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VS農耕 之 匈奴興衰[藍劍軍團]
在2000年前中國古代的歷史的版塊上,曾經存在著兩種無論生活方式還是宗教信仰都截然不同的兩個文明——長城以南農耕和長城以北游牧。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4366346_1.html/ ]游牧民族以匈奴人為主,他們自翔為草原的主人。匈奴單于冒頓曾說過一句名言:「太陽在那裡落下,那裡就是我牛羊的草場」。他們擁有無與倫比的適應性。據《史記。匈奴傳》記載:「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以食。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其俗,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如果你問他們人生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他們會毫不猶豫地說:「將他人財物、女人、牛羊據為己有,此乃人生之一大樂事矣(冒頓語)」。這種不同的生活和認知方式導致了以草原為中心的匈奴和以長安為中心的農耕民族長達數百年的衝突和鏖戰,我們今天的中國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這兩個文明長期衝突與融合的結果。
秦時明月
農耕和游牧早在夏商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在西周時期戎狄崛起,每當秋收馬肥之時他們的騎兵不時南下掠奪嚴重威脅西周政權。宣王時期,西周派遣尹吉甫、南仲等出軍征伐,大敗獫狁與漠北。但是到了周幽王時期,西周內政腐敗,國力衰弱。周幽王為博得褒姒最美的一笑遂烽火戲諸侯,褒姒笑了,諸侯怒了,犬戎樂了。周幽王十一年 (公元前 771年),犬戎來犯,諸侯皆不救。犬戎大軍殺入城內斬殺幽王掠走褒姒焚毀鎬京,諸侯皆驚。待各路諸侯的勤王大軍匆匆趕到時犬戎早已遠遁,但是鎬京以西土地全部為戎狄所得,自此實力大增。周王室被迫東遷洛邑,周王雖然還是名義上的統治者,但是東周政權已是名存實亡,這是歷史上第一個被游牧民族滅亡的政權。東周衰落後的諸侯經過一段時間的兼并和攻伐後中國的歷史迅速進入戰國時代。
戰國末期,北方匈奴崛起,佔領河套地區這塊最肥美的草場作為他們南下的前進基地,嚴重威脅著秦帝國的首都咸陽。秦為了根治匈奴之患,派大將蒙恬為帥,統領30萬鐵甲北擊匈奴。就軍事實力上來講,雙方相差無幾。秦朝擁有當時最強的步兵軍團,以戰車為主體鋪以強弩。並且佔有人力優勢。而匈奴人當時則擁有當時 最強悍的騎兵部隊,相當於現在的機械化軍團。速度快衝擊力強,機動性高。秦將蒙恬根據匈奴秋掠春走作戰的特點,並不急於和匈奴決戰,而是高築城堅守,並且池囤積糧草,堅壁清野。經過一年的對峙匈奴人想戰無戰,掠無所得只得無奈退走。蒙恬乘機反擊,雙方大戰於黃河之濱,匈奴大潰。至此一戰匈奴主力遭受重創,從此遠遁再不敢 南下而牧馬。
白馬山之圍
儘管匈奴北走,但實力猶存。蒙恬死後,秦朝內亂,趙高專權。諸侯並起叛秦,被強征戍邊的士卒紛紛逃走。頭曼單于乘機南下,重新奪取「河南地」公元前209年冒頓殺頭曼單于代之,冒頓成為單于後首先滅掉東胡,爾後盡服從北夷,統一了草原。此後冒頓又相繼率兵向北征服了渾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國,成為了真正的草原雄主。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漢平定中原不久,為加強邊防調韓王信去代郡,都馬邑(今山西朔縣)。匈奴大舉圍攻馬邑,迫韓王信投降了匈奴。於是匈奴以此為基,大舉向南。越過句注山,直攻太原,兵鋒直逼晉陽城(今山西太原西南),長安震動。
