷王的時候,楚國內亂內紛不已,國勢日漸衰落。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領軍攻破楚國的首都鄢郢(現湖北宜城、江陵一帶),佔領了楚國西部和南部的大片領土,楚國被迫將首都向東北方向遷移到了陳(現河南淮陽)。從此以後,楚國日漸削弱,失去了擴張的勢頭。 齊國。以山東半島為中心,首都在臨淄(今山東淄博),地理上與秦東西相望,算是戰國世界的東極。齊國也曾經強大一時,與秦國東西呼應,各自稱霸稱帝。公元前284年燕國、秦國、趙國、韓國、魏國五國聯軍攻破齊國,齊國國勢衰退,從此一蹶不振,基本上退出了列國間的爭鬥,力求自保。 燕國。以河北北部為中心,兼有遼寧南部,首都在薊(今北京),是戰國世界的北極。燕國在地理上偏處中原的東北,在七國中力量最為弱小。不過,正因為燕國弱小,單獨成事困難,更多的需要利用外交手段成就自己的利益,倡導合縱連橫的游士說客,常常彙集到這裡來。當時最有名的縱橫家蘇秦,就是在燕國發的跡,齊國被五國聯軍攻破,就是他為燕國施展謀略的結果。 趙國。在西秦,東齊,南楚,北燕之間,有韓、趙、魏三個王國。韓、趙、魏三國、都是從原來的晉國分離出來的,又被稱為三晉。趙國以邯鄲(今河北邯鄲)為首都,領土北及於陝西東北部,兼有山西大部、河北東南部,山東東部和河南北部的部分地區,也在其領土內。趙國在三晉當中最為強大。有名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在趙國率先引進游牧民族的騎兵技術和裝備服飾,趙國的軍事力量由此稱冠各國,長期與秦國抗衡,勢均力敵。公元前260年,秦國和趙國在長平展開大戰,結果趙軍慘敗,四十萬趙軍投降秦國,被秦將白起活埋,從此以後,趙國衰弱,再也沒有力量和秦國爭奪天下了。 魏國。魏國的首都在大梁(今河南開封),領土主要在今山西省西南部的河東地區和河南省北部的河內地區。魏國國土分散, 西接秦,東南接楚,東接齊,北接趙, 中間與韓國犬牙交錯,為四戰之國。魏文侯的時候,魏國率先進行改革,國勢一度非常強大。然而,公元前342年,魏軍在馬陵之戰中大敗於齊國,從此一蹶不振。公元前293年,魏韓聯軍被秦將白起擊敗,二十四萬將士陣亡,爾後魏國的命運,就是不斷地被秦國攻擊蠶食。 韓國。韓國的首都在鄭(今河南新鄭),領土主要在今山西省東南部和河南省中部,國土西接秦國,南接楚國,西北東三面與魏國交錯相聯。韓國在三晉中領土最小,國力也最為弱小,一直困處於周邊大國之間。公元前293年魏韓聯軍敗於秦將白起後,韓國基本上淪為秦國的屬國。 總的來說,公元前256年前後的戰國世界,是一強六弱的天下。秦國一強在西,無日無休的東進蠶食,秦國滅亡六國,統一天下的大勢已經成形。為了便於東進,分斷六國,秦國分別與六國各個聯盟,對處於守勢的六國實施又拉又打的策略,這就是當時連橫之策的基本方向。六弱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在關東,都沒有力量單獨抗衡秦國,為了阻止秦國無厭無止的侵攻,六國組織南北同盟共同抵抗秦國,這就是當時合縱之策的基本方向。當然,各國之間利害關係交錯複雜,合中有分,分中有合,因人成事,因事及人,更使當時的列國關係中增添了無量的變數,常常使人眼花繚亂。 六 沛縣山川地理 劉邦出生的沛縣豐邑中陽里,就是今天江蘇省北部的豐縣一帶。沛縣豐邑中陽里,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的地名,劉邦出生時,沛縣屬於楚國,劉邦是楚國的臣民。沛縣地區,本來是宋國的領土。宋國是殷代遺民的國家,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滅掉了殷,為了安定殷的遺民,周王朝分封殷紂王的庶兄微子為諸侯,建立宋國,奉祀殷代的先祖,領土在淮北的睢水和泗水一帶。到了戰國後期,宋國與諸多小國一樣,奄奄一息,苟延殘喘於大國的爭奪之間。公元前286年,東方的大國齊國將宋國滅掉,宋國的領土併入了齊國。齊國的勢力擴張,引起其他大國的不滿,兩年後,燕、秦、韓、趙、魏五國聯合進攻齊國,齊國首都臨淄失守,幾乎亡了國。齊國所吞併的宋國的領土,一部分被西方鄰國魏國攻佔,一部分被南來趁火打劫的楚國兼并。沛縣,幾經反覆易手,被併入楚國,直到公元前224年,秦軍攻取淮北,沛縣入秦,成為秦泗水郡的屬縣。沛縣歸屬於秦的時候,劉邦已經32歲了,他的前半生,都是在楚國的沛縣,作為楚國的國民渡過的。 沛縣在淮河之北,古泗水之西,地處黃淮平原的中部,境內地勢平坦,西南高東北低,古來多沼澤濕地。劉邦出生的豐邑,是沛縣所屬的鄉,為城鎮型聚落,他的生地中陽里,是豐邑城鎮內眾多的居住區之一。豐邑在沛縣的西北,是沛縣內的大邑,有城牆環繞,能夠設防自守。