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代度量衡藏品中發現大秘密

  古代科技不發達,很難有如今如此精細的測量器具。但我國的度量衡卻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的起源和標準,記載不一。而且,歷代度量衡都經歷了不斷演變的過程,即 逐漸地由粗糙變成精細,由簡單變成複雜。細觀幾個朝代的用於度量衡的器具,也許我們能對研究古代的度量衡制度,了解相關藏品有所裨益。

  天秤和環權

  戰國 楚 衡器

  秤 桿由木杆和二銅盤組成,木杆呈扁條狀,長27厘米,中間一孔,穿絲線為提紐。銅盤徑4厘米,邊緣有4個對稱小孔,穿絲線後分別繫於秤桿兩端,成提紐天平。 環權共9枚,自小至大重量為0.6克、1.2克、2.1克、4.6克、8克、15.6克、31.3克、61.82克、125克。這是非常難得的一組古代成 套衡具。據研究,各枚環權,分別為當時的一株、二株、三株、六株、十二株、一兩、二兩、四兩、八兩。當時楚的1斤約合現在的250克。楚國商業發達,度量 衡制度亦比較準確規範,當時楚國使用的貨幣是銅貝和黃金版,推測這種小型衡器用於稱量供切割使用的黃金版。

  這套相當於現在天平的稱重器是當時楚國使用的衡器的代表。衡器是指測量器物重量的工具,這種利用槓桿原理製作的衡器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的衡制單位很複雜,各國之間的計算方式和數值也不同,比較常見的是我們熟悉的斤兩制。常用的單位從小到大為銖、兩、斤、衡(10斤)、秤(15斤)、鈞(30斤)、石(120斤)、鼓(480斤)。各國一斤的重量不盡相同。

  彩繪骨尺、鎏金銅尺

  漢 東漢 度器

  漢 代計量沿襲舊制,其基本計算單位的制定稱為「起度」。原始的起度一般以人體的某部位做標準,難以準確。漢代曾採用積黍為標準。不遲於司馬遷時,又發明了以 律管為計量基準的方法。漢代用黃鐘(五音之宮)律管作為標準,以漢尺9寸作為黃鐘律管之長,以9方分為其面冪,把長度、容積和重量的相互關係確定了下來, 這就是所謂「同律度、量、衡」。漢代1尺為23.08864厘米,東漢尺的長度稍增,但總的說來,終兩漢之世,尺度的變化不大。

  嵩德宮銅銚

  宋 遼 量器

  這是一件由朝廷鑄造的標準量器,筒身內2/3處有檔隔,將銅銚分為上下兩個皿狀容器。上部容器容量為1047毫升,下部為500毫升。

  銅環權

  漢 新朝 衡器

  此器鑄造於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此權為扁平環狀,上刻「律石權,重四鈞」六字和王莽詔書「黃帝初祖……同律度量衡……初班天下,萬國永遵……」八十一字。以自銘折算,每斤合249.6克。

  銅斛

  漢 新朝 量器

  器身刻篆書81宇銘文,記載王莽在全國範圍內頒布標準度量衡器的史實。

  大鐵權

  秦 衡器

  大鐵權腹側嵌秦始皇二十六年統一度量衡的40字詔書。從大鐵權的形制和詔文書刻的風格看,為秦始皇二十六年所鑄。此鐵權為現在所知秦權中最重的一個。

  嘉慶十年鐵權

  清 衡器

  這件鐵權上有便於繫繩的孔,並鑄「嘉慶十年十一月官秤」。這種衡器在中國使用的時間較長,直至今天,不少小城市和村鎮仍在使用。

  陶量

  秦 量器

  秦代量器的質體有銅質、陶質和木質3種。此陶量外壁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統一度量衡的40字詔書。這種陶量出土甚多,都是當時的標準器具。此器為秦代的半斗量,容970毫升,折算每升合194毫升。

  為保證統一度量衡制度的推行,秦始皇採取了很多法律措施。他規定每年二月,對全國度量衡器進行定期檢查,以保證計量器具的準確和統一。

  銅方斗

  漢 新朝 量器

  此器上下邊緣刻篆書銘文,外壁漆畫黍、麥、豆、禾、麻紋。據銘文可知,此器鑄造於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

  此 方斗前外壁鑄凸起鳳紋。左壁有禾、麻,右壁有麥、豆,後壁柄下有黍等圖形,可能均為漆繪。圖形下底邊分刻篆書「嘉禾」、「嘉麻」、「嘉豆」、「嘉麥」、 「嘉黍」等字。方鬥上口橫刻篆書銘文:「律量斗,方六寸,深四寸五分,積百六十二寸,容十升,始建國元年正月癸酉朔日制。」根據銘文內容實測,王莽時期所 用尺長為23.03厘米,與根據戰國秦商鞅青銅方升測算的一尺23.2厘米大體相合;以16.2立方寸為一升,與戰國秦商鞅青銅方升自銘16.2立方寸為 一升相合。這說明,自秦統一中國後,度量衡制曾長期處於穩定狀態。

  「子禾子」青銅釜

  戰國 齊 量器

  這件青銅釜平底侈口,腹部有雙耳,是戰國早期齊國的一件量器,與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左關」青銅、「陳純」青銅釜共稱為「陳氏三量」。該青銅釜腹部有銘文9行,記錄了其容量大小的參照標準。子禾子指的是戰國初年齊國大夫田和,他後來取代齊康公成為了齊國的君主。

  戰 國時期,各諸侯國所用量器的大小和單位不同,就齊國而言,量制也是在逐步變化中。齊國舊量有豆、區、釜三種,四升為豆,四豆為區,四區為釜。春秋末期,田 氏將家量改為五進位,即五升為豆,五豆為區,五區為釜,十釜為鍾,並用大於公量的陳氏家量出貸糧食,用公量收,廣得民心,由此壯大了田氏一族的勢力,為以 後獲取齊王位奠定了基礎。


推薦閱讀:

心痛的句子:我藏不住秘密,也藏不住憂傷
過73、 闖84歲的秘密
[轉]趣味禪修二十二:天王殿里的秘密
女生都不肯說出口的秘密有哪些?
長白髮的秘密

TAG:古代 | 發現 | 秘密 | 度量衡 | 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