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課71【廣說菩薩行之忍辱】

說到忍辱,我們首先要知道,它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心行。通常所說的忍,主要是指受到別人傷害時能夠忍辱。而菩薩道修行中的忍辱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忍耐冤家的傷害,為耐冤害忍;二是忍耐艱苦的生活環境,為安受苦忍;三是忍耐佛法對自己固有觀念的顛覆,為諦察法忍。  1.忍辱自性  耐他損害及自生苦而能安受,心正直住,於法善思勝解。彼相違品,謂嗔恚、怯弱、不解、不樂也。此中忍度圓滿者,但是滅自忿等,心串習圓滿,非觀待一切有情悉離暴惡也。  首先還是說明忍辱的自性,也就是它的心理特徵。  「耐他損害及自生苦而能安受,心正直住,於法善思勝解。」作為菩薩行者,不僅要能忍耐他人的損害,還要忍耐自己身心產生的痛苦,並能不帶偏見地思惟佛法,正確理解其中深意,而不在意是否和原有觀念相衝突。  「彼相違品,謂嗔恚、怯弱、不解、不樂也。」能夠障礙忍辱的心理,主要有嗔恨、怯弱、不解和不樂等。嗔恨,是對不悅意的境界心生抵觸乃至報復。怯弱,則是不能吃苦耐勞。不解和不樂,是對真理不能如實理解而不能認可,沒有希求的意樂。  「此中忍度圓滿者,但是滅自忿等,心串習圓滿,非觀待一切有情悉離暴惡也。」忍辱的圓滿,是要對治自身的嗔恚、怯弱、不解、不樂。若能徹底滅除自身的嗔恨和憤怒,使無嗔成為內心主導力量,忍辱的修行便成就了。並不是說,要使一切有情都遠離憤怒,忍辱才能修習圓滿。即使佛陀在世時,也照樣有人會對佛陀出言不遜。可見,忍辱的圓滿是在於自身心行的圓滿。  關於此,《入菩薩行論》有個生動的比喻。如果大地充滿荊棘,怎麼才能避免被刺傷呢?是把大地整個覆蓋起來嗎?這顯然是不現實的,是徒勞無功的。其實辦法很簡單,自己穿上一雙結實的鞋就解決了。修行也是同樣,不是說你把世界的問題都解決了才能成就。事實上,只要把自身問題解決了,你的世界自然就圓滿了。所以,修行就是對心的調整,對念頭的轉變,而不是要成就外在的什麼。  2.忍辱差別  忍之差別者,謂他作損惱,皆不在念。自身生苦,安忍受之,於法決心堪忍也。  「忍之差別者,謂他作損惱,皆不在念。」忍辱的種類大體有三種。首先是對他人帶來的傷害都不要在意。這並不是說,讓我們在心懷不滿時強行忍耐,那樣往往會使內心壓抑,積鬱成疾。真正的耐辱,其實是忍無可忍,也就是不覺得有什麼需要忍耐。之所以需要忍,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把事情看得太實在了,一方面是因為心量狹隘而產生的排斥。如果我們能從緣起來看世界,了解一切都是因緣假象,哪有什麼值得忍耐的呢?  「自身生苦,安忍受之,於法決心堪忍也。」其次是對身心產生的痛苦能夠泰然處之,對於和我們原有認識相抵觸的佛法真理能夠欣然接受,這就是安受苦忍和諦察法忍。  可見,佛法所說的忍辱重點不在於忍耐,而在於正確的接納——這種接納又是建立在智慧觀照的基礎上。  3.身心生起之法  ① 思惟忍與不忍的得失  於身心生起之法者,須知修忍之勝利,及不忍之過患也。初者,應思當來無多怨敵,親友不離,有多喜樂,臨終無悔,身壞之後當生天中也。如《攝波羅密論》云:「於有將舍利他意,最妙對治說為忍,世間善樂諸圓滿,於嗔過中忍皆救。是具力者勝莊嚴,是斷難行最勝力,是息害心野火雨,今後諸損忍能除。