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氣太暴躁怎麼辦?
孩子5歲半,上幼兒園中班,脾氣一直不太好,特別能找東西搗亂。特別是最近一年,脾氣開始變得很暴躁,如果有什麼不順心的,搬起小椅子就砸,要麼就是摔東西,要麼就是把桌子上的物品全部推到地上。有時候大人無意地一句話,他就生氣了,坐在那裡一聲不吭,拿著筆在本子上亂畫。
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家看到這樣一幕:孩子的奶奶端著碗坐在沙發上喂他吃飯,孩子目不轉睛地看著電視里放的動畫片。我心想:唉,又要邊吃飯邊看電視,可是又拿他沒辦法。因為只有用這種方法才能讓孩子多吃些飯,如果讓孩子自己吃,他吃了兩口就會丟下的。無奈,我也知道這個方法不太好,可是又沒有其他的法子。
接下來,突然聽到孩子生氣地大吼:「我不吃了!」我起緊走上前問個究竟,原來是奶奶把他不愛吃的胡蘿蔔夾在飯里喂他。奶奶說:「好好好,我不給你吃胡蘿蔔了,快吃飯吧。」可是此時的孩子更加生氣了,把手裡的電視遙控器一扔:「我不吃了!」於是我蹲下來跟他說:「你這樣做不對啊,奶奶也是為你好,想讓你吃點蔬菜,營養全面一些,你怎麼能這樣跟奶奶說話呢。」奶奶也在旁邊勸慰著孩子,誰知道孩子非但不領情,還伸出腳,一腳踢在我的胸口,當時我的心就涼了一下,但是我忍住告訴自己:孩子不是有意要打我的,他肯定是沒有得到理解,所以需要發泄。然後,我試圖抓住他的手,摟著他,想跟他說說話,卻遭到他強烈的反抗,他不停的揮手打人,根本聽不進去,我只得默默的走開了。
孩子現在這種情況,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教育?
孩子脾氣暴躁的原因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孩子發脾氣是種心理需求的表現。嬰幼兒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開始逐漸接觸更多的事物。他們對這些事物的正確與否的認識,不可能像成人那樣進行理性的分析再做出行動的決定,都憑著自己的情緒與興趣來參與,儘管這些事物往往是對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因此,當孩子遇到挫折或是不舒服的時候,很自然的就通過發脾氣來表達,比如摔東西或是拉媽媽的頭髮。孩子脾氣大、個性強,這既可能是他心裡發展的階段特徵,也可能是他先天的行為傾向,還可能是父母和孩子互動不良的體現。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孩子屬於膽汁質氣質
愛發脾氣的孩子可能屬膽汁質氣質,即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很強,很熱情,態度比較直率,精力旺盛,但是也很容易泄氣。這種氣質類型的孩子,在後天環境的影響下,如果受到良好的教育引導,會成為一個積極進取、開朗熱情、蓬勃向上的人;如果引導不當,也可能發展成焦躁任性、易怒的人。
2、父母教養方式欠妥當
過分溺愛也可能導致孩子愛發脾氣。當孩子偶然發脾氣時,父母可能因為孩子還小,發脾氣的小摸樣很可愛而表現出某種欣賞的態度,那麼孩子發脾氣的行為不僅得不到遏制,反而會因此滋長,形成惡性循環。無條件的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會使孩子形成「唯我獨尊」的心態。一旦某次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他便會大哭大鬧,父母往往在疼愛孩子的心情中敗下陣來,從而更加助長了孩子發脾氣的行為習慣。
3、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出現問題
孩子「脾氣壞」、難於控制也是父母與孩子互動不良的表現。觸摸、擺弄、甚至用嘴嘗嘗喜歡的東西,這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極為自然的行為,也是他們探索外部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出於對孩子健康安全等方面的考慮,父母可能會對孩子的這種自然探索行為進行限制,如果父母處理方式不正確,就會引發父母與孩子之間控制與反控制的矛盾,使孩子的小脾氣爆發出來。
4、父母的言行影響了孩子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在孩子的內心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性情、脾氣、動作等等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5、父母對孩子要求過分嚴格
