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寬容是一種修養

寬容是一種修養

容人是一種美德,是一種修養。

現在的人大多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不願意寬容別人,無論說話還是處理事務只是以自己為中心。所以人與人之間容易產生隔閡、產生誤會、甚至於心生恨意。

我們以何種心態看待鄰里之間、同志之間、朋友之間、夫妻之間的不和睦呢?鄙人認為貴在容人。俗話說:「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這是一種比喻,也是人們的一種期望。

容人之長。人各有所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互相促進,事業才能發展。劉邦在總結自己成功經驗時的那段話很發人深省:「夫運籌於帷幄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克,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也!」善於用人之長,首先是能容人之長。妒忌別人的長處,生怕同事和部屬超過自己而想方、設法壓抑的做法,是很愚蠢的。

容人之短。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的短處是客觀存在的,容不得別人短處勢必難以共事。「鮑管分金」的故事就耐人尋味。春秋時期,鮑叔牙和管仲合夥做生意,鮑叔牙本錢出得多,管仲本錢出得少,但在分配利潤時管仲卻總要多得。鮑叔牙並沒有覺得管仲自私,而是認為管仲家裡窮,多得點沒關係。後來鮑叔牙還把管仲推薦給齊桓公做了大夫。如果鮑叔牙容不得管仲的缺點,管仲的才華可能被埋沒了。

容人之功。別人有功勞,本應該感到高興,。但有的人心胸狹窄,生怕別人功勞大會對自己構成威脅。容人之功,需要破除個人主義的名利觀,也就是說,只有那些以單位、集體、國家、民族利益為重的人,胸懷才會開闊。

容人之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歷史上凡有作為的偉人,多數都能容人之過。古文《和氏璧》其中就講到了藺相如能容忍廉頗的偏見和誤解,廉頗得知真相後羞愧難當逐演繹了千古流傳的『負荊請罪』的感人故事。有人說:「一個人不干事就沒有缺點,如果幹事了,缺點就會伴隨而至。」所以往往幹事越多缺點也就會越多。有些人為了個人私利,不惜對幹事的人進行人身攻擊。打小報告,告惡狀,告現在不行就揭老底、告本人不行就揭老婆,告個人不行就揭單位,總之不管捕風捉影還是無中生有,反正要把你搞垮搞臭。面對所有這些,只是淡然處之,照吃自己的飯、照睡自己的覺、照干自己的事、照玩自己的趣。俗話說:「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哲人說: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千萬不要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因此我們容人之過錯,同時也是善待自己。

容己之仇。這是容人的極致,是一種高尚的品德。齊桓公不計管仲一箭之仇、祁黃羊「外舉不避仇「等,向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為了國家和集體利益,不計個人恩怨,這是一個懷有對國家和民族的大愛的人才具有的胸懷。

學會寬容,是處世的需要。清代的申居勛說:「胸中要有涇渭,然亦需氣量恢宏,不可太生揀擇。「弘一大師曰:」精明者,不使人無所容。「三國時曹植頗不得志,卻說出了一番富含哲理的話:「天稱其高者,以無不覆;地稱其廣者,以無不載;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江海稱其大者,以無不容。」

「清朝金纓說得好:「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學會寬容,關鍵是要剔除心中的私慾和雜念,淡泊明志,有所追求;同時要推已及人,以直抱怨,與人為善。朱老總的《游七星岩》詩中寫到「腹中天地寬,常有渡人船。」

寬容最重要的因素便是愛心。要寬容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我們做到了,我們會從中體驗到我們的富有和強大。寬容,可使我們表現出良好的素養,同時也引發別人的迴響。

但寬容不是毫無原則的退讓。對人性的堅守以及對尊嚴的捍衛都要求我們能硬起心腸來。如此寬容才是有硬度或者說是菱角分明的。

生活中學會寬容吧,讓自己成為一個真誠的人,這樣,我們的身心才會感到無比愉悅。

推薦閱讀:

女人應寬容男人的五個缺點
母愛和父愛 - 作品會館 - 燕談 --- 崇尚爭鳴、倡導理性、認同多元、鼓勵寬容
寬容,永遠是心靈的一盞燈!
珍惜與寬容 能湊合就好

TAG:修養 | 寬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