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書志] 《醫者意也》筆記

書:湯頭,藥性賦,十二經脈,針灸腧穴,傷寒論,黃帝內經,朱洗《荷爾蒙》,W.C.丹皮爾《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讀懂關係》,愛德華·麥克諾爾·伯恩斯《世界文明史》,劉向《說苑·指武》,《管子·輕重》,高旭東《生命之樹與知識之樹》,《莊子》,《太平經》,李良松《中國傳統文化與醫學》,李良松《中華醫藥文化論叢》,馬伯英《中外醫學文化交流史》、《中國醫學文化史》,李經緯《中國古代文化與醫學》,孫文采《中國人蔘文化》,《中國道家醫學文化研究》,《史記》,《漢書》,《范子計然》,宋叔敬《異苑》,《隋書·五行志》,《春秋·運斗樞》,《禮·斗威儀》,《廣雅》,《晉書》,《潛夫論》,《梁書》,《卓異記》,《難經》,《脈經》,廖育群《漢以前脈法發展演變之源流》——《中華醫史雜誌》,《古脈法》周潛川:《氣功藥餌療法》《峨眉十二庄釋密》《丹醫語錄》,《丹醫語錄·陰陽大論品第一》,《「玄門四大丹」秘授》,《丹醫語錄·證治大法品第二》,《丹醫語錄·針灸大法品第三》,《丹醫語錄·骨傷科大法品第四》,《丹醫語錄·外科大法品第五》,《《黃庭經》受業筆記第七》,《丹藥概要》,《「玄門九九八十一小丹」秘授》,《毒龍丹證治應用100法》,《氣功藥餌療法與救偏手術》,《氣功糾偏葯療法》,《養生學講義》,《農村醫生卅門》,《望神氣術(望診240條)》,《分經候脈法》,《傷寒心法十訣》,《溫病心法十訣》,《試論王叔和》,《四川草藥簡輯》,《峨眉白雲禪師考》,《醫易大要》,《太素脈法評介》,《潛川先生《三焦論》》,《潛川先生《三消論》》,《經絡「里支」內照圖》,《癲、狂、癇三大證治心法》,《考《奇經八脈考》》,《神農本草經百種錄》補註》,《《內經知要》述義》,《胎臚旨要》,《改進人類素質之設想》,《醫學密典(未完成)》,《驗方回憶錄》,《峨眉十二庄釋密》矢野道雄澤《印度醫學概論·解說》,劉鶚《老殘遊記》,張欽《道教煉養心理學引論》,陳林《試談佛教醫藥與醫學的聯繫》,《黃庭經》,歐陽修《刪正黃庭經序》,《抱朴子·遐覽》,《淮南子·修務訓》,宋以後人託名孫思邈撰《銀海精微》,上海古書保存會鉛印發行《華佗神醫秘傳》,《病夫救國》,梁啟超《科學精神與東西文化》,費振鍾《懸壺外談》,《後漢書·郭玉傳》,王燾《外台秘要》,《神農本草經》,《本草經集注》,《舊唐書》,《太平聖惠方》,《千金要方》(人衛,1955),《千金翼方》(人衛,1955),岡西為人《宋以前醫籍考》,《夷堅乙志》,南宋劉開《劉三點脈訣》,南宋崔嘉彥《崔紫虛脈訣秘旨》,《嚴氏濟生續方》,朱震亨《局方發揮》,《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陶御風《歷代筆記醫事別錄》,丹波元胤《中國醫籍考》,明王文祿《醫先》,明謝肇浙《五雜俎》,《惠民局本草詩簽》蔣溥序,《聖濟經》陳蘭森序,清龍繪堂《蠢子醫》原序,《珍本醫書集成》,清臧達德《履霜集》,清李光庭《鄉言解頤》,孔健民《中國醫學史綱》,俞慎初《中國醫學簡史》,北京中醫學院主編《中國醫學史》,《山海經》,J.G.弗雷澤《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東坡志林》,錢遠銘《經史百家醫錄》,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山田慶兒《<物類相感志>的產生及其思考方法》,《古代東亞哲學與科技文化》,《二程遺書》,《諸病源候論》,《呂氏春秋》,《春秋繁露》,北宋贊寧《物類相感志》,《本草綱目》,廖育群《岐黃醫道》,《武進陽湖縣誌》,《名醫類案》,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周禮·扁鵲倉工列傳》,宋許叔微《傷寒九十論》,聶尚恆《奇效醫述》,高春媛《中醫醫案發展簡史》,何廉臣《重印全國名醫驗案類編》,施今墨《醫案講義》,黃煌《晚清名醫柳寶詒及其學術成就》,《葉熙春專輯》,《金子久專輯》,《臨證偶拾》,《吳佩衡醫案》,《溫疫論評註》,高輝遠《蒲輔周醫案》,《是齋百一選方》,《幼幼新書》,《聖濟總錄纂要》,《和劑局方》,《韓詩外傳》,《宋會要輯稿·職官二十二之三十六》,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宋史》,《舊五代史》,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泛靈論》,《五十二病方》,《馬王堆漢墓帛書四》,山田慶兒《夜鳴之鳥》(載於《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宋代《聖濟總錄》,葛洪《肘後方》(人衛,1963),李時珍《本草綱目》(人衛,1957),《雜療方·禹藏埋胞圖法》,《胎產書》,《引痘略》,朱仁康《中醫外科學》,丹皮爾《