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孝道愛心

孝道愛心

名言警句

孝心是一種珍惜,一種感激,一種理解,一種懷念.一個對自己父母都不愛的人又怎麼能愛其他人,有怎麼可能有一個完整的生命!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子曰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愛心故事

一、事實論據: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迹

2013《陳斌強:用行動註解孝德的好兒子》

【頒獎詞】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背著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背著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

【事迹】陳斌強自身的樸實行為給他的學生,也給整個社會上了極為生動的一課。他是一個真正有師德的好老師。陳斌強付出的孝心,不僅撫慰母親,也撫慰每一位中國人的心,這種中華民族樸素而真摯的人性之美,可以作為社會的良藥。陳斌強,38歲,浙江磐安縣冷水鎮中心學校初中語文教師。

陳斌強9歲時父親車禍去世,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長大。2007年,媽媽得了老年痴呆症,喪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陳斌強的姐姐在無意中提到,媽媽最大的願望就是和兒子住在一起。陳斌強回憶起多年來媽媽對自己的付出,他決定再困難也不會丟下媽媽。

  那時,陳斌強的兒子不到兩歲,妻子建議他把媽媽送到養老院去,他說:「一個連兒子都不認識的老人,送到養老院,被欺負了怎麼辦?」為了照顧媽媽,他硬是把兒子提前一年送進幼兒園。

  為了能每天親自照顧母親,他每天用一根布條把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著電動車行駛30公里去學校上班。開始同事們都不太理解,說:「這樣帶在身邊照顧,一兩天倒可以,一年兩年怎麼吃的消?」可陳斌強做到了,一連五年,風雨無阻帶著媽媽上班。

照顧母親的生活異常辛苦。陳斌強一天到晚連軸轉:晚上9時,服侍母親睡下;凌晨1時,準時起床抱母親上廁所;清晨5時,鬧鐘響起,他要趕在師生之前起床,將母親房間打掃乾淨,處理好母親的大小便;早上7時餵過母親吃飯後,開始學校一天的工作。

儘管生活上的事兒很多,可是陳斌強的教學任務卻一點也沒落下,他教著兩個班語文,負責教初一學生廣播體操,總管學校體藝2+1活動。他總說:「我是跑著走的。」

2012孟佩傑: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

【頒獎詞】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在艱難里,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每個細節。雖然艱辛填滿四千多個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

【事迹】命運對孟佩傑很殘忍,她卻用微笑回報這個世界。

五歲那年,爸爸遭遇車禍身亡,媽媽將孟佩傑送給別人領養,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孟佩傑還是沒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養母劉芳英在三年後癱瘓在床,養父不堪生活壓力,一走了之。絕望中,劉芳英企圖自殺,但她放在枕頭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傑發現。「媽,你別死,媽媽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著就是我的心勁,有媽就有家。」

從此,母女二人相依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來源是劉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資。當別人家的孩子享受寵愛時,八歲的孟佩傑已獨自上街買菜,放學回家給養母做飯。個頭沒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無數次卻從沒喊過疼。

在同學們的印象中,孟佩傑總是來去匆匆。她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替養母穿衣、刷牙洗臉、換尿布、喂早飯,然後一路小跑去上學。中午回家,給養母生火做飯、敷藥按摩、換洗床單……有時來不及吃飯,拿個冷饃就趕去學校了。晚上又是一堆家務活,等服侍養母睡覺後,她才坐下來做功課,那時已經九點了。

「女兒身上最大的特點是有孝心、愛心和耐心。」劉芳英說,如果有來生,她要好好補償女兒。為配合醫院的治療,孟佩傑每天要幫養母做200個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鐘。碰上劉芳英排便困難,孟佩傑就用手指一點點摳出來。

2009年,孟佩傑考上了山西師範大學臨汾學院。權衡之下,她決定帶著養母去上大學,在學校附近租了間房子。大一那年暑假,孟佩傑頂著炎炎烈日上街發廣告傳單,拿到工資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買養母最愛吃的紅燒肉。

「我只不過做了每個女兒都會做的事。」不少好心人提出過幫助,都被孟佩傑婉拒了,她堅持自己照顧養母。孟佩傑的畢業願望是當一名小學老師,安安穩穩,與養母簡單快樂地生活。

2012吳菊萍:托舉生命的最美媽媽

【頒獎詞】危險裹脅生命呼嘯而來,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剎那搖擺。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傳統美德。她並不比我們高大,但那一刻,已經讓我們仰望。【事迹】物質生活富足的時代,信仰迷茫、價值紊亂的新聞接踵而來,吳菊萍用柔弱的臂膀,托起了生命奇蹟,喚醒了普羅大眾對傳統美德的自覺。

2011年7月2日下午,杭州濱江白金海岸小區。兩歲的妞妞趁奶奶不注意,爬上了窗檯,接著被窗沿掛住,隨時都有墜落的可能。這可是在10樓,樓下的鄰居都驚呆了。堅持了一分鐘左右,妞妞還是掉了下來。說時遲那時快,剛好路過這裡的吳菊萍踢掉高跟鞋,張開雙臂,衝過去接住了妞妞。

被緊急送往醫院後,吳菊萍被診斷為左手臂多處粉碎性骨折,尺橈骨斷成三截,預計半年才能康復。逃過一劫的妞妞在10天後蘇醒過來,開口叫了「爸爸、媽媽」。

「這是本能,是一個母親應該做的事情。」躺在病床上,吳菊萍一臉平靜。事件發生時,她的孩子只有七個月大,尚在哺乳期。

榮譽鋪天蓋地,吳菊萍保持了清醒的認識,「我只是普通人,問心無愧就好。」公司獎勵了20萬元,她留作自用,為此背負了不少壓力。「我需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才有能力去幫助身邊的人。」贍養父母、培養孩子、還房貸……任何普通人,都無法對這些現實問題視而不見。

「我會把重心調整回工作、家庭中來,減少媒體活動。」吳菊萍年後將重返工作崗位,她最大的心愿是看著妞妞與自家孩子健康長大.

2010阿里帕-阿力馬洪:十九個孩子的媽媽

【頒獎辭】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開羽翼,撐起他們的天空。風霜饑寒,全都擋住,清貧勞累,一肩擔當。在她的家裡,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泉水最清,母愛最真!

【事迹】從1963年收養鄰居家的3個孤兒開始,維吾爾族阿媽阿里帕又先後收養了漢、回、維吾爾、哈薩克4個民族的10餘個孤兒。

為了不讓孩子們餓肚子,阿里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幫人家打土塊。阿里帕則每天都要到菜市場撿別人不要的蔬菜。雖然家裡養了兩頭奶牛,但誰也不捨得喝奶,全部賣了換錢以支付孩子們的學費和購買生活必需品。

2008年8月,操勞一生的阿比包病逝。子女們爭搶著贍養阿里帕老人。每到過年過節,孩子們都會回家團聚,180多口人圍在老人身邊。每當有孩子問:「阿媽,你對哪個孩子最好?」老人總會大笑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樣親!」

詳細:1963年,阿尼帕已經是6個孩子的母親,丈夫阿比包在縣公安局工作,10口之家的生活全靠著丈夫每月45元的工資支撐著。生活拮据但日子過得卻其樂融融。可是就在這年冬天,和阿尼帕一牆之隔的哈薩克鄰居亞合甫夫婦不幸相繼去世,撇下了3個不滿十歲的孩子。

  阿尼帕看到這三個失去父母的孩子十分可憐,就把他們接回了自己的家。今年已經53歲的托乎提是阿尼帕老媽媽最初收養的三兄弟之一,那時他只有8歲,回想起當年阿尼帕媽媽收養他們的情景,至今仍記憶猶新。之後的十年間,阿尼帕又先後收養了回族孤兒王淑珍,王作林兄妹4人,漢族孤兒金海、金花和金雪蓮,這時,她和丈夫撫養的孩子增加到了19個。

