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離別意纏綿丨琴簫合奏《憶故人》
- 欣賞 -
(點擊音頻即可收聽)
古琴:龔一 洞簫:羅守誠
選自《琴簫引 夸父發燒天碟》
不同版本的《憶故人》,細節處理上的差異並不遮蔽《憶故人》的精髓,感覺它好似幽谷里升起的煙嵐,繚繞里不斷地散開又聚攏,彷彿欲言又止、欲止不止、難以名狀的心緒。在注、揉、吟中,七弦琴在手指下真的似乎嗚咽了起來,那一縷似斷似續的煙,想要連在一起,但其實已不能,它們無望地上升,企望在上升中再續前緣。在吹奏和彈奏中,故人慢慢地走進樂聲,那是我的故人,還是古人的故人?簫吟哦著,琴弦顫動著,我感覺我的心有一點悵惘,然而終究是空落落的。
沒有了山阻水隔,無須了鴻雁傳書,看淡了心心相印,羞慚于思念深情,我們不需要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思念故人,也不必款款情深地懷念故人,也許我們也沒什麼故人了,故人如空氣散向四方,再見面都是新人了;而今人很快地又成了故人,消失在城市的褶皺里。我們的回憶不再是一條河,只有一些碎片,偶爾泛起在日子與日子的空隙。那些碎片上,有我們自己的氣息。可是,那是自己嗎?連我們自己也成了自己的故人。
每一次聆聽《憶故人》,心很平靜,卻總像凝聚成了一個點,在這個點上,我能感到一種尖銳的痛,好像聽的不是曲調,而是一些已經不太去撥動的舊日,以及舊日里的傷情。當像心碎的柔波一樣的散板開始在指下撫出,當最後一個泛音留下一種遠望般的凝視,我覺得回望的渴望,也許不一定是灞橋作別,亦非折柳送行,只是一種瀰漫在空氣里的氣息,有茶香,有酒意,有情愫,還有一種依依的傷感。時常某一個雨夜無眠的時空,或者安然的午後,突然就被這種氣息包裹了。
故人似乎還是有的,是沒有回憶的心情,就像回憶自己也被看作了虛妄。沒什麼好憶的了,什麼都放在了你眼前,回憶的能力漸漸隨波逐流。如果不是古曲還在那裡告訴我們那些琴切切的低吟,如果不是簫聲嗚咽,如果不是手指還能與琴弦親近,心會慢慢地習慣於那種空茫的痛吧。
《憶故人》古琴曲,曲譜為清末民初琴家彭祉卿得其父所傳的樂曲,原曲似是孔子想念顏回所做,經後人多次修改轉變成對親友的思念。曲調纏綿悱惻、每當靜中奏之、即觸發對遠方的親友的思念之情,而相會無期、催人淚下的凄清孤寂。
《憶故人》曲譜載於《今虞琴刊》(1937年),傳自彭慶壽《理琴軒琴譜》。全曲共六段,以泛音開頭,清新飄逸,使人於空山幽谷的寧靜之中油然而生思念故人之情。後幾段則以緩慢沉穩的節奏,綿綿不絕的琴音抒發了思念故人的情深意切,感人至深。原載於《神奇秘譜》(1425年)的琴曲《山中思友人》(又名《空山憶故人》),相傳為東漢蔡邕所作,與《憶故人》題材相似,卻並非同一首琴曲。
完推薦閱讀:
※離別的謊言
※這座城的道別,這座城的嘆息。
※致青春—獻給白俄羅斯的8年時光之離別篇
※情感美文:離別越久 思念越遠 牽掛越深
※離別傷感的句子經典
TAG:離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