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照光法師《順中論通解》6

順中論通解(6)

釋照光法師 撰述

丁四遮破四諦實有之謬執

問曰:若如是者,云何因緣,得言戲論?

問難者曰:論主你既然承許因緣理趣,乃佛陀金口所說,那為什麼你還要說「因緣生者,皆是戲論」?

論主明明在上文中說「破外道故,佛說因緣」,這已經表明佛說因緣者,乃是為破凡夫及外道的邪執而行的方便,並非是承許實有因緣。然問者不悟其中義理,反而還欲以論主所言,斷章取義而證成因緣有的邪見。

如來世尊以諸因緣是實故說。佛如是說:此無明等是大苦聚,和合而生;若無明滅,大苦聚滅。

問者認為,如來世尊乃因為因緣理趣是真實有者,故而方說因緣。並且引用佛說十二因緣之語,展現因緣順逆二門。欲以此來證明因緣理趣實有。

如來世尊說苦聖諦,或說苦滅。若是實者,云何戲論?

問者在表述完因緣理趣乃釋尊所說,故認為因緣實有。又接著說:如來世尊宣說苦集滅道等四聖諦法。如果實是如來所說,云何汝論主卻說是戲論呢?

問者作如是說,愚僧先破之:

因緣理趣及四聖諦等法理,乃是如來為開顯諸法實相,而於名言中設立的方便。然若以究竟實相境界而言,此等亦非實有。破迷之言語,乃因眾生有迷而起,若迷不有,破迷之語何得言有?譬如:一人在夢中迷著不舍,不願醒來。而另外一人為救彼夢者故入於夢中,以種種言語方便開導夢者,立種種名稱顯示夢境諸法的無實,最後夢者以彼之言語教導悟夢非實,從夢中醒來。夢中所立種種名言,並非是這些名言本來實有,而是為度夢者,巧設方便。無論夢者醒不醒來,救度者所立的名言道理,從本以來都不是實有的。諸佛如來為度化眾生從無明大夢中醒來,巧立「因緣理趣」等名言而為開導眾生之方便。佛弟子緣何不悟如來真實義趣,而於方便生耽著戲論?

我等佛弟子當依如來所宣理趣,悟諸法實相,而不是耽著名言戲論。教法名言者,乃是啟真法之方便,依言取義,依義悟甚深理趣境界,如此方是正學佛法者。如六祖慧能大師云:「佛法非關文字,但依文字而取法。」從祖師的教言中,可以很直觀的看出語言文字教法,乃是真教體之方便。又龍樹菩薩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名言中立諸法名稱者,並非是承認彼等由因緣生是實有生,而是明彼等因緣生是幻生,既然是幻生,如何可言因緣為實有?因緣生法,無實無生,當體空寂,故是中道之不二義。

答曰:賢面當聽!此今略說:何名無明,以不能知四顛倒故,說名無明。云何名實?

論主答曰:賢者當聽我言,於汝所問,今作略說:如來所言無明者,乃因眾生不知四顛倒,為表其顛倒相狀之故,才立無明之名稱。此如何名之為實有呢?

[四顛倒]即四種顛倒妄見。即執不凈為凈,執無我為我,執苦為樂,執無常為常。此中又有凡夫四倒和二乘四倒的差別。如《大乘義章》云:「此有二種:一於生死之無常無樂無我無凈,而執常樂我凈,為凡夫四倒。一於涅槃之常樂我凈,而執無常無樂無我無凈,為二乘四倒。初雲有為之四倒,後雲無為之四倒。斷有為之四倒為二乘,斷有無為之八倒為菩薩。」

凡夫四顛倒:

一、常顛倒,無常認為有常;

二、樂顛倒,以苦當作樂;

三、凈顛倒,以不凈為凈;

四、我顛倒,無我認為有我。

二乘人誤以為涅槃是滅盡的世界,亦認為滅盡的涅槃是可得的。故而對涅槃起四種的妄見,即:

一、無常顛倒,於涅槃之常而計無常;

二、無樂顛倒,於涅槃之樂而計無樂;

三、無我顛倒,於涅槃之我而計無我;

四、無凈顛倒,於涅槃之凈而計無凈。

既然,無明之名稱是因眾生顛倒而有,如何可言無明及諸因緣是為實有?若是實有者,何用眾生顛倒而有其名?

又言:苦是苦聖諦者,如來世尊不如是說。

又汝問難者言:苦即是苦聖諦者,如來世尊從未有如是說過。

問難者錯誤理解佛陀所說教法,誤以為佛陀說苦,即是苦聖諦。殊不知,佛陀說苦,非是因為實有苦而故說。乃是因為苦樂本空無生,由迷而生現,由是故說苦。所謂苦聖諦者,更非是為建立苦相而說,究竟言之,乃是為顯示苦樂無生而故說。又所言「諦」者,真實不虛之義,言真實之道理不虛妄,故而名為諦。因緣正觀者,示諸法皆空,若因緣不空者,何名為諦?如《佛說文殊師利凈律經》云:「又問:何謂如來說真諦義?文殊答曰:真諦義者不可講說。所以者何,其義趣者,無言無說亦不可得。」言真諦不可說者,乃是明言說者只是方便,究竟真諦非言可道,故一切言說皆方便非是真實。

如《勝思惟梵天問經》佛言:梵天,若彼苦是實聖諦者,一切牛豬,諸畜生等應有實諦。何以故?以彼皆受種種苦故。又言:梵天,若彼集是實聖諦者,六道眾生應有實諦。何以故?以彼因集生諸趣故。又言:梵天,若彼滅是實聖諦者,一切世間墮邪斷見說滅法者,應有聖諦。何以故?彼說滅法為涅槃故。又言:梵天,若彼道是實聖諦者,緣於一切有為道者,應有實諦。何以故?以彼依有為法,求離有為法故。

這一大段,乃是論主引《勝思維梵天問經》中,佛陀親口宣說何者為四聖諦,以此來證明四聖諦的真實義趣,並非是問難者所認為的實有。

佛陀對勝思維梵天說:若名言中所說之苦是實聖諦者,一切牛豬及惡道眾生皆應有實諦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彼等眾生皆受苦故。

這一段問答中,佛陀要說明的是,眾生所感受的苦,並不是苦聖諦。如果說苦即是苦聖諦的話,一切惡道眾生都受種種苦,那麼是否彼等都證得苦聖諦了?

那麼苦聖諦的究竟真義是什麼?苦無實無生,唯顛倒幻現,此義真實無有錯謬,然凡夫不知,唯聖賢照見,故名為聖諦。如《大乘義章》云:「涅槃雲聖者,所謂諸佛菩薩一切聖人,就聖辨諦,故云聖諦。何故就聖辨諦乎?良以諦實唯聖所知,非凡能覺。聖所知者,方名諦故,就聖辨之。」凡夫之知苦,乃顛倒心立,非苦聖諦者,故凡夫顛倒分別之苦又如何能稱為聖諦?

