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講《金剛經》二十三

凈空法師講《金剛經》二十三「12、由不一觀不異,一念不生,而實相生矣。由不一入不異,除分別執著,亦即無我。迨至一念不生,人我法我,尚復何存乎。真無我之妙法也。此為開佛正知,開佛正覺也。」「由不一觀不異」,看一切法,法相不一樣,在這裡面觀它相同的地方,觀它的體性,體性是空寂的,「一念不生,而實相生矣。」形形色色不同當中,看到它相同的。看出來之後,因為不異是個空相,佛法裡面常講「萬法皆空」,空是同的相,就是不異之相。萬法是不一,皆空是不異,這個樣子,我們的妄念,我們的希求、我們的得失,這些妄念自自然然就降低了。雖然不能完全斷盡,淡薄了。也就是說,一切法當中,我們自自然然看得淡了,不會像從前那樣堅固的執著,看淡了幾分;也能夠放下幾分,這就是很大的進步。這在修持上,也就是生活上,你得到受用,你的心清凈,清凈心生智慧。所以「一念不生,而實相生矣。」「由不一入不異」,前面是講「觀」,這個地方是講「入」。入比觀深了一層。「觀」是看法,你的看法正確了,智慧現前了。「入」,那得受用了。為什麼?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觀是看破,入是放下。愈放下愈自在,愈放下愈真實。「除分別執著,亦即無我。」雖然沒有得無我法,但是確確實實是向著無我法這個方向、向著無我法這個目標在進步,證得無我法就成佛了。什麼時候證得?圓教初住菩薩就證得;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法身是無我法。「迨至一念不生,人我法我」,人我、法我兩種執著,人我執、法我執。「尚復何存乎」,這個境界講到最低層的,圓教初住菩薩,兩種執著都破了。「真無我之妙法也」,這是教給我們初學的人,就是教我們,我們如何能夠證得無我法,如何能夠見到法無我,你就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真的有效。只要你會用,用得恰當,進步就非常快速。你在一切萬法裡面去觀察,不一就是萬法,世出世間一切法,你去觀察不異;也就是說,從相上、萬相上,你去觀察它的體性。這個說法你要是不容易理解,經上所講,你在一切世出世間法裡面觀它緣生,這個比較踏實一點,你觀它是眾緣和合而生的,觀察它沒有自體,就是沒有自性,當體即空,這樣能生智慧。智慧開了之後,所以叫看破,宇宙人生的真相你看清楚了,你還會分別嗎?你還會執著嗎?自自然然就不會了,不分別、不執著,就放下了;入進去了,入佛知見。《法華經》上所講,「開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佛為我們開示,我們覺悟了。觀是悟入,悟佛知見。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入佛知見。而佛知見,前面說得很清楚,「法無我、無我法」。一切法無我,是看破;入無我法,是放下。一個是看破,一個是放下,圓滿的自性完全現前了。所以這個方法真正是無我的妙法。無論是解悟、證悟,這個方法妙絕了。「此為開佛正知,開佛正覺也。」開就是我們一般講的開悟,這是開悟的妙法。「13、下諸法緣生一大段,亦復如是開之覺之。而一是向心行上開覺。一是向諸法上開覺。雙方並進,則心境皆亡,我法俱空。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矣。」「下諸法緣生一大段」,三心不可得到這個地方,這一段是結束了,底下一大段要說「諸法緣生」。三心是講我們能執著的,諸法是我們所執著的。能執著的不可得,再看看所執著的,所執著的也不可得。「亦復如是開之覺之。而一是向心行上開覺。」前面講的三心不可得,是從心行,就是從念頭上,讓你了解事實的真相。「一是向諸法上開覺」,這是向外面境界上,說明外面境界事實真相。「雙方並進,則心境皆亡。」心裏面的妄念,外面的分別、執著,統統會失掉。確確實實與《金剛般若》經題完全相應。「我法俱空。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矣。」一切諸相都離了,沒有法子稱呼它,不得已假設一個名詞,叫做「諸佛」。成佛就佛了,為什麼叫諸佛?諸位要曉得,雖然離相離念,離相離念的功夫不等;統統是離相離念沒錯,裡面功夫不一樣,它有差等。這就是《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為什麼會有四十一個位次?這四十一個人統統都是離相離念,「心境皆亡」,因為功夫淺深不一樣,把它分作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是從它功夫上分的。這種分法,諸位必須要曉得,是佛為我們分的,對我們這樣講的。對那些法身大士而言,人家已經離相離念,還有什麼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沒有這些。佛要遇到你,絕對不會說:「你是凡夫,我是佛!」他要有這個念頭,他是凡夫。為什麼?他還有念,他還著相;他沒有了。所以佛見一切眾生都是佛,他的心是清凈的,是平等的,決定沒有一個分別的念頭。說菩薩的位次,這是隨順眾生說的。前面講,佛是依二諦說法,這是依俗諦說的,所以有這個等差。同樣一個道理,這個不能不曉得,不曉得會產生許多誤會。念佛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怕自己的品位很低,聽說下下品往生,要十二劫才花開見佛,以為太長了。常常有人來問我,這真的還是假的?這些都不懂得不一不異的原理,有這麼多虛妄、分別、執著在。你要嫌長,你就認真努力,何必要下品下生,你上品上生不好嗎?多用功,不要打妄想。其實問這些話的人,天天雖然念《無量壽經》,沒懂《無量壽經》的意思。經上跟你講得很清楚,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不管你品位高下,到那邊全是阿惟越致菩薩,那是佛力加持的,平等法界。《觀經》上為什麼要這樣說?《觀經》上不論加持,沒有講佛力加持,是你自己念佛往生的,那就是那個樣子。到那裡去蒙佛力一加持就提升,大家都平等了。所以三經要合起來看,才能看得圓滿,才能看得究竟,把你的疑惑、障礙統統破除掉。我們念佛,心也踏實了,不再有疑惑,不再有妄想。《金剛經》上所講的諸佛,是從圓教初住菩薩講起,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稱之為諸佛。「14、教下名言甚多,無此直捷了當。宗門棒喝交馳,無此彰顯明白。願共勉之。」「教下名言甚多,無此直捷了當。」除禪宗之外,其他九個宗派都叫做教下。名詞術語,非常的繁雜,繁雜我們就感到困難,不但難修,解都難。可是要跟《金剛經》來比,實在說沒有比《金剛經》更直捷了當。《金剛經》不長,全經只有五千八百多個字,一個字的廢話都沒有,字字句句都是從如來果地上流露出來的,直捷了當。「宗門棒喝交馳,無此彰顯明白。」前面兩句顯示這部經在教下第一,回過頭來再看宗門,禪宗。禪宗教學用棒喝,棒喝不簡單。祖師大德真正是明心見性的過來人,看到你功夫接近成熟,或者是用棒,或者是用喝,一聲喝把你驚醒了,那個關口突破了,人就開悟了。如果不是這樣子的真善知識,也要學祖師那個模樣,說老實話,那個棒把人打死了都不開悟,冤枉死了,怎麼會開悟?喝更沒用處。所以,那種方法,在樣子上是學不得的,沒有用處。功夫不到,學了一點用處都沒有。這是說明宗門這個方法,不像《金剛經》上這樣清楚、這樣明白的道出來。宗門裡面悟,悟什麼?就是此地講的「無住生心」、「無實無虛」、「不一不異」、「法無我」、「無我法」,就是這個。但是宗門裡面不說破,教下是把它說出來,宗門不說出來。實際上真正入這樣的境界,解這個境界,真正體會到、理解了,解悟;真正是做到,入了無我,叫證悟,這叫證果。一三八、明諸法緣生 約福報明無性 約法施明體空這一大段,因為含義很多,所以在沒有講經文之前,不能不先交代。這說明「諸法緣生」,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約福報明無性」。底下有兩個中段,第一個中段裡面,是就福報說明無性,無有體性。再分幾個小段,第一小段「約法施」。在布施當中,法布施第一。就法布施來說,也是當體即空。先把大意說明,然後再看經文。「1、此一大段,含義甚多,須先說明,入文方易領會。」「2、上心行一段,是約內心明義。此諸法一段,是約外境明義。諸法多不勝數,今約福報及法施明義,則可賅攝一切法矣。」「上面心行一段,是約內心明義。」從內心說明這個道理,義是道理,說明三心不可得。比喻裡面,用恆河沙來比喻,把河比喻「三心」,遷流不息,就有過去、現在、未來。把恆河裡面的沙,比喻心的妄念之多,沒有法子計算。這是河沙比喻「心行」。「此諸法一段,是約外境明義。」「心行」裡面,事實真相我們明白了。外面的環境,外面環境的真相是什麼?不能不熟。「諸法多不勝數」,外面境界相之多,實在講跟心裏面妄念數量恰恰好相等。諸位明了嗎?為什麼會相等?一切法從心想生,怎麼不相等?你要曉得妄念有多少,盡虛空、遍法界的諸法有多少,你的妄念就多少。多了,就不好講了,還要用歸納的方法,這說法才方便。「今約福報及法施明義,則可賅攝一切法矣。」舉這一個例子,這個例子能夠包括一切法。這一個例子明白了,於一切法中,你就能夠推想,都能夠聯想,就都明白了。「3、布施攝六度,六度攝萬行。布施中以法施為最。法施之義明,則六度萬行,皆可例知。法施是善行,善行之義明。非善行之事,亦可例知。」所謂「舉一隅而以三隅反」,佛給我們舉一個例子,我們用這個例子來推斷。於一切法當中,都能夠正確的理解,得到它的真相。「4、因緣生法,謂一切法之生,不外因緣。故法即因緣所生之果。無異言一切法不外因果。故因果攝一切法盡。」這是討論諸法,觀察諸法,首先的一個大前提,一定要懂得因緣果報。凡夫粗心大意,觀察叫一切法,其實一切法並不存在,一切法的現象是什麼?是因果剎那生滅相續的幻相而已,哪有真實?所以這是一個大前提,這個大前提必須要搞清楚,要搞明白。下面我們再細細的來觀察、來看。「5、因緣生法,但有相而無性。可知一切法之當體,如幻如化,如空中花,如水中月,絕非實物。故標題曰體空。顯其當體是空耳。」「因緣生法,但有相而無性。」性就是體性,所謂是本體。它有相,因為相沒有性,所以這個相是假相,這個相是幻相,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因為它沒有性體,這個相就是虛妄的。「可知一切法之當體,如幻如化,如空中花,如水中月,絕非實物。」所有一切的物質現象,都是這樣的,沒有一樣東西有實體。比喻也比得好!如幻如化,幻是什麼?像變魔術,變現出來的,變化的。「空中花」,眼睛害過毛病的人,有這個經驗。眼睛要是害病,看到空中出現一些花;好眼睛沒有,病的眼睛會看到空中花。在《楞嚴經》上,世尊用這個比喻,叫「目翳」,就是眼睛害病,看到空中花,看到燈上有圓影;好眼睛的人看不到。這是說明假的,不是真的。「水中月」,人人都能夠看得見。水中的月影,沒有自體,不是真實的。「故標題曰體空。顯其當體是空。」諸法體空,果然明白一切法體空,你對於一切法決定不執著,自自然然你會放下了。諸位要曉得,妄想、執著是造業,造業必定有苦報。雖然這個報也是當體即空,就像作夢一樣,你做了個惡夢不好受。夢確實是假的,也當體即空,但是你要受,你真的在裡面受罪。六道裡面,亦復如是。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真要受!雖然三惡道也是當體即空,你不能不受,那個受是非常的痛苦。這些現象,它的過失根源,是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產生了堅固的執著,不肯放下,這樣才搞得生生世世六道輪迴。佛在經上講,「頭出頭沒」。凡是在六道裡面的人,三善道雖然比較好一點,畢竟是在三善道的時間短暫,在三惡道的時間長久。你要問為什麼?實實在在講,這個答案不必問別人,自己一想就明白了。我們從早到晚,起心動念,有幾個念頭是善,有幾個念頭是惡,這不就清楚了!只想一天的就夠了,今天早晨到今天晚上,念念都是自私自利,念念都是貪嗔痴慢,那就是三惡道。念念幫助別人,念念利益社會,那是三善道。你想想看,哪個念頭多?於是就明了,我們在六道裡面,哪個地方我們住得久,不就清楚了嗎?貪心重的,你家在哪裡?在餓鬼道。因為餓鬼道住的時間最長,那裡是你的家。住得短的,到外面去旅遊觀光,住得短。嫉妒、嗔恚心重的,你家在哪裡?在地獄。邪正不分,是非顛倒,愚痴是畜生道。我們只要很冷靜的觀察,造三惡道的業太多太多了!不知不覺統統在干這些事情。三善道的業,非常非常之希有。這才知道佛在經上所講的話,非常有道理。惡道的時間長,善道的時間短暫,叫「頭出頭沒」。像苦海裡面,頭伸出水面,吸一口新鮮空氣,比喻三善道;再一個筋斗,又栽在海底下去了,那叫三惡道。說明沉在底下的時間長,出頭的時間很短暫。這個比喻,比喻得很好。「6、具足身相,顯無性義。法施,顯體空義。由是可知,說緣生,無異說不可得。說不可得,亦無異說緣生。」「具足身相」,這是後面經文上講到的。「顯無性義」,這個地方,佛現的這個身相是報身,現的是大身。「法施,顯體空義。由是可知,說緣生,無異說不可得。說不可得,亦無異說緣生。」這話一點都不錯,給你講萬法因緣生,就是告訴你,緣生性空,皆不可得,是說這個意思。我們何必要在這個世間患得患失,那錯了。不要說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不可得,佛門佛法也不可得。你學般若,你得了般若?哪有這個道理!沒有這個道理!你學法相,你得了法相?無有一法可得。在一切法裡面,實在講,感應這是有的。所謂是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我們心有感,法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但是你一定要知道,當體即空,能得、所得皆空,都不可得。你要是能看破、能放下,你的清凈心現前了,你的真如本性現前了。這個時候可以說,你一切法統統得到,你是真得到。沒有見性,換句話說,你什麼都得不到;見了性之後,你完全都得到了。沒見性之前,佛告訴我們,「常樂我凈」,這四個假的!四念處里講「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常樂我凈」,俱不可得。可是你見了性,「常樂我凈」四凈德,真的有了。法身有常樂我凈,般若有常樂我凈,解脫有常樂我凈。你要問為什麼?因為你見到性,性是真的,不是虛妄的。你沒有見性,你都是著在相上,相是虛妄的。你是用虛妄的心,前面講三心,你用虛妄的心,執著虛妄的相,結果是統統不可得。見了性之後,虛妄的心舍了,虛妄的相舍了,你得的完全是真實。所以法身、般若、解脫,三德密藏,各具常樂我凈四凈德,統統得到了。佛教給我們舍虛妄,取真實;但是「真實」,不能有這個念。你有這個念,那還是一個虛妄,還是個妄想,還是個執著。連真實這個念頭都沒有,才叫真的真實,有這個念頭都不行,這就是本經前面所講的,「法尚應舍,何況非法」。「7、眾生處處執著。能執,無非妄想。所執,便是諸法。佛以誠言告之曰:汝以為有能執者耶?心行不可得。能執之意,當下即空。又告之曰:汝以為有所執者耶?諸法緣生,所執之法,當體是空。如此開示,正是將眾生執見,從根本上推翻。」這一段的開示非常重要。我們無始劫來的病根,就是妄想、執著,妄想、執著一天不除,輪迴的業果就一天不息,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的。如何能超越輪迴,如何能一生親證佛果,這一段開示就重要了。現代西方的科學家,也相當的聰明,用數學的理論,用科學儀器的觀察,對於大宇宙的太空,小宇宙的原子、電子、粒子,都能夠觀察入微,這相當不容易。但是在佛法的標準里,他們依然不能稱為正覺。原因在哪裡?他們沒有離開能所;換句話說,依舊是有能執、有所執,跟經上講的完全相同。能執著的無非是妄想,這一句話前面說得很多。「真心離念」,不但真心離念,就連般若也講「無智無得」。《心經》上最後的結論無智亦無得,由此可知,有智就是妄想,有得就是執著,所執著的是諸法。佛在經上教誡我們:「汝以為有能執者耶?」你以為有一個能夠執著的嗎?前面我們讀過,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心行不可得。能執著這個意識,當下即空,三心不可得,你用什麼去執著!又說你以為有所執著的嗎?你所執著的無論是人、是事、是物,以為你能夠得到,以為你能夠擁有,這是錯誤的觀念。真實的實相是諸法緣生,緣生就沒有自性;換句話說,沒有自體。正如同現代科學家觀察,構成宇宙萬物基本的物質,他們叫粒子。而這種粒子,已經有許多科學家觀察到,它只是一種波動的現象;換句話說,根本就沒有物質的存在,這個說法愈說愈接近佛法。所以所執之法,當體即空。這樣看來,能執、所執俱不可得,這是事實真相。明了通達這個事實真相,這才叫正覺,佛說這個人真正覺悟了。佛這個開示,正是將眾生無始劫的病根,一下拔除了。這是眾生執著我見,見能執,執就是所執,這個開示是從根本上推翻了。換句話說,能執、所執根本不存在,根本就不是事實,是眾生迷惑顛倒,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8、緣生與不可得,皆明即空之義。妄念為成凡之由。將欲了生死、證聖果,必須斷念。當知一切法,只是緣生,本來是空。既已緣生,不無假相。故法與非法,皆不應取。以一切法,雖絕非真實,而事相儼然。行人亟應覺悟,空有不著,離相離念。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耳。」「緣生與不可得」,「不可得」是前面講的三心不可得,「緣生」是說諸法緣生。「皆明即空之義」,都是說明當體即空,能所俱空。「妄念為成凡之由」,這句話要緊,凡是六道凡夫,你為什麼會墮落在六道裡面當凡夫?佛說正是因為你有妄念,妄念就是妄想。你天天打妄想,打妄想就墮六道,變成凡夫了,這是非常的可怕。「將欲了生死、證聖果,必須斷念。」過去沒有遇到佛法之前,迷惑顛倒,雖然知道六道很苦,從來沒有動一個念頭想超越六道,當然更不知道用什麼方法超越六道輪迴。一直到今天,我們遇到大乘了義的經典,才知道我們應當發心永脫輪迴。而佛教導我們,確實有超越六道輪迴的理論與方法,這真正是希有難逢。我們真想了生死,真想作佛、作菩薩,必須斷念,妄念一定要斷。這一樁事我們總算是明白了,我們很想斷念,可是妄念愈斷愈多,好像不斷還沒那麼多,愈想斷妄念愈多,這是什麼緣故?事實上,我們的妄念就非常多,沒有注意它,不知道它的多;到想斷念,想把心凈下來,於是發現妄念是這麼多。並不是說我們想斷時它愈來愈多,不是的,本來就這麼多,平常粗心大意沒發現而已。