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對達爾文的挑戰成功了嗎
周忠和
「為什麼人們對進化論會有認識誤區? 除了進化論本身確實是比較複雜的一門學科之外,我覺得最大的根源可能還是我們對它不了解,就跟人和人之間的誤會一樣,有時候通過溝通,就能消除。」
在最近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墨子沙龍」舉辦的論壇上,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周忠和,就有關進化論認識的常見誤區,為公眾進行了辨析。
中間類型化石的挑戰
有人說達爾文經常被挑戰,達爾文自己怎麼看?
達爾文是一個很嚴謹的科學家,他的物種起源理論早就想到了自然選擇,但他悶了幾十年都沒發表,因為他還要做各種考證。所以達爾文曾經說過,生物的中間類型非常重要。他說的中間類型主要指的是化石,「這一點,也許將成為對我的理論最直接、最嚴重的挑戰。」
達爾文覺得,我們到山上去看一個地質層面,應該見到不同層位充滿了各種各樣過渡類型的化石,但是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我們古生物學家找化石的時候就會發現,一種類型的化石往往延續一定的時間,相似的種類中間還是有著很明顯的差異。
有人諷刺說,神創論者也「喜歡」化石,因為他們不停地重複一個滿口是「缺失」的咒語:「給我看你的過渡類型。」所以直到今天,很多神創論者或者極端宗教主義者反對進化論,就是拿「缺少過渡類型的化石」來作為一個攻擊借口。
事實情況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在《科學》 雜誌2014年十大進展中,有一項是鳥類的起源 (見右圖),講到近一二十年,在中國發現了一些長羽毛的恐龍和早期鳥類,這使「鳥類起源於恐龍」假說獲得了大量的化石證據支持。
如果只看現在的生物,我們可以推斷,鳥類應當是從爬行動物進化而來的;但是,現存的爬行動物里包括龜、蛇、蜥蜴、鱷魚等這樣一些不同的類型,它們和鳥的差距還是很大的,這中間肯定還缺了不少環節。我們要怎麼找到它們中間的過渡類型呢? 當然從化石里去找,化石能夠提供進化的很多過渡類型。
在過去的20年間,中國發現了大量證據,其中有長羽毛的恐龍。以往的觀點認為,羽毛是鳥類所特有的,後來發現恐龍也能長羽毛,比如中華龍鳥、顧氏小盜龍等等。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發現的赫氏近鳥龍,這個種名就是獻給赫胥黎的,因為作為進化論最忠實的支持者,赫胥黎被稱為「達爾文的鬥犬」,碰巧他又是第一個提出鳥類起源於恐龍學說的科學家,所以把這樣一個物種的名字獻給赫胥黎,應該是一個最好的紀念,也是對進化論的一個支持。
其實除了長羽毛的恐龍,我們也發現了很多原始鳥類的化石,比如熱河鳥、孔子鳥等過渡類型的化石,從而填補了恐龍與現代鳥類之間的不少空白。
不僅生物不同類群之間存在這種過渡,實際上一種生物重要特徵的演化,也是這樣循序漸進的。表型進化有一個特點,就是一般不會無中生有———一下突變出一個翅膀來是不可能的,你總得找到類似翅膀模樣的結構。生物特徵的變化以及複雜的結構,從來都是在原來簡單結構基礎上經過修修補補而來的,所以這也決定了沒有完美的進化。
我再舉一個化石的例子———哺乳動物耳朵里的聽小骨,這個小骨頭是哪來的呢? 實際上,其中有兩塊是從爬行動物的下巴裡面來的。它原先在下巴里負責的是別的功能,最終鑽到哺乳動物的耳朵里,變成聽小骨。當然化石裡面會找到一系列過渡的類型,就是說,耳朵里的這些骨頭不是一下子冒出來的,它有一個逐步過渡的過程。
實際上,生物演化就是要解決一系列不同生物之間的過渡,以及這些重要的特徵是怎麼來的。芝加哥大學進化生物學家傑瑞·科恩說,「雖然達爾文在寫作 《物種起源》 的時候,還沒有任何過渡形態的物種可供其作為證據,但如今他應當可以瞑目了,因為現代古生物學的累累碩果已經徹底證實了他的理論。」這當然是對古生物學的一個很高的評價。儘管如此,化石的記錄實際上並不完全,因為曾經存在過的生物,其中能有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變成化石,就很不容易了。正因為化石不完全,所以導致了我們有很多誤區。