以勝士夫忍甲鎧,暴惡眾生語之箭,反成讚歎微妙花,亦成悅意名稱鬘。」又云:「具德莊嚴飾相好,著色工巧亦忍是。」於此勝利,乃至未得猛利堅固決定,當修習之。  次,不忍之過患者。《入行論》云:「千劫所積集,供養善逝等,所有諸善行,一嗔皆能壞。」此如馬鳴菩薩所說而建立也明矣。《文殊遊戲經》中,則說為壞百劫積集之善也。  所對境者,一說須於菩薩,一說於普遍之境。前者與《入中論》中「何故以嗔諸菩薩,百劫所積施戒善以一剎那能催壞」所說同也。生嗔之所依者,雖菩薩若嗔猶壞善根,況非菩薩而嗔菩薩哉。其境為菩薩隨知不知,見可嗔之原因隨實不實,皆如前說能壞善根,同《入中論》注中說也。  總之,壞善根者不必須嗔菩薩,如《集學論》引《說一切有部律》云:「比丘於發爪窣堵坡,若凈信心以一切支分而作禮,乃至金剛地基,盡其所壓幾許地之微塵,當受用千倍爾許轉輪王位。」又云:「彼善根者,若於同梵行所出生瘡皰,悉當壞盡。以是之故,若於株杌猶不起嗔,況於具識之身耶。」壞善根之義者,謂壞往昔諸善能速生之果,轉令果久遠,而先出生嗔之果,以後遇緣,各各之果仍當出生。蓋世間道,隨以何法,皆不能斷所斷之種子,以煩惱無有能斷之種子故也。此有類善巧者所說,然彼因相不為決定。  異生以四力對治不善之清凈,雖非斷種,然其後遇緣,異熟亦不生故。又得加行道頂忍位時,雖未斷邪見及惡趣因之不善種子,然縱遇緣,亦終不生邪見及惡趣故也。如云:「業向重處牽。」謂善不善業以何先熟,餘業則暫無熟之分位。僅依此理,不能建立為壞善不善,彼未說故。唯就異熟暫遠,不可以為壞善根義。若不爾者,則一切具力不善業,皆應說為壞善根也。是故,此中清辯阿闍黎如上所說。以四力而凈不善,及以邪見嗔恚而壞善根二者,如種子壞,雖遇緣亦不生芽,後雖遇緣,果亦無能生也,彼亦如前。如說雖修四力懺罪而能清凈,然生上道則遲緩,亦不相違。  故有一類所許,謂雖壞出生布施、持戒、受用及身圓滿之果,然不能壞修習施捨及斷心之所作等流,後乃易生施戒之善根。又有一類則謂:雖壞出生內戒等之所作等流,同類相續,而不壞出生身受用等圓滿。復有一類則如前所說,若不嗔記莂菩薩,則以一劫能行圓滿所證之道。倘生一嗔恚之意樂,雖不舍彼身心中已有之道,然以一劫行道則遲緩。  總之,如凈不善,無須令彼一切皆凈。其壞善根,亦不須令彼一切皆壞,想當如是耳。雖然,此最切要,須唯佛之教及依彼之正理而觀察也。當善閱經教以觀察之,如是感極猛利不悅意之異熟,及滅於他世出生極悅意之異熟果者,是非現見之過患也。現法中過患者,意無領受寂靜調柔,壞先所有歡喜安樂,後不復得,不能安眠,心不正住。若嗔增盛者,雖昔以恩而為將護,亦皆忘恩而與殺害,雖系親友,亦為斷絕,縱以施攝亦不住等。此《入行論》所說也。  又《入行》云:「無罪惡如嗔,無難能如忍,由是應殷勤,種種理修忍。」思惟勝利及過患,當從多門勵力修習堪忍。積集極苦異熟與摧壞善根二者之惡行,不定唯嗔。如誹謗因果之邪見及謗正法,於菩薩師長等前生起輕蔑我慢等。於《集學論》中,應當了知。  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忍辱的修養,乃至圓滿忍辱的修行呢?  「於身心生起之法者,須知修忍之勝利,及不忍之過患也。」我們要培養忍辱的德行,首先還是要從觀念進行轉變,需要思惟忍辱的殊勝利益,和不能忍辱的負面作用。認識轉變了,修行才可能有持久的動力。  「初者,應思當來無多怨敵,親友不離,有多喜樂,臨終無悔,身壞之後當生天中也。」思惟忍辱的利益,就是要想到,如果我們能夠忍辱,必然不會四處樹敵,親友也不會彼此反目而遠離你。