  為了保證全家20多口人的一日三餐,阿尼帕專門買了一口直徑1米2的大鐵鍋,她幾乎把家裡的全部收入都換成了食物,春天糧食不夠吃,她就去地里挖野菜,秋天還要出去撿麥子、收土豆。儘管如此,生活依然捉襟見肘。為了多賺些錢為孩子們交學費做衣服,丈夫阿比包下班後就去為工地打土塊,而阿尼帕也在縣食品廠找到了一份洗羊肚和羊腸的工作。

  阿尼帕夫婦的目標不僅僅是讓孩子們能吃飽,還要讓孩子們有學上。家裡用不起電燈,阿尼帕就用破棉絮搓成條,做成小油燈,19個孩子們就在這一盞盞跳動的燈光下讀書學習,上完了小上學、中學。孩子們沒有一個因為家裡貧窮而輟學。正是因為阿尼帕對這個特殊大家庭付出的艱辛,讓兄弟姐妹們早早就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相互關愛。阿尼帕的19個孩子在她含辛茹苦的照料下漸漸長大,每到逢年過節,是阿尼帕老媽媽最快樂的時候。因為這時,全家老小都能聚到一起。

2010陳玉蓉:暴走媽媽捐肝救子

【頒獎辭】這是一場命運的馬拉松。她忍住飢餓和疲倦,不敢停住腳步。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捨出血肉,付出艱辛,守住信心。她是母親,她一定要贏,她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

【事迹】陳玉蓉的兒子葉海濱13歲那年被確診為一種先天性疾病——肝豆狀核病變。這種肝病無法醫治,最終可能導致死亡。為挽救兒子的生命,陳玉蓉請求醫生手術將自己的肝移植給兒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無法捐肝救子。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陳玉蓉從醫院出來後,當晚就開始了自己的減肥計劃——每天走10公里。在隨後的7個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個拳頭大的飯糰;走破了四雙鞋子,腳上的老繭長了就剮,剮了又長。

當她再次去醫院檢查時,奇蹟出現了:脂肪肝沒有了。醫生感嘆:「從醫幾十年,還沒有見過一個病人能在短短7個月內消除脂肪肝,更何況還是重度。」

2009年11月3日,這對母子在武漢同濟醫院順利地進行了肝臟移植手術。她賦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詳細:今年55歲的陳玉蓉,是湖北武漢一位平凡的母親,她的兒子葉海濱13歲那年被確診為一種先天性疾病——肝豆狀核病變,這種肝病無法醫治,最終可能導致死亡。前不久,葉海濱的病情惡化住進醫院,生命危在旦夕。為了挽救兒子的生命,陳玉蓉請求醫生手術將自己的肝移植給兒子。

  然而,就在手術前常規檢查中,葉海斌被查出丙肝,必須全部切除,需要母親切1/2甚至更多的肝臟給兒子。可是,母親患有重度脂肪肝,1/2的肝臟不足以支撐其自身的代謝。無奈,捐肝救子的手術被取消。

  陳玉蓉從醫院出院後,當天晚上就開始了自己的減肥計劃——每天走十公里。在隨後的7個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個拳頭大的飯糰,有時夾塊肉送到嘴邊,又塞回碗里去。

  陳玉蓉說自己有時太餓了,控制不住吃兩塊餅乾,吃完了就會很自責。7個多月來,她的鞋子走破了四雙,腳上的老繭長了就刮,颳了又長,而幾條褲子的腰圍緊了又緊。

當她再次去醫院檢查時,奇蹟出現了。脂肪肝細胞所佔小於1%,脂肪肝沒有了。就連醫生都感嘆:從醫幾十年,還沒有見過一個病人能在短短7個月內消除脂肪肝,更何況還是重度。醫生說「沒有堅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肯定做不到!」2009年11月3日這對母子在武漢同濟醫院順利地進行了肝臟移植手術。

2005洪戰輝:「我想再做一回孩子」

【頒獎詞】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對另一個更弱小的孩子擔起了責任,就要撐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學會友善、勇敢和堅強,生活讓他過早地開始收穫,他由此從男孩開始變成了苦難打不倒的男子漢,在貧困中求學,在艱辛中自強,今天他看起來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從來是強者。

【事迹】1994年,洪戰輝的父親突發間歇性精神病,造成妻子受傷骨折,女兒意外死亡,家裡欠下巨債。隨後,父親又撿來了一個和女兒年齡相仿的女嬰。面對沉重的家庭負擔,母親離家出走了。年僅13歲的洪戰輝,默默地挑起了伺候患病父親、照顧年幼弟弟、撫養撿來妹妹的家庭重擔。這副重擔,對於成年人來說尚且不易,何況一個10多歲的孩子!但洪戰輝沒有退縮,一挑就是12年。為了掙錢養家,他像大人一樣,做小生意,打零工,拾荒,種地。他利用課餘時間賣筆、書、磁帶、鞋襪,在學校附近的餐館做雜工,周末趕回家澆灌8畝麥地。在兼顧學業和謀生之時,他犧牲了幾乎所有的休息時間。為了帶好撿來的妹妹,洪戰輝費盡心血。每天晚上,他都讓妹妹睡在內側,以防父親突然發病傷及妹妹。妹妹經常尿濕床單、被子,他就睡在尿濕的地方,用體溫把濕處暖干。從高中到大學,他將妹妹一直帶在身邊,每天都保證妹妹有一瓶牛奶和一個雞蛋,自己卻常常啃速食麵。在懷化念大學的日子裡,他安排妹妹上了小學,每天不管學習多忙,都堅持接送妹妹,輔導妹妹功課。為了治好父親的病,洪戰輝吃盡苦頭。2002年10月,父親突然發病,因為沒有錢,他不得不在一家精神病醫院門前跪求治療,在他孝心的感染下,2005年底河南第二榮康醫院主動將他父親接去診治。現在,父親的病情已明顯好轉,出走的母親、打工的弟弟也相繼回家,一家人終於重新團聚。

2006年以來,已成為公眾人物的洪戰輝,又將愛灑向了社會。為資助貧困學生,他在學校和政府的幫助下建立了教育助學責任基金。為推動青少年思想教育,他應邀在全國各地作了150多場勵志報告,並欣然出任「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青少年生命教育愛心大使」。他還多次到湖南、河南等地貧困山區與困難學生交流,捐贈學慣用品。他說:「我要力所能及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2004田世國 - 捐腎救母

【頒獎辭】「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一個被追問了千年的問題。一個兒子在2004年用身體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在溫暖的謊話里,母親的生命也許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誠已經堅如磐石。田世國,讓天下所有的母親收穫慰藉。」

【事迹】2004年9月30日,田世國身患尿毒症的母親,在手術後一分鐘順利排尿。只是她至今也不知道,那個腎來自於她做律師的大兒子。「她是我老娘,我這麼大塊頭給她捐個腎怎麼不行?我也諮詢了專家,手術對我的健康不會有大的影響。」田世國說,他現在也為人父了,深能體會"「父母惟其疾之憂」。

有人問田世國,是不是他母親有什麼特殊之處讓他們兄妹三人有如此舉動?田世國說:「我們家的母愛和父愛跟中國千萬個家庭一樣,都是點點滴滴的積累,沒有轟轟烈烈的大筆狂書。但是這還不夠嗎?」他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如果非得再另外找原因,就是我姥爺病危時不能大便,我媽洗凈了手給他摳出來。」

因為害怕母親知道真相後心裡有負擔,田世國兄妹一直瞞著她。「我媽總是替我們著想,生怕老了給兒女添麻煩。得了這個病以後,她知道會花很多錢,就把自己鎖在房子里等死。如果知道換的是我的腎,還不知道我媽怎麼想呢。」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捐腎救母」會有那麼大的「影響」。

開封韓海蘭孝敬公婆演繹人間真愛: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20年來,韓海蘭用實際行動默默地詮釋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從細微之處關心婆婆、孝敬公公,盡一切努力讓老人開心,讓老人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如今,公公婆婆都已經80多歲,由於韓海蘭的悉心關愛,老人對晚年充滿著更多的期望和憧憬,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這位樸實無華的普通婦女身上散發著沁人的芳香。

雲南徐麗萍:一位10年來一直致力於養老事業的「普通人」真正做到了讓「愛在生命未了時」!老年人要的不是錢,要是"被尊重、被記住、被重視",要的是子女們記得他,不遺棄她,希望被"愛在生命未了時"。