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係》,秦代法律文獻《封診式》(《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王充《論衡·言毒篇》,葛洪《抱朴子》,朱越利《道經總論》(遼寧教育,1991),河北醫學院《靈樞經校釋》,袁瑋《中國古代祝由療法初探》,沈漁邨《精神病學》,李志超《機發論——有為的科學觀》,杜石然《中國科學技術史稿》,吳榮曾《鎮墓文中所見到的東漢道巫關係》,《後漢書·皇甫嵩傳》,馬繼興《敦煌古醫籍考釋》,《神仙經》,《僧深方》,馮承鈞《摩尼教流行中國考》,楊希枚《論神秘數字七十二》,文茲梅爾《世界醫學五千年史》,《國語》,《禮記·月令》,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廖育群《秦漢之際針灸療法理論的建立》,南京中醫學院醫經教研組《黃帝內經素問譯釋》,丹波元簡《醫剩》,張從正《儒門事親》,李杲(蘭室秘藏》,韓愗(mao4)《韓氏醫通》,謝松齡《天人象:陰陽五行學說史導論》,徐子宏譯註《周易全譯》,《墨娥小錄·房中秘要·求嗣法》,張潔冰《類經附翼》,《醫心方》,《洞玄子》,《景岳全書》,賈得道《中國醫學史略》,范行准《中國醫學史略》,俞慎初《中國醫學簡史》,余瀛鰲《從兩部古典的中醫名著看中國醫學的早期成就》,文茲梅爾《世界醫學五千年史》,趙璞珊《中國古代醫學》,《中國醫學百科全書》,宋宋慈《洗冤集錄》,龔廷賢《雲林神彀(gou4)》,韋以宗《中國骨科技術史》,廖育群《古代解剖知識在中醫理論建立中的地位與作用》,蔡景峰《中國醫學史上的世界紀錄》,《蘇沈良方》,何大任《太醫局諸科程文格》,清張倬(zhuo1)《傷寒兼證析義》,《天元玉冊截法》,郭慶藩《莊子集釋》,《白虎通德論》,王樹芬《運氣七篇考辨》,赫葆華《內經「七篇大論」成書年代新論》,《黃帝內經太素》,范行准《五運六氣說的來源》,司馬彪《續漢書》,《後漢書》,錢超塵《內經語言研究》,王琦《運氣學說的研究與考察》,《晉書》,《黃帝明堂經》,《針灸甲乙經》,徐大椿《醫學源流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董說《運氣定論》,汪機《運氣易覽》,《普濟方》,《太始天元冊》,程士德《素問注釋匯粹》,王士福《五運六氣說起源的商討》,《東西均·三征篇》,L.J.Harris《維生素的理論與實用》,板倉聖宣《模仿的時代》,侯祥川《營養缺乏病綱要及圖譜》,《我國古書論腳氣病》,《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山下政三《腳氣的歷史》,廖溫仁《支那中世醫學史》,盧嘉錫《中國古代科學史綱》,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唐梅彪《石葯爾雅》,劉向《神仙傳》,《太清金液神丹經》,王琎(jin1)《中國古代金屬化合物之化學》,曹元宇《中國古代金丹家的設備和方法》,(左二本載於《中國古代金屬化學及金丹術》),上海第一醫學院《實用內科學》,趙匡華《中國古代化學史研究》,《宋書》,《華陽陶隱居內傳》,《魏書》,《廿二史札記》,蘇恭《腳氣方》,《隋史》,(釋道洪《寒食散對療》,釋智斌《解寒食散方》,釋慧義《寒食散雜論》,釋僧佑《弘明集》),《中國古代醫學》(中華書局,1983),范家偉《東晉至宋代腳氣病之探討》,季羨林《饒宗頤史學論著選》,牟融《理惑論》,廖育群《記載與詮釋——日本腳氣病史的再檢討》,謝寶賢《「梯扶斯」樣病及腳氣》,稻葉逸好《所謂腦膜炎乳兒腳氣及佝僂病》,稻葉逸好《腦型乳兒腳氣》,余惠民《Vibixin治療腳氣之實驗》,中國中醫研究院《醫學史論文資料索引1903-1978》,耿鑒庭《元稹的詠病史》,核堂《醫史卮(zhi1)言》,《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傳統醫學卷》,《左轉》,《詩》,劉伯驥《中國醫學史》,《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老子》,《馬王堆漢墓帛書四·十問》,《管子》,郭沫若《宋鈃(jian1)尹文遺著考》,《荀子》,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淮南子》,朱越利《道經總論》,《新唐書》,《宋會要輯稿》,陶宗儀《南村輟耕錄·醫有十三科》,《明史》,《清史稿》,張璐《張氏醫通》,喻昌《醫門法律》,《宋史》,《周禮》,宋伍起予《外科新書》,南宋陳自明《外科精要》,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宋楊子建《十產論》,錢乙《小兒葯證直訣》,宋朱肱《類證活人書》,元齊德之《外科精義》,湖北張家山漢簡《引書》,《秘傳眼科龍木論》,明傅仁宇《審視瑤函》,南京中醫學院《針灸學講義》,劉復《神農本草經·序》(中國古醫學會,民國31年刊本),山田慶兒《夜鳴之鳥》,伊東俊太郎《科學技術史詞典》,宋張杲《醫說》,明虞摶《醫學正傳》,《丹溪心法》,朱震亨《局方發揮》,明王肯堂《證治準繩》,《一草亭目科全書》,《異授眼科》,《銀海指南》,曹炳章《中國醫學大成》,《新修本草》,《證類本草》,《本草崇原》,《本經逢原》,《神農本草經百種錄》,《本草經讀》,《本經疏證》,路甬祥《科學的歷史經驗與未來》,廖育群《難經醫學理論的時代特徵》,《內經運氣要旨論》,醫:不知是自幼當慣了實驗動物,還是父親實證身教的影響,使我養成了嘗葯的習慣,毫不誇張地說:凡是出自我筆下的葯,沒有沒親自吃過的。