眾生諸苦,皆因緣所生。然因緣生者,皆是無常。無常亦無可得者,因彼無定性故。如《中論》云:「苦不從緣生,云何當有苦,無常是苦義,定性無無常。」苦及無常皆無定性,故知皆是無生。無苦樂者,乃苦諦之真實義趣。

論主繼續引《勝思維梵天問經》中佛陀對梵天言:若苦諸因集聚即是實聖諦者,六道眾生應有實諦。何以故?以彼等眾生因集而生諸趣之故。

論主所引這段經文,主要是說明四諦中的集聖諦的真實義趣。集聖諦中雖表述了凡夫眾生輪轉生死,乃是由業因等因緣聚集而感果報,但這並不是在成立業因集聚者即是集聖諦。若僅以此即為集聖諦者,那麼六道眾生皆是業因緣集而生諸趣的,是否可以說彼等眾生皆應有集聖諦了呢?

集聖諦者,明示業及煩惱集起生死諸苦。然其究竟義者,系指無生自性中,雖無生而空寂,卻能現起眾相因緣,凡夫迷執為有而不悟故,為諸相所迷惑,以煩惱妄心相應諸幻相,起種種造作而成業行,由斯諸業因緣感六趣之果報。然縱觀此諸種種雖集現六趣果報等,卻於剎那間亦從來都不曾實有過。集而現六趣果報,卻無實有之集者,是為集諦。無生自性中,緣起諦實不虛,能集現諸相,卻從來無生。這即是集諦之真正義趣。如此道理者,豈是凡夫顛倒所識之業因緣集?

又若苦等有定性可得者,必非生滅流轉。若如此者,如何可依業因緣集而生諸趣差別呢?以此故知,苦無生中,無定性之無常(空),能由業因緣集現種種報應。如《中論》云:「若苦有定性,何故從集生,是故無有集,以破空義故。」空無常不可得,乃集諦之究竟義。

《勝思維梵天問經》中佛陀又對梵天言:若彼等凡夫所以為之滅即是實聖諦者,那麼一切世間中,那些墮入邪斷見,而說斷滅法者,都應有證聖諦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彼等邪師說滅法為涅槃故。

佛教中滅聖諦者,非凡夫所認為的滅盡一切,或有可滅盡者。其表面所指,即是滅盡煩惱之意。然究竟而言,佛法中之滅者,乃是超離生滅之無生,非凡夫所認為的滅,或不存在等。滅聖諦所攝之究竟義趣,乃是無生無滅而為涅槃,非有可滅之法,及斷滅一切。若苦實有者,則無論如何修道都不可能滅苦。若滅為實有者,亦不能滅苦。《中論》云:「苦若有定性,則不應有滅,汝著定性故,即破於滅諦。」滅無滅者,是滅諦真義。

《勝思維梵天問經》中佛陀對梵天又言:若彼等以耽著諸邊之道,而認為是實聖諦者,那麼緣於一切有為道者,都應有證實諦。何以故?因彼等依有為法,而求離有為法故。

所言道諦者,謂資糧道、若方便道、若清凈道、如是一切、總略為一,說名道諦。若究竟言之,則其所示並非是有凡夫耽著於邊之道,而是遠離諸邊之中道。中道者即是無生實相,故道諦者非凡夫有為之道。既非是凡夫有為之道,如何能是凡夫所認為的實有呢?

若苦實有定性者,如何可有斷苦之道?既有滅苦之道可修者,說明苦及道二者皆非定實。如《中論》云:「苦若有定性,則無有修道,若道可修習,即無有定性。」無修無證者,是道諦真實義趣。

若眾生所受之苦,非實有者,苦諦如何會是實有呢?若苦諦無實,則集、滅、道等亦不可能是實有的。如《中論》云:「若無有苦諦,及無集滅諦,所可滅苦道,竟為何所至。」四諦是否是實有的,先要觀察四諦所立之根是什麼。苦乃眾生欲離者,為令眾生離苦得樂,故佛陀宣說四諦。若苦本無實無生,那麼依之而宣之四諦又如何會是實有的呢?

由論主所引《勝思維梵天問經》中佛陀親口所言之四諦理趣,可知四聖諦者非凡夫有無之概念,亦非凡夫所認為的苦集滅道。

以是故知,苦非實諦。

由以上所論述之諸多道理,可知凡夫耽著分別心所認為的苦集滅道者,非真正的四聖諦義趣。

苦諦並非是以苦為諦實,集諦也並非是以集而為諦實,滅諦並非是有一切法滅盡而為諦實,道諦非是有可得可行之道為道諦。諸法無實無生,四聖諦等一切佛法亦復如是!

又復說言:知苦無生,是名苦實聖諦。

論主又引佛於經中所言:知苦無生者,是名為苦實聖諦。

由此句可知,四聖諦之究竟義趣,乃無苦樂、無空有、無生滅、無修無證是為究竟義。若不悟此諸道理者,不知四諦真相也!

是故如來經說偈言:

一諦名不生,有人說四諦,

道場不見一,何況復有四?

如是未來世,常有諸比丘,

惡意出家已,如是壞我法!

以是之故,佛陀於經中說偈而明四諦之究竟義趣:

[一諦名不生]即指第一勝義諦的究竟理趣是諸法無生。如《佛說文殊師利凈律經》中文殊菩薩云:「於義無起亦無所壞。無有相處亦不無相。亦非一相亦不離相亦不顯相。彼無視者亦不無視亦不諦視。亦不有盡無能盡者。已無所盡不可盡者。是曰真諦義。」中觀的八不中道思想就是在闡述無生義趣的,因此凡有邊戲皆非中道正理。

[有人說四諦]即有人於無生之第一義諦中,分別有四諦可得。

[道場不見一]即於究竟寂滅道場中,一切無生無相,無一相可得。

[何況復有四]既然究竟寂滅境界中,一都尚不可得,何況會有四可得呢?

諸佛如來所宣說之究竟第一義諦,唯無生義趣者,故諸法實相中一切皆不生。如來說四諦者,非實有四諦可得,故若分別四諦可得者,皆為顛倒。第一義諦者即無生之理趣,諸法實相中一切法皆無生不可得,四諦亦無生不可得。如《中論》云:「若一切不空,則無有生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又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云:「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四聖諦雖有四之名,然卻是於無生勝義諦中立四名之方,故究竟而言四諦亦無生。

[如是未來世,常有諸比丘,惡意出家已,如是壞我法!]如是於未來世中常有比丘等,為魔之眷屬,惡意出家,欲毀壞佛法,故宣說顛倒之法,混亂佛法正見。

這裡的未來世即是指末法時期,當今的佛教界中,具足正法眼者廖若星辰,而邪說者卻隨處可見。彼等或宣說相似的佛法,或以外道邪見誆惑世人,當知如是之人皆魔之眷屬。

此段中雖提到的是比丘,卻並不局限於比丘,蓋因比丘乃四眾之首,以此作為對境而說,可概括餘眾。

現如今各地能見到很多所謂的某某善人,某某老師等,彼等皆各言所說是佛法,然則詳細觀察之,卻不見其言說中有四法印的痕迹。無論何人,凡所說不具備四法印正見者,皆不是佛法。

還有些人,在所宣說的教言中,能見到四法印等名詞,但卻無有內在的真實義趣。這種言教也非是真正佛法正見。這就如同上文中辯四諦究竟義趣一樣,在言語表面,很多人認為自己知道什麼是四聖諦,然則卻是顛倒分別,非四諦之真義。

有些弘揚邪法而毀壞正法之人,他們也講經說法,看上去也是在講佛經。但在講解中,根本就不是符合佛法義趣的。這種雖外相是講佛經,但內在卻是顛倒邪說,那麼也不能算是佛法。

是故得知一切諸法悉皆不生。通達知者,是實聖諦。

由以上論理及教證等,已經明示了諸法悉皆不生。若能真正通達諸法實相者,方為具足真實之聖諦。

諸佛如來語言文字皆是方便所立,聖諦者非語言文字,如《佛說文殊師利凈律經》又云:「無文字乃為聖諦。所以者何。如佛言:曰一切音聲皆為虛偽。」故佛弟子不以語言文字而為真實義,依語言法義離諸邊離戲證入實相者,是為實聖諦!

