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利益一生的修行竅訣《修心八頌》(下)

第三頌:

願我恆常觀自心,煩惱妄念初生時,

毀壞自己他眾故,立即強行而斷除。

於行住坐卧四威儀中,應當恆常觀察自心,無論是坐車、睡覺、吃飯,都要省察自己有沒有遠離正念,而不是觀察別人的過失。一旦生起了貪心、嗔心、傲慢、嫉妒,就要及時覺察,意識到它們的危害性,用無我空性等方法來加以斷除。

比如看到別人的行為不如法,很想發脾氣,當下就要提醒自己:「我是大乘修行人,不能生嗔恨心,稍微緩一下,明天再說吧。」遇到引生貪心的對境時,立刻告訴自己:「我所貪的這些猶如夏天的彩虹,雖然顯得特別美好,然而沒有任何實義。」

貪心和嗔心不但會害自己,而且會害整個社會。如嗔心特彆強的希特勒,發動「二戰」而毀壞了整個世界;貪心特別大的某些領導,因貪污國家的財產而給無數人帶來痛苦。所以相續中最可怕的,就是貪心和嗔心,當這些煩惱剛萌生時,一定要想方設法立即斷根。

立即斷根的方法,按照無上大圓滿的竅訣,則是認識煩惱的本性。如果生起了熊熊烈火般強烈的嗔心,那要觀察嗔心從哪裡來?現在住於什麼地方?最後去往何處?是在身體裡面,還是在外面?它的來源、顏色、形狀,分別是什麼……這樣一觀察,嗔心的的確確找不到。當然,有了上師的教言後,剛開始只會說,不能真正行持,但久而久之就會熟練的。

任何知識都有一個熟練的過程,我們剛開始看到電腦程序,簡直複雜得不得了,但學一段時間後,就會熟能生巧,對其全部了如指掌。對治煩惱也是如此,以前有一位格西,他當在家人時,腰間別著兩三把刀子,可是敵人卻多如牛毛,天天降伏敵人也忙不過來。後來他放下武器出家,結果連一個敵人也不存在了。所以,心清凈的話,外面的怨敵自然消失。

現在世間充滿種種誘惑,外境琳琅滿目,好看的、好聽的,什麼都會展現在你面前,我們凡夫人沒有主見,很容易被外境誘惑。故而在這個過程中,要有提醒自己的主動意識,如果沒有這樣,過段時間你可能就墮落了。所以我一直要求大家集中學習,倘若沒有集中學習,很容易在這個群體中掉下去,脫線後再上線,可能有點困難,大家在一起有種互動力,這樣應該會好一點!

第四頌:

願我目睹惡劣眾,造罪遭受劇苦時,

猶如值遇珍寶藏,以難得心愛惜之。

世間上眾多野蠻的眾生,恆時為猛烈的煩惱所逼,不斷造作惡業損害他人,從而使自己遭受劇烈的痛苦。有些人生貪心、嗔心、嫉妒心時,沒辦法克制,極其痛苦;有些人前世以煩惱損害眾生,即生感得多病、貧窮等果報,相當痛苦。在這個時候,我們應如同遇到如意寶那樣,以難得之心珍惜眼前的機會,來幫助這些可憐眾生。

寂天菩薩也講過,假如沒有敵人的存在,那麼對誰修忍辱?布施、持戒、忍辱等六波羅蜜多,全部依靠眾生而成就。前段時間,各個小組分資料時,有些人說:「我跟這個人關係不好,不願意呆在那個組裡,把我換一下!」我聽後覺得:「這種人還學什麼大乘佛法?連道友都不願意接觸,在他面前呆五分鐘的忍耐力也沒有,平時見都不想見,還能說自己有菩提心嗎?」有些人真的學得太差了,我直言不諱地告訴你們:倘若沒有跟大家共同學習的忍耐力,恐怕離大乘佛法比較遙遠!