這個時候真正發現了,才曉得有這麼多的妄念。斷妄念談何容易!所以佛教給我們一個特別的法門,妄念可以不要斷,把念頭轉移過來也行,轉念阿彌陀佛,這是無量法門裡面最殊勝、最巧妙的一個方法。末法時期除這個方法之外,要斷妄念非常困難。「當知一切法,只是緣生,本來是空。既已緣生,不無假相。故法與非法,皆不應取。以一切法,雖絕非真實,而事相儼然。行人亟應覺悟,空有不著,離相離念。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耳。」這些真實的道理,真實的事相,我們應當牢牢的記住,時時反覆讀誦經文,提醒自己的正念。妄念為什麼斷不了?正是因為我們無始劫來,習慣把這些虛妄的假相當作真實,而無法放下;雖然聽了佛的真實教誨,可是我們的習氣太重,觀念依舊轉不過來。但是比一般世人沒有聞到佛法的,還不曉得事實真相,那要好得太多。因此,必須遵依經文,時時提醒自己的覺悟,這對我們修持會很有幫助。一切法是無量因緣所生,只要是緣生就沒有自性,就是當體即空。雖然它體無自性,但是它有相。這個相是假相、幻相。我們看到這些幻相,實際上是它的相續相,一剎那當中有九百生滅的業因果報的相續相。佛為我們這樣說,實實在在講,是粗說、是略說。如果是真實說,恐怕我們懷疑,恐怕我們不能接受,只說一個粗相而已。至於微細的相,等待有一天我們的心清凈了,自自然然就見到,然後才能體會到佛說法的善巧方便,循循善誘。因為它有這個現象,有假相,法就是假相,非法就是空性,空與有兩邊都不可以執著,這個地方的取就是執著。為什麼不能執著?因為兩邊都不是真實。我們要在這個地方覺悟,空有不著,離相離念。離相是離執著,離念是離妄想,妄想、執著都不能有。在日常生活當中,學諸佛菩薩,「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個生活就自在,就真正的幸福。這兩句實在說,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裡面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我們再把它說淺一點,說白一點,大家更容易體會,那就是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無論是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真正要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要真正做到,那就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為什麼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你所爭、所求的,都是妄想執著,都是了不可得,那你又何必要爭、又何必要求?無爭無求,心就定了,心就清凈;「信心清凈,則生實相」,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就生智慧。智慧生出來,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白,這個時候,你會體會到法喜充滿。「9、若不離念,寂且未能,遑論乎照。故學人於此行門,必須空有不著。而於觀門,則須一空到底。此理不可不知也。」「若不離念,寂且未能,遑論乎照。」真實的功夫就在寂照。可是若不離念,寂達不到,寂是清凈心,就是真心。「照」是真心起作用,像《般若心經》裡面所講「照見五蘊皆空」。通常講,就以本經所說的五眼,照最低限度也是慧眼、法眼,它才有照的作用。「故學人於此行門,必須空有不著。而於觀門,則須一空到底。此理不可不知也。」行是生活,是事相,也就是說我們對人、對事、對物,一定要做到空有兩邊不著,你就自在。「觀門」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見解與思想;也就是說,你對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一定要一空到底。正如惠能大師所說「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就是一空到底。這個道理必須要曉得,才能夠永遠保持清凈心,永遠保持心裏面沒有一個妄念。我們初學下手的方法,還是用一句佛號;換句話說,我們空,空不了,一定有念頭,就把念頭集中在阿彌陀佛名號上,用這一念把所有一切妄念都打掉,這個方法一般人都可以做到的。「10、用功當以離念為主。念佛即是離念,離一切妄念,離一切三界輪迴念,迨至往生見佛,自然圓離矣。」「用功當以離念為主」。「念佛即是離念」,我們用這個方法,念阿彌陀佛就是離念,「離一切妄念,離一切三界輪迴念」。這個不能不知道,除了一句阿彌陀佛之外,所有一切的念頭都是三界輪迴念。換句話說,如果不念佛,一天到晚起心動念,都在那裡造輪迴業。我們想脫離六道輪迴,但是輪迴心、輪迴業永遠不斷,你想想看,你怎麼能超越輪迴?所以唯一的一個方法就是念佛,把所有一切的念頭,統統轉變成阿彌陀佛,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鍛煉。眼見種種色相,要有能力把它變成阿彌陀佛的相;聽種種音聲,也有能力都把它變成阿彌陀佛聲。這樣漸漸在境界里,就能做得了主宰。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確實也有困難,真正難在哪裡?還是難在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放不下。所以一個修道人,必須要把名利看輕、看淡,知道這個東西是煩惱,是系縛,生生世世修行沒有成就,就被這個害了。這一生如果不能放下,如果不能擺脫掉,必然還是要搞生死輪迴,那就非常可惜了。「迨至往生見佛,自然圓離矣。」我們現在要看淡,要看輕;換句話說,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只要衣服能穿得暖,飲食不缺乏,有一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足夠了,不必要奢求。如果希望把自己的生活品質提升,這個念頭就是依然留戀六道生死輪迴。所以為什麼古時候修道人,無論出家、在家,從前出家人不必說了,所謂「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過著行雲流水的生活。其實在家居士學道,他也能夠把他的家業、親人舍掉,在山上住茅篷,在寺院掛單修行,比比皆是,這個樣子能成就。也就是說,他對於世間名利、五欲真的放下,真的看破了,這樣功夫才能得力。一直到往生見佛,就是圓滿永遠的舍離。「11、真心不但真空,且是真有。真空,離名絕相故。真有,常恆不變故。(空有一如)」「真心不但真空,且是真有。」真有跟真空是一樁事情,是一體。我們常講一體兩面,哪來的兩面?如果說一體兩面,它還沒有能夠完全契入,沒有能夠完全明了事實真相。前面我們討論到無實無虛、不一不異、萬法一如,真空、真有就是顯示這個意思。「真空,離名絕相故。真有,常恆不變故。(空有一如)。」這段話的意思很深,一定要細心的去體會。真心所現的境界叫一真法界,《華嚴經》上毗盧遮那佛所現的境界,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現的境界,都是真有。與此相對的,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十法界;十法界叫假有,不叫真有。真假怎麼分法?佛門裡面有一個簡單的定義,凡是會變的就是假的,凡是不變的,我們就叫它做真的。由此可知,真有不變。西方極樂世界的佛,與所有往生的大眾,他們的身相永遠不變,他們的生活環境永恆不變,那叫一真。「一真」實在講,就是《華嚴經》上所說「唯心所現」,那個心是真心,所現的一真法界,所以那是真有。假有則是「唯識所變」,把一真法界變成無量無邊的法界,無量無邊不好講,所以佛把它歸納為十大類,叫十法界,十法界是唯識所變,那是假相。諸位從這個地方,去細心體會這一段文的意思,體會是「空有一如」。「12、一切緣生之法,本無是物,但假現相而已。乃是真空假有也。(空有相待,故曰同時。)」前面給你講的是真空、真有,這個地方講真空、假有。假有是指十法界,真有是講一真法界,差別的意思在此地。「空有相待,故曰同時。」「13、或曰:心外無法,心生則種種法生。此心指妄心而言。然則佛菩薩既無妄念,而能現種種境相,不知何由而成。」底下一段,為我們解答這個問題,這些話都是大乘經上的。心外無法,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心外無法」這個心是真心,「心生」這個心是妄心,兩個同樣是心,意思完全不相同,佛經難讀也在此地。「無法」是無十法界依正莊嚴之法。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虛妄的,它從哪裡來的?妄心變現出來的,妄心就是識,「唯識所變」。佛與大菩薩,一般說圓教初住菩薩就轉識成智,轉八識成四智,他沒有妄念,不再用妄心,這個地方我想許多同修們都知道。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真性就是真心。從此以後,不再用妄心,也就是不再用心心所,八識五十一心所。初住以前的菩薩,包括二乘、凡夫,我們起心動念,都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在《百法》二十四個不相應行裡面,稱之為「異生性」。異就是不一樣,跟佛用的心不一樣,佛用真心,我們用妄心。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真性,就叫做「同生性」。他們用的心跟諸佛如來相同,佛的覺心圓滿,他們是覺心、是真心,但是不圓滿,裡面還摻雜著無明,但是他確確實實是用真心,不再用妄心。「佛菩薩既無妄念」,這是指圓初住、別初地以上的。他們也能夠現十法界,他也到六道裡面現應身、化身度化眾生。正如同《普門品》裡面所說,應以佛身而得度,他就現佛身;乃至於應以童男、童女身而得度,他就現童男、童女身;應以宰官、居士身得度,他就現宰官、居士身來教化眾生。他能現種種相,這些種種相是妄心變現出來的;他們已經沒有妄念,怎麼會現相?怎麼可以示同凡夫?答案在下面一段。「14、佛菩薩實無有念。種種境相,乃留惑潤生,亦實由心而現。此則由於因地發大悲願,隨緣度眾。故證果後,雖不起念,而藉夙昔悲願薰習之力,便能隨機感緣,現諸境相。西方凈土,亦彌陀因地大悲願力所現者也。」「佛菩薩實無有念。」真的!他沒有妄念。「種種境相,乃留惑潤生,亦實由心而現。」這真是慈悲到了極處,我們通常稱佛菩薩叫大慈大悲,大慈大悲的意思就在此地。他有能力把煩惱斷盡,他不是沒有能力,真有能力;雖有能力斷,他不斷,不忍心去斷,不斷就是把煩惱留住。他確實有能力斷,不是像我們根本沒有能力斷。轉煩惱為菩提,他把煩惱轉成菩提,轉生死為涅槃。實際上講,諸佛如來所現的種種相,大多數是菩薩相,如果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斷了,他就超越十法界,不可能再回到十法界來,不可能再來,他留那一品生相無明不斷,這叫「留惑潤生」。「潤」好像滋潤。為的是什麼?為的是教化眾生,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不肯把最後一品無明斷掉。他在六道、十法界裡面,現種種相,現種種身,「亦實由心而現」,這個心是妄心;那一品生相無明不斷,這個心就是妄心。他要把妄心留住,真心他證得,妄心可以保留住。「此則由於因地發大悲願,隨緣度眾。」這就是說明為什麼他不斷,是在因地里曾經發過大願。哪一位菩薩,甚至於哪一位同修,沒有發過四弘誓願?四弘誓願第一條「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發過這個願,成了佛哪有不度眾生的道理!成佛、成菩薩,過去發的願都要兌現。「故證果後,雖不起念,而藉夙昔悲願薰習之力,便能隨機感緣,現諸境相。」這個道理就在此地。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發度眾生的大願,這個願力薰習的力量也是不可思議!能令諸佛菩薩不忘眾生,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感應道交。我們曉得,證得法身的菩薩就是成佛,這是佛門當中常說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圓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他也成佛,他就有能力,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八相成道。如果這個世間眾生緣成熟,應以佛身而得度者,他就現八相成道;他證得法身。法身遍一切處,像我們現在所講的電子一樣,無線電的電波遍滿一切處。我們有個收音機擺在此地,頻道一撥,全世界的節目我們統統都能夠收得到,原因在哪裡?因為電波無所不在。諸佛菩薩的法身遍滿法界,哪裡有感,哪裡就有應;應身現前,那佛有沒有來?佛是不來而來,實在講是無來無去。這個法身,法身是體,從法身就現應化身。體是一個,盡虛空、遍法界,應身無量無邊,哪個地方有感,哪個地方就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這是說他能現境界,能現相。「西方凈土,亦彌陀因地大悲願力所現者也。」這是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讀到,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是阿彌陀佛悲願所現的。「15、我等修因時,必須悲願具足,深觀諸法緣生之義,使薰習成種,乃能於大定中隨緣示現耳。」這一段是教導我們,我們應當要學佛,要學佛真實慈悲、真實發願。我們為什麼強調「真實」兩個字?這兩個字跟文上「具足」意思相同,一定要做到。發的願要做不到,這個願是虛願、空願,發了一定要做到。雖然發大慈悲度眾生的大願,這是好事,可是世間事,自古以來中國、外國都不例外,所謂「好事多磨」,磨是什麼?是障礙。你想做一樁好事,你的障礙就非常多,障礙從哪裡來?因為你妨礙了許許多多人他們的名利,他們認為名利是他現前真實的利益,你要做好事,一定對他的名利有妨礙,於是這些人想盡方法來阻礙你,來障礙你,來破壞你,這是免不了的事情。因此,必須要有耐心,必須要有智慧克服種種魔障,使你的願心能夠落實,能令一切眾生得到真實的利益。這個地方就教給我們,如何堅定悲願,消除障礙。「深觀諸法緣生之義,使薰習成種」,這就是與諸佛如來沒有兩樣,雖然通達明了諸法緣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但是度眾生的弘願,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願心,並沒有因此而消失,反而能夠堅固薰習在阿賴耶識裡面變成了種子,於是才能夠在大定之中隨緣示現。什麼叫大定?是不是你每天盤腿面壁去坐禪,這叫大定?那就錯了。因為你盤腿面壁去修禪定,你對於一切眾生什麼忙都不能幫,那不是大定。大定是什麼?佛在本經上有兩句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大定。《楞嚴經》上所謂首楞嚴大定,就是《金剛經》上這兩句話的形容。什麼叫做不取於相?我們六根緣六塵境界,不會被色、聲、香、味、觸、法所誘惑,不為外境所誘惑,這叫禪。如如不動,內裡面不起心不動念,這是定。所以大定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行住坐卧,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之時,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不分別、不執著就是不取於相;不起心、不動念就是如如不動。我把這兩句說成四句,大家好懂,這叫大定。這樣才能夠隨緣示現,就如釋迦牟尼佛在本經開端發起的那個樣子一樣。世尊示現住世八十年,為我們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三百餘會,他表現出來的那個樣子,實在講就是《金剛經》上這兩句,他真的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也就是我所講的,於一切境緣,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一切人事、物質環境當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做出這個樣子給我們看。這就叫空有兩邊不著,這就是無住生心、生心無住。大定是無住,隨緣示現是生心。雖然隨緣示現,還在大定當中,正是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他的行住坐卧都在定中。這是我們要知道,要學習的。「16、開佛知見一大段,實為全經最要部份。前後所說,無非開佛知見。信者信此,解者解此,修者修此,證者證此。合信解行證,方將開字功夫做了。信是初開,而解、而行、而證,乃究竟開也。」「開佛知見一大段」,這是一大段經文。「實為全經最要部份」,這是一部《金剛經》最重要的一部分。「前後所說,無非開佛知見。」佛的知見前面已經把它總括起來說,就是「諸法如義」;經文上就是這一句,「如來者,諸法如義。」世尊再為我們加以解釋「諸法如義」怎麼講,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無實無虛、不一不異,跟我們講八不,八不的意思就是諸法如義,這是佛知佛見。「信者信此」,我們對於大乘佛法,對於般若經典,你信了。信什麼?就是信「諸法如義」,就是信「無實無虛」,就是信「不一不異」,就是信「緣生」與「不可得」。「解者解此,修者修此,證者證此。合信解行證,方將開字功夫做了。」開佛知見,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開悟了,某人開悟了。《金剛經》讀到這個地方,有多少位同修已經開悟了?