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教包羅萬象,括有:仙道、易道(陰陽道)、儒道、墨道、名道、法道、兵道……

轉漢族網哲學宗教版華胥國的帖

「道」教包羅萬象,括有:仙道、易道(陰陽道)、儒道、墨道、名道、法道、兵道……「道」教包羅萬象,括有:仙道、易道(陰陽道)、儒道、墨道、名道、法道、兵道……所以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記其父司馬談《論六家之要指》一文中曰:「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所以三帝子在《歸宗》曰:黃帝集道祖華胥、伏羲、女媧之後道教之大成,光大了道教,華族一開始就是個講道、講道理的民族,道的學說和教育即是道教。這才是眞正的道教——對道教的正本清源!  水帝子周武、陽帝子梁彝珠、陰帝子劉碧城在《歸宗》——《陳攖寧仙學文選》跋文(澳門出版社)中寫道:若論及道教,《認祖》《歸宗》講的道教是道教原本的槪念,是對道教的正本清源。有人認為道教起源於鬼神崇拜或五斗米教,這與史實不符,這只是某種道教支派的起源。道教的起源跟老子和張道陵等個人無關,他們只是各有所長地傳承了道教。道教是祖宗性、民族性的宗教。《易經》曰:「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屈原《天問》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陳攖寧在《口訣鉤玄錄(初集)·第四章口訣之來原》中寫道:「《列子·天瑞篇》引《黃帝書》曰:『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這六句古語,本在《道德經》內,讀者必認為老子自己做的。今觀《列子》所引,明明說是黃帝之書,可見此語乃自黃帝以來歷代相傳的口訣,不是老子自造的。」從黃帝所傳的《黃帝內經》《黃帝外經》《黃帝龍虎經》《黃帝陰符經》《黃帝四經》等諸多道書可知,黃帝集道祖華胥、伏羲、女媧之後道教之大成,光大了道教。華族一開始就是個講道、講道理的民族,道的學說和教育即是道教(華胥道、華胥大道)。 陳攖寧在《中國道教源流槪論》中寫道:「現在吾人談起道教,總不外乎正一與全眞兩大派,然兩派皆不是道家眞面目,豈但不知黃帝老子之遺言,並且不明《參同契》、《抱朴子》之學說。」(詳見陳攖寧之《中國道教源流槪論》《中華道教會宣言書》《論〈四庫提要〉不識道家學術之全體》。) 道教有水陽陰(陽、陰皆屬於水,水即是道,詳見前文「若論及宇宙最高神」)、木、火、土、金,有天道、地道、人道,有天文、地理、仙學,有宇宙自然之道、人文社會之道,有數術、方術、科學、技術、政治、哲學、靈魂學、神學、鬼學,有語言、文字、文學、服飾、禮樂、建築,有琴棋書畫飲食醫武,有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有《易經》《神農經》《黃帝經》《詩經》《書經》《太公書》《管子》《道德經》《楚辭》《鬼谷子》《呂氏春秋》《史記》《漢書》《後漢書》《淮南子》《太平經》……史書也是道書,《漢書·藝文志》云:「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記其父太史公司馬談《論六家之要指》一文,文中曰:「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十宿道士李約瑟在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曰:「道家思想是宗教的和詩人的,也強烈地是方術的、科學的、民主的,並且在政治上是進步的……道教能將理論付諸實踐,所以東亞的化學、礦物學、植物學、動物學和藥物學都發端於道教……道教實際上是在中國的和中世紀科學的進展中做事最多的……道教的有機論世界觀是相對論和量子論為基礎的現代科學的先覺,它將為未來科學的發展開闢道路……道教乃是中國之科學和技術的根本」;道教不僅崇尚天人合一、與道合眞的統一共性(得道),也崇尚擺脫約束、自在逍遙、神形俱妙的獨立個性(成仙),陳攖寧畢生倡導仙學,因為吾國仙道,光大於黃帝,乃是一種獨立的專門學術,可以稱為超人哲學,是與道合眞、神形俱妙之學,是中華無上國寶,是世界文化之頂峰。 