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蒙書講義》(上)——《三字經》(3)

《蒙書講義》(上)——《三字經》(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05b800100ejxw.html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才當能量講。才字的一橫表示大地,中間一豎表示草木,一撇表示草木長出的根須。《說文解字》講才指草木初生。草木初生時便有了能量,故「才」引申為能量的意思。三才即指三種能量。將天地人並稱為三種能量,是中國文化的獨特視角。天地有能量,很好理解。《中庸》講:「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這是講天的能量。意思是說這個天,看上去只不過一點點光亮,但它那無窮無盡的整體,卻懸掛著日月星辰,覆蓋著天下萬物。《中庸》里又講:「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這是說地的能量。意思是說這片大地只不過是一撮土組成的,但它那厚重的整體,承載著崇山大岳卻不嫌重,收容了江河湖海卻不漏掉一滴水,還承載著萬物。人憑什麼能與天地並稱為三種能量呢?就在於人有一顆能夠覺解萬物的心。如果沒有心的覺解與認識,天地萬物的存在都沒有意義。人對天地規律的覺解產生出科學,對天地德性的覺解產生出哲學,對天地間的美好的覺解產生出藝術。科學家認識、發現天地的性質規律,並據此創造發明,推進人類的物質文明;哲學家覺解體悟天地的精神品德,以此指引人類的道德,提高人類的精神境界;藝術家發現捕捉天地的風神異彩,據此創作繽紛的藝術作品,豐富人類的精神生活。古往今來,人類一切的發明創造、學術著述、文藝作品,無不是人覺解的產物。

中國古代有一部專門覺解天地之道以指引人間生活的書,就是《易經》。《易經》六十四卦,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上經開篇於乾坤兩卦,結尾於坎離兩卦。乾坤指天地,坎離指水火。上經講天地水火,就是談天道。下經開篇於咸恆兩卦,結尾於既濟、未濟兩卦。咸恆講戀愛婚姻,既濟講一切舊的矛盾都得到圓滿解決,未濟講新的矛盾又開始產生。咸、恆、既濟、未濟都是講人間的事情,即是談人道。《易經》上下經合起來就是推天道以明人道,其實就是對天道的覺解,並以此為標準來指導人們的社會生活。《易經》乾坤兩卦中特別談到了人所應學習的天地的品德。「乾卦」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就是說天體的運行剛健不止,君子立德,就要做到像天一樣自強不息。自強不息便成了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民族精神,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華民族又一次集中地體現了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但人光有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不夠的,只有自強不息的精神,人就只能完成自我的發展,自身一旦強大,就很容易去欺侮別人,侵略別人,唯我獨尊。所以「坤卦」中又講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就是說大地平坦舒展,她的品德是柔順寬厚,君子效法大地的德行,則應該以寬厚的品德,包容承載一切事物。有了這種品德,人才能不自私自利,事事為他人著想,包容各種不同的意見、見解,以及對自己不利的行為。中華民族正是有了厚德載物的品德,即使再強大,也不去侵略欺侮弱小國家、民族,而且再大的苦難也能默默承受。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已成為中華民族最重要也是最可貴的民族精神。著名哲學家張岱年先生給人題字,最愛寫的就是這兩句。這兩句話也就是中國人對於天地精神覺解的極精彩的描述。馮友蘭先生講:一個人對於人生越有覺解,那麼生命對於他也越有意義。對於一個收破爛的文盲,一本線裝明刻《文心雕龍》,其意義最多就是能賣幾角錢,而對於一個學者來說,這本書就是稀世珍寶。為什麼同樣的事物,其意義在這兩人眼裡會有這樣的不同?就是因為這兩人對於這本書的覺解不同。人具備的覺解天地萬物意義的能力有高下,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將這種能力發揮出來,或發揮到極致。馮友蘭先生根據人不同的覺解能力,將人分成了四種境界,最低的叫自然境界,高一級的叫功利境界,再高的叫道德境界,最高的叫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對人生沒有什麼覺解,就是自然而然地生活,吃喝拉撒,生老病死,結婚生子;功利境界的人對人生的覺解就是看到利益,他們做任何事都是為利益而做;道德境界的人對人生的覺解則著眼於道德,做任何事都以符合道德為原則;天地境界的人,則以天地為父母,以天地間的山川草木、鳥獸蟲魚為兄弟姊妹,做任何事都力求符合天地自然的規律,在天地間做一個天人。達到天地境界的人,即是覺解最高的人,這種人可以算是聖人了。

那麼同樣是人,為什麼覺解的能力會有那麼大的差異呢?這就是教育使然了。一個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他的覺解能力就越強。學點普通的知識,只能覺解一般的道理;學習聖賢之道,則能覺解人生、社會、宇宙的根本大道。而聖人之道都保存在經典中,所以要提高自己的覺解能力就要讀聖賢的經典,讀經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佛家也講:「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經典就是四書五經,故而應深入研讀。一個人能覺解人生、社會、宇宙大道,才是能與天地並稱為三才的人。中國文化之所以將天地人並稱,是因為中國人深刻地認識到了天地對於人類的決定作用及人對天地這種偉大決定作用的透徹覺悟。

