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評薛寶釵

評薛寶釵作者:喬進禮 收錄時間:2010-06-25【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每次看到這首詞,總是有幾番感慨,幾回淚下;縱使紅樓夢全書散佚,而薛寶釵的結局,我們也有個大致的印象。這不禁引發了我許許多多關於愛情與婚姻的思考,薛寶釵被作者譽為「牡丹」,稱作群芳之冠;無論在各種場合,似乎都比林黛玉佔有更為廣闊的空間。在古代大男子主義的影響之下,薛寶釵無疑是賢妻良母的典型代表;這乍一看起來,似乎是依附於男人的。於是乎,薛寶釵就成了許多紅學家眼中封建社會的衛道者;於是乎,薛寶釵就成了有心計掠人之美而自食惡果的代名詞;於是乎,薛寶釵便成了整部書中爭議最大的一個角色。似乎大觀園中所有的鮮花都是美麗的,都是可憐的;而只有這個群芳之冠,成為了無情的劊子手。作者詞中所說「山中高士晶瑩雪」,似乎也變得不怎麼晶瑩,更說不上什麼高士了;這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這一切都是她應得的。而作者刻意安排的「釵黛和解」,似乎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陰謀,那麼薛寶釵的結局又如何能值得我們的眼淚呢?那作者對薛寶釵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作者對薛寶釵起初的評價,遠沒有對林黛玉那樣詳盡,只說了「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到第五回,還刻意與林黛玉做了一番比較,說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又說其「行為豁達,隨分從時」,於是人多謂林黛玉所不及,——「因此林黛玉心中便有些抑鬱不忿之意,薛寶釵倒渾然不覺」。這一節交代了兩人起初不和之緣由,二人當時尚且年幼,林黛玉應該在十一二,薛寶釵應該在十三四。後來幾十回中,才寫到請薛寶釵得十五歲生日;而賈寶玉當時還懵懂,夢遊幻境之後,還強同襲人初試了雲雨情。可見當時如果說,林黛玉就是因為愛情吃醋,或者說薛寶釵此刻就喜歡上了賈寶玉,確實有些牽強附會。而且作者還注重強調,「賈寶玉亦在孩提之間」,「其中因與黛玉同隨賈母一處坐卧,故略比別個姐妹熟慣些」。可見此時他三人之間還未有感情上的糾葛,若說林黛玉與薛寶釵不合,並非是因為薛寶釵的問題;只是林黛玉孤高自詡,薛寶釵來了之後,感到自己的空間得到壓縮,才有些抑鬱不忿之意。此時薛寶釵尚還想著進宮做才人,所以還不能定薛寶釵的品格。直到第八回:「比通靈金鶯微露意,探寶釵黛玉半含酸」中,方逐漸看出林黛玉有這方面的心思,而薛寶釵也逐漸有了這方面的想法;若不然一個小小的丫鬟,豈敢在這方面胡說,若不然這題目上的「微露意」,也就沒了著落。而寶玉的表現,方還是懵懂無知,若說此時對黛玉的感情,也不過是熟慣些罷了。接下來,李嬤嬤勸寶玉少喝酒,林黛玉出口傷人,得罪了李嬤嬤,寶釵笑道:「真真這個顰丫頭的一張嘴,叫人恨也不是,喜歡也不是。」在這種情形之下,我覺得寶釵說出這句話,完全是在為黛玉打圓場,並沒有不良的心思。而李嬤嬤氣得走了之後,喝了寶玉的楓露茶;恰恰寶玉還在此時借題發揮,摔了杯子要攆李嬤嬤。