此外,還能擁有歡喜和快樂,臨命終時,不會因曾經的魯莽粗暴而後悔,而且會因修習忍辱得生人天,趣向善道。  「如《攝波羅密論》云:於有將舍利他意,最妙對治說為忍,世間善樂諸圓滿,於嗔過中忍皆救。」學佛者大多會有這樣的經驗,雖想發心利他,但受到眾生傷害時,往往會感到不滿,感到失落,由此退失信心。《攝波羅密論》告訴我們:對於那些將要捨棄利他心的眾生,忍辱是最為善巧的對治法門。而世間一切善業、快樂等圓滿果報,往往會被嗔心所破壞,如果具備忍的修養,就能挽回嗔心帶來的損害。  「是具力者勝莊嚴,是斷難行最勝力,是息害心野火雨,今後諸損忍能除。」具力者,有權有勢者。斷難行,指息滅嗔心。如果那些有權勢者不是仗勢對他人進行報復,而能忍辱不報的話,就更能得到大眾尊敬。同時,忍辱還是斷除嗔心最有效的力量,是滅除害人之心的甘露,對於現在和未來的一切損惱,忍辱都能從根本上予以解除。如果以打報打,以罵報罵,世界就會危機四伏,動蕩不安。唯有忍辱才能息滅仇恨,消除對立,化干戈為玉帛。  「以勝士夫忍甲鎧,暴惡眾生語之箭,反成讚歎微妙花,亦成悅意名稱鬘。」因為忍辱所具有的作用,所以它是菩薩行者的鎧甲。如果那些粗暴眾生惡言相向,對我們報以毒箭般具有殺傷力的辱罵,但因為有忍辱之鎧的保護,即使聽到再惡毒的話,也覺得像是讚歎一樣,像是天女散布的妙花那樣,不會使我們受到任何傷害。也因為忍辱,使我們美名遠播,為人稱揚。  「又云:具德莊嚴飾相好,著色工巧亦忍是。」著色,指塗抹顏色,進行裝飾。論中進一步讚歎說:具足德行,才能感得色身的相好莊嚴,而忍辱正是成就相好的裝飾方法。  「於此勝利,乃至未得猛利堅固決定,當修習之。」對於忍辱的利益,在沒有獲得堅定不移的信解之前,我們要不斷思惟,直到覺得自己必須這樣去做,也能自然而然地這樣去做。  「次,不忍之過患者。」其次,是思惟不忍的過患。所謂不忍,就是順著習氣,順著嗔恨心的作用,那會帶來什麼結果呢?  「《入行論》云:千劫所積集,供養善逝等,所有諸善行,一嗔皆能壞。」《入菩薩行論》說:以千劫所積集的供養諸佛菩薩的功德,以及修習的所有善根,只要一念嗔心生起,可以將這些功德善根全部摧毀。  「此如馬鳴菩薩所說而建立也明矣。《文殊遊戲經》中,則說為壞百劫積集之善也。」《入菩薩行論》的觀點和馬鳴菩薩所說是一致的。但在《文殊遊戲經》中,則說嗔心將摧毀百劫所積集的善業。不論千劫還是百劫,總之,嗔心的破壞力量非常強大,所以又稱怒火、嗔火。就像一個城市的建設,需要幾百幾千年的積累,但一場大火卻可將之徹底毀滅。  「所對境者,一說須於菩薩,一說於普遍之境。」那麼,究竟對什麼境界生起嗔心才能構成如此巨大的破壞呢?關於這個所緣對象,經典也有不同說明。一種說法,是必須對菩薩起嗔,才會構成毀滅性的破壞。還有一種說法,是對任何眾生起嗔,都會導致這一結果。  「前者與《入中論》中『何故以嗔諸菩薩,百劫所積施戒善以一剎那能催壞』所說同也。」其中第一個觀點,和《入中論》所說相同。也就是說,如果對菩薩生起嗔心,百劫所積集的布施、持戒等善行,剎那間就會被徹底摧毀。為什麼呢?因為功德也是建立在心念的基礎上,是以心作為載體。既然心念可以成就無量功德,自然也能將之徹底摧毀。  「生嗔之所依者,雖菩薩若嗔猶壞善根,況非菩薩而嗔菩薩哉。」所依,即身份。生起嗔心者的身份不同,果報也是不同的。即使是對菩薩來說,如果對另一個菩薩生起嗔心,也會摧毀善根。何況那些本身不是菩薩的人,如果對菩薩生起嗔心,果報就更為嚴重了。  「其境為菩薩隨知不知,見可嗔之原因隨實不實,皆如前說能壞善根,同《入中論》注中說也。」