蘇州張惠琴「孝老愛親」的事迹尤其打動人心。張惠琴的一家七口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像是臨時組合起來一樣,各有各的姓氏,她和媽媽都是領養的。三代人沒有血緣關係,但張惠琴同時侍奉三個媽,和養母、親生父母保持聯繫,平時象親戚一樣相互往來,感情非常好。她對媽媽們一視同仁,羽絨被、保暖內衣、解悶的隨身聽等,對她們的關愛一個都不少。老公是隨叫隨到的「修理工」,她是父母快樂的「心理疏導員」。中午陪生母吃飯,做些家務,晚上和老公看望婆婆和養父母,休息日準備豐盛的飯菜,讓三個媽媽聚在一起時,說說心裡話。她的無條件孝敬讓勞碌了一輩子的老人享受著家庭的幸福和安詳。

遼寧中醫藥大學王東雪的養父母雙雙病倒,生活不能自理,這徹底改變了王東雪原有的生活軌跡,她稚嫩的雙肩過早地壓上了沉沉的家庭重擔。但王東雪卻在不幸中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孝敬父母」的基本道德準則,把孝敬的優良傳統發揮到淋漓盡致。同時在她身上也集中展示了當代青年善待他人、勇於擔當的優秀品質。她在痛苦的磨礪中為全社會展現出的可貴孝道和頑強意志是高尚的,令人敬佩的。

貴州劉秀祥在面對了父親的逝世,哥哥姐姐的離異,母親的患病的一系列變故後對磨難不逃避,他堅持著背母求學,自己通過各種手段謀生,他用近十年的時間以行動踐行著「孝是無條件」傳統美德,他透露給我們的不正是是一種自立自強、孝老愛親的精神。

湖北寒門姐妹互爭退學為母治病 :姐姐易慶在第二師範學院讀大二,妹妹易慧在監利實驗高中宏志班念高二,為醫治患有直腸癌的母親,共花去醫藥費近30萬元,欠下20餘萬元債務。而父親易年平在陪妻子做化療時,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離世。家中還有83歲雙目失明的爺爺和智障的奶奶。為撐起貧寒的家,姐姐易慶與妹妹易慧商量,打算輟學打工掙錢供媽媽治療和易慧讀書,而妹妹易慧堅稱要自己退學養家,助易慶完成學業,她們不正給我們演繹著無條件盡孝的感人一幕嗎?

丘索維金娜:女子體操運動員,擅長跳馬項目。自1992年開始,她連續參加了六屆的奧運會。1993年以前,她是代表蘇聯參加比賽;在蘇聯解體後,丘索維金娜成為烏茲別克公民、並代表開始代表烏茲別克征戰。

2002年,她的兒子阿里什被確診患上了白血病。由於白血病的治療費用昂貴,並不富裕的丘索維金娜和丈夫賣掉了房子和汽車,為了繼續能給兒子治病,丘索維金娜來到德國並決定加入德國國籍,並選擇了復出參賽,代表德國參加國際體操大賽。通過獲取獎金來挽救孩子。

2002年釜山亞運會,丘索維金娜以27歲的高齡復出參賽,一舉奪得跳馬和自由體操的金牌,震驚世界。由於德國科隆醫院的白血病化療很有效果,兒子阿里什的病情漸漸穩定,並進入小學讀書。

二、一些理論論據:

新二十四孝」行動標準

1.經常帶著愛人、子女回家2.節假日盡量與父母共度3.為父母舉辦生日宴會4.親自給父母做飯5.每周給父母打個電話6.父母的零花錢不能少7.為父母建立「關愛卡」8.仔細聆聽父母的往事9.教父母學會上網10.經常為父母拍照11.對父母的愛要說出口12.打開父母的心結13.支持父母的業餘愛好14.支持單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帶父母做體檢16.為父母購買合適的保險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溝通18.帶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動19.帶父母參觀你工作的地方20.帶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遊21.和父母一起鍛煉身體22.適當參與父母的活動23.陪父母拜訪他們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場老電影

(1)在當今社會,我們應當怎樣盡兒女之孝道?博大精深的孝道文化,哪些應當很好的繼承和發揚?哪些應當賦予時代精神而修正?我想就此機會談一下個人的理解和觀點。

一、恩情常思,敬意長存,愛心常表,永遠牽掛。兒女對父母的孝心並非天生就有,是從小在父母的關愛中萌生的,或在長期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風尚的影響中產生、培養並得以強化的。作為兒女應當經常思念父母的生育之恩,扶養之情,無私之愛,生活之辛勞,來不斷培養和激發自己的孝心。因而對父母心生敬仰與敬愛,將父母的喜怒憂樂、冷暖溫飽時常挂念在心頭,尋求各種機會表達自己的孝心與愛心。現代社會,生活、工作節奏加快,人們的活動範圍不斷加大,在父母身邊生活工作的人越來越少。很多人在為金錢、事業、官職、名位、房子、車子而奔波勞碌。條件好的給父母寄些錢就以為盡了孝心,很長時間難見一面,甚至連個電話也不打。對於這種行孝方式,孔子很不贊成,他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老人不缺乏物質條件,而缺乏精神上的安慰。沒有對父母的感恩與牽掛,沒有對老人的理解與尊重,沒有發自內心的敬與愛,行孝就沒有感情基礎。

二、所需之物,及時保障,優先供奉,悉心贍養。進入老齡階段的父母,喪失或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需要兒女的奉養。兒女應時刻關注父母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所需之物,及時給予物質保障,尤其是在吃的方面,經常變換些花樣,調劑老人的生活。好吃的食物優先供奉老人,悉心照料老人的生活。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缺衣少食的家庭幾乎沒有了,但有些兒女仍然不能保障老人的生活所需,自己在外面喝酒,三瓶五瓶不吝惜,打麻將三百五百不在乎,而在老人的生活供給問題上卻斤斤計較。不是沒有條件,而是沒有孝心。

三、關注健康,注重預防,有病早治,精心調養。人到老年,體能和免疫力下降,疾病也會增多,要經常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狀況,多給父母介紹推薦一些健身養生的科學方法,提供健身養生的條件。有效地預防疾病。一旦發現身體不適,儘快檢查,及時診治,精心照料。特別是對長期染病卧床的老人,更是對兒女孝心的考驗。常言道,百日床前無孝子,長期患病的老人大多脾氣變壞,兒女要餵食喂葯,接屎接尿,還要忍受呵斥,好話安慰。要培養自己的耐心、耐力和耐性,才能盡好孝道。有條件的雇了保姆,但不能完全代替自己盡孝,一旦有時間要親自侍奉在床前。

四、父母德行,學習繼承,若有不義,言勸規行。對父母的優良品德,兒女要認真學習,傳承良好的家風。但並非所有的父母都是兒女的楷模。社會上有些做父母的染有酗酒、賭博、坑騙、嫖竊等惡習,面對這樣的父母,兒女如何行孝?封建社會的孝道是「子為父隱」、「父為子綱」。兒女隱瞞父母的惡行,以免遭到社會的譴責和法律的追究而陷於不義。今天看來,這一條則不是優良傳統,我們不能學習繼承,而應當加以修正。父母若有惡習和不良行為,兒女應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儘力規勸其改邪歸正。如果危害了社會,觸犯了刑律,也應規勸敦促其認罪伏法,改過自新。這不僅是對父母的孝心,也是對國家的忠心,對社會的愛心。

五、好學上進,奮發有為,奉公守法,立身立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的共同心愿。可憐天下父母心,做兒女的要深深體諒父母這一心愿。為學就要好學上進,學有所獲,成績優良;從業就要奮發有為,業績豐碩;交往,就要誠實守信,童叟無欺。居家就要和睦家庭,團結鄰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社會上其他的老人;做人堂堂正正,做事踏踏實實,有一個好的社會評價。讓父母臉上有光,感到自豪,這也是盡孝。兒行千里母擔憂,外出時一定要告知父母,及時通報平安,不讓父母擔心也是盡孝。特別是要遵紀守法,做一個好公民。不惹是生非而免遭社會譴責,不違法亂紀而免受牢獄之災。平安快樂的工作生活,不讓父母操心,不讓父母因自己的不良行為而蒙羞,也是行孝。

