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喝酒真的更容易致癌嗎

籠統地看,飲酒對中國人傷害最大的提法並不太準確,而是基於乙醛脫氫酶基因缺陷造成的傷害對東亞人最大。

文 | 張田勘

2018年伊始,英國《自然》雜誌一篇最新論文在全球刷屏:劍橋大學佩特爾(Ketan J. Patel)團隊通過動物(小鼠)模型,發現酒精和其代謝產物乙醛會對造血幹細胞造成顯著影響,從而引發癌症。

過量飲酒會造成健康損害,這是眾所周知的結論。現在,該論文不過是對飲酒有害健康提供了進一步的動物模型證明。由於該篇文章提供了不同於以往的證據,因而引起了廣泛注意。

飲酒對東亞人傷害較大

這篇論文主要的論據是,再次證實乙醛可直接破壞細胞DNA結構,誘發基因突變,甚至引起嚴重的染色體重組,因而可能致癌;攜帶ALDH2基因缺陷的老鼠喝酒後,DNA突變數量是普通老鼠的4倍。中國有大量的乙醛脫氫酶(ALDH2)基因缺陷(喝酒後臉紅者)的人,更易受到酒精和乙醛的傷害,所以中國人喝酒更容易患癌;乙醛會誘導大量造血幹細胞突變,破壞其功能,也容易誘發癌症。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研究是從小鼠身上得到的結果,顯然不能簡單地推己及人。而且,即便可以推論到人,在劑量關係上,用於小鼠的劑量換算到人大約要增加10-12倍。理解了這些關係,再來看此項研究的結果就比較好解釋。

對這項研究較新的解讀是,飲酒對中國人特別有害,因為中國人中有大量的乙醛脫氫酶(ALDH2)基因缺陷者。由此,首先要弄清乙醛脫氫酶與酒精傷害有什麼關係;其次,中國人中乙醛脫氫酶基因缺陷者到底有多少。

酒精的化學成分是乙醇,飲酒後,乙醇要在肝臟中經歷兩次化學反應,才能無害化分解掉。第一次化學反應需要乙醇脫氫酶把乙醇分解為乙醛。乙醛甚至比乙醇的毒性更大,因此需要第二次化學反應來消解,化解的酶就是乙醛脫氫酶。在這個酶的作用下,乙醛被脫掉一個氫,成為乙酸,即醋酸,相當於人們平時吃的食醋,乙酸最後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至此,酒精才會對人體無害。

如果乙醛脫氫酶缺失或生物活性差(不起作用),則乙醛會在體內蓄積,讓毛細血管擴張,引起臉色泛紅、皮膚潮紅等現象,也即喝酒「上臉」「上頭」。乙醛脫氫酶有3個,分別為乙醛脫氫酶1-3,但起主要作用的是乙醛脫氫酶2(ALDH2),解酒也主要是靠這個ALDH2。

研究發現,在東亞人中,有一半人口帶有突變的乙醛脫氫酶2(乙醛脫氫酶基因缺陷者),但是,在歐洲人中沒有發現乙醛脫氫酶基因缺陷者,這就讓東亞人似乎不勝酒力。所以,籠統地看,飲酒對中國人傷害最大的提法並不太準確,而是基於乙醛脫氫酶基因缺陷造成的傷害對東亞人最大。

不過,乙醛脫氫酶基因缺陷者或乙醛脫氫酶活性較低的人少量飲酒即上臉,感到身體不適,因此可能避免另一個傷害——不會大量飲酒而產生酒精依賴。

飲酒與某些疾病有相關關係

當然,《自然》上的這篇論文並未解答更多的問題,如多大的酒精濃度才會造成造血幹細胞突變,以及是否會造成其他幹細胞或普通細胞的基因突變,除了ALDH2外,其他的基因缺陷是否也會增加飲酒危害,少量喝酒是否安全,喝酒的劑量與安全有沒有一個準確的劑量關係等。顯然,這些都不是該篇論文所能解決的問題。

但是,與其說飲酒致癌致病,不如說飲酒與癌症和疾病有相關關係可能好接受一些,因為飲酒損害身體器官顯然是一個劑量和時間積累的關係,尤其與癌症的關係是一個漸進過程。研究發現,飲酒與口腔癌、喉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結直腸癌等都有正相關關係。統計表明,全球5.5%的癌症發生和5.8%的癌症死亡是酒精引起的,也就是說大約每18個癌症里,就有一個是喝酒誘發的。

當然,也有一些研究提供了相似或有差異的證據。2013年的一項對18項隊列研究的薈萃分析(meta)發現,與不飲酒者/偶爾飲酒者相比,男性輕度、適度及重度飲酒者的癌症死亡率相對危險度分別為0.91、1.02和1.31,但在女性中未發現這種關聯。

從過去和其他研究結果來看,酒精會以各種方式損害健康,因此,酒精不只是與癌症有關,也與肝硬化、糖尿病、心血管病、痛風等有關。對中國人來說,絕對不飲酒可能不現實,但為了健康,少飲酒顯然更好,也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張田勘(學者)


推薦閱讀:

中國人要崛起,但那不是你自己的崛起- 金鉀大匣和迅博客 - jingedaxia - 和訊博...
資料瀏覽 - 汽車品牌辭彙中英對照 - 翻譯中國--- E時代的翻譯! 中國人的翻譯!
為什麼中國人打仗這麼牛?縱觀歷史我們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
中國人如何賞月?
中國人的12星座劣根性

TAG:中國 | 中國人 | 致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