劉邦生於豐邑,以沛縣為根基取得天下,他作了皇帝以後,將豐邑從沛縣分離出來,設置了豐縣,為了滿足父親劉太公思念故里的鄉情,在首都長安東部,現在的西安市臨潼區一帶另外修建了一個豐邑,完全如同舊豐邑的原貌,稱為新豐,並將舊豐邑的居民一齊遷徙到新豐,與劉太公重作鄰居。劉邦自己偏愛沛縣,將沛縣作為自己的私人奉養地,世世代代免除沛縣人的徭役租稅,又將秦時沛縣所屬的泗水郡改名為沛郡。所以,到了漢代,豐縣、沛縣,都成了沛郡的屬縣,首都長安附近,另有一個新豐縣。當然,這些都是後來的話了,楚國時代豐沛地區的政區情況,由於史書的失載,我們不大清楚,不過,依據秦帝國時代的狀況來作理解的話,大致上是不會相差得太遠的。 秦始皇統一天下,帝國郡縣的設置,基本框架是比照六國的舊土和區劃的。打開秦帝國的政區地圖,泗水郡的北部是薛郡, 東部是東海郡,南部是九江郡,西部是碭郡和陳郡。戰國末年,泗水郡是楚國的地方,九江郡和東海郡也在楚國領內,薛郡本是魯國的所在,孔子的家鄉,公元前256年,也就是劉邦出生的這一年,楚國趁秦國和趙國相持於長平大戰時,將魯國吞併,歸了楚國。碭郡和陳郡則是魏國的地方。統而言之,以泗水郡為中心的這一地區,古稱淮泗地區,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黃淮平原一帶。這一地區,古來常是戰場,歷史上決定中國命運的大戰,多次在這裡進行,著名的有楚漢彭城之戰,垓下之戰,秦晉肥水之戰,到了現代,決定國民黨和共產黨勝負的淮海之戰,也發生在這個地區。戰場出英雄,英雄出帝王。秦末叛亂蜂起,楚漢相爭持續,其中心地區,就淮泗一帶,秦末漢初的風雲人物,多出身於這裡。一千五百多年後,在元末群雄中崛起的另一位英雄,建立明朝的朱元璋,他的祖籍在沛縣,後來遷徙到濠州(今安徽鳳陽),也在這個地區,算是同鄉。 七 從模範少年到浪蕩遊俠 劉邦的幼年時代是怎麼渡過的,我們幾乎是無所知。他大概也如同當時萬萬千千的家境優裕的鄉鎮少年一樣,在遊戲玩耍,朋友打鬧中成長。他的童年朋友,我們只知道一位,就是盧綰。盧綰與劉邦是同鄉同里的鄰居。劉太公與盧綰的父親盧太公意氣相投,親近友愛,兩家日常往來,宛若一家人。事情也巧,劉媼有了身孕,盧媼也有了身孕,到了劉邦出生的那天,盧綰也出生了。古來結拜兄弟,對天起誓說,不能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視不能同生為友情的遺憾。劉邦與盧綰同年同月同日生,又同鄉同里,父輩相親相愛,里中父老鄉親都以為美事,紛紛牽羊持酒前來道賀,平添了許多鄉黨之情。劉邦和盧綰從小一塊兒長大,到了十來歲左右,孩子們要開始學習認字寫字了,兩人又同在一起學,也是意氣相投,相親相愛。鄉里更是以為值得讚美鼓勵,再一次牽羊持酒前來道賀,一時傳為美談。據說今日豐縣地方,尚有「馬公書院」遺址,被視為劉邦少年時代與盧綰一道師從馬維先生讀書的地方,不妨算是後世為美談添加的一點花絮。 大體說來, 劉邦從出生到童年、少年,他的生活是優裕平常的,沒有衣食睏乏的憂愁,也沒有天災兵禍的感銘,在這個時期,他與外面的世界似乎也沒有什麼接觸,樂陶陶和融融地生活在豐邑封閉的鄉里社會中。就劉邦所生活的鄉里社會而言,他是受到了儘可能好的教育,尊師向學,讀書識字,親情友愛,被家庭和社會所期待和規範著。在這個階段,劉邦天性中叛逆不安,桀驁不馴的因子似乎尚未顯現出來,被壓抑著,被克制著,或者只是環境尚未成熟,宣洩的渠道尚未成形,宣洩的時機尚未來到而已。我在整理劉邦的一生時有一種姍姍來遲的感受,相對於他人而言,劉邦的一切都是太晚,出仕晚(34歲),結婚晚(37歲),生子晚(40歲),起兵晚(47),作皇帝晚(50),哪怕考慮到生年的誤差,他也是典型的大器晚成。由此生髮,我感覺劉邦是可能是晚熟的人,他天性中的基本因子,是到成年以後才顯露出來,在他平淡無奇,近乎模範少年的早年生活中,隱隱地承受著家庭和社會的壓抑,這種壓抑,也許與他出生的傳聞有關,也許與他早年被老師的過於管教有關?他後來一生蔑視儒生,公然在能夠在大庭廣眾之下解下儒生的帽子撒尿,沒有早年的壓抑是很難理解的。儒生高冠,正是師道的象徵。 在劉邦所生活的戰國晚期,對於男子來說,十七歲是一生中的重要時點。以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秦國而論,男子十七歲算是成年,要開始承擔國家的賦稅徭役,稱為傅,也稱傅藉,就是作為適齡的服役者登記於戶籍的意思,出仕為吏,徵兵從軍,都以十七歲為年齡標準。秦以外的國家,雖然詳情不是很清楚,大致與秦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楚考烈王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239年,劉邦上了十七歲,告別了順順噹噹,無憂無慮的童年和少年,進入了成年時代。