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轉世探討舉例李白 蘇東坡 王陽明 白起
06-11
(2012-12-16 20:48:50)標籤:雜談分類:歷史一、李白轉世傳說宋史 卷四百四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文苑六○黃庭堅 晁補之(弟詠之)秦觀 張耒 陳師道 李廌 劉恕 王無咎蔡肇 李格非 呂南公 郭祥正 米芾 劉詵倪濤李公麟周邦彥朱長文劉弇郭祥正,字功父,太平州當塗人,母夢李白而生。少有詩聲,梅堯臣方擅名一時,見而嘆曰:"天才如此,真太白後身也!"舉進士,熙寧中,知武岡縣,簽書保信軍節度判官。時王安石用事,祥正奏乞天下大計專聽安石處畫,有異議者,雖大臣亦當屏黜。神宗覽而異之,一日問安石曰:"卿識郭祥正乎?其才似可用。"出其章以示安石,安石恥為小臣所薦,因極口陳其無行。時祥正從章惇察訪辟,聞之,遂以殿中丞致仕。後復出,通判汀州。知端州,又棄去,隱於縣青山,卒。郭祥正《青山集》·三十卷(浙江巡撫采進本)、《續集》·七卷(編修朱筠家藏本)宋郭祥正撰。祥正字功父,當塗人。熙寧中舉進士。官至汀州通判,攝守漳州。事迹具《宋史》本傳。晁公武《讀書志》、陳振孫《書錄解題》皆載祥正《青山集》三十卷。王士禎《居易錄》曰:「郭祥正《青山集》,閩謝氏寫本六卷。古詩二卷、近體詩四卷。七言歌行僅二篇,或有闕文。」是士禎所見已為傳寫殘闕之本。此本三十卷,與陳、晁二家所載合,猶完書矣。又《續集》七卷,晁氏、陳氏均不載,《宋史·藝文志》亦不著錄。前後無序跋,莫審誰所編次。然核其詩格,確出祥正,非後人所能依託。其中紀述,頗足與史傳相參考。如史稱祥正致仕後居於姑孰,不復干進。所居有醉吟菴。久之,起為通判汀州。後知端州,復棄去,家於當塗之青山以卒。今《續集》中有《浪士歌》一首,自序云:「郭子棄官合肥,歸姑孰,自號曰醉吟先生。居五年,或者謂其未老可仕,以事薦於上。上即召之,復序於朝,俾監閩汀郡。尋攝守漳南,上復召之。行至半道,閩使者狀其罪以聞,遂下吏。留於漳幾三年。又自號曰漳南浪士」云云。集中《留漳南》詩甚多,則史所云知端州後復棄官者非也。又《漳南書事》云:「元豐五年秋七月十九日,猛風終夜發,拔木壞廬室。」《新昌吟寄穎叔待制》云:「元祐丙寅冬,新昌有狂寇名探,其姓岑,厥初善巫咒」云云。按元豐五年至元祐元年丙寅,正合詩序所云「留漳南三年」之數。然則祥正被議下吏在元豐五年,而其得歸也在元祐元年,而岑探構亂之事,史未及詳。則亦漏書也。又《青山集》載《送蔣穎叔待制拜六路都領》詩云:「廊廟之材終大用,願敷和氣及岩幽。」自注云:「予已乞骸,將歸舊廬。」《再送穎叔》云:「雲間驥尾終難附,梅子黃時公自歸。」自注云:「公屢有佳句,見約同歸。」復有《蒙詔許歸絕句》二首。其《次韻林辨之長官送別之什》云:「牢落名聲讒謗後,支離形影瘴氛餘。從來仕路誰為援,卻返家園數自如。」以此數詩合之《續集·浪士歌》之所自序,其再出一節,事迹始備。可以補本傳之闕。惟史稱祥正以上書諛頌安石,反為安石所擠,坐是偃蹇以終。而《續集》內有《熙寧口號》五首,末雲「百姓命懸三尺法,千秋誰恤兩端情。近聞崇尚刑名學,陛下之心乃好生」云云。殊不似推薦安石者。《青山集》有《奠王荊公墳》三首云:「大手曾將元鼎調,龍沈鶴去事寥寥。」又云:「平昔偏蒙愛小詩,如今吟就誰復知」云云。又不似見排於安石者。其是非自相矛盾。蓋述知己之感,所以自明依附之因;刺新法之非,所以隱報擯斥之憾。小人褊躁,忽合忽離,往往如是。不必以前後異詞疑也。其詩好用仙佛語,或偶傷拉雜。而才氣縱橫,吐言天拔。史稱其母夢李白而生。陸遊《入蜀記》亦稱祥正少時,詩句俊逸,前輩或許為太白後身。又稱青山太白祠以祥正侑食。蓋因其詩格相近,從而附會。然亦足見其文章驚邁,時似青蓮,故當時有此品目也。其人至不足道,而其集猶傳,厥有由歟?考《東坡集》有《郭祥正家醉畫竹石壁上,郭作詩為謝,且遺二古銅劍》一首。王十朋《東坡集注》又有祥正《觀東坡畫雪有感》詩二首。《青山集》俱失載,而《續集》亦無之。疑不免有所散佚。然較比謝氏之本,則完備多矣。五祖轉世——蘇東坡林語堂說過:「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會心的一笑。」因為蘇東坡太「中國人」了。尤其是,中國的文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靈魂中找到蘇東坡投射過來的影子。蘇東坡得名「蘇東坡」,是在因烏台詩案而遭貶黃州之時。天可憐見,蘇軾沒有死於牢獄之中,卻是剛出狼穴,又入虎口。「初到黃,廩入既絕。人口不少,私甚憂之。但痛自節儉,日用不得過百五十。」「此間食無肉,病無葯,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然亦未易悉數,大率皆無耳。」生存成了人生的最主要問題。還須時時小心謹慎地提防政敵再尋事端,如驚弓之鳥:黃當江路,過往不絕,語言之間,人情難測,不若稱病不見為良計。得罪以來,不復作文字,自持頗嚴。若復一作,則決壞藩牆,今後仍復袞袞多言矣。精神上的孤獨、苦悶令他難堪,更兼貧病交加,死神似乎總是守候在他家門口:我謫黃岡四五年,孤舟出沒煙波里。故人不復通問訊,疾病饑寒疑死矣。(《送沈逵赴廣南》)蘇軾真有幽默感。他規定每日開銷不得超過一百五十個銅錢。接這個標準,估計能支撐一年多的時間。每到月初,便從積蓄中取出四千五百錢,分成三十份,持在屋樑上。每天早上用畫叉挑著取下一份,然後立即把畫叉藏起來,以避免生出超支的念頭。每天如有餘錢,就用大竹筒存起來,留作他用。