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太極拳理及太極拳技術分析

原文地址:太極拳理及太極拳技術分析作者:深呼吸 太極拳理及太極拳技術分析 侯順子 教授漫談太極及太極運動 在古漢語中,「太」為最大、最高之意(日本至今仍用太代大),「極」,「至」也,最遠最後的界線。太極一詞最早出現在三千年前,周文王所著《周易》其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這裡的太極是一種哲學觀點,認為太極是一切變化之起點,派生萬物之本源。 宋代朱煕也提出「總天地萬物之理,便是太極」。陰陽魚圖,表示宇宙萬事萬物舊陰陽兩大範疇,太極圖陰陽魚表示陰陽運動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動態平衡,中間一線為太極。 太極陰陽學說在我國哲學、醫學、養生學中均占重要地位。但用其命名拳種卻是三百年前之事。清朝是武術各流派確立、集大成的時代,武術健身作用日益顯著。清朝18世紀後期,乾隆年間武術家「王宗岳」的著名論文《太極拳論》開篇曰:「太極者,無極而生,多生出動靜之理、陰陽之母也」。這是用太極陰陽學說來解釋拳理,從此太極拳的名稱才正式沿用下來。用太極命名拳法,即表明太極拳理與天地萬物之理相同,充滿了陰陽、剛柔、動靜、虛實變化之理。 郭沫若先生稱「武術是中國民族文化中的珍珠」。毛澤東亦稱「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打球、爬山、游水、打太極拳……」。鄧小平也提詞:「太極拳好」。國內幾百年來已發展形成為揚、陳、吳、孫、武五大流派太極拳,建國後更以24式、48式、88式、42式加五式競賽套路,加劍、刀、槍、棍、推手、對練、太極扇形成太極系列,故太極拳已成為一個多功能的集「體育、娛樂、文化於一體,融健身、醫療、修身於一爐」的流派文化。 而且影響到世界各地,被日本稱為「中國的神經體操」的太極拳已被國內百萬人接受,因為「心靜、體松」對快節奏的緊張工作生活的調節作用十分顯著。美國每年撥款80億元支付老年人跌跤後的治療(因為美國國家疾病防治中心統計,85歲的老年人,跌跤占死亡率之冠,65~85歲婦女中跌跤成致命的第二號殺手)。 其原因主要是現代文明以車代步,缺乏體力勞動與鍛煉,尤其是平衡方面的鍛煉,而太極拳的被稱為古老的秘密,密在「陰陽平衡,中正安舒,支撐八面」「內固精神,外示安逸」以意導氣,以意導功,是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最好的運動之一。因此,美國人稱其為「東方的健身芭蕾」。因此可以在「生命在於運動」後,再加一個「生命在於平衡」。總之一句話,太極拳亦是一種養身功,「調身、調心、調息」陰陽調和、動以養身、靜以養心、動靜相間、身心並練、天人相合、形神合一的低強度有氧運動。太極拳的獨特作用 1 對神經系統:其影響與氣功、坐禪的意守作用有異曲同工之妙,充滿柔情、詩意的小夜曲。據北京醫療研究所調查,打拳組老人血壓均134.1/80.8汞柱,動脈硬化率為39.5%,而一般老人血壓均154.5/82.7汞柱,動脈硬化率為46.4%,上海體育科研所研究表明:練拳0.5~1年,對定量負荷呈正常反應者從29.6%增至50%。 