這個地方把開悟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悟了之後,這是講信,「信是初開」,我想初開大概我們人人都有份,這是初開。「而解、而行、而證,乃究竟開也。」這是需要功夫,可能我們現在功夫還不到這個境界。但是信這個初開,是一定可以得到。但是我們一定要進步,要向解行上下功夫,我們的悟處才有真實的受用,才能把它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一三八、明福德 明福德因緣【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下面是須菩提尊者的答覆:【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這是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1、此是總明緣生之義。從布施因緣說到福德。『布施』,因也。『福德』,果也。因緣所生,因果無盡。布施等為佛門大事,尚不離緣生,不離因果。則其餘一切法可知矣。」「此是總明緣生之義。從布施因緣說到福德。布施,因也。福德,果也。因緣所生,因果無盡。」「布施等」,等就是等其他的五度。這一個字裡面包括了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為佛門大事,尚不離緣生,不離因果。則其餘一切法可知矣。」說明世出世間一切法皆是緣生,都不離因果。它這個意思在此地,讓我們了解「因緣所生」、「因果無盡」。正因為這一個事實真相,所以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道理在此地。為什麼要無住?因為能執著的「三心不可得」,所執著的諸法緣生、當體即空。所以你不能執著,你執著都是屬於妄想,那是完全錯誤了。為什麼叫你生心?因為因果無盡。你生的善心,現的是善果;你生的是不善心,現的是不善果。因緣果報絲毫不爽,這是佛提醒我們一定要生心,要生清凈心,要生善心,所現的業果自然就善,自然就清凈,這個意思在此地。「2、前半部中,長老答辭,多言『不也』。後半部惟開佛知見中,答『如是』最多。表諸法一如,一切皆是之義。是明融相會性。」「前半部中,長老答辭,多言不也。」他那個「不也」,也不是否定的,這前面都說過了。不是否定,但他也不是肯定,意思是說不能這麼說法。後半部的答言,「後半部惟開佛知見中」,在開佛知見這一大段經文裡面,「答如是最多。」像此地的經文,他答覆的也是「如是世尊」,答「如是」。「表諸法一如,一切皆是之義。是明融相會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必須要開佛知見之後,這個答覆就有意思,就正確而沒有錯誤,這個人得的福是多。一三九、明緣會則生這一段科題上說「明緣會則生」;由此可知,福德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當然也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開佛知見之後,對於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1、因為『福德』是緣生法。一切眾生,但能布施六度,深植因緣,則因緣聚會,福德便生矣。」這是答覆福德多的意思。由此可知,它的重點不是在果,是在修因,這也正是大乘經常說的,「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眾生惡的果報現前,害怕了!害怕實在講也沒有用處,也沒有辦法避免。菩薩跟我們心態不一樣,菩薩對於造因非常謹慎,也就是說起心動念、所作所為,他非常謹慎,必定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他在這裡下功夫。這就是他能修布施六度,深植善因,這個因緣是善因緣。可是修福也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如果沒有善根,如果沒有福,沒有智慧,往往錯修了。《了凡四訓》上講得好!我們講善與惡,正如中峰禪師所說,善跟惡有真有假,有偏有圓,有半有滿,如果你沒有智慧辨別,把假善當作真善,把真惡當作假惡,那你就全都搞錯了。你所修的因,問題就多了。所以一定要有智慧,要能夠辨別真妄、邪正、是非,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深植因緣。「因緣聚會」,近的在這一生,遠的在來生、在後生。諸佛菩薩教給我們一樁事情,福德一定要給眾生去享,自己不要去享福。佛跟菩薩他們修福不享福,這是做出一個榜樣來給我們看;只種善因,善果讓一切眾生共享,這裡面的意義非常的深遠,顯示出佛菩薩無盡的悲心,利益眾生。「2、表面說福德,實是說布施。若不修布施之因,那來福德之果?故『如來不說得福德多』。正因福德當體即空而無實,乃是因緣生法。故欲得果者,但修其因。若勤修布施,則福德自至矣。故『如來說得福德多』。」由此可知,經文裡面的意思,句句都有深義。從理體上講,「如來不說得福德多」;從事相上、因果上講,「如來說得福德多」。這一句經文裡面,面面俱到,講得非常的圓滿,性相因果統統都說到,正是我們學習之處。無論是在六道,在六道當然更重要;除了三界六道,作菩薩、作佛還是要修福德之因。為什麼?無福不能度眾生,無福不能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諸佛如來沒有一個不修福的。佛尚且修福,何況菩薩、聲聞,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3、法法莫非因緣所生。福德布施亦是緣生。福德之因緣為布施。布施之因緣,發心是也。欲布施不著相,必先於福德不著相。布施之所以著相,無非為貪求福德,則大誤矣。其所得者,不出三界,終是苦因。故依如義不說得福德多也。」「法法莫非因緣所生」,法法是指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都是因緣所生。「福德布施亦是緣生。」無論從因從果上,也都是緣生。「福德之因緣為布施。布施之因緣,發心是也。」你為什麼肯布施,因為你明了事實真相,明了法界眾生與自己是一體,因此你的施捨是出於真心,你的施捨是出於無條件。這是真因,必定感真實的果報。心是無盡的,雖然施物不多,但是所感的果報也是無盡的。「欲布施不著相,必先於福德不著相。布施之所以著相,無非為貪求福德,則大誤矣。」這一點很要緊!自古以來,在佛門裡面修福的人很多很多,他不知道這個道理,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也就是說他沒有智慧。他所修的有沒有福?當然有福,福報不大不廣,所謂是有漏的小福報而已。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了解事實真相,他能把小福報變成無盡的福報。怎麼變法?不分別,不著相,這個福報就無有窮盡。所以不可以貪求福德。修一切福德之因,決定不貪求福德的果報。諸位要知道,你有一個貪心在,你怎麼能出得了三界?三界是怎麼來的?貪、嗔、痴變現出來的。所以只要有一絲毫的貪心沒斷,貪、嗔、痴、慢、疑,所謂是地獄五條根。「疑」,說老實話,我們今天對於念佛成佛、往生凈土這個法門生起疑惑,那就完了!他這一生沒有超越六道輪迴的指望。所以今天這個疑字,我們要這樣講法,唯有深信凈土法門,發願求生凈土,他才有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永脫輪迴,超越三界。貪、嗔、痴、慢、疑這五種煩惱,有一絲毫沒有斷乾淨,就出不了三界,也就沒有法子往生。往生雖然是帶業,經上講得很清楚,他是帶業因,帶業習的種子,不帶現行;不帶現行是你現前不能有,你念佛的時候不可以有。那個「有」,念佛裡面還夾著貪嗔痴慢疑,這個不能往生。在念佛的時候,煩惱的習氣念頭決定是斷掉了,這一句阿彌陀佛取而代之。心裏面只有阿彌陀佛,而沒有貪嗔痴慢疑,那叫功夫,功夫得力。有這些東西摻雜在其中,念佛念得再多,念得再好,一天念十萬聲,也不算功夫,功夫不得力。得力不得力,就看裡面有沒有夾雜。所以我常講凈念,凈就是不懷疑、不夾雜。不懷疑,沒有「疑」,不夾雜就是不夾雜「貪嗔痴慢」,這個很重要。貪求福德的貪字壞了,那就大誤了!「其所得者,不出三界,終是苦因。」他所得的,的確得人天福報,可是人一享福就迷惑。諸佛菩薩的福報大,太大了!我們看華藏世界,看極樂世界,那個富貴不要說我們人間不能比,天上的大梵天王也比不上。可是諸佛菩薩示現到我們這個人間來,為什麼不享福?為什麼示現的那麼清苦?道理在哪裡?道理就在我們的煩惱習氣沒斷,一享福就迷了。所以佛菩薩示現,雖有福德,不享福,還是三衣一缽,每天去乞食托缽,還是去干這個。以身教做樣子給我們看,不能享福。六道裡面眾生,有一點福報就糊塗了。他心裡天天在增長貪嗔痴,你說那怎麼得了!增長貪嗔痴,就是輪迴心造輪迴業,念佛也不能往生,何況修其他法門,這就大錯大錯了!他來生那一點福報享盡了,又要墮三途,福報愈大墮得愈苦,所以說「終是苦因」。這一樁事情,諸佛菩薩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屢次的告誡我們。「故依如義不說得福德多也」,不說得福德多,它也有理論的依據,依據「諸法一如」而說。「4、觀一切法空,無福德之念。但為利益眾生,修離相之三檀。則是福慧雙修,悲智具足,必得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故依如義說其得福德多矣哉。」這一段是說明諸佛菩薩為什麼要修福德之因,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觀一切法空」,你心裏面自自然然沒有受福德這個念頭,貪心就不會起來了。貪心雖然不斷,它真的被伏住,被你的定慧伏住;定慧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為什麼要修因?修因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諸位想想,我們現前這個世界,現代由於交通便捷,科技的發達,資訊的發達,幾乎全世界每一個國家地區的狀況,我們都能了解。現在世間人想的什麼?他說的是什麼?他做的是什麼?我們把它總歸納起來,真的是五個字;貪、嗔、痴、慢、疑。全世界的人都干這個,這樣的世界,這樣的因果,這個世界還能建立嗎?焉有不壞之理!為什麼這個世界還不壞?就是因為有佛菩薩在修檀,在修布施,在修因。我們在造罪業,所有眾生都在造罪業;造罪業,這個世界要壞。佛菩薩要挽救這個世界,使它不至於崩潰,他們在修福德,在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三檀是三種布施,檀是檀那。「福慧雙修,悲智具足,必得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這個功德不是佛菩薩自己受用,而是為一切苦難的眾生,給他們受用。眾生雖然受用,並不知道,這是俗話說,「不知道佛菩薩冥冥之中在保佑我們」。造這樣極重的罪業,這個世界還不壞,道理在此地。我們把這些話說給大眾聽,大眾反過來還笑話我們迷信,他不能接受,他不能相信。雖然不接受、不相信,佛菩薩還是保佑他,還是加持他,還是修福來供養他,這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徹底顯露無遺。佛菩薩這樣做,佛菩薩也教導我們、勉勵我們也要這樣做。「故依如義說其得福德多矣哉」。「5、佛經所說因果道理,徹底圓滿。極其精微。廣大圓妙。世出世法,所莫能外,然後始知因果可畏,始知佛法為人人所必需。」這段話講得非常之好!因果的道理,世間聖賢如同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也都明了,中國、外國,自古至今,說的人非常之多,但是沒有佛說的這麼徹底,沒有佛法講得這樣圓滿,這是事實。尤其佛在大乘經,所講因果之理,因果事實的真相,確確實實像此地所講的「極其精微,廣大圓妙」。世出世間法都不能超越因果之外。如果對於這個道理,這個事實,能夠稍稍體會到一些,你就會得很大的受用。這個受用是什麼?你真的知道因果可畏,你才真正知道。人、眾生,為什麼會做錯事、為什麼會做惡?實實在在講,他不明因果可畏,他對於因果的理事沒搞清楚,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他不在乎。菩薩看在眼裡非常可怕,單單就這一點,我們就曉得佛法確確實實為一切眾生所必需;因為只要能夠深深體會到,因果的理論與事實,這個人決定會斷惡修善,決定能積功累德,他的前途是一片光明。他的果報正如同經上所說,「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這是必然的。「6、欲真明了世間法,不能不先明佛理。然後始知離相離念,關係重大。決不致漠視,決不敢畏難。乃能發大心、修大行、證大果也。」「欲真明了世間法,不能不先明佛理。」這個話說得很正確,為什麼說明了世間法,要先明佛理?諸位要知道,所謂佛法就是解釋世間法,我們在《認識佛教》裡面,一開端就把這個意思說出來,佛所講的一切經,內容是什麼?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我們自己本人,宇宙是我們生活環境,這裡面包括人事環境與物質環境。世尊說法四十九年沒有說別的,就是把事實真相跟我們說明而已,豈不是「欲真明了世間法,不能不先明佛理。」「然後始知離相離念,關係重大。」這從因果上說,離相離念是因,明心見性是果。離相離念是因,成佛、成菩薩永脫輪迴是果,還是一個因果。這個關係太大了。如果不能離相離念;換句話說,永遠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你想這關係多大!所以清楚、明白了,「決不致漠視,決不敢畏難。乃能發大心、修大行、證大果也。」由此可知,修行人因循苟且,也就是不肯認真用功,把修學看作自己生活當中不太重要的一部分,這就是漠視,這就是無知、迷惑。如果把這些因果道理搞清楚,事實真相搞清楚,他決不敢輕視,會把修行這樁事情,當作自己一生當中唯一的一樁大事來看待,他會非常認真,決不敢畏難,他要認真努力。這樣才真正能夠「發大心」。什麼是大心?了生死,出三界,念佛往生,不退成佛,這是大心,他發的是這個心。「修大行」,什麼是大行?空有兩邊不住是大行,信願持名是大行;往生不退是「證大果」。「7、總之,佛說因果,能令人成世間善人、賢人、聖人,乃至成菩薩、成佛。其廣大圓妙至極矣。」「總之,佛說因果,能令人成世間善人、賢人、聖人。」這是佛說法得小利益者。那些心量狹小之人,他來學佛,目的是什麼?目的求人天福報,沒有出三界的念頭。我們也時有所聞,學佛希望來生還得人身,來生富貴比這一生還要殊勝,求這個,這是眼光淺的人。稍為大一點的人,知道人壽命短促,縱有富貴享受也不久,聽說天上的福報大,天人壽命長,學佛目的在生天。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一定滿眾生的願望,你想得人身,來生一定得人身,想生天享天福的,來生一定能生天享天福,滿你的願。所以「能令人成世間善人、賢人、聖人」,能夠成就。如果真正覺悟,真正明了,不但六道不能住,十法界也非究竟,這個人可以算是徹底覺悟,真正明了了。不但是要超越六道,還要超越十法界,佛也能滿他的願,也能幫助他,滿足他的大願,「乃至成菩薩、成佛。」總而言之,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出因果定律。「其廣大圓妙至極矣」,這是真的。世間無論什麼人講因緣果報,說實在話,都不出世間,不超越世間。縱然有一些宗教家們,他們有真實的禪定功夫,在定中的境界,他們看到六道的狀況,於是說的因果比世間一般人要講得高明,可是他們終究出不了三界六道。唯獨佛法所講的因果,的確是廣大圓妙,達到極處。他能夠達到成究竟圓滿佛的因果,這才是真實究竟,真實的圓滿,達到極處了。一四0、明報身 明色身非性【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這一段是從佛的報身來說。「1、『具足』,圓滿之義。指功行圓滿,萬德莊嚴之報身。『色身』名為具足者,正因其諸相具足。故色身為所莊嚴,諸相為能莊嚴。分而說之,意在顯其有能有所,正是緣生法耳。」不但本經字字句句含無量義,即使小注也不例外,裡面意思非常的深遠廣大。不僅是諸佛菩薩的報身,即使六道眾生,像我們凡夫,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容貌,都與自己的心行有密切關係。體質的健康與否,容貌的圓滿與否,世間人常講「相隨心轉」,而佛在經論裡面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的身體,乃至於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有一切的受用,無不與心行有密切的關係。經上「具足」是圓滿的意思,是說他的煩惱斷盡,業習斷盡,功德圓滿了;也就是說清凈心完全恢復,因此身相一絲毫的欠缺都沒有,這是表面的意思。更深一層的意思,雖然文字上沒有,但是文字裡面確確實實含攝在其中,正如世尊在《華嚴》裡面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一切眾生當然也包括我們自己在內,我們有圓滿的智慧,有圓滿的德相,就是像經典裡面贊佛萬德莊嚴的身相,我們本來有。本來有那麼好那麼圓滿的色身、相貌,現在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們要知道,圓滿的色相是我們本來具足,是我們本有的,是自己本能。現在在六道裡面,得的這個煩惱有漏之身,這是錯誤的。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迷失了自性,迷失了本心,真正是相隨心轉。我們一天到晚打妄想,一天到晚生煩惱,這個色身、容貌怎麼會圓滿?這是我們讀這段經文,細細的去觀察,它確實包含這個意思在。我們要想恢復圓滿的報身,一定要斷惡修善,一定要離念離相,功德才真正圓滿。「諸相具足」,這個相通常我們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顯現在身體上,所以說「色身為所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能莊嚴」。