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如何寫好記敘文

如何寫好記敘文一、記敘文寫作三要 在近年高考作文的影響下,「話題作文」滿天飛,似有一統天下的趨勢。於是乎,經眾多備考專家的探究和倡導,「大散文」(實際上是「大雜文」)的寫作形式成了考場上的流行色,議時政、論文化、侃人生、談生存等,成了文章內容的「座上賓」,其餘的似乎難登大雅之堂,因為,在很多人看來,小人物、小事情、小感受很難表達心中的大道理、深思考;自然,「假」、「大」、「空」作為學生作文的典型現象成了中學作文教學中備受抨擊的一大「癥結」,相應地,傳統的文體寫作特別是記敘文的寫作也就成了作文教學的「真空」。試問,有多少老師在真誠倡導並實踐著「以我手寫我心」的寫作理念?有多少學生真正關注了自己過去和現在的生活點滴?有多少師生真正實踐著記敘文的寫作?又有多少學生能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記敘文? 其實,無論考試作文怎麼變,記敘文寫作是關鍵;合格的表達首先從記敘開始。既然如此,怎樣才能寫好記敘文?成功的記敘文又應具有哪些特質? 一要體現「記敘」性質。 所謂記敘文,即記人或敘事的文章。記人或敘事,二者必居其一,但又不能以此否定另一面,因為人與事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人物形象的刻畫和塑造須得以事情為依託,事情的過程又得靠人這一行為主體來推動;當然,人可以是「虛擬化」的人,譬如動物、自然物或想像物等。所以,判斷一篇文章是否是(合格的)記敘文,就要看它是否塑造了一個完整的人物或敘述了一個完整的事情。例如下文: 長在水底的眷念 那時,她和幾個女生坐在草坪上,聊著家鄉,眸子里滿是眷念的神采。湖區夏日在她的描述下成了最美的風景,幾個女生嘰嘰喳喳地說,假期要隨她去摘蓮藕。就連在不遠處看書的同班男生磊,也突然插話說他也想去。而她爽快地統統答應。 麻雀女生的承諾,似是剎那花開的美麗。 假期來臨,女生們各自飛散,只有磊背著行囊,在她樓下痴痴地等。她下了樓,他鼓起勇氣,迎上去道了聲「嗨!」她禮貌地回了一聲,卻在他面前輕快地跳了起來,揮舞著紅色旅遊帽,眼神閃亮地沖著他身後大喊:「這邊!」 磊轉過頭,看見了她的愛情。同班男生林在他身後。林比他高,比他帥氣。磊看著她小鹿一樣從他身邊跳過去,眼神一點點黯淡。她和林牽了手回她的家鄉,去看荷。 翌年仍是。她與林奔向快樂,而另一個男人陷入黑暗。 轉眼又是來年。在她樓下的等待竟成空,去找林,卻見林正挽著另一個女孩的手。女孩年輕的身體緊挨著林。她囁嚅著問林去不去看荷?林卻冷冷地低聲說,那些殘荷他已看厭,然後挽著女孩離去。落下她傷心哭泣,彷彿世界變成無底深淵。 「我可以陪你去看荷嗎?」一個男孩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她擦了擦眼,看見磊期待的眼神,那樣熟悉。 湖還是萬頃清波,荷還是連天如碧,只是已錯過素手采紅蓮的季節。她的假期,其實荷花已謝了,蓮蓬也難覓。往年還會有快樂,今朝卻唯余凄慘。 磊見她神情凄慘,突然跳到沒腰的湖水裡。她不明白他要做什麼,那片殘荷里既無芙蓉一瓣,也無蓮蓬一朵。磊潛下水底,不久上岸,手裡竟有一支白白、嫩嫩、胖胖的蓮藕。 磊說,雖然荷花一年年開了又謝,蓮藕卻一直悄悄地長著。 那一刻,她燦然地笑了。因為她突然明白:屬於她的那一份最美的眷戀,原來一直在水底悄悄地生長,並結成果實。 文章講述的是一個很美的青春故事,故事情節簡單但完整,人物形象敘述簡潔但又頗為鮮明,人與事和諧交織,記敘文的特質表現充分。 二要強化「背景」和細節的設置。 記敘文中,人物的活動不是單一的幾個動作、幾句話語,事情的敘述也不宜直來直去,「一氣呵成」,不然,文章就會顯得平板、乾癟,行文缺乏波瀾。好的記敘文,人物活動、情節展開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背景之下,這一「背景」就是呈現人物、事件的舞台。背景,就是我們平時強調的環境;強化「背景」設置,就是強化環境描寫。可以說,好的環境描寫不僅能渲染人事氛圍,增強文字的情感色彩,而且使行文富有曲折的美感。同樣,人物活動,情節推進,也離不開細節,尤其是人物的性格思想,往往就是靠幾個細節來完成的。因此,強化典型的細節也非常必要。例如下文: 答卷 飛飛揚揚的雪飄了一夜,刺骨的寒風絲毫不給人們駐足的機會,折斷的枯枝插進雪中咯吱咯吱作響。山溝里的早晨是如此的冷清、靜寂。 村頭的路口邊開始有人影在晃動了——那是二憨在打掃大路的積雪了。這是全村唯一能夠通汽車的路。記得十年前,二憨為了給母親治病,就是偷了停在這條路上的一輛卡車上的銅線,才被送進那一個人住的陰森森的「大房子」里的;三年前,也正是從「大房子」出來,走在這條路上,二憨聽到了母親過世兩年的噩耗,那時,光著頭的他跪在了這條路上。 現在,二憨在村中無依無靠,只有每天守著路口,打掃打掃清潔,勉強在村中混得口飯吃,可村裡的人總看他不順眼,見了他或是指指劃劃,或是「敬」而遠之,尤其是村中一有什麼不見了,就特別愛懷疑二憨,這讓二憨實在是有口難言。 「唰——啪」,二憨把雪堆到路邊,雪堆的樣子看上去像是一個可愛的小孩,正在注視著這位手臉已凍得通紅的小叔。天兒實在太冷了,路上好不容易過來兩個人,二憨慢慢地抬起頭,朝那邊喊了一聲:「喂,村裡有人進城嗎?」那兩人卻不理會他,反而轉身朝山上的小路徑直摸去,隱約間,他彷彿看見兩人扛了一件什麼東西。二憨甚是驚異,這大冷的天,天又蒙蒙亮,誰會朝那雪嶺里去?況且山裡的野獸餓了一個冬天,正等著美餐送上口來呢!不行,要去幫幫他們,想到這裡,二憨向山上追去。不想那二人見有人追來,竟越走越快,二憨感到事情不妙,加快了步伐…… 終於追上了。 「你們幹什麼,走這麼快,把這箱子抬到哪兒去?」 那兩人沒有說什麼,卻轉過身向他撲了過來。二憨拚命反擊。衣服撕裂聲在雪中格外地清晰,二憨的鮮血在雪地上格外地殷紅,他的呼吸在風中越來越微弱…… 當二憨用最後一口氣將箱子抱到村委會門口時,他看見眼前紅色的人們,卻沒有誰來攙扶他,當他在雪地上已不能動彈的時候,二憨的一生就像這一片小小的雪花,在村裡的天空飛了起來,在山溝里的天空飛了起來,飄落在路口的雪堆上,化成一個句號,圈在這一段路的末尾…… 一條山路,演繹了主人公二憨的一生。