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產品」的演化經濟學分析[

「公共產品」的演化經濟學分析姚 齊 源一、為什麼會有公共產品?1.個體部門和公共部門在西方市場經濟學理論中,將經濟類型分成「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兩大類:——私人(個體)部門,是基本按照市場規則運行的部門,其產品(包括物質形態的和非物質的服務形態的)需求和供給的主體,都是私人或企業;——公共部門是所謂「市場規則失效」的部門,其產品的供給主體或需求主體,實際上是政府,或由政府部分承擔。20世紀末風行世界的「結構性改革」,主要指的就是這兩類部門的結構調整,其表現,是要求大力壓縮公共開支,或說大力縮減公共部門。無論是原計劃經濟國家的發展私營經濟,還是原市場經濟國家的壓減福利開支,都是為了解決兩類部門的比例調整問題。因此,公共(部門)產品這個問題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需要進行理論分析。我們所創立的「演化經濟學「,在這方面進行了重點分析研究,形成了自己比較特別的理論。2.公共(部門)產品的主要特性為什麼所有不同經濟制度的國家,都會存在著一個「市場規則失效」的公共部門?西方經濟學多是從現象上談及這一點的,並沒有一套可靠的理論分析。這種理論缺損帶來的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就是,按照目前的普遍私有化傾向,是否可以將包括國防、司法、國民教育、全民衛生保健等公共性極強的部門,統統變成個體部門?恐怕誰也不敢說這個話。但另一方面,如果誰真正拿出了這樣的主張,反對者也很難拿出有說服力的理由。比如說,美國所試驗的「監獄私有化」,就並不純粹是一種「市場烏托邦」的想像,它是針對市場經濟下司法部門低效性而作出的努力。姑且不談這樣做是否合理,這至少說明,公共部門的存在理由並沒有得到明確的認識,是一個在理論上沒有可靠依據的東西,因此在改革上也就可以有很大的隨意性。這個問題,在演化經濟學理論中有著明確的答案,其第一個要義是,無論經濟系統發生怎樣的變化,總有一部分產業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性:(1)產品效用的預期性這是相對於產品效用的「即期性」而言的。諸如吃飯、穿衣、居住、乘車這類的消費,其「效用」,人們幾乎是無師自通的,馬上就可以判斷自己是否需要,此即所謂「即期性」特徵。但是,現在接受基礎教育是否有用,其直接消費者(中小學生)們,就並不是完全明白的,因為他們還沒有這種自覺的責任意識,只有到他們面對就業問題時,教育效用才是明確的,因此對中小學生來說,國民教育的產品的效用是預期的。這種效用的預期性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它的效用的潛在性。國防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因為誰也不能肯定地知道什麼時侯需要使用軍隊。(2)「投入/產出」的不對稱性對所有產業而言,從其要素的補嘗到產出實現,都有一個過程,因此不會有「投入/產出」的絕對對稱。這裡有一個「機會收益」問題,也就是說,當投入發生後,有效(實現了需求的)產出能否大於投入,取決於需求方對效用的認可程度的大小,這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效用預期性的強弱:即期性越強,認可程度越高;反之,若是預期型越強,認可程度就會越低。這種現象最先被認識,是在農業上。雖然糧食的需求明顯是即期性的,但是農業生產本身又是有著自然生長周期的,這就在投入和產出之間,造成了一個時間差,把效用客觀地推遲為為預期的了。不過農業「投入/產出」的不對稱性,畢竟還是短期的,而且糧食需求多少是一回事,是否需求則是明確的。真正麻煩的是那些本身到底是否有需求,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明確是否需求的產業。