於是蘇軾對朋友拍著胸脯說:「老子胸中都無一事也」。元豐四年(1081),眼看積蓄就要用盡了,朋友代他申請了幾十畝舊營地,使他可以躬耕自養。地在城東一座小山坡上,荒蕪日久,遍地都是荊棘瓦礫,使蘇軾備嘗勞作的艱辛。「余至黃二年,日以困匿,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郡中情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闢之勞,筋力殆盡。」第二年,蘇軾又在東坡邊上蓋了幾間草堂。因落成於大雪中,所以蘇軾便在四壁上描繪了雪景,標榜為東坡雪景,並開始自號東坡居士。為什麼他要取號為東坡居士呢?因為他很仰幕唐朝的詩人白居易居士,白居易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白居易曾寫一首《步東坡》的詩:「朝上東坡步,夕上東坡走,東坡何所愛,愛此新成樹。」自此,蘇軾的「東坡居士」名滿天下。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卻是一個快活而滿足的東坡居士:他深深滿足於黃州風物:黃州僻陋多雨,氣象昏昏也。魚稻薪炭頗賤,甚與窮者相宜。(《與章子厚參政書二首》之一)黃州濱州帶山,既適耳目之好,而生事百須,亦不難致,早寢晚起,又不知所謂禍福果安在哉?(《答畢仲舉二首》之一)在他眼中黃州山水亦可媲美江南:寓居去江無十步,風濤煙雨,曉夕百變,江南諸山,在幾席上,此幸未始有也。(《與司馬溫公五首》之三)此間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每飲村酒,醉後曳杖放腳,不知遠近,亦曠然天真,與武林(杭州)舊遊,未易議優劣也。(《與言上人》)風物既美,其登高臨遠、放浪山水之興亦不復減:已遷居江上臨皋亭,甚清曠。風晨月夕,杖履野步,酌江水飲之,皆公恩庇之餘波,想味風義,以慰孤寂。(《與朱康叔二十首》之五)他充分享受著農人的生活:定省之下,稍葺閑軒,簞瓢雞黍,有以自娛,想無所慕於外也。(《與徐得之十四首》之八)當然,最令人稱道的還是他曠達的心胸和獨立的人格。其《定風波》云: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瀟洒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赤壁賦》云: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蘇軾隨便說句話就是哲學:「萬事如花不可期」,這花就是自然。自然可遇而不可求。自然之心屬道家,可遇之心屬儒家,不求之心為釋家。他的處世態度是「將仕將隱,不求不藏」、「不必仕,不必不仕」,待人接物是「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隨順自然,心無掛礙,是道家思想和禪宗思想在他的人生哲學中的完美運用。蘇轍說其兄蘇東坡受庄、釋影響之深,而終於通達天地,頓悟人生,實得力於佛教。既而讀《莊子》,喟然嘆息曰:「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乃出《中庸論》,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嘗謂轍曰:「吾視今世學者,獨子可與我上下耳。」既而謫居於黃,杜門深居,馳騁翰墨,其文一變,如川之方至,而轍瞠然不能及矣。後讀釋氏書,深悟實相,參之孔、老,博辯無礙,浩然不見其涯也。東坡自小就接觸了佛教。在《子由生日》的詩中,他說「君少與我師皇墳,旁資老聃釋迦文」,《書白樂天集後二首》也說他「少年知讀佛書習禪定」。但真正浸淫於佛教,正是在黃州時期。蘇東坡住進寺院,和僧人們一同吃飯,閑暇時便到寺院後面的小山上遊玩。三月里,蘇轍把哥哥的夫人、夫人在杭州收的丫環朝雲和兩個小兒子送來了。因為他受哥哥牽連,也貶到了偏遠的地方,無法再繼續照顧他們。蘇軾帶著一家人住進臨皋亭。蘇軾經歷了世事變遷,宦海沉浮,死裡逃生。這時他開始反省自己過去的作為,覺得自己多年來「道不足以御氣,性不足以勝習」,唯有歸誠佛僧,才是自新之法。他訪得城南一精舍,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叫作安國寺。於是隔一兩日便去焚香默坐,體察到物我兩忘、身心皆空的飄然心境,覺得非常快樂。他正是在這裡受戒成為居士的。蘇東坡的《黃州安國寺記》中說:元豐二年十二月,余自吳興守得罪,上不忍誅,以為黃州團練副使,使思過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黃。舍館粗定,衣食稍給,閉門卻掃,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觀從來舉意動作,皆不中道,非獨今之所以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觸類而求之,有不可勝悔者。於是,喟然嘆曰:「道不足以御氣,性不足以勝習。不鋤其本,而耘其末,今雖改之,後必復作。盍歸誠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國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間一二日輒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從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凈,染污自落,表裡翛然,無所附麗。