華胥履跡通神於華胥國;伏羲女媧補天畫卦演《易經》,泄露上天(天機)、修補上天;神農嘗百草,從雨師赤松子游,服食水玉,成仙飛升而去;黃帝神遊仙境華胥國,示人神形俱妙,攜群臣後宮七十餘人騎龍上升;姜太公役使鬼神;老子不迷信鬼神,闡明人與上天平等,按道的規律生活即可;莊子教人享受天人合一、自在逍遙;張道陵教人降服鬼神。可見華人不愧是華胥、伏羲、女媧的後代,華族不愧是神族。神農所傳的《神農經》黃帝所傳的《黃帝內經》《黃帝外經》《黃帝龍虎經》《黃帝陰符經》《黃帝四經》等諸多道書同姜子牙的《太公書》管仲的《管子》老子的《道德經》與《關尹子》《文子》《庚桑子》《列子》《莊子》《淮南子》《老子想爾注》《太平經》和《鬼谷子》《戰國策》《呂氏春秋》(《呂覽》)《告子》《荀子》《論語》《孟子》《墨子》《公孫龍子》《韓非子》《孫子》以及《山海經》《詩經》《書經》《周官》(《周禮》)《儀禮》《禮記》《樂經》《穆天子傳》《楚辭》《世本》《竹書紀年》《春秋》《春秋三傳》《國語》(《春秋外傳》)《春秋世譜》《創世篇》(長沙楚墓出土的楚帛書)《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列仙傳》《神仙傳》《博物志》《拾遺記》《推背圖》《燒餅歌》《路史》《荒史》《資治通鑒》《永樂大典》還有《黃庭經》《參同契》《石函記》《靈劍子》《銅符鐵券文》《抱朴子》《化書》《眞武仙法》《水帝周武圖》等無數的中華經典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修鍊黃帝龍虎丹法攜家眷弟子白日飛升的張道陵與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劉安和拔宅飛升的許旌陽以及億萬分身度人無數的呂純陽同遇難呈祥救人無數的林默娘還有隱顯莫測廣傳太極拳的張三丰等無數的中華神仙與道合眞、神形俱妙。道教著實令人嘆為觀止!呂純陽曰:「莫道神仙無學處,古今多少上升人。」從古至今正史和野史記載的神仙斑斑可考,中國可謂是名符其實的神州! 宇宙最高神系三清(水帝、陽帝、陰帝)四御(木帝、火帝、土帝、金帝)化身為三皇(華胥、伏羲、女媧)四帝(神農、炎帝、黃帝、蚩尤)。水帝(道帝)化身為華胥,陽帝化身為伏羲,陰帝化身為女媧,木帝化身為神農,火帝化身為炎帝,土帝化身為黃帝,金帝化身為蚩尤,開創了中華神州。《春秋世譜》記載:華胥生男為伏羲,生女為女媧。《創世篇》記載:華胥生伏羲、女媧,伏羲、女媧生四神(神農、炎帝、黃帝、蚩尤)。《史記》卷一、卷二、卷三、卷四記載:神農、炎帝、黃帝(國號有熊)、蚩尤之後,帝顓頊國號高陽(水德),帝嚳國號高辛(木德),帝堯國號陶唐(火德),帝舜國號有虞(土德),帝禹國號夏後(金德),成湯國號殷商(水德),文王、武王國號周(木德),顓頊、嚳、堯、舜、禹、湯、文武等帝王皆是黃帝血脈。秦為火德,漢、三國為土德,晉、十六國、南北朝為金德,隋、唐、五代十國為水德,宋、遼、西夏、金、吐蕃、大理為木德,元為火德,明為土德,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金德(按:數百年來在走胡思亂想、胡言亂語、胡攪蠻纏、胡作非為、胡亂害人的邪胡運,脫離了根。若說近代,北洋政府在內亂外患之時出兵海參崴等羅荒野地域保護華僑大撤退之壯舉可歌可泣!北洋政府廢止不平等條約、奪回領土,取得了一系列的外交勝利和軍事勝利,可惜成果毀於孫中山造成的內亂。