光指光輝,三光即三種光輝:日光、月光、星光。三光這個詞出自東漢儒家典籍《白虎通義》:「天有三光日月星。」天地間有三種能量,天有能量,地有能量,人有能量;有三種光輝,日有光輝,月有光輝,星有光輝。這三種光輝於人類生活都有重要作用。古人認為,三種光輝中日光是最根本的,月亮和星星自身都是不發光的,它們的光輝都是反射太陽光而成。日為陽氣凝結所成,故叫太陽。《幼學瓊林》第一篇便講道:「日為眾陽之宗。」即是說太陽是一切陽氣的中心。那麼太陽對人類有些什麼作用呢?沒有太陽,天地間就一片死寂,沒有一切生命;沒有太陽,天地間就一片漆黑,沒有一點光明;沒有太陽,天地間就終年寒冷,沒有一點溫暖。不僅如此,人類文化的不同品格也是太陽決定的。國學大師梁漱溟先生說世界有三大文化體系:中國文化體系、印度文化體系、西洋文化體系。這三大文化體系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品格:中華文化的品格是致中和,追求中和的境界;印度文化的品格是超生死,追求永恆的境界;西洋文化的品格是主鬥爭,追求我為大的境界。那麼這三種文化品格與太陽有什麼關係呢?中國的地理位置主要處於北溫帶,太陽的照射既不太強也不太弱,四季分明,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和諧運轉,氣候溫和,最適合人居生息。中國人生活在這樣的地區,就認為宇宙的精神是和諧的,既然宇宙的精神都是和諧的,人就應該效法宇宙的精神,追求和諧的人生境界,即中庸。印度的地理位置主要在赤道附近的熱帶,太陽光照射太強烈,熱帶地區的特點就是一年四季陽氣都處於釋放中,陽氣放得快,人就生長得快,生長得快自然也死得快。古印度人八九歲就差不多性成熟了,十一二歲結婚生子,三四十歲就死了。生命的短暫成了印度人最大的困惑,所以印度人希望超越生死,這便是印度盛產宗教的原因。在佛教誕生以前,印度就有九十六種宗教。這九十六種宗教都是圍繞生死問題展開的。佛教集其大成,提出涅槃的境界,涅槃就是不生不死、不增不減、不垢不凈的永恆境界。這便是印度人的最高追求。西方主要的國家都在北寒帶,北寒帶地區,太陽光照弱,一年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寒冷的冬季度過,而且西方諸國陸地面積少而海洋面積多,糧食不夠吃,惡劣的自然環境使得西方人必須和自然鬥爭才生存得下去,所以鬥爭便成了西洋文化最主要的品格,和自然斗,和人斗,和其他國家民族斗,鬥爭的目的是征服,征服別人,征服其他國家民族。由此看來,世界三大文明的品格根本上還是由太陽決定的。太陽光照射的強弱決定一個地區的氣候,一個地區的氣候決定這個地區人的風俗習慣、思想文化。

月亮對於人類似乎沒有什麼實際的作用,但她的陰晴圓缺、朦朧含蓄、澹遠孤高卻給人間增添無窮的詩情畫意。中國古典文學中,月幾乎是最重要的意象,歷朝歷代抒寫月亮的文學作品簡直汗牛充棟。比如「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人散後,一鉤星月天如水」,真是無處不見月。月已經化到中國文人的血液中,可以說很難找到沒有寫過月、沒有用過月這個意象的詩人。詩人們在寫月時,對月亮賦予了豐富的情感。殘月多寄託離情別緒,圓月多寄託團圓美滿,新月多寄託孤懷憂思,月亮的陰晴圓缺則多寄託對歲月流逝、人生易老的傷嘆。不同的月亮形象和相應的情感結合,便形成了文學中的不同意象。

太陽、月亮對於人類的作用正是有用之用與無用之用。太陽帶給人類能量、光明(有用之用),月亮引起人類詩意的遐想(審美作用,無用之用)。對於人類來說,這兩種作用都是不可少的。往深里說,太陽和月亮的作用就是物質與精神的作用,兩者缺一不可。人類離不開物質和精神就像離不開太陽和月亮。

天空中發光的除了太陽、月亮,還有星星。我們中國人講,星星是萬物的精華分列在天空中。《說文解字》就是這樣解釋的:星為「萬物之精」。小篆星字是生字上面三個日字,像眾星分呈天空之形。這裡與日月並稱的星,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顆行星。金星又叫明星,它的光銀白明亮,又叫太白,故而有太白金星之說。金星黎明在東方出現時叫啟明星,黃昏在西方出現時叫長庚星。木星又叫歲星,古人根據木星的運行以紀年。水星又叫辰星。火星又叫熒惑,古人將火星當作災星,認為火星運行到哪個地方的上空,那個地方就要遭災。土星又叫鎮星或填星。這五顆星是天上最重要的行星,而古人為了觀測行星的運動,又設定了二十八星宿,星宿不是一顆星,而是幾顆星的結合,二十八星宿是基本不動的,叫恆星。恆星是行星運動的參照物。二十八星宿分別排列在天空的東南西北四方,東方七星宿名為角、亢、氐(dī)、房、心、尾、箕,西方七星宿名為奎、婁、胃、昴(mǎo)、畢、觜(zī)、參,南方的七星宿名為井、鬼、柳、星、張、翼、軫,北方的七星宿名為斗、牛、女、虛、危、室、壁。這些星宿在天空中分別組成了四幅圖案。東方的圖案是一條龍,東方屬青色,故名青龍。西方的圖案是一隻虎,西方屬白色,故名白虎。南方的圖案是一隻鳥,南方屬紅色,故名朱雀,朱就是紅色。朱字小篆就是一個木字中間加一橫,這一橫表示樹的中心,樹剝開皮,樹心是紅色的,所以朱的本義就是紅。北方的圖案是一條蛇纏著一隻龜,北方屬黑色,故名玄武。我們中國文化中常出現的這四種圖案即是從天文星宿中來的。道教是泛神的,所以天上的星宿全成了道教中的星官,也便全是神仙了。《西遊記》里太白金星還是兩次到花果山遊說孫大聖的重要人物。星星在中國文化中被神化,被賦予許多浪漫色彩。在宗教、術數里,其地位也很重要,術數中專門有一門占星術,就是占天上的星象來預測人間的吉凶禍福。日月星在中國文化中都有重要而獨特的作用,所以中國人將其稱為三光,與三才並列。