不僅是烏頭、肉桂、大黃、芒硝這些一般醫生望而生畏的將帥之葯,而且我還長期服用過硫磺,偶爾嘗過砒霜——因為小時候聽爸爸講,冬季入水摸魚的人之所以不怕冷,是因為常服能起人命門真火的硫磺;某種口紅中摻有砒霜,能延長青春。所以提筆開方時,對於某些葯吃下去會有什麼效果、多大劑量才能起到作用、這副葯會是什麼味道等,皆心中有數。三折肱而現代醫學知識對於我這樣一個已然有過多年中醫實踐、早已反覆體驗過衝撞滋味的人來說,卻倍感親切——因為只有在系統學習了現代科學知識後,我才獲得了理解中醫何以能治療某病,中醫何以要如此治療某病的密鑰。換言之,只有依靠現代醫學知識,才能說清中醫治病的所以然問題。概言之,現代科學知識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中醫何以能夠治病的問題;而歷史知識卻能告訴我們那些玄妙的中醫理論是如何形成的。總之,科學知識可以在中西兩種醫學體系間架起理解的橋樑;歷史知識,可以在古今之間鋪設溝通的道路,但無論哪一方面都是一個二維空間的平面,只有將科學的解釋與歷史的解釋結合在一起,才有可能構建一個立體的三維空間,才有可能全面地理解中醫。小時候,爸爸曾經對我說:「有朝一日,你把《黃帝內經》徹底批判了,就是真正讀懂了。」……不必緊張,因為今日的中醫,早已不是《黃帝內經》時代的中醫;舊瓶之中早已換了新酒。廖厚澤:「人之生破易,死卻極難,總是要受盡磨難才能超脫。」中國民眾的普遍心態,是以現世人生為關注點,他們並不那麼嚮往脫俗的天堂仙境。醫者,治病工也。太淵脈第一肺經,離經脈第二手厥陰心包絡經,守靈脈第三心經,趺陽脈第四胃經,人迎氣口脈第五上下氣血盈虧,青龍脈第六肝經,太沖脈第七肝經、;又為候血分之專脈,龍曜脈第八膽經,神闕脈第九脾經、亦候胰,育嬰脈第十腎經,竿珠脈第十一小腸經,庚金脈第十二大腸經,吏倉脈第十三胰經,水曹脈第十四膀胱經,督脈第十五督脈,沖脈第十六衝脈,帶脈第十七帶脈,任脈第十八任脈,陰陽二維脈第十九陽維脈陰維脈,陰陽二蹺(足喬)脈第二十陽蹺脈陰蹺脈離經脈第二 《易》曰:一陰夾於二陽間,故曰離。以象心之用。所候:手厥陰心包絡經。部位:甲、鬼哭穴(在中指尖下);乙、蟹眼穴(中指本節與第二節交界橫紋處);丙、外勞宮(手背中指本節內側歧縫間,脈管呈人字紋處;一說與內勞宮相對,脈診當依前說);丁、天河穴(由外勞宮循歧縫上行至手腕關陷中有脈處)。診法:分候脈、候氣、候寒熱三部。甲、以離經指法候鬼哭穴之脈跳(但有人離經脈行於指間兩側),陽脈為心陽外開,陰脈為心陽不足。乙、此以候氣:捏鬼哭穴,外勞宮脈動加大;捏蟹眼穴,天河穴脈動加大,以候心氣。與候脈結合,則用以推氣與脈之間的辨證關係。左右手相比較,則可推心氣心血之辨證關係。丙、候指尖寒熱。所主:甲、小兒出疹發痧,身雖熱,而指尖冷。乙、離經無脈者,可斷其心氣不出井,為心氣虛故。四逆者,必先見離經寒,次發展及手,厥過肘者不治。丙、產婦分娩時離不出井,如氣(熱)與脈(動)由本節逐漸向上發展,待達於指間,則宮口開大已至少三寸,胎兒將立刻娩出。丁、離洪實而動甚者,慎勿頭開散心氣之品。證治大法詳《證治大法品》。《黃庭經》之名始見於《抱朴子·遐覽》。該書由《內景經》與《外景經》兩部分組成,一般認為《外景經》早出,傳自西晉女道士魏華存;《內景經》由《外景經》推衍而成。更為重要的是《黃庭經》中談到內視——內視腸胃,得見五臟;自見五臟腸胃等。「分經候脈法」中以此作為丹道家脈學建立的基礎——丹道家根據內視的方法,從火人體上向內求得建立其理論體系。在許多脈的診候中,均可見到「候脈」與「候氣」之法並存,甚至是只候氣不候脈。「托古人說」,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偽托——徑將新作說成是古聖遺墨;一是六經注我——借闡述古人微言大義之名,行宣揚自己主張之實。有位患類風濕關節炎的漂亮小姐……在這一個月間吃的藥方,不過是治療感冒與肺炎的最常用方劑「麻杏石甘湯」,加點銀花、連翹之類清熱解毒之品而已。如果要問何以會用治肺炎的方子去治關節炎,回答有三:1因為病人舌紅、脈快,是「熱證」。2因為父親告訴我:這類疾病以及小兒腎炎都先要把嗓子(扁桃腺)「整」好。3因為這是鏈球菌感染引起的軀體免疫(過敏)反應。第一種回答是真正的「中醫」——根據實際的臨床表現,做出疾病屬性(證)的判斷,據此施以治療,而不必管它是「什麼病」。所謂辨證施治,即是此意。第二種回答是家傳。所謂家傳一張紙,師傳萬卷書,家傳與師傳的區別即在於此——當然這裡所說的師傳,是指那種學院式的教育。