私竊樂之。旦往而暮還者,五年於此矣。受戒後他就開始在實修上下功夫了。他堅持吃素食齋戒,每天誦經念佛不斷,焚香坐禪。良久,自覺身心皆空,精神怡然。之後有一年,蘇軾帶著二十一歲的長子蘇邁離開京師,行至陳州,蘇轍從九江趕來看他。蘇軾突然感覺弟弟面色清潤,目光炯炯,便問他服了什麼仙丹妙藥。蘇轍說:「我的身體你還不知道?夏天弱脾,冬天病肺。不過是在宛邱為官時一個老道人教給我導引服氣之法,算來已習練十一年了,舊病全除,的確是養生良方。」原來蘇轍晚上練睡前功,呼吸有序,引導內氣下行入下丹田。蘇軾在一旁聽著,只覺蘇轍腹中隆隆如作雷聲。蘇軾說:「此法我也常聽人說起,還是你有志節,能持之經恆,看來必先我得道啊。」蘇軾有深厚的坐禪修習。他打坐內視,調息入靜。「已飢方食,未飽先止,散步逍遙,務令腹空。當腹空時,即入靜室端坐,默念數出入息。從一數至十,從十數至百、數至數百;此身兀然,此心寂然,與虛空等,不煩禁制。如是久之,一息自住;不出不入時,覺此息從毛竅中八萬四千雲蒸霧起。無始以來諸病自除,諸障消滅,自然明悟;譬如盲人,忽然有眼,爾時不用尋人指路也。」蘇東坡除了感懷生命外,也參悟禪理。於他的頌偈中,可窺到東坡的佛學造詣。《臘日游孤山訪惠勸,惠恩二僧》:天欲雪,雲滿湖,樓台明滅山有無,山清石出魚可數,林深無人鳥相呼。《地獄變相偈》:我聞吳道子,初作酆都變;都人懼罪業,兩月罷屠宰。此畫實無相,筆墨假和成;譬如說食飽,何處生怖汗?乃知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若人了此言,地獄自破碎。贈《錢道人》:有主還須更有賓,不如無鏡自無塵,只從半夜安心後,失卻當年覺痛人。早在二十六歲時,蘇軾就寫出「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充滿人生空漠感的詩句。隨著蘇軾在政治及仕途上的連遭波折,不斷徙移於東南各州,他開始對人生的虛幻有更深的體會。在杭州通判任上,蘇軾借為吉祥寺僧題閣名表達了萬事皆空的觀點:「過眼榮枯電與風,久長那得似花紅。上人宴坐觀空閣,觀色觀空色即空。」紹聖元年(1094)四月,章惇拜相,他夥同蔡京等人以新黨面目出現,大力迫害元祐老臣。蘇軾本是舊黨疑忌之人,現在卻被視為舊黨要員,一月之內三次降官,最後貶為建昌軍司馬惠州安置。蘇軾將家人安頓在宜興,自己帶朝雲和小兒子蘇過繼續南行。離別之際,大家涕淚漣漣。惠州乃嶺南瘴癘之地,此行不知是否還能生還。九月穿過大庾嶺,這是進入嶺南的必由之路。蘇軾參拜了座落在庾嶺分脈上的南華禪寺。寺始建於南朝梁天監三年(504),唐儀鳳二年(677)禪宗六祖慧能曾駐錫此地,為禪宗「祖庭」。蘇軾拜謁了六祖真身,百感交集,詠詩《見六祖真相》:云何見祖師,要識真來面;亭亭塔中人,問我何所見。可憐明上座,萬法了一電;飲水既自如,指月無復眩。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鍊;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摳衣禮真相,感動淚雨霰;借師錫端泉,洗我綺情硯。「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鍊;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蘇東坡稱,自己與佛教,已不僅是思想的影響,而且是宿世的因緣。他說「先妣方孕時,夢一僧來托宿」,並且清清楚楚記得該僧「頎然而眇一目」。東坡年七、八歲,常夢身為僧。這一「頎然而眇一目」的僧人便是禪宗重量級的人物——五祖戒禪師。據說在涪陵江邊的亂石間有蘇軾之好友黃庭堅自書的一塊刻石,刻石上記載了這樣一個奇異的故事。大約是元祐初年(1086),同在朝中供職的蘇黃二人一同拜望了一位老者。老者一見面就說:蘇軾的前身是五祖戒和尚,黃庭堅的前身是一個女子。蘇軾無語,暗自點頭,而黃庭堅則死活不信。老者說:「你到涪陵時自然就有人告訴你情況。」黃庭堅暗想:涪陵地處巴山蜀水,是惟貶官才到之地,不免黯然傷神。而蘇軾呢,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就已經對自己的前身有所感悟。熙寧四年(1071),蘇軾被任命為杭州通判。一天,禪僧參寥子陪他造訪西湖壽星寺,一進山門,便覺眼中景物似曾相識,他對參寥子說:「我前世便是這寺中僧人,今日寺僧,皆是我當年法屬。」他看參寥子將信將疑,又說:「從山門懺堂一共有九十二級台階。」派寺中小僧一數,果然不差。大家自然覺得和他更貼近了一層。以後蘇軾便常到壽星寺盤桓小息,暑熱時節便在竹蔭下脫雲上衣。寺里派一個名叫則廉的小僧隨侍左右。一次,則廉發現蘇軾後背上有七顆黑痣,排列得狀如北斗七星,便跑雲告訴老住持。老住持說:「這說明蘇先生是金骨,名在仙籍,暫時到人間作客而已。」蘇東坡亦以五祖戒禪師轉世自命。宋僧惠洪說:「哲宗問右璫陳衍,蘇軾襯朝章者何衣?衍對曰:是道衣。哲宗笑之。及謫英州,雲居佛印遣書追至南昌,東坡不復答書,引紙大書曰:『戒和尚又托錯也。』」蘇東坡囑咐參寥子,「吾死後,當捨身為寺中伽藍」。參寥子當真塑蘇東坡像,供之於伽藍之列,留偈壁間:金剛開口笑鐘樓,樓笑金剛雨打頭。直待有鄰通一線,兩重公案一時修。