換一種思維:袁世凱的智行於民於國有大功,使國人避免自相殘殺,使國家避免敗於內亂,挽救了無數的生命和財產,克服了國家和民族的分裂;袁世凱恢復道教的國教地位,用深邃、準確的語言為道教書寫「道契崆峒」而傳承中華道脈,且北洋政府的首腦及官員多是受過中華傳統教育和科學教育的人才,並非後來鬧革命的胡思亂想、胡攪蠻纏的胡化人才,況且革命者大多經濟無方、文化素養低;北洋政府時期國家統一,國計民生有序發展,人民生活漸漸富裕,各行各業人才輩出,可自由地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組黨、遊行、示威、辦報、經商;國際上視北洋政府為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國的國際地位已經確立,國際上也未將中國視為異端,中國人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外通行居住自由;若當時及之後不發生革命黨、國民黨、日寇、馬俄之亂,應是中國強盛的最佳契機。可見暴力革命禍害大也,使國人自相殘殺,使國家敗於內亂,使外敵趁火打劫甚至趁虛而入,國家有病應善於改道變革,除非統治者愚頑不化。據此,可將信仰基督、胡攪蠻纏、吹捧邪教、詆毀道教、無視司法、暴力革命、恐怖暗殺、另立政府、勾結外敵,導致國家分裂、政治退步、軍閥混戰、同胞相殘、國力破耗、國土丟失、外敵入侵、邪教瀰漫、國教淪胥的美國公民孫中山稱為禍害中國的元兇,孫中山是中國的百年禍根。民族、民權、民生三個理念古今中外皆已有之,當時清政府也在提倡,但政治問題遠不止這三個方面,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雖讓國人對政治有所思考,卻又束縛和誤導了國人的政治智慧。孫中山的「民族主義」不懂得用國魂道教凝聚人心,反而搞得「少數民族」與漢族離心離德、分裂獨立;孫中山的「民權主義」否定中國數千年的政治智慧和制度,不懂得中國的政治智慧和制度已經超越君權、民權,不切國情地仿效西方的政治制度,導致中國全盤西化、水土不服、崇洋媚外、國家混亂,況且「民權」這個名詞也未能表達出「民主」的本質;孫中山的「民生主義」落於「馬克思主義」的思維圈套和「土地」、「資本」的思維局限,其解決民生問題的思維捨本逐末,無法深入到核心經濟規律。孫中山造成的黨亂甚於族禍,其否中崇西的政治理念給中國帶來百年糊塗、百年禍害,須知:中國之帝制並不等同於獨裁,其政治框架是較為合理的,其運作是程序化、民主化的,禪讓、訪聖薦賢、鄉興賢能、察舉、科舉、諫議、朝議等等皆是結合實際的民主方式;中國之帝制使中國雄立數千年,其有政權穩定、延續性好和可預測的優點,其作用是光耀史冊的,只是被「其根在禮不在道」而畸形發展的儒教和異族、異教的入侵湮沒了其光輝。根據中國的傳統習慣及國情,陳攖寧在《讀〈化聲敘〉的感想》中寫道:「若說帝制定是不好,何以大英帝國、大日本帝國,居然稱霸?中國推翻帝制,已二十餘年,何以至今仍受彼等大帝國所威迫,幾於不能立國?可見得此事不是隨便能下結論的。雖然當時政局負責有人,但不知所謂負責者,有幾位巨頭?是否堪勝此大任?是否足以救民族於水火,措國家於富強?」史家應對得起天地祖宗和良心,應避免被不懂道的當權者影響,杜絕胡編亂造,好讓後世子孫能有眞實的歷史為鑒)。中國將迎來水德,走強盛的水運,《推背圖》預言「四夷重譯稱天子,否極泰來九國春」,《燒餅歌》預言「琴瑟和諧成古道,早晚皇帝又中興」,中華神州國(華胥國、中國)的中國水官又稱為中國帝君……(詳見後文「若論及《道教五行政法》」。) 三皇(華胥、伏羲、女媧)在傳道,四帝(神農、炎帝、黃帝、蚩尤)在傳道,帝顓頊、帝嚳在傳道,帝堯、帝舜在傳道,夏禹、夏啟、后羿在傳道,商湯、伊尹、傅說、比干在傳道,周文王、周武王、姜太公在傳道,管仲、晏嬰在傳道,老子在傳道,諸子百家都在傳道。