因為這種知識的本質是經驗,而且未必一定要家傳,真正會治病的老師同樣可以傳授這樣的經驗。再者,有悟性的醫生即便沒有任何傳授渠道,也一定可以在臨床實際中,沿著辨證施治的路徑,在治療成功的基礎上總結出這樣的經驗。這種悟性,就是醫者意也的內涵解釋。第三種回答是現代醫學。這類疾病和小兒急性腎炎在很多情況下都是源於咽喉部的慢性炎症所引發的的軀體免疫反應,這就是先要把損嗓子整好經驗之談以及何以不該墨守教條、何以可用治肺炎感冒之葯治療關節炎的所以然。在本書的序言中曾經談到「只有現代醫學知識才能夠使你弄明白中醫何以能夠治病、何以要如此治病」,而此處所言不過是給出一個具體的案例。中醫學到一定的火候,出現由博返約(異病同治)的現象的確十分自然,因為臨床癥狀固然千變萬化,但疾病的原因也許相同。但同時也不要忘記:相同的癥狀,有可能源於不同的原因,因此同病異治也是家常便飯。兩者基於一個同樣的道理:根據癥狀,辨別疾病的屬性(證)。這就叫做辨證施治。十分明顯,這些醫家強調的「意」,早已不是在針法操作時所需要集中的「注意力」,而是圍繞著一個核心,即:醫學是一門深奧的學問,而尤以診脈、用藥為難;治病不可生搬硬套、墨守成規;必須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方能正確辨識疾病,並找到適合的治療方法。由此不難看出,中國傳統醫學在外表上雖然總是呈現出一種極強的繼承性,令人覺得古今一脈並無多大變化,但實際上今古中醫之不同遠勝相同。其原因就在於歷代醫家雖然在口頭上總是將諸如今本《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等一些古代醫書著作奉為圭臬,稱為經典,但舊有的名詞、概念往往早已被多次賦予新的解釋與內涵;同時,這些新舊概念又被無數次地加以重組——再建體系。這就是傳統醫學發展的歷史、自我改造的歷史,或者說是「革命」的歷史。如果沒有這種自我改造,中國傳統醫學肯定不會具有今日所見之強大生命力。「醫者意也」內涵的改變,自然是上述變化的一種體現;而醫家以「意」改造醫學的過程,兼職可以說就是傳統醫學發展的過程。從宏觀的角度講,中國傳統醫學之所以能夠從低水平、原始的經驗醫學發展成為一個「偉大的寶庫」,正是因為有許多堪稱「古代科學家」的人,肯於將其與生俱來的聰明才智用在這種曾被貶斥為「君子不齒」的賤業上,才使得醫學的知識含量、理論水平得以逐步提升,終在宋代以後成為被儒家認同的學問體系——格物窮理之一端。此外,值得注意的另一個 問題是,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維特徵,古代醫家以意構建自身傳統醫學的過程,實質上也就是以本民族思維特徵與生活經驗,構建一種實用技藝與學問體系的過程。兒時隨父在郊外玩時,他常要教我認葯、採藥,並講故事。自然萬物的藥用功效,可由一些基本的抽象原理而獲知。「中國自古就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以識藥物的傳說。」——《淮南子》言此之意在於解釋食物鑒別知識的起源,而非指醫藥,即神農之所以稱「農」的原因。其後才逐漸被解釋成「識葯」。湯者,盪也;散3者,散4也;丸者,緩也。總之,古人並不僅僅是從一種藥物所含的「有效成分」去思考其作用;或者可以反過來講,一切相關因素都是「有效成分」。從總體上講,古代的診脈方法都是以「經脈」與「氣」的理論為基礎,但具體運用卻有所不同。例如,由於十二經脈之中皆有動脈,故通過這些動脈分別診候所屬經脈的病況,乃是最直截了當的方法,故而有可稱「分經候脈」的診脈方法;有以為人之「頭、手、足」與「天、地、人」相應的觀念,故有在頭、手、足之「三部」各取三處動脈進行診察的「三部九候」法;又因認為人身之氣與天地四時陰陽之氣的運用變化相關,故有「四時脈法」,等等。這些診脈方法中,有一種通過比較「人迎」(頸動脈)與「寸口」(手腕部的橈側動脈)之大小,來判斷疾病歸屬於某一經脈的方法,或許與今日所見診脈方法有最密切的關係。此法集中表現在構成今本《黃帝內經》的《靈樞》之中,而在《素問》中只有兩篇略略言及此種脈法。————————————————《素問》與《靈樞》間的種種區別,是研究今本《黃帝內經》(即素問與靈樞)究竟是《漢書·藝文志》所著錄之「《黃帝內經》十八卷」,還是互不相干之兩本獨立著作的重要線索。在脈診方面,「三部九候」法僅見於《素問》,且云:「三部九候為之原,九針之論不必存。」可窺兩書間的對立。換言之,定式化的診脈法在東漢末期即告成立,沿用至今未見大的變化。……而在定式化的「寸關尺」三部診脈法,雖在形式上與《難經》的診脈法極為接近,但在理論方面卻存在著以「臟腑配位」置換陰陽學說的本質變化。即左手寸關尺主候心肝腎,右手寸關尺候肺脾命門。而無處不在的陰陽理論則又由「左手主血(陰),右手主氣(陽)」得到了體現。「讀書萬卷,何如指下三分;謹守成規,豈過心靈一點?」——清王九峰語,見《武進陽湖縣誌》,光緒五年木刻本。引自《中華醫史雜誌》,1984,(2):65。