對於發起嗔心這件事,不論我們是否知道對方是菩薩,或所嗔對象是否知道你在嗔恨他,也不論嗔恨的原因是否屬實,只要對菩薩生起嗔心,都將破壞我們的善根,這個觀點和《入中論》註解中所說的一樣。  「總之,壞善根者不必須嗔菩薩。」總之,也不是說必須嗔恨菩薩才會破壞善根,事實上,不論所嗔對象是誰,都會構成破壞。  「如《集學論》引《說一切有部律》云:比丘於發爪窣堵坡,若凈信心以一切支分而作禮,乃至金剛地基,盡其所壓幾許地之微塵,當受用千倍爾許轉輪王位。」窣堵坡,奉安聖物或經文之塔。一切支分,五體投地。正如《集學論》引《說一切有部律》所說:如果比丘對供養佛陀頭髮或指甲的聖塔,以清凈心五體投地而行禮拜,從禮拜處開始,下至金剛地基,身體壓到多少微塵,將來就可招感比這些微塵超過千倍的轉輪王位。  「又云:彼善根者,若於同梵行所出生瘡皰,悉當壞盡。以是之故,若於株杌猶不起嗔,況於具識之身耶。」但論中接著又說:雖然有這麼多善根,如果對一起修行的同道生起嗔心,所有善根將被徹底摧毀。正因為嗔心具有如此可怕的破壞力,我們即便對枯樹雜木都不要心生嗔恨,何況對於具有意識的有情。因為只要現起一念嗔恨,內在的嗔恨種子就會得到強化,就會對生命構成破壞。那麼,壞善根到底壞到什麼程度?  「壞善根之義者,謂壞往昔諸善能速生之果,轉令果久遠,而先出生嗔之果,以後遇緣,各各之果仍當出生。」宗大師在解說壞善根的問題之前,先引了一種觀點。這個觀點是說,所謂的壞善根,是使過去生所修的、本來很快就會結果的善業,推遲招感果報的時間,而先招感嗔心的果報。以後遇到合適因緣,往昔所修善根仍將招感相應果報。這也就是說,壞善根只是時間問題,並沒有將善根徹底摧毀。  「蓋世間道,隨以何法,皆不能斷所斷之種子,以煩惱無有能斷之種子故也。」這個說法的依據是什麼呢?他們認為,以世間有漏的妄心,不論採取什麼方法,都無法斷除生命中已經形成的善或不善的種子。因為在有漏的生命系統中,並不具備能斷的種子。必須是無漏慧的力量,才能斷除這些有漏種子。  「此有類善巧者所說,然彼因相不為決定。」對於這個觀點,宗大師雖然覺得有道理,但又不完全認同。有道理的部分在於,世間道確實沒有能力斷除種子。但宗大師接著又提出,那些已經被嗔心所壞的善根,將來是不能再感果的。  「異生以四力對治不善之清凈,雖非斷種,然其後遇緣,異熟亦不生故。」異生,眾生。四力,能破力、對治現行力、遮止力、依止力。就像有情以四力對治不善業而得清凈,雖然沒有斷除不善業的種子,但這些經過懺悔對治的種子,即使將來遇到相應的緣,也將不再感果。如果這些種子還能感果的話,懺悔的作用又是什麼呢?就像穀子本來可以發芽,但被煮過之後,雖然種子還在,但已沒有發芽感果的能力了。  「又得加行道頂忍位時,雖未斷邪見及惡趣因之不善種子,然縱遇緣,亦終不生邪見及惡趣故也。」頂忍位,加行道中的頂位和忍位,頂位名不壞善涅槃,任何外緣不生邪見,但邪見種子未斷;忍位名不墮惡趣涅槃,任何外緣不墮惡趣,但惡趣種子未斷。又如菩薩在加行道的修行中,尤其在頂位、忍位時,雖然未能斷除往昔曾經種下的、招致邪見和惡趣果報的不善種子,但即使遇到相應的緣,也不會產生邪見或惡趣的結果。  「如云:『業向重處牽。』謂善不善業以何先熟,餘業則暫無熟之分位。僅依此理,不能建立為壞善不善,彼未說故。」正如經論所說的那樣:在眾多業力中,決定生命去向的,是其中力量最大的業。這是說明,在善或不善的業力中,只是以哪一種先成熟,而其他業暫時沒有成熟來區分。按照這一原理,也不能由暫時不感果而說明壞善根。經論中是沒有這個說法的。  「唯就異熟暫遠,不可以為壞善根義。若不爾者,則一切具力不善業,皆應說為壞善根也。」如果僅僅是果報推遲,是不可以稱為壞善根的。