2 對人類嚴重威脅的三大疾病(腫瘤、心血管、腦血管)其中心血管占首位,太極拳運動對心血管系統能產生良好影響,循環系統得以良好改善。特別是太極拳吸收中國古代養生法,則要求「心靜、體松、中正、安舒、氣沉丹田」,形成動中寓靜、柔中寓剛、內外兼修的方法。因此是理想的強體、康復、輔助治療的有效手段。從「體外反博」的原理講,太極拳多下肢單重,一方面鍛煉了腿部肌肉力量,另外,促使血液加快、反博、流通。俗稱「人老先老腿」,事實證明,常練太極拳的老年人步履輕盈,上下樓梯不亞於中年人,實為現實生活中常見的普遍現象。 3 太極拳的技擊作用。太極拳的技擊作用十分獨特,強調「舍已從人,以柔克剛,化而後發,後發制人」、「四兩拔千斤」突出圓的作用,以旋轉對付強攻、以變制快,今昔均有太極高手「藐視」散手運動,並非誇口。 4 太極拳對腦功能心理的調節作用徐才將太極歸納為「強體、醫身、益智、修性、樂群」五方面,另有一提法:「健身、醫身、防身、修身、娛身」五大功能。亦可用五個字:「松、靜、柔、勻、圓」,松、靜使大腦機制進入良好的狀態,有人將此比喻為「大腦皮層的體操」很有道理。當代研究,70%的疾病與心理不健康有關,有孤獨感、傷悲感的人患疾病率達40%以上,而樂觀者僅為1.4%, 馬克思曾說過:「良好的情緒勝過十付補藥」,故「心靜、體松」要求排除雜念、淡泊名利、不纏瑣事,諸葛亮有「淡泊其明志,寧靜以致遠」的名言。這些對不良情緒均有疏導、轉移,促進心胸豁達、開襟,若能與書法、繪畫等寧神靜氣、修性養身配合,則效果最佳,據福州109歲的老人稱「心理健康」是關鍵、「七情六慾」不為過亦為是其關鍵。太極拳技術動作分析 1 姿勢正確 A、頭部 自然上頂,避免頸部肌肉硬直,不可東偏西歪或自由擺晃,頭頸應隨身體位置和變向變換與軀幹旋轉上下連貫協調一致。面部要自然,下顎里收,用鼻呼吸,口自然閉合。(虛靈頂頸) B、軀幹部 要領為「含胸拔背」或「含蓄在胸,運動在兩肩」應順其自然。要求身體「端正安舒」即腰脊為第一主宰,「刻刻留心在腰間」、「腰為車軸」,無論進退重心變化或虛實變化,要有意識的向下「松垂」,以助氣下沉,不可前傾後屈,以增加兩腿力量,穩固底盤。 C、臀部 要求「斂臀」避免臀部凸出或左右扭動,要松腰、正脊以維持軀幹正直。 D、腿部 進退轉換要求腿部動作正確、靈活、穩當,重心移動、腳的位置、腿彎曲程度及移動銜接密切相關,腿部活動時要求是兩腳輕起輕落,使下肢動作輕穩,進退靈便,前進時,一腿支撐重心,另一腿緩緩邁出,腳跟先落地;後退時,腳掌先著地,然後慢慢踏實,橫步時,側出腳先落腳尖,然後腳掌、腳跟依次落地,跟步、墊步均為先落腳尖或腳掌。步型或步法均要求虛實分明,除起勢、收勢外,避免雙重。 E、臂部 總的要求是沉肩垂肘、肩肘放鬆,運動時,注意關節松沉,並有意識向外引伸,使手臂有迴旋的餘地。手臂一伸一屈,不可「平出平入,直來直去」,應把腕部和前臂的旋轉動作確切的表現出來。凡收掌動作,掌應微含蓄,但不可軟化、飄浮。前推時,注意沉肩垂肘,要徐徐內旋,手腕微向下塌,手指要舒展,拳要松握。運動中不可斷勁,做到既有節分,又能連綿不斷,輕而不浮,沉而不僵,靈活自然。運動方法 A、「心靜體松」。所謂「心靜」,即排除雜念,使精神貫注到每個細小動作中去,做到「意到身隨」。比如做「按」的動作,就要先有向前按的想像,如意欲沉氣,就要有使氣下沉的想像,意不停,動作也隨之不停。