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基礎理論研究,其成果,幾乎不是一代人能夠完成的,而它們的效用,更是幾代人才能去證實的,有的甚至至今也未得到證實。然而,若是因其需求是否有效不能證實,就放棄對之投入,象群論、相對論、數論這些對人類文明發生了根本性影響的理論成果,就難以迅速發展。(3)支持系統的穩定性這是相對於支持系統的「活躍性」而言的。一個具有活躍性的系統,往往能夠大量地開發出新的效用可替代產品,即期效用的產品與系統的活躍性基本上是相互伴生的,市場經濟的實踐證明了這一點。但是,如果沒有長期的教育投入,這種不斷地開發能力就無法持續下去;如果沒有長期持續的基礎理論研究,教育也就不能形成一個知識和文化的系統;如國沒有國防、司法、衛生、環境等方面的投資,就沒有社會穩定存在的基本保護系統……總之,許多預期性產品的發展,都在維持著一個社會系統的穩定,維持著一個社會的持續進步。從社會演化的角度看,一個社會不僅需要具有活力,同樣需要穩定,無活力,一個社會就無法進步;而無穩定,一個社會不能夠持續存在。市場經濟國家在快速發展的某個階段上,都曾要求通過國家的力量,去大力發展上述各部門,就是為了實現它們那個社會的穩定。(4)產品得益的公共性這是相對於產品得益的「個人性」而言的。在一個社會中,總有許多不會同時使所有人都得益的產品,象一輛自行車,一台錄像機,就不見得是時下人人都需要的東西,因此無須人人得其益。但是,如果一個社會中,如果沒有對不斷被污染的環境的保護,如果沒有對社會治安的維持,如果沒有對國民的基本教育的普及,如果沒有對於失業者的就業幫助,這個社會就會出現許多的麻煩,就會殃及所有公眾的安全。因此,總有一些產品的分配是不分窮富、不分階級的,必須一視同仁地使所有社會成員得其益。3.公共產品和公共制度由此而出現了公共產品——一種不是由個人或企業,而是由政府直接或間接決定其需求(代行消費者主權),或是由政府直接或間接提供的產品。政府對這類產品供需關係的介入,正是基於了上述四個方面的要求。與之相應地,出現了經濟體制上的「公共制度」。這是相對於「個體制度」而言的,自由市場經濟就是一種典型的「個體制度」,在理論上,市場是不需要政府去介入的,更無須政府直接去承擔任何產品的供需。計劃經濟就是一種典型的「公共制度」,它完全由政府掌握所有生產要素(公有制),決定著所有產品的供求關係。而一般而言,一個國家的經濟制度,既不會是完全個體的,也不會是完全公共的,在多數情況下,它是這兩種「基礎制度」的配合。就此而言,公有制並不是某些制度的特有內在,而是一般都具有的制度內容,市場經濟國家不是也有國有經濟嗎?二、哪些對象屬於公共產品?1.「公共性」和公共產品嚴格講,公共產品並不是一個產業性概念,而是一個制度性概念,它是指由政府直接或間接介入其供需的那些產品。但這樣一來,人們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產品都可稱為公共產品了,因為在現代經濟制度中,政府通過稅收和法律,幾乎介入了所有的行業。或者說,所有產品都多少帶上了一定的「公共性」。其實,公共產品本身應當是一個相對概念,它與某個產業的公共性的強弱有關。而在所有產業中,都有某種程度上的公共性,當然,所有產業也同時具有某種程度的個體性。2.直接性和間接性(公共產品的二重性)(1)直接性公共產品諸如國防和公共治安,完全由政府決定需要多少,生產多少,就是一種直接控制的公共產品。這主要是因為這類產業的公共性極強。(2)間接性公共產品許多市場經濟國家都有政府對住房、失業、醫療等補貼,這屬於國家對消費行為的一種間接干預,因為補貼會影響到對這些產品的消費量。但政府一般不去直接管理生產這些產品的企業的行為。農業則是政府對其生產補貼的部門。政府並不直接去管理農戶生產,但通過政策介入極大地影響著農業。這都是因為這些部門的公共性相對於上一類部門偏弱一些。 (3)混合性公共產品教育是一種典型的「混合性」產業。許多國家對教育的消費者也有補貼,但不是全部,主要在國民教育(即我們所說的「基礎教育」)領域內;但對高等教育又有政府對學校的補貼。這是兩種方法並用的「混合型」公共產品。3.公共產品的演化性需要注意的是,產品的公共性並不是一成變的,例如:農業原先是個體產品,後來對其公共介入逐漸加大;另一方面,教育原先有很大的公共性,但現一些國家卻要對之實行私有化。公共性的強弱,也不是絕對的,而是隨著經濟的演化而演化的。