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化的基因不折不扣的鎖定在易經中
《易經》不但是我國最古老的經典,並且自古以來就被備至推崇,尊為「群經之首」。
《易經》有三大理論精華:1、陰陽對立統一:任何事物都存在著陰陽兩個面,即對立又統一,互根互換。2、五行生剋制化:將世上一切事物都歸類於水、火、木、金、土五類,它們相互制約相互生成。3、天人合一:人和宇宙信息全息,互補調諧。
《易經》還有三個原則:1、不易:任何一種事物總是常常處在相對穩定狀態中,這時事物內部陰陽兩個對立面處於相對穩定之中。2、變易:任何一種事物,當它內部陰陽雙方在矛盾鬥爭中,由量變必然會出現質變。3、簡易:宇宙間天地自然法則本來就是簡樸平易的。
《易經》有三大法則:1、理:即易理。易經中的哲理,探討宇宙人生的能變,所變與不變之原因。2、象:《易經》中用卦象、爻象來表現世界生成發育萬有現象,從中尋求其變化的原則。3、數:河洛理數,是現象中的數理,推演它的變化過程,而知人事與萬物的前因和後果。
掌握了《易經》的三大理論,明白了三個原則,就可以用三大法則來認識事物,適應事物,依據易經的法則來察往彰來,索隱探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而易經的卦爻是古人綜合考察宇宙萬事萬物而提煉、抽象出來的符號,經歷了「仰觀」、「俯察」的漫長過程。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中華文化來源於卦爻符號,卦爻符號能體現出中華民族先賢的原始觀念,中華文化可以說就是通過對卦爻的逐層剖解形成與發展的,也就是說「卦爻」是中華文化基因的一部分,那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也就無可厚非了。
易學說白了就兩大功能:其一認識論,即如何認識宇宙自然、社會和人生;其二方法論,就是採取如何的態度、方法和手段來適應或改造自然、社會和人生,求得最好的生存和發展。「任何事物都由矛盾著的兩個對立面組成,它們即對立又統一,在一定條件下無不向著自己的對立面轉化」。其闡述的唯物認識論的基本法則就是先賢的唯物世界觀,是易學思維的基本觀點。所謂兩個對立面即事物兩種陰陽對立的屬性,八卦中無不充斥著陰陽對立面,事物發展變化皆由陰陽對立面的相互轉化而形成新的對立統一。某偉人的「矛盾論」即是易學的認識論,而「實踐論」則是易學的方法論。
故此只要充分理解「矛盾論」與「實踐論」,掌握《易經》的三大精華論,弄明白三個原則,利用三大法則,君既入室且登堂,儼然已知中華文化的個中三昧了。
推薦閱讀:
※華夏治理之道與儒家憲政丨秋風
※華夏詩苑-詞格簡表-長調
※張文木:喀什蘭州穩,華夏西域安
※華夏皇帝漫談之漢高祖劉邦 劉邦一句話,竟改變了楚漢相爭重大的格局!
※婚禮濃縮了華夏禮儀文明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