又聖諦之究竟真義者,無論聖凡證不證者,皆是諦實而無生。然凡夫雖不悟究竟之義,卻因法爾如是,諦實不虛,故亦名為諦。聖者悟入而證聖道,故名為聖諦。於究竟諦實真義,凡夫不悟而反生攀緣分別,故彼分別非諦實真義。如《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云:「復言:世尊!如是聖諦、於聖非聖,皆悉是諦;何緣如來惟說聖諦?世尊告曰:如是四諦、於非聖者,惟由法爾說名為諦。不由正智決定信故;說名為諦。於諸聖者,亦由法爾說名為諦;亦由正智決定信故,說名為諦。是故如來惟說四種、名為聖諦。」此教言中所言之「法爾」者,即無論悟與不悟,如來說與不說,道理本來如是之義。由此義中可知聖諦之究竟義趣者,即無生法界實相,非分別倒想。

是故如來複有說言:須菩提,乃至無有微塵等法故名不生。彼何法知而得,名為知不生法。若無生忍而得,名為無生法忍。以是故知,苦等四法,非四聖諦。若如彼人之所分別,則非是智。若有能知不生不滅,乃得言諦,乃得言智。

四諦之究竟義趣即是如是的,非凡夫分別境界。故而釋迦如來亦曾對須菩提尊者說:一切諸法大至大千世界,小至微塵、極微塵、鄰虛塵等皆無生不可得。此等無生境界,唯有了悟無生義趣,方能證得。以是故知,苦集滅道乃言說所表之法,非究竟聖諦。凡夫分別苦集滅道者,非是聖諦真智。故若有人能離諸戲論而悟不生不滅者,乃得言諦,亦是證得真般若智。

四聖諦言語外相所表的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僅僅是四聖諦之外意,而究竟內意就是前段中愚僧所言之,無苦樂、無空有、無生滅、無修無證的境界。

此如是義,聖須菩提問如來言:

於此四聖諦之究竟義趣,聖者須菩提尊者曾問釋迦如來道:

為苦是涅槃,苦智是涅槃?

為集是涅槃,集智是涅槃?

為滅是涅槃,滅智是涅槃?

為道是涅槃,道智是涅槃?

到底什麼是涅槃呢?您所說的有漏皆苦的苦諦是涅槃么?還是斷苦惑的苦法智是涅槃呢?

業因緣集聚的自相是涅槃,還是斷集惑而證之集法智是涅槃呢?

滅盡苦及煩惱的一切滅盡的境界是涅槃,還是斷除滅惑的滅法智是涅槃呢?

四諦中的道諦是涅槃,還是斷道惑已的道法智是涅槃呢?

這是須菩提尊者以凡夫顛倒分別的方式,於釋尊座下請問四聖諦法義。所以,他所問的四諦是凡夫所認為的四聖諦,非是就四聖諦真實義趣所問。

凡夫認為的四聖諦,即是:有漏皆苦,苦真實不虛,是為苦諦;一切苦由業因緣集聚而生,緣生緣滅,真實不虛,故名為集諦;斷除煩惱,滅盡生死及一切者即是涅槃,名為滅諦;修三十七道品等聖道,能斷煩惱而證涅槃,真實不虛,故為道諦。

大聖者須菩提以凡夫角度問世尊何者是涅槃,藉此方便而欲明四諦真實義趣,故有如是之問。然究竟涅槃者乃無生境界,非凡夫以耽著心所認為的四諦。

佛言須菩提:

苦非是涅槃,苦智非涅槃。

苦集非涅槃,集智非涅槃。

苦滅非涅槃,滅智非涅槃。

道非是涅槃,道智非涅槃。

佛陀聞尊者所問,即答言:須菩提,汝所言之四諦及十六行相者皆非是涅槃。

又復須菩提,

四聖諦平等,我說是涅槃。

如是涅槃者,非苦非苦智,

如是次第至,非道非道智。

佛陀又言:須菩提,四聖諦的究竟義趣,非凡夫所分別有四者,究竟平等者,為四聖諦之真義,此方為涅槃。然此涅槃者,非凡夫分別之四諦及十六行相。

時聖須菩提,白佛言世尊,

復以何者是,四聖諦平等?

聖者須菩提當下即問世尊:什麼是四聖諦平等呢?

佛言須菩提,所言平等者,

隨在於何處,非苦非苦智,

如是次第至,非道非道智。

佛陀對尊者言:所謂的四聖諦平等者,乃是指無論理事中,還是定不定處,皆能無餘照了苦集滅道皆不可得無所有,無一切相,是為四聖諦平等。如《中論》觀四諦品云:「若一切皆空,無生亦無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以無四諦故,見苦與斷集,證滅及修道,如是事皆無。」

若彼一切法,一切法真如,

不虛妄真如,如是法住等,

我說彼涅槃。

若彼於一切法,了悟無生義趣,於無生自性之真如無有疑惑,無住而住無生境界,如是我說彼人得涅槃。

涅槃乃無為境界,凡夫造作分別之法,如何能是涅槃呢?僧肇大師《涅槃無明論》云:「秦言無為,亦名度。無為者,取於虛無寂寞妙滅絕於有為。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寂滅無為大患永滅,超生老病死者,是為涅槃。凡夫取著法相,於四聖諦生有想,如此則不與涅槃相應。如《圓覺經》中云:「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凡夫起妄心,攀緣法相,取法成障,故彼所言之四諦者非涅槃。

而非是苦等。

涅槃者非是凡夫分別之苦集滅道,及十六行相等。凡夫分別心所緣之法與涅槃義趣不相應,故彼等所緣者皆非涅槃。如《涅槃經》云:「涅者言不,槃者言織,不織之義,名為涅槃。槃又言覆,不覆之義乃名為涅槃。槃言去來,不去不來,乃名涅槃。槃者言取,不取之義,乃名涅槃。槃言不定,定無不定,乃名涅槃。槃言新故,無新故義,乃名涅槃。槃言障礙,無障礙義,乃名涅槃。」依此中所言,離編織(造作分別)、不取不舍,不來不去,定無不定,無新舊,無障礙等為涅槃義趣。凡夫所執取之四聖諦者,於此諸皆不相應,故如何能是涅槃呢?如《涅槃經》又言:「善男子!有優樓佉迦毗羅等弟子言:槃者名相,無相之義,乃名涅槃。善男子!槃者言有,無有之義,乃名涅槃。槃名和合,無和合義,乃名涅槃。槃者言苦,無苦之義,乃名涅槃。」經中真義為:無相、無有、無和合、無苦名為涅槃。相應此中之意觀察,凡夫所分別苦集等如何能是涅槃呢?