六、養老送終,厚養薄葬,文明祭奠,力行新風。為老人送終也是兒女行孝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代,父母逝世後,要舉辦隆重的葬禮,要使用名貴的棺槨,要奉用大量貴重的隨葬品,還要服孝三年。不然,就是不孝。這種喪葬文化傳統,也不能全盤繼承。父母在世時,竭力盡孝,讓他們生活得幸福,安度晚年。父母去世後,舉辦適度規模的喪葬儀式,使用一些必需的喪葬用品,料理好父母的後事,以表達兒女的哀思與孝心,是完全必要的。但要從簡而不要鋪張浪費,實行厚養薄葬。人父母活著不孝,死了大鬧。大擺宴席,擺出一副孝子的姿態,實際是不孝子孫。

事親行孝,歷來是做人的根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家庭和諧、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的基本要素,是愛國主義情懷的感情基礎和道德基礎。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如何行孝養老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給我們提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使命,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觀點,辯證的學習繼承我國傳統的孝道文化,賦予其時代精神,形成先進的思想文化,進而推動良好的社會風尚。《家庭百科報》和山東電視台《天下父母》欄目,一直在積極探索和努力實踐,我們每一個倫理學研究者和德育工作者也一直在堅持不懈地履行各自的社會責任。共同努力,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盡一份力,發一份光。

(2)父母和我在一起的時候,總是不停的囑咐要多穿衣服,要多注意安全!當我缺錢的時候,總是不停的嘮叨賺錢是多麼多麼的不容易的,一邊教訓一邊把錢塞進我手裡......總以為自己已經長大,對父父母的嘮叨置之不理,甚至有時頂撞他們說:「我已經長大了,我的事兒我自己來決定,不用你們管!」總是直言不諱說出一些話語去傷害父母,總是不在意的給父母一些任性的臉色看,總是以為父母不會對我記仇和復仇的,總是以為父母可以隨時隨地的原諒孩子的過錯,直到有一天我明白了兩個字「責任」,那是在為人母后才知道的可憐天下父母心......

無論我們的父母,生活在城市還是鄉下 ?無論他們貧窮還是富有 ?父母的恩情都是天恩 ,都是最無私的 ,兒女們用盡一生也報答不完 。事實上 ,父母們也不奢望 ,子女們以何種方式予以報答。但我們每一個子女都應該學會、懂得去感恩、孝敬和尊敬父母 。天下的父母雖然長相各不相同 ,但都有一個共性 :那就是對於子女的愛 !反過來 ,天下的子女雖然相也各不相同,但同樣也應該有一個共性 :那就是對於父母的孝順和尊敬 !

我記得央視播過一篇感人的廣告:一個大眼睛的小男孩,看到媽媽對老人孝敬後,就返身吃力的端著一盆水,天真的對媽媽說:媽媽,洗腳!就是這樣的一部廣告時至今日,仍在熱播,它的感情動人心腑,它的場景感動得讓人心酸,也不知感染了多少天下人?那一份至深的愛,和發自內心的感恩,不就是為了讓我們的愛在下一代身上得到延續嘛!這樣的事,每個人都能夠做到,卻又不重視的錯過著......

父母從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我的生命就傾注了他們無盡的愛和祝福。或許,父母不能給我奢華的生活,但是,他們給予了一個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當我還很小的時候,他們花了很多時間教會我用勺子吃東西、教我穿衣服,綁鞋帶,系扣子、教我洗臉,教我梳頭髮、教我擦鼻涕……教我做人的道理。 父母為我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當我受傷時,哭泣時,憂鬱時,難過時,可以隨時回到這裡,享受父母的愛,為我的心靈遮擋人生全部的風寒。

經常給父母拍照,帶父母去旅行,經常帶著愛人、孩子回家,為父母舉辦生日宴會,親自給父母做飯,每周給父母打個電話,為父母購買合適的保險,帶母親去做美容,讓母親穿得舒適,讓父親穿得體面,,帶父母看一場老電影,支持父母的所有娛樂活動......多抽些時間行動起來吧,讓父母的愛在得到感恩後無怨無悔,讓兒女們的愛給父母送去幸福和快樂的光芒。有些人,有些愛,都是經不起拖延的,好好地把握,好好地珍惜,讓我們生活中遺憾的事情少一些,再少一些吧!因為,有些愛真的是經不起拖延的。

(3)盡孝是尊重:面帶笑容認真傾聽老人的意見和看法,雖然不一定按他們說的去做,但也不能自以為是地指責老人是「死腦筋」,「老皇曆」。

盡孝是寬容:當你眼中的「廢物」、「破爛」,被老人當作寶貝收藏時,你最好報以理解的一笑。

盡孝是耐心: 有些事情在沒有和老人取得一致意見時,要慢慢做解釋工作,絕不可以動輒就發脾氣,更不能對老人要挾。

盡孝是善意的欺騙:為了讓老人穿得心安理的,明明是百餘元的衣服,不妨告訴也只花了40元;明明你們下崗的下崗,降職的降職,但為了不讓老人擔心,不妨告訴他們:放心吧,我們很好。

盡孝是報答:滿懷柔情地為母親梳頭,父親捶背;母親節時捧上一束康乃馨、父親生日時別忘了拎回一瓶好酒;如果您和愛人孩子過生日、結婚紀念要下飯館或者要吃得好點兒,別忘記常同父母一起共樂;在父母身邊不妨提高一下廚藝,沒人說您沒出息!

盡孝是欣賞:老人願意參加健身舞蹈了,或者寫的文章見報了,參加某某大賽得獎了,老人照了巨幅金婚藝術照。。。。。。你一定要仔細欣賞並真誠讚美。

盡孝是自強自立:堂堂正正做人,讓老人臉上有光。不要今天打架了,讓老人提心弔膽;明天又犯錯誤了,讓老人顏面無存。

盡孝是身體力行:教育子女尊敬長輩,更要以身作則,做出榜樣。

(4)有這樣一則公益廣告:一位母親做了一桌好菜,盼著子女回來一起吃飯,結果兒子打電話說要應酬,女兒說去健美班。母親只好孤零零地一個人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直看到電視屏幕上滿是「雪花」。每次看到這個廣告片,我心裡酸酸的,直想掉眼淚。

是的,時代變了,工作節奏加快了,生活豐富多彩了。子女因為種種原因常常不能和父母在一起。這不能說子女沒有孝心,也不能說忙得一點兒空閑時間都沒有,而是有一個糾結在作崇:今天不回家,還有明天,明天不回家,還有後天……直到有那麼一天,哭天號地痛罵自己為什麼總是把孝心寄托在「一天又一天」,愧疚得自己要跳黃河去,唉,這又何苦呢,早幹什麼去了。

子女長大,像鳥兒一樣展翅飛走了,外面的天空很晴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是,子女想過沒有,不管你飛得再遠再高,仍然是父母心尖上的一塊肉,時時刻刻挂念著,惦記著,心疼著。父母不求你掙回多少錢,只求你干好本職工作,為社會多做貢獻,期盼你胸前掛上光榮花,年年捧個創優爭先的紅本本回家,這讓父母臉上有光,心裡比蜜甜。當祖國需要你衝上去的時候,比如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或者邊防的一草一木一寸土地被殘踏被搶奪的時候,父母期盼的就是子女不辱使命,擔起責任,哪怕是為國捐軀,流盡最後一滴熱血,父母也許會流淚,但絕對會為你驕傲,會為你自豪。什麼是孝心,這就是最貴重最珍品的孝心。子女很忙,父母是理解的,但不能拿父母的「理解「做借口。子女要盡孝心,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發個簡訊或視頻,哪怕是噓寒問暖;在父母生日這天,送上一件背心一塊頭巾,父母都會高興好幾個星期;對了,別忘了讓小孫孫多回來陪陪爺爺奶奶,那才是父母最掂記的心肝寶貝。要盡孝,不要等到明天,就從今天開始吧,把盡孝道變為自己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趁早莫拖後啊。

有一種愛,我們會享用一生,溫暖一生;有一種愛,讓我們成長,學會堅強。這,就是深刻偉大無私不求回報的父母之愛!恐懼時,父母的愛是一塊踏腳的石;黑暗時,父母的愛是一盞照明的燈;枯竭時,父母的愛是一灣生命之水;努力時,父母的愛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母的愛又是鼓勵與警鐘!