在文革期間,青海有一個老修行人,每當造**派批鬥他時,他就事先發願:「我今天要為度化一切眾生而修忍辱。」當造**派對他拳打腳踢時,他也不生一絲記恨,安住於無緣當中。批鬥完畢,他便將一切功德迴向給以批鬥他的人為主的一切眾生。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做?別人罵自己一句,一輩子都耿耿於懷,有機會非報仇不可,今生沒有能力,來世也不放過他。這完全是大乘佛教所呵斥的。

我們不管學什麼教派,對眾生要有起碼的尊重,這一點都做不到的話,可能連外道徒都不如。我在《旅途腳印》中寫過一個修女,不論是世界的哪個角落,印度也好,印尼也好,只要有可憐的眾生、性格不好的人、麻風病等傳染病人,她就去那裡幫助他們。有時候看到她的一些行為,真的非常感人,我們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大乘佛教徒,但是跟道友關係不太好時,根本不願意接觸,想盡一切辦法逃避,你們有什麼化解不了的仇恨?

以前有些國家之間交戰非常激烈,互相用炮彈來炸,現在的關係也特別融洽,經常友好訪問,他們還沒有學大乘佛法,通過世間的改變就可以睦鄰友好,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呢?有些佛教徒拉幫結派、互不團結,這是那個上師的弟子,那是這個上師的弟子,如果是這邊的放生,那邊的人就不來參加……我聽過很多很多精彩的故事,有時候覺得非常可笑,有時候覺得很傷心,有時候覺得特別奇怪。

由於眾生的根基不同,佛陀開了八萬四千法門,肯定要由不同的上師、不同的傳承傳下來,哪個傳承、哪個國家、哪個民族並不重要,不管是黃種人、白種人,只要有利他心,這個人就非常了不起;無論是南方人、北方人,只要是眾生,我們就要盡心儘力地幫助。

大乘佛法並不是講得非常漂亮,而是要真正去實踐。有了利他的菩提心,即便遇到品行惡劣的眾生,極其粗暴地害你、惡口罵你,也是修安忍的好機會。以前阿底峽尊者出門時,經常帶一個脾氣最壞的弟子,別人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依靠他可以修安忍。」過去的大德把性格不好的人當作最難得的如意寶,可是我們呢,人格好一點的誰都搶,非要拉到自己組裡來。

當然,人格不好的人也不要認為:「噢,我可能是真正的如意寶,給別人帶來很多利益。」不要這麼想,你並不是那麼了不起的人!這些大乘的基本教義,大家應該搞清楚。

第五頌:

願我於諸以嫉妒,非理誹謗本人者,

虧損失敗自取受,利益勝利奉獻他。

他人出於嫉妒心,無緣無故地非理毀謗我,而我沒有做任何對不起他的事情,這時候應該怎麼對待呢?作者告訴我們一個殊勝的竅訣:「虧損失敗自取受,利益勝利奉獻他。」

對一般人而言,如果自己有錯,別人實事求是地指出來,這個稍微能接受。但若無中生有地非理誹謗,明明你沒有偷東西,別人卻說你是小偷;明明你沒有害過人,別人卻說你是兇手,這簡直難以忍受,非要討回公道不可。然而,發了菩提心的人,應將一切吃虧、失敗由自身取受,所有的勝利、利益奉獻給他人。

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有了這樣的菩提心,會給整個世界帶來無比的安樂。當今社會,到處都是自私自利的人,如果我們能無私地奉獻,那遇到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會特別計較了。很多人心胸太狹窄,《六祖壇經》中說「心量廣大,猶如虛空」,但這些人的心量連芝麻許都沒有,遇到一點點小事就痛苦得不得了,到處造謠毀謗別人。

無論遇到什麼事、什麼人,我們最好是觀清凈心,不要隨便毀謗,否則業力的顯現不可思議,來世的果報會非常可怕。佛經中說,惡口誹謗的人死後直墮地獄,因為業力現前,舌頭變成廣闊無垠的田地,許多農夫在其上驅牛耕犁,他們腳在踏下去再抬起來的每一步中,都有一種兵器會翻出來,把舌頭割成一塊塊的碎肉……