排除雜念、思想集中的辦法:是要把動作想的細緻周到,做時柔和、連續而有節律。而這種有節律的動作有利於調節大腦皮質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 其次,使大腦的其它部分處於抑制的休息狀態,消除思維和其它局部工作由單一引起的疲勞,避免過渡興奮和無謂的緊張,調整大腦的平衡作用。如能排除雜念、思想專一,還能保證「用意不用力」的運用和用意識引導動作。從而也就能調整呼吸,使意識、動作、呼吸三者結合,達到內外合一的效果。所謂「體松」即不該用力的部位不緊張,該用力的部位保持自然開展的狀態。「松」是完成姿勢正確、周身協調、動作舒展、變轉圓活的基礎和保證。 只要掌握了要領,在適當的速度下活動半小時,身體各部位並不酸疼,反而感到輕鬆舒適。「氣不湧出,面不改色」,相反則「心跳氣喘,容易疲勞」。這裡要注意的是「松」並非軟弱無力,如手掌前按時,腕部不塌、指尖不挑、掌心也不前撐(即屈指舒掌)手腕過於軟化無力或做成搖蕩漂浮、上下異動,這都是錯誤的。 B、連貫圓活 所謂連貫即在各拳式間或各個動作間都要前後銜接,不可在銜接處有顯著的停頓或露出斷續的痕迹(在無形中用意識表示虛實輕重者不在此限),務使各個動作「節節貫串、綿綿不絕、一氣呵成」。若「長江大海滔滔不絕」。這種動作異常細緻,前一個動作的完成,恰好是下一個過渡動作的開始,好象是把所有的定式和過渡動作變成珠子,用線穿起來一樣。動作間似停非停。所謂圓活是指練起來要靈活自然、銜接合順,無論「分、抱、雲、架、按、跳、摟、推、穿、插」等掌法變化,臂部本身永久保持彎曲,運行路線也按不同曲線反覆變轉。下肢也似屈非屈,曲中求直。總之,要轉動自然,變轉圓活,輕靈順遂。 C、柔緩均勻 柔、緩為太極拳的特徵。「運動如抽絲」要求用勁時如同抽絲一樣綿綿不絕,用力不僵不拘,不能忽快忽慢,也不能過慢,過慢則氣勢散慢。要以氣勢連貫、呼吸自然、動作不停為度。這就需將重心、虛實變換得當,保持身體平衡、穩定,才能做到均勻。 D、上下相隨 即全身上下肢、周身協調,全身「一動無有不動」要做到則必須先通過單式練習,如起勢、雲手、虛步樁、弓步以及移動重心、變換步法等來鍛煉下肢支撐力量和轉換要領。逐步做到手到腳到,意志配合。 E、虛實分明 動作達到終定式為「實」,動作變轉過程為虛。支撐重心腿為實,輔助支撐或移動換步腿為虛。上肢動作體現主要內容的手臂為實,輔助配合手為虛。用力時,要有張有弛,區別對待。實則沉著、充實,虛則輕靈、含蓄。握拳由松而緊,或由緊而松。避免不分主次,平均用力和雙重,導滯的毛病。虛實、剛柔對立統一,太極拳運轉過程中,兩手兩腿大多是一實一虛相互交替,即使動作做到終點時,也要求各關節、肌肉保持少許伸縮、轉化餘地,過去稱為「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做到「柔中寓剛,剛中寓柔」過去有講,「邁步如貓行,運動如抽絲」也說明這個道理。 F、意識、動作、呼吸三結合 即達到「全身上下,內外統一」。以上三結合,即在意識的主導下,使動作和呼吸緊密結合起來,意識活動和呼吸過程均要配合動作要求,反過來又促進動作完善。太極拳要求「以意領體,以體導氣」意思是意識引導動作,動作結合呼吸。也就是把想像和動作結合起來,隨想隨做,當然「引導不是不分主次地絕對平均,而是把意識用在動作虛實轉換中的主要部位」。