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過4000年之久「元旦」,隱含啥文化符號和價值?有何啟示?
神州日知 樂兒
流光易逝,2017年已去, 2018年如期而至。
「元旦」,就是每年陽曆的一月一日,是我國也是世界上很多國家傳統的新年。
那麼,你可知道嗎?古代的元旦是什麼意思,和今天的元旦是不是一個意思呢?
「元旦」何意?其實,古人早就開始過「元旦」,「元旦」一詞其實也早已有之,確非舶來品。
成書於唐朝初年的《晉書》中便寫道:「顓zhuān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實際上,在此之前「元旦」的概念已經頻頻出現於詩文之中,南朝文史學家和文學家蕭子云的《介雅》一詩中便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句子。
但此後的夏、商、周、秦、漢的元旦日期也並不一致。
從詞義角度看,「元旦」是一個合成詞,按單個字來講,「元」,在甲骨文中就是人的「頭」,有開始、第一之意。
「元日」就是新年頭一天,《書·舜典》:「月正元日,舜格於文相祖。」
孔傳:「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
《東京賦》:「於是孟春元日,群後旁戾。」
還有唐朝孟浩然膾炙人口的《田家元日》詩和宋朝王安石家喻戶曉的《元日》詩等等,詩文中的「元日」都是我們如今的「春節」。
「旦」,是天明天亮的意思。
《說文解字》認為「旦」是「從日見一上,一,地也」。
「旦」是個象形字,表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也就是早晨的意思。
那麼,「元旦」二字合在一起就是新年的第一個早晨了。
單從「元旦」一詞來說,它最早出自南朝詩人蕭子云的《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
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也對「元旦」作了解釋:「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
房玄齡在《晉書》中也說:「顓帝以孟春三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
還有唐人成文斡《元旦》詩以及南宋詩人陸遊《己酉元旦》詩等等,這裡的「元旦」都是「春節」的意思。
其他稱呼和出處就不一一介紹了,在清朝消失以前,沒有把「過年」稱為「春節」的,大都稱為「元旦」。
也就是說,這以前的「元旦」都不是陽曆的一月一日。
也就是說,古代,正月初一,我們現在稱「春節」或者「過年」,卻稱為「元旦」。
也就是說,他們所說的元旦,並不是我們現在說的陽曆一月一日。
不過,「元旦」在不同朝代仍有不同稱呼:
先秦時期叫「上元」、「元日」、「改歲」、「獻歲」等等;兩漢時期則稱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
魏晉時期又叫做「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
唐宋元明時期,稱為「元旦」、「元日」、「歲日」、「新正」、「新元」等;
而到了清朝,就一直叫「元旦」或「元日」了。
從以上各朝各代對「春節」的稱呼中我們可以看出,「春節」在古時候叫得最多的就是「元日」或「元旦」。
過元旦」來歷
據《史記》記載,「元旦」在夏代是正月初一,在商代是十二月初一,在周代是十一月初一,在秦代是十月初一。
而要追溯元旦之日何時被定為農曆正月初一,則有明文記載始於漢武帝時。
漢武帝之前,正月初一的計算方法並不統一,因此,歷朝歷代元旦的月份和日子相距甚遠。
夏朝以元月為正月,商朝以十二月為正月,周朝以十一月為正月,而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十月為正月。
漢武帝時,恢復夏曆,明文規定元月為正月,並將正月第一天稱為元旦,這就是我們如今的「春節」。
此後,這一規定沿用了2000多年,直至清朝末年。
期間,每逢農曆元旦,封建王朝都會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祭神祭祖、掛貼春聯、書寫福字、燃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等等,構成了公曆元旦之日最主要的內容,每每盛況空前,「元旦」承載了中國人喜慶、團圓、幸福、風俗、文化等多個願望和符號。
當今「元旦」來歷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大清王朝壽終正寢,農曆元旦也被公立元旦取而代之。
為「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經各省都督代表會議表決之後,民國政府決定改用世界通行的公元紀年法。
這樣,我們就把通用於世界的」西曆「,稱之為陽曆;而中國農曆,稱之為陰曆。
陽曆來源於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發明的太陰曆,後結合早期天文學及民間曆法、尼羅河泛濫規律,使之逐步演變成太陽曆。
凱撒成為羅馬共和國的獨裁官後,以古埃及曆法為基礎,改革羅馬帝國陳舊曆法,並於公元前46年開始執行,這便是儒略曆。
隨著羅馬帝國的強大,儒略曆也成為當時西方世界最主要的曆法。
公曆紀元原稱基督紀年,是由義大利哲學家同時兼任醫生的阿洛伊修斯·利尤斯根據儒略曆加以改進而成的一種曆法。
1582年,由時任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頒行,所以,公曆又稱格里高利曆。
格里高利曆將耶穌降生之年設為公曆元年,耶穌誕辰12月25日被設為聖誕節,而耶穌施行割禮之日被定為公曆曆法的第一天,即今天的公曆元旦。
由於耶穌出生於猶太家庭,受割禮是履行與上帝之立約、確定猶太人身份、進入婚姻許可範圍的標誌,是猶太人一生之中最為重要的時刻之一。
耶穌受割禮是在他誕生後的第八天,自聖誕節之日算起,8天之後便是新年之首——1月1日。
16世紀格里高利曆頒行後,基督教隨著地理大發現及歐洲殖民者的海外擴張,大踏步地走向全球,公曆得到最大範圍傳播,逐步成為國際通行紀年標準。
格里高利曆自誕生之日便帶有濃厚宗教色彩,初衷也為服務於基督教勢力擴張,而主要節日無一例外都與耶穌緊密聯繫在一起,公曆元旦自然概莫能外。
但是,格里高利曆客觀上為文明社會提供了準確、可靠而又科學的日曆系統,對於推動人類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公曆元旦也發展成為人類文明重要組成部分。
當然,從這個角度來說,經歷4000多年之久的農曆元旦的價值與意義也不遑多讓。
民國政府改用世界通行公元紀年法後,將1912年定為民國元年,公曆1月1日為「元旦」,此前的農曆正月初一改稱「春節」。
1949年9月,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京召開,時商定沿用民國時期已定的公曆和農曆並舉的方案,並且將公曆新年之始――元旦列入法定假日,從此成為全中國人民的節日。
當然,與農曆元旦相比,公曆元旦的慶祝活動、內容及其影響力等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
如今, 我們說起「元旦」,通常是指公曆1月1日,而農曆正月初一則稱為「春節」,這一約定俗成自1949至今已近70年。
因此,可以說,中國人過元旦已有4000年之久,但是,過公曆元旦不過半個多世紀。
文化是在漫長歲月中多少代人潛移默化化出來的,像我們腳下老繭,是靠時間踩出來的,絕不是粉底霜或腮紅,往臉上塗抹就可以容光煥發。
「生也有涯,無涯惟智」,需要文化在積澱的過程中揚長避短,取精去劣。
"元旦」演變為「春節」,到「元旦」而成當今意義上的「元旦」,不也是這麼一個過程嗎?
推薦閱讀:
※Joe,要做正確的事情……
※南昌大墓墓主初步明確為海昏侯劉賀 價值超馬王堆
※淺議信訪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無畏短期波動 放眼長期價值
※你的外在形象就是你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