(5)一部《水滸》,最令讀者揪心揪肺的倒是那個背著老娘上水泊梁山的黑旋風李逵。魯莽的硬漢,卻一點也不匱乏對母親的百般孝順。

(6) 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可以從長計議的,而惟獨對待父母的愛,盡孝,是不能懈怠的

(7)孝乃為人之本。一個人生在世上,都是父母含辛茹苦、不辭辛勞,撫養成人。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從不求回報,也從不希望回饋。從嬰兒時蹣跚學步、餵奶喂飯到咿呀學語,父母們總是不厭其煩,耐心引導;從幼兒園上學的接送到學習成長每個過程的諄諄教誨,風雨路上送來的雨傘、雨鞋,到高中、大學校園背來的厚重行囊,更不用說有的父母東拼西湊而來的學費,事無巨細無不傾注父母的深深愛意。父母在兒女生病時的噓寒問暖,擔憂害怕,到四處求醫訪葯,「唯其疾之憂」(《論語學而篇》)等等,我們見過太多的天下父母心!這種無私的愛,總能令人感動。汶川大地震中,為了保護孩子,父母用潺弱之身軀撐起千萬斤壓力,孩子得救了,父母仍舊保持著承受死亡的姿勢。父母的心中永遠想著兒女,唯獨沒有他們自己。當兒女漸漸長大成人,我們的父母卻早已老眼昏花,駝背彎腰,渾身病痛,行動遲緩,這時的父母最需要的就是兒女的孝道。

何為孝?許慎《說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也就是指兒子背負年紀大的父母,作服侍狀。具體而言,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關愛,是在衣、食、住、行及情感上照顧父母,盡人子之責;孝是兒女對父母愛心的回報。古人云:「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動物皆如此,何況乎人?《詩經·小雅·蓼莪》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父母之於子女,有生育之恩,教誨之情,其恩如天之高廣、海之深邃,恩重難報。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可見,行孝順親是為人子應盡的義務,是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孝經》開篇就說:「孝乃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教化的啟蒙,是教育之開始,所以說「百善孝為先」。《論語》也說:「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所以為人必須盡孝。如何踐行孝道?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踐行孝道首先要儘力。孔子說事父母能竭其力,子女自己經濟很困難,但是寧願自己少吃或不吃,也要給父母吃。子女心裡時常惦記父母,時常有孝敬父母的心情,我們就說這個人是有孝心的。清李毓秀《弟子規》里引用黃香溫席的故事:「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就是告誡我們孝敬父母要從生活小事入手,關懷備至。現代社會,為父母盡孝,就是為他們買必要的東西,讓他們吃飽穿暖,儘可能地滿足他們的需要。然後「出必告,反必面」(《弟子規》),心中時常惦記父母,離開父母身邊經常給他們報告自己的情況,經常回去探望,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和心裡愉悅。父母生病,要做到「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弟子規》),要儘可能多關心照顧父母親。正如那首《常回家看看》所唱的:「找點時間,找點空閑,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幫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這便是盡孝,中國人最看重的是一家團圓,和和睦睦。當父母不在了,要按照禮儀謹慎而哀傷安葬,要「喪盡禮,祭盡誠」,祭奠的死後也能虔敬追懷。這樣就可以說盡了自己的努力。有的人父母在世時,不聞不問,父母死後,卻風光大葬,但別人不會認為他是孝子,他的孝是做給別人看的。但反過來說,竭其力不能為了盡孝可以什麼都不管不顧,連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事也去做,那麼他的孝心便出了問題,「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弟子規》)所以古人說「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

踐行孝,對父母態度要恭敬。《論語為政篇》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對父母盡孝,不僅是供養就夠了,給點錢米,送些東西,更重要的是恭敬的態度。《弟子規》有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父母教,需靜聽。父母責,需順承。」在言語上要體貼父母,溫顏細語,在情感上體恤父母,不讓父母憂心。「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力為去。」(《弟子規》)要從孝出發,改正自己缺點,規正自己的行為。恭敬是內心應有的態度,孔子曰:「仁人不過乎物,孝子不過乎物。是故仁人之事親也如事天,事天如事親,是故孝子成身。」(《禮記哀公問》)這裡古人強調的是「敬親」,要如敬天般恭敬自己的父母。

踐行孝道還要和顏悅色。《論語為政篇》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為人子女,見到父母勞作,自己能出力幫忙,父母要我挑水搬柴,子女也能隨叫隨到,有好吃的東西,給父母長輩先吃,以前以為這樣盡孝就夠了。實際上,這些還不夠,孝敬父母更應做到和顏悅色。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能夠時常侍奉父母,而且心中有愉悅之色、和婉之容,確實不容易,更何況我們現在時常可以聽到、見到不供養、侍奉年邁父母的事情。有的子女對父母頤指氣使,蠻橫無理,這些都是不孝。《弟子規》說:「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恪盡孝道還有在父母偶爾出現過錯時,我們微言勸諫,「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弟子規》)。父母不能接受也不要氣餒,更不能得理不饒人,唐突雙親,這樣才不違孝之本意。在勸諫父母的過程中,子女更加需要操心憂勞,內心不要有一絲一毫怨懟憤懣之心。這就是說盡孝外表「色難」,是孝道的外在表現。

盡孝是刻不容緩的。父母年歲已大,盡孝豈能等待!《論語里仁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父母總會惦記兒女的生日,子女卻經常以工作忙、生活忙為由,常會忘記父母的生日,常會忘記盡孝。古語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便是告誡天下子女,盡孝要及時,要在父母有生之讓他們安枕無憂、頤養天年。否則等到父母逝去,想盡孝時卻只能對著父母照片,哀然長嘆。

盡孝還要推己及人。孝不僅限於父母,把孝擴充到身邊的人,孝於天下,愛天下人就是大孝。古人常說的「孝治天下」,就是源自孔子孝道的思想。《論語學而篇》道:「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一個人如果孝順父母,那麼他就不會去「犯上作亂」,一個有孝心的人,他也就有了關心他人、推己及人的愛心。再推而廣之,「事諸父,如事父」(《弟子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則修己安人,就達到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所以《孝經》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孝之終也。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當然,我們在踐行孝道的同時,要注意不能陷於拘泥。如孔子講的「三年無改父之道」、「子為父隱、父為子隱」等觀點,我們今天要批判地學習,不能照搬照抄。

踐行孝道,能使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和才能內外無怨、上下無憂;懂得孝道的人,必定是一個懂愛的人,懂得愛己、孝父母,才會愛人、愛眾;懂得孝道的家庭,必是和睦的家庭,才能形成友愛親善的社會;倡導孝道的民族,必是和諧有為的民族。

平分生命

一個男孩與他的妹妹相依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親人。所以男孩愛妹妹勝過愛自己。

  然而,災難再一次降臨在這兩個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輸血,儘管醫院已免去了手術費,但血庫中缺少能輸給妹妹的血液。

  抽血時,男孩安靜地不發出一絲聲響,只是向臨床的妹妹微笑。當抽血完畢後,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動不動,聲音顫抖地問:「醫生叔叔,我還能活多久?」

  醫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這個男孩只有十歲呀!他以為輸血就會失去生命,當他決定給妹妹輸血的那一瞬間,他一定是下了死亡的決心,這是多麼大的勇氣呀!

  醫生的手心滲出了汗,他緊握了男孩的手說:「放心吧,你不會死的。輸血不會丟掉生命。」「真的?那我還能活多少年?」醫生充滿愛心地說:「你能活到100歲,小夥子,你很健康!」

  男孩高興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轉了幾圈,他確認自己真的沒事時,就又挽起了胳膊,昂起頭,鄭重其事地對醫生說:「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給妹妹吧,我們兩個每人活50年!」

思考:災難降臨,小男孩是怎樣做的?