如立手時,眼雖注視右手及腰轉,但對於左手,重心的左右移動,並未放鬆不管,只是重點注意右手罷了。關於意識引導動作,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意識集中不是情緒緊張、動作呆板。 打拳時要注意「情緒飽滿、精神貫注」(眼神運用)。是意識活動的重要體現,應體現「自然生動,富有生氣」。 意識、勁力、動作三者統一,但相互關係有主有存。意識引導勁力,勁力產生運動,所以太極要求「先在心,後在身」勢換勁連,勁換意連。 動作結合呼吸 太極拳呼吸要求「深、長、細、勻」、「通順自然」,初學者要求自然呼吸,待動作熟練後,可以根據個人鍛煉的體會和需要,在合手自然的原則下,有意識的引導呼吸。身體上升時吸氣,下蹲時呼氣,舉手時吸氣,下落時呼氣,亦可採用腹式呼吸,以求深、長。 當開、升、起、屈時,有意識吸氣(如白鶴亮翅,如封似閉前)。當合、落、降、伸時,有意識呼氣,同時要有充實如下沉的意識。(如海底針,攔雀尾的下蹲和向前擠)。但呼吸不是絕對的,練起來呼吸的次數、深度各有不同。同一套路,不同體質的人或不同速度演練時,呼吸無法強求一律。當有時感到難以將動作和呼吸結合時,仍用自然呼吸加以調節,才能保證動作與呼吸順暢、妥善,特別是體質較弱之人,更應因人而宜,保持呼吸自然順遂,不能以力使氣,生搬硬套,違背呼吸自然規律,以免傷害身體。太極拳總體風格 楊式:舒展中正、柔中寓剛、圓活飽滿、沉積渾厚。 陳式:纏繞摺疊、松活彈抖、快慢相兼、蓄髮互變。 吳式:輕靜柔化、緊湊舒伸、川字步型、斜中寓正。 孫式:開合相接、轉換靈活、進跟退撤、身到意合。 42式:兼取各式、融為一體、轉接柔順、中正安舒。 太極劍:端莊沉積、剛柔相兼、劍勢清澈、縈迴纏綿。太極拳入門與四個階段 1、塑形即重視基本功與基本技術的訓練,先重形、後重意,即「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幾層地基,起幾層樓房」。 ①、基本功:上盤手形、手法,中盤身型、身法,下盤步型、步法。 「形」是意動的基礎和前提,所「勢正招圓」。 「三抓」: A、抓腳步和樁功。拳諺講:「其根在腳,發於腳,主宰於腰,形於手指」即樹根、樹榦、樹葉,根深才能葉茂。「未練拳,先扎馬」,太極樁、開合樁、升降樁、虛步樁、弓步樁,定、行結合,進、退、橫。 B、抓路線:體會弧、圓、非直出直入、上下分、分動→完整 C、抓定勢:飽滿圓撐、勢正形准,防直臂、挺、塌毛病。 ②、基本技術抓典型動作,連續左、右或行進間「倒卷肱勢、雲手、野馬分鬃、摟膝拗步、捋擠勢、攬雀尾」……。 「形正」中注重姿勢的正確。八句話:虛領頂頸、含胸拔背、松腰斂臀、圓襠松胯、沉肩墜肘、舒指坐腕、尾間中正、旋腕轉膀。 「法正」中注意腰胯的松活,主宰作用,帶動四肢進行,以腰為軸,上下相隨,手隨足運,足隨手運。 步法輕靈與沉積統一。 手法:動時以手帶肘,以肘帶肩,定時以肩摧肘以手催手,亦稱「膀隨腕轉」,「腕隨掌轉」。 2、重勁 會→熟→巧→精→絕,五步棋。由松入柔,由柔入沉,。由方入圓,由正進整,「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即「一動自動,一靜自靜」,虛實勁→虛實分明,剛柔勁→剛柔相濟,蓄髮勁→蓄而後發,輕靈勁→沉積中見輕靈,輕靈中見沉積「邁步如貓行」,「運動如抽絲」勢勢相承,動動相連,勢斷勁不斷,勢換動連(動斷意不斷) 3、求意 在形正、勁整的基礎上,求內在的東西,(神聚)意識攻防之理,氣質、神采、韻味等。 