用現代之語說,這就叫「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分析的能力、分析的過程,也就是古人所說的「意」。一般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重綜合、輕分析的特徵;在醫學中則表現為重整體狀況,輕具體病症。其實這是一種片面的看法。片面的成因,在於一般史學家、哲學家所能了解的大多是諸如漢代的陰陽五行、宋明的理氣等一些類似「終極真理」的學說,極少能夠深入我們今日所謂科學技術的領域,去觀古人如何處理具體問題的過程。較之於「醫者意也」,當代醫家更喜歡用「辨證施治」一詞來表達中醫的神韻,或者稱其為中醫「活的靈魂」。其要不外首先是對一位患者的具體病情加以詳盡透徹、觸及本質的分析,然後靈活地選擇最佳治療方案,而不是按圖索驥地繩於經典、墨守成規地套用成方。的確,古今醫家都極少妄發否定「古訓經典、驗方成法」之言,但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創造結果,卻在醫案中得到了某種體現。他們引用經典之說來證明自創之法的合理性,用經學家的話說,這叫「六經注我」;與古訓相悖時,則緘口不言,用史學家的話說,這叫「皮裡春秋」。只有看清這一點,才能了解中醫學內部「舊瓶新酒」的變化、發展過程;了解醫案中蘊含的醫家之「意」為何;了解醫案的價值所在。中醫之所以能夠治病,固然與幾千年之經驗積累有密切的關係。但通過前面的論說,不難了解到中醫的許多內容並非都來源於實踐經驗,而是與一些被近代自然科學排斥在外的思維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按道理講,從這些被認為是屬於「交感巫術」的思維方式出發,理應只能產生出偽科學與偽技藝——不真的認識與無效的操作。但在中醫這片土地上,卻結出了實實在在的果實。儘管從理論上講,人類具有不斷認識自然,逐步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能力,但又永遠不可能窮盡因果之間的全部鏈接細節。這不正是「科學的難點」之所在嗎?在此種情況下,一種被稱之為「哲學的榮譽」的認知方法——緊緊抓住因果兩段,而將其間的細節問題留給未來自然科學的方法,不是也永遠會具有存在價值與生命力嗎?中醫之所以在當代還沒有消亡的根本原因,恰在於此。就中國而言,至少在從漢到唐的歷史階段中,醫學體系中的科學內容與咒禁療法是呈平行發展之勢的。在此後的運用中,雖然具體法術可見更新、繁衍,但其所依據的準則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咒禁治瘧法中,有「發曰執一石於水濱,一氣咒曰:眢眢圓圓,行路非難,捉取瘧鬼,送與河官,急急如律令。投於水,不得回顧」,這種巫術原理的基本思維方式是相同原因(或形式)必然會產生相同效果,而其在醫學中的運用,可謂不勝枚舉。用梳子梳乳周回百餘遍治療乳汁不行。此外還普遍認為:採用什麼方式來處理孩子的臍帶和或胞衣,也將影響他或她未來的身份或事業。1相似律:相同原因或形式必然會 產生相同效果。2接觸律:認為事物一旦互相接觸過,他們之間將一直保留著某種聯繫,即使他們已相互遠離。從思想史的角度講,葛氏之說代表著漢代儒家文化取代黃老之學後,「一批治黃老之學的知識分子分別轉向從事學術和方術」,從而使得「方術」逐漸理論化、體系化,具備了某種哲學思想與理論解釋的傾向。————————朱越利《道經總論》(遼寧教育,1991)在醫療方法中,各種內服、外用藥,按摩,針灸等皆是以某種作用力施加於患病之軀的方式來實現治療目的。咒禁療法作為古代醫學的一部分,亦同樣是在竭盡全力、想方設法利用一切「可被利用的力」去實現治療的目的。兩者的區別僅僅在於,只有當選擇的「外力」是客觀存在的「自然之力」,並確實能夠作用於對象物體時,才能形成醫學的技藝;如果選擇的「外力」或轉移的途徑為虛幻時,即形成巫術的治療方法。由於文化的發展,虛幻的神靈越來越多,力量越來越大,所以咒禁療法的施術者這是才逐漸轉變成為「神力」與「疾病」間的媒介(但不是傳達天意的medium),他們的語言對象主要是能夠理解語言的神靈,而不再是致病物。一般認為,西周時期醫與巫的分化,是中國傳統醫學發展 之路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杜石然《中國科學技術史稿》)……然而如前所述,自隋代開始,醫學體系的構成中重又出現了咒禁之術,直到明代,在醫學分科中,咒禁之術均有其獨佔的一席之地。這一現象並不意味著醫學發展的倒退,其原因與東漢以後佛教傳入、道教興起之文化背景作用於醫學有較大關係。其要在於,陰陽家學滲入醫學後,使得醫學理論出現了一個由秉承陰陽家學之主旨——以陰陽消息、循環言說順逆常變,到強調陰陽對立、平衡的轉變。所謂陰陽學說自身的發展與進步,也恰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實現的。