在這條山路上,十年前的情形、今晨的經歷都顯得很簡單,只需幾句話就可敘述清楚;但讀後並不覺得文章簡單,相反倒是曲折有致,而且韻味十足,這與文中的環境和細節描寫分不開。如果把這些背景性和細節性語句刪去,結果會如何,讀者不妨一試。 三要挖掘典型意義。 記敘文,記人或敘事是基礎,但所寫的人或事又必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作者總得通過文中的人或事傳達某種情感或思考,這就是人事的典型意義。很多記敘文,讀後總覺得缺少點什麼,更難說打動人心,很大程度上是沒有挖掘出人與事中的典型意義。從這一角度講,缺乏典型意義的人與事是沒有寫作價值的,不宜進入行文中。 閱讀下文,體會其典型意義: 媽媽的等待(曾夢雅) 我回到家,母親在剝豌豆。「考差了吧!」母親叫我一起坐。「是啊,又考差了。」「來一起剝豌豆吧,你一碗,我一碗,看誰快!」 剝豆子是我幼時很愛玩的一個遊戲,因為每次剝豆子母親總是讓我贏。「媽,算了吧,又不是六七歲的孩子了。」「怎麼能說不是孩子呢?」「好,我知道在你眼裡我永遠是孩子,我玩就是了。」 我不經意地隨便剝著,想起了小時候母親和我剝豆子的情景。每次我總是用小手努力地剝著,卻怎麼也追不上母親,母親看著我便放慢了速度等我,就像百米賽跑時,母親總是等候在終點線前等我跑過來然後讓我跑過終點線自己再跑過去祝我跑了第一。母親總是這樣,等候著我穿衣,我吃飯,我放學。 而現在,突然發現母親碗里的豆子還沒有我的多。母親老了,不再擁有令人驕傲的青春,除了這個一直讓母親等候的我,她什麼都沒剩下。我開始放慢速度,就像母親等我一樣,我決定讓母親贏一次,讓母親接受一次我的等待。 「哈哈!看來你要加油啊!還沒有我這個老婆子剝得多。」「好啊,我一定要趕上你!」說這話的同時,我的動作更加遲緩了。可是,母親也更加慢了,她分明是在刻意地等我!我終於明白,母親不會贏我的,因為在她的心中,我永遠是那個需要她等待去照顧的孩子。 最終,我選擇了和母親同時結束這個遊戲。母親笑了,我也笑了。母親笑是因為我的勝利,我笑卻是因為我完成了今生第一次的我的等候。 今生第一次等候,一定不會是最後一次。於是,在那以後,我總是在出門前等候著母親與我同行;吃飯時總是等候著母親就座;等候母親逛街,扶著母親攙著母親。我明白,在我和母親的人生長跑路上,我永遠償還不完母親,因為母親給予我的等候實在太多太多,她用了她的一生來等候著我。 朋友,等候你的母親吧!她們已沒有太多時候讓你來等候了。記住,給即將滑落的葉子以承諾和行動,不要讓它們苦等了一個漫長的冬季。 很明顯,作者借與母親剝豆子比賽這一事,表達了母愛和回報母愛的主題。所敘之事來源生活,讓人感到親切可信;文意突出而且典型,易讓讀者產生共鳴。敘事文結構四大模式

近年高考語文,由於不少考生一味模仿部分高分作文,片面追求形式上「創新」,致使考場中上出現大量的「四不象」作文;有些考生忽視常規作文的結構訓練,缺乏快速架構作文的能力,所寫作文思維紊亂、殘缺不全、顛三倒四、主次不分,不能讓閱卷人在快速審讀中迅速把握其思維邏輯,自然只能得到較低分數。考場作文就寫作主體來講,是急就章,要在不超過60分鐘的時間內完成一篇高質量的文章。就閱卷主體來講,是瀏覽者,高速運作的機制決定了閱卷人只能在最多兩分鐘內(有些十幾秒)瀏覽完畢並作出判斷給出分數。這二者都決定了考場作文在結構上的一些特殊要求。首先是結構必須有頭有尾,層次清楚,清晰明朗,條分縷析,使閱卷人能夠在短時間內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維進程。其次是結構應有一定的模式特徵;近年的高分作文中,不少就是按常規體式和模式結構獲得的。熟悉幾種常規而實用的結構模式,並經過長期操練使之瞭然於胸,必將提升同學們快速架構文章能力,從而提高作文檔次。本專項重點介紹高考記敘文的結構模式。一、時序順進式即選取生活流程中的某一片斷按時序進程進行描寫,其內容層次依次相連,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或情節。其模式如下:開頭(引出故事)→故事主體(對人物或事物主體進行細緻刻畫)→結尾(議論點題)。二、平列展開式選取不同角度的幾個生活片斷或將同一內容的幾個側面在同一層面上平列展開,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其基本模式是:材料 ①開頭(引出材料)→主體  →結尾(抒情、議論)材料 ②三、對比映照式選取有顯著差異的兩組內容(可以是相反或相對的兩個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進行反襯式組合。其基本模式為:正面材料開頭(引出材料)→ →結尾(抒情、議論)反面材料說明:行文時一定要寫出對比點,為議論、抒情做準備。至於先寫正面材料還是先寫反面材料則視作者的構思和材料特點而定。四、穿插回放式即利用思維可以超越時空的特點,以某一物象為線索,將描寫的內容通過插入、回憶、倒放等方式串聯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操作的關鍵是選好串聯的物象,並圍繞一個中心截取生活中的材料。其模式為:開頭(交待物象,引出材料①)→發展(引出材料②)→高潮(引出材料③……)→結尾抒情、議論)記敘文模式作文例析。小結:記敘文的結構模式相對而言變化較多,運用時可以使用單一的某種模式,也可以將其中的兩種或幾種合併使用。但不管如何變化都會遵循如下規律:開頭(引出材料) →主體(具體描寫,用生動的細節突出某種特點) →結尾(適當抒情或議論點題)。必須注意的是:段與段之間、材料與材料之間要有過渡,結尾要照應。熟練地掌握這些基本模式對快速構思和行文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記敘文模式作文辨析(點評下列作文模式及其特點)  作文一   鵝與貓的決鬥(提要)  去年秋天,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目睹了一場罕見的鵝與貓的決鬥。