寒武紀大爆發的挑戰
達爾文曾提出,為什麼在生物之間沒有那麼多過渡類型保留下來?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古生物學家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了「間斷平衡理論」。
這是在原先的漸進演化理論基礎上提出的一個新假說,認為生物演化速度不是恆定不變的,一個新生物種在形成的時候比較快,一旦形成之後,它會長時間保持穩定。簡單來說,就是生物演化速度會快慢交替。所以物種形成以後,通常長時間不發生顯著分化,而當環境發生驟變時,物種多樣性也跟著發生急劇變化。
我舉一個例子———寒武紀大爆發。為什麼在5億年之前,好像我們現代生物主要的門類突然一下子都出現了? 當時,有人把它稱為「令達爾文感到頭疼的一件事」。達爾文對此給出了一種解釋,他認為這是因為化石記錄不完善導致的。
實際上,寒武紀大爆發和達爾文的進化論並不矛盾,所謂的對達爾文的挑戰,很多情況是人為誇大的。在達爾文那個時代,寒武紀的生物是比較少的。但是今天,化石記錄在不斷完善。從世界各地特別是我國6億年前到5.8億、5.6億、5.4億、5.3億、5.1億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許多不同類型的生物群,著名的有安徽的蘭田生物群、貴州的翁安生物群、雲南的澄江生物群等。就在最近,南京古生物所的研究人員還發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提出「寒武紀大爆發」其實在寒武紀之前就已經發生了———這種突然爆發實際上是一種假象,因為你對過去保存的歷史並不了解。
當然,寒武紀確實是一個生命快速發展、多樣性劇增的時期,但是我們完全可以給出若干合理的解釋,比如說環境的變化,有人認為與大氣氧的增加有關。現代生物學則認為,像Hox基因這樣的一些基因在那個時候開始出現了,這引起了大的生物結構的變革,都有可能引發生物類群的快速發展和分化。
也就是說,寒武紀大爆發是一個生物快速發展的時期,但它是從6億年前到5億年前之間這樣一個長時期的變化,和達爾文的假說實際上是一點也不衝突的。
中性理論的挑戰
有沒有人從科學上真正挑戰過達爾文? 有,一個叫木村資生的日本人。他是一個群體遺傳學家,他的工作直接挑戰了自然選擇。
自然選擇是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他認為自然選擇是進化的主要動力。但木村資生認為並不總是這樣,他認為中性突變的遺傳漂變是分子演化的主要動力。他認為,在分子水平上,絕大部分的變異都是中性或者近似中性的,並不帶來明顯的優勢或劣勢,因此不受自然選擇的影響。
這個學說提出之後,生物學界吵了有幾十年,現在大家還是慢慢清楚了,這個中性理論只能解釋分子進化,它並不能拿來解釋其他層次的進化現象。
我們講的自然選擇,通常是一種我們看得見的表徵,比如說跑得快、身體強壯等,這些特徵可能會受到大自然環境的選擇,但是分子層次上的變異是另外一回事。儘管如此,中性假說確實極大地豐富了進化理論。
達爾文認為,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而木村資生則認為分子水平變異的存留常常靠運氣,很多時候跟自然選擇沒太大關係。自然選擇對於生物演化的驅動還是被大多數生物學家公認的,我也相信它是推動生物演化的一個主要機制,而且是適應性演化的唯一機制。比如說,猛獁象適應寒冷的環境,這就是在特定環境中的特定適應性演化,自然選擇肯定是一個主要的機制。
芝加哥大學著名華裔科學家龍漫遠先生曾經在一篇文章里總結說:「中性演化是對達爾文理論在分子水平上的補充;提出了並非一切演化都是適應性演化的結果,機遇在其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演化的隨機性問題並沒有對進化論形成真正的挑戰,事實上是豐富完善了達爾文的學說。
最新的挑戰
最近幾年也有人說,進化論是不是有點問題? 拉馬克是不是又對了? 獲得性遺傳有沒有呢?