一切法不生,以無自體故。

如是說能知,一切法不生,

是名實聖諦。

之所以如是宣說,乃是因為一切法本來無生,以無有自體之故。對此真說能如實證知,入無生境界者,是名得真實聖諦。

昔日,梁武帝問達摩祖師言:何者是聖諦第一義?祖師答曰:廓然無聖。武帝又問:對朕者誰?祖師曰:不識。

達摩祖師回答:廓然無聖。這是道明了,聖諦中絕對待,離諸相,無凡聖。諸聖既無,諸凡亦絕。凡聖既空,世界染凈亦空。超絕諸邊,是聖諦第一義。

問曰:若如是者,以何義故,如來經中說四聖諦?

問者聞論主顯理引教宣說四諦究竟義趣後,又生疑惑,故而問道:若事實如汝所說,那到底因為什麼道理的緣故,而使如來於經中還說四聖諦呢?

問難者還沒有悟通四聖諦之真實義趣,故有此問。四聖諦雖本無生,然為方便引導眾生而入聖道,故作如是名言的建立。

凡夫眾生雖本無生,但因無始劫來久迷不醒,唯隨業力牽引而流轉諸趣。若不以言語方便,則彼等不能自悟實相。故知!諸名言者,乃如來大悲方便設立,雖有所設,卻非實有。

答曰:此為次第隨順入故,佛如是說。

論主答曰:為度化眾生次第隨順法義,而入聖道解脫故,佛以大悲而興如是方便言說。

非第一義,或實或妄語。

若非第一義諦者,或是真實語,或是妄語。

凡夫眾生耽著法相,而取四諦相為第一義者,無論是妄語是真實語,皆不離虛實之邊。所謂「諦」者,離凡夫真妄、虛實之邊,故知眾生所取四諦法相者,非第一義。

是故世尊說言:梵天言實聖諦,實聖諦者,何處無實無妄語等。

以是之故,世尊對梵天言:真實之聖諦者,離真妄、虛實等者是實聖諦。

以是義故,四顛倒起。

凡夫不悟上說諸義,故起常樂我凈四顛倒想。二乘雖聞聖諦義,然不能窮盡諦實真義,故起二乘四顛倒想。

此智非實,如是苦諦,實不成就,我義成就。

凡夫所知四諦,乃由分別所生,所謂知苦斷集等皆分別妄心,實未成就聖諦義趣之悟,故彼等執取四諦為有。四聖諦非有者,義已盡說,論主教理皆具,故所說成就。

問曰:我則不說非智為實,我說非智覺故名實。

問難者聞論主駁斥四聖諦為實的觀點後,將自己的觀點進行申辯:我所說的四諦為實,並不是指凡夫無知或邪知所認為的四諦,而是正知四諦者名為諦實。

這是問難者就論主所引教理宣說四諦真實義趣後,再次申辯自己也不認為非智所知為實,問者認為自己是正知四諦義趣的,故應為實證四諦之實。

如實知苦集滅道,又怎麼能是非智非實呢?所以又提出了這樣的申辯。

云何而說,於無常法謂是常法故名非智?於苦謂樂故名非智?無我謂我故名非智?不凈謂凈故名非智?如是等者,皆非是智。若於無常能知無常,於苦知苦,於無我法能知無我,於不凈法能知不凈。如是知者,彼得言智,彼得言實。如是我說智名為實,非無智實。

問難者認為:於無常、無樂、無我、無凈中取著於常樂我凈者,是為非智。若能於無常、無我等中正確了知者,彼得言智,亦可言證諦實。因此我才說智即是實,非是無智所起之實執。

從問難者的言語中可分析出,他認為正知無常、苦、無我、空等者即名為智,而且能知者即是證入諦實。從言語中也顯示出了,彼之所以認為四諦十二因緣等法是實有者,是因為彼等皆可知可得者,故而是實有。

問難者不以自己凡夫分別造作之知為倒,卻以此分別了知而以為是智慧,故生起了出世間聖法為實有的倒執。

答曰:此痴臭氣風來薰我,以戲論故,此痴最大樂著智故。

論主聞問者所申辯,而答道:汝以凡夫最大愛著之心標為智慧,實乃是愚痴之甚!此實是愚痴戲論,此種言說猶如臭氣熏天之風,臭不可聞者!

若有凡夫雖能於無常、無我等如理了知,此種知乃屬於知識,不屬於智慧。因還屬於凡夫分別造作之故。所謂「智」乃離凡夫造作心,而現照實相者,名為智慧。凡夫分別心之所識者,非智!因其心有愛著,耽著境界及所見,心著相分別者,不見諸法實相,故而彼等所知是識非智!

以此等凡夫分別了知之理,而誤認為是實是聖智,而不自知,反而起如是顛倒痴狂之戲論言說,實臭不可聞。

問曰:云何?

問者曰:我之申辯怎麼就臭不可聞了呢?

答曰:偈言:

若其有無常,可得言有常,

既無少無常,何處當有常?

論主答曰:若其有無常可得,那麼可得說有常。既然無常都無絲毫可得,請問何處有常可得呢?

既然汝說自己正知無常、無我、苦空等義趣,試問:若汝真知無常義趣者,請問無常是有可得之法嗎?若汝能說明無常是可得的,那麼汝所說的得證聖諦是實是常的理可以成立。但既然說一切法無常者,無常本身亦是無常不可得的。無常非實有,不可得,那麼與之相對的常又如何可得?

又諸法雖無常卻非有無常之定性,無常中隨眾生緣能現苦樂之相,由此故知,無常亦無實有。諸法因緣生故無常,然無常卻非斷滅。因緣所生諸相雖無常,緣起中卻無礙顯現,故非斷滅非實有。如《中論》云:「若法眾緣生,即是寂滅性,是故生生時,是二俱寂滅。」諸法無常故本空非有,緣起相續不斷故幻有即空,故諸法無生而生,生現之時二俱空寂。

如上段所論述者,方是無常之真義。若真悟無常、無我等義者,又如何會於此中生取著之心?反之,於無常中取著常相,於離戲論言說中而耽著有可見之聖諦,彼等又如何是證實智慧者?

若其少有苦,可得言有樂,

既無微少苦,何處當有樂?

若少有無我,可得言有我,

既無有無我,何處當有我?

論主繼續駁斥道:若苦有少分可得者,方可言有樂可得。既然苦當體空寂,無少分可得者,相對之樂又如何是可得法?同理,無我者自體空寂名為無我,無我不可得,而我亦不可得;若我無常無實者,無我亦必是無實不可得。空等亦復如是!

汝等於無常中取著涅槃常相,於無我中取著我真實想。如《中論》云:「若人說有我,諸法各異相,當知如是人,不得佛法味。」汝等有可得之見解,實是凡夫倒見,並不是佛法真實義趣。又若實有聖諦可證者,凡夫法亦應是實有。然凡夫法無常不可得,聖諦法亦無常不可得。故若分別聖法可得,凡夫生死可舍者,是人入於邪道,不知佛法理趣。

若有不寂靜,可得有寂靜,

既無不寂靜,何處有寂靜?

不僅苦、無我等如上所說無實不可得,即使是寂靜與不寂靜等亦無實無有。汝等取著涅槃寂靜相可得,然涅槃者無生無滅,云何是實有可得之法?涅槃之寂靜非實有不可得,那麼所謂亂心亦不可得,因無常故!

無常、苦、無我、空等無實無生,若於此中生取著者,是人不知聖諦理趣。彼問者於此中生知見想,生實證想,實是顛倒痴狂!