所以,作為一個佛教徒,應像噶當派格西所說的那樣,對佛教、對眾生有意義的話,或者跟生活有關不得不說的話,那可以說;但無關緊要的無稽之談,尤其是傷害眾生的語言,一律不要說。

前段時間,一個居士在我面前發願:「以前我脾氣不好、性格不好,常說別人的過失,也常看別人的過失,自己的過失從來不檢討,從現在起我發誓:以後盡量不說任何人的過失,如果說了,立即懺悔。」我當時告訴他:「你真的了不起,真的很偉大!不管你做不做得到,有了這樣的決心,確實非常可嘉。」

學習佛法就是要改變自己的心,如果別人非理誹謗你,你應該把他觀為自己的父母。博朵瓦格西曾說:「別人誹謗你,是對你最大的恩惠。」所以大乘佛教有種不共的精神,與普通行善是不相同的。很多人認為,學佛就是做好事,當一個善良的人,不害別人就可以了。其實在這個過程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真理,這個我們必須要學好。

世人常說「吃小虧佔大便宜」,我們在和別人發生衝突時,虧損和失敗應該由自己取受。按照世間的觀念,兩個人打官司,敗訴的一方會特別難過,甚至夫妻吵架時,雙方也互不相讓,非要對方低頭認錯。但如果發了菩提心,他就會說:「今天算我敗了,你贏了,只要你快樂就好。」這樣的話,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家庭問題,但也是修菩提心的一種標誌。

我們平時在生活中,碰到任何爭執時,都要想:「算了,今天算我敗了,他快樂就可以。」儘管這樣做很難,可是發了菩提心的人,必須要這樣做。當串習久了以後,心的力量就會逐漸擴大、成熟,這對以後的修行也非常有幫助。

第六頌:

願我於昔曾利益,深切寄以厚望者,

彼縱非理而陷害,亦視其為善知識。

往昔我盡心儘力地饒益某人,以人力、財力、物力幫助過他無數次,對他寄予深厚的期望。然而他卻忘恩負義,反而對我非理加害,這時候我應該以牙還牙,還是就此放棄呢?應該就此放棄。

在釋尊的傳記中,也有很多這樣的公案:他救了別人的命,那人卻恩將仇報,後來他就修安忍,並沒有跟那人講理由。我看到有個公司的老闆,她用很多錢財培養一個人,後來那人學到一些知識,能力各方面非常不錯,可是他不但不報恩,反而用自己的勢力來加害她。這個老闆是發了菩提心的人,她說:「算了,從世間的角度來講,我也有能力害他,但我已經發了大乘菩提心,不管他怎麼害我、我對他怎麼付出,我還是要安忍。」其實,真能做到這一點的話,這就是修心的標誌。

可是,很多人缺少這種理念,遇到此種情況時,忍下來有一點困難,因為自己從小到現在所接受的教育,跟佛教的精神非常衝突。可是作為大乘修行人,我們應該選擇什麼呢?就是要幫助別人,這一點永遠都不能忘,生生世世也不能捨棄,這就是佛法的精華!

第七頌:

願我直接與間接,利樂敬獻諸慈母,

老母有情諸苦厄,自己默默而承受。

這一頌講了大乘佛法最殊勝的精要。無論是以直接或間接的方法,應將自己的名聲、財富、恭敬、快樂等一切,奉獻給所有的有緣眾生,而自己默默代受他們的痛苦。

現在人幫助別人,往往是有條件的:別人對我好,我就幫助他、支持他;別人對我不好,我絕對不會那樣做。可是在大乘佛法中,一切眾生都當過自己的母親,佛經中說,有次佛陀外出看見一個人,就對弟子說:「無始以來,他很多次當過我的兒子。」在漫長的輪迴生涯中,每個眾生確實當過自己的親人,只不過我們沒有天眼,看不到而已。有些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其實若能通達佛法,知道整個輪迴的流轉狀況,就會知道佛陀所說的都是真實語。

