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解析:媽媽的接納重要嗎?
33,我有一個問題:孩子生氣了,媽媽接納他,那麼相同的生氣,他身邊有那麼多人不懂得接納他,或者根本就不需要接納他的情緒,比如老師、同伴、孩子會不會感覺世界上只有媽媽接納他?---ZL
孫越:
這個問題還是比較有代表性的。
孩子生氣媽媽能夠給予孩子接納的話,我們說,媽媽跟孩子的關係才是孩子最初最重要的一個關係,當然也包括爸爸,不能把爸爸也忘了,我也是一個爸爸。孩子就是最初從父母那裡學會如何去處理情緒的,以後遇到相關的事情,他應該怎麼辦。
對於老師與同學跟孩子的關係,與父母跟孩子的關係是不一樣的, 不至於說,孩子只有媽媽接納他這麼悲觀的問題,關鍵是當孩子情緒來了的時候,你是淡定還是暴躁啊?這是媽媽做好孩子的接納的這個工作就可以了。
33:
如果一個孩子,他的媽媽是能夠當一面鏡子的狀態,去鏡映孩子,孩子在處在一個抱持的環境里的。那麼這個孩子跟媽媽的關係,我覺得是有一個很好的親子關係的。
這個孩子在與媽媽這樣的互動中就習得了如何去處理和理解自己的情緒,同時,這樣的環境下,孩子也得到了很好的安全感,就是他已經建構了很好的自體。
當他以後長大,遇到社會上的各種各樣的人,他也穩穩地做自己,不會輕易因為他人的不理解而情緒被打敗;不會輕易因為挫折而做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鬧劇。
因為他早年得到了很好的自我建構,媽媽幫助他建立了完善的人格,他在成長中,以致於成年後,哪怕遇到創傷,他也能夠去積極面對,因為早年的親子關係給了他一個最好的資源。有的人小時候資源不多,所以在最到問題的時候,在遇到別人不理解自己的時候,容易造成創傷。
如果一個人,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是一個缺乏理解與接納的,他一遇到事情就很容易暴怒(用身體和行為去表現這種情緒,比如打自己的頭,比如打別人,比如砸東西……);或者遇到事情就很容易讓自己在情緒里走不出來,跟外界隔離,沉默在抑鬱的世界裡。
在生活中,有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納自己了,他可能就會發狂或者敵對,有的甚至做出反社會的事,或者自殺,但是這個不理解他的人,不過就是一個導火線,是一個外在的原因,如果 不是A,還會可能出現許許多多的B,最終讓他這樣的,是他自己的內源性,這個內源性,跟他的人格有關。
這個世界不是真空罩著的,孩子以後會面臨很多的人與事,他如何去周旋面對,還是回到母嬰關係上來。從母嬰關係習得的。
。
ZL:
謝謝,我明白了,媽媽 相當於一個基礎,基礎打好了,他自己會成長的。
問題2由於阻止孩子做某件事情,孩子情緒來了哭鬧,我接納她的情緒,她也肯定是這個原因哭鬧,但是她還是要做我們阻止的事情怎麼辦?
孫越:
非常好的問題。
阻止孩子做某件事,是什麼事,這點很重要。
孩子在3-6歲的時候,會有第一逆反期,
原來是身體的原因,有天能跑能跳了,他有一個感覺就是我長大了,他就會本能地想自己操縱自己,
有的人認為孩子什麼都懂,有的人認為孩子什麼都不懂。
我想告訴大家,孩子懂什麼,不懂什麼
孩子懂情緒,道理,言語,
有一個不懂的,就是預測能力。
孩子沒有預測能力,不知道這個事情是會造成什麼後果,不知道摸插座會有危險,這些事情是要拒絕孩子做的,這是可以阻止的,因為這是為了他的人生安全考慮,這是第一個層面的。
第二個層面,在叛逆期他有一個特徵,就是你不讓我做的事,我非要自己做,這是要尊重孩子的,我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在第一逆反期,你能充分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的時候,他到了第二逆反期(青春期)就不會有太大的逆反的,所以人這一生會有逆反一次的,不在這個3-6歲,就在青春期的時候。
有一個電視劇,叫北京青年,他們工作都好好的,小時候是乖乖女乖乖男。後來工作後,就想去逆反一下。
不違反三大原則,能給予孩子尊重的話,就給孩子尊重吧。
這三個原則是:
1不危害自身的安全 (做危險的事)
2不影響不打擾到別人(比如別人在午睡,你在大吵)
3不破壞環境,不影響社會規範(比如亂扔東西啊)
33:
孩子總是以探索的行為來發現這個世界。這個探索的行為就是我們大人認為的「搗亂」。
我記得有一次,我去我的朋友的單位,她是在一個食品安全檢查局工作的。我第一次去她工作所在的實驗室里,我被那些淋漓滿目的瓶瓶罐罐所吸引了,好多的小玻璃瓶子,好多的實驗管子,還有一些我說不上來的正在培養的「細菌」放在一些特別的地方里。
我好興奮,我摸摸這個,我動動那個,我不時地拉我的朋友過來,給我做介紹,這是做什麼的,那個呢,然後呢?