把相好跟色身分開來講,它的用意是告訴我們有能莊嚴、有所莊嚴,有能、有所那就是緣生之法,所謂因緣生法。既是因緣生法,它必然也是無有自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前面把這些道理、事實的真相,一再為我們顯示。「2、『不也』,活句。謂亦可、亦不可。法身報身,不一不異。若會歸不異之性,則可見。若執著不一之相,則不可見也。上言『不也』,下言『不應』。意顯無所謂可不可,但不應耳。」須菩提尊者答覆的言詞裡面,第一句是「不也」。這個「不也」跟前面的答覆意思是相同,它是個活句。「謂亦可、亦不可。」或者說「不能這個講法」,它不是一個否定的詞。「法身報身,不一不異。」不一不異是般若裡面的精髓,這一句話非常重要,前面我們費了許多的時間,說這四個字的意思。這四個字如果真正能夠通達明了,則世尊二十二年所講般若的義趣,你就能夠掌握到;換句話說,般若的受用,多少你也能得幾分。不一跟不異是一樁事情。「若會歸不異之性,則可見。若執著不一之相,則不可見也。上言不也,下言不應。意顯無所謂可不可,但不應耳。」也就是不應該這樣說。不但不應該這樣說,實在說連這種念頭都不應該有。那是為什麼?如果有這個念頭在,我們的心就不清凈,像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你怎麼還有一個可見、不可見,怎麼還有這個雜念在其中?所以它的含義很深很深。「3、『何以故』下,明不應之義。必深解緣生道理,而兩邊不著,然後性相圓融而不異,則見相便是見性。其所見者,乃是無相無不相。亦即如實空、如實不空之全性。」「何以故下」,後面這一小段。「明不應之義」。為什麼不應該這麼說,為什麼不應該有這個念頭?那就是「即非是名」。這樣的句子,我們在前面讀過很多,它的精義、它的精華,我們多少也能夠體會到一些,這是《金剛經》講到這個地方已經超過一半。「必深解緣生道理,而兩邊不著,然後性相圓融而不異,則見相便是見性。」這就是可見的意思。但是它有條件,見了性的人可以這個說法,沒有見性的人不行。為什麼?不是他的境界。所以對於萬法緣生的道理,萬法緣生的真相,一定要深刻的了解,透徹的了解。那個了解的樣子是什麼?底下一句說「兩邊不著」。我們現在還是執著,為什麼你會執著?你對於緣生的道理跟事實真相,沒有真正透徹;如果真正透徹,你一定是兩邊不住。凡夫著相、著有;二乘著空;權教菩薩是亦有亦空,我們講的就是中道,他住在中道上。其實中道能不能住?也不能住。空、有是兩邊,把空有合在一邊,中道又是一邊,還是緣生之法。所以真正顯示這個事實真相,只可以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彷彿把這個樣子透出一點點,但是心行處滅也住不得,也不能有這個念頭。心行處滅尚且不可得,諸位細細想想言語道斷,應不應該說?「不應」這句話就正確。深解緣生的道理,兩邊不著,然後性相就圓融,這個時候見相就是見性。中國古代禪宗大德,測驗見性的學生,問答的言詞都記載在禪宗《語錄》之中,我們稱作機鋒話。一般人聽到他們的問答,不知道他們在說些什麼,好像是所問非所答,所答非所問;那個見了性的人聽起來就很有味道,所以境界不相同。「其所見者」,他見的是什麼?跟我們果然不一樣,他見的是「無相無不相」,在一切境界相裡面,他見的是這個。這個意思如果我們一下子會不過來,我們可以舉一個淺顯的例子,諸位從這個比喻例子當中去體會。譬如新加坡最近建了不少的大樓,工程都還沒有完工。我們一般外行人看到,看這個樓很大,一看多少層,很壯觀,我們看的是這個,著相,不見性。建築師、工程師到那兒一看,跟我們看法不一樣,他看的是什麼?他看的是個圖樣、結構合不合理,這棟建築裡面需要多少鋼筋,需要多少水泥,需要多少工作日,他看這個東西,這是我們看不出來的,外行人看不出來的;懂得建築結構,他看法跟我們不一樣,這個大家好懂。見性跟不見性也彷彿是這樣。見了性的人,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他看的是無相無不相,他看的是不一不異,他看的是無實無虛,哪裡是我們的境界?因為他看出這樣,所以他空有兩邊不住。我們看不出來,看到這些六塵境界都是有,實實在在有,有裡面又起了貪嗔痴,我們干這個,這跟見性的人就完全不相同。所以見性的人,他所見的是「如實空、如實不空之全性」,他見到的真的是具足圓滿。圓滿的意思像《大方廣佛華嚴經》里所講的體、相、作用,面面俱到、面面清楚,他看的是這個。我們雖然沒有達到這個境界,聽佛在經上講講也好,知道我們跟諸佛菩薩在思想上、見解上、生活上,究竟差別在哪裡?大乘經特別是《金剛般若》,給我們透露了不少的消息。「4、心有所取,由其動念。欲一無所取,惟有離念。離念不能,則唯執持彌陀名號,一心稱念,而離一切雜念。以彌陀名號,能導入真實報土故也。」「心有所取,由其動念。」這個念頭極其微細,就是講著有、著空,或者是兩邊不著,你們想想他著了沒有?兩邊不著,他著了兩邊不著,他還是著了,可見得真是很微細。這是什麼?心有所取,他心動了。動心,這地方講動念,動念跟動心是一個意思。心動了,就有所取,有所取一定就動心,實在講也是一而二,二而一。「欲一無所取,惟有離念。」一無所取是正確的。不但你取世間五欲六塵錯了,你取佛法也錯;本經前面世尊跟我們講過「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是佛法。佛教給我們恢復自性,佛教導我們明心見性,怎樣才能明心見性?一定要一無所取。《金剛經》上所說的境界,就是你自家的現量境界,一無所取重要。我們在初學常常提起兩句話,但是要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常常記住這兩句話,要把這兩句話認真、努力的去做到;這兩句話做到之後,那就是一無所取。到一無所取,就是本經佛教給我們離相離念,你才真做得到。「離念不能,則唯執持彌陀名號,一心稱念,而離一切雜念。」這個話說起來容易,不要說一無所取的離念,就是我們剛才講的「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都做不到。離四相、四見,當然是更不必談。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如何能夠脫離三界六道,如何能夠了生死、成佛道?唯有一條路,那就是念佛。所以是「離念不能」。諸位要知道佛法裡面,無論是哪一個宗派,無論是哪一個法門,所謂無量無邊的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儘管修學的方法門徑不相同,但是它的方向、目標是相同,都是離相離念。如果做不到離相離念,就沒有辦法脫離六道輪迴,這是我們在大乘經上常常看到。佛說像我們這些眾生,都是無量劫來生生世世都在那裡學佛,都在那裡修積善根、福德,所以你能夠到這個地方來,聽兩個鐘點《金剛經》不簡單。新加坡三百多萬人口,為什麼他們不到此地來,你到這個地方來?這是佛講你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積善根、福德、因緣無量無邊。這樣殊勝的福德、因緣,為什麼你還在搞六道輪迴?過去我們不知道原因所在,現在曉得,沒有離相,沒有離念,我們的毛病就發生在這裡。這才曉得一切法門修學的難處,難在不容易離相離念。這一次我們的緣殊勝,正如《彌陀經》上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這一生當中善根、福德成熟了,諸佛菩薩把因緣為我們促成。我們知道佛門裡面有一個凈土法門,只要具足信願持名就能往生,不需要離相,也不需要離念,只要老實念佛就行,這是真實不可思議,無比殊勝的法門。這個地方也教給我們,唯有執持彌陀名號。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並不多,這個毛病又出在哪裡?出在他的信、願、持名沒有達到一心;也就是說,他相信凈土,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他還放不下。他願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他也不願意舍掉現前的環境,於是他念佛裡面夾雜,這個念不叫凈念。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我們今天念佛沒有收攝六根,六根還是向外面六塵境界上攀緣,六根沒有收攝。念不清凈,一面念佛一面還打妄想,這樣念佛不能往生,只可以跟西方極樂世界種一點善根,這一生當中決定不能往生。要想這一生往生,記住這幾句話,「一心稱念,而離一切雜念。」離一切雜念就是不夾雜,一心稱念是不懷疑;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那就決定得生。「以彌陀名號,能導入真實報土故也。」這一句話是講果報,念佛人的果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是真實報土。報土是報身所居,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果報不可思議!《無量壽經》裡面講得很詳細,諸位常常讀誦自然明了。「5、佛說諸法緣生之宗旨,在令人體會即假即空、即空即假道理。知一切法本無可執,亦不必執,以離念耳。」「佛說諸法緣生之宗旨,在令人體會即假即空、即空即假道理。」「諸法緣生」,《般若經》裡面講得最多,法相經典裡面講得也不少;由此可知,這樁事情,確確實實是世尊為一切眾生開示的主要的一個命題。他的用意何在?眾生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都迷在境緣之中,堅固的執著,以為緣生之法是真實的,以為緣生之法是可取的,是可以得到的,這是我們生生世世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不能夠脫離的原因。佛為我們說緣生的宗旨,就是叫我們了解這一樁事實真相。你不了解,佛單單勸你放下,勸你捨棄,你不會甘心情願。縱然聽佛說的道理說得很好,說得很圓滿、很有道理,可是自己還是不肯放下。佛曉得,雖然佛說了很多,你的觀念依舊轉不過來,佛不怪我們轉不過來,不怪我們;他知道我們的病根之所在,他沒把我們治好。他像醫生一樣,我們是病人,吃了他的葯,病還沒見效。所以佛繼續不斷來為我們治療,這就是說法四十九年,為什麼不是短短時間就完成,要那麼長的時間;不僅是四十九年,說真的生生世世。佛法當中常說:「佛氏門中,不舍一人。」無論我們淪落到哪一道,諸佛菩薩總是跟著我們,總是找機會開導我們,這是大慈大悲,總希望我們早一天覺悟。真正明了體會到了,世出世間一切法空有同時。「即假即空」,假是說相,空是說體,體是法性。相是幻有、假有,是剎那九百生滅的業因果報的相續相而已,實實在在像《楞嚴經》上所說「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它確確實實是了不可得。本經說得透徹、說得好,不但諸法不可得,就是說到我們能執著的心,三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就說明我們凡夫起心動念,以為有能執著的心,以為有所執著的法,哪裡曉得能執、所執俱不可得,這是把諸法緣生的宗旨徹底顯露出來。「知一切法本無可執,亦不必執,以離念耳。」離念的功夫是以這個為基礎。知道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當然就不可以執著,也沒有必要執著,執著就錯了。不執著這才能離念,這個心自自然然就平下來,心像水一樣,沒有境界風去吹它,自自然然心水就平靜,恢復到清凈、平等;清凈、平等是真心、是本性。「6、修離念之因,必獲無念之果。仍不外乎緣生法也。無念者,所謂佛智也、真如也。」「修離念之因,必獲無念之果。」佛法的修學,歸根結底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六道有六道的因果,十法界有十法界的因果,成佛也有成佛的因果。我們修究竟圓滿的「離念之因」,必定會得「無念之果」。「仍不外乎緣生法也」,古德判佛陀一代的經教,就是以一乘圓滿的大經,《華嚴》、《法華》,都離不開因果。《華嚴經》裡面五周因果,《法華經》裡面一乘因果,所以這裡說仍不外乎緣生之法。「無念者,所謂佛智也、真如也。」我們為什麼要得無念之果?無念之果是什麼?無念之果就是如來智慧德相,無念之果是:真正究竟圓滿、無有絲毫欠缺,我們常講圓滿的佛果;圓滿的佛果是無念。正如同佛在《般若經》上講,究竟圓滿的般若是無知。我們曉得《金剛經》是《般若經》的精華,《般若經》的綱要。這在開經時,經題裡面就向諸位報告過了。除了《金剛經》之外,還有更精彩的綱要與精華,那是什麼?《般若心經》。我相信每一位同修都會念,《般若心經》是《金剛經》的綱要,是《金剛經》的精華,而歸結到最後,達到頂點,像寶塔到了尖端上,尖端上說的是什麼?「無智亦無得」,這是般若的頂尖。「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般若無得,無所不得」,這才是真正的大圓滿。所以此地講的無念之果,就是《心經》上講的「無智亦無得」。達到這個境界,就是一般說的,你已經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智亦無得,這是佛智,這是真如,這是本性。我們宗門裡面講明心見性,就是見的這個,見到無智、無得,見到無念之果。在凈土宗裡面,這個境界稱之為「理一心不亂」。名字儘管不同,境界是一樣的,是一個境界。這是離念的功德利益,我們知道了。「7、世出世法,莫非緣生,即莫非因果。無智慧者,以惡因招惡果,以善因招善果。以小因招小果,以有漏因招有漏果。若開佛知見,則能以殊勝因招殊勝果。謂證無念真如之果也。」「世出世法,莫非緣生,即莫非因果。」這個不可以不知道。「無智慧者,以惡因招惡果,以善因招善果。以小因招小果,以有漏因招有漏果。」這幾句都是講凡夫,凡夫沒有智慧,凡夫有聰明,聰明不是智慧。智慧的定義是什麼?智慧的定義是煩惱的對面;換句話說,煩惱沒有了,智慧就生。煩惱跟般若就像明與暗一樣,明生了,暗就沒有、消失了;暗要是生了,明就消失了,明、暗不能對立。佛門裡面講有智、無智,就像這個比喻,有智是明,無智是暗。有智慧的人他怎麼會造惡?我們再舉一個淺顯的例子來說,無智的人著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智慧的人生四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無智,沒有智慧。有智的人怎麼樣?有智的人沒有四相,有智的人也不生四見,用《金剛經》這兩句話來解釋有智、無智,就很清楚、很明白。想想我們自己是屬於哪一邊,屬於有智那一邊,還是屬於無智慧者。再想想大概都是屬於無智慧這一邊,不是有智慧的那一邊。有智慧的人決定沒有四見、四相。再說得粗淺一點,因為這句意思太重要了,對我們修學有沒有成就關係太大。有智慧的人起心動念都想著一切眾生,無智慧的人起心動念都想著自己,這個大家好懂。起心動念什麼都想自己,都想著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好處,這個人沒有智慧。你再問:「想自己有什麼不好?怎麼會沒有智慧?」你想想經上講的我見、我相,天天想自己,這是我見在增長,天天想怎麼樣利益自己,那是我相在增長。真實的智慧是破四見、破四相,你不但不破,天天在增長四見、增長四相,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夠辨別得出來。覺跟迷,有智慧就是覺悟,沒有智慧就是迷惑,所以起心動念為自己著想是迷惑。這一句話說出來,大家聽著好像能懂,實際上不懂;看得好像懂,真正講起來你沒有懂。同樣這句話,可能要聽幾百遍、聽幾千遍、聽幾十年,忽然懂了。我講的都是真的,古人開悟是這個悟法,我自己也是這樣。這幾句話在經上常常看到,常常聽這些大師、大德們講經說法,常常聽到,聽了幾十年現在才懂。你們沒有聽幾十年,我說說你就懂了,沒那回事情,不簡單的!我是過來人,這裡面的情況我很清楚。所以總得聽幾千遍,聽個幾萬遍,真正還得要一點修學的功夫,如果沒有功夫的話,一輩子都不會懂,聽了一輩子也沒聽懂,這個都是實話。沒懂的人還是「以惡因招惡果」,惡因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這個要招惡果報。「以善因招善果」,念念想利益眾生,念念心裏面想做好事、想做好人,這好不好?在我們一般人看,好!這個很難得;在佛法里講不好。為什麼不好?他著相,他沒有離相,沒有離念。好人好事,善因善果,還是在六道,沒能出六道,那好在哪裡!佛法的標準,超越六道輪迴才算是真的善,沒有離開六道,不能算是真善。「以小因招小果」,為什麼因小?心量小。我們想幫助眾生,幫助我們這一個都市的眾生,幫助我們這一個國家的眾生,乃至於幫助我們整個地球的眾生,這個心量如何?還是小。小因還是招小果報。什麼叫大因?四弘誓願裡面講「眾生無邊誓願度」,那個無邊是真的,盡虛空、遍法界,那是無邊際。所以說一個大千世界,十萬億個大千世界,它還是有邊界,還不算大。大所謂是大而無外,那就真正叫大。「以有漏因招有漏果」,什麼叫有漏?你在修因當中,漏是煩惱的代名詞,你煩惱沒斷;換句話說,你的見思惑沒斷,你所造的善因,再善的因都是屬於有漏。即使在佛門裡面種的善因,也還是有漏,不要以為在佛門裡面做一點善事,這真實的功德,那你就想錯了。古時候大家曉得有個梁武帝,是佛門的大護法,他以國王的身份,以國家的財富護持佛法,為佛教建了四百八十座道場、寺廟,大大小小。度出家人,就是供養出家人幾十萬人,他自己以為,自古以來修福報的人,修福報沒有一個人能超過他。這在事相上講,梁武帝之前,沒有人能超過他;梁武帝之後,也沒有人能超過他。達摩祖師到中國來,他們是同時代,跟梁武帝見了面,梁武帝也相當傲慢,值得驕傲。他做了這麼多好事,向達摩祖師邀功,我對佛教的護持,做了這麼多的事情,他問達摩:「我的功德大不大?」哪裡曉得達摩祖師不會做人,雖不會做人,達摩很老實,說了一句老實話,「並無功德」。梁武帝聽了很生氣,不護他的法。達摩在中國就相當苦,沒人護持他,跑到少林寺去面壁。如果那個時候,他要是會說話的話,對梁武帝說:「功德很大很大!」那梁武帝馬上請他做國師,那還得了!其實達摩講的是真話,不是假話,並無功德。為什麼?他是以有漏因招有漏果。他那個傲慢的習氣,自以為是的習氣,換句話說,充分表現貪嗔痴慢,哪有功德!所以梁武帝所修的是有漏的善因,他將來果報當然有,得有漏的善果,不能出三界。講到梁武帝我們聯想到「梁皇懺」,梁皇就是梁武帝,「梁皇懺」的來源,我想你們每一位同修都知道,這個地方拜「梁皇懺」的風氣也挺盛的。