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旅遊,一樣都不能少
最好的旅行是故地重遊,最好的讀書是念念不忘地重讀。當然,旅行與讀書之間並無直接的關聯,除非旅行者是個讀書人。而讀書人旅行是最麻煩的事情,因為讀書人會振振有詞告訴你,他已經在閱讀中看到過最美的風景,吃過最好的美食,遇到過最中意的人。真實的旅行可能既折磨人,又不會有很大的斬獲,旅行最大的驚喜可能就是佐證你讀過的那些書里寫的都是真的——還可能收穫失望,因為還沒書里寫得好,想像力才是最完美的風景照。
所以,在世界旅遊日這一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一本讀書人寫的旅遊書——《讀書與旅遊》。
↑詹宏志,台灣各界皆知的閱讀狂人,他家中藏書四萬冊,每年買兩千本書,一小時閱讀十萬字,值得慶幸的是,他並沒有變成一個書獃子。目前運營著台灣最大的門戶網站和網購平台PChome,擁有超過三十年的傳媒經驗。
讀書人的旅行經歷
永不止步的前行者詹宏志,總是在閱讀,始終在路上。他的旅行多由讀書而起,十個推理小說般的精彩故事,猶如一場百科知識的腦內衝浪與日常哲思的馬拉松。被一本托斯卡納食譜指南引路的攤牌考驗;因盡信書而驚險萬分的瑞士登山之旅;在印度無力招架念誦著魯拜集的高明地毯商人;被旅行社誆騙卻皆大歡喜的廚房體驗;在南非草叢中充滿生命體驗的薩伐旅;在災難過後的巴厘島矛盾複雜的旅人心境;在阿拉斯加天地獨行般的行跡;土耳其街攤品嘗兩個羊頭的滋味;京都東京夢幻美食的紀行……十場夢幻旅,別樣新人生。
《旅行與讀書》是一本沒有圖片的旅行遊記,不提供可以按圖索驥的旅行指南,卻帶有豐富的想像與畫面感。詹宏志像一個歸鄉的老水手,一個博古通今的說書人,細細述說著旅行中的欣喜和失措,決定與彷徨,用明朗的文字,將複雜的來龍去脈說得有趣、帥勁,令人神往。在書里,他除了展現百科全書般的知識配備與無線電望遠鏡似的敏銳觸角,也時時流露著少年般的好奇與純真,讓我們得以窺見這位穿梭文化與商界的趨勢家勇敢闖蕩各界、源源不絕的熱情來源。
帶著文字去旅行
旅行的時候帶著書還是有好處的,像詹宏志在《旅行與讀書》中所說,我們可能因為讀書而觸動某一場旅行的動機,也因為讀書規划了某條合情入理的旅行路線,我們選擇了書本,比如旅行指南作為行動的錦囊,一舉一動通過閱讀指南解疑答惑,聽從它的建議。當然,這還不是終點,旅行的時候閱讀,無論是閱讀當地的旅遊指南,還是風景明信片,抑或當地的風情民俗和美食食譜,都與我們的旅行經驗有效融合。旅行之後,我們再次翻看那些簡單的手冊,突然變得豐富多彩起來,因為我們附加了很多美好的回憶。換言之,在我們旅行之前,我們閱讀的是文字,我們的經驗是想像力;當旅行之後,我們的閱讀是綿長的回味,是發酵的記憶,是無數次讓我們擺脫乏味現實和沉重肉身的回憶觸發器——回憶的畫面是如此飽滿和鮮活,比定格在一瞬間的風景照好太多了。
這大概是讀書人旅行的一個好處。他帶著文字的感覺四處遊走,在他的旅行當中,任何畫面都最終變成想像力的文字。旅行變成了想像力的旅程,想像也是旅行的一種。讀書人的旅行彷彿昭示,書是極好的夥伴——但是,世界也值得關注。旅行提醒我們讀得太多,提醒我們那個伸展在圖書館之外的豐富現實的領域。
精彩書摘|「旅行指南」差點讓我死亡
有一次,在瑞士旅行來到因特拉肯(Interlaken )時,我被隨身攜帶的旅行指南書中的一段話吸引著了,它說:「全瑞士最美麗的景緻出現在少女峰區域,人們的注意力太常聚集在閃閃發光的皓首雪峰,但鄰近山丘與溪谷以綠色、棕色、金色交織而成的景色其實更為美麗……」