三綱者,君臣義,義子親,夫婦順。

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共和國五十八年暮春李里繪於蓉城。綱字本義是漁網中的大繩,拉這個大繩漁網就被提起來了;目是指漁網中的小繩。有一個詞叫綱舉目張,意思是將漁網的大繩拉起,細繩就張開了。這裡綱就指綱領。所謂綱領就是提綱挈領,把綱提著漁網就拉上來了,把衣服的衣領提起,衣服也就整個舒展開了。綱和領都是指事物最重要的部分。那麼社會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是維護社會的安寧和平,社會有序了,才能國泰民安,長享太平。《孟子》七篇的最後一篇講到:「君子反經而已矣。」「經」當常講,意思是說君子要做的事,就是要將非常變為正常,要將無序變成有序。其實先秦諸子做的事,都是希望以自己的學說來給春秋戰國這個無序的社會建立秩序。最後,儒家學說被統治者採用,據此建立的秩序成為中國社會幾千年的法則,這個法則就是「三綱」。

三綱理論的具體提出者是漢朝大儒董仲舒。三綱是什麼呢?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也就是說國君是臣子的綱領,父親是兒子的綱領,丈夫是妻子的綱領。那麼這三綱的具體原則又是什麼呢?就是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和順。所謂君臣有義,就是說君臣各自都應做自己該做的事,君敬臣忠,國君敬重臣子,臣子忠於國君。國君為什麼要敬重臣子?因為國君把臣子看做是輔助自己治理天下的人。臣子為什麼要忠於國君?因為臣子把國君看成治理天下的代表,忠於國君就是忠於國家。要是國君不敬臣子呢?孟子講了:「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讎。」意思就是說如果國君將臣子看得像草那麼輕賤,那臣子就可以將國君看成敵寇讎人。所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並不是儒家聖賢的思想,而是後世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加上去的。這需要區別對待,前者值得肯定,後者應該批判。

父子有親是說父子之間應該相互親愛。怎麼親愛?就是父慈子孝,做父母親的要慈愛子女,做子女的要孝順父母。慈愛與孝順根源於父母子女之間天然的血親感情。至於「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也並非聖賢的意思,而是統治者後來附會上去的。父母如果有不對的地方,聖賢也是叫子女態度溫和地給父母指出來,勸其改過,而並不是叫子女對父母的任何行為都必須盲目地絕對服從。

夫婦和順,就是指夫婦間融洽相處。怎麼融洽相處呢?就是夫敬婦愛,丈夫尊敬妻子,妻子愛護丈夫。夫婦的愛敬建立在理性和感性兩者的基礎上。理性就是夫妻雙方要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對方的性情、習慣、喜好,讚美對方的優點,包容對方的缺點。感性就是夫妻雙方相互愛憐,彼此心疼體貼,為對方著想。

君臣之間靠的是道義,父子之間靠的是親情,夫婦之間靠的是愛情。君臣、父子、夫婦是社會中最重要的幾種關係,將這幾種關係處理好了,整個社會也就和諧有序了。大家要注意,儒家提出三綱的前提是要人們各盡其職,各安其位。所以孔子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說國君要像個國君,要安於國君之位,盡到國君應盡的職責;臣子要像個臣子,安其位,盡其職;父子、夫婦都是同理。其實這就是孔子正名的思想,大家都做到這個名下應有的實,這樣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敬婦愛都順理成章了,由此延伸的其他各種社會關係都能和諧有序。五四時期批判三綱思想,實際是將聖賢的思想與帝王的統治術混為一談了,現在我們冷靜理性地再來看這個問題時,就應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類帝王專制統治思想是應批判的,而聖賢的「君敬臣忠,父慈子愛,夫敬婦愛」的思想是應該繼承發揚的,也正是這種思想使得中華民族長治久安,延續了幾千年。現在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還是離不開「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和順」的思想。這就說明聖賢的思想是有超時空的永恆價值的。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共和國六十年清荷月渝州芳園子李里於蓉城川師東籬居。曰當說講,此處也可理解為句首語氣詞。談到春、夏、秋、冬四季,它們是運行無窮的,每年都會有這四季。地球本來自己在轉動,同時又圍著太陽公轉,地球上的不同位置受到太陽光照射強弱不同,就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個不同的季節。中國是全世界最早進入農耕文明的國家之一,農業生產上最重要的是氣候,判斷氣候則離不開對天象的觀測,所以中國古人極重視天文。清代學者顧炎武說:「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三代指的是夏商周三朝。戰國時齊國人甘德著的《星占》與魏國人石申著的《天文》合稱《甘石星經》,是全世界最早的天文學著作。其中記載了百餘顆恆星,也是全世界最早的恆星表。古人通過對天文的長期觀測,推斷北斗星斗柄的指向與季節變化有關:北斗星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古人以農曆的一、二、三月為春季,四、五、六月為夏季,七、八、九月為秋季,十、十一、十二月為冬季。古人又分別稱一月、二月、三月為孟春、仲春、季春,四月、五月、六月為孟夏、仲夏、季夏,七月、八月、九月為孟秋、仲秋、季秋,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為孟冬、仲冬、季冬。

