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太極拳的文練和武練
浦漢健先生認為傳統太極拳有文練與武練之分。他說:「文者,體也,武者,用也。體為用之本,用為體之能。譜雲:『文無武之預備,為之有體無用,武無文之侶伴,為之有用無體。如獨木難支,孤掌不鳴。』點明了文練和武練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關係」。
何為文練?作者說:「文練又稱文功,屬行功技法,為陰,性柔,主修內功。太極拳的文練,是通過意念、呼吸與動作、速度的有機而合理的配合,煉精氣神意。文練可起到舒筋骨、活氣血、平穩人體陰陽,練就丹田內氣的作用,達到強身固本的目的」。
作者認為:「文練法,是內家拳修鍊中高層次的練法,因其主修『內』,即『內煉一口氣』,故初看上去,肢體動作顯得舒緩柔和,松活圓轉且又沉穩,一般不表現出快捷緊湊、剛勁的外形,更無明顯發勁的動作,雖與現在流行的太極拳健身練法頗為相似,但在本質與練法上並不相同」。
「太極拳傳統練法如練書法,不僅每招每式的起承轉合要講究,更注重意念與呼吸的配合、呼吸與動作的協調、動作與速度的相應,即不僅講『外三合』、『內三合』,而且要『勢勢存心揆用意』」。
作者還認為「出汗是練出功的標誌之一。練功出汗與因天氣熱或其他運動而出汗是有本質區別的,他是營、衛二氣作用的結果,即使冬天躺在床上練功也能揮汗如雨」。
「太極拳的文練以練意為核心,以練出內氣、增長內勁為標誌,以強身固本、防身自衛為目的,他是傳統武術的一種修鍊形式,但絕不是健身操。文練雖然是以練內氣為主,可是在行功走架時每招每式仍講究技法,因此比單純的武練高級得多,雖為文練,同時又是最高級的技擊練法」。
何為武練?作者認為「武練又叫武功,屬應敵技法,為陽,性剛,重在練技。武練,是傳統武術的基本練法,是基礎。他是以技法為主的訓練,屬應戰技法。太極拳的武練法強調功架的工整,細節的變化,方向的正確,角度的巧妙,勁力的深厚」。
「武練法除了套路訓練,還有單式、發勁、發聲,以及對接、喂拳訓練,也要練習排打等。但所有武練的內容都是科學的,不違背生理特點的。如適當地練習打沙袋,主要是感受技擊中的應力,絕不是硬打蠻幹,以打出一手老繭為『功』」。
談到文練與武練的關係時,作者認為:「無論文練還是武練,都應在明師指導下進行,特別是初學啟蒙時,老師更為重要。要真正學以致用練好太極拳,提高太極拳藝,就要文練、武練兼重,遵循兩者對立、互根、消長、轉化的規律。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拳術之道,一文一武;技法之道,一陰一陽。其中包含一柔一剛、一內一外、一功一技、一靜一動等變化。技法上不變是相對的,暫時的,變化是絕對的,不斷的。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陽盡陰生,陰盡陽長。陽中有陰,陰中寓陽,陰陽互生,復又互長。理為互根,轉化消長。文練為陰,武練為陽。陽為陰生,陰為陽長。文武兼重,體用俱強。
「太極拳的文練和武練說到底是要練好內功,提高拳技,達到功與技的高度統一,這一點和其它拳術是一樣的。有功無技難成藝,有技無功渾身空。功技合一,不可偏廢,這才是練好太極拳和其它拳術的正確途徑」。
推薦閱讀:
※練太極與不練太極,為什麼在XXX上相差這麼大?
※無極樁和太極樁
※孫氏太極拳八大特徵
※第978期:和式太極拳代理架「理」之分析
※太極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