秦漢以前諸子百家之學術,皆起源於道家,道家是道教的別名。仙家是道教的支派,陰陽家是道教的支派,儒家是道教的支派,墨家是道教的支派,名家是道教的支派,法家是道教的支派,兵家是道教的支派,醫家是道教的支派,巫家是道教的支派,農家是道教的支派,商家是道教的支派,諸子百家都是道教的支派,都是為了闡述和實踐道的眞諦,正一道、全眞道(按:應破除佛化)等等是道教的支派,宋明理學也是道教的支派。須知:我國古時,用道教這個名詞時包括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學說概念,用道家這個名詞時就是指道教,且道家這個名詞比道教這個名詞出現得晚;而後來特別是近代、現代的國人中了儒教、佛教和無神論的邪,熱衷於道教、道家的分類,既無意義地違背古代歷史,又破壞中華道脈、道統,分散民族凝聚力。須知:《易經》曰:「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不用「教」字則不足以沸騰、凝聚人心,不足以抵禦、降服外來邪教,如此方能避免華人被外來邪教捕獲;中國只有一個教,那就是道教,道教非一家之言,諸子百家都是道教的一部分;道教集水家、陽家、陰家、木家、火家、土家、金家,仙家、陰陽家(易家、五行家)、史家、縱橫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醫家、巫家、仕家、農家、工家、商家,科學家、技術家、發明家、創造家、設計家、建築家、文學家、藝術家、武術家、體育家、慈善家、俠義家、餐飲家、旅行家、娛樂家、九流家、雜家等等各家之大成;華人的祖宗是神仙道士,華胥子孫都是道士,給自己取個道號自己就是道士,學道之士即是道士,有道之士即是道士,全民道士,重振龍風!祝華胥子孫(華人)生財有道、頭頭是道! 欲明白道教、運用道教,須認清儒家(儒教)及其弊端。古之道者學貫天地人三才,「微妙玄通,深不可識」,統領天官(史)、易、禮、術、文、法、兵、醫、巫、農、商等諸職,小儒僅具體操辦禮,後來由「禮」衍生出儒家(「術」衍生出墨家,「文」衍生出名家)。老子時任周守藏室之史,儒生孔丘(孔子)曾問禮、學史、受教於老子,並自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因為此原則是史家的職業道德,但孔子並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地行史家之職,孔子對中華血脈、中華道脈進行了有取捨的整理記錄,據己之智、據己之禮搞亂了道教——中華靈魂(華胥靈魂)、中華道統(華胥道統)、中華道脈(華胥道脈)。孔子及其之後的儒生以儒家(禮教)之名、以儒家(禮教)之智、以儒家(禮教)之能,行道教(雜家)的治國之職,其根在「禮」不在「道」,導致儒家畸形發展、紕漏百出,孔子的思想理論遺禍深重,例如:孔子「祖述堯舜」,遺漏邊緣三皇四帝、帝顓頊、帝嚳,搞亂國譜,削弱民族凝聚力,切斷、狹隘、誤解了中華血脈;孔子「刪《詩》《書》、繁禮束民、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既未弄清人道,又遠離天道和地道,切斷、狹隘、誤解了中華道脈。 老子《道德經》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是道教的核心精神之一,懂得法無定法,不斷地解放思想,擺脫成見束縛,「觀天之道,執天之行」(見《黃帝陰符經》),可使智慧進入新天地。