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文化時髦多年 地圖難畫(06.7.4)

上海的咖啡館之門「打不開」文/虞箐  咖啡,一抹奶香,一把小匙調拌出來的小資味道。在無數人眼中,上海就該像是易中天筆下的「洋場少婦」,襲一身雍容的華貴,輾轉於風花雪月之間,輕輕一個轉身,微微一次頜首,便是風情無限的模樣。而似乎在很多人看來,也只有咖啡能調味出那種甜膩的嗲氣。  然而咖啡,卻最終沒有如我們所想般成為上海的某種經典。當西方的咖啡地圖轟轟烈烈地在城市間蔓延時,上海的咖啡館卻依舊在街頭獨自清冷,並且灰色慵懶著。當一杯或甜或苦的飲料只是一杯飲料的時候,我們又如何去奢求上海擁有自己的咖啡地圖。  究竟是什麼造就咖啡文化的缺失。曾經以《打開咖啡館之門》而著名的作家張耀認為,西方獨特的文化氛圍促使了咖啡館的興盛。「在歐洲有一個派別『咖啡館作家』,他們從早到晚就坐在咖啡館裡,咖啡館是他們除了卧室以外的任何地方,客廳、書房或者等等等等。他們在這裡和別人見面、談話、寫稿子以及與出版社商榷。每個桌子就是他的一個世界。並且他只坐某個固定的位置。而可能他的對手就坐在隔壁的桌子上,但兩個人離得那麼近,坐了20年,都可能互相不說話。幾乎所有奧地利傑出的作家都屬於這個派別。」作家催生了咖啡館,而咖啡又促發了作家的創作靈感。  但在上海,顯然沒有這樣一種文化背景。當記者向他詢問關於上海的文化特質時,張耀予以了否定,「上海有什麼味道呢,黃浦江的味道?蘇州河的味道?沒有的。上海就是一種混合物,很多人說『上海風情』,但這其實是某種類似法國的情調,其中又混著外灘英國金融的味道,這些讓我們自豪的建築,從某種角度而言更像紐約。上海是多種文化積壓出來的空間。我覺得上海對我而言不是一個風格特別明顯的城市,它的典型特色就是混合。人與人之間很封閉,顯示出一種令人沮喪的獨立感。」  奧地利獨特的咖啡氣息,是促使張耀最早萌發對咖啡地圖的設想,「當地咖啡館對我來講是歐洲某種很經典的維也納式的特別空間,非常輕鬆,甚至瀰漫著散漫的氣氛,在這裡時間是無所謂的,無論你的身份是怎樣,大家都共處於同一個空間里。」咖啡館成為整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文化中心,而要融入這個陌生的國度,咖啡館是絕不能錯過的一道風景,張耀說他那時會用兩個小時的工資去喝一杯咖啡。而這種愜意的閑適恰恰卻是上海的咖啡館所沒有的。在上海,我們總是過於看重結果,將咖啡作為某種人際聯繫的工具,無論是生意上的商談,抑或者朋友間的敘舊,咖啡,在這裡只是某一個話題的佐菜。換而言之即便手中捧喝的是一杯橙汁,亦無傷大雅。但是在歐洲,張耀說,你在咖啡館裡享受的是氛圍而不是功利,「人們不會經常把名片發來發去。你可能和某個人聊了5年,都不知道他是誰,沒去過他家裡。但是大家卻能聊得很好。人總是處在若即若離的狀態之下,既不是朋友又不是完全陌生的。這對各種外來人來說很有吸引力。因為彼此之間沒有隔閡,族群之間很混雜。所以我常會坐很久,認識了很多人,德文也進步不少。那裡的咖啡館佔地往往都很大,常常有很多報紙、雜誌,你可以點一杯咖啡在裡面坐上很久,甚至可以出去辦點事,回來後還繼續坐著。絕對不會有人過來驅趕或者催促你」。  「當地的很多老闆從祖輩開始就經營咖啡館,對他們而言生意不是首位的,沒有很大的經濟壓力,所以不同的咖啡館有自己獨特的韻味」。而這恐怕也是上海咖啡文化缺失的一大重要原因,西方的一間不起眼的咖啡館卻可能有著幾百年的歷史,在歲月的沉積中,它敘寫出關於自己的傳奇,因而不同的咖啡館會具有自我獨特的個性以及滄桑的質感。而在上海,快餐式的速溶以及移植而來的連鎖店理所應當地讓咖啡顯得輕浮。  那麼,於此我們大概也很好理解為什麼上海的咖啡館之門無法打開。  張耀說他那時會用兩個小時的工資去喝一杯咖啡。而這種愜意的閑適恰恰卻是上海的咖啡館所沒有的。在上海,我們總是過於看重結果。午後三點的上海  文/曉武 咖啡是一個結,情迷千千;咖啡館是一個窩,安閑就是家。在上海,咖啡的時間是下午,而夜上海都被pub統占。上海本就擅長舶來外貨,美式Starbuck,日本的真鍋先佔一邊,道地歐洲風情的咖啡小館自然也有幾家,最早的1931和漢源書屋,帶著點懷舊的浪漫情懷,些許有幾分西方慵懶的韻味。找得到這種咖啡館的人類,文人也好,精神富裕也罷,個個都算得上是閑人。有道是:咖啡需要空間,更需要時間。午後三點,享受咖啡的孤獨時光,品味上海的下午文化,愜意。特喜歡吳興路33號的希臘小館,寬大的方桌,舒適的椅子,桌上的紅酒,都是常來的客人,往來希臘和上海的時候,一瓶瓶帶來的。不管是掛畫,擺設,還是供客人翻閱的畫冊都來自希臘,濃濃希臘情。新華路的馬可孛羅,飄香的麵包,香濃的咖啡。台灣設計師的手筆,悠悠地回顧起昔日的浪漫上海。delifrance,店名最招人,就在淮海路中環廣場底樓。頂地道的法國小館。除了咖啡,各色飲品也都不錯,更不用說杏仁餅的淡淡苦味。座位極精巧,充分彌補了空間的不足。牆上的黑白照片,慢悠悠地晃過時光。紹興路的Vienna餐廳,大多是熟客,大都是老外,大多時候是爆滿。突然就讓人想到這句:工作吧,就像不需要錢一樣;生活吧,就像今天是末日一樣。還有:興國路、武康路轉角的喜客,藏在安靜優雅地段的迴避喧鬧的所在;就座在眾office中間的外灘12號,連作息時間都尾隨of鄄fice,不慌不忙的早九晚五;建國路南北高架下8號橋轉角的小館,從澳洲回來的上海人開的,小巧玲瓏;泰康路里弄工廠的創意空間,老石庫門;上海美術館的2樓,開放式的;楊樹浦路2218號,廠房改建的,帶著一片花園;香格里拉附近,濱江大道邊的咖啡小館;會心樓,陝西紹興路交口,閱讀文化plus老上海;瑞金賓館3號樓,建築藝術裝飾的;靜安寺下沉式廣場里的小店,特受年輕人歡迎;淮海路上海圖書館的斜對面,老外開的pizza咖啡店;復興西路新式里弄房子的法國人改造的。  這些別緻的小館,漫溢著濃濃咖啡的香氣。咖啡館裡的人,好像都無所事事。正是他們,不自覺中創造著城市的文化。
推薦閱讀:

只有酸的咖啡才是最好的嗎?
你的移動咖啡館 | WACACO Nanopresso 測評
停止你的謠言!
咖啡的范兒

TAG:文化 | 咖啡 | 地圖 | 咖啡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