張岱的《西湖夢尋》中說,蘇東坡之所以文辭精妙絕倫,實源於禪宗的般若慧根:「東坡蓋五祖戒禪師之後身,以其理通,故其文渙然如水之質,漫衍浩蕩,則其波亦自然成文,蓋非語言文字也,皆理故也。自非從般若中來,其何以臻此!」《東坡志林》說:「默念吳越多名僧,與予善者常十九」。蘇東坡與僧人的交往,登山臨水,談經說法,機鋒相見,很是投緣。清順是當時杭州的有名詩僧。嘗題詩於水陸寺:竹暗不通日,泉聲落如雨。春風自有期,桃李亂深塢。《宋詩紀事》卷記載,熙寧五年(1072),蘇東坡在仁和縣湯村鎮開運河,有一天即興遊覽西湖,「於僧舍壁間見小詩,問誰所作?或告以錢塘僧清順,即日求得之,一見甚喜,而順之名出矣」。蘇東坡寫了兩首詩贈給清順:草沒問堤雨暗村,寺藏修竹不知門。拾薪煮葯憐僧病,掃地焚香凈客魂。農事未休侵小雪,佛燈初上報黃昏。年來漸識幽居味,思與高人對榻論。長嫌鐘鼓聒湖山,此境蕭條卻自然。乞食繞村真為飽,無言對客本非禪。披榛覓路沖泥入,洗足關門聽雨眠。遙想後身窮賈島,夜寒應聳作詩肩。(《是日宿水陸寺,寄北山清順僧二首》)吳地名僧守詮(惠詮),《冷齋夜話》說他「佯狂垢污」,但「詩句清婉」。有一次外出遊玩山水,他詩興大發,就在一座山寺的牆壁上揮毫寫下了一首禪詩:落日寒蟬鳴,獨歸林下寺。柴扉夜未掩,片月隨行履。唯聞犬吠聲,又入青夢去。(《題梵天寺》)。蘇東坡見到此詩,細細把玩,覺得頗有意蘊,一時技庠難耐,遂和詩一首於後:但聞煙外鍾,不見煙中寺。幽人行未已,草露濕芒屨。惟應山頭月,夜夜照來去。(《梵天寺見僧守詮小詩清婉可愛,次韻》仲殊,俗姓張,名揮,字師利,本為文士,後中舉為進士。其妻投毒欲加害於他,遂棄家為僧,住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因喜食蜜,人稱「蜜殊」。蘇東坡說他「能文,善詩及歌詞,皆操筆立成,不點竄一字」,又喜他「胸中無一毫髮事。故與之游」。有一年,劉涇(字巨濟)赴任時路過錢塘,蘇東坡留他在中和堂飲酒,仲殊也榮屬其列;蘇東坡見屏風上有幅《西湖圖》,遂索紙筆作《減字木蘭花》:憑誰妙筆,橫掃素縑三百尺,天下應無,此是錢塘湖上圖。付囑劉涇續作後疊,但劉涇只是再三謙辭而不肯動筆,蘇東坡只好請仲殊續作;仲殊揮毫續出後疊:一般奇妙,雲淡天高秋月里;費盡丹青,只這些兒畫不成。蘇東坡大加稱讚。蘇州定慧長老守欽,也是吳地著名的詩僧,但蘇東坡在蘇杭時並未與守欽有往來交遊。蘇東坡貶謫惠州後,守欽派侍者卓契順至惠州向蘇東坡問安,並寄贈詩作十首。蘇東坡見詩大驚,題詞於後:「此僧清逸絕俗,語有璨、忍之通,而詩無島、可之寒。」號參寥子的道潛,錢塘人,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詩僧。蘇東坡特愛其詩,說它「無一點蔬筍氣,體制絕似儲光曦,非近詩僧可比。」蘇東坡在彭城時,參寥專程自餘杭往謁蘇東坡。一日,賓朋同僚聚會,蘇東坡當眾說;「今天參寥不留下點筆墨,令人不可不惱。」遂遣官妓馬盼盼持紙筆就近參寥求詩。參寥意走神馳,一揮而就,其中兩句是:「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東風上下狂。」蘇東坡見之大喜:「我嘗見柳絮落泥中,私謂可以入詩,偶未收拾,遂為此老所先。」另據《宋詩紀事》載,蘇東坡曾以彩箋作墨竹贈官妓,參寥因之而作《題東坡墨竹贈官妓》:小鳳團箋已自寄,謫仙重掃歲寒枝。梢頭餘墨猶含潤,恰似梳風洗雨時。當時的僧俗兩界都以與蘇東坡的唱和為榮耀,欲藉此而揚名。包括風流才子秦少游也是走的「題壁寺院」之捷徑。秦觀知道蘇東坡遇寺必游,雅好觀壁,故留意蘇軾行蹤,以題壁自薦。東坡初未識秦少游。少游知其將復過維揚,作坡筆語,題壁於以一山寺。東坡果不能辨,大驚。及見孫莘老,出少游詩詞數百篇讀之,乃嘆曰:「向書壁者,豈此郎耶?」當然,其中不乏濫竽充數者。惠洪的《冷齋夜話》和陸遊的《老學庵筆記》都記載了一個名叫可遵的僧人,好作詩,嘗題詩與湯泉壁間。禪庭誰立石龍頭,龍口湯泉沸不休。直待眾生塵垢盡,我方清冷混常流。東坡游廬山,見了,和詩一首,云:石龍有口口無根,龍口湯泉自吐吞。若信眾生本無垢,此泉何處覓寒溫。兩首詩的境界高低自不待言。可遵聽說東坡與他和詩,洋洋得意,大自矜詡。急忙追趕東坡一行,途中又聽說東坡寫了一首《三峽橋詩》,連忙作了一首詩對東坡說:「我有一絕,卻欲題《三峽》之後,旅次不及書。」遂朗吟道:君能識我湯泉句,我卻愛君《三峽詩》。道得可咽不可漱,幾多詩將樹降旗。東坡見其詩粗俗,鄙其為人,又惡其無禮,後悔不該賞拔,將他趕了出去。觀者發笑,可遵卻說:「子瞻護短,見我詩好甚,故妒而去。」元豐七年(1084年),蘇東坡任海州團練副使,四月游廬山,會晤東林常總禪師,作詩《贈東林總長老》。東坡夜宿東林興龍寺,曾與照覺禪師「夜情話。有省。」寫下了一首有名的參禪詩謁《宿東林偈》: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天竺悟法師對東坡此偈頗為賞識,與此庵元禪師夜談,將東坡的《宿東林偈》送給此庵禪師,說:「也不易到此田地。」不想,此庵卻說:「尚未見路徑,何言到耶?」在此庵禪師的眼裡,蘇東坡只是「門外漢耳!」最令人樂道的是蘇東坡與禪僧斗機鋒的故事。東坡至荊南,聽說玉泉皓禪師機鋒不可觸,便微服前往參謁。玉泉皓禪師問:「尊官高姓?」蘇東坡答:「我姓秤,即是秤天下長老的秤。」玉泉皓禪師喝斥一聲,問:「我這一喝重多少?」蘇東坡無言以對,於是施禮拜之。蘇東坡赴嶺外,過金陵時曾與泉禪師(號佛慧)斗機鋒。東坡問:「如何是智海之燈?」泉禪師對曰:指出明月是什麼,舉頭鷂子穿雲過。從來這碗最稀奇,解問燈人有幾個。東坡於是欣然。大通禪師是個持戒苛嚴、很有聲望的高僧。