以劉太公的心愿而言,大兒子劉伯和二兒子劉仲都是本分有成的人,結婚生子,成家立業,靠著勤勞耕耘,費心營運,都掙下一分家業,早早地獨立門戶了,老三劉季似乎對於務農經商置業沒有興趣,雖說有些不安分,卻也向學友愛,識字讀書,得到鄉里的稱譽,尋此發展下去,通過鄉里的推薦,再通過政府的選拔,如果能夠出仕作鄉縣政府的小吏,到也是一條不錯的出路。鄉里的推薦,首先要家境富裕,財產達到一定的標準,同時,被推薦人要品德優良,聲譽良好,在劉太公看來,這兩個條件,劉季都是具備的,政府的選拔考試,主要是讀寫會算,劉季是從小練就準備了的,也當不成問題。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十七歲以後進入成年期的劉邦,沒有走上出仕為吏的道路,究竟是沒有得到鄉里的推薦,還是考試的失敗,或者另有原因,我們已經無從考察。我們現在所知道的事實是:進入成年時代以後的劉邦,似乎完全變了一個人,從一個為父母所喜愛,為鄉里所稱譽嘉獎的向學友愛的模範少年,變成了一個游手浪蕩, 聚眾生事的不良青年,為親人所不喜,為鄉里近鄰白眼相看。用當時的話來說,進入成年期以後的劉邦,走上了任俠的道路, 他從成年以後到三十多歲的歷史,就是一部任俠的歷史。 八 戰國時代的遊俠之風 政府法制,總是有力不可及的地方,統治的真空,一定有隱形的力量來填補。這種填補統治真空的隱形力量,就是民間的政治社會。民間的政治社會,是政府政治社會的對立統一體,二者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補充,也可以互相轉化,一切取決於相互存在的條件之變化。用通俗的話來說,政府政治社會是廟堂,民間政治社會是江湖,政府政治勢力是白道,民間政治勢力是黑道,政府政治是主流,民間政治是暗潮,二者同質異體,本質上都是強制性的人間統治體系。 商周以來的古代社會是世襲氏族社會,一切關係基於血緣氏族,天下是氏族國家的邦聯體制,社會是世襲氏族的宗法社會,政治是分封氏族的世卿世祿,經濟是氏族共同體的井田邑里,一切一切,都在氏族血緣的網路之中,廟堂與江湖同體,白道與黑道混淆,明流與暗潮共涌, 人與人之間,無獨立的個人間的交往關係,獨立於血緣氏族的民間政治社會,也不存在。到了戰國時代,由於列國間戰爭兼并的結果,古來的國家社會崩潰,政治經濟關係瓦解,各國迫於戰爭的壓力,紛紛實行變法改革,全民皆兵,建立官僚政治,以官製法制維繫國家和社會,重新規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社會的這種新舊交替之中,一部分從舊有的氏族血緣關係網中解脫出來的武士,由於種種緣故,沒有被新的軍製法制體系編入吸收,成為脫離於社會主流之外的遊民,他們在新舊社會交替的縫隙間,以自身的行動,尋求新的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連接關係,開始構築新的民間社會,由此產生的新的人際關係,就是任俠風氣,由此構築成的新的民間社會,就是遊俠社會。所謂任俠,就是任氣節行俠義,個人與個人之間基於知遇相互結托,行武用劍,輕生死重然諾,以感恩圖報相往來。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任俠就是哥們兒義氣, 男兒漢間的友誼,大丈夫間的情義。任俠者之間,並無嚴密的組織,合則留,不合則去,也無固定的章程約束,只是憑藉人和人間的交誼,形成廣泛的社會關係,構築起網路狀的民間社會勢力。在戰國時代,任俠者往往是強項的遊民,他們不事生產,崇尚武力,在主流的法制禮制、倫理道德之外,憑著放縱的生活,不順從的精神,營造獨自的精神和實力的世界。任俠者之間,有取必與,有恩必報,講的是義;承諾的事,一定做到,救人之難,不避生死,講的是信。對於任俠者來說,人生的目的,不在金錢和享受,也不在偉業的實現,只求結成人情的關係,達到義氣的境界而已,士為知己者死的名言,就是任俠者的理想極致。 戰國時代的任俠風氣,根植於人性中個人自由放任,不受社會群體約束的天性,是對於法制吏治的反動。戰國時代的遊俠風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於自由的個人與個人間的友誼,是一種新的價值觀念,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戰國時代的遊俠風氣,從上層社會一直滲透到民間下層,既包括許多不法亡命之徒,也不乏王公貴人。戰國七雄當中,秦國法制嚴明,對於遊俠明令禁止,嚴加鎮壓,關東六國行政相對寬舒,遊俠們在各國間奔走往來,紛紛寄託於貴族門下,促成了各國的養士之風。楚國的春申君,趙國的平原君,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是名重當時的四大公子,以養士著名,他們的門下府邸,是遊俠們集聚的去處。在劉邦的任俠生活中,對他有影響的遊俠人物有三位,一位是沛縣的王陵,一位是外黃的張耳,還有一位,就是魏國的信陵君。 