這個超度佛事的起源,梁武帝的皇后死了以後墮在惡道,託夢給梁武帝說她很苦,求梁武帝請高僧大德做佛事來超度她。當時的高僧首推寶志公,寶志公到以後我們曉得,是觀世音菩薩化身來的,寶志公就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來超度她,誦經、念咒來超度她,這個超度的儀規以後留下來,就稱作「梁皇懺」。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世界的三聖之一,並沒有能夠把梁武帝的皇后超度到西方極樂世界,僅僅是從三惡道裡面幫助她生忉利天。這個事情我們要清楚、要明白。超度的力量,必須要真正的高僧大德,有修、有證,他才有這個能力。而超度人最高只能超度到忉利天,忉利天再往上去,那個能力就不夠。什麼原因?因為四王天跟忉利天可以憑福德、因緣保送上去,夜摩天以上必須要自己修持的功夫,也就是要有定功。你自己沒有真正修行,全憑別人的福德來加持,那是達不到的;自己沒有修持功夫,憑別人的福德加持,最高可以到忉利天,這是我們不可以不明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才知道,現前修行非常重要。活的時候不修行,死的時候求人超度,你就是遇到觀音菩薩,大慈大悲超度,你也只能到忉利天。這個事情難!所以有漏因招有漏果。「若開佛知見,則能以殊勝因招殊勝果。」那就完全不一樣。「開佛知見」,開悟了。佛的知見是什麼?《金剛經》上所說的,都是佛的知見。你如果真的明白、真的通達,讀《金剛經》就開佛知見。從《金剛經》上開佛知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可以說是一個代表的人物。他是聽《金剛經》開悟,我們平常講開悟,就是開佛知見。佛知見一開,不一樣了,不但是離四相,四見也沒有;也就是說真正能夠契入離相、離念的境界。他的因殊勝,無論修什麼因,樣樣都殊勝,而所得的果報,自然不可思議,得殊勝之果。「謂證無念真如之果也」,他這個殊勝的果報是成佛、成菩薩,是這樣的果報。「8、此經難講,前後不異。前之難,難在要義多在後文。講時往往犯下,只能帷燈取影,不能暢所言。後之難,難在理深境細。言語不易形容,且處處要顧到離名絕相。雖可暢所欲言,卻不可說煞一字,塞人悟門也。弘宣此經應知。」「此經難講,前後不異。」這是自古以來,講《金剛經》的人都有這個感觸,《金剛經》的確不好講。難在什麼地方?「前之難」,《金剛經》有前、後兩部;昭明太子將本經分為三十二分,三十二分究竟妥不妥當,我們不去論它,三十二分的本子流通很廣,這是事實。說起三十二分,大家的印象很深刻,前面十六分是前半部,後面十六分是後半部,我們用這個來說前、後兩部,大家一定印象比較深刻。講前半部的難處,是本經的精義、精華的部分在後面,如果講前半部就把後半部的經文常常提出來,講到後頭沒得講,這是犯下,這是難處。「只能帷燈取影,不能暢所言。」這是前面難處。只能夠略略的提一提,不能詳細說,詳細說到後頭沒得講,經文在後面。像我們講前面這段,引用到後面重要的經文,像「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只能把經文拿來念一念,不能細說,細說到後頭怎麼辦?「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也可以念念,不可以細講,經文在後頭,這就是「帷燈取影」,沒有辦法很痛快的來說這個意思。後面的難處,「難在理深境細」,這是真的。講這一段,我相信同修們都能夠體會到一些。道理太深,境界太微細,言語雖然很平常,但是聽得似懂非懂,這是實實在在。「言語不易形容,且處處要顧到離名絕相。雖可暢所欲言,卻不可說煞一字,塞人悟門也。弘宣此經應知。」《金剛經》的確是難講,自古以來講經的法師都不願意講《金剛經》,道理在此地。《金剛經》句句話不可以落實,落實就把人悟門堵死,那個不但沒有功德,還有過失。如果有意,那是罪過;無意的也不好,也有過失。因為這部經字字句句是要誘導人開悟,所以這是難處。真的叫聽這部經的人,聽到覺悟、開悟,講《金剛般若》的目的就達到。如果這一座經講下來,一個開悟的都沒有,這就等於老師教學生,教了一個學期,也很辛苦認真教學,可是學生一考試,沒有一個及格的,糟糕不糟糕!這個難就難在此地,沒有一個及格的。開悟算及格,沒開悟都不及格。所以這部經我們曉得,自古以來這些法師們不太願意講這部經,有它的道理。一四一、明相好非性【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這個句子跟前面一段經文非常類似,好像只換了幾個字。前面是講色身,色身非性;這個地方是講相好,講諸相。所以那個文好像只換了一、兩個字,但是它的意思完全不一樣。「1、自經初至此,舉身相問答已三次。而每次所明之義不同,一層深一層也。(1)初次(一九節)問:可以身相見如來不。是指一切身相,非專指佛身。如來指自性。(2)(六九節)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是專指佛之應身。(3)此次(一四0、一四一節)問曰,具足色身,具足諸相,是約佛之報身。」「自經初至此,舉身相問答已三次。而每次所明之義不同,一層深一層也。」這是讀《金剛經》、聽《金剛經》,不能不清楚的。這三次我們在這裡都列出來。「初次(一九節)」,這一次我們印的這個經本,完全採取江味農居士的《講義》,江居士將本經分科,細科我們按經文算,總共是把經文分成一百八十四段。所以我們每一個科,都用一個數字標在這個地方,這樣子查經方便,查《講義》的原注方便,所以我們都把它標一個數字。這是第一四一節經文。初次在第一九節,佛問:「可以身相見如來不。」這個地方所講的身相,「是指一切身相,非專指佛身。如來指自性。」這是前面曾經說過。第二次在六九節,佛問:「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這個地方講三十二相,那就不是一般身相,三十二相是佛應身所具足的,這是「專指佛之應身」。第三次,就是第一四0節、一四一節這個地方一段經文。前面一段問「具足色身」,這一段問「具足諸相」,「是約佛之報身」。可見得雖然講色身相好,這三次不一樣,非常明顯的不相同。「2、前曰身相即非身相。顯相皆虛妄,故不應住。又即非是名並說。顯約性則非,約相則是,兩邊不住。此節又即非是名雙舉。以顯緣生之法,空有同時之義。」「前曰身相即非身相」,這是前面的一段,這個意思是「顯相皆虛妄,故不應住。」住就是執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對於一切相不應該執著。剛才說過,也沒有必要執著,這個一定要曉得。因為相即非相,你執著就生妄想、就生煩惱;妄想是無明,煩惱是六道輪迴的第一個因素。你為什麼會有六道輪迴?就是你有煩惱,見思煩惱是六道輪迴的業因,見思煩惱斷了,就超越六道輪迴;小乘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這是超越六道輪迴。所以我們曉得,妄想、執著麻煩,有妄想不能出十法界,有執著不能出六道輪迴,所以不應該住。「又即非是名並說」,這樣的句子,在《金剛經》前、後兩半部都很多。「顯約性則非,約相則是,兩邊不住。」凡是這樣的句子,都是提醒我們,讓我們觀察一切法,無論是世間法或者是出世間法,你要看得仔細,你要看得圓滿;換句話說,你必須面面俱到,不能只看一面,這個意思就是說明,性、相兩邊都要看到。過去我在台中求學,李老師教給我們,我們學佛看任何人、事、物,至少要看八面,這才能把這個事情看得比較清楚一點。八面從哪裡來的?第一、看這樁事物的體、相、用。體非有,相跟作用非空,這就是《金剛經》講的「即非是名」的意思,必須要這樣的觀察,那你學佛跟不學佛的人不一樣了。第二、要看這樁事情的因、緣、果,看它的因果。第三、從事上你要看理,從理上你要看事。所以任何一法,世出世間法它都具足體、相、用、因、緣、果、事、理,看八面。此地經上省略,只說了一個性、一個相,細講把它擴大一點,就是八面。一切法總離不開因果,就是因、緣、果;相、用是事,體是理。對任何一法,你都能夠顧到八面,你不會迷惑,你不會顛倒;換句話說,你有一點智慧,你看的東西比別人清楚,比別人深刻。這是《金剛經》上為什麼會有「即非是名並說」,都是教給我們這些。「約性則非」,講「則非」都是從性上說,說「是名」都是從相上說,真正的目的是叫我們了解事實真相而能夠達到兩邊不住。「此節」,就是這節經文。「又即非是名雙舉」,我們又看到這個句子。「以顯緣生之法,空有同時之義。」還是這個意思,讓我們了解空有同時,性相同時,理事同時,因果同時,所以說一切皆是。「3、不住,謂於相上即見其非相,便是不住,便能見性。非謂壞相而後見也。身相如此,諸相皆然。」佛舉他的報身做例子,這個意思非常之深。佛的報身尚且如此,何況其他的諸相。這是佛為什麼不舉色身、不舉應身,而舉報身,道理之所在。佛在此地教給我們,就在相上要見非相,這就在事上見到理,在相上見到性。我們為什麼見不到?我們是著相,執著相就見不到性,執著事就見不到理,世俗有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兩個人打官司,為什麼要打官司?迷!兩個都迷,請法官來判斷。法官是什麼?法官是局外人,旁觀者清,他不迷,就這個道理。當局者執著這個事相,看不到理;旁觀的人,這個事情與我不相干,與我沒有利害關係,他就看得比較清楚。你為什麼有利害?執著就有利害。不執著的人就有智慧,執著的人沒有智慧,這個理容易明了。所以要緊的是不住,兩邊都不住,空有兩邊都不住,性相兩邊也不住,然後見相就是見性,見性就是見相,必須兩邊不住,這個境界才會現前。因此不必要壞相,把相破掉之後再見性,沒這個道理。諸位必須要曉得,相是不能破壞的;換句話說,相是永遠不會消滅。為什麼不會消滅?因為相就是性。相要是滅掉了,性就沒有了,哪有這種道理!這個意思諸位一下體會不過來,我們再舉個比喻,古人所講「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將黃金造一尊佛像,這個大家好懂。金就是相,相就是金,不需要把相破壞,我才得到金,哪有這個道理!你把相破壞,實在講相沒有破壞,相改變了。佛像我不要,我把黃金熔化成一團,它有一團的相,它還是有相;把它變成方塊,它有方塊的相,它還是有相,不管你怎麼變法,它都有個相在。所以相會變,不會消滅。我們在六道是這個相,在十法界還有相,將來成佛也有相,我們的相也是會變,不會消滅。你那個相會消滅,沒有這個道理,相滅了性也沒有。就好像剛才講的金一樣,相沒有了,金就沒有了,有金決定就有相。性相永遠分不開,正因為這個關係,佛在經上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何必要而生其心?就是因為相不會滅,所以教給你要生心。你生善心就現善相,你生佛心就現佛相。諸位果然把這個道理參透,也就是真的搞明白,你對於念佛絕對不懷疑。為什麼?相是心變出來的。我們世間人算命看相的人常講「相隨心轉」,你相不相信?你要不相信,馬上可以試驗。你喜歡的時候,那個相很好看;你不高興的時候,那個相好難看,相不隨心轉嗎?馬上就可以試驗。相真的是隨心轉。既然曉得相是心變現出來,我念佛的心當然變念佛的相,這個道理不難懂。念佛成佛,念菩薩成菩薩,念什麼就變現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佛在經上說的。所以這個道理搞清楚、搞明白,我們對於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完全肯定,一絲毫的懷疑都沒有了。我要想我的相好,我的相貌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好,念佛!為什麼?佛的相貌是最圓滿,菩薩比佛還差一等,不如佛,佛的相貌最好。你要想相好,要想身體健康,最正確的方法就是念佛。不要相信世間沒智慧的人所說的話,沒有智慧的人在騙你,怎麼健康?天天叫你吃補藥,叫你用什麼方法,那都是假的。你要不用還好,愈用愈糟糕,它裡面產生副作用。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曉得從心裏面轉變。心清凈了,什麼毛病都不會生。毛病從哪裡生?從妄想生的,從煩惱生的,從憂慮、牽掛裡面生的。你要能夠離開一切憂慮、牽掛,離開一切妄想、執著,那怎麼會生病?沒有生病的理由。在佛法講因緣,沒有生病的因緣,沒有衰老的因緣,沒這個因緣。沒有因緣,哪來的果報?世出世間法都離不開因果,這是經上講得這麼清楚。善因一定感善果,什麼是善因?身心清凈是善因,沒有比這個更善。你心不清凈,所以你才會有毛病。工作,有不少同修工作很累,常常來跟我說:「我這個工作好忙、好累!」我也知道他累,他自己不曉得他什麼原因累,以為工作就累了,這是個錯誤觀念。什麼累了他?妄想、執著累了他。假如他妄想、執著沒有了,工作量再多也不累。《行願品》裡面,願願到最後「無有疲厭」;疲是疲勞,厭是厭倦,沒有!沒有疲勞、沒有厭倦。為什麼?心清凈。心清凈做再多的工作,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他作跟無作是一不是二。我們凡夫為什麼作一點點就會累?他作,他執著作,他作了,他作不是無作,他作跟無作是兩樁事情,所以他累了。作也累,不作也累。你說不作怎麼會累?因為他執著不作,他也累,他也厭倦。這就是這個地方所講的,有智慧跟沒有智慧不一樣。可是這些道理很深,這些道理一般人不容易接受。我們看到這些人也不能不照顧,不照顧這說不過去,在佛法講沒有慈悲心。跟他講,他聽不進去,他也聽不懂,所以只有用一個方便法。我教人當你累了,他說:「我很忙!」我叫他休息,很忙沒有辦法休息。我怎麼教他?休息五分鐘。五分鐘的時間都沒有,休息三分鐘;三分鐘的時間都沒有,休息一分鐘,可以吧!這一分鐘怎麼休息法?確實它有效果,一分鐘當中,你把所有一切妄念放下,就是什麼都不想,讓你心空下來,我們今天講腦都空空的,什麼都不要想。整個身體放鬆,你坐在那裡好、站著也好、躺著也好,一分鐘,你的精神體力就恢復。如果能夠有三分鐘,或者有五分鐘最好,這個對於工作很忙的人,他隨時都可以休息。最重要的是沒有念頭,要把所有一切念頭統統放下,都不想,身體放輕鬆,就很容易恢復。特別是對一個工作量多的人,早晚很重要,晚上睡覺之前,這樣的放鬆五分鐘,早晨起來也放鬆五分鐘,對於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這是對於不懂般若的人,只好用這個方法來幫助他。如果真正通達教理的,那就不一樣,他所得的利益之殊勝,真的是不可思議!「4、離名言相,謂應知性非名言之所及。非謂無名字、無言說、無相也。但於名言之假相,心不取著,即是如來。」本經跟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都是教導我們佛法的入門,要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實在講離這三相,就是此經所說的離念,這是功夫精純到極處。這個地方這段的解釋很清楚。「名言」,名是名詞、名字,言是言說,它的意思是教給我們,應當要曉得真如本性沒有名字,我們今天不得已,把它叫做真如本性。其實它也不叫真如,它也不叫本性,是我們為了表達這個意思方便起見,不得已假設的名詞,你可不能當真;你要當真,你就迷了,你就錯了。這是舉一個例子。所有一切相都沒有名字,名字只不過是彼此之間溝通的一個工具而已;千萬不能執著,執著你就錯了,你就迷了,真相就見不到。所以「性非名言之所及」,不但性非名言之所及,相也非名言之所及。我們中國從前老子,《老子》這本書第一句話:「名可名,非常名。」他懂得名是假名。無有名那叫常名,常是不變的意思。名會變,你喜歡給它取什麼名字,它就可以叫什麼名字。「非謂無名字、無言說、無相也。」名字可以有,假設的。言說也可以有,相狀也可以有。名字、言說、色相它都會變。我們佛法講真的、假的,真的不會變,假的會變。譬如我們剛才舉的比喻,我們用黃金做一個相,相會變,但是它的金不會變。你用一斤重的黃金,你做個佛像,它還是一斤重,它還是一斤的黃金。你不要佛像,把它造一個菩薩像,相變了,那個黃金沒變,還是那麼重。我什麼相都不要,我把黃金捏成一團,一團的相;打成一個方塊,一個方塊的相;金不變,相會變。會變的是假的,不變的是真的。所以你要曉得,名字會變,不是真的;言說會變,不是真的。相會變,不是真的;性不變,性是真的。離相不是說這些言說、名字相都不要,不是的;是離我們心裡執著的那個相,只要你心裏面一切不執著就叫離相。佛菩薩離一切相,是這個意思,這個不可以不知道。「但於名言之假相,心不取著,即是如來。」取是什麼?攀緣。不攀緣、不執著,這叫離相。前面講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叫離相。離相就是如來,離相就見性,離相就成佛。「5、『佛』與『具足色身』同說,明因果非虛。『如來』與『具足諸相』同說,明性相一如。」這是從經文裡面看到,文字是很簡單,詞句不多,可是它含的意思非常的深廣。「佛」是從相上說的,「如來」是從性上說的。佛與具足色身,這裡面就顯示出,果報是真實的。「佛」是覺的意思,圓滿的覺悟。圓覺是因,所感得的色身就是果報。前面曾經跟諸位同修說過,我們希望有好的身體,健康的身體,有好的容貌,有好的精神,這些真正的因緣都是清凈心。清凈心就是覺心,所以感得具足色身;具足色身的意思,就是沒有一絲毫缺陷,圓滿的色身。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不虛。「如來與具足諸相同說」,這個意思是顯示「性相一如」。如來是性。具足諸相,以我們一般的講法,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好光明是事相,如來是本性,所以顯示出性相一如,性相不二,顯這個意思。「6、言『是名』,令其不可執異。言『即非』,令其不可執一。不執一異,是為圓見。見圓則知亦正。知正則見亦圓。若知一切法莫非緣生,則見一切法不一不異。不異不妨不一,故本一如也,而緣生諸法。不一不礙不異,故雖諸法也,而皆是一如。」「言是名,令其不可執異。言即非,令其不可執一。」「不一不異」,這是《般若經》裡面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學般若的人,不能不知道,不能沒有。如果沒有這個概念,換句話說,縱然是修學般若,也得不到般若的受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也不能夠開智慧。你要真正開智慧,要懂得「不一不異」的道理。說「是名」,是從相上講;「即非」,是從性上說,從體上說。