然而陰陽學說中雖然包含有天文星曆等內容,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其目的並不在觀想、授時、制歷,而是要通過這些現象來說明陰陽變化的規律以及順乎陰陽的重要:「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需要注意的是,力倡順應「四時」、「陰陽」變化之序的陰陽家之學,其思維模式的要點在於陰陽交替、輪轉的循環,而不在對立。其陰陽消長的實質,不是此消彼長,而是陰、陽各自在一定時限內的自身消長。即春夏為陽生至盛極的階段;秋冬為陰生至盛極的階段。在這兩個階段中,陰或陽分別經歷了由初生到盛極而衰的過程:「陽至而陰,陰至而陽」,「因陰陽之恆,順天地之常」。《呂氏春秋》中以「圜道」為題,列舉了日夜一周;月躔(chan 2)二十八宿;精行四時;物動則萌-生-長-大-成-衰-殺-藏;雲氣西行,水泉 東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滿等現象來說明「天地車輪,終而復始,極則復反」的循環規律。與陰陽家順應四時陰陽的思維方式乃屬一脈。因此,在氣氛陰陽,陰陽又復分太、少,分屬四時的理論體系中,所要強調的並不是一分為二、陰陽對立。//如果捨棄四時、晝夜循環輪轉的時間因素,那麼陰陽相互對立的屬性就自然而然地顯露出來了。……具有哲學內涵的陰陽學說正式沿著這樣一種思維方式逐漸發展起來。……如此,大致可以看清陰陽、五行兩種學說在先秦與兩漢時期出現過一個有趣的變化:陰陽家學原本以循環觀念為主,而當陰陽對立的屬性逐漸受到重視與闡發後,其循環的思想反不太受重視,往往被研究者忽略;而五行學說因相生相剋之說的盛行,反而被看成是循環觀念的典型表現,忽略了五行原本才是分「類」、定「性」的最初表現形式。因此不論是陰陽家學,還是先秦道家思想,雖然其中蘊含有許多哲學性的思想要素,但其本質皆是政治論的社會哲學。大約在秦漢時期,這些思想才逐漸發展成為宇宙論哲學。至於陰陽家學「使人拘而多畏」,「牽于禁忌,泥於小數」,當然在醫學領域中也有所體現,如《素問·診要經終論》,這些規律在針灸治療學中並無實際意義,因其本質乃屬虛構的規律。……實際上只要結合上一段不同月份「人氣所在」的論述,即不難看出「牽于禁忌」的本質。在今本《黃帝內經》中,陰陽學說的運用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強調對立、平衡的抽象概念。……在陰陽的概念中既包含有以陰陽二氣的融合構成宇宙萬物之本體的一面,亦有注重陰陽不同屬性特徵之「象」學的一面。前者在醫學理論中表現為對於生命形成、稟賦厚薄、情志形體特徵等的解說;後者則可具體地指導診斷與治療——陰陽的辨識是「辨證施治」的核心。在先秦時期診脈與靜脈緊密相關,是一同發展起來的。而三陰三陽的概念既用於診脈法中陰陽盛衰的定量表示,又是經脈的名稱,而且將一晝夜劃分為六段的時間表示法等。由於今本《黃帝內經》屬醫學論著之彙編,對一些理論性問題的看法與解釋不可能一致,因而對於三陰三陽的理解亦有所見之不同。事實上,中國古代從未想到過「君主之官」——心,會晝夜不停地跳動;而且將伸手可觸的心前區搏動解釋為「胃之大絡」的跳動。所以有關氣血運行、環流全身的構想,乃是以肺為源頭:十二經脈起始於肺;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氣血的運行,乃是沿著十二經脈的次序,按每次呼吸行進六村的速度前進,全場為16.2丈。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自然會有某一時間「脈氣」居於某經或某處、當刺或不可刺之說。無論是將一晝夜劃分為三陰三陽「六時」,還是配合十二月,均與靜脈血說、脈氣循行有著一定聯繫。因此,前引《素問》的問答對話中,以經脈分布回答三陰三陽的問題,……是正解。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裡孔穴、本草藥對,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千金要方·大醫習業》)大體說來,在宋代以前的醫學著作中,均很少提到《易》。特別是在《素問》、《靈樞》、《傷寒雜病論》等劃時代的醫學代表作中,根本看不到《易》的影響,更找不出基礎理論中有什麼內容是直接誒來源於《易》。如果翻看一下古代的醫學著作,其中涉及《易》的內容基本都屬借卦象為喻。……即便是這樣的比喻,在宋代以前的醫學文獻中也是極為鮮見的,自宋代開始才略見增多。……但也有非借卦象,不足以意會其理的妙用。一般認為,大講陰陽的《易傳》形成於戰國中晚期之間,至遲也在戰國末期。醫學與《易》學,大致均是在這一歷史時期接受了陰陽學說,但兩者間卻無直接的啟承關係。最能說明這一點的,是易學體系採用的數字奇偶是「陽奇陰偶」,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尤特以九、六位陰陽的代表,凡陽爻皆稱為九,陰爻皆稱為六。而醫學中卻是沿著天有六氣、地有五行,即天六地五,數之常也的陰陽奇偶關係發展,故有五臟陰、六腑陽,男八女七,陽脈六陰脈五等具體表現。