九 遊俠的風範-信陵君無忌 信陵君姓魏名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釐王的弟弟,他的姐姐,就是趙國公子平原君的夫人。公元前295年,魏安釐王即位,封無忌為信陵君,食邑封土,成為魏國境內的一方諸侯。信陵君貴為公子,卻不以貴胄傲慢待人,他大開侯門,禮賢下士,廣泛接交天下英才。信陵君的交遊,不問血緣世系,不問財富職位,看重的是個人的能力技藝,上至經邦治國,下至雞鳴狗盜,都是有所用的一技之長。風聞傳說之下,各國有能的人士,紛紛慕名前往,爭投於門下,極盛時期,信陵君門下的食客,號稱有三千人之眾。在信陵君的一生中,最為膾炙人口的故事,也是對歷史影響最大的事件,就是竊符救趙。 公元前260年,秦國與趙國大戰長平(現山西省高平縣),趙國戰敗,四十萬趙軍投降,被秦將白起活埋。長平之戰後,秦軍乘勝圍困趙國首都邯鄲,趙國存亡生死,危在旦夕。當時的趙王是年輕的孝成王,平原君趙勝是孝成王的叔父,趙國的丞相,他的夫人,就是信陵君無忌的姐姐。為了解救趙國,平原君親自前往楚國請救,平原君夫人不斷遣使前往魏國求援。魏國是平原君夫人的娘家,魏安釐王是她的哥哥,信陵君是她的弟弟,趙國與魏國,同出於晉,同樣面對秦國的侵攻蠶食,是一脈相聯,唇亡齒寒的鄰國。魏安釐王派遣大將晉鄙領軍救趙,十萬魏軍開拔出境,抵達邯鄲南部的鄴城,臨漳水與秦軍對峙。秦昭王派遣使者警告魏王:「趙國即將被攻滅,諸侯各國膽敢有救援趙國者,待我滅趙以後,馬上移師攻擊。」魏安釐王害怕了,迅速派人前往軍中,命令晉鄙停駐鄴城,持兩端觀望秦趙間軍事形勢的發展。 邯鄲被圍困已經有八九個月,趙國君臣上下,男女老幼,一體同心抗秦,平原君家的妻妾婦人,人人都在軍中什伍之間,為士兵炊事縫補,同仇敵愾,無有貴賤。趙國軍民之所有能夠殊死撐持,是因為心中有援軍到來的希望。魏軍停止不前,平原君不斷派遣使者催促,信陵君多次請求魏王,魏王始終惶恐猶豫,不願進兵。信陵君度量魏王最終不會接受自己的請求,悲憤感慨之下,豪俠情義之中,不願苟且偷生,坐看親姐無助哭泣,趙國絕援滅亡,他決定以個人的可能之力,領三千門下賓客,發車騎百餘乘,誓死奔赴邯鄲,與趙國同死共亡。 信陵君是重情義的人,雖然決斷倉促,出發之前,他沒有忘了去見多年深交的上客,自己視為師友的隱士侯生。信陵君見到侯生,將赴死秦軍的事情原由詳細相告,彼此多年朋友一場,如今離國赴死他鄉,特來作最後的辭別。不料侯生淡淡無言,末了只有一句話:「公子勉為努力,恕老臣不能陪同從行。」信陵君心中好生不快。 侯生姓侯名贏,本是魏國都城大粱東邊的城門,即夷門的看門人,儘管家境貧窮,在江湖社會,遊俠民間,卻有賢達之名。信陵君聽說侯生的聲名時,侯生已經七十多歲了。信陵君以厚禮邀請侯生,被侯生婉言謝絕。於是信陵君在府邸置酒大宴賓客,待客人入席坐定以後,信陵君備馬車,空坐席,親自執轡駕馭,由侍從騎士跟隨,一行浩浩蕩蕩,前往夷門迎接侯生。侯生聞到信陵君前來,著平常衣冠,也不謙讓多禮,徑直登車就坐,注意信陵君作何反應。信陵君宛若迎客的車御,奉客人就坐,執轡駕車越發恭敬小心。侯生看在眼裡,又對信陵君說道:「小臣有友人住在商街的屠宰場中,望車騎繞道經過稍作停留。」信陵君駕車引導, 車騎一行進入商街鬧市。侯生下車見其朋友屠戶朱亥,二人親密久談,旁若無人,幾乎不往等待的車騎方向留意過一眼。當時,信陵君府上,魏國的將相大臣,宗室貴人云集滿座,只等信陵君回來舉杯開筵,大粱商街屠市上,庶人商販圍觀,稀奇魏公子車騎入市,執轡待客,跟隨信陵君的侍從騎士,人人低聲竊罵,只有信陵君始終和顏愉色,毫無焦急慍怒的流露。久等之後,侯生終於結束談話,辭別朱亥坐上車來。 車騎回到信陵君府上,信陵君引侯生就坐高堂上席,向久等的賓客門一一作了介紹,滿座驚奇,人人詫異。酒宴酣暢中,信陵君起身離座,到侯生座前敬酒祝壽。侯生這才對信陵君說道:「小臣侯贏,今日為公子滿足了。侯贏本是夷門看門人,公子駕車從騎,親自迎接小臣於大庭廣眾之中,本來不應當再生枝節,卻故意又去訪問朋友。不過,小臣今天讓公子車騎久在商街等待,是有意成就公子的名聲。來往過客觀望之下,小臣踞傲無禮,公子謙恭有度,人人皆以為侯贏是小人,人人皆以為公子是長者,能夠禮賢下士。」信陵君也豁然,與侯生舉杯快飲,從此以後,奉侯生為上等賓客,尊為親近師友。 話說信陵君告別侯生,已經走了幾里地,始終悶悶不樂,若有所失,他自言自語道:「我禮遇厚待侯生,可謂完備無虞,天下貴賤,家喻戶曉,如今我赴死在即而侯生沒有一言半語相送,難道是我有所過失不成?」越想越覺得不安,於是命令掉轉車頭,再到侯生家中。侯生笑臉相迎,引信陵君入坐說道:「小臣知道公子一定會回來的。」信陵君驚奇不解,侯生繼續說道:「公子喜士好客,名聞天下,如今趙國有難,牽動魏國,公子不計量,無端引領數千賓客奔赴數十萬秦軍,如此行事,宛若以鮮肉投擲餓虎,會有什麼功用,如何對待得起賓客?公子厚遇小臣,專程前來辭行,小臣失禮不送,知道公子一定會不平歸來。」