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水都上哪去了? 上:北方本是水鄉

水都上哪去了? 上:北方本是水鄉作者:alexmaoist

題記:昨晚給家裡打電話,父母還在澆地,家鄉除了一場二指深的小雪之外,再無降水,父母都已年逾六十,仍要下地勞作,晚上父親還要抱著被子去看電線。作為不孝子,父母養育二十多年,卻不能在身旁替父母分擔辛勞,心中甚是愧疚,哀痛……

上文說到北方的水都哪去了?原來只是對這個問題有簡單的思考,但是認真研究發現,這個問題太大了,遠不是我的知識結構所能回答的問題,所以我僅就個人接觸的材料和自己的一點思考做簡單的陳述。

中國的北方如今頻遭乾旱襲擊,但從歷史上看,直到近二三十年前,中國北方一直是豐水地帶。

河南簡稱「豫」,其意即為一個人牽著一頭大象,而在我的家鄉,一個舅舅挖沙子的時候就曾挖出一副大象化石。在商代,河南地區還是暖濕的亞熱帶氣候。或許你會說這個歷史太久遠。但直到幾十年以來,整個北方地區都是濕潤多水的,缺水的北京曾經河網環繞,湖泊遍地,水甘土厚,林木鬱鬱蔥蔥……地理學上,這裡曾被稱為「北京灣」,其湖光山色,遠勝千年後今天的水城威尼斯。只不過現在北京嚴重缺水,眾多帶水的地名如今只能成為歷史遺迹了,連「海淀」都被孔慶東諷刺為 「每定」了。

曾經的頤和園西面(感謝王訸的照片)

關於整個北方原有的水狀況,蘇拉密的《萬流歸海見桑田---從華夏5000年農耕文明的大視野仰望毛澤東》一文有比較詳細的描述,高粱在我國糧食種植史上歷史悠久,從西周早期一直延續到20世紀70年代。曾經我以為「青紗帳」指的是玉米地,一直疑惑玉米雖然可以藏人,但畢竟還不夠高,後來才知道「青紗帳」是華北平原曾經廣泛種植的高粱,我的家鄉地處平原,但在解放前土匪也經常出沒,原來不知其何處藏身,現在想來,遍布的高粱地不僅能成為打鬼子的游擊隊的藏身處,在原來當然也是土匪們橫行的重要屏障,不然土匪為什麼被稱為「杆子」呢?

但是,今天的華北平原高粱卻極為少見,種植了幾千年的高粱為何退出歷史舞台?蘇拉密一文認為:由於華北平原大量的地表水的存在,導致華北平原長期存在嚴重的水澇與鹽鹼,導致其他的糧食作為難以大面積種植,高粱雖然難吃,但是具有耐乾旱,耐水澇,耐鹽鹼的特性,大面積種植高粱正是針對這種生態的必然選擇。而正是因為毛澤東時代的中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大片大片窪地得到改造,鹽鹼得到治理,使大片的土地能夠種植更好吃的水稻和小麥,所以今天高粱在華北平原鮮難一見。

好了,今天我們不討論毛時代水利建設的問題,在蘇拉密一文中,從農村聚落的變遷,「村」和「庄」來歷的不同,「走過一窪又一窪 ,窪窪地里好莊稼」,窪的廣泛存在,證明了華北平原直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還存在大量的窪地和水泊。

而就我的家鄉而言,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小村子都是河流環繞,堪稱魚米之鄉的。村子四面皆水,用的也都是壓水井。小時候,東邊的大溝里長滿蘆葦,西邊的大溝里泉水潺潺,南面的大溝里還有漁船和鸕鶿。村子的北面曾經有一條高架水渠,用於灌溉村子最好的土地,我原來奇怪從何引水,後來問過長輩才知道,當時村北的溝里水還很大,水渠是為了引那裡的水的,不過後來大溝乾涸,水渠也就廢棄了。

家鄉附近的金鐘寨,這裡原來是護寨河

再看看我們那裡的村名,司窪,河裡王,河范,蛤蟆窪,龍占窪等等,莫不與水相關,在蛤蟆哇,河范附近,聽叔叔說原來地下水位非常高,在地里挖一個大坑就能集上水。

上邊說了這麼多,無非都是要向大家證明原來我們華北平原也是河道縱橫,水塘遍布的,如今的我們已經很難想像這種景象了。就像我們難以想像如今火車串流不惜的北京站曾經是流水潺潺的高粱河,難以想像八十年代從北航去地質大學可以踩著稻田的田埂走……

今天的華北平原卻是一片河流斷流,池塘乾涸的景象,「紅旗渠」因河南河北爭水問題曾經被河北一方炸開,曾經洪水泛濫的「無定河」如今變成了「永定溝」,曾經碧波蕩漾的「華北之腎」白洋淀也乾涸了,連母親河黃河如今也僅僅是保持著象徵意義的不斷流,地表水消失了,地下水也嚴重超采,中國又創造了一項世界第一,華北平原由於地下水超采出現了橫跨京、津、冀、魯、豫的世界級超級大漏斗,「超級漏斗、地沉降、地裂縫、海水入侵、鹹水下移、海水倒灌」等令人驚悚的詞語頻頻出現在華北水危機的文章中,華北多個城市都在使用千年才能循環一次的深層地下水。