儒家(儒教)脫離道教並代替道教——中華道統後,搞亂中華文化、狹隘中華文明,偽善隱惡地掩飾篡改歷史眞相,作繭自縛地畸形發展,繁禮束民、裝模作樣、壓抑扭曲人性、空談心性、虛偽道德、禁錮思想、只許讚揚不許批評地權威經典、尚人治不尚法治、崇尚權力、崇拜官吏、製造等級、低等和限制女性、低等和鄙視農工商等、鄙視科技為奇技淫巧、邊緣科學創造、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閉塞了華人探索宇宙的智慧,阻礙了中國的民主和道術化(科技化)進程;儒家(儒教)脫離道教並代替道教——中華道脈後,造成中華道脈及中華血脈被切斷、被狹隘、被誤解,束縛了中華道脈及中華血脈中特有的龍性和神性,斷送了華人的終極需求,導致外來邪教不斷入侵,華人之道教靈魂應展現的鳳姿龍性變成了儒教及外來邪教之奴性! 姜太公及其後裔用道教治理齊國,齊國富強;周公旦及其後裔用儒家(禮教)治理魯國,魯國貧弱。兩者形成鮮明的對照!承魯國儒風的孔子感嘆承齊國道風的管子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意謂:若不是管仲「尊王攘夷」,抵禦戎狄入侵,孔子的髮式和衣著便成了野蠻落後民族的造型。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記載晏嬰阻止齊景公以「尼谿田」封孔子,晏嬰進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崇喪遂哀,破產厚葬,不可以為俗;遊說乞貸,不可以為國。自大賢之息,周室既衰,禮樂缺有間。今孔子盛容飾,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君欲用之以移齊俗,非所以先細民也?」這也是老子、莊子、秦始皇等對儒家及孔子不滿的原因之一。孔子斷章取義地闡述了一些古語,被弟子記錄成《論語》,其未能闡明深層次的道理、規律,捨本逐末只抓皮毛;王安石也評孔子的《春秋》為「斷爛朝報」。《荀子》《尹文子》《說苑》《孔子家語》《史記》《論衡》等眾多史籍記載,孔子在魯國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才七天就以「五惡」為名嫉殺魯國改革教育家少正卯大夫,並將其曝屍三日,孔子向弟子門人辯解,將此惡行美名為「君子之誅」。這些揭露了「孔聖人」的眞實面目,孔子不僅封殺思想言論,而且誣陷殺害異見人士。歷朝儒士慣用「少正卯之罪」加害異見者,禍起「孔聖人」也! 儒教的繁禮束民、空談心性、虛偽道德、禁錮思想、尚人治不尚法治、製造等級、邊緣科學創造、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不能滿足人的終極需求等等弊端,必然會導致儒教一次又一次地被外來邪教綁架。《史記·孝武本紀》記載「黃帝且戰且學仙。患百姓非其道,乃斷斬非鬼神者。百餘歲然後得與神通」,可見黃帝對「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的遺禍有先見之明。儒生心態封閉、視野狹窄、刻板迂腐、不善變通,遇事大驚小怪,見不得大世面。在儒教和佛教的勾結下,變態、萎縮的心靈會形成變態、萎縮的肉體,被壓抑、被束縛的心靈會形成被壓抑、被束縛的肉體。雖然弱民有利於統治,但弱民會弱國,一旦強敵入侵,統治者便會跟著挨打甚至亡國。美國國會19世紀末的卷宗,裡面正式記錄著當年限制清朝華工入籍的理由:「中國人的腦容量比較小,他們在進化上可能低白人一等」,此是心理變化生理之實據。而十宿道士李約瑟在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記載:16世紀前,中國人平均每100年就有15項重大發明和創造,這是同時代其他任何文明所無可比擬的(按:李約瑟,英國人,「李」源於李耳,「約瑟」為自譯名,字「丹耀」,道號「十宿道士」和「勝冗子」)。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強調:「儒家對科學的貢獻全是消極的……我們的科學有今天的成就,首先應該感謝古代中國的道教徒!」 