孩子稍有過錯或沒有按要求去做或做的不好,父母就嚴加訓斥甚至把孩子狠狠地揍一頓。這種做法會造成兩種不良結果。其一,使孩子感到不滿和壓抑,這種不滿和壓抑會在以後的某種場合中表現出來;其二,父母的舉動,為孩子提供了一個效仿的榜樣,一旦環境適當,孩子也會表現出同樣的暴躁和攻擊性行為。如何教育脾氣暴躁的孩子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總有些過失行為,這些過失行為往往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偶然性、試探性和好奇性。無論孩子的脾氣暴躁是否屬氣質問題,只要通過教育引導、行為矯正等,都可予以改變。 1、用冷處理調控孩子的壞脾氣。 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一旦孩子發脾氣,立刻撤回對他的所有注意,讓他獨自哭鬧或生氣。在孩子停止哭鬧或生氣之前,任何人都不要理睬他,同時還要避免跟他有任何目光和身體的接觸。這種冷處理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因為無趣而停止自己的行為。 2、引導孩子逐步發展行為控制能力。 父母首先要為自己設定一個控制孩子行為的範圍,既避免放任自流,也要避免控制過多、過頻,適當給予孩子決定自己行為的機會。父母還可根據孩子的情況制定明確、合理的每日活動計劃,為他提供足夠的認知。當孩子能較好的遵守規則時要及時表揚和鼓勵,而當孩子出現消極行為時採取冷處理或適當處罰的方法讓他明白自己的錯誤。盡量減少孩子違反規則或與父母發生衝突的機會,避免親子消極互動的重複模式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導致他的行為更加難以控制。 3、控制自身情緒,給孩子正面影響。 如果父母本身脾氣比較暴躁,那就應該在孩子面前儘力控制自己的暴躁情緒,避免當著孩子的面大聲爭論或爭吵,盡量以良好的行為方式給予孩子一些正面的影響。另外,父母對孩子的態度要保持一致,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本身不要失去控制而與孩子對著發脾氣。 4、 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父母平時要多關心孩子,經常用撫摸、親吻、微笑等來安慰孩子,給予其足夠的安全感。一旦孩子明白父母對他的愛十分深厚,他就不會因為失去安全感而變得脾氣暴躁,行為不可控制。 5、幫助孩子理解時間,學會等待。 等孩子稍微長大一些,能正確地理解父母的意圖後,可以給他提供一些具體的線索,幫助他理解時間的概念,這樣他就不會因為自己的要求沒有及時得到滿足而動怒。比如對孩子說:「我們看完這本書,然後就去玩滑梯。」這樣孩子就有了判斷時間的標準,而不是依賴那些抽象難懂的幾點鐘來判斷時間。 6、不要變相的助長孩子的壞脾氣。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切忌反覆用請求式的語言來哀求孩子,更不能為了及時制止孩子發脾氣的行為許下不合理的承諾。這樣可能會在短時間內縮短孩子不愉快的時間,但是同時也錯誤地強化了孩子通過發脾氣控制成人的行為傾向。教育孩子一定要堅持固有的原則,即便孩子不停地哭鬧、在地上打滾或者抓撓大人,父母也要硬下心來堅持到底,對孩子發脾氣的行為不予理睬,等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後,再給他講道理。堅持幾次,孩子就會聰明的意識到發脾氣確實毫無用處。 7、轉移孩子注意力。 當小寶寶發脾氣的時候,因為他可還不懂道理,因此,父母可以嘗試用各種方法轉移寶寶注意力,比如給寶寶新鮮的玩具、用品,還可以將寶寶抱到另外一個環境,這樣可以有效地吸引寶寶注意力,讓他從惡劣的情緒里擺脫出來。 8、柔化孩子性格。 父母平時可以故意用較慢的速度和他說話,經常哼些緩慢柔美的曲調給他聽,以達到柔化孩子性格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如何父母都不能以急對急,火上澆油。這樣不僅於事無補,反而會導致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壞。 9、分清原因區別對待孩子的壞脾氣 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可能很多,有的時候可能因為孩子身體原因,比如孩子總是在飯後或是從睡夢中驚醒而哭鬧、發脾氣,那說明孩子可能存在健康方面的原因,應該儘早帶孩子去看醫生確診。 為了培養孩子的良好性格,避免他亂髮脾氣,家長們一定要以身作則,堅定立場,為孩子創設一個健康的環境氛圍,讓孩子保持積極的情緒,控制不良情緒的爆發。 |
推薦閱讀:
※? 脾氣大的人,是你一生的貴人
※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好人
※能力越大 脾氣越小
※【大話生肖】哪些生肖男的脾氣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