中國古人是極富詩意的,看到春夏秋冬四季花草果木的變化,又給十二個月分別取了一個詩意的名稱,在寫詩、題畫上經常用到,如果不知就裡,看到這樣的題法就很茫然。一月叫端月,二月叫花月,三月叫桐月,四月叫梅月,五月叫蒲月,六月叫荷月,七月叫瓜月,八月叫桂月,九月叫菊月,十月叫陽月,十一月叫葭月,十二月叫臘月。端月就是一年開端的第一個月,也叫正月。二月桃花、李花、梨花、櫻花、海棠等許許多多花都開了,二月十二還是百花的生日,故叫花月。每年這時候,我住的天人軒外的田野里,這些花競相開放,美麗極了。三月桐花開了,故叫桐月。桐花開的時候,往往是倒春寒,格外寒冷,已脫下的冬裝又要穿上,老百姓常說「凍桐花」。四月梅子成熟了,故叫梅月。這個時候雨水最多,而且都是綿綿細雨,所以又叫梅雨季節。《千家詩》里有首詩叫《有約》,是南宋詩人趙師秀寫的,就寫這梅雨時節的事。詩云:「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五月天氣就很熱了,人們紛紛扇起了蒲扇,故叫蒲月。五月的端陽節還有個習俗,就是送蒲扇,兒媳給公公婆婆送,女婿給岳父岳母送。我在鄉下當農民的時候就看到,到端陽節,凡是談了親的小夥子,都要買著蒲扇到女方家去送,女方家有多少人,就要送多少把扇子,很有趣。到了這一天,趕場的時候,賣蒲扇的生意最好。六月盛夏,荷花開了,故叫荷月。這個時候,稀飯快要煮熟的時候,人們順手摘一片荷葉蓋在上面,到吃飯的時候,清香撲鼻,愜意極了。《千家詩》里有一首名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著的。詩云:「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正是寫這荷月的景象。七月各種瓜都熟了,黃瓜、南瓜、絲瓜、苦瓜、冬瓜、西瓜,鄉下房前屋後到處結著,故叫瓜月。齊白石老人有許多畫瓜的畫,有一幅畫了幾根絲瓜,畫了幾條小魚,並題有小魚煮絲瓜,只有農家能諳此味。八月桂花香,故叫桂月。八月十五中秋節,人們摘桂賞月,別有一番詩意。九月菊花開了,故叫菊月。這個時節人們最愛喝菊花酒,吃肥螃蟹,所謂「菊黃蟹肥」。十月,按一年中陰陽二氣的消長,到了全陰之時,所以古來的術數家用坤卦來表示十月,坤卦六根陰爻,全無一點陽氣,那為什麼十月又叫陽月呢?因為物極必反,事物發展到了極致的時候,則向它的反方向轉變,陰氣到了極致的時候則要向陽轉變,這就是陽之極為陰之始、陰之極為陽之始的道理,故而十月又叫陽月。十一月蒹葭茂盛,故叫葭月。蒹葭就是蘆葦。《詩經》里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寫的正是這個時候。秋末冬初,天地間一片蒼涼,蒹葭在霜露中飄搖,想像到這種場景,《蒹葭》的意境也就不難體會了。臘是十二月的一種祭祀活動,於十二月初八這一天泛祭眾神,喝臘八粥,就是在稀飯中煮上花生、核桃、棗子之類的東西。後來這一天又稱為臘八節,故而十二月又叫臘月。最早的臘肉,就是用來祭祀的肉。

古人又將十二地支與十二個月配合:十一月叫子月,十二月叫丑月,一月叫寅月,二月叫卯月,三月叫辰月,四月叫巳月,五月叫午月,六月叫未月,七月叫申月,八月叫酉月,九月叫戌月,十月叫亥月。從十二生肖的角度來說:十一月是鼠月,十二月是牛月,一月是虎月,二月是兔月,三月是龍月,四月是蛇月,五月是馬月,六月是羊月,七月是猴月,八月是雞月,九月是狗月,十月是豬月。古人看生辰八字不僅看你生年的屬相,還要看你出生月、日和時辰上的屬相。

我們的先民根據農業生產的需要還制定了二十四節氣,每月兩個節氣,每季六個節氣。一月孟春有立春、雨水兩節氣,二月仲春有驚蟄、春分,三月季春有清明、穀雨,四月孟夏有立夏、小滿,五月仲夏有芒種、夏至,六月季夏有小暑、大暑,七月孟秋有立秋、處暑,八月仲秋有白露、秋分,九月季秋有寒露、霜降,十月孟冬有立冬、小雪,十一月仲冬有大雪、冬至,十二月季冬有小寒、大寒。二十四節氣對農民來說至關重要,基本上一年的耕作都是根據這些節氣安排的。在傳統農業社會的中國,幾乎人人都知道這些節氣。二十四節氣中二分二至最重要,即春分、秋分和夏至、冬至。這二分二至就是春夏秋冬最明顯的標誌。二分二至又以二至為最重,因為二至是一年中陰陽二氣交替的時候,冬至這天,天地間的陰氣達到了極致,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然而陰之極為陽之始,陰氣達到極致的時候,陽氣便開始生長,所以冬至以後陽氣開始慢慢生長。到了夏至,陽氣達到極致,白天最長,夜晚最短。陽氣達到極致的時候,陰氣也就開始生長。中醫里有一句話「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就是說夏至的時候陰氣開始生長,冬至的時候陽氣開始生長。春分、秋分兩天陰陽二氣相等,故白天、夜晚一樣長。