而於色體貪取著已,或分別常,分別無常。色自體空,畢竟無物,何處有常,及有無常?如是等類,如色如是,至一切法,皆此因緣,成就戲論。然此因緣,亦是戲論。非唯因緣,如是戲論,乃至取佛,亦是戲論。

汝問者於諸色體生取著心已,才會於無常無實中,分別常及無常。然色等諸法自體空寂,從本無生畢竟無物,一切事物主體既然空寂,於何處可有常、無常等概念呢?如是等一切諸法,亦如色法無實無生。一切諸法隨緣起而得假名,故因緣生者皆是戲論。因緣等名,及四聖諦等諸出世間法,只是言說方便,究其本者亦是戲論。不僅僅因緣法相等是戲論非實,乃至至極圓滿取證佛果者亦是戲論。

諸法實相非空有、斷常、一異、來去,實相中有無、凡聖、輪涅、染凈俱不可言,故實相勝義中凡夫不可得,佛亦不可得。一切俱不可得,然卻非斷滅。空寂中能隨緣幻化,幻化時卻又法爾無生。故凡佛弟子者,不得於實相中生種種取著,若取著聖凡、輪涅、世出世間等相者,此人未入佛法之門。

問曰:云何?

問者曰: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世間法及凡夫等不可得,可以理解。怎麼連佛法、聖道、涅槃等亦不可得呢?這樣的道理從何說起呢?

答曰:善男子聽,汝勿憍慢,佛智難解。世尊偈言:持心如金剛,深信佛智慧,知心地無我,能聞微細智。

論主曰:善男子諦聽!汝勿生憍慢心,而懷疑佛語。佛智慧甚深難解,如世尊曾偈言:佛子當持凈信心如金剛般堅固,深信佛陀既然具遍知之智慧,於佛所宣妙法不驚不怖,了知心地無我,如是者能聞微妙法而證微細智。

問者於上說之世間法及涅槃等俱不可得之理趣,實難以相信,從而心中對佛陀所說生起了疑惑。而論主聞其聲而知其意,故教敕其莫生憍慢而疑佛智。

在修行佛法中,初學行者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在聽聞到一些深法之時,心中生起驚怖疑惑,從而懷疑佛陀的教言及智慧。很多人因為福德因緣不具備時,不能及時遇到善知識攝受而除疑惑,最後對佛陀及聖教生起邪見,從而造下謗佛謗法的重罪。

作為佛弟子在初學佛時,自己未對佛陀及佛法生起信心之時,不可以直接聽聞甚深教法。應當在聞思修學基礎教法上下工夫,若逾越次第而直接聽聞甚深教法,很可能會因不能正確領悟,而生起邪見。或雖可能不生邪見,但於深法錯知錯解,也會使自己誤入歧途。初學所聞思修學的教法中,佛教因果觀,世界緣起觀,佛陀本際因緣及傳記等,是最重要的修學科目。如果能通過學習這些基礎教法,對佛陀及教法生起了比較堅固的信心,那麼即使是在後來聽聞到自己感覺到很不可理解的教言時,都不會很感性的生疑惑及邪見了。

今汝善意生,金剛心善,面汝今聽說戲論不戲論相。

論主曰:汝問者今已經生起欲了解佛法的意樂了,但如果要真正聽聞殊勝離戲的甚深教言,當具足金剛般的信心才是最善妙的因緣。

如果問者對佛陀及教法不具備如金剛般的凈信心,是沒有因緣聽聞甚深離戲妙法的。所以,論主在此句中,再次提醒問者,欲聽聞戲不戲論之究竟差別者,當堅定自己對佛法的信心,方能當面為其繼續論述。

問曰:云何?

問者聞後問:請繼續論述,何者是戲不戲論相。

問難者所問僅僅是「云何」兩個字,但這二字中已經代表了他具備了信心,並且也有意樂聽聞甚深離戲教法的發心。

問者沒有客氣及遲疑的問道「云何」,這種一點都不客氣的契入正題發問,也表明了問者非常迫切的想知道,戲不戲論相的真正義趣。

答曰:此如是義,佛大經中覺菩薩故言:須菩提,非體不覺非體。

論主答曰:此戲不戲論相等義趣,佛陀已經於《大般若經》中為了開示覺悟諸菩薩。故而對尊者須菩提說:菩薩不以非體不覺非體。

論主所引的這段經文很長,但都是在論述戲不戲論相的。在本論的最開始時,論主論述了何者是戲論相,故此處直接引《大般若經》來說明何者是不戲論。如本論「言戲論者:所謂取著有得有物二,及不實取諸相等,是戲弄法,故名戲論。彼今略說:所謂取體,若取非體,取體非體,或取非體非非體等。」凡夫等取著此四種相而為顛倒戲論,那麼菩薩當如何做才不會墮入戲論呢?釋尊對須菩提尊者說:「非體不覺非體。」這句話即是釋尊教誡佛弟子如何離戲論顛倒。

[非體不覺非體]這句教言的真實意義就是,菩薩於諸法無自體中不覺有無自體可得者,即是超離戲論顛倒。既然能於諸法無自性中不取覺相,故亦不會取有體之相。如此則有無俱離,且是於無離中而離顛倒。

世間凡夫之所以顛倒是因為於諸法無自體中取著有體,外道於無體中取著斷滅空等,不通教法之佛弟子於無自體中取著覺無體,彼等各依自我偏見而為障礙,墮落於戲論相中。佛子若於無自體中有覺無體者,即墮落於無體之顛倒障礙中。既然諸法無自體,於此無體中若取著覺相,非無可得,還是有可得,故而是墮落戲論處。若有無體可覺,則無體者成可得之法。若可得者,即是有體。若諸法無體者,不於無體而取覺無體相,如是者已離戲論顛倒。

須菩提言:世尊,云何體能覺非體耶?

尊者須菩提聞如來說,而生疑問:既然非體不覺非體,那麼請問世尊:如何是體能覺非體呢?

須菩提尊者的意思是,既然世尊您說「非體不覺非體」,那是否言下之意即是「體能覺非體」了?

尊者須菩提乃是大聖者,在此處示現為不解佛所說真義,乃為究竟利益眾生,故而以凡夫角度而發如是之問。

非體不覺非體者,其義趣如愚僧上段解釋一樣,而尊者卻「誤解」了佛意。尊者在示現上認為佛陀所說的意思是,於無體中是不能覺無體的。所以,他才接著問:云何體能覺非體耶?既然於非體不能覺悟非體,那麼是不是以體可覺非體呢?

[體能覺非體]即是認為,於諸法有自體中能覺非有體境界。一般的凡夫在錯解了世尊所說「非體不覺非體」的教言時,第一反應就是認為佛的意思是,於「體能覺非體」。但這是在錯解佛意後,發起的顛倒疑問。

佛言:不爾,須菩提。

釋迦世尊答曰:不是你所認為的那樣,須菩提。

我所說的「非體不覺非體」,並不是在成立「體能覺非體」的觀點。

佛陀告誡須菩提說:佛弟子不應當於諸法無自體中,有覺無自體之取著相。然而因為尊者錯解之故,以為於有體中可覺非體,世尊當然不能承認這種錯誤觀點了,所以佛陀才說「不爾」。

若諸法有自體,如何能於有體中覺悟非體呢?若有體者,又如何會有非體,從何處能有非體可覺呢?若有非體可覺者,所謂的「體」又如何能有?體若不有,又怎麼能言「體能覺非體」?