公元前200年,漢帝劉邦率軍50萬御駕親征 。冒頓以誘兵之計詳裝敗退,置精銳騎兵於後方誘使漢軍前來。劉邦初戰小勝果然中計,親自引漢軍精銳32萬前去追擊。等追到高平的平坦地形時敗退的匈奴突然殺了回來,劉邦的步兵軍團頓時被沖的七零八落,劉邦收斂敗兵退向白馬山。七天七夜,被包圍的漢軍得不到軍糧接濟,情勢十分危急。高祖用陳平計,暗中派使者厚贈禮物給冒頓的閼氏,閼氏對冒頓說:「兩主不應相困。現在即使得到了漢朝土地,單于您也終究不能住在那裡。況且漢王自有神靈保佑,請單于您仔細考慮。」冒頓原與韓王信的大將王黃、趙利相約共滅漢王,可王黃、趙利的軍隊未到,冒頓懷疑可能和漢軍有密謀,再說了,在匈奴人眼裡漢人就是一群羊,萬里長城就是羊圈,與其跳到羊圈裡抓羊還不如讓羊自己送上門來。就聽取了閼氏的話,放開包圍圈的一角。高祖劉邦下令所有士兵都拉滿弓外向,從匈奴解開的一角直衝而出,終於和大軍會合。冒頓這時已引兵離去,漢朝也領兵撤退。
自此漢朝和匈奴開始了和親政策,儘管和親無法阻止匈奴的貪婪,但是畢竟為漢朝 贏得了近百年的發展,為漢武帝反擊匈奴打下了物質基礎。
漢朝的反擊 戰
經過百年的發展,漢朝已經趨於強盛。西漢王朝在經過漢文帝、漢景帝兩代的「文景之治」後,經濟上積累了巨額財富。漢景帝時平定吳楚七國之亂, 消除了國內的隱患,政治上形成了強有力的中央集權,使漢匈雙國的力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然而匈奴的胃口卻越來越大,匈奴的老婆死了,去找漢朝的皇帝要不說還要陪送上嫁妝,不給,不給遍搶。面對匈奴的貪婪,漢武帝已經無法容忍,他決心居全國之力,反擊匈奴。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為了反擊匈奴,漢武帝在軍事上積極從事於反擊匈奴的戰爭準備。在軍事上健全軍制,加強騎兵部隊的建設,選拔適應 指揮騎兵作戰的年青將領,修築軍事要道,政治上加強皇帝集權,把凡是反對和匈奴開戰的大臣全部抹掉,營經濟徵收商 人車船稅,實行鹽鐵官營政策,以增加戰爭物資儲備等等。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派遣間諜前往匈奴大帳,向匈奴軍臣單于說,他有手下數百人,能斬殺馬邑縣令,舉城而降,牲畜財物可盡歸匈奴,但匈奴一定要派大軍前來接應,以防漢兵。軍臣單于貪圖馬邑城的財物,親率10萬大軍進入武州塞(今山西省左雲縣),並派使者隨聶壹先入馬邑,等斬殺馬邑縣令後進兵。聶壹隨後返至馬邑與縣令密謀,殺死一名囚犯,割下首級懸掛在城門之上,偽裝為縣令頭顱,欺騙匈奴使者。
匈奴單于果然上當,率領10鐵騎直奔馬邑而去。大軍來到距馬邑百餘里的地方,發現沿途有牲畜,卻無人放牧,引起了軍臣單于的懷疑。匈奴在此時攻下一邊防小亭,俘獲了漢雁門尉史。在威脅下,尉史將漢軍的計謀全部說出。原來漢朝皇帝早已遣精兵30萬,命護軍將軍韓安國、驍騎將軍李廣、輕車將軍公孫賀率主力部隊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待匈奴人入瓮。軍臣單于聽後大驚之後繼而大喜,說道:「我得到尉史不上漢天子的當,真是上天所賜」。於是封尉史為「天王」,下令立即撤軍。 漢軍發現匈奴退卻,立即組織追擊, 此時匈奴輕騎兵的優勢展露無疑,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和漢軍主力脫離接觸遠遠將其拋在後面,漢軍步兵望塵興嘆。
馬邑之圍」雖未成功,但卻使漢朝結束了自西漢初年以來奉行的屈辱的「和親」政策,同時也拉開了漢匈大規模戰爭的序幕,同時也暴露了漢軍步兵為主,缺乏騎兵作戰經驗的弱點。
