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龍無首 大快朵頤 萬萬沒想到這些成語的原意竟然是這樣的!

我們都知道成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出自《易經》,其實還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也出自《易經》,今天就選出其中10個介紹:

自強不息

群龍無首 不速之客 反目成仇

大快朵頤 虎視眈眈 匪夷所思

洗心革面 見仁見智 殊途同歸

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易經·乾卦·大象傳》

看乾卦的《大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天體的運行剛健不已,君子因而要求自己不斷奮發上進。

在古人心目中,認為太陽、月亮一直在運轉,因此人活在世界上,就不能停下來休息,也要自強不息。

有人把自強不息理解為堅持運動,強健體魄,也有人說,自強不息是每天讀書。但是我們要知道,《易經》中的《易傳》是儒家的手筆,《易經》講的自強不息,要歸結到德行的修養上,由此可知,真正的自強不息,是每天增進自己的德行。

群龍無首

見群龍無首,吉。

《易經·乾卦·用九爻辭》

出自《易經·乾卦·用九爻辭》:「見(xiàn) 群龍無首,吉。」見要讀成發現的現,意思是用在乾卦整體,顯示六個陽爻無首無尾,吉祥。

現代漢語中群龍無首不是褒義詞,為什麼這裡的結果是吉祥呢?

原來這句話省略了「無尾」兩個字,乾卦六爻全部是陽爻,怎麼換都一樣,所以說無首無尾。

這代表古時候就有很高的民主精神,人人平等,沒有人是頭也沒有人是尾,所以非常吉祥。

更進一步說,群龍無首就是六爻各龍「順時而變、隨位而成」,六爻是個整體,並沒有首尾、本末、先後、上下之分,萬物的變化始卒若環(語出《莊子》),開始與結束像是一個連環,所以人要懂得順受其正(語出《孟子》),在適當的時候做合適的事,自然心安理得,格外吉祥。

不速之客

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易經·需卦· 上六爻辭》

指沒有邀請而自己來的客人。

出自《易經·需卦·上六爻辭》:「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意思是,進入洞穴中,有不請自來的三個客人到了,尊敬他們,最後吉祥。

從卦象上解釋,需卦的上六是處在位置最高的陰爻,三個不請自來的客人是處於下卦的三個陽爻,而現代漢語的使用中,不速之客有不受歡迎之意。

反目成仇

輿說輻,夫妻反目。

《易經·小畜卦·九三爻辭》

原來,「夫妻反目」這個詞出自《易經》。

古人所謂的家庭關係是「男主外,女主內」,主外必須工作賺錢養家,主內就要照顧子女。一剛一柔,一陽一陰,相互配合。

「輿說輻」的「說」(tuō)實為「脫」,代表脫落,意思是夫妻的上下關係顛倒,就好像大車脫落輻條,夫妻反目失和。

當然,這種「男尊女卑」的想法今天並不適用,大家的觀念還是要隨時代調整。

大快朵頤

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凶。

《易經·頤卦·初九爻辭》

頤卦談到應該如何正確飲食以保養身心。

底下是震卦,是動,上面是艮卦,是止,正如人在吃東西的時候,下巴動而上顎不動。

原文的意思是:「你自己有靈龜,居然忘了而捨棄它,只看著我嚼食東西。」

古人認為烏龜高壽是因為它自有一套高明的養生之法,主人卻捨棄不用,去羨慕別人口中的食物,這是舍己求人,自然不足為貴,也會有凶禍。

如今,大快朵頤多指享用一頓酒肉豐盛的美餐。

虎視眈眈

顛頤,吉。虎視眈眈,其欲逐逐,無咎。

《易經·頤卦·六四爻辭》

原文的意思是像老虎般瞪視,慾望接連而來,沒有災難。

虎視眈眈比喻像老虎般目不轉睛的樣子,形容貪婪而兇狠地注視。

為什麼可以無咎呢?因為六四的位置已進入諸侯或是正卿,所以要表現出猛虎一般的官威,因為官威代表有所圖謀,意圖做成一些大事。

如今的虎視眈眈比喻壞人有野心的樣子。

匪夷所思

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易經·渙卦·六四爻辭》

出自《易經·渙卦·六四爻辭》,意思是「渙散之後聚為山丘,不是平常所能想到的。」

很多人的聚合,常常一開始的時候心意相通,志同道合,久了之後,各自有不同的遭遇,慢慢就渙散了,而六四說的是渙散之後再聚合。

丘指泥土聚在一起成山丘,代表先散後聚,重新組合,其勢力更大,所以匪夷所思,超乎想像。

今指事物怪異或人的言行離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像的。

洗心革面

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

君子豹變,小人革面。

《易經·繫辭上傳》《易經·革卦·上六爻辭》

洗心革面這個成語在《易經》中有兩個出處:「洗心」出自《周易·繫辭上傳》:「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

意思是聖人用它來潔凈心思,退藏於隱秘之中,與百姓一起憂慮吉凶的發生。

「革面」出自《周易·革卦·上六爻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意思是君子改變而形貌如豹,小人變換他的面目。

儒家認為大人及君子都是要將內在的光明展現出來,以變化形貌,而小人的改變無法觸及內在,外表可以改,但內心不易變,所以不能洗心,只能說革面。

洗心革面今指知錯而徹底悔改。

見仁見智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

《易經·繫辭上傳》

今指對於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

出自《易經·繫辭上傳》:「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意思是行仁者見到道,稱它為仁;

明智者見到道,稱它為智,百姓每天實行了道,卻一無所知。

由此可知,《易經》的見仁見智是針對」道「來說的,它現在的意思與本義有很大的不同。

殊途同歸

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易經·繫辭下傳》

孔子說:「天下萬物思索什麼又考慮什麼?天下萬物有共同的歸宿,卻經由不同的途徑,有同樣的目標,卻出自千百種考慮。」

孔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嘆呢?

原來孔子對咸卦九四的爻辭「憧憧往來,朋從爾思」的有感而發,孔子的意思是,只要心意真誠,則天下君子皆會前來呼應,不必忙著交際應酬。

這個成語在今天沒有太大的改變,比喻通過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個目的地,採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全文完)

推薦閱讀:

首例滬港通跨境操縱案告破:你所遭遇的「妖股」,幕後推手是這樣乾的!
絲巾這樣圍?想要不美都不行!
過完年,你應該是這樣……
這樣做衣櫃不再亂糟糟,還整整大了一倍!

TAG:成語 | 萬萬 | 這樣 | 想到 | 萬萬沒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