但是都不能夠執著。為什麼?世出世間法,包括佛法,都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之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不但相不可執著,性也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不執一異,是為圓見。」「圓」是圓滿,沒有缺陷。諸位仔細去思惟、去體會。為什麼一切不執著,就叫圓見?圓見就是如來五眼圓明。凡夫、二乘、權教菩薩,雖然說心清凈,還不是究竟的清凈。凡夫執著有,也就是執著相;二乘執著空,也就是偏重在性上;權教菩薩執著在中道,兩邊不立,他有個中道。所以都不是究竟,就是他心裡還有念頭。念頭無論是粗念,無論是細念,無論是微細念頭,都是障礙。所以你見性不圓,你的知見就不圓,必須要統統捨得乾乾淨淨,心裏面絲毫的執著都沒有,這個時候你的知見就圓滿了。「見圓則知亦正,知正則見亦圓。」「正」就是經上常講的正知正見。你所看的完全是正確的,沒有絲毫錯誤,這叫正見。由此可知,正見跟圓見的意思很接近,圓是圓滿,正是正確。「若知一切法莫非緣生」,這個很重要很重要。「則見一切法不一不異」,見到一切法緣生,不一不異就見到了。不一不異是諸法實相,也就是說,一切法的真實相,我們講真相。「不一」是從相上說的,這一點我們還要重複的提一提,才知道什麼叫不一。眼前我們所見的一切色相,我們舉這一個例子來說。其實我們講相,一定要包括六根、六塵。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講,像眼前我們看到的一朵花,我們注目仔細去觀察,似乎這個境界存在,真的存在我們面前,其實事實不是如是的。今天科學家所說的,比我們佛經講的還要微細。我們佛經裡面說的,一剎那九百生滅,我們所觀察的,乃是現象生滅的相續相。諸位要知道,一切法它是個生滅相,生滅相哪裡會有一?我們看這朵花,這朵花已經是無數個現象在相續,我們看的是相續相。這個意思如果一下體會不到,我們另外舉一個例子。像我們看電影,銀幕裡面也有動作的、也有靜態的。銀幕裡面的人都會走動,銀幕裡面場地好像不動,房屋好像沒有動。其實那些房屋跟人物是同樣都在動,為什麼?放映機後面的底片,那個鏡頭是在開合,開一次放一張膠片,關起來再開,放第二張。因為它放的速度太快,實在講也不算太快,一秒鐘二十四張;換句話說,一秒鐘二十四個連續的相,我們已經沒有法子感覺它是假的,好像是真的,一秒鐘二十四個相續相。所以你要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相都是相續相,生滅相續相,不是真的。包括我們的身體,也是生滅的相續相。這個現相,一秒鐘不只二十四個相續。照佛經,佛經是隨順眾生說,世尊這個話是隨順俗諦而說的,就是隨順我們眾生知見來說的,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照這個說法,那一秒鐘應該是兩個十萬八千次,也就是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相續相。所以我們以為一切的境界相都是真的。《楞嚴經》上雖然說:「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當處」我們體會不到。到我們稍稍明白了,我們聽到佛這兩句話,點頭了,一點都不錯,確確實實「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當處」,實在講無法形容!我們今天講「時空」,極短的時空。這是讓我們了解「不一」,絕對不是一個相。我們坐在這裡看任何東西,不要說看一分鐘,看一秒鐘,不是一個相,是許許多多的生滅相續相,要明了這個道理,要知道這個事實。如果你明白了,你肯定了,你對於所有一切萬相,自然就放下了,自然就不生執著。為什麼不生執著?因為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不但不執著,想都不去想它,想它叫打妄想。不可以執,也沒有必要去執;不可以想,也沒有必要去想,人的心才清凈,他才真的看破。雖然一切相(現象)是一個生滅相續的現象,但是能現現象的體是真的,不變的自性,真性,那個東西不變,這就是一切相也「不異」。不但體性不異,實實在在說,變成現象最基本的東西也不異。現代的科學發展,兩個趨向:一個是向無限大的太空去發展,這是往大的地方去,無限大;另外一個方向,往小的發展,研究基本的物質是什麼,一切萬物基本的物質是什麼,找這個東西。從分子找到原子,原子找到電子,電子找到中子、質子。現在知道質子、中子還可以分,他們稱之為叫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是不是還能分?科學家都認為,如果科學技術再進步,大概它還是可以分的,這是講最小的。但是現在分到基本粒子,已經觀察到了,所以有一派科學家認為,它是一種波動的現象。這個跟佛法講的,愈來愈接近了。佛告訴我們,這一切萬法從什麼地方來的?「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麼來的。法相宗裡面講的,「無明不覺生三細」。無明就是波動,非常微細的念頭在動念。那一種微細的念頭在那裡動,我們凡夫決定覺察不到。佛經裡面講,到什麼時候,你才能覺察到阿賴耶識里動的狀況?佛給我們講,八地菩薩很深的定功,在那麼深的定功裡面,觀察到阿賴耶識在動,那就是無明,那就是不覺。七地以前都沒有見到,都沒有發現,聽說而已,像我們現在聽佛在經上講的而已,自己沒有能夠覺察到。我們能覺察到的,心裏面起心動念,很粗很粗,粗心大意我們能覺察,微細的念頭自己不能覺察。但是它的體是真性,不異。最初一念才動,微細的動,那個也不異。所有一切法,都是無明變現的,三細相:「無明業相、能見相(轉相)、境界相」,境界相就變成物質,物質就現前了。用現代話來說,轉相也叫見分,是精神的一部分。我們今天把一切生物,分作精神部分跟物質部分。境界相就是相分,相分是物質的部分。見相同源,同一個本體,這個體叫自證分。自證分就是此地講的真如本性,這是同的,這是不異。說「不一不異」,才把事實真相完全說清楚了,完全都說出來了。這是般若的精華,這是真實的智慧。你不能夠通達,不能夠深深的體會,你當然放不下。我們今天所謂看不破、放不下,原因在哪裡?事實真相沒搞清楚。事實真相果然搞清楚,哪有放不下的?自然放下,不需要人勸。世尊當年在世,用二十二年的時間來講般若,有他的道理在。從二十二年談般若,我們也能深深體會,眾生放下不容易。所以佛要花這麼長的時間,讓你了解事實真相,你才甘心情願肯放下。放下之後,心裏面沒事了,這才能入法華的境界。法華是一乘因果,所謂「成佛的法華」,才入這個境界。「不異不妨不一」,不一跟不異,也就是性相沒有妨礙,性不妨礙現相,相決定不妨礙真性。清涼在《華嚴》上跟我們講「無障礙的法界」,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就是「不異不妨不一,故本一如也,而緣生諸法。不一不礙不異,故雖諸法也,而皆是一如。」這也是解釋前面經文上所說的,「如來者,諸法如義」。諸位同修如果從本經一開端你就來聽,你沒有中斷,我相信你能夠體會到,《金剛經》後面的確是很深。前面聽起來,好像還能夠懂,後面是真難懂。字字句句裡面含的很深的意思在,但是很有趣味,一定要很冷靜去體會。體會少分都有用處,對我們修學有一定的幫助,幫助我們看破,幫助我們放下。實在講,幫助我們破迷開悟,幫助我們離苦得樂,幫助我們現前的生活更幸褔、更美滿、更快樂,這個一點都不假。「7、佛說緣生之要義,令知世出世法,一切皆空,惟因果不空。所以因果可畏。種善因,必得善果。」「佛說緣生之要義」,「要」是重要、是精要、是精華。「令知世出世法,一切皆空,惟因果不空。」世出世法確確實實是緣生之法,當體即空。為什麼說因果不空?一切法空,因果當然也是空的;因果確確實實不空。剛才說過,體性它會現相,所現的相剎那生滅,所以這個相是空的,當體即空。所現的這個相,它不是一個相,相會變,它會變成十法界的相。為什麼會變十法界的相?因緣在支配它,因緣在主宰它,十法界的相是果,現的相是果。由此可知,因果的確不空,果上現的相是空的,因果這個事理不空。「所以因果可畏。種善因,必得善果。」這是佛在本經前面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就好了,就沒事了,為什麼還要「生心」?就是因果不空。佛教我們要生無上菩提心,佛教給我們要生覺心,也就是此地講的善因善果。何必要生噁心,何必要變三惡道的惡果?由此可知,不但是六道,連十法界的主人公,是自己。其他宗教裡面講「造物主」,造物主是誰?造物主是自己,就是自己的念頭。你一個善念現善境界,一個惡念現惡境界,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心想生。這個道理講得很透徹、很清楚,因此我們對於念佛法門深信不疑。有人說,我們修凈宗的同學,念一本經不會成就,念一句阿彌陀佛不行!你聽了怎麼樣?如果你沒有智慧,聽他們一說,覺得滿有道理;如果你有智慧,聽了之後則哈哈大笑。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心裡想佛就成佛了,那一部經怎麼不行?一句阿彌陀佛怎麼不行?不但行,決定行!念佛成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菩薩成菩薩。所以不會念的,念得很多,念得很亂,結果他什麼都成不了。因為太亂了,不能感一個純正之果。他念得太雜,念得太亂,這是我們常講的功夫不得力。要想功夫得力,要一門深入。菩薩修學六大綱領,六波羅蜜當中的「精進」,精進是什麼意思?精是精純、精一。一才精,二就不精,你要明白這個道理。精一,心才得定,後面是禪定,這個不可以不知道。「禪定」不是每天盤腿面壁,每天盤腿面壁的禪定沒用處。禪定是在日常生活當中,禪定是在我們自己每天工作之中,禪定也在我們生活應酬當中。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那就是禪定。不起心、不動念是定,不分別、不執著是慧。定慧在哪裡學?在哪裡修?在哪裡完成?在日常生活當中。這不可以不知道,決定不能誤會。知道因果不空,他決定是斷惡修善,不單不做惡事,他一個惡念也不會生。這就是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8、一切法即空即假。以即假故,所以因必有果,因勝果必勝。以即空故,所以因果雖勝,亦行無所事。此之謂深明因果。」「一切法即空即假。以即假故,所以因必有果,因勝果必勝。」天台大師講,天台講「三觀」,一切法當中,即空、即假、即中,他講空、假、中三諦。空是講體性,體是空寂的;假是講相、假相,相是假的。為什麼說相是假的?佛法對於真假,它有一個簡單的定義,佛為我們說,凡是會變的就是假的,不會變的是真的。這個簡單的定義,我們用它來觀察一切法,就會開智慧。一切動物有生老病死,它會變;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所有一切法不外乎這三大類,這三大類的法都是有變化的,都不是不變的,所以這是假,相都是假相。空不變,空因為沒有相,它不變,所以空是真的,性空是真的。性是真的,相是假的。假相是從真性裡面變現出來的,所以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不二,要明白這個道理。就像前面舉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就是器,器就是金,一樣的道理。所以明白人見相就是見性,他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因為有假相,性會現相,所以因必有果。相為什麼現十法界的相,為什麼現種種不同的相,這就是因緣果報。「因勝果必勝」,勝是殊勝。最殊勝的因,無過於念佛,念佛之因無過於念阿彌陀佛。這是世尊在《無量壽經》上跟我們介紹的,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所以念佛沒有超過念阿彌陀佛的。一般人雖然天天念阿彌陀佛,為什麼不靈?不靈的原因是口裡面念阿彌陀佛,心裏面胡思亂想,所以才不靈。也就是說精進,他不精,每天幾千聲、幾萬聲,像是有進步,但他不精;他那個佛號裡面,摻雜著許許多多的妄念,這是他念佛不靈了。如果他能專一的去念,念阿彌陀佛,什麼都不想,那個功夫不得了。我們在《往生傳》裡面看到,有的人念一天,把阿彌陀佛念來了;有的人念兩天、三天,阿彌陀佛念來了。為什麼那麼靈?沒有雜念,專心念,感應就快速,感應真實。雜心就壞了,覺明妙行菩薩所講的,念佛最忌諱的就是夾雜。不但世法不能夾雜,世法是名聞利養、是非人我,這個東西不能夾雜,佛法也不能夾雜;我不夾雜世法,摻一點佛法行不行?不行!佛法也不能夾雜。念阿彌陀佛專念阿彌陀佛,裡面還夾雜著觀音菩薩就壞了。觀音菩薩夾雜不得,夾雜怎麼樣?你二心,你不是一心。又想阿彌陀佛,又捨不得觀音菩薩,這個東西麻煩大了。有人顧忌還很多:「我念阿彌陀佛,觀音菩薩不念,觀音菩薩會怪我。我有難,觀音菩薩不來救我。」他打這個妄想,你說糟糕不糟糕!其實我們一定要曉得一個道理,一切諸佛菩薩心是清凈的、平等的,沒有分別,只要你功夫得力,沒有一尊菩薩不照顧你。你不找他,他也要照顧你。為什麼?感應道交,彼此都清凈心、平等心、大慈悲心,他就感應了。理跟事都要清楚,所以因勝果就勝。我在講經曾經說過,說了有一些人不相信,我講上上根人一生是依靠一部經。我不說別的,咱們修凈土的,一生依一部經,依《無量壽經》行,依《阿彌陀經》也行。凈土有五經一論,隨便依哪一部都行。為什麼?一部經是精進,如果你說一部經太少了,恐怕還不夠,再多找幾部,好!那是凈宗的五經一論,六種,你依六種。六種,說老實話是中根,中等根性,不是上上根人,你的成就決定不如上上根,你學六樣東西決定比不上學一樣的。諸位要仔細去想想,學一樣的他專精,學六樣他心已經分掉了,他的力量已經分散了,怎麼能跟那個人比!如果說六樣還太少,要學個十樣、二十樣的,凈宗東西還有,《印光大師文鈔》分量不少,《蓮池大師全集》、《蕅益大師全集》分量都很可觀。那叫下等根器,往生有沒有把握不一定。中等人往生可以說有把握,如果搞成十幾樣、二十幾樣,可以說往生沒有把握;要看你臨終時候的緣份。為什麼?心太雜,心太亂。如果說是超越凈土宗之外的其他教下,都想涉獵,往生沒希望了。他要作佛學家,要作大通家,那個果報是繼續不斷搞六道輪迴,就這樣子,這個虧吃大了。今天不但是我們學教要專精,弘法利生同樣一個道理,也要專精。需不需要建大道場?不需要。道場建大了,開銷大,那麼大的開銷,你一天到晚就被這個道場累贅,被道場拖垮;你不得不拉信徒,不得不想方法找錢維護這個道場,你這個心已經散亂。你心裏面佛菩薩統統沒有了,今天想這個信徒,明天想那個人有錢,搞這個,哪裡還會想佛菩薩?都不想了。你想的是什麼?貪嗔痴。道場愈大,貪嗔痴愈嚴重,將來果報到哪裡?到阿鼻地獄去了。我講的都是實話,都是事實,雖然很不好聽。今天科技發達,我們利用科學技術來做弘法利生的事業,我們把經教、佛法,送到每一個人家裡面去,這個多自在!所以今天道場,有很多人問我,我只要有一間小房間就夠了,錄像機往前面一架,聽眾兩個、三個就行了,錄影帶傳播到全世界。現代科技日新月異,國際電腦網路,最近一些同修來告訴我,他們把我的一些資料,也送到網路上去了。來告訴我,全世界有五千萬個單位可以收得到。我們在家裡講兩個鐘點,全世界有五千萬個單位可以收得到,我何必要這個講堂?以前是沒有辦法,聽眾多了,沒有講堂不行。現在不要了,干這個事情累贅,勞民傷財,自己還要去煩心,有智慧的聰明人不幹。一間房間就可以把佛法弘遍到全世界,不向聽眾收一分錢,你說這個多痛快、多自在!這個說明因果不空,因勝果必勝。「以即空故,所以因果雖勝,亦行無所事。」因果雖然不空,但是因果所顯示出來的相,還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佛菩薩事要照做,天天要做,講經說法天天要講,念佛修行天天要干,因果不空。雖然天天干,心裏面乾乾淨淨,若無其事,這就對了,與《金剛經》上所說的離相離念完全相應。這就是空有兩邊不著,這就是「深明因果」;真正明了因果,不是撥無因果。「9、佛說一切法緣生,意在明其本不生也。若二六時中,世法亦隨緣做,出世法正隨緣起。卻一眼覷向一切法本不生處,看之。(看,即覺義、照義,了了明白也。)亦不自以為能看。但於世出世法,正隨緣時,正如是看。正看時,正如是隨緣。可許他是個伶俐漢。內三際心不可得,外一切法本不生。真一了百了,天下太平。」「佛說一切法緣生,意在明其本不生也。」這個意思更深了!確實這是八地以上的境界。這個話很難懂,但是我們聽得耳熟,迴向偈裡面常念「花開見佛悟無生」。「無生」就是一切法本來不生。佛說一切法緣生,緣生跟本來不生有什麼關係?其實關係太密切了,我們是粗心大意,沒聽懂佛的意思。緣生就是無生,緣生是幻有,「幻有非有,真空不空」。這個話我們曾經聽過,「幻有非有」、「妙有非有」,妙有就是幻有,就是假有,「真空不空」,這兩句話是一樁事情。《心經》里我們常常念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是有,就是幻有、妙有,緣生的;空是自性,性相不二,性相一如。性本不生,相哪裡會真有?你真正了解一切法緣生,你就能明了「無生法忍」的意思。什麼叫證得無生法忍?也就是說,真正了解一切法緣生的人,就證得無生法忍,肯定一切法無有生滅,這是見到一切法的真實相。在《仁王經》裡面佛告訴我們,這是七地菩薩以上的境界,無生忍的菩薩,七地是下品,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這三個位次的菩薩證無生法忍。證無生法忍,真正明了一切法緣生的理與事,理論與事實。「若二六時中,世法亦隨緣做,出世法正隨緣起。卻一眼覷向一切法本不生處,看之。(看,即覺義、照義,了了明白也。)」這一句的意思:世法跟出世法是一不是二。如果是二,「不一不異」就講不通;如果是二,「諸法如義」也講不通。世法跟出世法是一,世法跟佛法是一。為什麼要說世法,要說出世法?實在講,這裡面消息很明顯,覺了就叫佛法、就是出世法,迷了就是世法。法是一個,就是覺迷。穿衣覺了,穿衣是佛法,是出世法;迷了,穿衣是世間法,是六道輪迴法,就是一個覺迷。吃飯,覺了是佛法,是出世法;迷了,就是輪迴法、六道法,就在覺迷,這個不能不知道。「二六時中」,就是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時。世間法隨緣做,注意隨緣不要攀緣。