二至天氣的重要變化,自然會影響到人體,因此中醫也極重視這兩個節氣,讓人們在夏至喝玄麥甘桔,就是玄參、麥冬、甘草、桔梗四味中藥熬成的湯,以清熱解暑;在冬至喝四逆湯,就是附片、甘草、生薑三味葯(最好加上羊肉)一起熬,驅寒扶陽。我們成都扶陽派的名醫盧崇漢先生,祖孫三代(祖父盧鑄之、伯父盧永定)都是名醫,他們家在民國的時候,每到冬至就用大鍋熬四逆湯燉羊肉,凡是來客都喝一碗,作為待客的上品。夏至在五月,而冬至在十一月。十一月按術數家的說法屬復卦(),復卦有一根陽爻,五根陰爻,這一根陽爻就是冬至一陽生的道理。冬至節有個風俗,即送襪子,晚輩給長輩送襪子。寒從腳下生,送襪子其實也是保暖扶陽的意思。喝四逆羊肉湯、送襪子都是要幫助人把那一點陽氣生起來,因為陽氣對於人體的健康太重要了。

春夏秋冬四季由於陽氣的消長不同,各有各的特點。春季陽氣生髮,萬物開始生長,所以春天的特點就是生。不過春天雖然陽氣生髮,但冬天的寒氣還未散盡,陰陽二氣經常交戰,因此春天的天氣是時熱時冷。到了夏季,冬天的陰氣散盡,天地間全是陽氣,萬物茂盛地生長,所以夏天的特點就是長。秋季陽氣逐漸收斂,萬物凋零,所以秋天的特點是收。秋季跟春季有共同的特點,就是陰陽二氣又開始交戰,夏季的陽氣還未散盡,陰氣開始生長,故而秋天的天氣也是時冷時熱。老百姓常說「二八月亂穿衣」,就是指的這兩個時節。冬天陽氣散盡,陰氣全盛,萬物閉藏,所以冬天的特點是藏。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中醫講人養生必須符合四季運行的規律。《黃帝內經》中有一篇《四氣調神大論》,就講了四季的養生。春天應晚睡早起,早晨披上寬鬆的衣服,到寬闊的地方散步,讓人的身心像春天一樣生髮。夏天也要晚睡早起。春夏兩季可以多做事。秋天則應早睡早起,逐漸減少各種活動。冬天則應早睡晚起,等太陽出來再起床,要盡量保持情緒平和,使人的身心像冬天一樣收藏起來。人只要照這樣去做,就能祛病延年。這也就是中醫順其自然的預防醫學理論。中國人自古對時令就很重視,《尚書》第一篇《堯典》開篇講堯帝「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就是說堯帝根據日月星辰的變化,教授百姓掌握季節時令。《禮記》中有一篇《月令》,專門講一年四季氣候的變化及山川草木鳥獸蟲魚在不同季節的情況。五天一種變化,一共講了七十二種變化,叫七十二候,異常詳細。這也可以看到我們古人對大自然認識的精細準確程度。國學大師杜道生先生給我說到《月令》篇的時候,總是無比自豪、讚嘆不已地說我們的古人真是太偉大了,兩千多年前就對自然研究得這麼透徹,誰能說我們祖國的科學不發達呀!《四庫全書》史部里特別列了「時令」一類,將專門寫季節、節日、與民間風俗的書《歲時廣記》、《月令輯要》等編到一起,也足見其對季節時令的看重。

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上一節講天時,這一節講地理。天時為時間,地理為空間,時間空間是分不開的。時間上有春夏秋冬,空間上有東南西北。東是太陽升起的方向,陽氣生髮,故而東方跟春季相配。南離赤道最近,日照強烈,氣候炎熱,陽氣最旺,故而南方與夏季相配。西是太陽落下的方向,陽氣衰落,故而西方與秋季相配。北離赤道最遠,日照微弱,氣候寒冷,陽氣最弱,故而北方與冬季相配。東南西北四方相對應的就是中央。「應乎中」的「乎」當於講,意思就是對應於中央。哪個季節對應於中央呢?古人以夏秋之交這個時節對應中央。

方位都是相對才產生意義,並無孤立的南北東西。我們來看看早期中華民族的中央及東南西北四方。我們祖先是極重視地理的,現在可以看到最早的地理著作是《尚書》中的《禹貢》篇。所謂「禹貢」,「禹」就是指夏禹,「貢」就是貢賦。貢即貢品,賦即賦稅。「禹貢」是說夏禹時各地收的貢賦。這篇文章記載了我們國家在夏朝時的疆域、山川、土壤、貢賦。夏朝時,國家基本形成,夏朝的疆域大致就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疆域。我們中華民族也叫華夏族,那個夏就是夏朝的夏。夏朝時,周邊的少數民族稱夏朝人為夏人,後來就一直沿襲下來。按《禹貢》記載,夏朝的中心就在現在的山西南部和河南的西部。華夏文化圈東到海邊,西到甘肅、青海一帶,南到湖南,北到黃河河套地區。而華夏文化圈以外的地方,則稱為東夷、西羌、南蠻、北狄。華夏民族在東夷、西羌、南蠻、北狄的中央,故稱中華、中國。中國就是中央之國的意思。後來我們民族逐漸擴展,昔日的夷狄蠻羌都融合進來,成了中華民族。當然這時東南西北的概念就更大了,把印度稱為西方,所以唐僧是到西天取經。再後來,發現印度這個西方以外還有西方,就是西洋諸國,於是又把這些地區稱為泰西,而西洋人也稱我們中華為遠東。不過在西方工業革命以前,我們民族確實一直是處在世界的中央,漢以後我們國家就是亞洲的中央之國,唐以後我們更成為世界的中央之國。唐朝有全世界最大的「國際」大學,全世界的許多國家都有留學生來留學。從北宋到清乾隆年間,中國的GDP一直穩居全世界第一位。