一般人單獨拜見他時要先行沐浴,而且不準女子進入他的房間。一天蘇軾帶朋友游山,一行人中雜著歌妓。大家走到寺門前自覺停下腳步。蘇軾有意同大通禪師開個玩笑,便攜歌妓徑入禪堂,向大通禪師行禮。大通禪師見蘇軾破了他的清規,心中很是不悅。蘇軾說:「如果禪師肯把木魚借歌妓一用,我願寫詩道歉並讓歌妓唱出來」。蘇軾讓歌妓唱道: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皺眉。卻愁彌勒下生遲,不見阿婆,三五少年時。老禪師不禁開顏大笑。東坡一生中結交最深的是佛印和尚。佛印,佛號了元,字覺老。本出身於富庶之家。小時候是一個神童,三歲就能背誦唐詩,五歲入學,通曉五經。有一天,他到一間叫竹林寺的廟裡,讀到《楞嚴經》,越讀越有興趣。佛印禪師因為德學兼優,名聞全國。神宗皇帝說,他若肯出家為僧,可以賜他一個度牒,進退維谷的佛印只好答應。神宗皇帝賜號佛印,並頒賜一個「高麗磨納金缽」。蘇東坡移居湖州過金山時,結識了佛印。蘇東坡貶謫黃州,當時佛印禪師住持廬山的歸宗寺,隔江相望;因此,蘇東坡就時常坐船過江,找佛印禪師談禪論道。有一天,蘇東坡穿著整齊的官服,過江來拜訪佛印禪師。他到歸宗寺時,恰巧碰到佛印禪師正要上殿講經,聽眾擠滿了整個大講堂;佛印禪師跟蘇東坡是開慣玩笑的,這時,他環視講堂,對蘇東坡說:「蘇居士!你來得真不巧,這裡沒有你的坐位了。」蘇東坡聽了,知道這句話中是含著禪機的,也就笑著幽默地答道:「既然這樣,為什麼不暫時借你的四大(指身體)來做坐位呢?」佛印禪師毫不介意,說:「也好。但是我有個問題問你,你如果回答得出,我就把身體給你當坐位;假如你回答不出,那你身上掛的那條玉帶,就要解下留在這裡做紀念。」「好!你儘管問吧!」蘇東坡滿懷高興,穩操勝券。佛印禪師問道:「剛和居士說要借我四大來做坐位,佛經上說:『四大皆空,五蘊無我』請問居士到底要向那兒去坐呢?」才華橫溢的蘇東坡,給佛印禪師這麼一問,竟然啞口無言,只好認輸,解下身上的玉帶,雙手捧送給佛印禪師。一天這兩人去游賞西湖。東坡看到一座峻峭的山峰,就問佛印禪師:「這是什麼山?」佛印說:「這是飛來峰。」蘇東坡說:「既然飛來了,何不飛去?」佛印說:「一動不如一靜。」東坡又問:「為什麼要靜呢?」佛印說:「既來之,則安之。」進入寺院,先看到兩尊兇猛的大神像,是鎮邪的門神。蘇軾問道:「這兩尊神像哪一個更重要?」佛印說:「當然是拳頭大的一尊更重要」。進入內殿,見觀世音菩薩手持念珠,蘇軾又問:「觀世音還數念珠做什麼」?佛印說:「她也在拜佛」。「拜哪一尊菩薩呢?」「拜觀世音菩薩。」蘇軾說:「她正是觀世音菩薩,為何要拜自己呢?」佛印說:「咦,求人不如求己嘛。」蘇東坡有一天詩興大發,做了一首偈子: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蘇東坡反覆斟酌,覺得非常滿意。於是他立刻把那首詩抄在詩箋上,用信封封好,叫傭人送去長江南岸的歸宗寺,給佛印禪師看。「稽首」,是頂禮膜拜的意思;「天中天」,是說,天是人所尊敬的,而佛陀更為天所尊敬,所以佛陀被稱為「天中之天」。「毫光照大千」,是說佛陀的慈悲道德的光芒,遍照於三千大千世界。「八風」是稱、譏、毀、譽、利、衰、苦、樂;這八種是人生成敗得失的總和。「端坐紫金蓮」是說佛陀諸惑已盡,眾德圓備,故能不被外境所搖動,莊嚴而安穩地坐在蓮花台上。佛印禪師讀了蘇東坡的詩時,在那首詩的下端,批上「放屁」兩個大字,交給傭人帶回。蘇東坡打開信封,看到批著「放屁」兩個大字時,不禁無明火升起三千丈,勃然大怒。他決定親自去跟佛印禪師評理,馬上雇船過江,上廬山歸宗寺去找禪師評理。禪師看著氣呼呼的蘇軾,呵呵大笑,說道:「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東坡一時省悟,方感自愧不如,嘆服不已。有一天,佛印禪師教蘇東坡坐禪。蘇東坡很高興地穿起大袍,坐在佛印禪師的對面。兩個人對坐了一會兒,蘇東坡頭腦一轉,問道:「你看我坐著,像個什麼?」「像一尊佛!」佛印禪師心平氣和地答道。蘇東坡感到很得意。佛印禪師又反問蘇東坡道:「你看我像什麼?」蘇東坡看佛印禪師穿著大袍,婆娑於地,這一下給他抓到機會了:「像一堆牛糞。」禪師笑而不答。蘇東坡回家,得意洋洋。把發生的事告訴他的妹妹蘇小妹了。小妹聽後卻搖搖頭:「哥哥啊,你又輸了喲!」「佛印師父心裡想的是佛,所以他看你像一尊佛;哥哥你心裡想的是牛糞,所以你看師父像一堆牛糞。」後來,蘇東坡移居惠州,佛印禪師則駐錫浙江。有一次,佛印禪師寫一封信給蘇東坡,裡面有幾句話,是勸蘇東坡放下萬緣修行佛法:「人生世間,如白駒過隙。三二十年,功名富貴,轉眼成空,何不一筆勾斷,尋取自家本來面目?萬劫常住,永無墮落。」不過,佛印對東坡也甚為敬重。他為了讓蘇東坡抄寫《楞伽經》,竟一個勁巴結東坡,不惜破戒。「東坡喜食燒豬。佛印住金山時,每燒豬以待其來。」元符三年(1100),蘇東坡從海南島遇赦北還,一路上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百姓常常是觀者如堵。每到一地,便有很多人將絲帛紙張送到官署的案上,待蘇東坡留字。蘇軾宴飲之後也不多問,提筆便寫。有時寫到天晚尚有餘紙,蘇軾便說:「老夫已寫得手酸,下面改題大字吧。」於是便在紙上寫佛偈或索字者的齋名,大家全能滿意而歸。第二年夏天。蘇軾終於在長途遷徒中病卧常州。他住在城東一座好友錢世雄為他租的房子里,感到大限將至,但仍念念不忘他的文章。這天錢世雄看他,他便託付後事說:「我要把在海南完成的《論語說》、《書傳》、《易傳》、交你保管,請不要示人,三十年以後會大受賞識的。」說完便要開箱,但卻找不到鑰匙。