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真正禪宗之如來祖師(34)

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細心的行者不難發現,拙無行事十分謹慎,篇篇所述、段段所講均有出處,絕對不敢師心自用,瞎人眼目,務必以祖師開示為印證,以宗門「鄉情」為隨俗,方敢呈於人前,供人鏡鑒。

有關如來禪與祖師禪,諸方商量浩浩,大眾論說紜紜。其實,如來禪與祖師禪並非所悟一心有別,而是祖師禪在所悟境界更具超越性和脫透化(自受用境界),在教化方式更具神機妙用(他受用境界)。何以這樣說呢?且看下面舉證:

禪宗第一個提到如來禪的是永嘉大師。他在《證道歌》里這樣唱道:「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後來黃檗祖師在《傳心法要》里這樣勸學:「夫學道者,先須屏卻雜學諸緣,決定不求,決定不著,聞甚深法恰似清風屆(過)耳,瞥然而過,更不追尋,是為甚深入如來禪。」

那麼,什麼是如來禪呢?我們不用《楞伽經》里的說法。說宗門、道宗門,還是由宗門人物來解釋比較「入鄉隨俗」吧。禪宗最早對「五味禪」進行完整解釋的是六祖徒孫宗密大師。他在《禪源都序》一書當中,樹立了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與最上乘禪這五味禪之說。對於其中第五味禪,他說:「若頓悟自心本來清凈(是不是「頓覺了,如來禪」?),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來具足(是不是「六度萬行體中圓」?),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凈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百千三昧。達摩門下展轉相傳者,是此禪也。」如來禪堪稱佛法五教之頂、修行五禪之巔。

既然達摩門下展轉相傳的是最上乘如來禪,那為什麼又有祖師禪呢,到底什麼是祖師禪呢?

禪宗最早明確提到祖師禪的是溈仰宗創始人之一、溈山祖師得意門生仰山大師。這裡有段生動精彩的悟道與勘驗的故事。

話說香嚴禪師聽聞擊竹之聲而大悟,當下作了一個偈子:「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溈山聽說後對仰山說:「此子徹(徹悟)也。」仰山說:「此是心機意識著述得成。待某甲(自稱)親自勘過。」仰山見到香嚴時說:「和尚讚歎師弟發明大事。若有正悟,別更說看。」於是香嚴不假思索,口佔一頌:「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仰山說:「如來禪許師弟會。祖師禪未夢見在。」於是香嚴又口佔一頌:「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仰山這才放心地回去報告溈山師父說:「且喜閑師弟會祖師禪也。」

大家是否從這段對話當中,看懂如來禪與祖師禪的不同之處嗎?仰山進行勘驗並最終予以確認的依據是香嚴的兩個偈頌。換句話說,第一個偈頌體現了對如來禪的感悟,第二個偈頌體現了對祖師禪的通達。

第一個偈頌怎麼就體現了如來禪呢?因為有貧有富,屬於對迷說悟,悟跡未除,墮於尊貴之中,這在禪宗祖師眼中是相當忌諱的。曾經有位僧人問曹山祖師:「朗月當空時如何?」曹山說:「猶是階下漢(意思是還上不了檯面)。」這位僧人也是個伶俐漢,接過話茬就說:「請師接上階。」曹山大師說:「月落時相見。」

一代宗師慈明祖師曾對此作了這樣的開示:「大眾,還會么?不見道:一擊亡所知,更不假修持。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香嚴恁(那)么悟去,分明悟得如來禪,祖師禪未夢見在。且道祖師禪有什麼長處?若向言中取則,誤賺後人;直饒棒下承當,辜負先聖。萬法本閑,唯人自鬧。」注意哦:「亡所知」、「上上機」,都是有迷有悟;言中取則、棒下承當,也都是有迷有悟。那麼,如何即是?「萬法本閑,唯人自鬧。」因此之故,宗門祖師每每這樣評點:「若如此悟去,入地獄如箭射。」開悟不好嗎,為什麼宗師還不肯呢?因為您正坐在悟處!所謂沒個入處須得個入處,有個入處須有個轉身處是也。

