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德剛:毛澤東最難忘的幾份調研材料

倪德剛:毛澤東最難忘的幾份調研材料 倪德剛 · 2016-08-24 · 來源:主人公網 0 收藏(0 評論(0) 字體: 大 / 中 / 小 【摘要】「衡山」調研,毛澤東得出了中國革命必須發動農民的結論。「永新」調研,毛澤東得出了農村包圍城市的結論。這兩次典型調研,毛澤東當然不會忘記。考察毛澤東湖南五縣和江西兩縣調研丟失的七份材料,追憶毛澤東與七次調研相關的幾篇精典篇章,目的是:共產黨人要永遠繼承和發揚毛澤東深入群眾調研的不怕苦精神。

  材料真實決策才能正確。決定中國革命道路的正確選擇,大多源於毛澤東親自調研得來的材料。毛澤東說:「我過去做過湘潭、湘鄉、衡山、醴陵、長沙、永新、寧岡七個有系統的調查,湖南那五個是大革命時代(一九二七年一月)做的,永新、寧岡兩個是井岡山時代(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做的。湖南五個放在我的愛人楊開慧手裡,她被殺了,這五個調查大概是損失了。永新、寧岡兩個,一九二七年紅軍離開井岡山時放在山上的一個朋友手裡,蔣桂會攻井岡山時也損失了。失掉別的任何東西,我不著急,失掉這些調查(特別是衡山、永新兩個),使我時常念及,永久也不會忘記。」

  這些材料不僅對毛澤東個人成就偉業重要,而且對於我們黨干成大事業更重要。

楊開慧與湖南五份調研材料

 

  1925年2月6日,毛澤東同楊開慧攜毛岸英、毛岸青回韶山,在家鄉搞了幾個月的農村調研,寫出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7年年初,毛澤東又到湖南農村花一個多月時間搞調研。對於這次調研原因和目的,毛澤東說:「我做了四個月的農民運動,得知了各階級的一些情況,可是這種了解是異常膚淺的,一點不深刻。」「後來,中央分工我管理農民運動。我下了決心,走了一個月零兩天,到了長沙、湘潭、湘鄉、衡山、醴陵五縣。」

  毛澤東湖南五縣調研是從1927年1月4日開始的,他是以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身份下鄉考察農民運動。行前,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專門召開常務會議,決定派省黨部監察委員戴述人陪同,並「通告各縣黨部,要求協助作好考察工作。」2月5日,毛澤東歷時32天的湖南五縣考察結束,回到長沙。

  1927年2月12日,毛澤東由長沙到武昌。下旬,楊開慧帶毛岸英、毛岸青和保姆陳玉英到達武昌,與毛澤東住在武昌都府堤41號。

  在武昌期間是楊開慧幫助整理了毛澤東的調研材料。據《楊開慧傳》介紹:當時楊開慧正懷孕在身,在照顧兩個幼子的同時,把毛澤東帶回來的調研材料進行分類、選擇、綜合,然後用毛筆工整地抄寫在紙上。毛澤東根據楊開慧整理的材料,撰寫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2月20日兩萬多字的報告終於寫完。3月5日報告陸續公開發表。期間,毛澤東籌備秋收起義,8月31日凌晨離開楊開慧,去安源發動秋收起義,從此成永別。

  毛澤東所說的「湖南五縣調研材料損失了」指的是:湖南五縣調研的原始材料和經楊開慧整理過的材料。好在這些材料的精華體現在後來公開發表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之中。楊開慧1930年10月被捕,同年11月14日被殺害。妻子被害了,調研材料自然也就沒了下落。毛澤東得知楊開慧犧牲後,寫下「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江西「兩縣」調研與井岡山根據地

  秋收起義後,毛澤東上井岡山之前搞了一次江西永新縣調研,上井岡山之後又搞了一次江西寧岡縣調研。

  「永新」調研與上井岡山。《毛澤東年譜》記載:10月中旬,毛澤東在永新縣水口村一帶開展社會調查,了解羅霄山脈中段周圍各縣的敵情、階級狀況、土地佔有情況、地理環境、物產資源等。通過調研,「放棄了準備退往湘南的想法,堅定了在羅霄山脈中段建立革命根據地的主張。」

  毛澤東做任何事情,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搞了「永新」調研,毛澤東心裡有了底,他下決心上井岡山搞革命。「永新」調研不久,10月23日秋收起義部隊被打散,「毛澤東率團部與特務連撤退,一直跑到井岡山南麓,收集失散人員40多人。毛澤東率領這一部分隊伍向井岡山轉移。」10月24日,上井岡山前,毛澤東向部隊作動員講話,明確提出:「上井岡山要建立根據地,要求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眾及王佐部隊搞好關係,做好群眾工作。為此,宣布工農革命軍三項紀律: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個紅薯,打土豪要歸公。當晚,率部隊上山到達大井,受王佐及其部隊的歡迎。」

  這就是說,毛澤東上井岡山的準確日期是1927年10月24日晚。由此,中國革命走上了新道路。可以這麼講,沒有「永新」調研,毛澤東就不會上井岡山建立根據地;沒有井岡山根據地,就沒有1928年4月24日「朱毛」會師,沒有「朱毛」會師,就沒有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

