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中國交響樂之春」觀察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北京交響樂團、杭州愛樂樂團、瀋陽交響樂團、貴陽交響樂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上海國際青年管弦樂團、西安交響樂團、山東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台灣長榮交響樂團……12支交響樂團匯聚國家大劇院,演繹不同歷史時期29位作曲家的34部作品,包括《懷舊》《思鄉曲》《森吉德瑪》《瑤族舞曲》《節日序曲》《春節序曲》《梁祝》《嘎達梅林》《山林之歌》等。國家大劇院第五屆「中國交響樂之春」雖已於日前落幕,這個「春天的聚會」卻仍餘音縈繞。
「國家大劇院承擔著歷史的使命與責任,不僅要支持、發揚中國交響樂的隊伍,更要傳承中國交響樂的文化。某種意義上講,這場音樂會是我們和大家一起進行的一次中國交響音樂的尋根之旅。 」在國家大劇院音樂總監、指揮家陳佐煌執棒,貴陽交響樂團帶來的「歷史的回聲:中國交響樂早期作品專場音樂會」現場,陳佐煌這樣表達對前輩的致敬。
由國家大劇院、中國音協主辦的本屆「中國交響樂之春」以「中國交響樂記憶」為主題。國家大劇院有關方面負責人介紹,就是要通過追尋中國交響樂的發展足跡,挖掘、弘揚中國音樂文化,推動中國交響樂事業的繁榮發展。「尋根」似乎成了中國交響樂「再出發」的應有之義,而緊接著的「五月音樂節」「漫步經典」系列音樂會等,也陸續亮相。
「很少有機會聽到中國作品的演出,這是個很大的遺憾」
19世紀中後期,西方音樂文化隨著西方傳教人士的湧入而漸成影響,中國音樂文化開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以銅管樂器為主要構成的軍樂隊或西洋管弦樂隊陸續出現,與之相應的交響音樂創作逐漸興起。1916年,蕭友梅在留學德國期間創作了中國第一首管弦樂作品《哀悼進行曲》; 1929年,黃自在美國創作了《懷舊》; 1937年,馬思聰創作了《思鄉曲》《塞外舞曲》; 1946年,中央管弦樂團在延安成立,從中走出的賀綠汀、金紫光、李德倫等一大批音樂家,後來為中國交響音樂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不久,中央樂團、中央廣播交響樂團、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上海電影樂團、上海廣播樂團等陸續成立,經編整、合併、發展逐漸形成了現在遍布全國的交響樂隊伍,更留下了李煥之的《春節組曲》、馬思聰的《山林之歌》《第二交響曲》、辛滬光的《嘎達梅林》、丁善德的《長征交響曲》以及何占豪、陳鋼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 、朱踐耳的《節日序曲》、王西麟的《雲南音詩》、呂其明的《紅旗頌》等一大批膾炙人口的交響音樂經典。改革開放後,在國家政策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中國交響樂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交響音樂作品均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加上陳怡、陳其鋼、郭文景、瞿小松、葉小綱等優秀作曲家和一批青年作曲家持續接力,交響樂隊伍持續壯大。
新世紀以來,當西方作曲家的作品被頻頻搬演之時,中國氣派、民族風格的交響樂作品演出並不多,大多數人對中國交響樂的發展歷史不太了解。業界人士認為,中國作曲家的作品難得有機會演出,已影響到青年人才的培養,交響樂的藝術普及教育工作也任重道遠。已80歲高齡的作曲家施萬春說:「中國的作曲人一直苦於沒有一個好的平台演出自己的作品。近年來中國的交響樂事業發展迅速,全國各地交響樂團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卻很少有機會聽到中國作品的演出,這是個很大的遺憾。」
「通過歷史的回望去感受中國交響樂的精神面貌,非常有意義」
「中國交響樂之春」可謂應運而生。2008年4月,國家大劇院開幕不久就策劃推出了首屆「中國交響樂之春」 ,開始講述有關中國交響樂的「春天的故事」 。
在隨後每兩年一屆的「中國交響樂之春」中,來自全國各地的交響樂團都會在一個春天如期相聚。其中既有百年老團,也有新銳勁旅,同時又是各地的文化名片,曲目設計則兼顧西方名作、民族經典和現當代作曲家的作品。期間,湯沐海、陳燮陽、陳佐湟、譚利華、俞峰、張藝、李心草等著名指揮家和呂思清、寧峰、朱亦兵、秦立巍、孫穎迪等明星演奏家紛紛加盟,活動舉辦得愈加成熟,影響也越來越大。除了音樂會演出,諸如「藝術家面對面」「經典藝術講堂」及音樂研討會等配套,給活動增添了許多看點。