信陵君知道侯生對於時局已經有所考慮,再次施禮請教。 侯生示意信陵君讓左右退出,低聲湊近說道:「小臣聽說,魏國的兵符存放在魏王的卧室裡面,如姬是魏王的寵妾,受寵幸經常出入卧室內外,竊取兵符最為便利。聽說如姬的父親被仇人殺害,如姬請求魏王,舉國追究兇手三年,毫無結果。如姬無可奈何,涕泣請求公子,公子使手下賓客殺死仇人,將斬下的頭顱獻送如姬。如姬感恩圖報,為公子不惜一死,只是沒有機會而已。公子有所請求,如姬定會許諾。為天下大事計,請公子求如姬竊得兵符,公子持兵符矯王命奪晉鄙軍,北向救趙,西向退秦,如此可以成就春秋五霸的功業。」 戰國時代,軍權集中在王。國王調兵遣將,用兵符作為憑證。兵符用銅製作,多鑄成虎形,逢中左右一分為二,左半符授與領兵出征的大將,右半符留在王的手中。國王調遣命令軍隊時,書擬王命,同右半符一道交付使者,使者至軍中宣讀王命,將所持右符與將軍所持的左符合符驗證生效。侯生是通達社會上下的賢達,對於魏國的政情軍情,以至王室隱私了如指掌,竊符救趙的辦法,他自有精心的策劃。信陵君接受了侯生的建議,請求如姬盜得魏王的兵符。 信陵君持兵符,引賓客再次到夷門與侯生辭行。侯生告戒信陵君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便於國家的成例。公子至軍合符,如果晉鄙不受命,再次遣使請求魏王複核,事情就危險了。小臣的友人,屠戶朱亥是位力士,公子可請他一同前往。晉鄙聽命,大好事,不聽命,由朱亥擊殺他。」信陵君當即潸然淚下。侯生問到:「公子為何哭泣,難道是怕死不成?」信陵君答道:「晉鄙是魏國元勛宿將,功高老成,怕是不會聽從,不得不擊殺了。我是為此痛心,豈有怕死的事情。」 信陵君請得朱亥同行,一行晝夜兼程,抵達鄴城晉鄙軍中,以兵符傳令取代晉鄙。晉鄙合符以後,懷疑不信。他舉手持符,直視信陵君說:「如今我受王命,統領十萬之眾停駐於國境之上,魏軍精銳悉數在此。換將進兵,如此軍國大事,公子攜虎符單車而來,沒有魏王的命書節仗,如何說得過去?」完全如侯生所預料,晉鄙拒絕移交兵權,準備再次請示魏王。早有準備的朱亥,將二十斤重的鐵椎藏在衣袖當中,在信陵君一聲令下,當即出椎擊殺晉鄙。信陵君奪得兵權,整軍宣布王命和晉鄙罪狀,下令軍中:「父子俱在軍中的,父親歸家;兄弟俱在軍中的,兄長歸家;獨子一人的,歸家奉養父母。」由此選得精兵八萬人,誓師進軍擊秦救趙。 當時,楚國的軍隊在將軍景陽的統領下已經出動,楚國和趙國國土土不相聯,中間隔著魏國,不得不觀望等待魏軍的動向。信陵君通告楚軍,統領魏軍急速渡過漳水,越過趙長城,與楚軍合作,一舉擊破圍困邯鄲的秦軍。秦將鄭安平被魏楚趙聯軍反包圍,領部下二萬人投降。進攻趙國的另一名秦軍將領王齒乞西向潰退,信陵君指揮魏楚趙聯軍步步緊追,在河東汾城再次大敗秦軍,為魏國收復了河東的部分失地。在魏楚趙聯軍對秦的乘勝攻擊中,韓國也加入合縱的聯軍陣營,趁機收復被秦所蠶食的領土。 十 遊俠侯贏、朱亥、張耳 信陵君救趙,依靠的是門客的力量。信陵君門下號稱有三千賓客,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的只有三人,侯贏,朱亥和張耳。侯贏是竊符救趙的主謀,與信陵君結識時已經七十多歲了。從侯贏的為人行事看,他有相當豐富的人生閱歷,長於謀略策劃,他的交際往來,上至王侯公卿,下及市井細民,是民間社會中有聲望有勢力的領袖人物。結識侯贏以前,信陵君已經賓客盈門,對於魏國的民間社會,已經有相當程度的掌握。如姬的父親被殺,魏王動用政府的力量不能捕捉兇手,信陵君使喚門客,迅速將兇手的頭顱獻於如姬坐下。即便如此,就在首都大粱城門,竟然還有侯贏這樣的高名隱士不為自己所知曉,怪不得信陵君要大宴賓客,不惜卑躬屈節,親自執轡駕車深入商街屠市,低心歸首禮遇侯贏為上客。信陵君網路侯贏入門,無異於將魏國民間社會的政治勢力完全收納入於自己的掌握當中。不過,侯贏極有可能是新近的外來移民,如同當時的游士豪俠,在各國民間活動馳騁,有影響有名望於江湖,一時犯案在身,被某國政府通緝,或者是恩怨報復,被仇家所逼迫,來到大粱避事,作夷門看守以隱居度日。信陵君的到來,對於避事隱居的侯贏來說,身名已經大白於天下,未來只有兩條選擇,或者出山入於信陵君門下,或者是再次逃避隱居。侯贏年事已高,他選擇了前者,不過,他並沒有如同大多數賓客那樣,入居信陵君府上的客舍,按等級享受飲食車馬用度的提供,而是堅守自己看門的職業,作非依附的獨立上客,保持人格和精神的獨立。侯贏終生修身潔行,不因貧困接受饋贈。信陵君救趙時,侯贏的人生已經進入暮年,信陵君請得朱亥最後辭別侯贏時,侯贏辭謝道「小臣本是應當跟隨同行,無奈年老不能。公子走後,小臣將計數行程,數到公子至晉鄙軍中的那一天,北向以劍自剄,遙送公子領大軍啟程。」信陵君與眾門客至鄴城軍中,殺晉鄙奪得兵權,大粱有消息傳來,侯贏北向鄴城方向,伏劍自刎,他用激勵英雄,烈士俠義的死,完美地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朱亥與侯贏類似。