那驚心動魄的場面至今使我難以忘懷。(開頭:引出故事。「罕見」、「障心動魄」、「難以忘懷」點出故事特點,吸引讀者。)  那天一我剛放學回家,輕輕推開院門,只見一隻母鵝警惕地瞪著一隻野貓。剛出世不久的一群小鵝在母鵝的身後驚恐地圍成一堆。地上散布著一些白色的鵝毛。顯然,鵝貓決鬥已經開始一會了。突然,母鵝伸長脖子,壓低鵝頭,緊貼地面,像離弦之箭一樣沖了過去,將漫不經心地盯著小鵝的野貓狠狠地啄了一口,一撮灰色的貓毛被母鵝摔在地。野貓一個翻滾從地上躍起,翹起鬍子,雙目圓瞪……(描寫具體決鬥過程)。母鵝艱難地抵擋著野貓的攻擊,笨拙的身體成了幼鵝的掩體。   (故事主體部分:描寫鵝貓決鬥的情景,突出母鵝捨身護幼的精神,為結尾的議論做準備。)  我被母鵝這種偉大的母愛感動了,趕緊轟開了野貓。精疲力竭的母鵝趴在地上,用翅膀護住幼鵝。我來到母鵝身旁,輕輕地撫摸著它,安慰著它:一股暖流從我心中冉冉升起……  (結尾:扣住「母愛」描寫自己的感受或發表議論,深化文章主題。)    作文二   看風箏(提要)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廣場玩。秋高氣爽,正是放風箏的好季節。各種各樣的風箏點綴在一望無垠的藍天上,煞是美麗。(開頭:引出材料,交待時間、季節、事由,突出「美麗」)   材料①:這邊是一位快樂的老者在放「豬八戒吃西瓜」。……(具體描寫)   材料②:那邊是兩個小姑娘在放「蜻蜓戲水」。……(具體描寫)  材料③:另一邊是一位年輕的父親帶著一位機靈的小男孩在放「米老鼠」。他們好像遇到了一些麻煩,正在請教一位慈祥的老者。我忍不住走了過去……(具體描寫)   (主體部分描寫放風箏的幾個片斷。要注重細節描寫和材料變化)   放風箏是一個看上去簡單而有趣的遊戲,然而卻蘊含著豐富的生活哲理。……  (結尾:選擇一個角度進行議論,深化文章主題。)    作文三  我的母親(提要)  母愛,是人類最偉大的情感。「兒行千里母擔心」、「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從俗語到古詩,歌頌這一偉大主題的名言名句多不勝數,而且膾炙人口。然而,我是女孩,母親的女兒。我曾經憎恨我的母親,堅決地否定母愛。(開頭以對比的方式引出材料,吸引讀者)   那是2001年8月底,我考上了一所普通中學。母親堅決反對我上高中……   (描寫我與母親的衝突或父親與母親的衝突及我的心理活動)   快三年了,我很少搭理我的母親,甚至很少回家。每當我從母親的眼中讀出痛苦與無奈時,我心中甚至生出一絲莫名的快意。   然而我錯了!大錯特錯!(以上兩段過渡)   2004年5月15日,星期六,晚上11點15分。一個讓我刻骨銘心的日子,一個讓我終身愧疚的日子,一個讓我謝天謝地的日子。因為從那一刻起,我讀懂了我的母親,終結了可能的終身遺憾。   5月15日,學校難得地放了一天假,讓我們回家和父母商量填報志願的事。我把自己的想法和父親說了,父親沒說什麼。晚上是照例的看書。11點15分,我去客廳喝水,經過父母的房間,無意中聽到了一段對話……(描寫對話內容)   (對比材料要寫得震撼人心,方能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  我如遭雷擊一般立在飲水機旁。我的腦中一片空白。只覺得天旋地轉,客廳里的傢具像在空氣中飄浮起來一樣。忽然,「砰」的一聲,我手中的水杯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我扶著飲水機,總算沒有倒下。母親從房間里衝出來抱住我,拚命地問我「怎麼了」。「沒事,媽媽——」我大叫一聲,緊緊地抱住母親,恨不得鑽進母親懷裡。   母愛,是偉大的。沒錯!   (結尾:著力描寫自己的感受,不可用太多的議論或抒情破壞文章的意境和情感氛圍。若描寫不到位,則可增加抒情或議論。)    作文四   鋼筆人生   走進考場,我首先將一個精緻的鋼筆盒子放在座位的右上角。望著它,我思維的野馬在記憶的原野上賓士……  以前,媽媽經常自豪地向親朋好友炫耀,說我「抓周」的時候抓的就是鋼筆。從此,父母對我的前程便充滿了憧憬。「鋼筆」便註定與我的一生結下淵緣。(交待物象及與「我」的人生關係,是故事的開頭)  帶著幸福的憧憬,父母親高興了好多年。從幼兒園到小學,我的成績在智力正常的孩子中還算不錯。我還會時不時地抓著鋼筆做刻苦學習狀,引得父母那帶點虛榮的希冀像氣球一樣膨脹起來。  進入小(五),我開始恨鋼筆了。因為像山一樣的作業壓得我喘不過氣來。鋼筆不再給我帶來快樂。我的成績隨著小學畢業的臨近而從優秀降到中等,再降到中下。感謝《九年義務教育法》讓我順利地進入初中。然而成績卻絲毫沒有起色。為了我,父母的爭吵愈來愈多、愈演愈烈:那種傷心明明是看著一位神童毀滅或天才墮落的傷心。我無暇顧及父母的傷心,因為我正沉迷於網路遊戲之中。網路遊戲可比鋼筆有趣得多啦!  初中三年,一眨眼就過去了。我雖然沒有壞到哪裡去,但自然也不是父母驕傲的「神童」。其間,我常常不自覺地用精彩的遊戲鏡頭驅趕父母失望甚至痛苦的眼神。我知道父母每年在我生日的時候都會給我買一支精緻的高級鋼筆——它們正整整齊齊地排列在父親略顯空蕩的書架上。但我卻不敢正眼看它們,甚至盡量不去父親的書房。  在父親失落的目光中,我以「擇校生」的身份走進了一所「全封閉管理」的學校。「全封閉管理」,這意味著我每五天半才能和我心愛的網路遊戲幽會一次。果然,不到三天,我對遊戲的渴望就像犯了毒癮一樣難以控制。更為惱人的是,班主任是個語文老師,要我們用鋼筆書寫,還說出了一大堆理由——雖然我一句也沒記住。   然而,改變我的也是一支鋼筆。(注意這一段轉折性過渡)  那應該是開學後一個多月了。對陌生環境的新鮮慢慢散去,壓抑在心底的頑劣就冒出來了。看班主任那憨厚的模樣,應該不難騙倒他吧!我隨便編了個理由去請假,他卻隨手就給我簽了字。第二天.我按時回了校,卻因為通宵熬夜實在打不起精神,以至語文課我都聽得「搖頭晃腦」。晚自修放學的時候,老師把我叫去了。