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風流唐詩:風流
畫壁與文身,唐詩的兩道刺青
茫茫沙漠,狂風亂舞,飛沙走石。一座酒樓孤獨矗立在黃沙中。樓外百尺竿頭上,懸掛著一塊千瘡百孔的破布,迎風招展、歷盡滄桑。在人們的印象中,這樣的場景多出現在武俠電影里。但實際上,這些導演都不是憑空想像的,他們只是藉助科技手段,完成了對歷史生活的還原與再現。古代酒樓外面其實都不掛木質的牌子,更沒有如今的霓虹閃爍。通常都是在外面掛一面旗,也就是一塊布,上書幾個大字「某某酒家」。這種酒亭,因為掛了面旗子,所以叫做「旗亭」。唐代有個著名的賽詩故事,就是發生在旗亭中。 開元年間的一天,冷風嗖嗖,雪花飄飄。王昌齡、高適、王之渙三人相約去酒樓飲酒。詩人們碰到一起自然就暢談詩歌,這是共同的愛好,也是大家的長處。聊著聊著,忽然見一群歌女走進酒店,登樓獻唱。按照唐代的習俗,歌女們唱的都不是流行歌曲,而是七言或五言的流行唐詩。「凡有井水處,必能歌柳詞」,人們通常只知道宋詞是用來唱的,卻很少有人注意,其實唐詩在唐代也是可以唱的,它本身就是流行樂曲的歌詞。 三個詩人一看歌女上來,頓時來了雅興,於是相約說,「咱們幾個平素都覺得自己頗負詩名,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這次咱們較量一下。看這群歌女唱誰的作品多,就說明誰更有名,更受人喜歡。」 不一會兒,有一個歌女起身唱到: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這首詩不像普通「送別詩」那樣極力渲染離情,而是以寒雨、孤山來襯托自己的孤獨。雖然沒有直說自己思念朋友的心情,但卻想像著朋友們對自己的思念,而且叮囑說,假如他們問起我的話,一定要告訴他們,我的心依然像冰一樣純潔,玉一樣高貴。用冰和玉來映襯自己的志向,深藏了巧妙的語言功力,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確是上乘佳作。 王昌齡一聽唱了他的作品,非常高興。他就用手指在牆上畫了一道記號,「一首了啊!」過了一會兒,又有一個歌女站起來唱:「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台今寂寞,獨是子云居。」這是高適《哭單父梁九少府》五言詩中的前四句。高適一聽很高興,也在牆上畫了一道。「有我一首絕句了啊!」接著,第三個歌女站起來又唱了王昌齡的《長信秋詞》,王昌齡趕緊又畫了一道,「兩首絕句了啊!」 這時候,王之渙開始鬱悶了。本來覺得自己很出名,可這些歌女竟然沒人唱他的作品,面子上有點掛不住了。他轉頭對高適和王昌齡說,「你們不要高興得太早,這幾個歌女唱的都是下里巴人的東西。你們看那個最漂亮的歌女不是還沒唱呢嗎?等她要唱的話,還唱你們的,我就甘拜下風,再也不與你們爭短長。要是唱我的,你們就得拜我為師。」話音剛落,王之渙說的那個最漂亮的歌女便站起來唱到: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這首《涼州詞》雖是一首懷鄉曲,卻寫得慷慨激昂、雄渾悲壯,毫無半點悲凄之音。「黃河遠上白雲間」,既有奔涌磅礴的氣勢,也有逆流而上的堅韌。一片孤城,羌笛何怨,將冷峭孤寂的情思脫口而出,卻沒有消極和頹廢之感。萬丈雄心與盛唐氣象如水銀瀉地,流暢自如。 詩人們聽到歌女果然唱了王之渙的詩後,都禁不住哈哈大笑。但是歌女們不明就裡,趕緊跑過來問,「幾位大人在笑什麼呢?」三人高興地說,你們唱的都是我們寫的詩。歌女們紛紛施禮,「我們有眼不識泰山!」隨後邀請他們去喝酒,大家又是詩又是唱,非常愉快。這就是唐詩中著名的「旗亭畫壁」的故事。 所謂「畫壁」,就是像三位詩人一樣,拿手指在牆上畫一道。人們越是欣賞你的詩,說明你普及程度越高,流行範圍也越廣。不過,說起流行來,詩壇之上,恐怕非白居易莫屬。 白居易被貶江州後,曾經給好朋友元稹寫信,「這一路從長安到江州,三四千里的路程,遇到了許多的客棧和酒樓。牆上、柱上、船上,到處都有我的詩;男女老少人人都能夠背誦我的詩。」白居易非常高興自己的詩能受到大眾的喜歡。而詩寫得越好,名氣也就越大,喜歡的人也就越多,流傳得也就越廣。這似乎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在眾多白居易的發燒友中,有一個人最為奇特,他的崇拜方式也非常瘋狂。