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日報:IMAX在中國趕上最好的時代

  2010 年 1 月,位於上海的和平影都突然變得格外熱鬧。

  每天凌晨四五點的時候,和平影都門口就會排起 200 多人的長隊,還有幾十個黃牛在周圍晃來晃去。這些人願意冒著冬天的嚴寒來排隊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正在和平影都的 IMAX 廳中放映的電影《阿凡達》。

  《阿凡達》不僅又一次刷新了中國影迷對於好萊塢如何通過電影技術創造視覺奇觀的認識,而且讓中國影迷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IMAX 銀幕+3D 帶來的視覺震撼。

  彼時,全中國只擁有 14 塊 IMAX 銀幕,但它們加在一起卻為《阿凡達》貢獻了驚人的 1.58 億元(2500 萬美元)票房,佔到了其內地總票房的 11.4%.從那時起,IMAX 公司以及它的巨型銀幕在中國市場迎來了五年的快速成長期。

  內地的 IMAX 影院數從 14 家變成了 234 家,去年一共放映了 35 部 IMAX 格式的電影,公司在大中華區獲得了 7822 萬美元收入,佔到了全球總收入的 27%,同時還貢獻了超過一半的利潤。

真正救了 IMAX 的是《阿凡達》

解決了和影院以及製片方之間的問題之後,留給 IMAX 的最大的問題是——怎麼樣讓更多的人心甘情願地為更加昂貴的 IMAX 電影掏錢。

「感謝《阿凡達》。」 Gelfond 說。

2009 年末上映的電影《阿凡達》至今依然是好萊塢視效大片中最傑出的代表。隨著《阿凡達》的成功,榜上了這部電影的 IMAX 也奠定了自己在影迷心目中「視效大片標準配置」的地位。

在某種程度上,這種名聲來得很詭異。在某些場合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曾經表示:「沒有必要一定要去看 IMAX 的版本,有時候數字 3D 版本的表現也不錯。」在另外一些影評人網站上,影評人在比較過 IMAX 版本和普通 3D 版本之後也覺得,看《阿凡達》未必要看 IMAX 版本。

但是影迷們對於 IMAX 就是特別買帳。《阿凡達》在北美上映的第一周,IMAX 銀幕憑藉著不到總銀幕數 3% 的份額,硬生生地拿下了 12% 的電影總票房。在中國,一張 IMAX 的《阿凡達》電影票被炒到五六百甚至上千。

到電影下映的時候,IMAX 銀幕總共收穫了超過 2.5 億美元的票房,把之前的紀錄提升了一倍。

就這樣,IMAX 征服了全世界影迷們的心,也獲得了好萊塢製片廠的青睞。

好萊塢開始越來越重視 IMAX 電影的開發:在 IMAX 官網上列出的全部 320 部 IMAX 影片當中,有 206 部的上映時間要晚於《阿凡達》。也就是說,過去 6 年多出產了超過 6 成的 IMAX 電影。

這背後反應出的是整個好萊塢的變化。整個好萊塢的創作能力越來越弱,編劇、導演、製片人和演員無法再用好故事來吸引觀眾。《阿凡達》的橫空出世讓好萊塢意識到,視覺特效能夠成為一根救命稻草。於是,號稱是「能夠更好地展現視效大片的魅力」的 IMAX 就乘著這股風氣開始扶搖直上。

然後,IMAX 趕上並抓住了中國電影最好的時代

找到了好的商業模式,又借著《阿凡達》的東風樹立起了自己的品牌,IMAX 這兩年的日子過得相當不錯。在全球各個不同的地區都在加速擴張。當然這其中發展得最好的還是大中華區。

根據 IMAX 自己的統計,2012 年到 2014 年 IMAX 中國的銀幕數以每年超過 40% 的速度增長,IMAX 電影所獲得的票房在全部票房收入中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

這都是因為這幾年正是中國電影最好的時代。

5 年前,中國銀幕數還只有 4000 多塊,現在已經超過了 2.4 萬塊。銀幕數的增加促進整體票房收入的增加,過去 5 年,中國的票房總額差不多翻了兩番。越來越高的票房收入又反過來促進了影院建設的大躍進。

在這一輪浪潮中,IMAX 還是被偏愛的那一個。一方面是因為,IMAX 銀幕的收入比起普通銀幕來說要高得多。根據藝恩的數據統計,IMAX 單塊銀幕的票房收入是平均票房收入的 5 倍以上。

另一方面,IMAX 還被視為高端影院體驗的象徵,畢竟 IMAX 電影的票價要高不少,提供的觀影體驗也要更優質一些。很多影院甚至把 IMAX 作為差異化競爭的一種方式,爭相為旗下影院引入 IMAX 銀幕。