我迅速制訂了「低調」應對的策略。但老師的話卻讓我大吃一驚。「你昨晚去網吧了吧!」我哆嗦了一下。「你喜歡電腦,很好。我拜你為師,以後犯癮了就去我家上。」他語氣平和得讓我感覺像是在布置一場陰謀。接著他掏出一個精美的盒子遞給我。「這是我的拜師禮物,因為你是全班唯一還在用圓珠筆的人。」我的小聰明讓我根本來不及反應,他就握住我的手——分明是狠狠地握了一下,一股熱流迅速傳遍了我的全身,等我抬起頭,想說什麼時,老師已經不見了。   那一晚,我又沒睡。但第二天卻精神飽滿!   誰說毒癮戒不掉呢?只是人們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而已。   (故事的發展和高潮要寫得跌宕起伏,盡量減少繁瑣的敘述,突出感人的細節)   三年過去了,我的學習成績已經遠遠超出了我玩遊戲的水平。  今天,我第一次使用老師送給我的鋼筆,我要用這支筆換一張中山大學的通知書送給我的老師。明天,我還要用這支筆創造更多的財富送給社會。   鋼筆,果然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結尾要鏗鏘有力,寓意深刻,還要注意照應開頭)  小結:記敘文的結構模式相對而言變化較多,運用時可以使用單一的某種模式,也可以將其中的兩種或幾種合併使用。但不管如何變化都會遵循如下規律:   開頭(引出材料) →主體(具體描寫,用生動的細節突出某種特點) →結尾(適當抒情或議論點題)。必須注意的是:段與段之間、材料與材料之間要有過渡,結尾要照應。熟練地掌握這些基本模式對快速構思和行文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三、記敘文興波9大技法例談

記敘文興波技法例談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確實,一篇記敘文倘若平鋪直敘,似無浪平湖,必索然無味;倘若波瀾起伏,跌宕多姿,便能深深地吸引讀者。  那麼,記敘文如何「興波」呢?下面介紹一些實用的做法。  一、懸念法。懸念,在古典小說里稱為「扣子」或「關子」,即設置疑團,不作解答,藉以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通俗地說,它是在情節發展中設置謎面,使讀者產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後在適當的時機揭開謎底。課文《一碗陽春麵》就是範例。文章開篇,寫大年三十深夜十二點,母子三人來到北海亭麵館吃面。這麼晚了才來,而且是吃一碗,這一情節足以引起讀者的好奇。接下來寫一年後他們二吃陽春麵,作者仍然沒有揭開謎底。再寫一年後他們三吃陽春麵,時間、地點、人物依舊,陽春麵變成了兩碗,這又是為什麼?讀者的好奇心被作者撩得按捺不住時,小說恰到好處地通過母子三人的對話交代了他們所遭遇的厄運。但作者還嫌懸念設置得不夠充分,往下是寫母子三人十年沒有來吃面,由此設下了新的懸念:他們為什麼沒來?他們的命運怎樣了?直到篇末,讀者緊懸的一顆心才放下,為主人公戰勝厄運而歡欣。由於懸念扣人心弦,全文顯得曲折有致。  二、誤會法。就是藉助人物之間的各種誤會造成一定的矛盾衝突,從而鋪排情節。如《紅樓夢》中寫到,賈寶玉從父親那裡回來了,此事是吉是凶,黛玉放心不下,便來看望寶玉。這時剛巧寶釵已在寶玉的院里了。黛玉叩門,院里的晴雯以為來的是丫鬟,又因與碧痕拌了嘴,心裡正有火氣,加上寶釵來訪心中更是不快,於是聽到有人敲門便不加理會。黛玉再敲門,晴雯索性拒絕:「憑你是誰,二爺吩咐了,一概不許放人進來呢!」黛玉被拒之門外,自然對寶玉產生了誤會。接著,她又在牆角邊看到寶玉送寶釵出門,越發氣惱,越發悲戚。這樣,直接牽制並引發出下文黛玉以殘花自況、荷鋤葬花和桃花坡上寶黛二人見面和解的情節,引起了讀者的心理期待,揣測寶黛的愛情糾葛和黛玉的命運歸宿。  三、巧合法。一部《三國演義》、一部《水滸傳》,究竟寫了多少巧合,那是難以數清的。正是這個原因,「無巧不成書」幾乎成了過去說書人的口頭禪。沒有巧合,就沒有故事;要想引人入勝,設置巧合是一種常用的寫作技法。如課文《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就安排了許多巧合。篇首寫林教頭巧遇李小二,為下文寫李小二知恩圖報埋下伏筆。後寫李小二巧遇陸虞侯,牽出林衝上街買刀準備復仇的情節。再寫草料場巧遇大風雪。正是風大雪緊,林沖才被迫到山神廟安身;正是風大雪緊,林衝進了山神廟,才用大石頭頂住廟門,從而聽到了仇人的談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於是忍無可忍,憤而殺敵,實現了性格上的質的飛躍。整篇課文,連設巧合,環環相扣,推動著情節發展。  四、抑揚法。這是組織篇章造就轉折形成波瀾的又一重要技法。可以是先抑後揚,也可以是先揚後抑。如課文《瑣憶》就是先抑後揚。作者回憶魯迅開始使用了抑筆,說魯迅「多疑」、「世故」、「脾氣大」、「不容易接近」等等。文章往下的回憶,則逐一解除了先前的這種誤解,推翻了聽來的別人的議論。原來,魯迅對青年平易近人,親切熱情,從不使用教訓口吻;而對那些攀附闊老的奴才、偽裝的道學者等,那確實是很有「脾氣」、也很愛「罵人」的。這樣,文章前後抑揚的呼應,形成了覆蓋全文的波瀾,增強了表達效果。  五、虛實法。正面直接寫叫實寫,側面間接寫叫虛寫,虛寫為實寫服務。文章要以實帶虛,虛中見實,相輔相成,形成一個又一個波瀾。如《藤野先生》主要敘述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但開頭三小節沒有直接去寫,而是奇峰突起,以冷嘲熱諷的筆調刻畫了清國留學「逛公園、學跳舞」的思想腐朽、不學無術的醜惡形象。魯迅對東京的失望,實際上是為中國人的麻木而痛心,從側面表露了作者不甘同流合污、不與之為伍的愛國之情。又如《荷花澱》,實寫水生嫂和水生的對話,虛寫水生他們報名參加「地區隊」;實寫荷花澱幾個青年婦女翻身跳下水的緊張場景,虛寫參軍的戰士們緊張迎敵的表現。這樣,以實顯虛,以虛映實,青年婦女的戰鬥生活得到生動的刻畫,而青年男子的戰鬥作用也由此表現得富有情趣。  