古代中醫接受易學陽奇陰偶之說者,唯有一例,即認為婦女月經盡後六日內可以受孕成胎,一三五日為男,二四六日為女。……此說雖屬荒謬,卻一直佔有統治地位,唐宋元明清歷代醫家大多宗此說。正是由於古人不知心臟跳動這一基本生理現象與生命指征,因而在言及猝死急救時,只知觀察「呼吸」和體溫。在中國古代文化與醫學中,心臟君主之官的地位,實際上只能用於解釋人類的精神活動,而氣血生成與運行等生理活動的中心是「胃」。「五藏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藏之本也(素問玉機真藏論)。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脈無胃氣亦死(素問平人氣象論)。人之所受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靈樞玉版)。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藏,別出兩行,營衛之道(靈樞五味)。」至《靈樞·經脈》中,雖然有關各經脈走行的描述較馬王堆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和《足臂十一脈灸經》有所發展,但經脈的主幹仍是各自獨立的,其相互聯繫是靠「支脈」完成的。這種以胃為中心的循環,在中醫學中被概括為「營、衛」兩氣的運行。(營氣周流次序)「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留於四藏,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素問經脈別論)」【中醫的氣血運行、心跳、呼吸、動脈、脈動、氣血,要搞清楚,以經典之內的語言,建好生理病理藥理模型。不能存留為疑案。】實際上,將肺視為橐籥(風箱)——推動氣血運行的原動力,亦是古人早已有之的一種理論構想。《靈樞·五十營》說:「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一晝夜)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於身……凡行八百一十丈也。」這顯然是將呼吸運動釋為脈搏跳動、氣血運行的力量來源。《黃帝內經》之名始見於西漢末年劉向與劉歆(xin1)父子所編撰的目錄學著作《七略》。但實際內容如何並無人知曉。以為傳世的《素問》、《靈樞》兩書即是《七略》所著錄的《黃帝內經》,本是西晉名士皇甫謐的一種揣測,但後人多從此說而成為「定論」。為尊重這一約定俗稱的說法,又要避免將《七略》視為《素問》與《靈樞》的成書年代下限,故只能將其稱為「今本《黃帝內經》」。在此(五運六氣的計算)基礎上,根據推算所得運、氣的屬性言說某一年、某一時民眾當患何病,當以何葯治療,便是運氣學說的實用價值所在。……因為使用干支紀年是從東漢四分曆開始的(85年)。《素問》其他篇節的共性是:五行配天干只用於紀日;在涉及五行與季節相配的問題時,大多是五行配四季(土不主時),且只有「生長收藏」的概念,沒有與土相配的「化」;只有少數幾篇引入了「長夏」與土相配。構成今本《黃帝內經》的《素問》與《靈樞》這兩部醫學經典的最終成書年代雖然無法確定,但無疑是在運氣學說形成之前。其在理論運用方面存在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陰陽與五行兩種學說在不同的章節中往往是獨立存在的。……另一方面,五行說在今本《黃帝內經》中運用的尚十分有限,例如在針灸療法方面幾乎看不到五行說的蹤影。但是到了東漢時期就不一樣了,成於此間的針灸著作《黃帝明堂經》將五行說與穴位的屬性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降至《難經》,簡直就是依據五行來言說各穴的主治。在今本《黃帝內經》中雖然有幾篇文章提到各經脈位於肢端的五個穴位名為井、滎、輸、經、合(後世定名為「五輸穴」),但未見其與五行說有什麼聯繫,只是與「四時」關係較為密切。此外,在其他有關針灸療法的論述中就看不到五行說的任何蹤影了。詳見廖育群《秦漢之際針灸療法理論的建立》。……例如《黃帝明堂經》明確規定了各條經脈肢端的五個穴位(五輸穴)的五行屬性。並規定了各經脈的這五個穴位是按五行相生序排列;陰經與陽經的同名穴之間是相剋關係。上下四方謂之宇空間,古往今來謂之宙時間。運氣學說與如此含義的宇宙構想確實具有密切的關係。可以說,在科學史研究中,對於東漢時期的文化背景最應注意的就是當時出現了一種遠勝於西漢時期的、融《易》理與陰陽五行諸說為一體,輔以數位推演來解釋天地生成、政治人倫、萬物化生、物理之情的學術風尚與思維方法。1干支推運氣2六步六氣3六氣分天地4占星定運我國之金丹術與黃白朮,可溯源至戰國時代燕齊方士之神仙傳說與求神仙仙藥;蓋戰國時代先有神仙傳說與求神仙奇葯,及西漢始有金丹術與黃白朮之發端也。……南北朝時,金丹術較晉代為流行。及唐代,外丹術乃臻極盛。……宋人之於外丹,多已不復置信;斥外丹黃白為邪術,專講內丹。