在2014年舉辦的第四屆「中國交響樂之春」上,大量「中國特色」的原創曲目成為每場音樂會的最亮「招牌」 ,如《西湖尋夢》《嶺南風情》《雲南隨想》《土樓迴響》《鼓浪嶼狂想曲》等。一些極具中國特色,卻並不經常上演的協奏曲目,如嗩吶協奏曲《黃土情》、竹笛協奏曲《走西口》等,就讓觀眾頗感耳目一新。
從「匯演式」的相聚平台到「尋根式」的音樂文化之旅,第五屆「中國交響樂之春」以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經典為主打曲目,一切似乎水到渠成。指揮家湯沐海認為:「中國交響樂的發展經歷過很多磨難、曲折,總覺得應該把這個歷程的音樂整理出來,讓人們較為全面地、完整地了解中國交響音樂的面貌。 」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專家梁茂春也表示:「從蕭友梅1916年在德國創作《哀悼進行曲》至今已有一百年的時間,現在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去做一次回顧,也是時候該把那些瀕臨失傳的早期交響樂遺珠重新拾起。」
「這是一次高瞻遠矚的策劃,國家大劇院通過自己在文化領域的影響力、輻射力,帶動全國音樂院團,一同重視中國交響音樂文化,必將有力推動中國交響樂事業的繁榮發展。」在本屆「中國交響樂之春」期間,施萬春的代表作品《節日序曲》也由山東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呈獻給了觀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老人家顯得很欣慰。
中國音協副主席、指揮家譚利華表示:「馬思聰先生在60多年前創作的《山林之歌》到現在看來都非常先進,作曲技法先進,民族風格非常地道,很多手法到現在都沒能被超越。」在他看來,經過這麼多年發展,中國作曲家已經熟練掌握了中國元素、中國風格、中國文化底蘊和西方作曲技法的有機融合,通過歷史的回望去感受中國交響樂的精神面貌、風格氣度,非常有意義,對交響樂的未來發展也能帶來很多啟發。
「應該不遺餘力地去傳承、弘揚中國交響樂中蘊含的歷史和文化」
「中國交響樂之春」只是國家大劇院推動傳承和弘揚中國交響文化眾多品牌中的一個。在觀眾普及和青年人才培養等方面,眾多舉措備受矚目。
「周末音樂會」「經典藝術講堂」「青少年藝術周」「春華秋實」展演周……在多項藝術普及教育活動中,高雅音樂所佔比重超過1/2,而且形式也不斷豐富——從音樂會演出、音樂知識講座到黑膠唱片等文博色彩的展示體驗、走進校園的演出交流,等等。2011年,國家大劇院策劃編纂的《國家大劇院音樂講堂》叢書出版,國家大劇院院長陳平由衷欣喜:「通過閱讀這套『講堂風格』的叢書,將會有更多的愛樂者認識並了解高雅的音樂藝術,國家大劇院長期堅持的藝術普及理念,在功能上也會取得更進一步的成效。」截至當時,僅3年時間,就已有超過600萬觀眾從藝術普及教育活動中受惠。
國家大劇院旨在鼓勵當代嚴肅音樂創作而設的「青年作曲家計劃」 ,自2010年至今已推出3期。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作品徵集的同時,邀請國內優秀職業院團為優秀作品免費組織面向社會的演出,讓年輕作曲者能夠聽到自己的作品「發聲」。據統計,在第3期終評音樂會前,「青年作曲家計劃」已成功舉辦了28場新作品展演、 3場新作品專場音樂會,吸引了逾34000人次走進音樂廳觀看演出。
經過歷時近兩年的徵稿、評選、作品展演後,第三期「青年作曲家計劃」於2015年12月8日,迎來了它的終評音樂會,李萌能的《彼岸花》等6部作品幸運地拿到了「入場券」。首期和第二期獲獎者與之同樣幸運,因此計劃而嶄露頭角的青年作曲家越來越多地受到關注。首期計劃獲獎者杜薇的《裊晴絲·驚夢》很快被美國費城交響、德國萊比錫廣播交響樂團先後演繹,第二期計劃首獎得住肖瀛的《天邊一朵雲》於2014年5月赴英國格拉摩根峽谷現代音樂節演出,而葉彥辰的獲獎作品《碧塔海之晨》也在國家大劇院第四屆「中國交響樂之春」中亮相,「青年作曲家計劃」效應漸顯。而其中像《裊晴絲·驚夢》等注重民族傳統與西洋作曲技法相結合的創作獲得肯定,則被認為是很好的引領。
「現在很多人從國外回來,學外國的一套作曲技術,不接地氣,好像觀眾越聽不懂越好,越怪越好,這是很有問題的。」施萬春認為,如果整個思維模式都是西洋的,中國風格就沒法考慮了。針對當下一些交響樂創作的現狀,湯沐海認為,這一屆「中國交響樂之春」把回望歷史作為主題,有利於傳承和弘揚交響樂中的中國精神。他說:「當我們回頭去看,會發現另外一種風貌,比如鮑元愷老師,他是紮根在民族的土地上開墾,致力於表達中國精神、中國風味,具有深遠的時代意
推薦閱讀:
※走進美國芭蕾舞劇院ABT
※斯諾登在俄避難滿一年:高調逛劇院看愛情故事|斯諾登|美國|曝光
※國家大劇院舞蹈節圓滿落幕
※莫斯科大劇院芭蕾全明星經典選段gala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