六、相錯法。「相錯成文,則語勢矯健」,就是說寫文章要相錯成文,才能避免平板、單調。在記敘時,時而順序,指明事件的發展方向,時而插敘,交代事件發展過程中各種因素的關係,使文章有進有退,有起有落,有逆有轉,變幻多姿,活潑有致。如課文《第二次考試》,首節倒敘,概述蘇教授在招生考試中發現一件奇怪的事:陳伊玲初試時成績優異,複試時卻使人大失所望。接下來五節文字補敘這件奇怪的事情的原委。而第十三節作者運用插敘,敘述蘇教授從陳伊玲的弟弟口中了解到他姐姐由於搶險救火、整夜不眠而影響了嗓子的真相。這裡的插敘與前面的倒敘、補敘結合起來,在結構上形成搖曳多姿的態勢。  七、張弛法。「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敘述故事情節,如果有張有弛,就不致顯得急促或平淡無奇。如《荷花澱》,前面部分寫水鄉,風景異常恬靜美好,給人一種和平的感覺,這是弛。接著作者轉過筆鋒,描寫水上一場激烈的游擊戰,使濃烈的戰爭氣氛瀰漫其間,這是張。又如《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開頭寫春節過後北京王府井大街的特種藥品商店的熱鬧景象,這是弛;接著寫突然傳來平陸縣委的求援電話,這是張;再接下去補敘事情的發生,這又是弛。一張一弛,文章就有波瀾了。  八、離合法。清人唐彪在《作文譜》中說:「世間文字,斷無句句看題、句句不看題之理,其法在於離合相生。」又說:「離合相生者,謂將與題近,忽然揚開;將與題遠,又復掉轉回顧是也。」對於記敘文來說,就是在處理場面和情節的過程中,不必處處死扣主旨,而應採取「若即若離」的方式靈活安排,掀起文章的波瀾,避免單調呆板。如季羨林的《馬纓花》,文章用了幾乎一半的篇幅回憶過去所住的大院,對這院子的人事滄桑、遺存古迹等等描寫得十分具體細微,初讀會以為這是回憶往昔居室中閃現出「一股似濃似淡的香氣」,以為主人公馬纓花登上了文章的中心位置。往後就寫馬纓花的「綠雲紅霧飄滿了北京」,正是這馬纓花的「影」與「光」的對比,「帶給我無窮無盡的力量」。至此,文章完成了對馬纓花的全面的描繪和讚美。原來,前面部分是寫馬纓花的「影」的廣闊社會背景,沒有「影」的對照,就不能襯出「光」。影中的馬纓花值得留念,光中的馬纓花則更可愛。這不正是「離合相生」嗎?  九、蓄放法。這種手法的運用,主要是在組織篇章的過程中,有意將文章的主旨或感情潛藏起來,積情蓄勢,就像水庫蓄水一樣,積蓄到一定程度,行文到適當的時候,突然間將隱含於文中的主旨或感情爆發出來,如水庫之開閘放水。如畢淑敏的《兒子的創意》,作者以特有的清新、細膩的文筆,給我們敘述了「兒子」參加一個宗教博物館建築創意徵文比賽的故事。通篇的構思十分精巧高明。兒子一心一意想拿金牌,媽媽氣急敗壞地阻止非難。兒子嚴肅認真,把參加課外活動看成是培養自己創造力的重要途徑,媽媽則千方百計地引導孩子重視課本。多麼尖銳的矛盾!然而,在文章的最後,當兒子拿到金牌,媽媽問他為什麼想得金牌到日本去時,兒子的回答卻是「日本的遊戲機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買一台回來啊」。原來兒子的「一心一意」、「嚴肅認真」竟是為了一台遊戲機!這裡,作者成功地運用了「蓄放」的手法。如果說全文的母子之爭是一種「積情蓄勢」,那麼結尾的陡然一轉,則是開閘放水了。

四、寫記敘文如何扣准題意?記敘文概括地說無非兩種:寫人或記事。寫記敘文如何扣准題目?一言以蔽之:把具體的人或事鑲嵌到題目中。2007高考山東卷話題作文請以「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擬題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選文體,且文體特徵鮮明。時間不會使(我對故鄉的)記憶風化薔薇-故鄉席慕容說:記憶是無花的薔薇,永遠不會敗落。闊別故鄉多年,我才吟出這一句詩的滋味。或許,「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關於故鄉的記憶經歷時光的打磨,反而愈發清晰了。夢中常常回到故鄉。那是一個安謐的小山村,夏日的午後,似睡非睡間,總有幾聲歡快的蛙鳴,老牛「哞—哞—」的呼喊。有時又回到村前的小溪旁,和傻丫等小夥伴玩笑嬉戲,水花常常濺在挽起的褲管上……宿舍的人說我常常在夢中笑出聲。時間就像是一條寬廣的河流,緩緩地從大堤上流過,洗去了塵埃,灌新了記憶。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栩栩如生地浮在我眼前,六年來從未消失過。我常常懷念那些淳樸的鄉親,他們是不是也同樣惦念著漂泊在外的伢子呢?初到城市,我緊緊握住小叔的衣襟不敢放開。那些紅燭,燈光,悠揚的薩克斯,快節奏的列車……一切向我湧來,讓我不知所措。想像中的城市應該是多一些安寧和淳樸的,一如我的故鄉,那個多年來魂牽夢縈的地方。時間有時候過得很慢,特別是久久收不到家信的時候。我在日曆牌上用鮮艷的紅筆圈出每一個收信的日子。對我來說那一天是新年,是最值得銘記的日子。圓圓圈圈,紅色有時密有時疏地散落在每一本日曆上,記載著好多關於故鄉的記憶。日曆不只明示給我時間,更給了我許多美好的記憶。也許,這就是余光中先生所說的「根」的感覺吧。問及故鄉,回信中常說哪裡變了,哪裡沒變。於是關於故鄉的記憶得以一點點修整,一點點完美。時間固然更改了故鄉昔日的容顏,卻風化不了她在我心中的記憶。某日在鍵盤上敲擊文字,洋洋洒洒一片全是記憶中的故鄉。隔幾日匯款單來了,除了稿酬,還有一句:記憶是無花的薔薇/永遠不會敗落——席慕蓉。拿到單據的那一刻,淚水盈滿面頰。我不知道是誰特意寫給我的這句話,也許他/她也是漂泊在外的遊子吧。記憶中的故鄉,時間愈久便愈有分量。時間又怎麼會風化她在我心中的記憶呢?2007高考湖南命題作文請結合自己的感受與經歷,以「詩意地生活」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注意】①注意題目中的「地」字。②不得抄襲。