須菩提言:世尊,云何非體能覺體耶?

尊者聞佛否定自己所問,又問道:世尊,難道是於非有體中可覺悟體相,若是者,其道理是如何的呢?

[非體]及非有體之簡稱,在本論開頭已經解釋過了。

尊者須菩提由於錯解了第一句話,以自己凡夫想法錯上加錯的開始了猜想。

佛言:不爾,須菩提。

佛陀聞尊者所言,還是說「不爾」,須菩提。

於非有體中怎麼能覺有體呢?體與非體二者本身即是相對的概念,再者,體、非體皆是凡夫分別所立,佛說非體者非凡夫所知之非體,乃是諸法無自體之義。凡夫認為的非體是斷滅空相,乃是相對於有體而立的顛倒。二者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須菩提言:世尊,云何體能覺體耶?

尊者又問:世尊,難道您所說義是「體能覺體」么?若是的話,請問道理是什麼樣的呢?

佛言:不爾,須菩提。

佛陀繼續以「不爾」之語,否定了尊者須菩提的說法。

於有體相中能覺體,這種概念怎麼可能成立呢?若實有體者,一切法永恆不變,不變者又如何能有覺呢?又若諸法有體者,必不會生滅流轉,然現見中一切法因緣生故無常,有體如何能成?

須菩提言:世尊,云何非體能覺非體耶。

尊者繼續問道:世尊,難道是於非體中能覺非體嗎?

於非體中覺非有體,這種觀點外道亦有。有外道認為諸法無常故空,諸法不可得,然空是可得之法。

佛言:不爾,須菩提。

佛陀一如既往的否定了尊者須菩提的觀點。

體、非體、體非體、非體非非體等皆凡夫顛倒見所立,因此以凡夫有體見、非有體見來揣測佛意,皆不能相應。

如初句中愚僧之解釋,因諸法無有自體,從本以來無生,故佛陀說「非體不覺非體」,以此來教誡我們佛弟子,如何行持而不墮落在戲論中。

一般凡夫一聽到「非體」之時,馬上就會生起一個非有體的相,既然有非有體之名,那麼肯定會有一個非體之相。因為總想取一個相,故而凡夫分別心就生起了,體、非體、體非體、非體非非體等顛倒,無論名字怎麼變化,都會有一個取著。這就是凡夫一切分別之所以稱為戲論的緣故,論主云:「以取著故」。

若佛弟子雖知諸法無常無自體,然卻於無自體中起覺想,及證悟無自體想者,亦墮落在顛倒戲論中了。因諸法若無自體者,必然本來無生,既然是無生者,體非體者皆不可立,故若於此中起覺非體之想者,必是顛倒分別。

須菩提言:世尊,云何一切法不可得耶,不可覺耶,不可證耶?若體不覺非體,非體不覺體,體不覺體,非體不覺非體,此當無耶?

尊者須菩提幾次提問得到的回答皆是「不爾」的否定,故又繼續問世尊:世尊,為什麼一切法不可得?亦不可起覺、證之心呢?如果誠如上問「體不覺非體」等義理,皆不爾者,難道此等皆當是無么?

尊者幾次提問被否決後,感覺到佛在一開始所說的「非體不覺非體」,並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樣。因此才又提出「云何一切法不可得,不可覺,不可證耶」的問題。佛陀最初所說「非體不覺非體」就是要教誡佛弟子,不得於無自體中生可得、覺、證之想。

佛言:有覺有得,非此四句法。

釋尊答須菩提尊者言:於諸法無自體中要有覺有得,如此方是離戲論者。非汝前所問之四句。

在上文提問中,須菩提尊者墮入了決定性不可覺,與不可得的虛無偏執中。佛陀針對他所墮入的誤區,而言有覺有得。在最開始的時候,佛陀明明是說「非體不覺非體」,而此處說有覺有得,表面看上去好像是自相矛盾,但事實上二者卻是完美的結合。

世尊起初告訴我們,於諸法無自體中不起覺非有體的造作,乃至於須菩提尊者所提四句之問都予以了否定。這是表明諸法無生無自體中,一切皆畢竟空無所有,故不得於此中起覺之造作。然佛陀又恐弟子們墮入斷滅及滅盡空,又在此處說「有覺有得」,這是表明佛陀說的「不覺」並不是如凡夫所想,是令心不起顛倒分別,卻又了了分明的照見無生實相。佛陀說的「有得」是為駁斥斷滅不可得之偏執的,因無生無自體者亦非實有定性,既然如是怎麼會有一個定性的不可得呢?法界無生實相,本來不生故亦不滅,本來不有故亦不空。凡夫眾生於此中妄生取著,故生四倒。聖道之行離四倒八邊者,非有所離非無所離。若於無生實相中不取著有無、色空、生滅、輪涅、覺非覺等種種相,乃至無生之名亦不取著者,是為離四倒八邊者。

凡夫眾生因不悟無生實相,而於幻相中取著為有,生我及苦樂等倒想,故造業流轉三界六道。外道雖大多數不取著粗大之有相,但卻依然耽著神我及自性、微塵等相,故雖行修持卻為顛倒邪行,不能證諸法實相。二乘聲聞緣覺雖覺諸法無常無我,發起修行能斷我執,滅見思煩惱而出三界輪迴,卻因於無滅中起滅想,而墮入化城,壞菩提種。

論主引用佛陀在《大般若經》中對須菩提尊者所說的教言,其目的是欲明戲不戲論相之究竟義,這也是回答問者所問。所以,佛陀對尊者須菩提說「非體不覺非體」的第一句教言,主要是針對三界凡夫、外道而言。凡夫眾生於無自體中取著有體,故佛陀說「非體」以明無自體的道理;外道於無常中取著無常相,及斷滅空相,或有覺有涅槃相,故佛陀以「不覺非體」而明:既然是無自體的,何處當有覺與不覺呢?而此處「有覺有得」主要是針對二乘行者而言,彼等認為滅盡身智及煩惱等的滅盡之境界即是涅槃,故佛陀說「有覺有得」以之來表明滅盡亦不可得。

前後二句呼應,法理交融不二,表面雖看似相違,實則微妙難思!

須菩提言:世尊,云何覺?

尊者須菩提問曰:世尊,什麼樣的覺才是正覺呢?

既然世尊您說「有覺有得」,那麼這種覺到底是怎麼樣的?在您否定了覺後,又說有覺,這顯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覺,所以這個覺到底是如何的?

佛言:須菩提,非體非非體,彼如是覺,何處無戲論。彼如是覺,非戲論。非戲論法,彼如是覺。

佛陀答言:須菩提,所謂的覺,即是於照了諸法無自體中不起無自體之覺,這樣的覺,你認為還有戲論么?非體不覺非體者,彼如是覺,非是戲論。非戲論法者,彼當如是覺。

[非體非非體]這一詞語,在此處所表之義於本論開頭完全不一樣。凡夫外道所言的「非體非非體」乃是在體、非體之外別立一個虛無者為非體非非體。而佛陀此處卻是指,於無自體中不取著體、非體相,故名為非體非非體。詞雖一樣,但義卻差別極大。

若行者能正確了知諸法無自體,無自體本身亦不可得,若能如是覺而不起覺相者,是為無戲論。所以,若佛弟子欲行非戲論法,當如是覺。若不能如是覺者,是為戲論顛倒。

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何者戲論?