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騎兵進犯上谷(今河北懷來東 南)、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等地。 漢武帝避實就虛,實施反擊,派遣年青將領衛青率大軍進攻為匈奴所盤踞的河南地。
衛青引兵北上,出雲中,沿黃河西進,對佔據河套及其以南地區的匈奴樓煩王、白羊王所部進行突襲,全部收復了河南地。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在河南地設置朔方、五 原兩郡,並築朔方城,移內地民眾十多萬在朔方屯田戍邊。漢軍收復河南地,具有重要 的戰略意義: 抽掉了匈奴進犯中原的跳板,解除了其對長安的威脅,並為漢軍建立了一個戰略進 攻的基地。 匈奴貴族不甘心失去河南這一戰略要地,數次出兵襲擾朔方,企圖奪回河南地區,均未成功。兩年後衛青再次引軍出塞,大破匈奴右賢王,迫使匈奴再次遠遁大漠。後來漢將霍去病率精騎數萬出北地郡,繞道河西走廊之北,迂迴縱深達1000多公里,遠出敵後,由西北向東南出擊,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大破匈奴各部,在祁連山與合黎山 之間的黑河(今弱水上游)流域與河西匈奴主力展開決戰,殺敵3萬餘人,取得決定性勝利。霍去病共俘獲匈奴名王5人及王母、王子、相國、將軍等百餘人,收降匈 奴渾邪王部眾4萬,全部佔領河西走廊地區,給予河西地區的匈奴人以殲滅性打擊。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4366346_1.html/ ]匈奴時代的終結
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衛青和霍去病各領數十萬大軍,分別 出定襄和代郡。當時匈奴各地草場均為漢軍所佔,前有漢軍後有無法生存大漠隔壁荒灘,戰也是死不戰便會餓死。為了生存,匈奴決心和漢軍一戰。匈奴王趙信根據漢軍的作戰特點將輜重全部北移置精兵於後方以逸待勞。
衛青從定襄出塞不久,從俘虜口中得知匈奴單于駐牧的地點,立刻令前將軍李廣與右將軍趙食其合兵一處由東路前進,以掩護自己的側翼並攻擊單于軍的左側背,自己則率主力直奔單于軍的主力,準備從正面迎敵。他率部向北行進干余里,穿越浩翰的大沙漠。抵達漠北後匈奴單于陳兵以待,衛青以戰車環營配置強弩,在車兵,騎兵步兵的配合下對匈奴發起進攻。雙方激戰數日,最終漢軍獲勝。與此同時東出的霍去病軍也在河西走廊重創匈奴,斬殺數十萬。當時匈奴全國人口不過200餘萬可用之兵不過40餘萬,經過連年的征戰消耗到漠北之戰結束時匈奴人口銳減四分之三,可用之兵不過十之一二。
天漢四年,漢軍派大軍18萬陳兵塞北,約匈奴來戰,匈奴單于聞風喪膽,未戰而率部遠遁。自此增經稱雄歐亞大陸北方的匈奴帝國徹底衰落了,匈奴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 最終融入中國歷史的長河中。而向西逃亡的匈奴被漢軍追殺一段距離後越過了阿爾卑斯山進入歐洲,造成了極大地恐慌,不過那已經是後話了。
本文內容於 2010-7-18 23:46:41 被戰犯2014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自鐵血tiexue.net, 本貼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4366346_1.html
推薦閱讀:
※四大美女之「落雁」:皇帝後悔怒殺畫師,兩嫁匈奴親父子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大漠蒼狼——匈奴帝國的崛起
※怎麼看待斯基泰人和匈奴的聯繫?
※一百五十二、匈奴的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