老子《道德經》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道為水(德為陽、信為陰),仁為木,義為火,禮為土,忠為金,此可謂老子《道德經》之「綱常」。明也為水,智也為陽,明可生智。道教的核心技術卽陽陰五行,明於此道,便能看到動態的、相生相剋的品行操守,例如:禮可生忠,但禮也克明克德克智克信。用心領會,便能明白儒家禮教的作用與危害。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記其父太史公司馬談《論六家之要指》一文,文中曰:「夫儒者以六藝為法,六藝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雖百家弗能易也。」總而言之,古之儒家善禮儀,若合宜適當,本無過錯,但周公旦、孔子及其之後的儒生不守禮儀本分、越俎代庖甚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地代替道者治理國家,使儒家畸形發展成為作繭自縛的禍國禮教;擅長禮儀的儒生們變成了若不當差領取俸祿,則別無謀生門道,若不賣弄權力貪污受賄,則不能發家致富的「寄生蟲」;中華數千年中,舉國時常被邪異化的病根就在「其根在禮不在道」的儒生以儒家(禮教)之名、以儒家(禮教)之智、以儒家(禮教)之能,行道教(雜家)的治國之職,導致中國一次次地因信仰外來邪教而亡國,因軍事弱化而亡國,因經濟無方而亡國,因不平的等級制度造就的腐敗而亡國…… 道教不「惟我獨眞」,懂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標榜自己是眞理,有不故步自封、不排外的融納心,弘揚了道教對其它宗教也是一種兼容並蓄(按:指兼容並蓄不具備邪教三大特徵的宗教,詳見前文「若論及邪教」。另須思考,能容萬物則為海,但惠澤天下,則須以純凈水普降雨露);道教懂得「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也懂得「大道」不停地無中生有、有又還無地周而復始運轉變化,沒有永恆的天堂,所以道教不「棄實求虛」,基於現實世界,珍愛生命、珍愛地球,首標康健遐齡、人與自然和諧,通過仙學使現實人生相當安慰、現實的靈魂和肉體得道成仙、現實世界即是天堂(詳見《眞武仙法》,詳見前文「若論及宗教信仰的原理」和後文「若論及《道教五行政法》」);道教不「弘揚末世論」,道法自然、法力無邊、道法無邊,仙學是道教的精華,成仙之人順境逆境處處自在逍遙(按:仙學又名仙道、仙教、仙家,道教又名道家、道學,須知「名可名,非常名」,但名詞過多,不僅意義不大反而分散民族凝聚力)。 未能認清宇宙本源是水的宗教都是在胡吹,都是在自欺欺人!須知我們的宇宙之外被茫茫一片的水包裹著,老子稱其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水、陽、陰即三清,木、火、土、金即四御,三清四御(陽陰五行)是道教的基礎,萬物萬事由此衍生變化而助、化、耗、克、生,例如:水助水、木化水、火耗水、土克水、金生水。 「水帝」的局部分出「陽帝」和「陰帝」,「水帝」、「陽帝」、「陰帝」是三清,三清化出四御:「木帝」、「火帝」、「土帝」、「金帝」(按:三清不僅生木,也可直接生火生土生金,這些超越了五行生剋等規律,以後在《萬法歸宗》中詳述)。三清四御即五行即水陽陰、木、火、土、金,陽、陰皆屬於水,水即是道。明於此道,萬事皆能化繁為簡、把握準確、趨吉避凶。三清四御即七帝又名七炁(七氣):水炁(道炁)、陽炁、陰炁、木炁、火炁、土炁、金炁。水炁(水帝)是無極或太極,陽炁(陽帝)、陰炁(陰帝)是兩儀,木炁(木帝)、火炁(火帝)、土炁(土帝)、金炁(金帝)是四象。常念「水帝」,能得「眞武」護佑,並可「與道合眞」,或靈魂被「水帝」一道白光接引至「華胥仙境」即「水帝道域」從而「與道合眞」。(詳見前文「若論及宇宙最高神」。) 