這個人叫葛清,就是《酉陽雜俎》中「白舍人行詩圖」中的主角。現代年輕人常常為了買簽名書、看首映場、聽音樂會,不惜在寒冬臘月或三九伏天排上幾個小時的隊,到了現場還又哭又笑,又跳又叫。常常給人一種瘋狂的感覺。但和葛清比起來,這些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葛清是白居易的忠實粉絲,忠實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文身。 葛清的身上文的不是青龍白虎,麒麟貔貅什麼的,他是全身刺字。前胸後背,手臂大腿,他的身上一共文了三十多首白居易的詩。而且他對這些詩的位置還特別熟悉,別人問起白居易的哪句詩,他都能指著自己的前胸或者後背說,你說的這首詩就在這裡。別人一看,果然是在他指的那個地方。他這樣走來走去,很像一塊流動的詩板,所以大家就叫他「白舍人行詩圖」。 古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葛清為了崇拜白居易竟然遍身刻字,體無完膚,可見他對白居易詩歌的狂熱和痴迷。如果敢於大膽假設的話,或可推測他得到了父母妻兒的認可,全家都是白居易的發燒友也說不定。 無論是旗亭畫壁的浪漫,還是葛清文身的震驚,唐代人對詩歌的喜愛,對詩人的崇拜,恐怕都是空前絕後的。而時間,雖然可以消磨詩人們留在牆上的畫痕,或將「白舍人行詩圖」永遠地留在唐朝的深處;但她們刻在歷史深處的記憶卻永不退色。畫壁也好,文身也罷,都沒能被歲月的風沙所掩埋,她們猶如唐詩的兩條圖騰:既有寫詩者的衝動,也有讀詩者的激情風流婉轉,萬古飄香。 山賊草寇,劫錢劫色亦劫詩 根據《隋唐演義》記載,那天程咬金手持板斧跳將出來,說了這樣一段經典的台詞:「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在下混世魔王,你們快快留下錢財,否則就別想從此處過。」這段話雖然並沒有文采斐然,但卻還算押韻。尤其重要的是,這段經典亮相已經成為一種固定的套路,被綠林好漢們爭相模仿,並不斷加工、改造、優化,終於形成了一套邏輯縝密、語言凝練、具有高度震懾力和威脅性、並富有職業特色的自我介紹。 於是,月黑風高、殺人放火的時候,強盜們就不用過多表白自己的身份了,只要能順暢地念完這段台詞,過路之人便會紛紛解囊相助,以保平安。「盜士們」看到金銀珠寶,開心的話也許給條活路,不開心的話手起刀落,就把此人送去見閻王爺了。而類似的故事也多發生在荒山僻壤。 這一天的傍晚時分,船遇大風、舟停岸邊。詩人李涉和書童正走在荒村綿綿的細雨中,準備找家客棧投宿。突然,眼前衝出來個人攔住了他們的去路。此人一聲斷喝,「來者何人?」據估計,應該也說了和程咬金大爺類似的話,諸如「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牙崩半個不字,爺爺管宰不管埋!」書童馬上回答說,「這是李涉先生。」李涉是中唐時期非常著名的詩人,強盜一聽是李涉,非常興奮,「久仰大名,如雷貫耳。我知道先生是很有名的詩人。這樣吧,我也不搶你的錢了,你寫首詩送給我吧。」李涉一聽,當即寫了一首詩送給他。 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他時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李涉《井欄砂宿遇夜客》 井欄砂是一個地名,「夜客」是文雅的稱呼,這首詩主要講的就是遭遇強盜這件事。李涉說,暮雨瀟瀟,我在這荒涼的村莊和夜色中,遇到了一位「豪俠」。這位大俠居然知道我的詩名。今天我贈給他一首詩,並且告訴他,你不用害怕別人知道你的名字了,現在這麼亂的世道,強盜多得很。 李涉這首詩寫得非常巧妙,他說「綠林豪客」都知道我的詩,這其實暗示了自己的詩普及率很高,非常受歡迎,社會各階層人士都廣泛閱讀並喜愛。後兩句寫得更有意思,說你不用害怕我報官,現在你這樣的人多得是。言外之意,今天的事兒就此打住,我是不會揭發你的。強盜一聽當然樂啊,要是李涉義憤填膺地說「腦袋掉了碗大個疤,幾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的話,強盜一生氣,說不定還真就把他給殺了。但是李涉說「沒事兒,這都不算什麼」,強盜也就安心了。所以不但沒搶他的錢,反而贈送了李涉很多禮物。