我曾經騎車從北京到鄭州,一路經過永定河,唐河,大沙河,磁河,滹沱河,渚河,滏河,漳河,要麼沒水,要麼是污水,沒有一條健康的河流。

我的家鄉也是一樣,井越打越深,原來用的是手壓就能壓上來的壓水井,後來幾乎各家各戶都自己打了數十米深的機井。原來灌溉是從河裡抽水,現在都是用機井抽水。家鄉附近的河溝大多都有十幾米深,看到乾涸的河溝和溝沿上一層一層的水退的痕迹,我真是很難想像這裡的河流竟然會有這麼深,水會有這麼大。

好,說了這麼多,下面我們來切入正題,水上哪去了?

請看下文:毛時代興修水利是北方大旱罪魁禍首?轉自:大學網 -新青年 新文化 新主流!水都上哪去了?中:毛時代興修水利是北方大旱罪魁禍首?來源: 大學網

題記:北京下雪了,連忙給家裡打電話問問家裡下雪沒?媽媽說下了一點,但根本不夠,下著雪還有人在地里澆地呢,我們家的地已經澆完了。

(接上文)好,說了這麼多,下面我們來切入正題,水上哪去了?

本人並不是水問題專家,以下觀點僅僅是參考網路上的文章和本人的見聞做出的一點思考。

對於北方為什麼乾旱,主流觀點無非以下三種:

1、大的周期性氣候變化,降水減少,氣溫增高;

2、工業與城市用水增多;

3、森林植被減少。

以上三種原因必然會造成水源減少這是毋庸置疑的,但以上三點不足以解釋北方在短短一二十年中急劇乾旱的原因,蘇拉密先生的文章對以上三種原因都做了深入的分析,他認為以上這些因素不僅不是導致「水荒」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甚至根本就是反面原因。比如,農業一直以來是用水大戶,城市與工業的擴張增加了用水,如果排除水污染的因素,除開人口因素,同樣面積的城市恐怕比同樣面積的農田要節水。

結合蘇拉密的研究,本人認為造成北方近些年急劇乾旱的主要原因是大面積的灌溉農業,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不合理的灌溉農業。

灌溉是根據作物的需水要求,人為的向農田補充水分的水利措施。我國廣大的北方農業區降水時空不均衡,且降水量小於蒸發量,均屬於灌溉農業地帶。人類農耕史將近1萬年,灌溉農業的出現是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人類文明大多起源與大河沿岸,現在世界40%的糧食產自於灌溉農田。幾個主要的灌溉大國 ——美國、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灌溉農田面積佔到世界灌溉農田面積的一半以上。在中國,灌溉農業也有近5000多年的歷史。縱觀中國歷史,強盛的王朝大多重視發展水利工程,完善的水利工程才能保證農業收穫,進而保證國家的穩定。

據鄧拓《中國救荒史》的統計結果,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1937年,旱災共1074次,平均約每3年4個月便有1次;水災共1058次,平均3 年5個月1次(《鄧拓文集》第二卷第41頁,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就災害的後果而言,「旱災一大片,水災一條線」,因此旱災引發重大饑荒的頻次以及由此導致的人口死亡規模,非其他災害所可比擬。自漢代以來,因各類自然災害導致的求生性食人事件經常周期性發生,而其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以上是由乾旱引起的。1942 年夏到1943年春,河南大旱,夏秋兩季大部絕收,死亡300萬以上,災民1500萬,「寥廓中原,赤地千里,餓莩遍野」、「人相食」,馮小剛今年準備新拍的一部電影《溫故1942》即改編自河南作家劉震雲描述1942年河南大旱的作品,那次大旱留下的傷痛至今可見,當年姥姥和鄉親們到山西逃荒,在施粥的粥棚里差點被踩死,村裡的幾個老人前幾年才從山西回家……

毛時代的偉大之處之一就在於通過國家動員、組織廣大人民群眾對大江大河進行徹底治理,大力興建農業蓄、排、灌水利工程,一舉改變了險惡的農業生態。不僅解決了先民們多年幾千年未解決的「排澇」這個核心問題,完成了對大面積低洼、鹽鹼地的開發,並且通過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將大片的耕地改造成旱澇保收的豐產田,完成了中國人幾千年的夢想,其意義不遜於大禹治水,同時堪稱世界農業發展史上的典範。

但灌溉農業本身並不是可持續的,灌溉的本質是支取環境水源補充農田。環境水源取決於大氣降水等氣候、地理因素。也就是說,在特定區域內,環境水源的儲量和盈餘能力都是一定的。在一個生態系統中,水的總量是有限的,過度的灌溉用水佔用其他子系統的用水,結果可能是其他生態子系統的受損,甚至引發整個生態系統的破壞。