  「寧岡」調研與建立井岡山根據地。「寧岡」調研是毛澤東上井岡山之後,首次進行的深入調查。對於這次調研《毛澤東年譜》只是簡要記載:1927年11月「對寧岡縣作詳細調查,寫下寧岡調查。」從《年譜》對毛澤東寧岡調研後的活動記載和有關文獻來看,這次調研對於中國革命的成敗至關重要。上了井岡山之後,面對艱苦的自然環境和敵人的多次圍剿,人們必然要提出,紅色政權能否存在下去,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等問題。1928年10月5日毛澤東寫出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系統闡明了紅色政權能夠存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同年11月25日毛澤東又寫了《井岡山的鬥爭》,進一步論述武裝割據等問題。1929年12月寫了《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批評了黨內八種錯誤觀念。1930年1月毛澤東寫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直接得出了中國革命必勝的結論。1930年5月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明確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永新」調研,使毛澤東下決心上井岡山;「寧岡」調研,使毛澤東下決心建立井岡山根據地。這兩次調研對毛澤東選擇中國革命正確道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至於毛澤東說,江西兩個調研材料放在山裡的「一位朋友」手裡,這個朋友到底是誰,既沒有史料記載,毛澤東1931年以後也沒有再提及。

「衡山和永新」調研的特殊意義

  

  「失掉別的任何東西,我不著急,失掉這些調查(特別是衡山、永新兩個),使我時常念及,永久也不會忘記。」毛澤東為什麼單獨強調,「衡山和永新」兩個調研材料呢?「衡山」調研,是湖南五縣調研之一。「永新」調研是江西兩縣調研之一。因為這兩個原始材料丟失了,只能根據《毛澤東年譜》和相關文獻分析一下這兩次調研的特殊意義。

  「衡山」調研與中國農民革命。毛澤東反對走馬觀花式調研,他歷來主張下馬觀花、駐足觀花,抓典型調研。「衡山」調研是典型的「解剖麻雀」。從《毛澤東年譜》記載來看,「衡山」調研與湖南其他四縣調研相比,調研時間最長、調研的內容最豐富和最細緻,收穫也最大。「衡山」調研用了8天時間。一共調研了三鄉,在衡山縣城召開了四次座談會。

  「在衡山縣城期間,還兩次視察縣農民運動講習所,同學員座談;視察縣總工會、女界聯合會和城郊農村,了解衡山工、農、青、婦、商等各界情況。他把考察到的情況和各種數據進行分類、統計、分析,當他從統計表中看出貧農在農會中佔百分之九十時,很高興。」毛澤東衡山調研的結論是:「衡山縣鄉農民協會職員,赤貧階層佔百分之五十,次貧階層佔百分之四十,窮苦知識分子佔百分之十。這個貧農領導,是非常需要的。沒有貧農,便沒有革命。若否認他們,便是否認革命。若打擊他們,便是打擊革命。」毛澤東的結論,為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永新」調研與中國革命道路。毛澤東的中國革命正確道路不是一下就找到的。秋收起義的真實目的是攻打長沙,奪取大城市,走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這是當時中央的命令,毛澤東不得不執行。起義後,毛澤東率領部隊打了幾座縣城,連連失敗。1927年9月19日起義部隊到達瀏陽文家市,當晚,毛澤東在一所學校主持召開前敵委員會議,討論起義部隊進攻方向問題。會議經過激烈爭論,否定了師長余灑度等堅持的「取瀏陽直攻長沙」的意見,「在總指揮盧德銘等支持下通過了毛澤東關於放棄進攻長沙的主張,決定轉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山區,尋求落腳點,以保存實力,再圖發展。這是從進攻大城市轉向農村進軍的新起點。」這就是黨史上著名的「文家市轉折」。

  既然決定到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山區,尋求落腳點,那麼,具體到哪個山頭落腳?井岡山總面積4000平方公里,毛澤東當時心裡根本沒底。「永新」調研同樣是典型的「解剖麻雀」。毛澤東1927年10中旬若不詳細搞清永清縣周圍各縣的敵情、階級狀況、土地佔有情況、地理環境、物產資源等。他決不會冒險上井岡山。他若不事先搞清袁文才、王佐的底細,他也不會貿然上井岡山。「永新」調研是決定中國革命道路抉擇的關鍵摸底。

  「衡山」調研,毛澤東得出了中國革命必須發動農民的結論。「永新」調研,毛澤東得出了農村包圍城市的結論。這兩次典型調研,毛澤東當然不會忘記。

  考察毛澤東湖南五縣和江西兩縣調研丟失的七份材料,追憶毛澤東與七次調研相關的幾篇精典篇章,目的是:共產黨人要永遠繼承和發揚毛澤東深入群眾調研的不怕苦精神。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雲風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wyzxwk0856)

推薦閱讀:

毛澤東如何穿鞋
【茶聊憶聞】1975毛澤東寫給周恩來絕筆詩
[轉載]毛澤東同志出生時辰考證
毛澤東祖上風水探秘(二)
紀念毛澤東 | 毛澤東和中國現代化的啟動

TAG:材料 | 難忘 | 調研 | 毛澤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