一般而言,某種新興產業剛開始出現時(即我們的演化經濟學將其稱為「先導產業」時),預期性較強;之後,它們都要轉變為即期性較強的部門(即演變成了演化經濟學所說的「支柱產業」);再後,又開始出現新的預期性(演變成演化經濟學所說的「基礎產業」)。但這裡還有一點要注意:某些產業雖然預期性也會發生變化,但始終是預期性偏強的,例如國防、司法等。三、怎樣安排公共產品的供需?1.三種方式對於公共產品的政府介入方式的強弱,與某個產業的預期性強弱有關。這中間的最根本問題是:當投入和產出之間有著某種時差時,或者說其間時差很大時,「投入/產出」的非對稱性變得很強,往往會出現「暴利」或「暴虧」的情況。例如,對於基礎理論研究,其先行的投入期和之後的收益期之間時間可能是無限長的,而人們往往又不知道收益到底是多少,它就可能成為所謂的「暴虧部門」。又如保健品,人們只知道其作用可能是很大的,但大到什麼程度,多數人卻無從判斷,這就可能導致出現一個無限購買市場,從而使之成為「暴利產品」。公共介入的基本目的,就在於防止這兩種極端情況的發生,這是公共制度必要性的最根本原因。可以說,如果不是國防、司法、國民教育這類強預期性部門的存在,政府就完全可以不必要了。解決預期性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必需形成一定的社會積累,因為只有通過積累,才可以在其效用未發生時,對預期部門起到補償作用。雖然沒有形成理論依據,但許多國家實際上都是按照某個產業的公共性強弱不同,進而為了防止出現暴利或暴虧行業,分為了直接、間接和混合三種政府介入方式。介入方法,又分為直接控制方式(其中「國有化」是一種最為常見直接控制方式)、補貼生產主體方式、補貼消費主體方式、生產和消費主體同時補貼方式等。2.三種制度(1)財政制度財政制度是一般公共制度的核心,它是將政府確立為公共主體的最一般形式。無論哪一種公共產品控制方式,都要以財政為基本支撐。財政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針對公共性極強的產品的。從理論上說,這種制度是以完全的「公共機構」(政府)為主體進行操作的,所以在分配上比較公平。但在實際上,由於政府在職能專業化後,本身不可避免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某些特殊利益,因此,官僚主義、文牘主義甚至貪污腐化等等,都逐漸滋生,導致財政資金耗費過大,形成龐大的浪費性預算赤字。(2)金融制度即以社會金融機構進行一部分公共產品社會分配調節的制度。這是一種「半公共制度」,它是以團體為公共主體。它主要是針對公共性不甚強的產品的。例如社會保險行業所提供的個人安全保障的服務。這種制度的好處是介於公共制度和個體制度之間,特別是有利於積累,但它的缺陷是容易導致分配不公正。另外,這種制度需要在積累較高的基礎上才能有效。(3)混合制度根據上兩者在控制上的偏差,又出現了一種介於上兩者之間的「財政-金融」制度,這就是所謂的「幾個一點」的辦法:個人,企業,政府都承擔一定的積累責任。新家坡為使用這種方法的典型,它的公積金制度,廣泛用於住房、教育、保障等方面,就是這種混合型的公共制度。從各方面看都是比較成功的。但它有一個基本特徵,就是只適於高積累經濟,低下的經濟無法實現這種方式。3、公共制度的演化——制度的「融合創新」(1)公共產品生產的基本矛盾與現實困難公共產品生產中遇到的一個基本矛盾是:一方面,其公共性要求生產者具有利他性價值取向;另一方面,對於生產者要進行的收益補償,對於生產這而言,又完全是利己性的。要使這兩者統一有許多的困難。從現實考慮,現在各國的經濟制度正進入增強「活躍性」改革的階段,從演化經濟學角度看,這是一個「公共制度壓縮」過程,這就進一步加劇了公共產品生產的內在矛盾。再就中國的具體情況而言,由於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本來就是一個公共制度「全面壓縮」的改革階段, 自然會出現一個國家財力不斷向社會轉移的過程(於此而言,過去批評的「分配向個人傾斜」亦不全為過),而加速融入以推進「新自由化」為特徵的世界經濟的要求,更加劇了這一進程。因此,中國目前的「制度個體化」,不只在「大文化」(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在「大安全」(即包括就業、社保、醫療、法律服務等)產業中也要進行制度「個體化」的變革。