「隨緣」是一切都能夠恆順眾生,一切能夠隨順環境,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隨緣,沒有選擇的,沒有挑剔的。如果在裡面有選擇、有挑剔、有好惡,那就錯了,那是攀緣,不是隨緣。隨緣講得圓滿一點,就是我們在一切世法之中,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待人接物也好,真正能夠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隨緣。《金剛經》後面教給我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隨緣。由此可知,隨緣豈不就是出世間法嗎?一切法裡面無住生心,一切法裡面「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哪裡是世間法?不但超越六道,而且超越十法界。可見得世法就是出世間法,「出世法隨緣起」。這個地方,你慧眼開了,法眼開了,所謂是你看破了。怎麼看破?一切法不生不滅,一切法本來如是。就像佛在《法華經》上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這是「無生法忍」的境界。所以這個地方的「看」,不是叫你眼看,不是用眼識去看,不是分別、不是思惟想像,這個「看」是覺,用這一個字做代表。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一接觸就叫「照」,就明了,接觸就明了。明了是什麼?明了「不一不異」,明了「緣起性空」,明了「因果不虛」。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果然有這樣覺照的功夫,你再要肯念佛求生凈土,決定得生。不但得生,你的品位還相當高,絕對不在中下品,《無量壽經》上講的上輩往生有份。覺,覺的相,「亦不自以為能看」,如果覺得我覺悟了、我明白了,可惜這個人又糊塗了。為什麼?他又起心動念了。又用「我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一個見起來,四個見都起來了;又著了「我相」。四相四見具足,還是六道凡夫。註解裡面江味農居士講得很好,前面我們讀過,「大而化之」、「若無其事」,這兩句很有味道。我們的心量要大而化之,對於任何人與事,不要去計較,沒事!何必計較。這個人怎樣那個怎樣,沒事!不必去計較,心要大而化之。心裏面若無其事,乾乾淨淨,雖然修行,雖然覺照,還是若無其事,這個人真的覺悟了。如果還要有計較,心裡還有事放不下,這不行。我們無量劫來過錯就在此地,希望這一生不要再犯這過失。古人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兩句話有很深的哲學道理。確實沒有事,事從哪裡來的?都是你妄想、分別、執著來的。你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打掉,哪有事?沒事!沒事才自在,沒事才真有福報,真有福氣,隨遇而安。天下動亂,他不亂;天下不安,他平安,這個多幸福!所以這幾句文裡面意思很深。「但於世出世法,正隨緣時,正如是看。正看時,正如是隨緣。可許他是個伶俐漢。」「伶俐漢」是中國古代禪宗讚歎上根利智的人,也就是明心見性,這樣的人才稱作伶俐漢。也就是說他在一切法裡面,得大自在,他真的覺悟,得大自在。底下這幾句話好,把他自在的樣子說出來了,把他自在的理由說出來了,這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內三際心不可得,外一切法本不生。真一了百了,天下太平。」這句話講得透徹,講得徹底,講得圓滿。內三心不可得,能執不可得,不但說能執著的、能打妄想的東西不可得,你拿什麼打妄想?能打妄想的東西不可得,那妄想當然不可得。能分別的不可得,能執著的不可得,能憂慮的不可得,能牽掛的也不可得,你還搞什麼!你要曉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一切能得的不可得,外面一切境界相因緣生法;所謂「因緣生法」,就是一切現相都是剎那九百生滅的相續相而已,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內外都不可得,你得個什麼?沒事!我在此地住一個小房子,是一位居士的。門壞了,今天找一個人來修門。他告訴我,門要修堅固一點,怕人來偷東西。我說這裡沒有東西,都是經書,都是結緣的,誰要誰拿去,沒東西偷,沒有東西!要知道一切不可得的事實真相。《心經》到末後說「無智亦無得」,這是世尊二十二年般若的顛峰。般若像一個寶塔一樣,這是寶塔的塔尖。世間人的大病就是這兩個,一個求智,一個求得;俗人求得,世間雅人、高人求智。智也沒有,得也沒有,佛法里講真實智慧。以學經這例子來講,我講的能聽懂的人不多,聽懂他就相信了。聽了懷疑,聽了否定,那他沒聽懂。我講席都會提到,因為有不少同修發心研究經教,好事情!經教要如何能得入?我告訴他一個原則:佛的經裡面都沒有意思;都沒有意思,你就不能在裡面求意思,你求意思就錯了。我教給人求經教,怎麼求?老實念,不要求解。這個怎麼講法,那一段什麼意思,沒意思、沒講法,你就老實念,念到你心清凈,自然就開悟。開悟悟什麼?悟個無智無得,幫助你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一入之後,經不用的時候沒意思,念的時候沒意思;如果有人來問的話,意思就出來了。意思是人家問出來的;不問,沒意思;一問,就有意思。一個人問一個意思,兩個人問兩個意思,無量人問無量意思,這個妙不可言!這是真的,一點都不錯。所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經沒有意思,無量義!無量義你怎麼能求它的意思?同樣一部經,同樣一句經文,有無量種的講法,所以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一個意思一種講法,那是死的。你們看看每天報紙、雜誌那個文章,死的,它就是那一個意思,決定不會有第二個意思,死的。不像佛法,佛法活的,怎麼說都說得通。不一樣的人,他有不一樣的困難,同樣一句經文,全都解決了,所以經有無量義。無量義是起作用,我們常講「後得智」。我們要求的,求「根本智」,根本智是無智,這個道理很難懂。佛在經上也有舉例子。曾經有人問釋迦牟尼佛,佛弟子當中,智慧第一是舍利弗,有人就向佛請教,舍利弗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智慧?釋迦牟尼佛並沒有解答,舉了一個例子,他說:「你看到鼓沒有?」他說:「鼓,看到了。」道場天天敲鼓,鼓看到了。鼓那個肚子裡面是怎麼樣的?空的,什麼也沒有。佛就跟那個人說,舍利弗那個心就像鼓一樣,什麼也沒有;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那就是起作用。經典沒有意思,也像鼓一樣,它起作用,人家怎麼問,你就會怎麼答,妙用無窮。所以我教人,我是個過來人,我對於一切眾生非常愛護,希望你們都成就。你們都成就,我就省事,到處請講經,你們都可以去講,我就不要東奔西跑了,跑了這麼多年也很累,很想休息休息。我也希望你們講,我在下面聽,聽了我很歡喜。如何學?「老實念」,三個字。《金剛經》上說的次數太多了,「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你就老實念。老實念還要老實去做。佛教我們無住,我們就無住,佛教我們生心,我們就生心;要照做,這才能開悟,才能開智慧。所以這個非常的重要。「無住生心」,經上講得很具體,不住色聲香味觸法,「法」裡面有世間法、有佛法,世法、佛法都不住。我可以用它,我不執著它,住是執著,無住就是不執著,也就是講的若無其事。「生心」生什麼心?要生利益一切眾生之心。佛在此地教我們生布施、持戒、禪定,生這種心,生六度心,生利益一切眾生之心,這就對了。這樣做,果然這麼作法,實在說真正肯這麼做的,就是像《彌陀經》上所講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了。如果不成熟,他不可能這樣做。經典,每一部經末後,都有「信受奉行,作禮而去」;「信受奉行」,真正相信佛所講的話,「受」是接受、受持,真正把佛的教訓去做到,這是信受奉行,那就是善根、福德、因緣三個條件都具足了。這樣的人,他才能得一切諸佛的護念,龍天善神的保佑,他得到,不求都得到,不念也得到。只要他功夫勤,這一生必定開悟。我們看古大德,《高僧傳》、《居士傳》裡面,看到那些人開悟。他為什麼開悟,我們為什麼不開悟?他具備了開悟的條件,我們想想我們沒有具備開悟的條件,我們聽了經,沒有依教奉行。人家聽了經,真的依教奉行,這就是開悟。證明他的善根、福德、因緣具足,我們善根、福德、因緣沒具足。為什麼?懈怠、懶惰不肯去干。這就是證明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沒具足,佛菩薩雖然慈悲加持,加不上。所以這部經真正有大利益。「10、本師教我們這些抄直路的法門,我們要直下承擔,努力向前。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若依舊拖泥帶水,雖日日看經聞法,曉得些理路,有何益處。要防他所知障生,比煩惱障更壞也。」「本師教我們這些抄直路的法門」《金剛經》、《凈土經》都是抄直路,都是抄近路,一生當中決定可以成就的。像這樣的經典都不長,《金剛經》經文不長,《彌陀經》經文也不長,這些真是直截了當。《無量壽經》雖然長一點,比起其他經典還不算長。「我們要直下承擔」,佛傳授給我們了,我們要肯接受,接受過來要把它當寶貝,這個重要。什麼寶貝?救命的寶貝,是真的不是假的。無量劫來在生死輪迴,苦不堪言,不能出去。今天得這個寶貝,就可以出三界,就可以永脫輪迴。《無量壽經》再加上《金剛經》,那還得了!永明的話講得有道理,「有禪有凈土,有如戴角虎。」我們今天把這句話換一換,有《無量壽經》、有《金剛經》,那比戴角虎還厲害,這是真的。這兩個法門合起來,確確實實利益無邊,廣大無有窮際。「努力向前。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這首偈,佛門寺院裡面每天的晚課都要念。每一個人對這首偈都很熟,提起來沒有一個人不會念。雖念就像唱歌一樣,唱過去了,裡面什麼意思,大概從來也沒想一下,就這麼唱過去。因此它不起作用,我們每天還是迷惑顛倒,一絲毫的警覺都沒有。普賢菩薩這四句話,對於我們是高度的警覺。一個人的壽命再長,活一百歲,活一百歲的人不多。一百歲有多少天?三萬六千日。要是給你一個日曆,一天撕一張,三萬六千張,很快就撕完了。我們每天家裡掛的日曆,每天撕一張,命亦隨減,有沒有這個警覺心?撕掉一張,我們壽命少了一天,幾個人有這個警覺?有這個警覺的人,這是覺悟的人。迷惑顛倒,顛倒在哪裡?他麻木不仁,不覺悟,到死了,他還不曉得,還不知道。一定要提高警覺,要曉得人命無常,然後真正抓住短暫的光陰,放下假的,要修真的。真的是什麼?老實念佛,求生凈土。在《般若經》裡面,開真實智慧,看破世間,放下萬緣,老實念佛,求生凈土。這個人是真正覺悟的人,徹底覺悟的人。要想往生,世出世間法要統統放下,不要有一絲毫顧慮。一定要曉得,一切法即空即假,一切法了不可得,你為什麼還要拚命在求「得」?這就錯了。那不求行嗎?不求,我明天能有飯吃嗎?明天還沒有到,你想這些幹什麼!這打妄想!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想明天幹什麼!你命裡面有的自然有;命裡面沒有的,怎麼打妄想也求不到,你說你這不叫冤枉!但是幾個人相信這個道理?幾個人相信這個事實?這個太難了。佛在經上講他也點頭,佛說的不敢不相信,可是他自己心裏面那個疑團就是拔不掉。他就是不能接受,就是不能照做,還是拚命去求,疑根在;也就是沒有真正覺悟,沒有徹底明了。我教初學的同修,你們想學佛,從哪裡入門?從《了凡四訓》入門,這不是佛經。我勸人先把《了凡四訓》念三百遍,遍數少了沒用處,印象不深刻,觀念轉不過來。所以要念三百遍,你的印象深刻,你會慢慢體會到裡面的道理:「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了凡四訓》真的要是通達體會到了,你對於世間法不會求。患得患失的念頭沒有了,你的心會清凈,清凈心生智慧。命里有的,該有,我不要求;命里沒有的,怎麼求也枉然,那又何必去求?我自己學佛,實在講是得力於《了凡四訓》。我初學佛,那個時候台灣的佛經非常缺乏,很不容易找到。在台北,有一位朱鏡宙老居士,他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他找一些他的朋友,大家湊一點錢來印經布施,組一個「台灣印經處」。我是有一個朋友介紹,跟這個老居士認識。那個時候我們很年輕,二十幾歲,他看到我們非常愛護。他那裡印的佛經,他都會送給我,他送我一本《了凡四訓》,教給我要好好的去讀,我讀了之後很受感動。我得力於《了凡四訓》的利益太多了,真正了解這個因果,剛才我們念過「因果可畏」!「若依舊拖泥帶水,雖日日看經聞法,曉得些理路,有何益處。」這些話都說到我們學佛人自己身上的病痛,我們就是犯這個毛病。對於生死大事、六道輪迴毫無警覺,沒把它當作一回事,這怎麼得了!每天研究經教,研究經典有什麼用處?不能斷煩惱,不能開智慧,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有什麼用處!「要防他所知障生,比煩惱障更壞也。」這兩句話,若不是過來人說不出。能說得出這兩句話,高度的智慧,絕非普通人。所知障是邪知邪見,邪知邪見之人比貪嗔痴還可怕。貪嗔痴墮三途,邪知邪見所造的罪業,不但誤自己,還誤一切眾生,那個果報在阿鼻地獄。我們不說別的,就以剛才這個例子來說,有一些人以為念一部《無量壽經》沒有用處,念一句阿彌陀佛不管事,勸你回頭,要念許多經,拜許多佛,拜許多菩薩,那是所知障,邪知邪見。你本來一門深入,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作佛,他把你拉回來,送到阿鼻地獄,你說他的罪多重!他是不是有意的?可能不是有意的,他還是好心的。為什麼好心會做出這麼壞的事情?知見錯了;這個人認假不認真,信邪不信正,那就沒法子。所以所知障的麻煩,超過煩惱障。一四二、約法施明體空明無法可說明聞者性空 明無法可得「約法施明體空」,這裡面分兩個段落,第一個段落是:「明無法可說」。無法可說,這個意思我在前面都透出來了。前頭講《金剛經》難講,它的精彩都在後頭,後面拉到前面講就犯下,無法可說。所以我講,經沒有意思,跟這個就很接近。經沒有意思,你研究意思幹什麼;法無法可說,你有什麼好說的!再分小段,「明聞者性空」、「明無法可得」。這個經文的意思很深,所以沒講經文之前,先有一番交代;如果不詳細交代明白,這個經文很不容易體會。前面一大段註解,這是交代的話。「1、於福德勝報之後,接說法施一大段文,正顯一切法皆是緣生。此一大段是約因說,以顯示緣生無窮,因果無盡之義也。」「於福德勝報之後」,前面是講財施,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你所得的福報無量無邊,得福甚多。財布施之後,佛再接著跟我們講法施。諸位要曉得,財施是陪襯的話,重點是在法施;先用財施來做一個引子,然後接著法施。「法施一大段文,正顯一切法皆是緣生。此一大段是約因說,以顯示緣生無窮,因果無盡之義也。」所以這些話必須要在講經文之前詳細交代,你讀這個經文,聽這個經文,才懂得它的意思,才能夠體會到它的味道。經文是從因上講的,從因上講,它的目的顯示緣生的一切法無有窮盡。我們以很淺顯的比喻,這一部經,經是法,你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經是一樣的。一部《金剛經》,釋迦牟尼佛當年講了,代代相傳,傳了二千多年,傳到中國、傳到外國、傳到全世界,傳到盡虛空、遍法界,就這麼一本經。但是你要曉得,虛空法界有多少種類的眾生,眾生無量無邊,無有窮盡。對哪一類眾生,是哪一類的講法,講得各個不一樣,這裡面就是無量義。無量義就是「緣生無窮,因果無盡」。無量義如何學法?學它裡面的不變,「不一不異」,你學這個。這個東西掌握住,那就讀通了。無窮的緣生,無量的變幻,都不出一心,都不出自性,所以大乘法裡面最要緊的,是叫你明心見性。心現在不明,所以性見不到。心為什麼不明?因為有二障障住,二障就是煩惱障跟所知障。教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破煩惱障,而生其心破所知障;二障破了,心性就恢復光明,心性裡面無量的智慧德能都現前了。除這個辦法之外,沒有第二個辦法能令人明心見性。《般若經》是以明心見性為主,因此對於破二障非常重視;離相離念,離相離念是徹底除障的方法。「2、施者、受施、施物,約此三方面之因緣,已千差萬別,說之無盡。何況三方面,倘不聚會於一時一處,仍無此一法施之事發生也,而聚會又非緣不可。由此可知,一切事莫非因緣所生者。」世尊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世出世間一切法,大而世界,小而微塵,無不是無量因緣。這樁事情實在講,我們平常沒有去留意它,沒有細心去觀察它。甚至於說,我們心念太粗,根本就沒有想到這回事情,不知道因緣是如此的複雜,它複雜的程度,可以說跟虛空法界是相等的,跟我們一個人八識心中妄想分別是無異的。然後我們讀這一段文,才能體會到它一點意思。「施者」,是布施的人,修布施的這個人。「受施」是接受布施的人。我們修布施,諸位總得要記住,本經上所講的布施,包括我們一生全部的生活,要懂得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的真相。「施物」,是你所布施之物。譬如家庭主婦,修布施波羅蜜,你早晨起來,把家裡面打掃乾淨,準備早點,這就是布施。你用你的勞力在工作,你用你的頭腦在思惟,這個事情要怎麼做,今天早點要準備些什麼?你一家人是受施者,你是一個施者,你的家人是接受你布施者。有一個很清爽的環境,乾淨的環境,美好的點心,這就是你施物。所以布施包含著我們一生全部的生活,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是在做布施。世間人雖做,他並不知道;不知道不能說沒有果報,不知道也有果報。總而言之,十法界依正莊嚴,都離不開因緣果報。佛在《法華經》跟我們講的「十如是」,實在講就是解釋《金剛經》上的一句話:「諸法如義」。