近來,生物學裡有一門發展非常迅速的新興分支,叫「表觀遺傳學」。我們過去認為,環境引起的改變是不會遺傳下去的,但現在發現,有些後天環境的改變是能夠遺傳下去的。但我覺得表觀遺傳學並沒有,至少目前還達不到為拉馬克翻案的地步。我請教過有關生物學家,他們說表觀遺傳標記可能無法維持超過一定的代數,它在進化上的意義還存在爭議,所以表觀遺傳學並沒有挑戰自然選擇。
當然,對現有的進化學理論還有一些爭議,比如2014年 《自然》 雜誌曾刊登了兩篇針鋒相對的文章,內容涉及現有的進化理論框架是不是需要重新考量,一派的觀點說「是的,急需改變」;另外一派則說「不用,一切都很好。」
對現有進化理論的主要批評是什麼? 文章認為,現有的理論過分強調了基因的作用,是一種基因中心論,環境被當作背景。它認為環境本身不能被作為背景,它是生物進化的一部分。環境可以誘發或者改變選擇,性狀的變異也不是隨機的,生命的演化不是簡單的適應環境,而是與環境的協同演化。實際上現有的新的研究,包括表觀遺傳學,只是進一步告訴我們,生物的演化不完全是基因控制,生物演化本身和環境的關係組成了一個複雜的系統。我們需要一套新的模型,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進化。我覺得這是一個進步,但是它並沒有否定達爾文的進化論。
人類是否還在進化? 很多人都關心。事實上,我們有很多可靠的科學數據,來證實人類還是在發生進化,但未來如何則很難預測。從這些例子我想說的是,實際上沒有完美的生物,人當然不是上帝創造的,實際上我們就是生物進化歷史的產物。所以適者生存,不等於強者生存。適應實際上永遠是相對的,一頭猛獁象可能適應於寒冷的環境,哪天氣溫一升高,它就變成最不適應的了,所以這個適應是即時的、不可預見的。
適者生存?
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把自然選擇片面地解釋為適者生存,這其實是對進化論的一種認識誤區。而達爾文卻在 《物種起源》 第五版中,首次借用了這種表述,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敗筆。
關於進化論的認識誤區
達爾文進化論提出後,對人類思想的影響超過了其他很多科學,但在對它的認識上,存在著不少誤區。
誤區一 進化是有方向的進化好像總是越來越進步的,往往把人類放在最高級的位置上———認為人類是萬物之靈,這是一種很常見的誤解。
過去,我們往往會這麼表述:生命是從簡單到複雜、由低等到高等、從低級到高級的一個發展過程。嚴格來說,這是不準確的。
誤區二 優勝劣汰
人們往往覺得,好像保存下來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要被淘汰。
適者生存當然可能是我們聽到最多的,更有甚者把「適者生存」等同於「強者生存」。事實上,適者生存用在進化上,並不是一個好的表述,而是有很強的誤導性。因為進化有適應,也有機遇。
誤區三 進化越來越完善很多人覺得,進化總是會越來越好,也存在一些很完善的適應,比如有人覺得我們的眼睛、大腦通過進化,總是越變越好。其實,進化有複雜、簡單之分,從來就不存在完善、完美的事情。
誤區四 進化論還缺少中間類型的一些化石證據支持
很多人覺得,相信進化論必須要有證據,有沒有很多 中間類型的化石來證明生物是不斷演進的? 顯而易見,這一點站不住腳。
誤區五 人類進化可以不符合進化論的規律
大家覺得進化好像是講動物植物的,作為萬物之靈,自然選擇不適合人類。事實上,人類是芸芸眾生的一份子,脫掉文明的外衣後,還是生物。
之所以會有這些誤解和誤區,最主要的根源在於不了解。因為進化論不是一門固定的、靜止的學科,而且一直在發展、深化,而且它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需要了解生物學、地質學等不同學科的交叉知識。
本版文章由本報首席記者許琦敏根據周忠和在「墨子沙龍」論壇上的演講整理。
推薦閱讀:
※假如達爾文生物進化論被徹底推翻,那人類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大殺器之反向正手:納達爾費德勒莎娃都會這招!
※白瑪曲英喬達爾傳
※達爾文和他改變的世界
※世紀大辯論:達爾文VS.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