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父母陪睡釀成的! 當媽的都看看, 別害了孩子!
朋友圈裡有個媽媽,小孩已經快7歲了,可是還一直粘著父母睡覺,夜晚媽媽尿急了要上廁所,他一會兒就從夢中驚醒過來,抱著媽媽的手,纏著不肯讓她走,為此,這位媽媽很是苦惱,並且心裡一直有種擔憂:小孩一直粘著父母睡覺,這樣會不會對他們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其實,孩子到3歲之後最好獨自進睡。有專家指出如果孩子長時間和父母同睡,容易導致孩子性早熟。
1、父母陪睡時間過長易引發性早熟
如果孩子長時間和父母同床睡,難免會接觸到父母的身體,對於一個年紀較大的孩子來說,可能會產生自然的生理迴響反映,從而產生負面影響。很多家長怕孩子晚上一小我私家睡覺害怕或是睡不踏實,就將孩子放到大床上與自己同睡,對於小寶寶來說可能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對於年齡稍大的孩子就需要避免了,以避免對其身心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2、孩子幾歲要分床睡?
究竟什麼時候和寶寶分床睡更合適呢?
——最好在孩子3歲之前與父母分床睡。
孩子3歲左右已經有最初的性別意識,這是孩子心理發育的一個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有獨立意識和一定的自理能力,可以或許自己穿、脫衣服了。如果孩子一直依賴父母,會有礙孩子獨立性的培育種植提拔。剛入手下手寶寶可能會因為怕黑或者各種緣故原由不願和爸媽分床睡,這時候候建議媽媽在寶寶睡覺前跟他聊聊天或者說小故事,晚上睡覺的時候留一盞小夜燈,這樣孩子也就比較有安全感。
3、孩子分床睡好處多
分床睡可以培育種植提拔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使孩子意想到自己「長大了」,並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作入睡前的準備,自己蓋被子,早上自己起床等。習慣了自己賜顧幫襯自己以後,孩子對其他行為規範也更容易接受,對形成獨立的人格很有幫助。
4、家長與孩子一樣平常生活避免過度身體接觸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孩子差不多有媽媽高了,但還是被要求和媽媽牽手,或者親親媽媽臉頰。其實如果孩子已經長大,這種過多的親昵行為,會讓他們容易產生一種不正常的依戀關係。孩子長大了,媽媽就應該適當地減少親昵的行為,比如過多地親吻、擁抱或者撫摸身體等等。
幫助孩子適應分床睡小貼士:
1、確保安全
讓孩子單獨睡眠時,注意床離地面不要太高,以確保孩子萬一不慎掉到地上也沒有危險。若媽媽擔心孩子會踢被子,可給他挑選合適的睡衣,並隨著氣溫的變化選擇不同厚度的被子。
2、睡前不孤單
對於有強烈依戀心理的孩子和容易產生孤獨心理的孩子,入睡前可多加愛撫、多陪一會兒,講些好聽的故事讓他愉快入夢,夜間常去照料,讓孩子不感到狐單。在分床的最初階段,孩子如怕黑,可在床邊安個夜燈,待他(她)逐漸適應後再關上。
3、孩子耍賴不心軟
剛分床睡時,有些孩子在父母費了很多工夫才把他安頓好,可一轉身又跑到父母的床上,或者半夜醒來時偷偷溜到父母的床上賴著不走。遇到這種情況時,父母不克不及心軟,要不然就會半途而廢。家長應耐心地把孩子勸回到自己的床上,並多說些鼓動勉勵的話,實在不行,可陪孩子重新入睡後再離開。
有一種傷害叫無所不至,有一種愛叫做放手!中國家庭中很多父母都竭盡所能給孩子無所不至的愛,給他們洗衣,為他們做飯,幫助他們清除前進道路上統統的障礙。但是我們有無想過,這種無所不至的愛有可能會成為孩子未來人生的「陷阱」。
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一生都在為子女營造舒適安逸的愛之窩啊!孩子小時,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孩子要星星不敢給月亮,不讓孩子干一點點家務活、吃一點點苦、受一點點累,讓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老爺生活。
孩子大了,又要忙著給他們謀個日不曬雨不淋的好職業,還想著要給他們留下一筆豐厚的遺產,哪怕自己為此吃盡苦受盡累也何樂不為……
其實,這種「無所不至」的愛,這種一味營造舒適安逸的愛,恰是人生的「陷阱」!陷入此「阱」的人,除依賴和惰性,他們一貧如洗。
人們固然需要愛,但是,當這愛變異為一種安樂的饋贈、一種包辦統統的呵護時,它就不再是愛,而成了一把能置人於死地的溫柔的刀子!
而與「中國式教育」判然不同的,是韓國推崇的獅子型育兒法。
在韓國首爾一家商店裡,一名旅韓華人目睹了這樣一幕:一名母親提著手袋,靜靜地站在一旁,而她四五歲的兒子,正坐在地上大哭。那哭聲聽起來讓人不忍,可那位媽媽卻無動於中,讓人覺得她是個我行我素的人。這位華人不由得走上前去,和這位媽媽聊起來。
「他想要那輛遙控車。那位媽媽說,「但在出門時,我們已經定好,不再買遙控車了。他不遵守協議。」「可是,他究竟結果是個孩子。」華人不理解這位媽媽的做法,「他那麼小,而且哭得這麼可憐……」
「無論怎樣,」媽媽刀切斧砍地說,「他必須遵守諾言,這是不容商量的。」母子倆就這樣僵持著,直到孩子哭鬧累了,才老老實實地走到媽媽身邊,和媽媽一起離去。這就是韓國母親的態度,她正在教她的孩子學會通用的劃定規矩,而且,堅守原則,毫無彈性可言。
在韓國,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而這種育兒方法被稱為「獅子型」育兒法。在森林中,百般險惡,連被譽為「森林之王」的獅子也不敢輕忽怠慢,即使是幼獅也從小便入手下手讓它面對所謂的真實生活。
「獅子型」育兒法,望文生義就是像獅子養育幼獅那樣來撫養孩子,讓孩子從小學會糊口生涯、懂得自立,勇於面對現實的生活,克服困難,充滿活力的挑戰自我,挑戰世界。
在韓國,家長們都認定,採用「獅子式」教子法,最終會將孩子培育種植提拔成像獅子一樣堅毅、勇敢、獨立自主的人;反之,就可能會培育種植提拔出一個在森林中無法糊口生涯、自保的廢物。
這種回歸原始自然的粗放型的教育體式格局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地方,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糊口生涯的環境充滿了機遇與挑戰,競爭特別很是的激烈也特別很是殘酷,作為父母,我們不可能陪伴孩子的一生。
孩子只有掌握了糊口生涯的技能,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穩健,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繹出精彩。
推薦閱讀:
※子女的命中「克」父母該怎麼辦?
※家長、老師若再暗中較量,兩敗俱傷,真正受害的只會是……
※知乎上為什麼這麼多孩子仇恨父母?
※愛發脾氣的父母看過來
※「父母皆禍害」是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