這一「公共制度解體」進程,帶來了一些新問題。首先是「政府變異」。目前的腐敗蔓延甚烈,國有資產正被大量被瓜分,除了法制不健全(其實法制不健全本身,也是「公共制度解體」的必然產物)之外,其實都與制度改革的「個體化」傾向有關。雖然這種狀況一時難免,但它最大的問題,是不利於財產的合理分配,把公共財產應向社會公眾轉移的部分,轉到了少數寡頭手中,這為下一步的公共制度創新製造了困難。其次是「公共制度缺位」。目前國家一說要辦個什麼「德政」,就不得不打老百姓的主意,其實是國家在實行個體制度擴張過程中,公共財力削弱所致,使政府難以承擔起必要的公共產品供需調節。2.創新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既然公共產品本身就是演化的,那麼,按照演化的要求,,公共制度若是把不實行不斷的創新,就不可能找到解決上述矛盾的方法。一個典型的實例,就是「混合制度」的誕生。在兩次世界大戰前後,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飽嘗了「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對其禍害,開始發起注重公平的制度結構調整,這就是所謂的「混合經濟制度改革的時代」。混合經濟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市場」中嵌入了「計劃」,從而增大了社會中公共產品的供需領域,促進了社會公平。甚至於,象資本主義鼻祖國家的英國,象鋼鐵這樣的一般產品,在自由主義最發達的法國,象汽車這樣的「半消費品」,其生產企業都一度實行了國有化。儘管這種體制後來進行了再改革,但畢竟它協調了當時社會的公平與效率之間的矛盾,熨平了經濟波動,給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帶來了戰後五十多年的安定。所以,不斷地創造一種適應產業不斷演化的新制度,是解決制度結構合理安排的關鍵。無論是因社會穩定不足而恢復舊式的經濟統制,還是因為社會活力不足而回到傳統的自由市場經濟,都是不可取的。3.創新的方向是兩種「基礎制度」的融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混合經濟」弊端的增大,以英美兩國為首,大力推行了「新自由主義」改革。雖然這場人稱「撒切爾-里根新制」的改革取得了許多突破,但後來,它依然為「柯林頓-布萊爾」的「中左運動」所取代。其中一個基本原因,就是「撒切爾-里根新制」中簡單「回潮」的成份太重了一些,缺少創新精神。其實,「柯林頓-布萊爾」也不是全面否定他們的前任,恰恰相反,他們很多地方都繼承了新自由主義的東西。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第三部門制度」的興起。所謂第三部門制度,就是使一些「非公非私」的社會機構,去承擔起原先由政府所承擔的一部分公共產品的供需責任。比如這些年興起的各類「合作基金制」,就是既不靠國家、又不全是靠自己的一種新型共濟制度。儘管英國是新自由化運動的先驅,但這種「第三部門制度」,在美國所起的作用卻是最為明顯的,這也是「新經濟」在美國能長期一枝獨秀的原因之一。第三部門之所以能興起,依賴了一個基礎條件:經濟高度發達所形成的龐大社會積累。人們只注意到了美國是一個儲蓄率低下的國家,卻忘記了它還是一個股市最為龐大的國家,當其經濟發達水平很高時,就可以使貨幣形式的個人積累進入風險投資,以為其個人提供「安全基金」。可見,未來的趨勢,是兩種基礎制度——公共制度和個體制度——的不斷融合,象過去的混合,現在的非公非私式的結合,都是不同形式的「制度融合」。這是制度創新的一個基本方向。
推薦閱讀:

從一次搬家經歷看技術發展的未來
淺談移動互聯網產品設計思路及核心關注點
紅薯深加工產品有哪些?
產品是什麼·之·千島湖啤酒
從產品設計角度,如何提高用戶活躍度?

TAG:經濟學 | 產品 | 經濟 | 學分 | 公共產品 | 分析 | 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