做一做 :結合實際,說一說自己應怎樣對待親人。

第十五課 孝道原心,誰說家貧無孝子?

林章羽、何秀巡是宣恩縣萬寨鄉大河村一對命運多舛的姐弟。2011年,他們的母親被癌症奪去了生命。母親病重期間,曾將林章羽叫到病床前,叮囑她好好照顧弟弟、幫爸爸分擔家庭重擔。母親去世後,姐弟倆的父親不得不外出打零工,以掙錢養家並償還為妻子治病欠下的債務。林章羽便擔當起照顧弟弟和家庭的重任。她領著年幼的弟弟上山割豬草,下地採茶、收玉米,還替父母無微不至地照顧年事已高的外婆。

其實,林章羽、何秀巡姐姐弟倆一直是挺懂事的孩子。在媽媽去世的前幾個月,姐弟倆還用攢下的零用錢給她買了個生日蛋糕。

在媽媽生日前一個月,姐弟倆商量:以前從沒給媽媽送過禮物,這次媽媽過生日,一定要送一個生日蛋糕給她。當時,姐弟倆每人每周有5元零用錢,買蛋糕的30元錢就是他們一元、兩元地攢下來的。媽媽生日當天,姐弟倆走了十幾里路,到集鎮取頭天就訂好的生日蛋糕。當姐弟倆拿出厚厚的一沓零錢交給蛋糕店老闆時,老闆被姐弟倆的孝心所感動,還退給他們兩元錢。看到姐弟倆提著生日蛋糕,媽媽嘴上責備他們亂花錢,臉上卻露出了笑容。「這是媽媽第一次吃到生日蛋糕,也是她吃的最後一個蛋糕。」林章羽說。

自強不息,嫩肩撐起一個家

如今由於外婆年事已高,加上父親經常不在家,姐姐又在縣城上學,何秀巡每天放學回家後不但要自己做飯,還要承擔餵豬、掃地等家務和照顧外婆。何秀巡每星期有5元零用錢,可他盡量把錢存下來。他說,外婆身體不好,有時候病了可以貼補著給老人家買葯。

何秀巡的孝順,與父親的教育分不開。儘管家境貧困,但父親總是告訴孩子要尊老愛幼、樂於助人。每次父親回家,何秀巡都會忙著端茶、倒水、搬凳子,還給父親捶背,與父親聊天。有一次父親告訴兒子:爸爸不能給你什麼,只能儘力供你和姐姐讀書,將來把家裡的房子留給你們。何秀巡卻對父親說,我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學習,將來找個好工作,讓您和外婆過上好日子。看到兒子如此懂事,父親眼中噙滿了淚水。

孝心小故事

一有一種魚叫黑魚.當老黑魚產子後雙目暫時失明,小黑魚出生後便侍奉在老黑魚左右,一個個爭先恐後的往老黑魚嘴裡鑽,自我獻身以飽母腹,表達孝心.待到老黑魚的眼睛復明,能捕捉食物了,剩下的小黑魚才離開.

二沙塵滾滾之中,一大一小的兩隻象拚命的奔跑.當獵人的槍響起,大象山崩般轟然傾斜.那隻本來可以逃命的小象卻在那一片飛揚的塵土中掉過頭來回到母親的身邊.母象終於倒下了,而它龐大的身軀恰恰壓在小象的身上.

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啟迪: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推薦人:柳素紅)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裡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啟迪:在這裡,「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推薦人:柳素紅)

情感的價值

同一所醫院。兩個調查。一組是在臨危病房。調查人問及,當一個人即將走到生活的終點時,他最想對家人說些什麼。沒有人說:「要是我當上大官就好了。」沒有人說:「把我的房產和錢財照料好。」絕大多數人說:「照顧好孩子們,照顧好家人。」沒有人在這個時候還是只想到錢,想到的只是情感。另一組是在育嬰室。從隨機挑出的兩組嬰兒中,第一組每天抱起來愛撫3次,每次10分鐘;第二組無任何愛撫。結果是第一組的嬰兒的體重增加的速度是第二組的二倍。(故事總結)人在世上走一遭,最需要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可悲的是許多人是在臨別世界的時候才清醒地意識到這一點。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為何要在生命的終點才有一個總結,而不能在生命的開始就有一個頓悟。

一輩子及三小時   那天跟老公幸運地訂到了票回婆家,上車後卻發現有位女士坐在我們的位子上,老公示意我先坐在她旁邊的位子,卻沒有請這位女士讓位。   我仔細一看,發現她右腳有一點不方便,才了解老公為何不請她讓出位子。   他就這樣從嘉義一直站到台北,從頭到尾都沒向這位女士表示這個位子是他的。   下了車之後,心疼老公的我跟他說:「讓位是善行,但從嘉義到台北這麼久,大可中途請她把位子還給你,換你坐一下。」   老公卻說:「人家不方便了一輩子,我們就不方便這三小時,沒關係啦!」   聽到老公這麼說,我相當感動,有這麼一位善良又為善不欲人知的好老公,讓我覺得世界都變得溫柔許多。   多為別人想想,不要只是一味的自私自利,盡一己之力又何妨呢,多做點善事也很好,這個世界上就是需要像這樣多一點溫暖,多一點關愛。

誠信

有關誠信的20個故事

誠信1:曾子殺豬

曾子原名曾參,是孔子的學生。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懦學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著要去。曾參的妻子不願帶孩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裡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孩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市了。這話本是哄孩子說著玩的,過後,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裡的一頭豬殺了。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裡等著,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麼當真呢。」曾參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習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為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誠信2:韓信報恩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家裡很貧窮,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為別人當傭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老婆婆笑著說:「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後來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為楚王,他仍然惦記著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里,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誠信3:皇甫績守信求責

皇甫績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難以維持家裡的生活,就帶著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見皇甫績聰明伶俐,又沒了父親,怪可憐的,因此格外疼愛他。外公叫韋孝寬,韋家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家裡很富裕。由於家裡上學的孩子多,外公就請了個教書先生,辦了個自家學堂,當時叫私塾。皇甫績;就和表兄弟們都在自家的學堂里上學。外公是個很嚴厲的老人,尤其是對他的孫輩們,更是嚴加管教。私塾開學的時候,就立下規矩,誰要是無故不完成作業,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有一天,上午上完課後,皇甫績和他的幾個表兄躲在一個已經廢棄的小屋子裡下棋。一貪玩,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上課的時間。大家都忘記做教師上午留的作業。第二天,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幾個孫子叫到書房裡,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然後按照規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外公看皇甫績年齡最小,平時又很乖巧,再加上沒有爸爸,不忍心打他。於是,就把他叫到一邊,慈祥地對他說:「你還小,這次我就不罰你了。不過,以後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不做功課,不學好本領,將來怎麼能成大事?」皇甫績和表兄們相處得很好,小哥哥們都很愛護他。看到小皇甫績沒有被罰,心裡都很高興。可是,小皇甫績心裡很難過,他想:我和哥哥們犯了一樣的錯誤,耽誤了功課。外公沒有責罰我,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縱自己,應該也按照私墊的規矩,被重打二十大板。於是,皇甫績就找到表兄們,求他們代外公責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們一聽,都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皇甫績一本正經地說:「這是私塾里的規矩,我們都向外公保證過觸犯規矩甘願受罰,不然的話就不遵守諾言。你們都按規矩受罰了,我也不能例外。」表兄們都被皇甫績這種信守學堂的規矩,誠心改過的精神感動了。於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績二十大板。後來皇甫績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這種從小養成的信守諾言、勇於承認錯誤的品德一直沒有丟,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聲望。

誠信4: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誠信5:尼泊爾的少年

早年,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後來,許多日本人到這裡觀光旅遊,據說這是源於一位少年的誠信。一天,幾位日本攝影師請當地一位少年代買啤酒,這位少年為之跑了3個多小時。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地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們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回來。於是,攝影師們議論紛紛,都認為那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裡,那個少年卻敲開了攝影師的門。原來,他只購得4瓶啤酒,爾後,他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6瓶,返回時摔壞了3瓶。他哭著拿著碎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人無不動容。這個故事使許多外國人深受感動。後來,到這兒的遊客就越來越多。

