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隆基人權理論建構後記

羅隆基人權理論建構後記作者:政右經左 2010-06-29 21:54 星期二 晴  後 記     無用書生:    後記載《中國現代人權論戰——羅隆基人權理論建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4月版。 拙著是在我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和整合的結果。終於付梓於世,感嘆唏噓,實為不易。選擇此項研究作為本人專攻課題,由來已久。不僅因為羅隆基與本人有鄉梓之誼,而是更在於研究羅隆基人權理論具有非常高的學術價值。這是本人堅持研究這個課題的內在動力。     1999年9月入中山大學近代中國研究中心師從林家有教授攻讀博士學位,便選擇羅隆基人權理論研究作為學位論文。為了此項研究本人先聯繫羅隆基的後人以及羅隆基家鄉江西省安福縣誌辦查詢材料,但收穫不大。在廣州,本人先後在中山大學圖書館、省立中山圖書館以及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圖書館收集有關資料,複印了《新月》月刊等有關羅隆基人權論戰材料。北京等地曾經是羅隆基的活動中心,本人曾於2000年北上先後在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資料室、清華大學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與首都圖書館查詢和收集資料,斬獲頗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期間,本人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李玉剛研究員陪同下拜訪了20世紀40年代雲南民盟支部當時輔佐過羅隆基、後任民盟中央常委的金若年先生,金若年先生的口述與回憶,使本項研究獲得了一些重大收穫。在收集羅隆基材料八個月期間,真正感受到作為一個歷史學學者之不易。本人原定於2002年6月如期完成博士答辯,但想進一步充實與完善這項的研究,便推遲至2004年6月完成答辯。在此期間前後,本人先後在《廣東省社會科學》、香港《二十一世紀》、《開放時代》、《政法論叢》、《河北法學》、《太平洋學報》、《社會科學論壇》、《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南方論刊》等期刊上發表了有關羅隆基學術論文。    遲至今日,拙著的出版權且作為這項研究的總結,雖然留有遺憾,但彌珍的是本人以往學術的足跡,反映了當時的思考,頗費心力與不易。 拙著主要是從中國近現代史角度來展開論述的,受歷史學科的影響,主要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都是歷史學方法,所以拙著嚴格來說是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成果。由於羅隆基人權理論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到哲學、法理學、政治學等學科,自覺不自覺運用了一些政治學、法理學的知識來進行研究,從某種意義老說,也可以說是跨學科的交叉研究。從事羅隆基人權理論研究後,本人覺得法哲學、政治學、法理學很有興趣,與自己思考方式與思想底蘊非常吻合,特別是入廣州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從事研究以來,沒有想到自己從歷史的魚塘跨入到法學魚塘,可謂歪打正著。對一個原來從事研究近代中國人物與思想的我來說,研究人權理論問題難度也頗大,須指出的是,本人碩士論文是研究梁啟超憲政思想,使得我能夠在研究羅隆基人權理論時具有某種理論的對接與兼容。為了更好研究羅隆基人權理論,我在繁華喧囂的天河北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陋室挑燈苦讀了幾年法學論著,為此項研究打下較為堅實的理論基礎。沒有意料的是,作為此項研究的一個副產品,本人憑著這些法學理論與知識,還通過所謂「天下第一難考」的全國司法考試。從某種角度來說,社會科學諸學科之間的融通與借鑒,使得學術研究更具有寬闊的知識與視野,有利於學術上的多樣性統一。    時至今日,本人對歷史學科有了一種新的體認,我以為歷史是客觀的,歷史學卻是主觀的。歷史是諸學科基礎性學科,是研究的平台與方法。以研究羅隆基人權理論為例,我可以把歷史作為平台與背景,重點論述政治學、法學知識,即羅隆基的人權理論以及體系。換言之,所謂歷史視角,既可是一種方法又是一種研究的實體,關鍵是側重點的問題。以往史學界,歷史學往往側重於內容實體的研究而忽略歷史學本身也是一種方法。尤其對跨學科的交叉研究而言,如果僅僅側重歷史流程的研究,不對其他涉及的法學、政治學內容論述,勢必會影響到其學術的價值。就此而言,本人採取把羅隆基人權理論研究放在當時的時空與語境之下,轉換方法與視角來從事研究,或許是對歷史學研究一種創新。拙著作為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成果,卻要呈現給法學界的諸位師友,本人實為誠惶誠恐,不知是否有所增益諸位師友於萬一。權當是本人原來學術研究階段成果的一個交代。     誠然,在本人研究的過程當中,亦是一個自我升華的過程。雖不敢說新意迭出,但的確有所體悟。正如徐顯明教授所言,法治是法律的皇冠,人權是法治的明珠。法治的真諦是人權。[1]研究羅隆基的人權理論,就是要在歷史中彰顯人權的珍貴。羅隆基倡導人權,主張法治等思想,至今仍有穿透力,但其命運卻是悲劇。這一現象值得玩味!曾記得高爾基說過:你追求什麼,你就是什麼!頗具寓意。的確,人生處處都面臨著選擇,而選擇什麼,卻決定著、規定著一個人的本質。羅隆基既然選擇追求人權理想,就要為人權奮鬥作出犧牲。蒙田云:性格就是命運。羅隆基的性格如此,或許命運就該如此。當然,也許換一個環境和條件,或許結果可能不一樣。路雖成夢,夢亦是路。 人物研究,易學難工,要達到一種境界殊難。本人研究羅隆基人權理論旨在歷史語境中把握人物與其思想,力圖在學理上闡述其內在的邏輯,給予其一個客觀的定位、論證與評價。由於資料的闕如,拙著在諸多若干問題上未加展開或論及,更由於本人學養功底所囿,拙著也存在不少紕漏與瑕疵。比如,如何使史學與法理學更好地銜接起來,做得還很不夠,這並非套話。敬請學界師友包涵之。 文本完成,意味著作者已「死」。也許文本自有命運。本人願意接受學界的批評。對於本文不足之處,文責自負。來日已非方長,無須揚鞭自奮蹄。[2]這是目前的心態,本人將秉承學術興趣,繼續努力,為中國的人權學術研究盡綿薄之力。 是為後記。     無用書生 2003年5月初稿於廣州天河北 2008年9月終稿於廣州麓景陋室   --------------------------------------------------------------------------------  [1]徐顯明主編:《人權研究》(第一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頁。   [2] 張磊:《孫中山論》,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99頁。分類:紀念羅隆基
推薦閱讀:

0、胡一鳴算命理論系統總結
蔡守秋:環境資源法研究要增強理論自信
天干地支基礎理論(上)
《河洛理數》窮探/八字格局辨別的基本理論
大六壬金口訣科學理論價值論述

TAG:人權 | 理論 | 建構 |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