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扇子,袖中風骨
天氣越來越炎熱,以至於都沒什麼心思做事情了,搖著扇子對窗發獃。索性今天就來聊聊扇子好了。
扇子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歷史,古代別稱「搖風」、「涼友」。
《爾雅》里有"以葦曰扇。"這可能是扇子最初的材質。人們將葦草編織纏繞,密密的以扇柄為依託,扇骨為中心,十字成結,編成手掌的形狀,動搖上下,徐徐生風。
這種最初的扇子,可以像手掌,也可以如團葉,如圓荷,不比後來的摺扇,可以折起來束成一束;也不比女士專用的"絹扇",雪白的扇面上繪幾點桃花,可成美人遮面之景。
到隋唐時期,羽扇和紈扇方逐漸流向民間,宋以後,摺扇才變得盛興。最早的關於摺扇的史料見於宋代的壁畫、造像石和漆盒上。
摺扇折後輕巧,展後舒雅,材料之外,扇面又大有可為,舞文弄墨的功夫全可施展。
傳到中國之後得到極大的發揚,書畫名家和扇骨工匠將扇子製作發揚到了一種很極致的狀態,從大小、工藝、材質上都非常考究。
一把扇子從扇骨到扇面可能涉及有十幾種工藝,基本上能用於器物的中國傳統手工藝都可以在扇骨上體現。
扇骨,即摺扇拆掉扇面之後的部分。
從摺扇的製作工藝和形態上,可以將其分為南派和北派。南派又可以細分為南京、上海、杭州、廣州、浙江、四川等諸多地方派別。
南方氣候濕潤,利於竹類植物的生長,並且由於竹子的纖維長、韌性好、容易取材,因此南方使用竹子製作摺扇的佔據絕大多數。
竹刻扇骨,也稱扇骨竹刻。
是一種漢族傳統雕刻藝術品,大約起源於明朝時期的江南地區,分為金陵派和嘉定派。是在摺扇的竹質扇骨上,用各種雕刻手法進行的工藝製作,扇骨的雕刻主要集中在玉竹上,在扇骨的裝飾中,用盡了不同門類的雕刻工藝。
扇骨是以檔來劃分的。一般分為九檔、十一檔、十二檔、十三檔、十四檔、十六檔、十八檔、二十檔、二十二檔、二十四檔、三十檔乃至四十檔不等。
九檔、十一檔扇均為日式扇(講究用紫檀、象牙等名貴材質制骨),在清末民國年間十分流行,尤其受到文人的青睞。
十二、十三、十四檔扇骨較少見。它們流行於明末清初。十八檔扇則是在1949年以後才流行起來。
竹子韌性很好,收縮性適中,意象清靜、素雅,與中國文人貼合最為緊密,所以成為文人扇的最多選材。
書畫圈裡自古有"一把扇子三尺畫"之說。
意思是說,與扇子相同大小平尺的畫,畫如果賣一塊大洋,扇面就要三塊大洋。"可能是因為扇子在方寸間的表現更為精緻、複雜、完善。
扇子發展到這個階段,絕對可以說是扇文化了。
評論功能已經開通,
歡迎藏友們在最下方寫評論哦!
完
古玩鑫
文化 | 收藏 | 交流
推薦閱讀:
※每天吃一次血管清、護心臟、預防腦中風,30以後要多吃
※不想中風吃什麼?
※積極主動,不等中風來:動畫視頻帶你全面了解中風
※王祥灃 丁山癸向八運(2004—2023年)中風水布局
※客廳字畫暗藏玄機 個中風水需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