相信此時,我們就會知道林黛玉與李嬤嬤的梁子,就此結下了;這也為以後,頻繁有人在王夫人面前說林黛玉的不好,埋下了伏筆。最是大家疑心寶釵人品的是,第二十七回:「滴翠庭楊妃戲彩蝶,埋香冢飛燕泣殘紅」中,寶釵有嫁禍黛玉之嫌,我覺得這時寶釵急中生智,欲求脫身之法;只因時常與黛玉交往較多,故而第一印象就想到了。如果說,寶釵又想深一層,故意陷害黛玉;我覺得就有些牽強了,寶釵不過十四五歲的小丫頭,在緊急時刻怎麼會有那麼多想法。想是後人聰明過頭,度君子之腹,也未可知?其實薛寶釵也是「粉面含春威不露」,雖然被人稱作行為豁達,隨分從時;只不過與王熙鳳的做法風格迥異罷了。王熙鳳是那種潑辣張揚的性格,動輒大笑,雷厲風行;而薛寶釵卻幾乎是笑不露齒,文雅賢淑;但是這並不代表薛寶釵是那種逆來順受沒有性格的人。就連湘雲也對黛玉說:「我說出一個人來,你要敢挑他,我算伏了。」接著就說出了寶釵的名字。第三十回:「寶釵借扇機帶雙敲,齡官畫薔痴及局外」中,第一次出現了三個人直接衝突的情形,而正是這一回薛寶釵完全明白了賈寶玉的心思。賈寶玉但凡看到晴雯、齡官、五兒等大有林黛玉之態的女兒,就覺得喜歡就覺得清爽,甚至看到「齡官畫薔」大有林妹妹之態,不覺痴了。然而相反的是,逐漸疏遠了襲人、麝月等略似寶釵的;就在這一回中,還踹了襲人一腳。於是,三個人之間的感情糾葛,形勢逐漸清晰。賈寶玉喜歡的是林黛玉,而非薛寶釵;但從寶釵後面的做法當中,恐怕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林黛玉天生有不足之症,薛寶釵卻是有熱症;林黛玉需要吃人蔘養榮丸需要補,薛寶釵卻是吃「冷香丸」降熱毒。兩人有太多的不同,卻能達到殊途同歸,連林黛玉後來也嘆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是心裡藏奸」,「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於是兩個人金蘭契互剖金蘭語,說起了心裡話。當看到這一回的時候,看到兩個姐們閨中細語,不覺感慨萬千。尤其是與林黛玉冰釋前嫌,共剖金蘭語,對林黛玉的關懷情深意切。尤其是第五十七回:「慧紫鵑情辭試忙玉,薛姨媽愛語慰痴顰」中,薛姨媽說道:「我想著,你寶兄弟老太太那樣疼他,他又生的那樣,若要外頭說去,斷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說與他,豈不四角俱全?」黛玉只是紅了臉,拉著寶釵笑道:「我只打你!你為何招出姨媽這些老沒正經的話來?」寶釵雖然笑推說:「這可奇了!媽說你,你為何打我?」但是薛姨媽會平白說出這些話來嗎?以人之常情來看,恐怕是薛寶釵早已知木石前盟,放棄了金玉良緣的想法,故而私下裡曾跟母親商議過此事,欲成全寶黛之間的愛情。其實,自從第四十二回「蘅蕪君蘭言解疑癖」之後,在前八十迴文字中,再也找不到有關寶釵對寶玉曖昧的筆墨了。而林黛玉也明顯把寶釵當作姐妹,不再左右敲打前後相試了。無論李紈,還是鳳姐都是拿黛玉開玩笑,要她做賈家的媳婦,薛寶釵也搬出了大觀園。如果此時還說,寶釵欲與黛玉爭風,恐怕就有失偏頗。高鶚的續書裡面,最能引起我們誤會的角色就是薛寶釵,如果說對賈母、王熙鳳的誤會,我們還能通過感情親屬、利益權衡來確定的話;那麼薛寶釵無論從各種方面來說,她的所作所為似乎都讓人覺得順理成章。然而,《紅樓夢》這部書對大觀園所有女子,都是抱有極大的同情,認為女兒是集天地之間,那一股靈氣而成的;何苦就把「群芳之冠」薛寶釵寫得惹人憎惡呢?