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讓你情緒失控?領悟了這四個字,你的苦惱會減少一半

  前幾天,一位媽媽講了一件煩心事,請大家幫忙出出主意:

  她家大寶三歲多,二寶不到一歲,最近大寶對弟弟充滿敵意,動不動打弟弟,還總是說:「把弟弟扔掉,打死他,不要弟弟了。」

  每當大寶鬧騰的時候,大人們就會說:「大寶太壞了,沒有弟弟乖。」

  媽媽猜想,可能是因為一個多月前二寶生病,她的精力都用來陪二寶了,陪大寶的時間就少了很多。現在雖然慢慢又調整回來,但大寶還是對弟弟「懷恨在心」。

  雖然大致明白原因,但有時候看大寶這麼鬧騰,媽媽的情緒一上來,也會忍不住說他一頓。

  結果更糟糕,大寶更逆反了。媽媽一張嘴,大寶就說:「你又說我,你不愛我了!我生氣了!」扭頭就躲回自己的房間了。

  大寶怎麼變成了這樣?這位媽媽又崩潰又發愁。

  暫且不提如何解決,我覺得,這件事的根源在於:媽媽和孩子的心理事實不一樣。

  所謂心理事實,和客觀事實是相對的。

  我們從小都被教導要「實事求是」,尊重事實。

  但所謂的事實,其實並不那麼「單純」,它包括客觀事實和心理事實。

  舉個例子。

  我們發微信給對方,但對方遲遲沒回——這是客觀事實。

  「可能是我哪裡做得不好,他不喜歡我了,不願意和我做朋友了」——有人就會產生這樣的心理事實。

  「估計他正在忙,暫時顧不上回復我」——這又是一種心理事實。

  再舉個例子。

  在街上看到年輕女人開豪車。

  在一些人眼裡:這個女人不是富二代就是被包養的。

  在另一些人眼裡:這個女人一定很能幹,好想知道她是怎麼做到的。

  同一個客觀事實,在不同人的眼中,就會呈現出不同的心理事實。

  就像我們常說的:有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但在生活中,很多人忽略了這一點。

  他們覺得,事實只有一個,自己看到的就是真正的事實,別人眼中的事實應該和自己看到的是一樣的。

  甚至,我們都沒有意識到,還有心理事實這回事:

  我是這麼想的,別人也應該這麼想——因為事情本來就是這樣的嘛!

  你不這麼想,那就是你錯了!我才是正確的——因為我的看法代表了事實!

  可以說,我們的痛苦、憤怒、糾纏、委屈,我們和他人的矛盾衝突,絕大多數來源於此——把自己的心理事實等同於客觀事實。

  而沒有意識到,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事實。

  文章開頭的母子,她的心理事實是:

  大寶、二寶我都愛啊,都是我的孩子,我怎麼可能不愛大寶呢?

  媽媽覺得,這麼淺顯的事實,這還用說嗎?大寶怎麼可能不明白呢?

  大寶的心理事實卻是:

  媽媽只關心弟弟,不管我,她不愛我了。大人動不動就說弟弟乖,說我壞,他們都喜歡弟弟,都不喜歡我了……

  你瞧,媽媽和大寶眼中的事實相差了十萬八千里,難怪大寶會感到委屈、憤怒,媽媽會情緒崩潰呢!

  雙方都認為:你明明知道該怎麼做(因為我就是這麼想的),你怎麼就不做呢?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都聽過的一句話嗎?

  我們到媽媽那裡尋求安慰:「媽媽,我腰疼。」

  媽媽一句話就把我們打發了:「小孩子哪有腰啊!」

  可是,我們就是感覺到腰疼啊,對我們來說,這就是真真切切的「事實」。

  對媽媽們來說,小孩子有什麼腰,當然也不會腰疼,這是她們認為的「事實」。

  兩軍對壘,自然是小孩子的「事實」敗下陣來,我們閉上嘴,封閉住自己的感受,也壓抑住自己的委屈。

  這樣的事,在我們和孩子相處中實在太多太多了。

  因為認定我的心理事實=客觀事實,是正確且唯一的事實,所以,我們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要求孩子。

  孩子做不到,那就是孩子出了問題。

  比如磨蹭

  大人已經火急火燎的了,孩子卻磨磨蹭蹭,不慌不忙。

  快點快點,我都這麼著急了,你還磨磨蹭蹭的,故意和我作對 / 一點都不體諒我——這是大人的心理事實。

  大人幹嘛總是那麼著急,我還想再玩一會兒 / 時間?我沒概念——這是孩子的心理事實。

  怎麼處理兩個不兼容的心理事實?——吼

  比如寫作業

  寫作業就應該認真專註,最好全部做對,最好主動要求多做些練習題——大人的心理事實。

  我不會寫/寫錯一點媽媽就要吼我,寫作業讓我感到恐懼,我想玩會兒橡皮,想點好玩的事——這是孩子的心理事實。

  怎麼讓孩子表現得符合我們的心理事實?——盯,吼,還有打。

  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心理事實會導致我們做出不同的回應,而不同的回應真的會讓我們得到和心理事實相配的結果——這就是吸引力法則。