誠信6:汽修店的故事

一個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在我的帳單上多寫點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後,有你一份好處。」他對店主說。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的嚷道:「誰都會這麼乾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個顧客馬上離開,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去,這時顧客露出微笑並滿懷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闆,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你還讓我到哪裡去談這筆生意呢?」面對誘惑,不怦然心動,不為其所惑,雖平淡如行雲,質樸如流水,卻讓人領略到一種山高海深。這是一種閃光的品格——誠信。

誠信7:橋下之盟

從前有一個小夥子,名叫尾生,一天這個小夥子遇到了一位姑娘並且喜歡尚了她,於是和這位姑娘約定第二天在長橋相會。第二天尾生如約到了長橋,但姑娘沒來,於是尾生便在長橋尚徘徊著等待姑娘的出現,一個時辰過去了,兩個時辰過去了,很多個時辰過去了,姑娘都還沒來,這是天上下起了暴雨,不一會橋底的水久漫過了橋墩,漸漸的淹沒了尾生的身體,但尾生想到和那位姑娘有約,不能失信於人,終於沒有跑走,最後他抱著橋柱被淹死了。這是我們中國很古老的一個關於誠信的故事,叫做「橋下之盟」。

誠信8:國王的牡丹花

有一個國王沒有兒子,打算從民間遴選一個小孩做王子,於是給候選者每人一棵牡丹花種,看誰種的花最漂亮、花朵最多。到了評比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小孩都捧著鮮艷漂亮的牡丹花相互爭奇鬥豔,只有一個小孩捧著那棵種子傷心落淚,他沒有種出花來。但是,恰恰是他被選中了。原來,之前所有的花種都煮熟了,是不能成活的,國王用此來試驗他的繼任者的品質。

誠信9:商鞅的立木為信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併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誠信10:周幽王的烽火戲諸候

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遊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誠信11:華盛頓砍樹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他是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他父親回來了,非常生氣。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了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他父親到處詢問。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了起來。「我砍了你的樹!」華盛頓和盤托出。父親抱起他的兒子說:「我好聰明的孩子,我寧願失去一百棵樹,也不願聽你說謊。」

誠信12:格蘭特將軍與無名孩童的陵墓毗鄰

在紐約的河邊公園裡矗立著「南北戰爭陣亡戰士紀念碑」,每年有許多遊人來祭奠亡靈。美國十八屆總統、南北戰爭時期擔任北方軍統帥的格蘭特將軍的陵墓,坐落在公園的北部。陵墓高大雄偉、莊嚴簡樸。陵墓後方,是一大片碧綠的草坪,一直綿延到公園的邊界、陡峭的懸崖邊上。格蘭特將軍的陵墓後邊,更靠近懸崖邊的地方,還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那是一座極小極普通的墓,在任何其他地方,你都可能會忽略它的存在。它的絕大多數美國人的陵墓一樣,只有一塊小小的墓碑。在墓碑和旁邊的一塊木牌上,卻記載著一個感人至深的關於誠信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兩百多年以前的1797年。這一年,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歲時,不慎從這裡的懸崖上墜落身亡。其父傷心欲絕,將他埋葬於此,並修建了這樣一個小小的陵墓,以作紀念。數年後,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將這片土地轉讓。出於對兒子的愛心,他對今後的土地主人提出一個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為土地的一部分,永遠不要毀壞它。新主人答應了,並把這個條件寫進了契約。這樣,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了下來。滄海桑田,一百年過去了。這片土地不知道輾轉賣過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換過了多少個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卻,但孩子的陵墓仍然還在那裡,它依據一個又一個的買賣契約,被完整無損地保存下來。到了1897年,這片風水寶地被選中作為格蘭特將軍陵園。政府成了這塊土地的主人,無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完整無損地保留下來,成了格蘭特將軍陵墓的鄰居。一個偉大的歷史締造者之墓,和一個無名孩童之墓毗鄰之墓,這可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觀。又一個一百年以後,1997年的時候,為了緬懷格蘭特將軍,當時的紐約市長朱利安尼來到這裡。那時,剛好是格蘭特將軍陵墓建立一百周年,也是小孩去世兩百周年的時間,朱利安尼市長親自撰寫了這個動人的故事,並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無名小孩陵墓的旁邊,讓這個關於誠信的故事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誠信13:不善長跑的士兵得了第一名

一個士兵,非常不善於長跑,所以在一次部隊的越野賽中很快就遠落人後,一個人孤零零地跑著。轉過了幾道彎,遇到了一個岔路口,一條路,標明是軍官跑的;另一條路,標明是士兵跑的小徑。他停頓了一下,雖然對做軍官連越野賽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滿,但是仍然朝著士兵的小徑跑去。沒想到過了半個小時後到達終點,卻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恩議,自己從來沒有取得過名次不說,連前50名也沒有跑過。但是,主持賽跑的軍官笑著恭喜他取得了比賽的勝利。過了幾個鐘頭後,大批人馬到了,他們跑得筋疲力盡,看見他贏得了勝利,也覺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過來,在岔路口誠實守信,是多麼重要。

誠信14:賣火柴的小男孩

18世紀英國的一位有錢的紳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兒攔住了。「先生,請您買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兒說道。「我不買」。紳士回答說。說著紳士躲開男孩兒繼續走,「先生,請您買一包吧,我今天還什麼東西也沒有吃呢」小男孩兒追上來說。紳士看到躲不開男孩兒,便說:「可是我沒有零錢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給你換零錢」。說完男孩兒拿著紳士給的一個英鎊快步跑走了,紳士等了很久,男孩兒仍然沒有回來,紳士無奈地回家了。第二天,紳士正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作,僕人說來了一個男孩兒要求面見紳士。於是男孩兒被叫了進來,這個男孩兒比賣火柴的男孩兒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爛。「先生,對不起了,我的哥哥讓我給您把零錢送來了」「你的哥哥呢?」紳士道。「我的哥哥在換完零錢回來找你的路上被馬車撞成重傷了,在家躺著呢」,紳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兒的誠信所感動。「走!我們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兒的家一看,家裡只要兩個男孩的繼母在招呼受到重傷的男孩兒。一見紳士,男孩連忙說:「對不起,我沒有給您按時把零錢送回去,失信了!」紳士卻被男孩的誠信深深打動了。當他了解到兩個男孩兒的親父母都雙亡時,毅然決定把他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擔起來。

誠信15:德國王子與部下的生命

十七世紀的德國軍隊裡面有一個王子對他的下屬親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級軍官的深深愛戴。一次攻打某國家失敗而歸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嚴寒、飢餓折磨著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極度寒冷和飢腸轆轆的狀態下,王子慢慢的進入夢鄉、、、、、、。睡夢中王子夢見陽光格外的燦爛與溫暖,他醒來了,發現自己身上被許多件大衣覆蓋,生命得以延續。往四周一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蓋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經全部凍死了。

誠信16:列寧小時候

列寧小時候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列寧在學校里,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列寧做完學校里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他常常把書里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他愛書里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列寧十分愛護書。他從來不把書弄髒,也不把書到處亂扔。列寧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習的。

誠信17:有領導能力的小姑娘

伶牙俐齒?勇敢智慧?咄咄逼人?人們對希拉里似乎總是褒貶不一,但有一點你無法否認,她絕對是世界第一流的女政治家。希拉里絲毫不比老公柯林頓遜色,她不僅從小成績優秀,出類拔萃,還表現出了極強的領導和社交能力。希拉里出生於芝加哥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4歲時的一件事鍛煉了小希拉里堅強的意志和決斷力。當時,社區中有個霸道的小女孩總是欺負希拉里,希拉里很害怕,淚流滿面地向母親訴苦。母親告訴希拉里,若遭到欺負,就一定要毫不畏懼地還擊。小希拉里的確這樣做了。此後,希拉里天賦的領導才能日漸顯露,她身旁很快聚集了一大幫孩子。

