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示錄第一集之學佛從受戒始·慈舟大師
開示錄第一集之學佛從受戒始慈舟大師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說了生死的話。除了求生凈土,也莫說了生死的話。但只是持戒也不是容易事,因為不順習氣,所以發不起持戒心。故梵綱經佛訶責不受戒眾生,玄生無異。木頭無異。這話怎麼講呢?因畜生不知善惡故,不能受戒人若不知好醜,不肯受戒,甘心下流,這不是與畜生無異嗎。又怎麼說木頭無異呢?眾生還有知覺,木頭連知覺也沒有,又不知痛癢。愚痴眾生在死苦中,不知痛苦,不知痛,安知癢呢?所以說木頭無異。初聞佛法的人,多在恐怖心,說:「愛呀佛法好嚴哪」這也犯戒,那也犯戒,所以害怕。久薰的人聽了,縱然不能受,也不驚不怖。略舉旁人的一兩樣事,作個比喻聽聽愚痴眾生就像燈似的照遠不照近,見得到別人的壞處,就見不到自己的不好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只能照人家,很少照自己,晚學在湖北時,也有受皈戒的。有個女人,她不敢受五戒。我說戒能持幾條受幾條,持不了的不受也可以。她聽了這話後,受四戒那四戒呢?殺盜妄酒四條,不受邪淫。我以為她是不懂。所以就告訴她說:「居士受五戒,只戒邪淫。」她聽了這話,還是不受淫戒。一個女人不能戒邪淫,豈不可恥嗎?豈不是甘心下流嗎?以此一事推度,你我不肯受戒,不肯持戒,就是留著黑暗路走,不願向光明路上去。自己要想想留著黑路走,是對不對呢?少薰習就不知受戒的好處。不受的害處。不受只犯性罪。不犯遮罪,受了戒一犯就犯兩重罪。要是這樣打算盤,那可就打錯了。犯性罪也是要墮三途的在三惡道中受夠苦出來,還是造罪墮地獄,如果是受了戒犯戒,受苦受夠了,發願出來再受不再犯,那就會持戒了。譬如世間,作賊的捉去了就受牢獄苦,受夠了出來,再偷東西再坐獄,打總子也沒有完的時候。眾生不知向善,輾轉墮地獄那些牛頭馬面鬼,一見就煩惱來了說,我費了許多氣力治他的罪,治完了放出去,未久又來了,又要我費力。常言六道輪迴,若果六道是平等的,輪迴也還好。在三善道中多少年。在三惡道亦多少年,也還好過,可又不是這樣。生人天的如爪上土,生惡道如大地土。一天人身,萬劫難復,所以六道可怕。如果不持戒,在三惡道中時長可怕。殺盜淫妄這,四戒中。殺戒,自不殺人,還可以讓人殺我,盜妄都可以自不作,讓人作的因緣。殺我盜我騙我者,作隨緣消舊業想。唯有淫是不能作隨緣消舊業想的這個業是不能隨緣消業的別的戒自不犯他犯只是片面的的淫戒戒我淫他,他也淫我,雙方犯戒,這個因果無有了期定規要從此一刀兩斷,絕對不淫才好。梵綱經諸家註解很多,有判居士只戒邪淫,有判既是菩薩正淫也要斷的就看我們從緩從急,從緩先戒邪淫,從急則全斷淫慾。究竟從緩對不對呢?緩是不能了生死的,說是不對。佛又何必說五戒只戒邪淫呢?因為佛是觀機施教看你根機淺就說緩,所以說半字教,分教都不是究竟的,佛有攝受門,折服門,此是攝受門,用權巧方便,使漸離淫慾不。斷淫是世法,就佛法說是應斷的,諸位有未入佛門的,先斷邪淫。入了門知佛法味,就要斷淫,究竟斷淫,方斷生死根源戒都有連帶關係。能究竟斷淫即犯罪的殺戒,殺無明父,殺貪愛母。犯此殺戒,是殺生因種性,非殺父母之相。不但無罪,還是功德。若一人究竟殺無明貪愛。則一人究竟斷生死人人究竟殺無明貪愛,則大地眾生都是佛菩薩。但只是人都不肯這樣究竟殺。無明是根本無明,貪愛是枝末無明。根本無明迷法性。不能知真本有,造業受報。不能達妄本空,故根本無明,又名發業無明起惑造業故貪愛又名潤生無明。如果下了種,沒有貪愛水澆,久了會幹,不能生長。無明種子為因譬如父,貪愛長胎,養胎譬如母。殺了這樣父母,究竟得解脫即所謂「打得念頭死。救得法身活。」持戒確是救我們法身慧命的金丹。如果覺得生死有趣味,那就是魔子魔孫。若不甘心墮落,就要好好的持戒,戒本不易持,要像打鐵一樣。燒燒捶捶,去些渣滓就去些習氣。數數入火,數數捶打。豈是一下子打好的嗎譬如諸位來三寶門下,都不吃肉了。最初不吃是不是還要想要呢?久了自然不吃但念頭一起即起訶責,如鐵打掉一點渣滓。以此推度,只要發心就能。可不要像那女人不敢受,不敢持。一切戒都是慢慢磨練。受不來勉強受,持不來勉強持。若果是不敢受,不敢持。豈不是與畜生無異,木頭無異嗎譬如打仗,敗了還打。佛法的仗,是正念與邪念打,敗了又來,要像久不死的團魚正念是永遠不會死的敗了再打,時久自然邪不勝正。所以說正念像不死的團魚。不怕持不了只怕不發心諸位受了戒。回去對於家庭眷屬親友,也要勸勉。佛菩薩大慈大悲打總子不會怪我們犯戒的可是護戒神未斷嗔他是不容犯戒人的,多犯不如少犯少犯不如不犯。佛雖慈悲我們只怕我們自己不慈悲自己佛即是心故念佛,持戒,分不開的,是一件事情,好好念佛吧。隨喜恭請本圖文轉載中國佛教圖書網音圖框引用網路
推薦閱讀:
※(298)李學秋大師斷命方法再研究
※風水大師告誡家中這3樣東西擺放需謹慎,恐招來霉運越住越窮!
※仔細放大欣賞,「大師水彩」畫面太美,隔著屏幕都想伸手去摸!
※太虛大師《佛乘宗要論》
※商業攝影大師教程一《大聖:稱手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