很多人願意照顧今生的父母,但這個範圍太小了,實際上無量眾生都當過自己的父母。在藏傳佛教中,修行人要通過辯論、教證、理證等,花時間專門學習眾生都當過自己的父母,並對這個道理深信不疑。既然眾生都當過父母,當父母時對我們極為慈愛,我們決不能忘恩負義,應將所有的眾生,包括螞蟻、蟑螂,都當作真正的母親來對待。如果你是孝順的孩子,父母在遭受痛苦、危險時,你會置之不顧嗎?當然不會,肯定想全力以赴去救他們。那無始以來所有眾生都當過父母,我們需要怎麼做,應該非常清楚。

為什麼有些大德的菩提心修得那麼好?因為他們把眾生都看作父母,而不是口頭上的。現在飛機上和賓館裡的服務員態度特別好,經常到你面前噓寒問暖,親切地問你要吃什麼、要喝什麼,表面上看來特別關心,但這只是她們的工作而已,或許內心對你並不是很尊重。如果見到素昧平生的眾生時,真正發自內心地幫助他,這才是名副其實的修行人。

有些佛教徒幫助眾生有幾個條件:一是自己要認識的;二是在生意上或工作上有往來;三是今天幫助他,以後他有希望會幫我。若具備了其中之一,自己就願意跟他打交道,否則就算是眾生,他也會不聞不問。甚至陌生人多看他一眼,他都非常害怕:「這個人眼神有點不對,他到底要幹什麼?我可不能接近他。」其實,修了大乘菩提心的話,不管看你的眼神是什麼樣,態度是什麼樣,行為是什麼樣,你都要盡量地接觸他,這樣,才有可能今生中度化他。

利益眾生有直接、間接兩種方式,以前上師如意寶也講過:「若有能力直接利益眾生,當然是最好不過的,如果實在沒有能力,自己發願生生世世中直接或間接幫助眾生,也是非常有必要。」每個人應該在上師三寶面前經常發這個願,發了願以後,這種願力不可思議,即便自己死了,來世也有幫助眾生的機會。

修行好的高僧大德,有力量將自己的快樂、境界全部賜給別人,但沒有這種力量的話,放生也是直接利益眾生的一個手段。我們在1987年開始提倡放生,當時除了極少數的漢地大德以外,各個城市基本上沒有放生的習慣。然而大城市裡吃肉那麼厲害,無始以來的父母,他們天天在吃、天天在吞,見到這種情景,我們深深感到這些眾生特別可憐,於是呼籲一部分居士共同放生。剛開始我們自己買、自己放,買的時候經常被騙,放的過程中也沒有經驗,時常遭到各種挫折。但後來通過三寶的加持,現在各地的放生非常可觀。聽說這裡有些道友,每個禮拜天都要參加放生,這就是直接利益眾生。為什麼呢?你在判死刑的時候有人救你,你會不會感激他?肯定會。同樣,這些眾生也有生命,也有苦樂感受,可是我們人類很殘忍,天天都在殺害它們,假如將其從死神手裡搶過來,它們必定感恩不盡。

直接利益眾生的方法是放生,而間接利益眾生的方法,就是不吃肉。這裡有四百多人,如果今天都吃素,就不用殺害任何眾生;假如大家都吃肉,那麼要殺多少雞、多少魚?尤其是你們喜歡吃海鮮,四百多人要吃多少個生命?漢傳佛教的大德一再提倡吃素,這一點我們藏傳佛教的很多活佛、堪布做得不太好。雖然欲界眾生的確有這種習氣,剛開始吃素很困難,看見肉就嘴巴都在動,沒見到別人吃倒不要緊,一旦有人在旁邊大快朵頤,自己就受不了了。當年我們學院開始吃素時,好幾個道友白天不能吃肉,晚上做夢時就吃得飽飽的,但後來過了幾年,也就比較習慣了。吃素能間接降低殺生率,這是利益眾生的一種好辦法。