否則的話,我們生命中潛藏著很多能夠感果而暫時沒有感果的不善業,都應該稱為壞善根了。  「是故,此中清辯阿闍黎如上所說。以四力而凈不善,及以邪見嗔恚而壞善根二者,如種子壞,雖遇緣亦不生芽,後雖遇緣,果亦無能生也,彼亦如前。」關於這個問題,論中引用了清辯阿闍黎的說法:就像種子被煮過一樣,雖然遇到水土等因緣也不再發芽,不再結果。以四種懺悔力凈化不善業,及用邪見和嗔恚毀壞善根這兩件事也是同樣,雖然種子還在,但感果的功能已遭到破壞。當然這種破壞也有輕重不同,既有毀滅性的破壞,也有程度較輕的破壞。  「如說雖修四力懺罪而能清凈,然生上道則遲緩,亦不相違。」那麼,沒有造不善業和造了不善業再懺悔的結果是否一樣呢?按《道次第》的觀點,是不太一樣的。雖然說修習四力可以懺罪還凈,但想要進入更高階段的修行時,還是比本身沒有造業者來得遲緩,這和之前所說也是不相違背的。就像是從未受傷者和受傷痊癒者,在通常情況下已看不出什麼區別,但如果是長途跋涉的話,曾經受傷的一方就會漸漸處於劣勢了。  「故有一類所許,謂雖壞出生布施、持戒、受用及身圓滿之果,然不能壞修習施捨及斷心之所作等流,後乃易生施戒之善根。」所以有一種觀點認為,雖然嗔心能毀壞布施、持戒所招感的財富及色身圓滿等果報,但不能毀壞修習布施、持戒而形成的心行習慣,這樣的人未來會更容易生起布施或持戒的善根。所謂等流,即果和因相似,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心行習慣,比如有布施習慣的人,只要條件許可,就會樂於布施。  「又有一類則謂:雖壞出生內戒等之所作等流,同類相續,而不壞出生身受用等圓滿。」另外一種觀點認為,壞善根所壞的恰恰是同類相續的等流果,但不會破壞將來招感的受用和果報。  「復有一類則如前所說,若不嗔記莂菩薩,則以一劫能行圓滿所證之道。倘生一嗔恚之意樂,雖不舍彼身心中已有之道,然以一劫行道則遲緩。」還有一種觀點則像前面所說的那樣,如果不是對佛陀授記的菩薩生起嗔心,可能用一劫時間就能圓滿證果。但只要生起一念嗔心,雖然不會徹底毀壞所修善根,但不再能以一劫成就修行,而會因此推遲。  「總之,如凈不善,無須令彼一切皆凈。其壞善根,亦不須令彼一切皆壞,想當如是耳。雖然,此最切要,須唯佛之教及依彼之正理而觀察也。」總之,就像懺悔業障不可能懺悔到像從未造業那樣清凈,壞善根也不會把所有善根破壞殆盡,想來應該是這樣的。雖然如此,但我們要知道,這是修行路上的關鍵所在,必須依佛陀經教、依佛法正見如理觀察,從而獲得確定無疑的認識。  「當善閱經教以觀察之,如是感極猛利不悅意之異熟,及滅於他世出生極悅意之異熟果者,是非現見之過患也。」我們要善於根據經教開示的原理來觀察,這些嗔恨導致的過患,或是招感極重苦果,或是破壞未來所感悅意樂果,都不是現在馬上可以看到的。如果不善觀察,可能就會因為果報沒有現前而心存僥倖,對嗔心過患不加提防,最終為其所害。  「現法中過患者,意無領受寂靜調柔,壞先所有歡喜安樂,後不復得,不能安眠,心不正住。」當然也有現世的過患,如果不能忍辱,心就不再寂靜調柔,並且會因嗔心而破壞之前所有的歡喜和安樂,以後也很難開心起來,甚至無法安然入睡。更為嚴重的是,心不能安住於正念,其結果自然是安住於妄念。  「若嗔增盛者,雖昔以恩而為將護,亦皆忘恩而與殺害;雖系親友,亦為斷絕,縱以施攝亦不住等。此《入行論》所說也。」若是嗔心熾盛者,雖然往昔曾有恩於他人,也可能因嗔心大發而使對方失去報恩之心,甚至反過來殺害自己。雖然曾經是親朋好友,但因嗔心生起,也可能恩斷義絕,以後即使再給對方很多好處,也無法恢復過去的親密關係了。