故自宋代起外丹乃衰降。及元明,外丹術衰微。……伴隨者餌食金丹,中毒身亡的記載亦時有所見。此乃唐代之後,外丹衰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老子》中,雖然沒有直接討論人的壽命生死問題,但從一切均不得違反自然規律的宗旨觀之,是不可能相信長生不死的,即所謂:「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而成書於其後的《莊子》,丟與生死乃自然規律這一點,則有較明確的說明:「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死生,命也」。(大宗師)「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達生)……即先秦道家作為一種富含哲學內容的思想體系,不僅原本不存在追求長生不老、得道成仙的思想,而且與這種思想還是相互對立的。辟穀:……其法要求「與月進退」,即自朔日起「去穀食石韋」,日增其量,至月圓後逐日減少。當感到「首重足情體軫(zhen3)」時,「則呴(xu3)吹之,視利止」。由於此法在「辟穀」之後,仍食用某些特定植物,兼行「呴(xu3)吹」,故亦有「食氣」、「服食」諸法的性質。宋尹學派不論是楊朱後學,還是接受了「貴身輕物」主張的道家後學,必然要因這種觀點的「利己主義」性質而備受攻擊,孟子即是一例。因此(或許是在戰國時期的學術辯論中)轉而向講究去除嗜欲的「治身」之道發展乃是十分自然的事。及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雖然黃老之術因儒家學問的改造與相容而繼續以「外儒內道」、一明一暗的形式存在,但畢竟已屬失勢。這一轉變,導致「一批治黃老之學的知識分子分別轉向從事學術與方術」。——朱越利《道經總論》病因的內外之分、對外感病的論述,雖可追溯至先秦,但經典性的全面論述當以東漢末年的《傷寒雜病論》為代表。……後經王叔和整理,將其中論外感病的內容編成《傷寒論》,……「溫病學派」,……在治療方法、病機理論方面雖另有新見,但本質上仍屬外感病的研究。但自金元開始,由於醫家對醫學理論的普遍重視,雜病著作不再以廣播為勝,轉而注重對病機、辨證的探討與研究。金元以降,醫學發展的總趨勢已然轉入對病機、辨證施治的理論性研究,……一般說來,中醫兒科著作多自胎養開始,繼之以初生、養護之論述;對於小兒生理、病理特點、診治要點及常見多發疾病均有詳盡闡述,由此構成兒科專門。兒科診法中,自宋代開始出現診指紋法。即以小兒食指掌側皮下靜脈的形色變化作為察病依據,食指的初節稱為氣關、中節為風關、末節為命關,靜脈的杏色變化在「氣關」為輕,達「命關」為重。「五輪八廓」是中醫眼科識病辨證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五輪」的名稱與應用法則是:1氣輪:目之白睛(鞏膜),內應於肺屬金。2風輪:白內黑睛(虹膜),內應於肝屬木。『3血輪:目兩角大小眥(內眥、外眥),內應於心屬火。4肉輪:上下兩胞(眼瞼),內應於脾屬土。5水輪:青內一點黑瑩(瞳孔),內應於腎屬水。「八廓」是依八卦方位劃分眼部。(相比之下,「五輪」要合理得多。)此外還應該注意到,這一治療行為的主角,也許既不是火也不是熱,而是煙。因為在古人的頭腦中,對煙的作用有著特殊的思考:靈魂、鬼物等不可見之「物」運動的通路。這也就是說,以火接近人體或某一患處進行治療,含有令致病之「物」循人為製造的通路——煙,離去的意思。當我們驕傲地宣稱:通過科學的手段人類正在不斷認識自然,並要求公眾充分相信這種認識,仿效這種認識途徑繼續深入地不斷認識自然的時候,也許正是逐漸遠離自然、遺棄自然的過程。顯然,後世醫家實際上是在整理、構建醫學體系的過程中,根據自身的需求尋找適合的材料。中醫著作雖然不勝枚舉……但其中最受推崇的核心著作不過數種;常用的方劑、藥物亦都十分有限,於是這些內容便構成了中國傳統醫學寶庫中的核心、精粹、主流——也就是傳統中的傳統。首先是今本《黃帝內經》集結成書的時代,過去一半認為今本《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時代,但自馬王堆漢墓醫書出圖之後,這種觀點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很多學者傾向於其集結成書應在西漢末年,甚至再晚一點。特別是王莽時代,其事所涉明顯不是儒家學問正統,所網路者乃「天下異能之士」,理應與「方技」有關;其目的又是「正乖繆、壹異說」,……第二次大的革命,可以說是出現於宋代,延及金元。……自宋代成無己注釋《傷寒雜病論》,始展現出一個「六經辨證」的理論體系,因而受到越來越多醫家的重視。
推薦閱讀:

《大風歌·王立群》筆記(11—20集)
筆記 #1
我的隨想筆記___藥物篇
刑法彩色筆記(分則編)
《盜墓筆記》這個超級IP是如何煉成的?

TAG: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