眼法:聚隨,時而「手領眼動」時而「眼領手動」,「隨眼」即要「柔和、隨勢」,「定眼」即要「專註,守一」。求意,重要方法是「領」與「沉」的統一,「神宜上領」,「氣宜下沉」。心靜神舒,心曠神怡,靜中生動,動中寓靜,雖動猶靜,「形、動、意、氣」高度協調統一,即隨心所欲。即「明規矩而守規矩」,「脫規矩而合規矩」。 4、雕風:塑造個人風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它藝術,觸類旁通,針對性,創造性,從音樂、舞蹈、繪畫、美術、雕塑中吸取營養,塑造個人特點。 高佳敏→細膩柔美。 林秋萍→典雅端莊。 李強→輕中見柔。 陳思坦→渾厚樸實。 王麗芳→飽滿有韻。 王二平→神采通人太極拳十一大教學法 1、講解示範,提示領做法:(生動、形象,適合對象,示範面領做位置與小助手。) 2、完整與分解法:(上下肢分解, 分解動作) 3、重複練習與多樣安排法(每遍不同要求,單個、組合、分段、半套、全套) 4、正誤對比法 5、因材區別對待法 6、攻防體驗法(意識含義) 7、錄像分析法:名家、個人比較、直觀、快、慢、書、圖。 8、教具運用法:尺、竿、球等。 9、糾錯阻力法:啟發與直言,加阻力。 10、教學比賽法:課堂、課外、交流。 11、滲透教學法太極拳八門勁法的分析 太極拳八門勁法, 簡稱八法。即扌朋、捋 、擠、按、扌采、扌列、肘、靠, 八種運用勁力的方法。太極八法是太極拳尤其是太極推手的核心。自太極拳產生以來, 研練太極拳者無不在太極八法上痛下功夫。太極八法中的每一法, 都體現出太極陰陽之理, 變化萬千之法。理可妙悟人生宇宙萬事,法可克敵致勝立於不敗之地。理中有法, 法中有理, 法理交融。 (一) 明、清學者的研究 《中華武術文庫·古籍部》收集的明清時代132 篇有關太極拳的論著, 談及太極八法者首推王宗岳先生。他在《太極拳釋名》中寫道:「太極拳, 一名『長拳』, 又名『十三勢』。長拳者,如長江大海, 滔滔不絕也。??扌朋、 、擠、按, 即坎、離、震、兌。四正方也; 扌采、扌列、肘、靠, 即乾、坤、艮、巽, 四斜角也。此八卦也, 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 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 曰『十三勢』。」①明、清學者為太極八法命名並定了方位, 即四正四斜。還指出八法合五行構成太極拳。但是明、清學者均未對太極八法做進一步地解釋。 (二) 民國學者的研究 太極拳發展到民國年間, 形成了陳、揚、吳、武、孫五大流派。各派學者紛紛著書立說, 廣傳門徒, 使太極拳從農村走向城市, 遍及大江南北。這一時期對於太極八法的研究更加深入具體。在眾多論著中以楊式太極拳代表楊澄浦的著作影響最為深遠。楊先生提出:「扌朋法向外, 駕禦敵人之按手, 使不得按至胸腹貼近, 故曰扌朋。」「 者, 連著彼之肘與腕, 不抗不採。因彼伸臂襲我,我順其勢而取之, 是收回意謂之 。」擠者。??用前手側采其肘, 提起後手, 加在前手小臂內便乘勢擠出。」 「按者。??以手心按彼左肘節, 左手又以手心按彼左腕上, 是謂之按。