  我們覺得大寶壞,總是批評他、懲罰他,時間長了,大寶就真的變得頑劣,處處和大人做對,對弟弟心懷恨意。

  我們認為大寶是善良的,他只是希望媽媽能給他更多的愛、更多的關注,我們就給他需要的,時間長了,他真的就變得友愛、懂事,性格陽光。

  這幾年,總是有孩子跳樓自殺的新聞。悲劇發生後,父母失聲痛哭,追悔莫及。

  他們覺得:自己是愛孩子的啊,對孩子嚴格是為了孩子好啊,孩子怎麼就不明白呢?

  但是,在孩子那裡,他感受到的卻是:動輒被打罵、被羞辱。

  孩子的心理事實是:爸爸媽媽不愛我,我一無是處,給他們丟臉了,他們後悔生了我這個孩子。我是沒有價值的,不如去死……

  如果這些父母能早點意識到孩子的想法,也許會避免很多悲劇的發生。

  那麼,我們該怎樣做呢?

  1. 通過學習,了解自己。

  面對同一個客觀事實,為什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心理事實?

  不同的成長曆程、性格、眼界和認知,會塑造出不同的心理事實。

  同樣是半杯水,缺乏安全感的人會發愁「只有」半杯水,內心豐盛的人會慶幸「還有」半杯水。

  認知水平高的人,看待問題會更加靈活、有彈性,擅長換位思考,從而看到有不同的選擇——他們會盡量爭取雙贏的結果。

  認知水平低的人,會固守僵化、偏執的思維模式,認定只有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確的,別人都是錯的,鑽進牛角尖出不來——自己痛苦,別人也痛苦。

  通過學習,了解自己,覺察自己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心理事實。

  通過學習,提升認知,覺察自己的心理事實是否有局限性、是否偏執。

  把自己弄明白了,周圍人也會受益。

  2. 通過學習,了解孩子。

  每個人都是依據他所認為的事實發出行為的。

  你認為大家都愛你,你自然會回饋善意。

  你認為大家都討厭你,你自然會進行防禦和攻擊。

  孩子也一樣。

  所以,當孩子的行為讓你感到抓狂、崩潰的時候,冷靜一下,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孩子的行為背後,表達了他怎樣的心理事實?

  他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心理事實?

  他的心理事實和我的心理事實有什麼不同?

  我該怎樣做,才能讓我們雙方的心理事實更加趨於客觀、更加一致?

  當你想清楚了這幾個問題,解決方法也許就呼之欲出了。

  當然,能想清楚這些問題,靠的還是學習,不斷反省,提升認知。

  3. 盡量做到這八個字:覺察,表達,聆聽,溝通。

  覺察自己和孩子的心理事實,

  表達自己的感受,

  聆聽孩子的感受,

  溝通彼此的感受,使我們對問題的看法更全面、更真實。

  在事實層面,人與人的看法和行為可能相差甚遠,每個人認定的事實都不同,但在感受層面,我們每個人都是相通的,它是我們彼此理解的紐帶。

  我們很少覺察自己的內心,不太習慣於表達感受,也不擅長聆聽對方行為背後的聲音,即使已經身為父母——在這一點上,孩子是我們的天使,他在提醒我們,需要補上這一課。

  4. 最後,警惕兩個詞:必須,應該。

  當你的話語和內心獨白中總是出現這兩個詞時,你就要警惕了。

  你需要反問自己:

  我認為的「必須」「應該」就真的是「必須」「應該」的嗎?

  這是客觀事實,還是我的心理事實?

  我的心理事實就一定是完全正確、且唯一正確的嗎?

  有沒有可能,別人的心理事實也有道理?

  有沒有可能,事情可以不「必須」「應該」如我所想?

  不僅在親子關係中,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也是如此。

  試試看,減少這兩個詞的使用頻率,會讓你的痛苦和糾結減少很多。

  你會發現,你看待世界的眼光發生了變化,你的心也變得平和,甚至慈悲。

the end
推薦閱讀:

情緒失控是種病,趕快領走這張藥方【圖文】
那些花了好久才想明白的事,總是會被偶爾的情緒失控全部推翻。

TAG:孩子 | 情緒 | 領悟 | 情緒失控 | 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