《禹貢》記載了我們國家最早的九州,分別是冀州、豫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相傳是大禹治水以後劃定的。這九州之名在歷史上曾長期沿用。按今天的疆域來說,兗州、青州包括山東、遼寧東部、安徽北部,冀州在山西、河北、遼寧一帶,徐州包括山東南部,江蘇、安徽北部,揚州包括江蘇、安徽南部,荊州包括湖北、湖南、江西西部,豫州包括河南、湖北北部,梁州包括陝南、四川,雍州包括陝西南部、中部,甘肅及其以西區域。《禹貢》還記載了我國的三大山脈、九大水系。一道山脈在黃河以北,包括太行山、王屋山、北嶽恆山等;一道在黃河長江之間,有華山、大別山、中嶽嵩山等;一道在長江以南,岷山、南嶽衡山、廬山等。九大水系分別是黑河、瀾滄江、黃河、漢水、長江、沇水、淮河、渭河、洛水。山沉穩不動,所以古今變化不大;河流不停運動,改道又多,故而古今變化甚大。九大水系中,黃河、長江是最重要的河流,是孕育了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我國疆域的形成與這兩條河也有密切的關係。我們的祖先最早在黃河流域的上游生息繁衍,相傳華夏民族的始祖伏羲氏就是甘肅天水人,炎帝葬在陝西寶雞,黃帝葬在陝西延安。三皇都主要在黃河上游活動。炎帝、黃帝打敗了黃河下游的蚩尤,華夏族才慢慢向黃河下游發展,直到周公才把東夷逐漸融入華夏。此後,華夏族漸漸向長江流域發展,春秋時南方的楚國都還被當作蠻荒之地,經過秦的統一,長江流域也成為中華的疆域,最後才發展到珠江流域。唐宋的時候廣東、廣西都還是流放貶官的瘴癘之地。韓愈就被貶官到廣東潮州,蘇東坡還為他著了一篇《潮州韓文公廟碑記》,收在《古文觀止》里。柳宗元被貶官到廣西柳州,並最終死在那裡。到了明朝,廣東一口通商,再到清朝幾百年間,廣東慢慢繁華起來。到了清朝末年,著名歷史人物洪秀全、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等都出自廣東。所以中國的疆域是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形成的。

古人關於地理的著作相當多,《四庫全書》史部列有地理類,其中還分了十個小類。第一類是宮殿疏,專講古代的宮殿。第二類是總志,統記天下山川風物名勝。第三類是都會郡縣,專講一地的風物,相當於現在的地方志。第四類是河防,專記天下河流及河患預防。像北魏著名的酈道元的《水經注》,就收在河防類中。《水經》本是魏晉時無名氏所作,記載水道137條,酈道元親身考察,廣采前人地理著作之精華,註解《水經》,記述一千餘條水道的源流及沿途山川風物歷史人物及傳說,比原書文字多了二十倍,自成巨著,語言優美,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於柳宗元、蘇東坡的山水遊記散文有深遠影響。蘇東坡曾說:「今我樂何深,水經亦屢讀。」第五類是邊防,講邊疆的防守。第六類是山川,專講各地山川風景。第七類是古迹,記錄各地名勝古迹。像北魏時楊炫之著的《洛陽伽藍記》就收在古迹類中。伽藍是梵文音譯,即寺廟的意思,此書記載了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大修寺院及寺院的盛況。第八類是雜記,主要記錄各地的風土人情。第九類是遊記,記錄旅途見聞,像著名的《徐霞客遊記》即收在此類。《徐霞客遊記》是明朝後期徐霞客26年間遊歷考察各地之日記,詳細記錄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內容。第十類是外紀,記錄外國的風物。像唐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就收在此類。玄奘法師西行,向西最遠走到伊朗及地中海東岸,向南走到印度半島及斯里蘭卡,向北走到阿富汗東北部。《大唐西域記》是玄奘法師歷時19年取經,回國後,於貞觀二十年奉詔修成。該書為玄奘法師口述,弟子辨機筆錄,記錄了玄奘法師親歷的110個國家、城邦及聽聞的28個國家、城邦的山川地形、城邑關防、交通道路、風土人情、文化政治、物產氣候等情況,是研究我國西北歷史、地理,中亞、南亞歷史地理及中西交通的寶貴資料,為各國學者所重視。四時四方和五行配合起來,在中國文化中的意義就更豐富了,因此談了四時四方後緊接著談五行。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五行學說既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哲學思想,又是中國古代科學的核心。五行學說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尚書·洪範》。到戰國時候,諸子百家中又出現一家,叫陰陽五行家,又稱陰陽家或五行家。這一家以陰陽五行理論建立起了一套將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聯繫起來的世界一統的天人感應學說。這套學說在漢朝極興盛,即使董仲舒這樣的大儒也深受影響。他著名的三綱理論的哲學基礎就是源於陰陽家。董仲舒說陰陽是天道的根本,陽主生,陰主殺,所以陽氣是天地之正氣,陰氣是天地之邪氣,邪氣必須服從正氣,故陰必服從陽,故而屬陰的臣、子、妻要分別服從屬陽的君、父、夫。可以說漢朝人的學說沒有幾家是不受陰陽家影響的。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說,陰陽五行學說是解開漢朝人學問的鑰匙。