錢世雄勸他不要忙著交代這些。錢世雄每隔一兩日便來探望,有時不等好友前來蘇軾便派人去催請。兩人談論詩文,追憶往事,常覺東坡眉宇間有秀爽之氣照映坐人。杭州僧友參寥子派專使來問安;米芾也發來書信;錢世雄為他找來了據說有神效的偏方。但蘇軾不肯服用,他說:「神藥理貫幽明,未可輕議也。」七月十八日,他把三個兒子召到床前說:「我生平沒有做過惡事,相信不會下地獄的。」杭州老友維琳方丈前來看他,他說:「大患緣有身,無身則無疾。平生笑羅什,神咒真浪出。」維琳不解「羅什神咒」之意,東坡便索筆寫到:「昔鳩摩羅什病急,出西域神咒三番,令弟子誦以免難,不及事而終。」這是他的絕筆。二十八日,他的氣息已很微弱,維琳長老在他耳邊大聲說:「想想來生吧!」蘇東坡說:「西方世界應是有的,但我現在卻用不上力氣。」錢世雄說:「那你此刻更應該努力才是。」他回答說:「努力就不對了。」順應自然,一無所求,不喜不懼,這才是最徹底的覺悟。蘇邁上前問他還有什麼吩咐,他沒有回答,便離開了這個世界。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都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和幽默的天性。這一年,他六十四歲。聽到蘇學士仙逝之訊,浙西、淮南、京東、河北等蘇東坡足跡所到之地的老百姓痛哭失聲;數百名太學生在慧林佛舍舉弔唁活動;好友黃庭堅將蘇東坡遺像懸於室中,奉之終身。最令人驚異的是蘇東坡家鄉的彭老山,在他生時原本是光禿禿的,蘇東坡死後卻變得青翠蔥蘢。蘇東坡過金山時,曾有畫其像相贈者;東坡戲題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瓊州。」中國有句成語說:「緣訂三世」,表示彼此之間緣份的深遠,其實這是一則動人的輪迴故事。根據蘇東坡的《僧圓澤傳》之記載:唐僧圓澤和李源相約前往峨嵋山一游,圓澤禪師主張取道長安陸路,李源堅持行走荊州水路,圓澤禪師無奈,憮然歎息說:『一切是因緣,由不得人也。』二人一路游來,途經南浦的時候,看到一位大腹便便的婦女拿著瓦瓮在河邊汲水,圓澤禪師看了長歎一聲說:『我主張走陸路的原因,正是為了怕見到她呀!這位婦人姓王,我本當投胎為她的兒子,三年來我到處躲著她,使她懷孕了三年老是無法生產,想不到你我今日因緣已盡。三天後,你到王家來看我,我以微笑與你為證,十三年後,在杭州的天竺寺外,我們再見面。』當天晚上圓澤禪師就無疾而終,李源依約,三天後到王家去祝賀,襁褓中的嬰兒看到李源竟然露出天真無邪的笑容。十三年後,李源到了杭州天竺寺,看到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悠然鳴笛而歌道:『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李源聽了,高聲呼叫說:『圓澤禪師還健朗嗎?』牧童揮手回答說:『李公果然是個守信用的人。』然後又引吭高歌:『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山川尋已遍,卻回煙棹上瞿塘。』在嗚嗚的笛聲中,牽著牛冉冉而逝,留給李源無限的悵然與嗟歎!蘇東坡轉世為憨山大師證得八地菩薩輪迴本是常態,只是現代人很多不信了。信不信都不礙輪迴繼續。話說蘇東坡,前世是五戒和尚,犯戒之後投胎成為蘇東坡,法印和尚乃其前世的兄弟,怕蘇自此沉淪於是追著轉投人間再度之。雖然蘇東坡一生並沒有了脫,但轉世再來就是憨山大師了,一舉證得八地菩薩。非常了得。中國歷史上那麼多證果的大師,達到八地菩薩的鳳毛麟角(母音老人語)。今天節選憨山大師開示共參學。《憨山老人夢遊集》節選答鄭昆岩中丞若論此段大事因緣。雖是人人本具。各各現成。不欠毫髮。爭柰無始劫來。愛根種子。妄想情慮。習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實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計。所以流浪生死。佛祖出世。千言萬語。種種方便。說禪說教。無非隨順機宜。破執之具。元無實法與人。所言修者。只是隨順自心。凈除妄想習氣影子。於此用力。故謂之修。若一念妄想頓歇。徹見自心。本來圓滿光明廣大。清凈本然。了無一物。名之曰悟。非除此心之外。別有可修可悟者。以心體如鏡。妄想攀緣影子。乃真心之塵垢耳。故曰想相為塵。識情為垢。若妄念消融。本體自現。譬如磨鏡。垢凈明現。法爾如此。但吾人積劫習染堅固。我愛根深難拔。今生幸托本具般若。內熏為因。外藉善知識引發為緣。自知本有。發心趣向志願。了脫生死。要把無量劫來。生死根株。一時頓拔。豈是細事。若非大力量人。赤身擔荷。單刀直入者。誠難之難。古人道。如一人與萬人敵。非虛語也。大約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實受用者少。費力者多。得力者少。此何以故。蓋因不得直捷下手處。只在從前聞見知解言語上。以識情摶量。遏捺妄想。光影門頭做工夫。先將古人[糸-八]言妙語蘊在胸中。當作實法。把作自己知見。殊不知此中一點用不著。此正謂依他作解。塞自悟門。如今做工夫。先要剗去知解。的的只在一念上做。諦信自心。本來乾乾淨淨。寸絲不掛。圓圓明明。充滿法界。本無身心世界。亦無妄想情慮。即此一念。本自無生。現前種種境界。都是幻妄不實。唯是真心中所現影子。如此勘破。就於妄念起滅處。一覷覷定。看他起向何處起。滅向何處滅。如此著力一拶。任他何等妄念。一拶粉碎。當下冰消瓦解。切不可隨他流轉。亦不可相續。永嘉謂要斷相續心者此也。蓋虛妄浮心。