那樣不但使整個悲劇,由強烈的社會因素,變成極大的個人色彩,使悲劇色彩淺淡了許多,也與前面的判詞有所不符。釵黛二人的命運,原本同氣連枝,判詞也合而為一。在五十七回薛姨媽安慰了黛玉之後,第六十五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寶釵的判詞是「任是無情也動人」,黛玉的判詞是「莫怨東風當自嗟」,並讓寶釵陪了黛玉一杯。可見黛玉的悲劇,並不是寶釵造成的,應該是其自身命運使然;而恰恰相反,寶釵此時早已泯滅了情愫,卻繼承了黛玉的悲劇,故使二人一杯濁酒看平生。關於事情的結局,恐怕最使我們覺得惶惑了,因為有這許多的惶惑,便有了這許多的猜測。然而這許多人物的結局,便關係到我們如何去認識這些角色,包括黛玉、寶釵、湘雲,甚至是王熙鳳和賈母。高鶚續書中說薛寶釵重複了李紈的老路,八七年版電視劇中的薛寶釵並沒有明確的結局,還有很多不負責任的「紅學家」甚至說:「薛寶釵曾失身於賈雨村。」作者判詞里寫道:「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還有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雙星,這一系列文字都證明薛寶釵的最終命運也是魂歸離恨天,因為這「群芳之冠」薛寶釵也是虛迷幻境里重要的一員。我說了這麼多關於薛寶釵人格正常化的內容,那麼她又如何能夠與賈寶玉成親的呢?這也是如何解開薛寶釵人格之謎的關鍵所在。是不是如高續,或者八七年版電視劇裡面所言的那樣呢?我覺得不是,因為在自從第四十五回釵黛和解之後,經過短暫了的陽光,整個氛圍就開始變得沉重起來,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先是鴛鴦女誓絕鴛鴦偶,辱親女愚妾生閑氣,接著就是襲人說親迎春出嫁,鳳姐生病抄檢大觀園,充滿了濃烈的悲劇色彩,絕非因素所能改變。因此,林黛玉也是病情越來越重,心情也越發地不好;她早已不怪薛寶釵,她只是如怡紅夜宴里說的那樣,「莫遠東風當自嗟」。所以,我覺得寶釵與寶玉成親的經過,應該是這樣的。八十回後,史家被抄,史鼎、史鼐被斬,賈母史太君聽聞消息,中風神志不清或者死亡,原本孤苦無依的黛玉失去了唯一的靠山,更加悲傷身體也漸漸跨了下來。王熙鳳原本是支持黛玉的,因為她不希望寶釵過門與她爭權,只是自己本來已經失寵,又有病在身自身難保。王夫人為了鞏固地位,當然希望寶釵進門,進而比邢夫人取得更為廣闊的空間。賈寶玉因一系列變故,失了通靈寶玉變得神志不清。王夫人便與薛姨媽商議,以沖喜為名將寶釵嫁給寶玉,並取得貴妃娘娘元春的支持;賈政沒有辦法,只得同意。黛玉聞聽這個消息,就沉湖而死;或者如判詞「玉帶林中掛」那樣,上吊而死。寶釵原本對林黛玉很是同情,但是事已至此只好嫁給了賈寶玉;之後,兩個人雖然舉案齊眉,但賈寶玉終是忘不了林黛玉,所以到底意難平。後來薛寶釵應該是難產而死,以應「金簪雪裡埋」一句。第五回里所說:「因此才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悼」字很容易理解,必是對應死者;寶釵若不死,這《紅樓夢》倒是「懷」的哪個「金」啊?
推薦閱讀:

寶釵的小動作
21歲 再讀薛寶釵
吳雪松眼裡的薛寶釵
為何黛玉住瀟湘館,寶釵住蘅蕪苑?
曹雪芹罵薛寶釵最厲害的一句話,折射出他對這些紅樓女兒的摯愛

TAG:薛寶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