教下以法身為極則,以成佛為究竟,但在宗門下堪作什麼?由此可見宗門的透脫和超越。若是悟跡不除,祖師稱之為「坐在解脫深坑裡」、「尊貴墮」、「守屍鬼子」等。直須揚向那邊更那邊,直至諸佛潛覷不到,萬靈瞻仰無門,坐斷如來路,踏破毗盧頂,到祖師那裡也只能做個洒掃沙彌,須知更有一路在(如果是這「一路」,後面章節再講)。這就是禪門超宗越格、逸量透脫的殊勝之處,這就是從達摩以來歷代祖祖相傳的祖師禪。所以說,「三乘膽寒,十地魂驚。十聖猶未明斯旨,三賢哪能達此宗?」

那麼,第二個偈頌怎麼就體現了祖師禪呢?因為凡聖情忘,迷悟跡消,體現為自受用境界的超越透脫,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體現為他受用境界的妙用隨機,正如香嚴所說,「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禪宗到了仰山祖師之後,祖師禪才開始區別於如來禪而另立其名。不過,從兩位尊宿的對話可以看出,當時宗門早就已有了祖師禪的說法,否則香嚴不可能一聽便知其所問、一答便能對上題。

事實上,禪宗從一開始就是祖師禪,否則也就不叫做禪宗了。換句話說,祖師禪指的就是整個宗門禪!雖然從達摩到六祖的草創階段,多顯理致,少示機關,所以宗密才說「達摩門下展轉相傳的是如來禪」。其實,祖師在接最上機或授受之時已經開始直面提持,比如初祖「為你安心竟」、二祖「禮拜得髓」、六祖「什麼物怎麼來」和棒打神會小師等。

只是到了馬祖百丈那一代人,祖師禪才更加眉目分明,顯露無遺。馬祖除了巧妙運用語言三昧接引學人外,還靈活採用動作、手勢、符號、道具甚至拳打腳踢等峻烈方式接機,大機大用,縱橫捭闔,殺活自在。比如,有位僧人問:「如何是西來意?」馬大師一邊打一邊說:「我若不打你,諸方笑我也。」

再到五家七宗的時期,具正眼的大解脫宗匠更是變革通途,放出活卓卓的萬千機用,各出手眼,各擅家風,妙機迭出,祖師禪轟轟浩浩,風雷激蕩,綿延流傳千年而不絕如縷。對此,後面我們將辟專章進行細述。禪燈師兄有一句話頗讓人動容,他說:「前生曾做宗門客,至今日,百花燦爛獨愛她,深情眷戀祖師禪。」

最後,千萬千萬要注意,祖師禪是建立在如來禪的基礎之上,而不是顛倒過來。我們經常看到有些無知狂人根本連如來禪都沒夢見過,就模仿祖師禪那種無迷無悟、無修無證的說法,甚至揚眉瞬目、打棒行喝、呵佛罵祖的作派。這樣的愚人完全是作死的節奏,後果不堪設想!還不如一個腳踏實地的參禪行人呢。因為未悟之前您無論如何模仿無為,總是作意的有為;已悟之後您無論如何有為,總是法爾的無為。既如此,何不好好有為一番?以後水到渠成,自然無為去了。

這不,有人就如來禪與祖師禪的話題請教憨山大師,憨山說:「如來禪、祖師禪本來無二。但如來禪就迷中說悟,要修而後入;祖師禪直指(直指,即是提起向上機用),不屬迷悟一著,不假修為,要人直下頓了自心。凡落迷悟關頭便是第二義也。」隨後又警告說:「若根器不凈,妄逞聰明知見把作會祖師禪,如此,連如來禪亦未夢見在。譬如貧人妄稱帝王,自取誅戮。可不懼哉,可不懼哉?!」


推薦閱讀:

壇經 行由品第一
慧廣法師:禪宗見地
五祖寺——中國禪宗發源地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166-240)

TAG: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