一個區域(一般按大流域計)的環境水源盈餘量有多少?——在水源儲量不透支、水位不下降的情況下,通常就是除去維持河道生態所必需水量以外的入海水量。 假如灌溉耗水超出了環境盈餘量,靠透支地下水、土壤水等水源儲量或剋扣生態需水來維持,其灌溉就是不可持續的;終有一天會因儲備耗盡、生態惡化,導致灌溉體系崩潰。

(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的沙漠農田,這些直徑達800米的巨大的圓形農田,利用從圓圈中心的深井來抽取原生地層水來灌溉,這是中東石油出口富裕國的現代農業生產技術。但遺憾的是地層中的原生地層水並不豐裕,它是完全的不可再生資源,因此,很多建成的農田,在耕作幾年之後,便只能廢棄。)

這個問題曾將讓我很費解,物質不滅,地球上的水的總量應該是不變的啊,我這裡灌溉了,但水畢竟蒸發了,將來不是還要變成雨下來嗎?水能跑哪去?但現在看來,水總量還是一定的,但每一個地方的水循環應該是天然形成一種均衡態,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可能就進入一種正反饋狀態,急劇惡化,直至崩潰,人類歷史上類似的例子並不鮮見。

查德湖位於查德、喀麥隆、尼日和奈及利亞4國交界處,曾經是非洲第四大湖,甚至一度被認為是尼羅河的源頭之一,但自1960年以來,面積從上世紀 60年代的2.5萬平方公里,銳減到現在的2500平方公里,湖體已經縮小90%以上,主要原因就是灌溉。80年代,該地區進入持續乾旱時期,該湖的主要水源夏里河和朗格納河由於被大規模的用於灌溉,現在幾乎沒有多少水了。

最為極端的例子莫過於鹹海。它為阿富汗、伊朗以及前蘇聯的5個加盟共和國所共享。鹹海是世界第四大湖,主要由阿姆河和錫爾河兩條河流補給。前蘇聯曾利用兩條河流的水灌溉中亞細亞平原和烏茲別克與哈薩克的沙漠,種植棉花。依靠機械化、深度灌溉和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現代化的大農業在這一地區很快地被建立起來。從1940年到1980年,前蘇聯成為世界第二大產棉國。然而生態環境災難接踵而至。現在鹹海的體積減少了80%,剩下的水的含鹽量與以前相比增加了9倍。鹹海周圍的濕地減少了85%,幾乎所有魚類和水禽的數量都大幅減少。大風每年從乾枯 的湖床捲起4000萬到1.5億噸的毒性化合物,拋向周圍的農田。幾百萬「生態難民」不得不離鄉背井。1987年前蘇聯水資源工作者痛心地宣布鹹海「毫無用處」,希望它以「一種美麗的方式死去」。

問題出現了,有同學會問:那現在的乾旱是不是與毛時代排幹了窪地,興修了水利有關呢?我認為,當然不能排除這種嫌疑,因為確實在不少地方出現過一些如今看來不甚科學的做法,比如盲目的圍湖造田,排干沼澤。但我認為即使有這種情況出現,我們也不能過分求全責備,應該理解當時人民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做出的努力,汪暉叫毛時代為「反現代性的現代化」,但畢竟是現代化,同環境污染一樣,這都是現代化過程中必然出現的問題。

再者,根據本人的了解及相關資料,在北方的廣大地區,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在毛時代水利工程完成十年之後,仍然有豐富的水資源存在,家鄉的壓水井是在1997左右被廢棄,而河流徹底乾涸是在1998年左右。而從黃河年均入海水量變化圖我們也可以看出,黃河水量急劇銳減也是發生在八十年代末以後。

根據蘇拉密的研究,在毛澤東時代,中國北方儘管擁有了大規模、高密集的灌溉農業,但並沒有發生透支水源儲量和生態需水的問題!截止70年代,黃河流域平原的淺層地下水平均埋深為3—5 米,這是個最適合農業耕作、而且還持有合理「土壤庫容」(以備洪澇)的優選水位;黃河年入海水量依然保持300多億立方米,扣除河道生態需水200 億立方米,還有100多億立方米的盈餘可供以後擴大灌溉面積。

那為什麼毛時代灌溉好好的,到了偉大光榮正確的改革開放年代,河流一個個斷流,水塘一個個乾涸,水就沒了呢?
推薦閱讀:

炎涼居 【沁園春·遣懷】【夢裡水鄉社閉專稿】
夢裡水鄉:烏鎮
太極水鄉--塔下村(旅遊覽勝)
魯迅筆下的「社戲」,去水鄉魯鎮重溫曾經讀過的課文
遊記丨再訪塔下,夢裡水鄉依舊

TAG:北方 | 水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