按復轉為扌朋。扌朋、 、擠、按, 終而復。」②這個時期的學者根據固定的太極推手模式, 描述了太極八法的具體形象。但對八法之間的內在聯繫、八法的內涵以及在太極拳技中的一般性意義未做進一步論述。 著名的太極拳家顧留馨提出:「扌朋勁在八法中最為重要, 在太極拳中也極為重要。濟南洪鈞生同學總結為:『太極是扌朋勁。動作走螺旋』。」陳式太極拳家馮自強先生進一步研究認為:「扌朋勁是八法勁的總勁, 貫穿於整個八法勁中??」張卓星先生寫道:「扌朋勁是八門勁法的基礎, 其餘七門勁法??只不過是扌朋勁的不同表現。它們的區別, 僅僅是用勁的部位, 勁力的方向、長短及與之相配合的手法、身法不同而已, 其勁力本質並無不同。??都是剛柔兼備的。 著名的吳式太極拳家徐致一先生曰:「扌朋讀如朋。這是一種向前而又向上用力的斜線動作。」⑥趙堡架傳人王海洲立說:「我用雙手粘住對方腕與肘以上胳膊, 順其來勢, 向一側引, 使對方來勁落空。 要不頂不抗。」⑦張卓星先生認為:「以一掌按於另一手的肱內合向外推, 稱為擠。」⑧沈壽先生則說:「按法包括單按和雙按, 即用兩手或一手沉化後向前按出。名家風采賞析--八門勁法 1. 扌朋勁。我們分析研究了各流派學者們關於太極八法的論著, 結合自身數十年研練太極拳的體識, 認為扌朋勁是有訓練的太極拳手, 無論身體何處, 在受外力時體現出來的一種不丟不頂、攻防兼備的狀態。扌朋勁是一種力, 具備力的三要素(方向、大小、作用點)。扌朋勁的矢量總是隨外力的矢量變化而變化, 致使合力的方向不能通過我之中軸而我的意念則直指彼之重心。其動微, 其象隱。 扌朋勁 只有在受外力時才能體現出來。維持扌朋的狀態, 向前上方引伸, 是明、清學者對於扌朋勁方位的理解。扌朋勁是八門勁的基礎, 貫穿於八法之中。 扌朋勁的本身就含有太極陰陽之理, 可攻可防(可陽可陰)、攻防互變(陰陽轉化) , 隨時都可以根據客觀情況轉化為八法中的任何一種勁法。扌朋勁是太極推手的靈魂, 搭手具有扌朋勁, 接觸點上一片「中和」之氣, 敵之力線總不能通過我之中軸, 我之意則直指敵之重心, 所謂「人不知我, 我獨知人」, 故勝券在握。反之, 一搭手非丟即頂, 沒有扌朋的狀態, 中軸暴露於人, 則敗數定矣! 捋勁 在扌朋的狀態下, 接定彼力含向左後或右後引化意, 為捋勁。 擠勁 在扌朋的狀態下, 接定彼力含向前引伸意, 為擠勁。 按勁 在扌朋的狀態下, 接定彼勁含向下引伸意, 為按勁 扌采勁 在扌朋的狀態下, 一側接觸點聽住突然快速沉帶, 以拔其根為扌采勁; 在按兼  的過程中聽住彼勁弧形上帶, 以拔其根也為扌采勁。 扌列勁。在扌朋的狀態下, 短距離發出的彈抖勁為扌列勁。 肘勁。在扌朋的狀態下以肘的部位體現出來的八門勁法皆呼之為肘勁。 靠勁。在扌朋的狀態下以軀幹部位體現出來的八門勁法, 皆稱之為靠勁。八門勁的特徵及相互關係 在八門勁法中, 肘、靠二勁是以施力的部位命名的。古人雖給八門勁法定了方位, 但在實際應用時也不盡然。肘、靠雖屬四隅, 也可體現出扌朋、 、擠、按, 四正的勁別; 扌朋、 雖屬四正, 隨時都可演化為扌采、扌列等四隅的勁別。實屬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混然一體。就運勁特徵而言, 扌朋、捋 、擠、按, 多體現出圓柔的一面, 但不是盡柔, 柔中有剛, 扌采、扌列、肘、靠, 多體現出剛烈的一面, 但也不盡然, 剛中有柔。