尊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行者所行何者是為墮戲論處?

此處所言「菩薩摩訶薩,何者戲論」即是指:菩薩的戲論是怎麼樣的?既然凡夫、外道、二乘等都是有戲論的,而菩薩雖行大乘道,但還未圓佛果,故而也應該有戲論處。既然彼菩薩摩訶薩行未圓滿,那麼他們的戲論是什麼呢?

佛言:須菩提,色常無常者,菩薩摩訶薩戲論;

佛陀答曰:須菩提,若菩薩於法言常、無常者,是菩薩墮戲論中。

諸法無自體,自體尚且無生,何處當有常、無常等?若菩薩於此中分別常無常者即是戲論,所說即是相似般若。

須菩提,受想行識常無常者,菩薩摩訶薩戲論。

佛陀又言:若菩薩於受想行識言常無常者,是墮戲論中。

色法無自性,受想行識亦無有自性,無自性者無生,本無生者無有自體,故若於此中言常無常者是為戲論。

若知色,若不知色者,菩薩摩訶薩戲論。

若菩薩於色生知不知等者,是為墮戲論處。

色法既然無生無有自體,知者是為造作,不知者亦是顛倒,故知不知皆是墮於邊處。

如是知受想行識,不知受想行識者,菩薩摩訶薩戲論。

若菩薩於受想行識而生知不知之想者,是菩薩戲論。

此以五蘊相等代表種種世間法,於世間諸法中起常無常等任何概念分別者,皆墮入戲論分別中。譬如:自續派在凡夫面前承許緣起為有。又於本來無可立中,以言說立論。世間法的立論中必須要在宗上成立有法,才能立宗,但若成立有法則即墮戲論處。

知苦聖諦者戲論,斷集者戲論,證滅者戲論,修道者戲論。修行四禪者戲論。

若菩薩於四聖諦而起知、斷、證、修等者,及有四禪等可修,即為墮戲論處。

上文中已經辯論過了,四聖諦之真實義趣即非生滅、非常無常、非染凈等,故若菩薩於此中取著知、斷、證、修等相者即為顛倒。

修行四無量,四無色,三摩跋提,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者戲論。

若菩薩於四無量、四無色、三摩跋提、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起修之造作者,是為墮入戲論處。因此三十七道品等出世間法皆為引導眾生之方便,此等亦是自性無生,故若於此諸法中起修之造作者,是為乖離實相,故墮戲論處。

修行空解脫門,無相、無願解脫門者戲論。

三解脫門無生無有自體,故菩薩若於此中起有修者,即墮入顛倒戲論之處。

修行八解脫,九次第,隨順行,三摩跋提者戲論。

若菩薩於八背舍、九次第定、隨順學法、三摩提等起修之取著者,是菩薩即墮戲論處。

這些乃是修行中的對治之法,此等亦是方便行法,故若菩薩行者於此諸對治方便起修之造作者,是為墮入顛倒戲論中。

菩薩行者於行種種對治行時,當時時安住在般若智慧中,不於種種對治起能修所修之想,如是方為非戲論之真修行。

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者戲論,我得緣覺菩提者戲論。

若菩薩於小乘四向、四道、辟支佛道,及四果、緣覺果等,起修及證想者,是為墮戲論處。

聖賢果位亦非實有,乃是依證悟實相境界之偏圓差別而立的名稱,如《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出世間聖果,亦如六道及眾生等無實有,故菩薩亦不得於此中生修及取證想。

我具足滿十菩薩地者戲論。

若有菩薩認為自己具足滿十菩薩地之成就者,是墮戲論處。

上文中已經明說諸賢聖位次差別,非實有差別,而是由證悟無生境界偏圓之差所現,故若菩薩於此生取著者,是為墮戲論處。

世間凡夫位次非實有可得,出世間賢聖階位亦不可得。若菩薩階位可得者,則六道凡夫階位亦是實有可得之法。凡非實有,聖亦是無生。

我得菩薩行者戲論。

若菩薩起我得菩薩行者,是為墮戲論處。

菩薩萬行者,皆是成就佛道之方便,既是方便如何會是實有。若非實有者,云何起我得菩薩行之取著?是故,生此想者即是戲論。菩薩當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不取著聖凡等諸差別相,如《大般若經》中雲「無預流無預流果,無一來、無一來果,無不還、無不還果,無阿羅漢、無阿羅漢果,無獨覺、無獨覺菩提,無菩薩、無菩薩行,無正等覺、無正等覺菩提。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與如是法相應,故應言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能相應於般若波羅蜜多者,即離諸戲論處。

我教化眾生,令成就者,戲論。

菩薩若於眾生起教化想,令成就解脫者,是為墮戲論處。

這是因為有教化相的執取,故而是屬於戲論。眾生者無生,故若取教化相者,乖離實相義趣,因此是為戲論。又眾生本來無生,故亦無縛,云何可有實解?如《大般若經》云:「複次滿慈子,一切菩薩摩訶薩行無縛無解,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無縛無解。何以故?以菩薩行等無所有故遠離故寂靜故無生故無滅故無染故無凈,故無縛無解。」菩薩行無縛無解,乃因解縛俱空無所有故。眾生者本來無生,亦無縛無解,故若於是中起教化解脫相者,即是顛倒戲論。

我生如來十力者戲論。

若菩薩於如來十力生取心者,是為墮戲論處。

如來十力皆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所現,若菩薩取十力相者,是為不知無所得之義趣,故墮入戲論中。有關於此義,本師釋迦世尊已經在《大般若經》中廣說,此不贅述。

我得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滿足者戲論。

菩薩若於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等起得想者,即墮入戲論顛倒中。

菩薩欲成就無上菩提,當正學菩提道一切行法。所謂正學者,即是安住於無所得般若妙智中,不著諸行法相而行持者,是為不墮戲論處。如《大般若經》云:「佛言: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學,為正學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為方便故。乃至為正學十八佛不共法,以無所得為方便故。」若菩薩行道時,取著所行法相,及佛果位種種功德相者,此所行非真菩薩行,乃戲論顛倒之行。

我得一切具足者戲論。

若菩薩起我得一切福慧功德具足想者,即墮入戲論處。

若諸法本來無生者,何處當有具不具足相?若凡聖無生,則罪福等亦是無生無實,於何處有一切具足可得?

我斷一切結習者戲論。

若菩薩於斷一切煩惱結習而起斷想者,是為墮入戲論處。

煩惱結習本來無生,我若本空,何處有可斷之煩惱結習?能斷所斷者二俱不生,何故而作如是戲論?

彼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已知色若常無常戲論,不應如是戲論。

若菩薩真修行般若波羅蜜者,必然已知色若常無常等皆是戲論,故不應於戲論而更生戲論。

若是真能發心修學菩提道之菩薩,其必然已對無生義趣生起正見,了知諸法常無常等皆是戲論,故不應生如上所說之種種戲論。這是因為一個真正初發心菩薩都要具足通達無生義趣的智慧,若不具備般若智慧者不名菩薩。如《大般若經》云:「複次憍屍迦,新學大乘諸菩薩摩訶薩,隨所修集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隨所安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隨所修集四念住、廣說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及余無量無邊佛法,皆應以無所得為方便,無相為方便。」既然以無所得為方便者,何故當於諸戲論中而生戲論?