以上是《入菩薩行論》所說的。  「又《入行》云:『無罪惡如嗔,無難能如忍,由是應殷勤,種種理修忍。』思惟勝利及過患,當從多門勵力修習堪忍。」《入菩薩行論》還說:世間沒有什麼罪惡比嗔恨更可怕,沒有什麼事情比忍辱更艱難,所以我們要對此精進不懈,依佛陀種種教法和多門方便修忍。也就是說,思惟忍辱的利益和不忍的過患,應當通過種種途徑來努力。  「積集極苦異熟與摧壞善根二者之惡行,不定唯嗔。如誹謗因果之邪見及謗正法,於菩薩師長等前生起輕蔑我慢等。於《集學論》中,應當了知。」招感重大苦果和摧毀善根的惡行,不僅僅有嗔恨,比如謗無因果的邪見,或者誹謗正法,或者在菩薩、師長前生起輕視、我慢之心,都會導致這兩種結果。相關內容在《集學論》中有諸多說明,是我們應當了解的。  ② 忍辱修習的原理  修耐怨害忍之理者,觀察彼能害之人,於不作害有無自在,以非有自在故為損害。謂以宿習煩惱種子,及非理作意等因緣,而起欲作損惱,以是復起諸損之加行,由此於他發生苦故。然彼亦為煩惱自在,如作僮僕,於自無主,被他勸使而作損害,故嗔不應理。譬如被魔所附者,隨彼自在而轉,雖遇來救解為作饒益之人,彼反作損害而行打等,然皆念彼因魔力故,毫無自主,故如是作。於彼無少忿恚,惟努力令其離魔,菩薩亦須如是作也。  《四百頌》云:「嗔亦鬼所持,醫不憤如是,能仁見煩惱,非屬煩惱人。」  又如月稱阿闍黎亦云:「此非有情過,此乃煩惱咎,察已諸善巧,不忿諸有情。」複次,領受損害所生苦者,是受我往昔所集惡業之果,依於彼故,此業當盡。若於彼修忍,則不新集於後受苦之因。若嗔恚者,則彼業亦須受極大之苦焉。以是之故,如療重病之方便,須忍於針灸,為除大苦而忍小苦,極應理也。  修安受苦忍之理者,彼已生苦若有治法,則不須意不喜悅。若不可治者,雖不歡喜,亦無益而有過。倘太嬌慣,雖微小苦亦極難堪忍。若嬌泰小,雖大痛苦亦能耐故。  心持苦品之理者,謂若無苦,則於生死不希出離,故有能勸解脫之功德。又若遭痛苦,則摧矜高,故亦有除慢之功德。又若領納猛利苦受,則思彼苦從不善生。不欲彼苦之果,須止其因,故亦有於罪惡生羞恥之功德。以苦逼者,則希欲安樂。需彼安樂,須修善故,亦有於修善生歡喜之功德。比例自心,念他亦苦,於輪迴者知生悲憐。念此苦惱是希求處,而數數修心。彼復如云:「若修不易成,此事定非有,以是修小苦,大苦亦當忍。」執持安受苦意樂之甲胄,漸於小苦受之,則安受苦力當愈增廣也。  修法思勝解忍之理者,信境謂三寶,證境謂二無我,欲境謂佛菩薩之大力,取捨之境謂善行惡行之因及彼等果。修習境所得之義謂菩提,得彼之方便謂菩薩學處之道,聞思之境謂十二分教等之正法。於彼等須無類別而修勝解也。  了解到忍與不忍的得失,那麼,應該怎麼樣修習忍辱呢?接著,宗大師為我們分別說明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的修習原理。  「修耐怨害忍之理者,觀察彼能害之人,於不作害有無自在,以非有自在故為損害。」怎樣修習耐怨害忍?首先要觀察對方,當他發起嗔心時,當他想要傷害我們時,對這種心行是否有自主能力?是不是因為無法自主而對我們施加傷害?我們再想想,當自己生氣時,能否立刻放下這些煩惱?事實上是不能自主的。有些人覺得:我喜歡,我討厭,我不高興,我高興,似乎都是自己說了算。可對大多數人來說,不高興時,想要高興是高興不起來的,想要不生氣也是做不到的。既然我們自己這樣,將心比心,就能對他人有更多諒解。  「謂以宿習煩惱種子,及非理作意等因緣,而起欲作損惱,以是復起諸損之加行,由此於他發生苦故。」