漢以後陰陽家的學問雖然不像在漢朝那樣流行,但也一直在中國文化及社會生活中產生重要影響。在中醫、建築、術數、道教中,陰陽五行理論已成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像中醫,離開了陰陽五行理論就無法看病。不過這裡需要說明,陰陽和五行本是兩種思想,陰陽學說主要解釋宇宙的起源,五行學說主要解釋宇宙的結構。《易經》講陰陽,《洪範》講五行,後來陰陽家才將這兩種思想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哲學流派。陰陽家認為宇宙由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構成,而且這五種物質相生相剋,以促成宇宙的平衡。這五種物質總是處在運動變化中,故稱五行,行就是指運動。五種物質各有各的特點。《洪範》篇講水的特點是「潤下」,火的特點是「炎上」,木的特點是「屈直」,金的特點是「從革」,土的特點是「稼穡」。也就是說凡具有寒涼、滋潤、向下特性的事物都可歸屬於水,具有濕熱、向上特性的事物可歸屬於火,具有生長、升發特性的事物可歸屬於木,具有肅殺、收斂特性的事物可歸屬於金,具有生化、承載、受納特性的事物可歸屬於土。五行因超越了具體物質而具有廣泛的象徵意義。陰陽家就根據五行的特點將自然、社會的一切現象和物質分別配屬五行,從而構成一個集自然、社會、人體為一體的廣闊的宇宙模式。

萬物與五行的配合不可盡說,這裡舉一些最主要的配合給大家講講。比如方位、季節、氣味、色彩、音律、干支、蟲獸、山嶽、家庭及人的腑臟、軀體、情緒、體液、五官等與五行的配合。以方位來說,東方配木,南方配火,西方配金,北方配水,中部配土。季節則春季配木,夏季配火,秋季配金,冬季配水,夏秋之交配土。氣味是風配木,暑配火,燥配金,寒配水,濕配土。酸味配木,苦味配火,辛辣味配金,鹹味配水,甜味配土。色彩是青色配木,紅色配火,白色配金,黑色配水,黃色配土。音律是角配木,徵配火,商配金,羽配水,宮配土。天干是甲乙配木,丙丁配火,戊己配土,庚辛配金,壬癸配水。地支是寅卯配木,巳午配火,申酉配金,亥子配水,辰戌丑未配土。蟲獸是毛蟲配木,羽蟲配火,介蟲配金,鱗蟲配水,倮蟲配土。毛蟲就是長毛的野獸,羽蟲就是長羽毛的鳥類及可飛的昆蟲,介蟲就是長甲殼的動物,鱗蟲就是長鱗甲的可以游水的動物,倮蟲就是不長毛的動物。山嶽是東嶽泰山配木,南嶽衡山配火,西嶽華山配金,北嶽恆山配水,中嶽嵩山配土。家庭是兄長配木,父親配火,弟弟配金,母親配水,祖父母配土。人體的腑臟是肝配木,心配火,肺配金,腎配水,脾配土。膽配木,小腸配火,大腸配金,膀胱配水,胃配土。心肝脾肺腎是五臟,膽、小腸、大腸、膀胱、胃加上三焦為六腑。三焦就是人體的上焦、中焦、下焦。上焦即人體胸腔以上,中焦即人體胸腔以下到小腹以上,下焦即小腹以下。形體是人體的筋配木,脈配火,皮配金,骨配水,肉配土。情緒是怒配木,喜配火,悲配金,恐配水,思配土。體液是淚配木,汗配火,涕配金,唾配土。五官是目配木,舌配火,鼻配金,耳配水,口配土。

這些和五行相配的事物,同屬一類者,彼此之間又相互有聯繫或共性。比如說屬木的東方、春季、風、青色、毛蟲、泰山和肝、膽、眼淚、怒氣、眼睛等,相互之間都有關係。東方是太陽升起的方向,太陽升起的地方春天就先到,春天的風大,春天也是草木生髮的季節,野獸就生活在草木茂盛的森林裡。泰山陽氣充足,自古就是帝王祭天的地方。肝陽氣足,能生髮人體的血液。肝開竅於眼睛,眼淚則為肝上的分泌物,肝氣躁動則容易發怒,就是人們常說的肝筋火旺。所以中醫對於人體的眼病、情緒煩躁易怒、睡眠不好等症都要從肝上論治。其他火金土水各類也都是如此,這樣萬物的同類都有了聯繫。不僅同類有聯繫,不同類的事物因為五行的生克也有了聯繫。五行的相生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草木有水才生長,木柴能燃燒,東西燒了變成灰,灰積多了則成土,金屬都是出自土裡,金屬熔化了則變成液體(水)。五行的相剋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能滅火是孩童都知道的常識,火能熔化各種金屬,金屬則能刺砍樹木,樹木的根能牢牢將泥土抓住,所以有樹的地方水土就不會流失,發洪水的時候總是以泥土去堵塞,這便是五行生剋的道理。有了五行的生克,萬物便形成了一個無窮無盡的循環。陰陽家的學說深刻地揭示了宇宙的本質:宇宙萬物是相互聯繫的,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宇宙是運動的,宇宙是平衡的,而且是動態平衡的。前面講了,先秦諸子百家學說的目的都是要為春秋戰國的亂世建立一個統一的秩序。陰陽家講萬物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就從哲學上為統一找到了理論根據。