就因為一首詩,李涉竟奇蹟般地從強盜手裡平安脫險,可以算得上千古奇談了。 在一般人的眼中,強盜是什麼樣的呢?電影《天下無賊》中范偉曾經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表演,他戴著面具,操著彎曲的大舌頭,結結巴巴地對同夥說,「大哥,稍等一會兒,我要劫個色。」這一場景引得無數觀眾爆笑如雷。人們笑他「劫財劫色」本就是強盜的本職工作,而他卻做得如此業餘,還和人家玩起了智力測試題,結果不幸被捕,大大丟了搶劫行業的「面子」。但如果對比李涉碰到的劫匪來說,范偉還算是可造之才。畢竟他心裡還知道劫個漂亮的女人,回去做壓寨夫人。而那位中唐的綠林好漢卻只劫了一首詩,不但沒搶來東西,還送了一堆禮物給人家,賠了不少錢。 李涉的這次奇遇,從側面印證了唐代社會的一個風氣,那就是崇尚詩歌。連山賊草寇都推崇詩人,喜歡詩歌了,甚至能夠為了一首詩而放棄「職業操守」,可見全社會對詩人和詩歌的重視程度已經相當之高。所以,唐詩在唐朝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潮流,或者叫時尚。所有的人都走在寫詩和讀詩的道路上。 首先是皇帝寫詩贈給重臣。李世民當時和兄弟們奪權,玄武門外刀光劍影,大臣蕭瑀毫不猶豫地站在了他的身旁,同甘共苦的生活考驗了他們的勇氣和感情。所以李世民寫詩送給蕭瑀說,只有狂風大作,才知道哪一種草吹不彎、折不斷;也只有在亂世之中,才知道誰是真正的忠臣。一介武夫怎麼能夠明白什麼是道義和原則呢,只有智者才能始終懷有仁義之心。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李世民《賜蕭瑀》 這首詩最著名的兩句就是「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講的是「患難見真情」的一個主題。當一個人身處順境、左右逢源之時,錦上添花的人肯定會很多。但只有當身處逆境,需要雪中送炭的時候,支持並幫助你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成者王侯敗者寇」,劉邦和項羽,李世民和竇建德,都是這類的典型。勝利了就是一國之君,從此名垂千古;失敗了就要遁入山賊草寇的行列,甚至有可能性命不保。李世民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總結出精彩的詩句,引人深思也感人肺腑。 當然,這裡提到李世民的詩,並不是因為他曾經差點當了草寇,而是說唐代寫詩的風氣是自上而下,從「一」而終的。李世民不但自己寫詩,他的妻子們也寫詩。長孫皇后、徐惠妃,武則天女皇都有詩作傳世。在唐朝,上至皇權貴族,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以寫詩為樂趣。垂髫少年寫童年趣事,「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耄耋老者寫回鄉感慨,「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半文盲見雪生情,「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農村婦女抱怨生活勞苦,「蓬鬢荊釵世所稀,布裙猶是嫁時衣」…… 放眼望去,生活感慨、事業挫折、家長里短、山川風物,但凡能夠入眼的景物都可以入詩。唐詩面前人人平等。每個人都可以寫心聲、發感慨、抒憤怒,每個生活的微小細節都可以觸動人們的情思。所有的人都把追求和愛好轉移到寫詩、讀詩上了。所以,遭遇強盜,李涉不但沒有遇險,還用自己的詩歌換了一堆禮物,山賊草寇的附庸風雅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所以,聞一多先生說「人家都說是"唐詩』,我偏要倒過來說是"詩唐』。」因為唐代的最大特點就是詩歌,這是一個「詩歌的朝代」,也是一片「詩歌的海洋」。
推薦閱讀:
※唐詩三百首有哪些內容?
※身姿雄奇覽勝景(跟著唐詩宋詞去旅遊)
※周嘯天論唐詩
※唐詩花語:厲害了,1000多首唐詩單寫一枝花
※全唐詩(揚州詩局本) (精校)卷五十九卷(1100---159)
TAG:唐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