昨天我們商量,明天早上準備再去放生。當然,你們很多人上班,不一定有時間,但若有時間的話,還是要盡量去參加。雖然我自己身體不好,親自參加比較困難,但只要我有時間,身體還有一口氣,就會和大家一起去。有些人認為捐一點錢,不參加也可以,其實善根只有親手做,功德才是最大的。我在深圳時,有些人說只要隨喜就行了,說得很漂亮,隨喜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因此,大家明早能來參加是最好的,不能參加的話,可以隨喜我們,我們代你放生。如今在全國各地,大家對放生都相當積極,其實放幾個生命,對自己來講也不是很難,但這些可憐眾生跟我們人類一樣,願意在這個世界上活下去,用刀子切割身體時,照樣也有痛苦。所以大家應培養自己的慈悲心,維護自己的愛心,修行不能全部是口頭上的,實際行動中也要做一些事情。

比如說發菩提心,光是說了沒有用,應該早上起來修一修,真正體會一下菩提心的味道。同樣,光是口頭上說放生也不行,有時候要去親自做,即使你起得早一點、搬東西有點累,但我覺得不要緊,為了救護眾生的生命,這一點沒有什麼。我們學院的有些法師,在一年的兩三個月中,每天都要去放生,下午四點左右才吃午飯,但是一想到眾生的生命,縱然吃得晚一點,甚至一天沒吃飯,這也不要緊,作為一個大乘修行人,犧牲自己是應該的。寂天菩薩也講過:「直接或間接,所行唯利他。」因此,大家應該長期發願:生生世世都要直接或間接利益一切老母有情。

第八頌:

願我所行此一切,不為八法念垢染,

了知諸法皆如幻,解脫貪執之束縛。

願我生生世世中的所作所為、所言所行,千萬不要被世間八法所染污。什麼是世間八法呢?恭敬、利養、財產、讚歎,以及得不到恭敬、得不到利養、得不到財產、得不到讚歎,這四種願意得到的和四種不願意得到的,是世間人共同希求的目標。作為一個真正的修行人,這些的確是沒有用的。

對我個人來講,雖然現在的名聲比較大,但我不是假裝說些謙虛的話,我知道自己的內心境界特別特別差勁,別人對我有什麼尊重,我覺得這沒有必要。因為我內在的功德和境界是什麼樣,自己一目了然,別人叫我大成就者、大菩薩,我完全知道這是虛妄的,是「名存實亡」,根本沒有這個加持。我不是菩薩,也不是成就者,在凡夫人當中也是特別差勁的,本來不是白色的東西,別人再怎麼誇它很白,自己一看就知道真相。

我們追求名聲、財產、地位,根本沒有實在的意義。當今世界上的明星,有些人可謂轟動一時,大家都覺得他有錢、有才華、有智慧,對他恭敬有加,讚歎得不得了,但是當他變成老年人或者星運衰敗時,他的名字很快就被人忘記了。

現在社會上的競爭非常強,大城市裡的人活得特別累,每天都要拚命去干、拚命去追,追什麼呢?就是自己的快樂。一般的房子不行,必須要別墅;一般的轎車不行,至少是賓士;一般的衣服也不行,一定要高檔的。其實人的慾望無有止境,什麼時候知足少欲,什麼時候就擁有了所有的財產。可是很多人沒有這個境界,看到別人有什麼東西,自己就非要不可,為此一定要跟別人競爭。人生短短几十年,就這樣無意義地虛度了,非常可惜。大家應該經常反省自己:「我現在希求什麼?我大概能活多少年?」人生中最主要的就是行持佛法,不造惡業。有些人因為工作的關係,有時候身不由己要造業,但也應盡量行持善法,安排一些時間學習佛法。

同時,還要了知一切諸法虛幻不實,如幻、如夢、如陽焰、如乾達婆城……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住的再好、吃的再好,死時也什麼都帶不走,唯有生前所造的業緊緊相隨。因此,每個人應該為自己的來世考慮、為生生世世考慮,這是終身大事。現在很多人認為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是終身大事,在短暫的人生中,這也算是比較重要的大事,但想想以前的領導和名人,當時他們特別執著名聲,現在又變成了什麼樣?