我的朋友非常有耐心地給我一一講解。
我那天,覺得得到了很大的滿足。我突然在想,我這個行為,不就是孩子的面對這個新奇的世界好奇嗎?
總是忍不住動一下這個,問一下那個,
這些的謂的「好動搗亂」不過就是在探索世界啊,
我好像在那一刻更加深刻明白了孩子的這種行為了。
他不是在搗亂,只是用自己的雙手在發現這個世界啊,
可是我們理解他了嗎?
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違反了基本的原則,(什麼原則,也是上面所說的蒙台梭利的三大原則),我是允許孩子去做這些那些的。
我們總是跟孩子說,不要做這個,不要動那個,不要碰這個,不要摸這個.....
然並卵。
好像沒有什麼用,你跟孩子說,別動!他動了,你跟孩子說,不碰!他碰了。
怎麼說,孩子才會聽呢?
正面引導,直接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而不是只是嘴裡吼著,不,不,不,不,
整天都聽著大人在禁止不,不,不,你覺得,孩子會是怎麼樣的?真的會合作嗎?作為一個大人,估計也不會乖乖就範吧。
如果你想讓孩子吃飯的時候對著碗,別說「不要把飯灑桌子上」
應該說:如果你吃飯的時候,下巴對著碗,你會吃得更乾淨的;你是一個吃飯很乾凈的孩子。
如果你想要孩子看電視的時候後面一些,別說「不要站那麼前!」
應該說:「你站後面一點吧」
如果你想要孩子合作去洗手,不要說「別再玩了,不準玩,馬上去洗手」
應該說,「你是現在去洗手呢,還是1分鐘後媽媽帶你去洗手」
有的時候,遊戲是一個很好的幫助孩子配合你的方式,你想要他去做某事,你可以用遊戲的方式啊,
(等下分享一個關於如何遊戲的小故事)
但是如果一個孩子,他正在做的事,真的是不可以的,他不斷哭訴的時候,我只有五個字:溫和而堅持。
就是不帶敵意地去堅持你的原則,不批判,不攻擊,就可以了。
來自給力媽媽的分享:
今天早上給力不肯洗臉刷牙,他說我討厭這個工作。
(誰都有不願意做的事,或者在某個時期,就是不願意做某件事),
想起遊戲力的「同理心」
我說:我也挺討厭洗臉刷牙的,每天都得洗臉刷牙,真是很煩!要是有人能發明個洗臉機器人就好了,每天可以幫我們洗臉刷牙,哇,想想感覺就很好!
這時他來了興趣,在發明一個摸香香的機器人兒,洗完臉還能幫我們抹香香,那就更好啦!
我說:「是唉你怎麼想到的,這個想法真棒!」
我兩邊說邊走到洗手間。
他接著說:「在發明一個機器人幫我們擠牙膏,在發明一個機器人幫我們接水!」
似乎過足了癮!我假裝機器給他擠牙膏,給他接好水,假裝機器人聲音說:主人請刷牙!他得意極了!
我說:等媽媽老了你要發明機器人,幫媽媽做這些事情,想想就很棒!
他說好,我還要發明飛機和和諧號,帶著你旅遊去。
就這樣很愉快的我們完成了刷牙和洗臉。
以上內容,來自於微課的內容整理,為原創。
兒童夢想屋,與你一起更好地成為自己
我是33,我的微信號是404709324(暗號夢想屋)
推薦閱讀:
※最全的50個手相紋路解析
※巳時命運解析
※「武神」趙子龍全解析:被誇大的英雄與被忽略的凄涼
※八字地支刑沖合害、克害斷語解析【2】
※12生肖全解析之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