朱亥是力士,是散落在民間的行武俠客,在市井商街以屠宰為生。古代社會,田獵是常常是政府軍隊的戰爭演習場,屠宰往往是民間俠客的棲身職業處。戰國初年,聶政為韓國大臣嚴仲子所禮遇,激情於士為知己者所用,獨自深入相府,刺殺韓國丞相俠累,為嚴仲子報了仇。嚴仲子不遠千里而來,備百金之禮接交聶政時,聶政殺人避仇,流落齊國隱居,就是在市井屠場,以殺狗為職業。戰國晚年,荊軻為燕國太子姬丹刺殺秦王贏政,功敗垂成。荊軻的友人,築琴名師高漸離隱名改姓潛入宮廷,儘管雙眼被剜失明,仍然舉築琴撲擊秦始皇,一死以報知音。高漸離與荊軻結為知己時,也是隱居於燕國首都薊城商街中作狗屠生意。侯生使信陵君駕車到市街屠市見朱亥,算是為朱亥和信陵君作了引見。事後,侯生向信陵君介紹朱亥,稱朱亥是尚未知名於世間的賢者勇士。信陵君數次邀請朱亥,朱亥都婉言回絕,也不多禮回謝,使信陵君好生奇怪。戰國遊俠的風格,重在心領神受,恩怨銘心刻骨,喜怒不形於色,然諾不輕出於口。朱亥受信陵君禮遇,點滴之恩以湧泉相報,內心已經以性命相許,只是等待合適的時機而已。所以,當信陵君請朱亥同行前往晉鄙軍時,朱亥欣然應諾,對信陵君說:「當初之所以不回謝公子的邀請禮遇,是認為小禮無用。如今公子有急迫大事,正是小臣效命圖報的時候。」救趙以後的朱亥,史書上再沒有記載,或許是一直跟隨信陵君客居趙國,或許是再次遊離出行他國?人生一世,能夠在歷史上有瞬間的光彩,足矣足矣。 張耳是信陵君門下另一位知名的門客,他的活動,從戰國末年一直持續到西漢初年,是一位連接戰國和秦漢的歷史見證人物。張耳是魏國首都大粱人,信陵君的事迹,從小就耳聞目睹,心嚮往之。信陵君竊符救趙以後,不敢回到魏國,受趙王和平原君感謝禮遇,一直僑居邯鄲。魏安釐王30(前247)年,魏國受到秦軍的猛烈攻擊,陷於危機。在魏王的一再請求下,信陵君結束客居趙國的十年流亡生活,回到大粱,接受魏王的任命出任上將軍,聯絡諸侯各國,組成魏、楚、趙、韓、燕五國聯軍合縱攻秦,大敗秦將蒙驁於河東,迫使秦兵退守函谷關。合縱擊秦的成功,使信陵君再一次名揚天下,賓客盈門。當時的張耳,還是一名熱血少年,景仰慕從,如願進入信陵君門下作了賓客,攀附龍尾,直接習染了遊俠養士的戰國時風。 古話說,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不過是人世間的冷暖常情。信陵君死於魏安釐王34(前243)年。信陵君去世後,門下賓客散去,張耳失主,散落民間成為遊俠。無職無業的張耳,在大粱呆不下去了,他脫籍亡命,離開大粱, 流落到外黃縣城。外黃在大粱東邊(現在的河南省蘭考縣?)二百來里,城裡有一心高氣盛的奇女子,父親是外黃有名的富豪,本人是外黃絕色的美女。她出嫁以後,發現丈夫是位平庸不堪的俗漢子,實在是不堪忍受,於是離開丈夫,跑到父親過去的賓客那裡暫時投靠,尋求邦助。這位賓客與張耳相識,他對外黃美人說:「如果一定要另外找好丈夫,除了張耳沒有別人。」聽了賓客對於張耳的介紹,外黃美人同意了,她請賓客為中介,與丈夫絕緣了結夫妻關係,同時,也請賓客為媒人,試探張耳的意思。張耳亡命客居外黃,孤身窮困無援,如今有富家美人願意下嫁自己,真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當即同意了這門婚事。戰國時代民風開放,男女交往比較自由,婚姻嫁娶,沒有儒家後來搞的那套從一而終的婦德,夫婦對等,好說好散,丈夫主動休棄妻子,妻子主動離棄丈夫,都在情理習俗當中。結婚登記,雖說沒有什麼特別繁雜的手續,不過,須要在官府製作單獨立戶的戶籍。張耳的戶籍在大粱,脫籍流落外黃,算是違法亡命,好在女家是外黃的豪門富戶,一縣上上下下,沒有打通不開的事情。張耳娶美人在外黃安家落戶後,外有女家重金厚財的資助,內有心高美人的期待督促,如魚得水,開始成就事業。信陵君在世時, 張耳入門下作賓客,信陵君去世後,張耳出門下回歸遊俠,在外黃得美女財富後,張耳繼承信陵君之流風逸韻,以英雄後人自任,疏財仗義,網羅游士,搖身變為門主,外黃張宅,也成為遠近遊俠的歸宿。門主和賓客,賓客和遊俠,一物的兩面,貫穿的都是男兒間的然諾交情,豪俠間的人際交往。張耳一身三變,在民間社會的影響愈深,勢力愈強,在妻家及賓客們的聲援下進入政界,被魏王任命為外黃縣令,成為貫通官府和民間,跨越白黑兩道的要人。張耳的名聲,不但超越外黃縣及於魏都大粱,進而超越國界,成為各國間聲聞遐邇的名士。 十一 遊俠劉邦 劉邦家在楚國的沛縣豐邑,沛縣是楚國和魏國間的邊縣,豐邑鄉鎮上,多有魏國的移民,甚至有傳聞,說劉邦的祖先就是從魏國首都大粱遷徙過來的。是不是如此,久遠的往事,實在是扯不清楚。不過,從青少年時代起,劉邦的眼光就一直是向著西方的,先是向著魏國,後是向著秦國。劉邦向著魏國,西望的是魏都大粱,景仰的是信陵君。劉邦向著秦國,西望的是秦都咸陽,景仰的是秦始皇。