(我童年時在江南古巷裡的)詩意地生活詩意地生活「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詩意地生活,是一種樂觀向上的心態,是一片閑適悠然的情懷。自懂事以來,便居住在這青瓦白牆的古巷中,清晨,巷口包點鋪的香味和著小販的叫聲氤氳在霧氣里。隔著木門可以聽到拖鞋打過青石板路面的響聲,踢踢踏踏,像一首慵懶的歌。執一柄密梳,坐在雕花窗前,細細地理順,理順心中的煩悶苦惱,一天的心情便無比順暢。小巷的人們樸實醇厚,彷彿剛從桃源中走來,纖塵不染,小腳的老人們,走東家串西家,閑話家常,巷裡大抵都是四合院子,家家戶戶都有著「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的景緻,玉蘭開得正歡,潔白的瓣朵彷彿在綻放一個個的夢,這裡的人們安然地體味人生,享受生活,不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也不會佔誰家便宜。他們會的,只是在院里的大樹下下幾場棋,在堂前的書案上揮毫潑墨,在桃花樹下拉著二胡、弦子。我有幸生活在這裡,見證著這裡淳樸的風氣,詩意飛揚的一切。下雨的時候,雨絲浸潤著古巷,籠罩著古巷,彷彿在小心翼翼地為一個嬰兒洗浴,瓦片上的青苔,含苞的花朵都在欣喜地啜飲天降的甘霖。雨天人們是不怎麼出門的,泡一壺清茶坐在藤椅上,翻翻古老的線裝書,吟著《雨巷》,也會有調皮的孩子在雨中嬉戲,清脆的笑聲如掛在檐角的風鈴,美妙悅耳,丁香般的姑娘,舉著油紙傘消失在巷口,留下背影讓人遐想。這裡的一切都如一首婉約的詩,一花一木都充滿了靈氣,營造著詩意的氛圍。詩意地生活在這古巷裡,聽隔壁小姐姐的淺吟低唱,聽燕子交頸的呢喃。看庭前的花開花落,望天上的雲捲雲舒,到黃昏,在夕陽下漫步,只嘆「夕陽無限好」,不管近不近黃昏。折一枝垂柳插在蓄滿清水的瓶中,尖尖的嫩芽像嶄新的剛剛萌發的夢,鏡子里是一片如花笑靨,花面交相輝映,保留一份童心,保留一片純凈,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像寫詩一樣去醞釀每一分情感,是古巷人們的共同特徵。我熱愛這片土地。這裡純凈的心靈與天空,連空氣的味道都有棉花糖的香,待白髮蒼蒼時,請故鄉的風再把我帶回此地,吹一曲簫音,詩意地生活在這裡,以終余年。2007年高考作文北京卷新材料作文「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是唐詩中的名句。有人說,這是歌詠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說,這是暗指一種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說,這是嘆息「細雨」、「閑花」不為人知的寂寞處境;有人說,「看不見」、「聽無聲」並不等於無所作為;還有人說,這裡的情趣已不適合當今的世界……請你根據自己讀這兩句詩的體會,展開聯想,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擬題目,自定角度。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全文不少於800字。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什麼人或事我看不見聽無聲卻又在滋養著我給我美好的生命……感受沉默的父親給予我的愛沉默的父愛6歲。操場上,一個小男孩學著騎車,旁邊站著他的父親。沒有一句指導,沒有一絲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雙腿早已是鮮血淋漓。終於,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親依舊是那麼筆挺地站著,眼中滿是不屑與冷漠。孩子多麼渴望爸爸的鼓勵,沒有;孩子多麼渴望爸爸的擁抱,還是沒有。只是那雙空洞的眼睛,讓孩子感到冷酷與無情。終於,孩子不哭了,倔強地站起來,跨上車,開始又一次的嘗試。父親早已是興趣索然,轉過身,邁著大步,走了。身後又是一陣金屬與地面的摩擦聲,父親只是不經意地回了下頭,手卻在顫抖。孩子站起來,想著剛才父親冷漠依舊的眼神,兩行熱淚莫名其妙地滑過他的臉頰。一步、兩步、三步……父親的腳步聲依舊堅定16歲。禮堂里,當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擁著走上了獎台。又一次高舉獎盃,又一次歡呼如潮。緊擁著榮譽,在閃光燈不停的閃耀下,孩子艱難地尋找他的父親。人群中,唯獨沒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個他。瞬間,禮堂彷彿空蕩蕩的,只有孩子與他的父親在對視著。還是那麼冷漠,依舊是如此不屑。父親那空洞的眼神讓光芒萬丈的獎盃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兒子,一把奪過緊擁著的獎盃,父親毫不猶豫地把它交給後台的老師。兩行熱淚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來,一步、兩步、三步……父親的腳步聲依舊堅定。昨天。校門口,一位青年與他的父親作著告別。沒有寒暄,沒有寬慰,沒有擁抱,沒有一句話。直視著父親,他的皺紋又深了,他的黑髮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裡滾著淚水,壓抑著。在模糊中,父親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顫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兒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縮了回來。向門口指了指,父親又轉過身,沒有動。遠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接近拐角,父親定住了,回過頭,瞥了一眼,看到兒子。青年人也注視著他的父親,壓抑不住的淚水終於流淌下來。沉默中,心中是那麼溫暖,一步、兩步、三步……今天。考場上。有一個孩子在寫著沉默的父愛,心中充滿感激與驕傲。我的父親,他的感情如綿細的秋雨,柔和的春風,沒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罷了。沉默的父愛——我很感激它。無論是話題作文還是命題作文還是新材料作文,我們都可以用添加具體人事的方法,把高考作文轉化成記敘文的思路。審題訓練1、行走在消逝中2、一步與一生3、懷想天空