本無根緒。切不可當作實事。橫在胸中。起時便咄。一咄便消。切不可遏捺。則隨他使作。如水上葫蘆。只要把身心世界撇向一邊。單單的的提此一念。如橫空寶劍。任他是佛是魔。一齊斬絕。如斬亂絲。赤力力挨拶將去。所謂直心正念真如。正念者。無念也。能觀無念。可謂向佛智矣。修行最初發心。要諦信唯心法門。佛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多少佛法。只是解說得此八個字。分明使人人信得及大段聖凡二途。只是唯自心中迷悟兩路。一切善惡因果。除此心外。無片事可得。蓋吾人妙性天然。本不屬悟。又何可迷。如今說迷。只是不了自心本無一物。不達身心世界本空。被他障礙。故說為迷。一向專以妄想生滅心。當以為真。故於六塵境緣。種種幻化。認以為實。如今發心趣向。乃返流向上一著。全要將從前知解。盡情脫去。一點知見巧法用不著。只是將自己現前身心世界。一眼看透。全是自心中所現浮光幻影。如鏡中像。如水中月。觀一切音聲。如風過樹。觀一切境界。似雲浮空。都是變幻不實的事。不獨從外如此。即自心妄想情慮。一切愛根種子。習氣煩惱。都是虛浮幻化不實的。如此深觀。凡一念起。決定就要勘他個下落。切不可輕易放過。亦不可被他瞞昧。如此做工夫。稍近真切。除此之外。別扯[糸-八]妙知見巧法來逗湊。全沒交涉。就是說做工夫。也是不得已。譬如用兵。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古人說參禪提話頭。都是不得已。公案雖多。唯獨念佛審實的話頭。塵勞中極易得力。雖是易得力。不過如敲門瓦子一般。終是要拋卻。只是少不得用一番。如今用此做工夫。須要信得及。靠得定。咬得住。決不可猶豫。不得今日如此。明日又如彼。又恐不得悟。又嫌不[糸-八]妙。者些思算。都是障礙。先要說破。臨時不生疑慮。至若工夫做得力處。外境不入。唯有心內煩惱。無狀橫起。或慾念橫發。或心生煩悶。或起種種障礙。以致心疲力倦。無可柰何。此乃八識中。含藏無量劫來。習氣種子。今日被工夫逼急。都現出來。此處最要分曉。先要識得破。透得過。決不可被他籠罩。決不可隨他調弄。決不可當作實事。但只抖擻精神。奮發勇猛。提起本參話頭。就在此等念頭起處。一直捱追將去。我者里元無此事。問渠向何處來。畢竟是甚麼。決定要見個下落。如此一拶將去。只教神鬼皆泣。滅跡潛蹤。務要趕盡殺絕。不留寸絲。如此著力。自然得見好消息。若一念拶得破。則一切妄念。一時脫謝。如空華影落。陽焰波澄。過此一番。便得無量輕安。無量自在。此乃初心得力處。不為[糸-八]妙。及乎輕安自在。又不可生歡喜心。若生歡喜心。則歡喜魔附心。又多一種障矣。至若藏識中習氣愛根種子。堅固深潛。話頭用力不得處。觀心照不及處。自己下手不得。須禮佛誦經懺悔。又要密持咒心。仗佛密印以消除之。以諸密咒。皆佛之金剛心印。吾人用之。如執金剛寶杵。摧碎一切物。物遇如微塵。從上佛祖心印秘訣。皆不出此。故曰。十方如來。持此咒心。得成無上正等正覺。然佛則明言。祖師門下恐落常情。故秘而不言。非不用也。此須日有定課。久久純熟。得力甚多。但不可希求神應耳。凡修行人。有先悟後修者。有先修後悟者。然悟有解證之不同。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見。於一切境緣。多不得力。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觸途成滯。多作障礙。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參也。若證悟者。從自己心中樸實做將去。逼拶到水窮山盡處。忽然一念頓歇。徹了自心。如十字街頭見親爺一般。更無可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參實悟。然後即以悟處融會心境。凈除現業流。識妄想情慮。皆鎔成一味真心。此證悟也。此之證悟。亦有深淺不同。若從根本上做工夫。打破八識窠臼。頓翻無明窟穴。一超直入。更無剩法。此乃上上利根。所證者深。其餘漸修。所證者淺。最怕得少為足。切忌墮在光影門頭。何者以八識根本未破。縱有作為。皆是識神邊事。若以此為真。大似認賊為子。古人云。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痴人認作本來人。於此一關最要透過。所言頓悟漸修者。乃先悟已徹。但有習氣。未能頓凈。就於一切境緣上。以所悟之理。起觀照之力。歷境驗心。融得一分境界。證得一分法身。消得一分妄想。顯得一分本智。是又全在綿密工夫。於境界上做出。更為得力。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難遣。此中病痛。略舉一二。第一不得貪求[糸-八]妙。以此事本來平平貼貼。實實落落。一味平常。更無[糸-八]妙。所以古人道。悟了還同未悟時。依然只是舊時人。不是舊時行履處。更無[糸-八]妙。工夫若到。自然平實。蓋由吾人知解習氣未凈。內熏般若。般若為習氣所熏。起諸幻化。多生巧見。綿著其心。將謂[糸-八]妙。深入不舍。此正識神影明。分別妄見之根。亦名見刺。比前粗浮妄想不同。斯乃微細流注生滅。亦名智障。正是礙正知見者。若人認以為真。則起種種狂見。最在所忌。其次不得將心待悟。以吾人妙圓真心。本來絕待。向因妄想凝結。心境根塵。對待角立。故起惑造業。今修行人。但只一念放下身心世界。單單提此一念向前。切莫管他悟與不悟。只管念念步步做將去。若工夫到處。自然得見本來面目。何須早計。若將心待悟。即此待心。便是生死根株。待至窮劫。亦不能悟。以不了絕待真心。將謂別有故耳。若待心不除。