必須再一次強調, 扌朋勁是八門勁法的基礎, 貫穿於八法之中。若不是在扌朋的狀態下實施扌采、扌列, 其結果與形象則無異於一般拳種的摔、打。若在太極推手中缺失扌朋勁, 則無巧可言, 其結果與形象和摔跤相類。不失扌朋勁的推手, 才稱得上太極推手, 才具備太極味。 八門勁之所以具備剛柔相濟的特點, 是因為它們的本質就是扌朋勁。因為扌朋勁的方向和大小總是隨著作用點上所受外力的方向和大小變化而變化。導致合力方向不能通過受力者的中軸; 作用點上壓力大小的感覺不再增加。因為施力者未感到作用點阻力的增加, 故顯示了扌朋勁圓柔的一面;因為扌朋勁的力向總是通過施力者的中軸指向其非支撐方向, 故我一旦用力彼必有不可抗拒之感, 顯示了扌朋勁剛烈的一面。 這就是所謂的剛柔相濟的內勁。表面上看來似乎很神奇, 實則完全符合力學原理。太極拳家通過長期的艱苦修練, 練就了對形體高度的自我調控能力, 能夠在碰點瞬間, 根據作用點皮膚上獲得的信息, 迅速準確地做出反應。這是一個複雜的條件反射。作用點上的皮膚感覺器將外力變化的信息傳入大腦皮層, 通過分析判斷後再發出指令, 使相應的關節肌肉做出協調的反應, 這就是扌朋勁。八門勁可以互相轉化, 都具有剛柔相濟的特徵。對太極拳推手過程的力學分析 1  F、t 與( v - v0) 三者之間的關係太極推手以轉動和移動對方身體為主要練習,為了移動對方,為了使其快速移動致失重,或摔跟斗或騰飄,類似上述列車運動狀態改變之情形,也有兩種做法,一是用大力猛推,一下子將人推出去,推力作用的時間較短;二是用小力推,照樣把人推出去,推力作用的時間較長。第一種做法,受年齡、體重、力氣等制約,身高體壯者所能為。第二種做法,受力的作用並不大、也不受年齡等限制, 只要具有太極拳的「粘隨」勁,牢牢的粘附在對方身上,隨對方實質性的勁力運行方向,微微用勁,似松非松、將展未展,以滿足力的持續作用及作用時間長的要求即可。 小力的作用也同樣能獲得使物體運動速度很大的效果,這有它的力學根據。在力學上有Ft = m( v - v0) 的公式,用在推手裡,可理解為: F 為甲施與乙的恆力; t 為F 的作用時間; m 為乙的質量,是定值; v 為乙受力作用後,最後身體的運動速度; v0 為乙受力作用前身體的運動速度。( v - v0) 為乙受甲力作用前、後的速度變化量,該量越大,乙越不穩。乙的質量m 是不會變的,在m 不變,為使( v - v0) 大,可使Ft 大。有三種途徑:可增大F;可延長t ;也可F、t 同時增大。 雖然F、t同時增大最省事, 然而太極拳卻更偏愛、更崇尚走延長t 之路,這條路最難。這就要求太極拳手把用於求力氣的那部分精力轉移到求延長力作用時間的努力上來。力氣小一倍,力作用時間延長一倍,效果一樣! 一個人苦苦練習能增大幾倍力氣? 況且中年之後,力氣只會變小、不會變大,此途前景暗淡無望。而力作用時間的延長,會隨練功的深入,年齡的增長永遠持續不斷,成倍成倍增大,前途無量。這就是為什麼太極推手老當益壯,耄耋仍能御眾的力學道理之一。 2  增大t 的途徑t 的成倍增大,全在於「極柔軟」的操作。只有具備「極柔軟」才可能無孔不入,緊緊的貼附在人家的身上持續用力。力氣雖不大,沉肩墜肘,有時臂重之力足矣,然t 成倍成倍的增大,人還受得了? 此即由「極柔軟」而後得的「極堅剛」。