五、如何寫出人物的個性

《寫出人物的個性》。一.導入  蘇州的西園是一個佛教名寺,最出名的要算那五百羅漢了。在眾多的羅漢中,有幾位是不容易讓人忘懷的。如彌勒佛、濟公活佛,還有觀音菩薩。即使我不加任何描述,大家還是能夠想像得出這三尊菩薩是怎樣一副容顏。想到彌勒佛那世間無二的大肚,那望之可親的笑容,很容易聯想起一副對子: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世上可笑之人。許多人,包括從未游過西園的人,甚至只要一見到「彌勒佛」這三個字,便能發出會心的微笑。其中奧秘何在?至於濟公,我們只要閉上眼睛,片刻間,身穿破衣,手搖破扇,踢趿著破鞋的瘋和尚就會自由自在地跑到我們面前,沖著大家扮出一張令人啼笑皆非的鬼臉來。這又是因為什麼?西園的觀音菩薩也算是一絕了,在眾佛中她是最高大的一尊,也是最奇特的一尊——她有一千隻手,而且每隻手掌上都有一隻眼睛。但不管她如何奇形怪狀,有一點在大家的眼中乃至於心中是不會變的,她的神情氣質是永恆的悲憫世人的慈善。怎麼會這樣呢?  這一切似乎很奇妙,其實不過是塑像大師以他高超的技藝創造出了人物的獨特面貌,而這一富有個性的特徵又在一個個傳說故事中不斷得到強化,於是他們的形象也便隨之深入人心,於是他們的特點也便固定下來,於是從一顰一笑中我們也能區分出誰和誰來。其實塑像大師能做到的,我們用筆同樣也能做到。要讓人物栩栩如生地走到我們筆下,關鍵在於要寫出人物的與眾不同之處。二.述要  有這樣一個人,個子不高不矮,身體不胖不瘦,臉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寬不窄,耳朵不圓不長-------你猜他(她)是誰?  又有這樣一個人,黑臉短毛,長嘴大耳,圓身肥肚,穿一領青不青、藍不藍的梭布直裰,提一柄九齒釘耙------你道他(她)又是誰?  對於前者,恐怕你苦思冥想也得不出個圓滿的答案來,都是,又都不是;而對於後者,相信你一定會脫口而出:豬八戒!  這兩個人,為什麼前一個猜不出,後一個一猜就中呢?關鍵就在於前者只簡單介紹了人物的外貌,沒有寫出特徵,更沒有寫出人物的個性,後者則不然。  許多同學認為要寫出人物特徵,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從人物的肖像描寫入手,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這樣想不可謂不聰明,也不失為記敘人物、表現人物特點的一條終南捷徑。方法人人能想到,但要真正做到卻很不容易。「不----不-----」的公式不能寫出人物的個性;「紅撲撲的小臉蛋」「烏溜溜的大眼睛」一類的大眾化臉譜同樣也寫不出人物的個性。因為人是立體生動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思想,有特定的品質,有異於他人的行為和習慣,「形」與「神」應該是和諧統一的,在形象描寫中能體現出人物的神采,在對人物精神的闡述中能使人物的音容笑貌更加具體,在「形」與「神」的互現中,人物的個性也就凸現出來了。八戒醜陋的外形下帶著他的憨態,憨態的骨子裡刻著「饞」、「懶」,也刻著「情」、「義」,恐怕這就是他立體生動的原因。 這樣看來,要真正把握人物的整體風貌,光寫外貌是不行的,還需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去表現人物。  仍以豬八戒為例。雖然孫大聖的勇猛和機智奪走了讀者許多的視線,但這不妨礙我們喜愛豬八戒。當然,他並不美,與孫悟空的小巧機靈一比,他愈發顯得笨拙;他的武藝不錯,但在金箍棒的威力下,他絕不敢逞強(高老莊的一場廝殺除外);他的心眼似乎也不能說很好,在沙和尚的老實忠厚面前,他的懶惰與自私是藏也藏不住的。但就是這麼一個缺點多多的人,他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人間的煙火味,一種屬於凡人的個性特徵。他的這些特點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清的,作者就用多個事例來具體地描繪給我們看。因此,我們才看到了這樣一個豬八戒:在高老莊,變身為壯漢的他食量大如牛,一人可抵好幾個莊稼漢,你能說他不是一個勤勞的好農民嗎?奉師命去尋找食物,他美滋滋地吃了一頓大西瓜,然後懶洋洋地睡了一個好覺,這樣一個八戒,怎能逃脫「饞」和「懶」的評語!孫猴子被趕回了老家,八戒不也是依依不捨?大師兄不在的日子裡,師傅有難,他不也是奮不顧身與妖魔斗得天昏地暗?這樣一個八戒,不也是有情有義?當然,我們也忘不了他在三位菩薩變化而成的美女面前,醜態百出,這不又是一個活脫脫的好色之徒?--------就是通過眾多的事例,從多個方面,寫出了一個世俗的、有著人間男子的大多數優缺點的八戒。  事例有了,但如果不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細節併合理利用的話,那麼我們的文章可能無力承載濃厚的情感,無法很好地表達自己,更談不上去感動別人。拿一把放大鏡,定格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瞬間表現,人物便會因此而生動立體。還是談一下我們熟悉的豬八戒。當調皮的孫悟空抖出他私設「小金庫」的隱私時,他嘴裡嘀嘀咕咕地發著無意義的牢騷,一邊很不情願地從大耳朵中掏出幾錢銀子來,這樣一個細節讓我們無法忽視,無法不發出會心的微笑。  