因此,萬法虛幻不實、如幻如夢,我們應該解脫束縛之網,不要太執著了。有些人對家庭感情、兒女工作非常執著,執迷不悟,其實再執著也沒有意義,應該隨緣而轉。佛陀在《趨入無分別總持經》中說:「入定時,應於虛空般的境界中安住;出定時,在幻化般的境界中行持。」這個教言非常殊勝。當然,若沒有學過般若中觀,理解起來有些困難,學過的話,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昨天坐在車上時,看到上海川流不息的車流,確實感到人的生命很渺小,太執著、太煩惱沒有什麼意義。有些人生意、家庭各方面比較順利時,高興得不得了,瘋狂似的跳起舞來;而稍微遇到挫折痛苦,又痛苦得不得了,像發瘋了一樣歇斯底里,生活始終沒有一種平穩感。其實在人生的道路上,肯定有平原、有高山,也有彎彎曲曲的小路,遇到什麼都不要太執著,何時何地也不失去菩提心,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有些人認為工作最重要,有些人認為家庭最重要,有些人認為事業最重要,每個人都把目光鎖定在一件事物上,這個我也理解。但是作為我,一個大乘佛法的傳授者,認為什麼都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學佛的意志不退。倘若再過十年,我們萬一在這個城市遇上——「你十年前給我傳過佛法,我現在的信心越來越強,一半時間都在學習佛法」,這樣我會高興得不得了。

去年我看到一個人,十年前我們見過面,後來不知道他到哪裡去了,再次見到他時,他十年中什麼法都沒有學,也沒有任何進步。我覺得他的境界肯定只有下滑,因為本來就沒什麼境界,十年中都沒學、沒修,那就更不行了。

所以,我希望大家學了《修心八頌》後,自己應該精進地修學。佛陀講過:「吾為汝說解脫之方便,當知解脫依賴於自己。」如果自己沒有精進,我不可能每天強迫你必須學、必須修。大家應該思維一下,人到底有沒有前世後世?必定有。這是大慈大悲的佛陀以正理宣說的,並不是憑凡夫的信仰來決定的,這一點你們以後學因明也會完全知道。既然人有來世,那麼生生世世對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行持善法,不造惡業。如果你阿賴耶上存有許多惡業,下一輩子肯定是直墮地獄,感受漫長的痛苦煎熬,這是誰也無法忍受的,你不願意也沒辦法,就像有些人犯了法以後,必定會接受法律的制裁。

我們學習佛法的機會,可以說非常難得,今天這裡的居士大德發心,提供了這樣的道場和方便,大家才有機緣聚在一起。假如我的有些話起一點作用,哪怕是一句,也會令你的終生有所改變,但若你沒有重視,即使我說了多少年的法,對你也不一定有幫助。善星比丘在世尊面前聽了那麼多法,後來還是墮入了餓鬼,何況是我了。

麥彭仁波切也講過,若是有緣的弟子,就算只有一句話,對他的相續也有幫助,猶如小小的一滴水,落到乾枯的葉子上,也會滋潤它,使它成長。我今天講的法不多,但非常希望大家能在實際中用上。當然,你們依靠業力來到這個世界,也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但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修行不能放棄!

優秀微信平台推薦↓↓↓↓↓

【大道養生】

【溫馨提示:長按字母可直接複製賬號】

今天不養生 將來養醫生

加微信號d149912,關注大道養生


推薦閱讀:

詮釋禪宗六祖如何修心性(7)
【大學之道】《康誥》曰:「克明德。」
【大學之道】我們的敵人是我們自己
【大學之道】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避險擋災實為招財納福

TAG:修行 | 利益 | 修心 | 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