信陵君和秦始皇,是劉邦崇拜的兩位偶像,是他引以為人生模範的榜樣,也是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兩位歷史人物。秦始皇,劉邦是見過的,他成為秦帝國的臣民後,在咸陽服徭役時觀望過秦始皇車馬出行,感嘆如此輝煌的人生才是男子漢大丈夫的追求。秦始皇對劉邦的影響,是在他起兵以後的政治生涯中,我們將來再來談論。信陵君對於劉邦的影響,是從少年開始,貫穿終身的。劉邦沒有見過信陵君,當他開始遊俠生涯時,信陵君已經過世。人世間物事的真價,常常由身後名來反應。信陵君好賢養士,竊符救趙的事迹聲譽,生前已經響亮於各國朝野,身後更是廣佈於天下民間。以政府廟堂輿論,信陵君是抗君之命,安國之危,從道不從君的拂弼之臣,以民間江湖平議,信陵君是打破門第,以賢能接交天下英才,將遊俠風氣推向歷史頂點的豪賢。 劉邦是鄉鎮少年,他的遊俠生涯,開始於豐邑鄉間,手下聚集了一幫無業浪蕩少年,跟著劉邦到處生事閒蕩,劉邦也儼然以大哥門主自居,帶領一幫小兄弟到兄嫂家混飯吃,模仿的就是遊俠寄食的風範。他在這個時候的小兄弟之一,就是出生以來的親友,後來被封為燕王的盧綰。遊俠間雖然沒有嚴密的組織,卻有上下尊卑關係,在上的是大哥,在下的是小弟,大哥照顧小弟,小弟服從大哥。遊俠間雖然沒有國籍階級的差異,卻有大致不成文的等級,遊俠歸附門主,有下客、中客、上客的分別,品論遊俠,可以有國俠、縣俠、鄉俠、里俠的差異。大體而言,在戰國的遊俠世界裡,最高一級如同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齊國的孟嘗君、楚國的春申君、燕國的太子丹等人,本人或是王族公子,或是高官豪門,身居國都,別有領地封邑,行俠養士,手下賓客,來至全國,甚至外國,數量可以千人計數,他們是勢力足以敵國的遊俠養主,不妨稱為國俠。次一級的遊俠,如同王陵在沛縣,張耳在外黃,本人或者是土生土長的豪富,或者是與豪富關係密切的游士,身居縣城,饒有資產,一縣之內的遊俠,慕名附勢於門下,人數可以數十百人計數,不妨稱為縣俠。再下一類,大致就是豐邑鄉鎮上的劉邦一類了。他們身居鄉鎮街上,或者家境富裕,或者別有生財之道,可以聚集鄉里少年,三五成群,浪蕩游閑,人數以數人十人計,不妨稱為鄉俠。至於最下端的遊俠,大概就是居住在閭裡間,跟著鄉鎮上的大哥吆喝的少年,如同豐邑中陽里的盧綰,沛縣屠市上的樊噲一類人物了,我們不妨稱他們為里俠。 劉邦是鄉俠,在豐邑的遊俠少年間是大哥,可以呼風喚雨,招呼一方。不過,出了豐邑到了沛縣街面上,卻是吃不開了。王陵是沛縣的縣俠,家資富裕,仗義疏財,任氣使性,直言耿直,在沛縣江湖上頗有名望,是公認的領袖人物。在遊俠社會的沛縣場面上,劉邦與眾多鄉俠里俠一樣,是歸附在王陵門下,奉王陵為大哥,扶侍跟隨著的。不過,與一般的鄉里之俠不同,鄉俠劉邦是有抱負的人,在他的眼裡,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夠跟從信陵君作天下游。對於遊俠少年劉邦來說,信陵君偉大遙遠,是身不能至,心嚮往之的偶像。信陵君去世以後,張耳接續信陵君的遺風,在外黃交接天下豪傑,聲名由魏國傳到楚國。劉邦聽說以後,慕名心動,決心前去跟從。豐邑到外黃縣間有數百里之遙,出楚國以後,中間隔著魏國的單縣、蒙縣、甾縣等地,對於少年劉邦來說,這是他的第一次遠門出遊。用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一個20來歲的無名青年,獨自由江蘇省豐縣徒步到河南省民權縣,風餐露宿,無所依憑,無所他念,只是為了想投奔想結識一個自己景仰崇拜的名人,其熱情、意志和決心,當是不難想見。劉邦如何見到張耳,張耳如何接待劉邦,其間的詳細,史書上沒有記載。史書上只是說,劉邦曾經數次從沛縣來到張耳門下作賓客,隨同活躍於江湖,前前後後,在外黃住過數個月之久,可見得他們一開始就上下相處得相當融洽,從此而延續不斷,終身不渝,共同稱王后成為兒女親家。 劉邦跟隨張耳,大約是在劉邦17歲到30歲之間,也就是公元前239年到225年之間的戰國末年。以秦國的曆法計,正當秦王政8年到22年。公元前239年,秦王政20歲,親政掌權。前230年,劉邦26歲,秦王政命令內史騰攻滅韓國,建立穎川郡。前228年,劉邦28歲,秦軍攻破趙國,俘虜趙王安。前226年,劉邦30歲,秦軍攻下燕國首都薊城。前225年,劉邦31歲,秦軍水灌大粱,大粱城壞,魏王魏假投降。秦滅魏國後設置了東郡和碭郡,外黃縣歸屬於碭郡。秦軍進入外黃以後,開始整頓秩序,打擊民間不法勢力,不久,遊俠名士,故外黃縣令張耳被秦政府通緝。追捕之下,張耳逃離魏國地區,隱姓埋名,在本來屬於楚國的陳郡陳縣潛伏下來。劉邦與張耳的主從遊俠關係,由此中斷,劉邦的遊俠生涯,也由此告一段落,而時代潮流,一步步進入帝國。 十二 拂臣艱險論 明人唐順之著有《信陵君救趙論》,從六國救亡的角度,肯定信陵君竊符救趙無罪有功。他說:「夫強秦之暴亟矣,今悉以兵臨趙,趙必亡。