誠信18:周恩來小時候的故事

雞叫三遍過後,周家花園裡傳出了陣陣琅琅的讀書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著、讀著,周恩來很快就把這首詩背得滾瓜爛熟了,但他總覺得沒有透徹領會詩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第二天,周恩來來到蔣媽媽家玩。吃飯的時候,他望著白花花的大米飯迫不及待的問道:「蔣媽媽,這大米飯是怎麼來的呢?」蔣媽媽很喜歡周恩來好問的精神,就笑著告訴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渾身有一層硬硬的黃殼。它的一生要經過浸種催芽、田間育秧、移栽鋤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蟲、收割脫粒,一直到舂成大米。」「啊,吃上這碗大米飯,可真不容易啊!」周恩來驚訝地說。「是呀,這十多道關,也不知道要累壞多少種田人呢,這香噴噴的大米飯是種田人用血汗澆灌出來的。」蔣媽媽深有感觸地說。蔣媽媽一番深刻的教誨,不僅加深了周恩來對詩意的理解,更激勵他勤奮學習。為了過好習字關,他除了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外,還堅持每天練一百個大字。有一天,周恩來隨陳媽媽到一個路途較遠的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風塵勞累,年幼的恩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堅持練完一百個大字再休息。陳媽媽見狀,心疼不過,勸道:「明天再寫吧!」「不,媽媽,當天的事當天了!」周恩來說服了陳媽媽,連忙把頭埋在一盆涼水裡,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頭腦也清醒多了。一百個字剛寫完,陳媽媽一把奪過恩來的筆說:「這下子行了吧,快睡覺!」「不!」周恩來仔細看完墨汁未乾的一百個大字,皺著眉頭認真地說:「陳媽媽,你看這兩個字寫歪了。」說著,周恩來白嫩的小手又揮起筆來,把那兩個字又寫了三遍,直到滿意這止。

誠信19: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誠信20:一個因失信而喪生的故事

《郁離子》中記載了一個因失信而喪生的故事。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後,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漁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後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慾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漁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於是商人淹死了。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於困境,便沒有人再願意出手相救。失信於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千里送鵝毛

千里送鵝毛」的故事發生在唐朝。當時,雲南一少數民族的首領為表示對唐王朝的擁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

路過沔陽河時,好心的緬伯高把天鵝從籠子里放出來,想給它洗個澡。不料,天鵝展翅飛向高空。緬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隨從們勸他說:「已經飛走了,哭也沒有用,還是想想補救的方法吧。」緬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長安,緬伯高拜見唐太宗,並獻上禮物。唐太宗見是一個精緻的綢緞小包,便令人打開,一看是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詩曰:「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河失寶,倒地哭號啕。上復聖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唐太宗連聲說:「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啟迪: 這個故事體現著送禮之人誠信的可貴美德。今天,人們用「千里送鵝毛」比喻送出的禮物單薄,但情意卻異常濃厚。(推薦人:柳素紅)

【誠實篇】

誠實的林肯

林肯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小的時候曾經在一個小百貨店裡做零工。

聖誕節那天,店裡客人很多,林肯忙的不可開交。晚上,他像往常一樣清點貨物和錢款。他仔細地數了很多遍,發現多了12美分。

林肯仔細回想這一天的經過,最後想起來這錢是格瑞太太的。但是格瑞太太住得太遠了。林肯想了一下,還是決定當天就要把多收的錢給格瑞太太送回去。

在黑漆漆的夜裡,小林肯走了很久,終於來到格瑞太太家,把錢退給了她。附近的居民知道了這件事,都親切地稱他為「誠實的林肯」。

啟迪:當你不小心犯了錯,不要因為擔心被責怪就不敢承認,因為大家對誠實的人都很寬容。只有像小林肯那樣誠實,才能得到他人的諒解和尊重。(推薦人:承鶯)

撒謊的小猴

一個海員養了一隻小猴,他經常帶著小猴出海。有一天,當船到達雅典尼翁海峽時,海面上突然颳起了狂風,船被打翻了。人們紛紛跳進海里逃生,小猴也機靈地跳了下去。

這時,游過來一隻海豚,他以為小猴是遇難的人,便把它託了起來,向岸邊游去。抵達雅典珀賴歐斯海港時,海豚問小猴:「你是不是雅典人?」小猴立刻回答:「當然是!我的祖先都是雅典的名人顯貴呢。」

海豚接著問:「那你知不知道珀賴歐斯?」小猴不知道珀賴歐斯是個海港的名字,它急切地點頭說:「當然知道,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海豚一聽就知道小猴在撒謊,生氣地把它扔到了水裡。這隻愛說謊的小猴,就這樣丟掉了性命。

啟迪:對於不知道的事情,我們可以坦白承認,並且謙虛地向別人請教。如果不懂裝懂,不但永遠不會知道事情的答案,還會像說謊的小猴那樣受到懲罰。(推薦人:承鶯)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從前,有個國王一直沒有孩子。所以,他想從他的國家裡挑選出一個誠實的孩子,做他的繼承人。於是,他發給每個孩子一個花種,說:「誰培育出的花最美,誰就將成為未來的國王。」

小男孩雄日種下了種子,他辛勤地給種子施肥,澆水,可是種子卻始終都沒發芽。

很快,國王規定的期限到了。許多孩子手捧著花盆來到國王面前,花盆裡都開著美麗的鮮花。

當國王看到捧著空花盆的雄日時,國王終於欣慰地笑了。他當眾宣布,雄日就是他要找的繼承人。大家聽了都驚訝極了。

國王解釋說:「所有的種子都是煮熟的,怎麼可能長出鮮花呢?」

啟迪:誰都沒想到,原來國王對王位繼承人的要求是誠實。因為國王知道,只有誠實的人才值得他信任,才能擔負得起重大的責任,他才會放心把一個國家交給這樣的人。(推薦人:承鶯)

徒勞的烏鴉

宙斯要在百鳥當中選出一隻最漂亮的,封他為鳥王。渾身烏黑的烏鴉也十分想成為那個幸運兒。於是,他想了一個鬼主意。他從其他美麗的鳥那裡騙來許多漂亮的羽毛,粘在了自己的身上。

評選的那天,五顏六色的烏鴉成了場上的焦點,順利地被宙斯立為鳥王。

這時,眼尖的老鷹大喊:「他是烏鴉!」鳥兒們仔細一看,也認出了烏鴉的本來面目。他們都氣壞了,大家一起把烏鴉身上的羽毛都啄了下來。這下子,烏鴉不但又變回了原來黑乎乎的樣子,而且比以前更難看了。

啟迪:美麗的外表很重要,但是心靈美更加重要。所以不要為了表面一時的美麗,去欺騙別人和自己,否則就會像烏鴉那樣被人嘲笑。(推薦人:承鶯)

誠實的力量 日本著名的企業家吉田忠雄在回顧自己的創業成功經驗時說過,為人處世首先要講求誠實,以誠待人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離開這一點,一切都成了無根之花,無本之木。在他創業的初期,他曾經做過一家小電器商行的推銷員。開始的時候,他做得並不順利,很長時間業務並沒有什麼起色,但他並沒有灰心而是堅持做下去。有一次,他推銷出去了一種剃鬚刀,半個月內同二十幾位顧客做成了生意,但是後來突然發現他所推銷的剃鬚刀比別家店裡的同類型產品價格高,這使他深感不安。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向這二十幾家客戶說明情況,並主動要求向各家客戶退還價款上的差額。他的這種以誠待人的做法深深感動了客戶,他們不但沒收價款差額,反而主動要求向吉田忠雄訂貨,並在原有的基礎上增添了許多新品種。這使吉田忠雄的業務數額急劇上升,很快得到了公司的獎勵,這給他以後創辦公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故事總結)誠實是成功的保證。當面對金錢和利益的誘惑要保持冷靜,切不可因貪小便宜吃大虧。


推薦閱讀:

寶寶要添輔食啦| 美國兒科協會教媽媽DIY愛心食譜
2012年度最熱門的六大戀愛心理學觀點
班主任 = 愛心+童心+耐心
你了解女人的戀愛心理嗎?這三點是最起碼的

TAG: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