佛陀此處所說,一方面是論述菩薩戲論相,另一方面也是給須菩提尊者明示,真正的菩薩是不會起如是戲論的。

菩薩如是不戲論,乃至我得一切智者戲論,不應如是戲論。

真正能發心行菩提道之菩薩不生如是一切戲論,也不應該生如是戲論。

此處「一切智」者乃是指佛陀所圓具的智慧,並非是指聲聞緣覺一切智。聲聞一切智,與如來一切智之名雖然相同,但境界還是有差別的。如《大智度論》云:「後品中佛說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聲聞辟支佛但有總一切智,無有一切種智。」佛陀所具足的一切智又名一切智智,乃是為區別聲聞一切智而名。如《仁王經》云:「自性清凈,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一切智智乃本覺性,然此本覺無生無相,非得不得之法,故菩薩若於此智生得想者,即是墮入戲論處。

如是不戲論,何以故?自體自體不戲論,非自體非自體不戲論,自體非自體不戲論,非自體自體不戲論。更無有法可以戲論,何處戲論?誰為戲論?何者戲論?云何戲論?

如是不戲論者,是為真菩薩摩訶薩。為什麼呢?於體、非體、體非體、非體非非體等了知無生,心不取著諸相者,更無有法可生戲論?戲論處不可得,戲論者亦不可得,何者戲論?如何能有戲論?

若菩薩能於體、非體等不起戲論者,就不可能於其他法生戲論。因為菩薩了知諸法無自體,故無有可生戲論之處。無戲論處,也不可能有戲論者。戲論本身亦是無生無實,故於戲論亦不起有離之想。如此則是真無戲論者。

是故須菩提,色不戲論,乃至識不戲論,略說乃至菩提不戲論。

世尊言:以是之故,須菩提,菩薩於色受想行識不戲論,乃至菩提亦不生戲論。

一切色法本來無生無實無有自性,受想行識等亦復如是,乃至菩提等亦如是。菩提雖有名然卻非凡夫所認為之有,亦乃無實無生,是畢竟空之空性。發菩提心者亦當無發而發,故證菩提者亦無證而證。如《文殊師利問菩提經》云:「佛告文殊師利:菩提相者,出於三界過世俗法,語言道斷滅諸發無發,是發菩提。文殊師利:是故菩薩應滅諸發發菩提心,無發是發菩提。發菩提心者,如如法性相如實際,無分別不緣身心,是發菩提。不著諸法不增不減不異不一,是發菩提。如鏡中像如熱時焰,如影如響如水中月,應當如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乃得證菩提之因,然發心尚且要無發而發,如如法性相如實際,更何況得菩提果呢?所以若菩薩於菩提生得想者,是菩薩墮戲論處。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如是不戲論,應如是修行般若波羅蜜。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不於有為無為諸法生戲論,應如是於離戲中修行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言:世尊:云何色不戲論,乃至識不戲論,略說乃至菩提不戲論?

尊者須菩提言:世尊,那什麼才是於色不生戲論?乃至於識及菩提不生戲論?

尊者這是在問,要如何觀修才能做到,於色及識乃至菩提等皆不生戲論?

佛告慧命須菩提言:須菩提,色無自體,乃至識無自體,略說乃至一切智無自體,彼不戲論。

佛陀告慧命須菩提言:須菩提,若能照了色受想行識無自體,乃至一切智無自體者,不取著諸相者,彼不墮戲論中。

此中之義,即是開示我們佛弟子,若想離諸戲論者,當於色受想行識及一切智等了悟無生義趣,於此諸世出世間法不生迷惑顛倒,自然能離諸顛倒戲論。

須菩提,如是因緣色不戲論,乃至識不戲論,乃至一切智不戲論。

須菩提,以如是故,亦不於因緣生色起因緣之戲論,受想行識等乃至於一切智亦復如是不生戲論。

此處「因緣色」是指,不僅色無自體,乃至因緣生色等理趣不生有想。因緣生即是無生,故因緣者亦是無生。亦不於修道證四聖諦及佛陀果位等生戲論。

如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成菩薩法。

因菩薩能如是不生戲論,亦能以無所得為方便而行般若波羅蜜,成就菩薩道行。

若欲修行般若波羅蜜者,當先了悟無生義趣而離戲論,心不取諸相,如是乃能行般若波羅蜜而成菩薩之法,如《大般若經》云:「佛告具壽舍利子言:諸菩薩摩訶薩,應以無住而為方便安住般若波羅蜜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若心有所住則為戲論,唯不住諸邊方能秉持中道正見而攝菩薩行法,成菩薩之業。

汝今善意,知此戲論不戲論相。

佛陀對須菩提尊者言:汝盡發利益眾生之心,而問此戲不戲論相。實則,汝已盡知戲不戲論相。

須菩提尊者其實早已經通達了戲不戲論相,之所以發如是問,乃是為利益眾生之而發問。

論主在這一段中,引《大般若經》佛陀與尊者須菩提之語來表明什麼是戲不戲論相。我們通過這段經文的學習,完全可以知道戲論與不戲論的種種差別,若能於此生定解之心者,也能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行菩提道。若於此戲不戲論相,不能生定解之心者,當努力精進聞思般若教法,務必令定解生起,如此方能得行菩薩道根本資格。

偈言:

佛已說因緣,斷諸戲論法,

故我稽首禮,說法師中勝。

佛說因緣理趣,能斷凡夫、外道、聲聞緣覺等一切戲論。佛陀乃一切眾生之依祜主,乃是名副其實的法王。

以上論述種種戲不戲論相者,乃是為解釋「因緣生者皆是戲論」的義趣而說。此偈頌所標之因緣者,非小乘人所知之因緣,乃是究竟的因緣正觀。因此大乘因緣理趣不僅能斷凡夫外道戲論,亦能斷除聲聞緣覺之戲論。

此偈成就四種所得,戲論則斷。

此偈頌能成就四種所得,亦能令一切戲論息滅。

[四種所得]即指於體、非體、體非體、非體非非體了悟皆無自體,而得離此四種倒見的正見。亦可為斷凡夫及二乘常樂我凈四倒,而得涅槃四德。

中道實相不生不滅,故名為常。實相無生故離苦樂等,名為樂。實相離空有真妄,真如不異,故名為我。無生實相之體解脫一切之垢染,又隨化處緣而不污,故名之為凈。

若修行者能依因緣正觀之義趣離諸戲論者,亦可依此得證生滅四諦,無生四諦,無量四諦,無作四諦,此四種四諦乃四諦之究竟義趣。

本論的上半部分整個都是在宣講因緣正觀,亦是在顯示因緣理趣能斷戲論的理據。其實,一切佛法都是在為斷除眾生顛倒戲論服務的,而般若教法中更是如此。

本論的上卷中的前半部是破除世間顛倒戲論,而後半部分就開始破除出世間法執戲論。

在下卷中將會著重八不的理趣來論述了,但需要提醒諸位同修的是,八不也是不離因緣正觀的。丁四遮破四諦實有之謬執。丙一依禮讚偈而宣說斷諸戲論的義趣竟。


推薦閱讀:

法師開示資料集錦(一)
一切人事物都是阿彌陀佛(合集) 凈空法師
釋證嚴法師《三十七道品講義》(七):八正道篇
《阿彌陀經》法義百問錄--凈慧法師
凈慧法師寄語2012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