諸法如義細說就是十如是;再展開,天台大師說的百界千如,豈不是把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包括在其中?布施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如不如是?法法皆如,無有一法不如,一切法都是我們一生生活的全部。諸位向這個地方去體會,向這個地方去理解,你才能夠明了佛在經上所說的義趣,我們才會得到受用。這是通常把它歸納為這三方面,施者、受施、施物。這三方面的因緣,就很複雜很複雜,「千差萬別,說之無盡」,真的,說不盡的。不但我們凡夫說不盡,諸佛菩薩統統來給我們解說,無量劫中也說不盡,才曉得因緣不是偶然的,非常複雜。「何況三方面」,這三方面要不能在同時同處聚會,這個布施行為就不可能產生。必須這三方面一定在同時同處遇到,於是布施這個事,我們講修布施行,這個行才能夠發生。聚會絕非偶然,聚會是緣,人與人的聚會是緣份,人與一切物的聚會也是緣份,沒有緣份不行。正因為這一個事實,所以佛才教給我們,無住後面要生心,生心才有這個緣份,要不生心,哪來的緣份?所以諸佛菩薩在因地裡面,沒有不發大願的,發大願度一切眾生,這就與一切眾生都有緣了。由此可知,一切事,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法不是因緣所生的。我們看底下一段。因,有因當然遇著緣就會結果,就有果。「3、果復成因,因又成果。果因因果。自此以往,千差萬別,永永無盡。可見世出世間,種種事相,所謂諸法者,更無他物。只是不斷之因果果因,於眾生心目間顯現變幻而已。深觀其趣,因是前因之果。果乃後果之因。既不固定,便非實在,剎那之間,皆成陳跡。然則苦苦分別,牢牢執著,豈非痴乎。」「果復成因,因又成果。果因因果,自此以往,千差萬別,永永無盡。」這樁事情往深處講很難懂,太深太廣了;從淺處看,我們不難體會。譬如我們種瓜,瓜子是因,將來結成瓜是果;結的那個瓜,它又是因,裡面的子又是果,所以因果是循環的。因不是永遠是因,它會變成果;果也不是永遠是果,它又會變成底下的一個因。因果循環,無有窮盡,因果果因的道理。因此,佛常說這一樁事情,把因與果兩邊都離開了,而講它當中的一個條件:緣。佛法講一切萬法緣生,他不講因生,也不講果生,他講緣生,他取因果當中的緣。為什麼?沒有緣,因也不會變成果,果也不會變成因,一定要靠緣。「緣」,我們今天講就是條件,不是一個條件,很多條件,這個條件就非常複雜。譬如說,我們種瓜子,瓜子是因,結成瓜是果;這當中的緣,我們講粗說,不能細說,細說說不盡。這個瓜子一定要種在泥土裡,如果這個瓜子放在玻璃杯裡面,放一百年它也不會結瓜。為什麼?沒有緣,緣斷了,所以土壤是緣。有土壤還要有水分,如果沒有水分,這個地是個乾地,那個種子也不能夠結瓜。一定要有水分,要有陽光,要有肥料,要有人工去照顧它、培養它,它才能長得好,這些都是緣。這個說法說得很粗、很淺,如果細說,每一樣緣裡面又有無量緣。以土壤來說,那就不簡單了。科學家的眼光一看,那裡面是無量的原子、電子、粒子,那個麻煩就大了。可見得決不是一個單純的,每一個粗的緣細分,都是無量因緣,才能湊合湊齊它的變化,因變成果,果又變成因,所以說千差萬別,永永無盡。「可見世出世間,種種事相,所謂諸法者,更無他物。只是不斷之因果果因,於眾生心目間顯現變幻而已。」這一句的確把世出世間,或者我們講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真相,一語道破。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真相是什麼?就是這一句。我們平常講「剎那九百生滅業因果報的相續相」,跟這個是一個意思,就是講這個東西。所以哪裡有真實的?哪裡有實在的?在這一切萬相當中,你還想執著,還想得到,那簡直是妄想,沒有這回事。真正要記住,能得的三心不可得,所得的諸法不可得,內外俱不可得,我們的心清凈。萬緣放下,一個妄念都沒有,身心清凈,這才能入諸佛菩薩所證的境界。凡夫修行,不要說不能證果,開悟也沒幾個。再不必說開悟,功夫稍稍得力的就不多,原因在哪裡?毛病在什麼地方?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不知道十法界依正莊嚴的事實,以為這些假相都是真有,在這裡面起妄想。妄想是什麼?貪嗔痴慢,這是妄想。在見思煩惱里,是思惑。起了煩惱,煩惱是什麼?患得患失。順著自己意思的,一定想求得;不順自己意思,一定要想把它踢開,這就生煩惱,煩惱是這麼來的,哪裡曉得全是一場空!諸佛菩薩眼睛裡面看到這些事實,說這些人叫可憐憫者,真可憐!如果是事實,那並不可憐,不是事實,全都在作夢,把夢境當作真的,這才叫可憐憫。這一句話說得非常之好,我們再念一遍:「世出世間,種種事相,所謂諸法者,更無他物。只是不斷之因果果因」。「不斷」就是相續相。但是諸位要曉得,是剎那九百生滅的相續相,你了解這個事實,你才會放下,你才肯放下。「於眾生心目間顯現變幻而已。」這真的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真相。「深觀其趣」,你往深處看,往細處看,往極微之處觀察,你看它的義趣,義是觀察它的道理,趣是趣向,就是觀察它的變化,觀察它的因果。「因是前因之果」,前面一個因的果,「果乃後果之因」。「既不固定,便非實在」,因不是定因,果不是定果,因果也不是實在的。「剎那之間,皆成陳跡。」剎那就是平常經上講的,一剎那九百生滅。剎那已經是極短的時間,極短的時間裡面還可以分。佛為我們說的這個,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實在講是隨順我們世間人說的,再說微細了,真的我們就不可思議!實際上的真相,是不是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不止,比這個數量還要多,不曉得要多多少倍!佛講到這些數字,都講得很委曲、很婉轉,要是真正說出來,怕我們聽了迷惑,聽了不能接受,不能相信。因此佛為我們說這些話,略略而說,概略而說,不詳細的說。譬如我們常講,凡夫修行成佛,要經過多少時間?如果佛要給你講無量無邊大劫,我們聽了不學了。沒指望了,太長了,這還能學嗎?所以佛略略而說,三大阿僧祇劫;實際上三大阿僧祇劫也很長了,聽說三個不多,這個我們就點頭可以接受了。所以給我們講,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這是我們可以接受的。實際不止,還要細,還要短暫。這裡說了,「剎那之間,皆成陳跡。」《楞嚴經》上講的:「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那個當處,此地講剎那,剎那已經相當長的時間。哪裡是剎那?剎那早已經沒有了,早已經不存在了,這是真相。不明真相的人,底下一句話就說明了,我們世間芸芸眾生不明真相,「苦苦分別,牢牢執著」,這是我們世間人,乾的這個事情。「豈非痴乎」,愚痴!佛說我們愚痴,我們聽了還很不高興,我哪一點愚痴?覺得我很聰明,我不愚痴,我哪一點愚痴?我們在外面說不學佛的人愚痴,人家會跟我們打架,這話說不得的;你讚歎他聰明很能幹,他就很高興,你說他愚痴那還得了!《金剛經》講到這個地方,跟你說愚痴,也許你不至於反對,雖然不高興,但是它講得有道理,不能反駁了,這是真相,事實的真相。「4、一切法不過因因果果,次第演變,眩人心目。不能剎那停住,乃執為有實,自生纏縛,不得自在。其為痴絕,固不待言。」「一切法不過因因果果,次第演變,眩人心目。不能剎那停住,乃執為有實。」這幾句要用現代的科技來做比喻,很好懂!就像我們看電影、電視,電影、電視就是這個樣子。電視的畫面是怎麼組成的?我想每天看電視的同修很多,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大概還不多。電視的畫面是顆粒組成的,非常微細的顆粒排成線,由線組成面,如果你要懂得這個道理,你看電視就開智慧。不懂的人看電視的畫面,懂得的人不是看電視的畫面,是看電子光波在那裡活動。不會看的人,畫面是假相,會看的人是電子波動的現象,那是真相。同樣兩個人在看電視,一個看的是真相,一個看的是幻相、假相,那怎麼會一樣?你懂得這個道理,怎麼不生智慧?所以會看電視的人修般若波羅蜜,不會看電視的人在那裡生煩惱,那個心隨著畫面動,喜怒哀樂都表現出來,煩惱現前。會看的人心裏面,「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他在那裡修般若波羅蜜,你說事哪有礙?真的是事事無礙。現在科學家也知道,所有一切物質現象都是波動的現象,它不會停,它剎那剎那相續,從來不間斷。把這個東西執著當作實有,「自生纏縛,不得自在。」這是你看錯、你想錯,你被外面虛幻的假相欺騙了。就像我們看電視、看電影一樣,被境界相欺騙了。「其為痴絕,固不待言。」這不但是愚痴,絕頂的愚痴,愚痴到極處了,這還要說嗎?「5、法雖非實,卻是自無始來,遇緣即起。因果果因,剎那相續,曾不斷絕。乃一味執空,不知隨緣之理。托勝緣,獲勝果。證本非緣生之性,超然於一切緣生法之外,解纏縛之苦,得自在之樂。」「法雖非實,卻是自無始來,遇緣即起」。「法」是指世出世間一切法,十法界依正莊嚴,所謂大而世界,小而微塵,都包在這一個字裡面。確實它不是實在的,它沒有實體,都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實實在在的。可是它從無始以來,並沒有消逝過,所以諸位要記住,相永遠不會滅。相不會滅,相會變,會改變。它為什麼會變?遇緣就變,前面講因果果因當中這個緣,緣能夠改變它。「因果果因,剎那相續,曾不斷絕。」這完全講的是事實真相。其實,佛在一切大乘經論裡面,處處都說,我們聽得也耳熟,雖聽得耳熟,實在講,佛所講的真實義,我們並不能了解。《般若經》裡面講得詳細,講得透徹。《般若經》在整個佛經裡面部頭最大,全部的《般若》是六百卷,《金剛經》是六百卷裡面的一卷,這是說綱要,細說有六百卷,這才講得清楚,講明白了。「乃一味執空,不知隨緣之理」。前面說著有,前面這一條是執以為實,自生纏縛,不得自在。六道里凡夫所乾的,實在我們講凡夫,也要說清楚。欲界、色界的凡夫執以為實。無色界的天人,他執著空,他就是一味執空;超越三界之外的,像辟支佛、阿羅漢,他們也執著空,這都錯了。這些人不知隨緣之理,隨緣這個道理、這個事實,他不清楚。普賢菩薩教給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可見得這些大菩薩,一切諸佛如來,知道隨緣的道理,知道隨喜的功德。「托勝緣,獲勝果。」托是依靠的意思,勝是殊勝。在佛法裡面說,十法界里,四聖法界的緣就是殊勝的勝緣,六道的緣那就劣,就差一等。四聖法界跟法身大士相比,法身大士的緣殊勝,十法界的緣就劣,這是有差等的。由此可知,最殊勝的緣,無過於念佛求生凈土,這個緣是無比的殊勝。我們要知道,文殊、普賢是華藏世界毗盧遮那佛的補處菩薩、等覺菩薩,他們還要發願求生西方凈土,我們從這個地方就能體會到,西方凈土的緣是無比的殊勝。平常我們勸人種善因、得善果,第一善就是念佛求生凈土,這個緣是無比殊勝。「證本非緣生之性,超然於一切緣生法之外,解纏縛之苦,得自在之樂。」這幾句話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是無比殊勝的緣。我們凡夫要在一生當中證得,除了念佛往生凈土之外,可以說絕對不可能。真如本性不是緣生的,所有一切萬法是緣生的,緣生性空,了不可得。性不是緣生的,它不是空的,決定可以證得。這就是禪家講的明心見性,我們念佛人講的理一心不亂,我們要證得這個。見了性之後,就「超然於一切緣生法之外」,超越了!六道是緣生法,十法界是緣生法,不但超越六道,而且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到哪裡去了?這不得已給它起個名字,叫一真法界。諸位要曉得,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末後這兩句,離苦得樂,「解纏縛之苦」,這一句就是我們講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些苦統統都解除了,都解脫了。「得自在之樂」,這是大自在,像《般若心經》裡面,我們讚歎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得大自在。「6、善學者,以緣生之理,隨機感緣,示種種法,以拔眾生之苦,予眾生之樂。其不能者,勢必墮落。何以故?惡取空故。」「善學者,以緣生之理,隨機感緣,示種種法,以拔眾生之苦,予眾生之樂。」般若關鍵就在你會不會學,也就是此處講的善學不善學。果然善學,善是善巧方便,你真懂得,你的成就非常之快速,確實能夠契入華嚴境界。《金剛經》講的是原理原則,《華嚴經》所講的是我們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的細節,就是把《金剛般若》的理論如何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那是《華嚴》。《華嚴》講事,本經講理。善學者,就是善財童子,他善學。善財童子不是專指一個人,這個諸位要知道。凡是善學的人,都稱之為善財童子,所以善財童子包括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只要你善學,你能夠把《金剛般若》的理論、方法應用在你日常生活當中,工作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之中,你就是善財童子。如果你再能夠老實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就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不是專指某一個人的,每個人都是普賢菩薩,那就修的普賢行。「以緣生之理」,這就是說,時時刻刻、在在處處,我們六根緣六塵境界,能提起觀照的功夫。怎麼個提起法?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這個時候,知道內里三心不可得,外面緣生性空,了不可得,這就是緣生之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所皆空,俱不可得。不可得裡面,這就是《金剛經》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這一條你就做到;知道內外俱不可得,就無所住。雖然無所住,可是這個事相現前,我的身體在,你們大家一切事都在,「而生其心」。生什麼心?「隨機感緣」,生這個心。這個心我再把它說明白一點:我明白了,我自在了,我放下了;看看這一切眾生還在迷惑,他沒有放下,他還執著,他對於事實真相還一無所知,我要想方法幫助他覺悟,要想方法讓他知道事實真相,這就叫度眾生,這就叫修布施。這裡面,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統統具足。「示種種法」,示是示現,不但我們要教給他,而且要做給他看,你不做給他看,他怎麼會相信?要做給他看,做什麼樣子給他?做他心目當中最羨慕、最嚮往的大自在。這個自在,給諸位說,不是有錢,不是有勢力,有錢、有勢力並不自在。一天到晚忙得那麼苦,實實在在講,為誰忙的?這就是迷惑。今天世間人忙得不得了,像沒頭的蒼蠅,你問他為誰忙的?他答不出來。糊裡糊塗忙。生,糊裡糊塗;死,也糊裡糊塗,這個糟糕不糟糕!這個就錯了。一個很清楚、很明白的人,生活得悠閑自在,快樂無比,這是真正的令人羨慕。表現在外面的,可以說是沒有一個人不羨慕的,永遠年輕,永遠不老,這是連世間迷在富貴裡面的人他也羨慕。看看自己老了,自己病了,學佛的人不病不老,這就令人羨慕。就像惠能大師所說的,一天到晚、一年到頭,心中只生智慧,不生煩惱,你說這多快樂!你問他,他為什麼不老?他為什麼不病?就是因為他只生智慧,不生煩惱。人為什麼會衰老?為什麼會害病?煩惱太多了!「示種種法」,要學諸佛菩薩,這個我們也常說,佛菩薩給一切眾生做最好的生活榜樣。我們學佛的人也要學佛菩薩,給社會大眾做一個好樣子,可見得佛法不消極。「以拔眾生之苦,予眾生之樂。」一切眾生,無論他是什麼身份,無論他是哪一個行業,無論他是怎樣生活的方式,都能離苦得樂。不必要改變他生活方式,不必要改變他的行業,就在他現前本份上,離一切苦,得一切樂。這是佛菩薩為我們示現的,佛菩薩教導我們的,這是真正善學的,會學的。「其不能者」,「不能」就是不善,學般若學偏差了,學走了樣子,這樣的人在現代佛教里大有人在。所謂學邪了,正法他去修學,變成邪法了。邪法怎麼樣?依靠著佛法的修學,去搞名聞利養去了,這就是「其不能者,勢必墮落。何以故?惡取空故。」他聽了《般若經》上講這些道理,一切法空,能所都不可得,他就以為沒有因果,因果也是緣生的,也是了不可得,於是隨心所欲,無惡不作。前面說得很清楚,什麼都是假的,都是空的,因果不空。你要造作惡業,將來必定要墮阿鼻地獄,阿鼻地獄是真的是假的?阿鼻地獄也是當體即空,雖然當體即空,罪還得要受。就好比說作夢是假的,這大家都知道,作夢不是真的。你要是做一個惡夢,夢到老虎吃你,要趕你,你不是嚇得一身冷汗嗎?那種恐怖,你說你有沒有?墮阿鼻地獄就是這樣的,就等於做惡夢一樣,你不好受。你沒有智慧。在那裡,這是假的,老虎也是假的,我讓它吃吃也好,跟它結個緣,供養它一頓,那你就變成菩薩,你就是善學的了。你還要有恐怖,那你是不善。可見得十法界因因果果,都是那個緣在變。但是迷的時候很不容易覺悟,你在夢中遇到苦難的境界,你什麼時候能覺:「我在作夢,夢是假的!」你要有這一念,那就覺悟,那個境界完全就變過來了。所以地獄就變成天堂,這一念之間!但是那一念起不來,別人幫助你也沒用;換句話說,迷得太深,迷得太重,喚都喚不醒,這個道理在此地。古大德為什麼不願意講《般若經》?尤其是《金剛般若》,怕講這部經最大的一個因素,就是怕聽眾聽了之後惡取空,那個麻煩就大了。他要沒有聽到這個,還好一點,對因果還有點顧忌;聽了之後,他錯會了意思,無所顧忌,那個罪過就很重。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聽經勿斷章取義
凈空法師:四攝的請客送禮,和社會腐敗如何區別?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八十三集)凈空法師講解
凈空法師:生滅心所變的境界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

TAG:金剛經 | 凈空法師 | 法師 | 金剛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