易生疲厭。多成退墮。譬如尋物不見。便起休歇想耳。其次不得希求妙果。蓋眾生生死妄心。元是如來果體。今在迷中。將諸佛神通妙用。變作妄想情慮。分別知見。將真凈法身變作生死業質。將清凈妙土。變作六塵境界。如今做工夫。若一念頓悟自心。則如大冶紅罏。陶鎔萬象。即此身心世界。元是如來果體。即此妄想情慮。元是神通妙用。換名不換體也。永嘉雲。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若能悟此法門。則取捨情忘。欣厭心歇。步步華藏凈土。心心彌勒下生。若安心先求妙果。即希求之心。便是生死根本。礙正知見。轉求轉遠。求之力疲。則生厭倦矣。其次不可自生疑慮。凡做工夫。一向放下身心。屏絕見聞知覺。脫去故步。望前眇冥。無安身立命處。進無新證。退失故居。若前後籌慮。則生疑心。起無量思算。較計得失。或別生臆見。動發邪思。礙正知見。此須勘破。則決定直入。無復顯慮。大概工夫做到做不得。正是得力處。更加精采。則不退屈。不然則墮憂愁魔矣。其次不得生恐怖心。謂工夫念力急切。逼拶妄想一念頓歇。忽然身心脫空。便見大地無寸土。深至無極。則生大恐怖。於此若不勘破。則不敢向前。或以此豁達空。當作勝妙。若認此空。則起大邪見撥無因果。此中最險。其次決定信自心是佛。然佛無別佛。唯心即是。以佛真法身。猶若虛空。若達妄元虛。則本有法身自現。光明寂照。圓滿周遍。無欠無餘。更莫將心向外馳求。若舍此心別求。則心中變起種種無量夢想境界。此正識神變現。切不可作奇特想也。然吾清凈心中。本無一物。更無一念。凡起心動念。即乖法體。今之做工夫人。總不知自心妄想。元是虛妄。將此妄想。誤為真實。專只與作對頭。如小兒戲燈影相似。轉戲轉沒交涉。弄久則自生怕怖。又有一等怕妄想的。恨不得一把捉了。拋向一邊。此如捕風捉影。終日與之打交滾。費儘力氣。再無一念休歇時。纏綿日久。信心日疲。只說參禪無靈驗。便生毀謗之心。或生怕怖之心。或生退墮之心。此乃初心之通病也。此無他。蓋由不達常住真心。不生滅性。只將妄想認性實法耳。者里切須透過。若要透得此關。自有向上一路。只須離心意識參。離妄想境界求。但有一念起處。不管是善是惡。當下撇過。切莫與之作對。諦信自心中。本無此事。但將本參話頭。著力提起。如金剛寶劍。魔佛皆揮。此處最要大勇猛力。大精進力。大忍力。決不得思前算後。決不得怯弱。但得直心正念。挺身向前。自然巍巍堂堂。不被此等妄想纏繞。如脫韝之鷹。二六時中。於一切境緣。自然不幹絆。自然得大輕安。得大自在。此乃初心第一步工夫得力處也。以上數則。大似畫蛇添足。乃一期方便語耳。本非究竟。亦非實法。蓋在路途邊。出門一步。恐落差別岐徑。枉費心力。虛喪光陰。必須要真正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所謂行步平正。其疾如風。其所行履。可以日劫相倍矣。要之佛祖向上一路。不涉程途。其在初心方便。也須從者里透過始得。憨山大師前世是蘇東坡,虛雲老和尚的前生是憨山大師,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虛雲老和尚自己的話里得到證實。明代理學家王陽明明儒王陽明先生有一次到金山寺去朝拜,覺得寺中的景物非常熟悉,一草一木似曾相識。信步瀏覽,走到一間關房之前,只見房門口貼了一張封條,左右觀看,好像曾經住過。王陽明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請知客師父打開關房瞧個究竟,知客師父連忙道歉說:『對不起!這間關房是我們一位老祖師五十年前圓寂的地方,裡面供奉著他的全身舍利,他老人家遺囑交待不可以開啟。請您原諒,千萬開不得。』『既然房子設有門窗,那裡有永遠不能打開的道理?今天無論如何請您慈悲打開來看看!』由於王陽明一再請求,知客師父礙於情面,無法違抗,只好萬分為難地打開房門,讓王陽明進去。昏黃的夕照里,只見一位圓寂的老和尚亘古如昔地端坐在蒲團上。王陽明一看,咦!怎麼和自己的容貌如此相像?舉頭看去,牆上還有一首詩,寫道:「五十年後王陽明,開門猶是閉門人;精靈閉後還歸復,始信禪門不壞身。」原來王陽明的前生就是這位坐化的老和尚。昔日自閉門扉,今日還來自啟,為後世子孫留下一點證明。王陽明為了紀念這件事,曾經在金山寺留下詩句:「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陽水底天;閑依妙高台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白起轉世成動物在《東周列國志》上有這麼一段記載,在春秋戰國時代,秦國和趙國正在打仗,趙國的大將叫做趙括,他不懂用兵之道,只會紙上談兵,結果被秦朝的大將白起大敗,趙國有四十萬的軍隊都被秦朝的白起大將給抓住,然後白起竟然把這四十萬的降卒都活埋了,所以這個殺業造得很重。根據《東周列國志》的記載,到了唐朝末年,有一天天上突然打了個晴天霹靂,這個大雷震死了一頭牛,這個牛的肚子上就寫著「白起」兩個字。結果歷史上的評論員講,因為秦國的大將白起殺人太多了,所以他的生生世世都要輪迴做畜生,還要受到天雷雷擊的報應。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不想再當黑天鵝了? 那就趕緊白白白起來吧! !
※選白起還是司馬錯?秦庭內部大戰終歸一統
※戰神白起的獨門絕技,從援軍到後勤算計分毫不差,無破綻方可常勝
※兵神白起不為人所道的秘密,老百姓出身當兵二十多年才挂帥
※四十六、屈死的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