我讀到這段話停了一下,因為我讀到的「言外之意」是,只知道遊覽少女峰的旅客並非真的「行家」,懂得在「鄰近山丘與溪谷」尋求旅遊目的地的人才真正懂得這個區域的隱藏之美。
我趕緊在書中繼續尋找「鄰近山丘與溪谷」的資料,發現了一段語焉不詳的話。雖然線索不多,但我已經相信這是比直上少女峰更有意思的旅程,六小時腳程聽起來對我也還遊刃有餘,花一天時間爬山走路也比較像是來到這個「千山之國」該做的事,我當下就做了決定。
如果我們腳程正常,應該在下午三點不到即可抵達纜車所在地,也許傍晚以前我就有機會到達格林德瓦森林,再來尋覓住宿之處應該不難。我們追隨山上的指標由西向東行,看見也有不少人前來健行,這裡空氣新鮮,景色怡人,在此地健行顯然是很好的休閑活動。
走了一小段路,木製指示牌消失了,路標就直接用油彩寫在石塊上,路也變狹窄了。我才注意到其他健行者的穿著與裝備都與我們不同。一位女士頭上戴著毛線帽,臉上戴著防紫外線墨鏡,身上穿著雪衣夾克,腳上穿著厚重的登山靴,手上還拿著一副登山手杖,杖尖還有一個圓圈圈,如果沒有認錯,我在書上看過這種手杖,它是雪地登山用的裝備。但現在是盛夏的七月天呀,我們不是只要在山上「走一走」嗎?
我看看我自己,上身一件馬球衫,下身一件牛仔褲,腳上踏著休閑型皮鞋,背上有個行動時略嫌太大的軟背包,看起來更像是在城中遊覽的觀光客。
那些裝備齊全的健行客已經走遠,我們開始落單。山路兩旁,儘是碎石,碎石中有雜草與白色小花破土而出,緊貼地面,不畏山風。兩側往下陡坡之處,綠草連綿,間或有棕紅色或黑白相間的牛隻在綠茵中吃草,它們脖子掛著巨大的牛鈴,移動時鈴聲清脆,悅耳動聽。
可是再一個轉彎,眼前出現的景觀可把我嚇傻了。雖然已經是仲夏的七月,眼前出現的是一整片未融的雪坡,白花花覆蓋了山面與山路。走在前面的健行客此刻又能看見了,他們正走在雪坡上,山的坡度極陡峭,山路此刻只是雪地上一個個踩出來的腳印,那腳印踩出來的山路旁,是一路直下數百米的山谷,最底下則是淅瀝聲響的溪澗,只要一個失足,你就要滾下幾百米,撞上各種巨石,最後則落入那些雪水融成的溪谷之中……
我小心翼翼把鞋底印在「前人的腳印」上,走了兩步,發現很困難,因為那雪早已踩成冰塊,又硬又滑,只要腳底一滑,我就得滾下那幾百米的深淵了。我改變策略,面向山壁,把手扶在雪坡上,積雪時日已久,此刻也變成冰了,抓起來尖銳刺掌。但我們也顧不得這許多。雙手緊抓雪壁,兩腳戰戰兢兢,一步「一腳印」,試著穿越這條攔著山腰的雪路。
途中有幾次感覺到腳底打滑,一顆心像要從口中跳出來,但幸好另一腳是踩穩的,手上也傳來抓緊雪地的刺痛,總算一步一步,有驚無險地穿越了一片山坡。
約莫又走了半小時的稜線,再一個轉彎,我們又傻了,一整片比剛才更大、更陡峭的雪壁出現在眼前。
我們再度走上雪壁,手腳並用,又爬又走,走在驚心動魄的硬滑冰地上。沒有穿戴手套的雙手,已經因為抓著雪壁而多處割傷了,現在手心隱隱作痛。但我心中仍有不真實的感覺,此刻是七月的盛夏,我的頭上因為日晒而冒著汗,我的手掌卻有凍傷之虞,而踩在冰壁的休閑鞋擋住足底傳來的寒意,這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情況?
感覺像一世紀一樣長,我們又越過了這片雪壁,吁噓了一口氣。好消息也不久長,再一個轉彎,第三片巨大的雪壁冒出眼前。我們對望了一眼,搖搖頭,但我們已別無選擇……(讀者報客戶端記者 董小玥 整理 來源|新華網 晶報 讀書與旅行)
推薦閱讀:
※關於讀書的名人名言-名人名言
※多讀書的名言警句
※讀書雜感1
※7、讀書要讀氣質相近作家的書
※【教育讀書】賈平凹:錢對一個人來說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