戰國時陰陽家的代表人物是齊國的鄒衍,他通五行之術,各諸侯國的國君都對他禮敬有加,所到之處,皆奉其為上賓。其周遊各國的待遇比同時代的孟子要好幾十倍。鄒衍著書十餘萬言,都已失傳,但在《史記》中司馬遷對其學說有詳細的說明。鄒衍用五行的生克建立起了一套歷史進化的循環論,叫五德終始說。五德終始說就是講歷史上的每一個朝代都受金木水火土五德中之一德支持。金木水火土各有其德,且自有盛衰。當它的德盛的時候,它所支持的朝代就盛,當它的德衰的時候,它所支持的朝代就衰敗滅亡,就像春夏秋冬各有盛衰一樣。而一種德衰敗的時候,取代它的必定是能克它的另一種德。按這個理論,陰陽家講黃帝是佔了土德,夏朝取而代之是佔了木德,商朝取夏而代之是佔了金德,周朝取商而代之是佔了火德。五德終始這套理論記載在《呂氏春秋》中,到了秦朝,這個理論在實際政治中產生了作用。秦朝統一天下,認為自己是取周朝而代之,周朝占火德,克火者必水,故而秦朝是占水德。水主冬季,有肅殺之性,秦朝循水德,實行嚴刑酷法,刻削無恩。然而也正因如此,秦朝很快就滅亡了。漢朝建立後也奉行這套學說,只是對於漢朝該占何德,頗有爭議。一派說秦朝殘暴短命,不能算合法的朝代,漢應繼周朝為水德;一派說漢應繼秦朝為土德,因為土克水。到了漢武帝才正式宣布漢朝繼秦朝,以土德坐天下。

五德終始說的影響很大,西漢的董仲舒又對此加以改造,建立了「三統說」。「三統說」講歷史更迭以黑統、白統、赤統的順序進行,每個朝代各正一統,董仲舒講夏朝正黑統,商朝正白統,周朝正赤統,周朝以後的朝代依此循環下去。「三統」最主要的不同是歲首。董仲舒認為一年有三個月可作歲首:子月、丑月、寅月,也就是舊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以子月為歲首是正赤統,以丑月為歲首是正白統,以寅月為歲首是正黑統。一個朝代的服色要與此匹配,正黑統的衣服應是黑色,正白統的衣服應是白色。董仲舒建「三統說」的目的是要說明,每個朝代建立後都要有一些形式上的改變來與舊朝區別,如改正朔、易服色,另外還有遷都城、改名號等。雖然有形式上的改變,但也有不變的,那就是道。每個朝代只有有道才能存在,如果無道了,就會被另一個朝代取代。道為什麼不變呢?董仲舒說道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所以「三統說」的根本是要警告統治者必須奉天行道,如果不行道,就有亡國滅身、被奉行天道的新朝代取代的危險。這也就是儒家在皇權無上的情況下用天道來限制皇權的辦法。現在很多人批判董仲舒,其實是不了解董仲舒學說的深義及良苦用心。

西漢末年的王莽又以禪讓改造了五德終始說。王莽改造的五德終始說是為自己得天下製造理論根據。王莽說自己是以禪讓得天下,而非靠武力征討,武力征討是相剋的關係,禪讓則是相生的關係。王莽將以相剋為基礎的五德終始說,改成了相生為基礎的五德循環說。王莽據此推導的古代歷史系統更詳盡,將三皇五帝都排進去了。王莽的學說講,伏羲以木德王,木生火,故炎帝以火德王,火生土,故黃帝以土德王,土生金,故少皞(hào,又作昊)以金德王,金生水,故顓頊(zhuān xū)以水德王,水又生木,故帝嚳(kù)以木德王,木又生火,故堯帝以火德王,火又生土,故舜帝以土德王,土又生金,故大禹以金德王,金又生水,故商朝以水德王,水再生木,故周朝以木德王,木再生火,故漢朝以火德王,火再生土,王莽朝以土德王。王莽因此說自己是黃帝、大舜之後,因為黃帝、大舜都是以土德王。既然是黃帝、舜帝這樣的聖王之後,那麼王莽也就是名正言順的天子了。在王莽的這套學說中,漢朝屬火德,故後世也有稱漢朝為炎漢、炎劉的,炎就表示火。如果不知道這些學說,讀到炎漢、炎劉之類,自然也就莫名其妙了。在王莽的學說中,秦朝叫閏水。閏也就是閏年閏月的閏之意,不屬於正常情況,屬於非常情況。所謂閏水,就是擾亂了五行正常相生的次序而多出來的,既然是多出來的,就不是正常該有的,就該夭折,所以秦朝短命。按照王莽的學說,秦朝是個不合法的多餘的朝代。五德終始說在後代雖不像在漢朝那麼流行,但直到民國前,皇帝詔書的開頭都是「奉天承運」,就是承五德終始之運。

最後談一談「本乎數」的問題。本當根本講,乎當於講,數當數目講。「本乎數」就是講五行的根本是從天數地數中生出來的。古人占卜是用蓍草來進行的,將五十根蓍草經過十餘次組合,根據所得到的數字來畫卦。占卜是泄露天機的,而占卜所用的卦又是根據蓍草的不同數組合後畫成的,因此古人相信數和天機是有關係的,或者說天機在於數中。《易經》中就講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並說天數有一三五七九五個,地數也有二四六八十五個,天數相加為二十五,地數相加為三十,天地之數相加為五十五,有了這五十五個數則可以生化萬物。陰陽家根據《易經》的這個說法提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一二三四五是生五行之數,六七八九十是成之之數。這就是陰陽家講的「五行本乎數」的道理。數目可以表示物質的數量,在陰陽家這裡,數卻有另外的神秘作用,它不但可以離開物質而獨立存在,而且有生髮萬物的作用。後世術數家講的數都是這種神秘數學,與通常所說的數學無關。後者,中國古人稱為算學,《四庫全書》列在子部天算類里。神秘數學,則列在《四庫全書》子部術數類里。


推薦閱讀:

佛教《三字經》略解之佛教緣起篇
圖文並茂《三字經》
《三字經》解讀之十八
《蒙書講義》(上)——《三字經》(16)

TAG:《三字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