趙,魏之障也,趙亡,則魏且為之後,趙魏,又楚燕齊諸國之障也,趙魏亡,則楚燕齊諸國為之後。天下之勢,未有岌岌於此者也。故救趙者,亦以救魏,救一國者,亦以救六國也。竊魏之符以紓魏之患,借一國之師以分六國之災,夫奚不可者。」行文鏗鏘緊湊,持論中肯有力,不乏歷史眼光。長平之戰以前,燕國弱小,齊國衰退,秦國在秦昭王的堅強領導下,先後得到穰侯魏冉和謀士張祿的策劃協助,任用天才的軍事將領白起,先擊敗韓魏聯軍,後攻佔楚國的國都鄢郢,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爆發,秦軍又在白起的統領下,將趙軍主力消滅,天下已經沒有可與秦國抗衡的國家了。秦軍圍困邯鄲,趙國亟亟可危。當時形勢下,趙國是阻止秦國吞併六國的最重要屏障,一旦趙國滅亡,韓國、魏國和燕國失去後援和依憑,亡國指日可待,韓國、魏國和燕國歸秦,楚國和齊國就直接面臨秦軍的包圍,戰不能勝,守不能保,也只有被消滅的命運。從而,以多國間戰略的角度論,援救趙國,就是保衛魏國,也就是保衛六國,以歷史的結果而論,信陵君救趙的成功,使秦國吞併六國的時間,延續了四十年,大粱不至於早成廢墟,安釐王身前免於成為秦軍俘虜,都不可不謂是信陵君的功績。信陵君竊符救趙,大有功於魏國和六國,斷無非議的餘地。 然而,唐文先揚後抑,轉而卻從君臣論的角度,指責信陵君竊符救趙的行為專重人際間恩信,無視魏王的權力威望,是人臣植黨,背公賣恩。他說「自世之衰,人皆習於背公死黨之行,而忘守節奉公之道,有重相而無威君,有私仇而無義憤。」唐生此議,以明代君主極權的專制臣道,衡量戰國紛爭時代的君臣關係,失之遠矣。荀子是信陵君的同時代人,他著有《臣道》一文,稱信陵君是社稷之臣,國君之寶,是明君之所尊厚的拂臣。荀子以為,君主有錯謀錯事,即將危及國家社稷之時,能夠救亡存危,解救國難者,唯有諫、爭、輔、拂四臣。諫臣,就是勸諫之臣。諫臣以禮勸諫君主,用則留,不用則去。爭臣,就是死爭之臣。爭臣以生死強諫君主,用則生,不用則死。輔臣,就是輔矯之臣。輔臣能夠合謀同力,率領群臣強力匡正國君,國君雖然不安,卻不能不接受,國家的禍患由此得以解除,最終得到君尊國安的結果。拂臣,就是拂弼之臣。拂臣抗拒君王的命令,竊取君王的權力,糾正君王的錯誤,安定國家於危難之時,解除君王於失政之辱,最終大利於國家社稷。信陵君竊符救趙之時,趙魏唇亡齒寒的大局已明,晉鄙軍出動越境,魏王途中畏懼狐疑,導致魏軍鼠首兩端,時局陷於非常,失去正常解決的餘裕。非常之時,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人,用非常的手段才能解決。當此之時,信陵君行拂臣之行竊符救趙,雖然逆拂了國君的權力和意志,卻安定了國家社稷。臣道的根本,是從道不從君,國家社稷在先,君主帝王在後。當此之時,信陵君先諫諍後拂行,違逆然後有功,功成之後,遣軍歸還魏王,自己選擇了客居趙國的政治流亡,他的行為,不顧生死而無私心,忠誠無忌而至於大公,可謂通於臣道之極致, 臻於四臣之峰顛。 峰顛極致,也是危險的頂點。拂臣之行,已經抵達臣道的極限,雖然挽救了國家社稷的危難,卻動搖了君王統治的根基,也斷絕了繼續為人臣的後路。信陵君身處戰國,得門客之助,高遊俠之行,他明智地選擇了客居趙國的流亡生活,既是高風亮節,也是拂臣的善終。數十年後,項羽抗拒楚懷王之命,殺宋留奪軍救趙,重演信陵君殺晉鄙救趙的故事,再次作了拂臣。不過,項羽事成以後殺懷王自立,選擇了奪權革命,欲行平權險之道,改變危險局勢重建天下,雖然一時成功,最後沒有善終。劉邦作了皇帝以後,每每經過大粱,一定祭祀信陵君,公元前195年,他最後一次來到大粱,祭祀以後,為信陵君設置守墓專戶五家,世世奉祀公子無忌,將遊俠少年以來的慕從和景仰,作了辭世前最後的寄託。 我整理歷史,觀覽歷代英雄,感拂臣行事艱難,結局險惡,非年輕氣盛,血氣剛烈而置生死於不顧之人不能行之。信陵君竊符救趙時的年齡,想來當在三十來歲?項羽殺宋義渡河救趙,只有二十五歲。兩千年後,張學良將軍扣壓蔣介石發動西安事變,作了現代的拂臣,他當時的年齡,是三十五歲,他的命運,是終身囚禁。我有感慨,歷史以不同的形式重演,歷史有彷彿的相似,類似的結構之下,不變的人性編織大同小異的史劇。荀子稱拂臣是國君之寶,是明君之所尊厚,未免是理想論。歷史上沒有一位君王能夠容忍拂臣,拂臣出現之日,就是君王危亡之時,拂臣以君臣俱傷的非常手段,拯救國家社稷於萬難,不論成敗與否,都失去了在同一君王下共生的天地。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如果韓信聽了幕僚的話起兵叛漢,他會和項羽劉邦三分天下嗎
※胯下之辱:韓信人生中第一次成功演出
※劉邦要流放此人,他卻找呂雉哭訴,最後被呂雉夷滅三族,剁成肉醬
※劉邦到死都不知道,呂后不僅是「毒婦」,還是「偷情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