憑力氣較絕對,難能靈活轉彎,無法做到貼附在人家身上持續「跟蹤」用力。鬆柔是太極拳的生命,名符其實,窮畢生求鬆柔不會錯。一個成功的發放,人如彈丸彈蹦而出,乾脆利索,似時間極短,其實非也。發勁最講究「透」字,透就是意味深長,人被放出,余意仍未盡呢。發放要用長勁,發前是拿,發時仍有拿仍有控制,力的作用時間並不短。發時,有力儘管爆發,加上邊發邊拿,發時總不失拿,使力的作用時間盡量長,如此, Ft就相當可觀了,人被騰空拋擲,情理之中。透過「極堅剛」的拋擲現象,可看到「極柔軟」的沾連粘隨這個太極拳的根本東西。 3  Ft 的適用條件用了力,並且力作用了一段較長時間,力F 和作用時間t的乘積一定產生效果嗎? 也就是說物體一定會被推動嗎? 回答是否定的。如用力推牆儘管用了力,並且推了好長一段時間,牆可能仍紋絲不動;又如推手切忌「頂牛」,人家力氣比你大,這時千萬不要誤以為延長「頂牛」時間可以把人推動。 動量定理適用於具有速度變化的物體,推牆和「頂牛」不存在速度變化這個條件。因此,要把人推走有個訣竅,即乘勢,乘對方的運動趨勢(有速度變化) 加力。要拋擲人也應視人有後退之預動、或周身不得勁之時,此時加力,力和力作用時間的累積才起作用。人正面對頂, 會給拋擲帶來困難, 太極拳講不頂,講得機得勢,為的是創造動量定理適用條件;為的是讓力和力作用時間的累積起作用。 在用Ft = m ( v - v0 ) 討論推手中的有關問題時,我們都約定是乘勢,即假定v 和v0 同方向。人朝我沖,我捋引;人退我綳送;人左旋右轉,我扌列隨,捨己從人,隨曲就伸,不丟不頂,讓Ft 起作用。 太極拳運動中,推手的風格會因師而異,因人而異,有的側重發放,有的側重柔化。側重不同,練習方法會有所不同。本人習練以柔化著稱的吳氏太極拳術,而在從師習藝過程中,比較側重對延長力作用時間的追求,側重對化之至長,打之至深的追求。太極推手是一個十分講究得機得勢用巧勁兒不是用蠻力和絕對力的過程。在推手訓練和練習中,只要我們遵循力學原理,正確把握F、t 、v 之間的關係,才能收到預期的鍛煉效果簡化太極拳誘導的髖膝關節角度變化 髖關節角度減小是練拳過程中股骨頭在髖臼內主要沿矢狀面滑動的結果,也包含脊柱特別是腰椎運動的成分;膝關節角度減小表明練拳時下肢運動鏈的膝運動偶活動在矢狀面內以屈為主。關節屈曲30°—40°是髖膝關節的功能位。總體上處於髖14315°—15018°、膝14216°—14718°的兩下肢弧形運動形態正是構成簡化太極拳魅力的要素之一。運動中髖膝關節角度減少2912°—714° ,反映出一次太極拳運動誘導的髖膝活動總效應是髖膝關節微屈,與髖膝關節功能位吻合,也意味著髖膝周圍的肌肉特別是股四頭肌、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頭肌得到了鍛煉。
推薦閱讀:

摩登舞經典理論技術精選(1-6)
倫巴技術提高?要看你練什麼~
乒乓球正手近台快攻技術
癌症診斷準確率近90%!厚積薄發下的液體活檢技術即將迎來春天!
數字化學習――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

TAG:技術 | 太極拳 | 轉載 | 技術分析 | 太極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