因為他首先有這些長期形成的嗔心種子,然後又有很多錯誤觀念在作用,所以才會生起損害他人的想法,進一步產生損害他人的行為,從而對他人造成痛苦。  「然彼亦為煩惱自在,如作僮僕,於自無主,被他勸使而作損害,故嗔不應理。」雖然對方是施害者,但這一行為的真正主謀是煩惱,也就是說,他是被煩惱所控制。就像僕人一樣,完全沒有自主能力,只是在煩惱驅使下對他人進行傷害,所以我們沒理由對他心生嗔恨。  「譬如被魔所附者,隨彼自在而轉,雖遇來救解為作饒益之人,彼反作損害而行打等,然皆念彼因魔力故,毫無自主,故如是作。」接著,宗大師又為我們舉例說明。就像一個被魔附體的人,完全受到魔鬼的控制,對之言聽計從。雖然遇到想來解救和幫助他的人,但他因為被魔所控,反而會對解救者加以損害乃至打罵。即使這種行為令人生氣,但我們要想到,他是因為被魔控制而神志不清,無法自主,才會做出如此顛倒的舉動。所以,我們應該憐憫而不是責怪對方。  「於彼無少忿恚,惟努力令其離魔。菩薩亦須如是作也。」因為想到這些,對施害者就不會有一點嗔心了,唯有努力幫助他,令他脫離魔的掌控。菩薩對待眾生也應該這樣。當眾生傷害我們時,要想到眾生是被煩惱支配,根本不能自主。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忍心生氣嗎?  「《四百頌》云:嗔亦鬼所持,醫不憤如是,能仁見煩惱,非屬煩惱人。」《四百頌》說:當我們生起嗔心時,就像被魔附體一樣。醫生是不會責怪那些被附體的病人對自己無禮,佛菩薩對待眾生也是同樣,會把眾生和他生起的煩惱分開看待。而不是將這些煩惱和他等同起來,因為他做出無明顛倒的舉動就加以責備。  「又如月稱阿闍黎亦云:此非有情過,此乃煩惱咎,察已諸善巧,不忿諸有情。」又如月稱阿闍黎所說:當眾生做出傷害他人的事,我們要意識到,這不是他們本身的過失,而是煩惱的過失。當我們能夠這樣觀察時,就不會因此對有情心生憤恨了。事實上,那個傷害我們的人才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因為嗔心首先是在他的內心生起,然後才影響到我們。所以,嗔心對他造成的傷害是強於對我們的傷害。  「複次,領受損害所生苦者,是受我往昔所集惡業之果,依於彼故,此業當盡。」其次還要想到,我們因為受害而感到的痛苦,都是因為往昔積集的惡業所造成。現在被他人傷害,正好償還這個業報,就像欠債還錢一樣,是理所當然的。如果對此進行報復,就會沒完沒了地冤冤相報。  「若於彼修忍,則不新集於後受苦之因。若嗔恚者,則彼業亦須受極大之苦焉。以是之故,如療重病之方便,須忍於針灸,為除大苦而忍小苦,極應理也。」如果我們能以忍辱之心安然承受傷害,就不會繼續造作感得未來苦果的因。如果因此生起嗔心,則會造作新的業力,招感未來苦果。就像在治療重病時,有時需要忍耐針灸的痛苦,但忍耐這種小小的痛苦,是為了解除更大更重的痛苦,是完全應該的。  「修安受苦忍之理者,彼已生苦若有治法,則不須意不喜悅。若不可治者,雖不歡喜,亦無益而有過。」修習安受苦忍的原理,就是要想到,對於已經產生的痛苦,比如酷暑嚴寒或身體病痛等,如果有辦法加以改善,應該直接付諸行動,完全沒必要為此感到不快。而對於那些無法改變的痛苦,即使我們因此煩惱也於事無補,沒有任何作用,只會使心情變得更加糟糕。既然如此,不如坦然接受。  「倘太嬌慣,雖微小苦亦極難堪忍。若嬌泰小,雖大痛苦亦能耐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一個人過於嬌慣自己,雖然只是一點微小的痛苦都會覺得難以忍受。但如果勇於忍耐,意志堅強,雖然是很大的痛苦也能安然承受。  