好了,該到小結的時候了。寫好一個人物其實不難,關鍵是要寫出人物的個性;寫出人物的個性也不難,綜上可概括出「三訣」:1。形神並舉;2。多管齊下;3。微處動情。三.點拔          父親的愛              (美)E?Bombeck  爹不懂得怎樣表達愛,使我們一家人融洽相處的是我媽。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媽媽則把我們做過的錯事開列清單,然後由他來責罵我們。  有一次我偷了一塊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訴賣糖的說是我偷來的,說我願意替他拆箱卸貨作為賠償。但媽媽卻明白我只是個孩子。  我在運動場打鞦韆跌斷了腿,在前往醫院途中一直抱著我的,是我媽。爹把汽車停在急診室門口,他們叫他駛開,說那空位是留給緊急車輛停放的。爹聽了便叫嚷道:「你以為這是什麼車?旅遊車?」  在我的生日會上,爹總是顯得有點不大相稱。他只是忙於吹汽球,布置餐桌,做雜務。把插著蠟燭的蛋糕推過來讓我吹的,是我媽。  我翻閱照相冊時,人們總是問:「你爸爸是什麼樣子的?」天曉得!他老是忙著替別人拍照。媽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勝數。  我記得媽有一次叫他教我騎自行車。我叫他別放手,但他卻說是應該放手的時候了。我摔倒之後,媽跑過來扶我,爸卻揮手要她走開。我當時生氣極了,決心要給他點顏色看。於是我馬上再爬上自行車,而且自己騎給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學時,所有的家信都是媽寫的。他除了寄支票以外,還寄過一封短柬給我,說因為我沒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長得很美。  每次我打電話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說話,但結果總是說:「我叫你媽來聽。」  我結婚時,掉眼淚的是我媽。他只是大聲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間。  我從小到大都聽他說:「你到哪裡去?」「什麼時候回家?」「汽車有沒有汽油?」「不,不準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樣表達愛。除非------  會不會是他已經表達了而我卻未能察覺?  生:老師,這篇文章讀上去好像平平淡淡的,沒有什麼特色。  師:的確,它的文字相當樸實,但樸實之中卻蘊含了真情。  生:正像題目所說的,是寫了父親對兒子的愛。可是文中寫了太多的事例,它們之間好像也沒有太大的聯繫,是不是顯得太散?  師:作者是寫了多個事例,「偷糖」、「受傷」、「生日」、「拍照」、「學車」、「家信」、「電話」、「結婚」等。應該說這都是一系列的生活瑣事,作者沒有採用一般人對父愛的正面歌頌的寫法,而是在瑣事中用看似有些抱怨的筆調來寫父親的愛。寫的這些事,多是多,但卻未必散,仔細讀一下,文章自有它的綱目在。  生:作者一開始就說「爹不懂得怎樣表達愛」,結尾又說「爹完全不懂得怎樣表達愛」,是統率全文所有事例的,這和《瑣憶》有相通之處的。  師:很好,看出些門道來了。多管齊下,並不是非要表現人物的不同側面,也可以是就一項特徵進行不斷的強化。本文作者想再三強調的是什麼呢?是父親深沉的,不顯山露水的愛。文章最後一句很重要,「會不會是他已經表達了而我卻未能察覺?」  生:哦,這句話才是全文的總綱。我明白了。但是有一點我很疑惑,老師說過細微之處最能展現人物的風貌,也最能打動讀者的心,可文中似乎沒有詳細的細節描寫呀?  師:首先要幫你糾正一個觀念,細節不一定都要進行濃墨重彩的描寫,動情的瞬間有時不需要太多的語言來解釋,這就是「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手法,達到作者的目的就行了。我們可以看一下「電話」這件小事,「每次我打電話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說話,但結果總是說:『我叫你媽來聽。」這既是一個事例,也是一處精彩的細節描寫,父親想說什麼卻欲言又止,他想表達對兒子的關心與愛,卻不習慣直白的表達,正好反映出父親之愛是含蓄而又深沉的。  生:我明白了。父親寫信給兒子,表面上是在說他的草坪,其實是在想念兒子,留戀那些兒子在家踢足球、在自己身邊的日子。  師:你能觸類旁通,不錯。作者用簡煉的語言寫出了生活中看似平凡卻感人至深的細節。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但你注意到了本文的另一個特點了嗎?  生:是不是作者在寫父愛的同時,也寫了母愛,把兩者進行了對比?  師:正是。作者述事,看似處處在與母愛進行正反對比,實際上是在說明父愛往往是另一種表達形式——寓愛撫於嚴格,是對母愛的補充。  生:老師,我還有一個建議,在文章加上一些人物肖像描寫會不會更好些?  師:我說過,形神並舉,更能體現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但並不是每篇文章都有進行肖像描寫的必要。本文的寫作主題是「父愛」而不是單純的「我的父親」,人有千面,但愛是共同的,這種愛的方式是有普遍意義的。結尾一句,作者以猜測的口吻寫父愛,正好揭示了一般人對嚴父之愛暫時不易覺察到的共同規律。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相對於主題而言,父親的外貌是可有可無的,而對於這類內容應該是能省就省。生:老師我明白了,要真正寫出人物個性應該靈活運用你所說的方法。


推薦閱讀:

《記敘文寫作指導——細節描寫》教案

TAG:轉載 | 記敘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