所以中國的各大院線正想和 IMAX 簽約,想要引入更多的 IMAX 影廳。其中最大的金主就是萬達。

2007 年,正在努力開發商業地產的萬達開始和 IMAX 合作,財大氣粗的地產商一口氣就和 IMAX 簽下了 10 間 IMAX 影院的合約。四年後,萬達再一次找上 IMAX,要求租賃 75 間 IMAX 影院。到了 2013 年,IMAX 和萬達之間的合作擴展到了 210 間 IMAX 影院。

萬達和 IMAX 之間的合作倒也是和諧。對於 IMAX 來說,萬達作為地產商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以及商業空間的資源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合作對象。從萬達的角度來看,IMAX 所提供的高品質服務倒也符合萬達比較高端的定位。

截至 2014 年底,萬達院線擁有 IMAX 銀幕 105 塊,佔到全中國 IMAX 銀幕數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可以說沒有萬達,就沒有今天的 IMAX。

由於萬達對於 IMAX 的重要性,在 IMAX 此次提交給港交所的招股書中的大事記欄目里,IMAX 總共 3 次提到了萬達,用以感謝萬達對於 IMAX 在中國的發展所提供的支持和幫助。

在中國, IMAX 不想只做一個放電影的公司

儘管 IMAX 似乎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但是也有不少的隱憂。

作為一家為製片方和影院提供技術支持的公司,IMAX 的生存還是極度依賴於好萊塢大片的。

具體說來就是,沒有大片上映,就意味著 IMAX 的攝影器材賣不出去了,也意味著 IMAX 不能通過把電影轉製成 IMAX 來賺錢了,更意味著投資建設的那麼多 IMAX 影廳只能空置了。

要解決這個問題,IMAX 只能通過進一步深入電影製作領域來保證持續的影片公映。在北美,IMAX 和很多導演都達成了合作,比如拍攝了《星際穿越》的諾蘭以及《變形金剛》系列的導演邁克爾.貝。

在中國,IMAX 則找上了許多的合作夥伴。比如華誼兄弟和 IMAX 之間的合作從 2009 年就開始了。雙方合作的電影《唐山大地震》在一年後上映,並且獲得了 6.7 億人民幣的票房。

隨後,雙方又陸續合作了《太極1:從零開始》、《太極2:英雄崛起》、《1942》、《十二生肖》、《西遊降魔篇》、《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和《天將雄師》等電影。目前,華誼兄弟已成為 IMAX 公司在中國最大的電影合作夥伴。

今年的上海電影節上,IMAX 還和華人文化達成了合作,雙方建立起了一支 3 億元的影視投資基金,將會共同投資十部華語電影。

同時,IMAX 也正在積極地和國內的導演建立起聯繫。今年暑期檔的兩部大片《道士下山》和《捉妖記》之所以能夠以 IMAX 版本上映,也主要是因為 IMAX 邀請陳凱歌和許誠毅兩位導演將影片交給 IMAX 完成轉制。

事實上,IMAX 還動了要自己拍電影的心思。在 9 月初的一場論壇上,IMAX 娛樂的首席執行官 Greg Foster 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全年 52 個星期都能夠提供最優質的電影服務,也就是都要有 IMAX 電影上映。如果由我們自己來拍攝 IMAX 電影是最好的做法的話,那麼我們會很樂意去拍攝這樣的電影的。」

不過,危機可能就在下一秒

片源的問題可能是 IMAX 目前面臨的所有困境中最容易解決的了。

IMAX 火了之後,做巨幕品牌的公司也越來越多。光是在中國就出現了包括韓國 CGV 巨幕,中影的中國巨幕、保利的 POLYMAX 巨幕以及上影的東方巨幕等多個品牌在與 IMAX 競爭。

對於大部分中國觀眾來說,這些巨幕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他們只關心銀幕是不是夠大,而不關心這些大銀幕背後的公司到底是哪一家。

再加上這些國產巨幕價格相對低廉,對外宣傳時還表示自己的一些性能參數要比 IMAX 更加優越。IMAX 要如何在這樣的市場競爭中取勝也是一件需要多考慮的問題。


推薦閱讀:

憋氣能把自己憋死嗎?如果睡覺悶在被子里呢?
近視眼看別人的臉是不是有「美膚」效果?
我從哪裡來
主理人,兌水程度約等於「總監」的當代商務頭銜 | 好奇心辭典
深夜開始了,回答一些羞羞的邊緣問題(部分來自私信)

TAG:中國 | IMAX | 好奇 | 好奇心 | 時代 | 日報 | 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