「心持苦品之理者,謂若無苦,則於生死不希出離,故有能勸解脫之功德。又若遭痛苦,則摧矜高,故亦有除慢之功德。」我們為什麼要培養對痛苦的忍耐呢?如果沒有痛苦的話,我們對生死就沒有出離的願望了,所以痛苦具有令人生起解脫之心的功德。同時,一個人遭遇痛苦之後,能克服過於膨脹的自我感覺,又具有解除我慢的功德。  「又若領納猛利苦受,則思彼苦從不善生。不欲彼苦之果,須止其因,故亦有於罪惡生羞恥之功德。」如果我們遭受劇烈的痛苦,要想到這些痛苦是從不善言行而生。我們不希望感得這些痛苦的結果,就要終止招感痛苦的因。所以,痛苦還具有使我們對不善行感到羞恥的作用。  「以苦逼者,則希欲安樂。需彼安樂,須修善故,亦有於修善生歡喜之功德。」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因為我們現在被痛苦逼迫,所以就希求安樂與幸福。而要感得安樂,則須修習善行,所以痛苦又具有使我們對修習善行生起歡喜的功德。  「比例自心,念他亦苦,於輪迴者知生悲憐。念此苦惱是希求處,而數數修心。」因為自身的痛苦,就能推己及人,想到眾生所遭受的痛苦,對此生起悲心和憐憫。所以,念苦是希求出離輪迴的重要因緣,需要時時進行觀察,進行思考,否則是不會有真切出離之心的。從這個角度來說,痛苦正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倘能認識到痛苦對修行的意義之後,就能將苦轉變為修行的增上緣。  「彼復如云:若修不易成,此事定非有,以是修小苦,大苦亦當忍。」論中又說到:如果通過正當觀修而無法成就,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從忍受小苦開始,逐漸就能忍耐更大、更重的痛苦。  「執持安受苦意樂之甲胄,漸於小苦受之,則安受苦力當愈增廣也。」如果將修習安受苦忍的意樂作為鎧甲,逐漸就有能力承受微小的痛苦,久而久之,對痛苦的承受力將不斷增強。  「修法思勝解忍之理者,信境謂三寶,證境謂二無我,欲境謂佛菩薩之大力,取捨之境謂善行惡行之因及彼等果。」修法思勝解忍之理者,就是諦察法忍,是以佛法觀念取代固有觀念和生活習慣,這也是需要忍耐的。對於學佛來說,我們所要相信的對象是佛法僧三寶,所要證得的境界是人無我和法無我,希望成就的是佛菩薩功德,取捨標準是深信善因得樂果和惡因得苦果,從而取善舍惡。  「修習境所得之義謂菩提,得彼之方便謂菩薩學處之道,聞思之境謂十二分教等之正法。」修行最終要圓滿證得的,就是菩提之果。而證得無上菩提的途徑,就是菩薩學處。我們聞思的內容,則是長行、重頌、孤起、因緣、本生、本事、未曾有、譬喻、論議、無問自說、方廣、授記十二分教,以及一切正法。  「於彼等須無類別而修勝解也。」對於以上所說的信境、證境、欲境、取捨境、修習境、聞思境,我們都要生起堅定不移的信解,無所違逆,數數思惟。  通過以上觀察和思惟,我們可以了解到,忍辱決不是弱者的表現,也不是退而求其次的無奈選擇,而是對修行有著莫大的利益。耐怨害忍,能使我們迅速消除業障,放下我執;安受苦忍,能使我們增強承受能力,對順逆境界不迎不拒,安然處之;諦察法忍,能使我們放下成見,與法相應。
推薦閱讀:

恭迎觀世音菩薩節日,虔誠祈願,有求必應!
虛空藏菩薩經淺釋(三)--學佛網
龍樹菩薩略傳
信位菩薩之凈行以《華嚴經》〈凈行品〉為主
觀世音菩薩三十二化身圖

TAG:菩薩 | 忍辱 | 行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