這些才是眞正的道教——中華靈魂(華胥靈魂)、中華道統(華胥道統)、中華道脈(華胥道脈)!這對華族的凝聚力和恢復中華靈魂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將使人類進入神仙時代,使地球即是仙境!附: 一、《春秋世譜》曰:「華胥生男子為伏羲,女子為女媧。」 二、《春秋世譜》《莊子》《淮南子》:伏羲、女媧是三皇之一。 三、《太平御攬》卷七八引《詩含神霧》曰:「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 四、四帝之說法詳見《史記》開篇所寫:神農、炎帝、黃帝、蚩尤。 五、三皇四帝正合乎道教最高神系三清四御。 六、三清四御的三清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四御是: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鉤陳上宮南極天皇大帝。這些神名中除了元始天尊、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其它都沒有表達出哲學、物理上的意義,既啰嗦又不便於記憶傳播,而且是後來編取的神名。我想《歸宗》的作者是將這些神名根據《周禮》復古對應為:水帝(元始天尊)、陽帝(靈寶天尊)、陰帝(道德天尊);木帝(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火帝(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土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金帝(鉤陳上宮南極天皇大帝)。 七、《歸宗》的作者說:「三皇四帝是宇宙最高神系三清四御的化身」,我想,不管是真是假,但「祖宗」與「至高神」的結合,現實中能使漢人不再崇洋媚外,不做外來宗教的奴隸!中國道士震撼全球的科學發現——水是宇宙元始能量,我們的宇宙被茫茫一片的水包裹著!

水帝子周武、陽帝子梁彝珠、陰帝子劉碧城在《歸宗》——《陳攖寧仙學文選》跋文(澳門出版社)中寫道:若論及宗教,萬物萬事萬教生於「道」(「水」)中滅於「道」(「水」)中,何嘗一時一刻離開此「道」(「水」)。此「道」即是「水」即是「宇宙元始能量」即是「祿」即是「易」即是「大道」即是「道炁」即是「水炁」即是「元炁」即是「無極」即是「太極」即是「太一」(「泰一」)即是「太玄」即是「太白」即是「太和」即是「武當」即是「玄武」即是「混沌」即是「鴻蒙」即是「華胥國」(「華胥」)即是「鴻鈞」(「鴻鈞道人」)即是「盤古」(「盤古眞人」)即是「太上老君」即是「元始天尊」(「元始天王」)即是「眞武大帝」(「眞武」)即是「玄天上帝」即是「元天上帝」即是「天」即是「上天」即是「老天」即是「中天」即是「玄天」即是「元天」即是「皇天」即是「皇天上帝」即是「昊天上帝」即是「玉皇大帝」即是「帝」即是「天帝」即是「上帝」(見《詩經》《書經》)即是「眞一之炁」即是「混元一炁」即是「元始財神」即是「道帝」即是「玄帝」即是「元帝」即是「皇帝」即是「中白水帝」即是「中帝」即是「白帝」即是「水帝」等等。若明白《道德經》的「名可名,非常名」,便不會被名稱迷惑而不看「本質」(「水」)。星球、仙、人、神、鬼、動植物等等萬物眾生都是「道」(「水」)的局部能量及示現,「道」(「水」)是萬物眾生共同的信仰。未能認清宇宙本源是水的宗教都是在胡吹,都是在自欺欺人!須知我們的宇宙之外被茫茫一片的水包裹著,老子稱其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詳見後文「若論及宇宙最高神」)。

若論及宇宙最高神,有關「眞武大帝」(按:「眞武」音同「眞吾」)的神話故事不可盡信,但「眞武大帝」的形象適合用來表現「天帝」。「眞武大帝」腳踏「蛇龜」實為腳踏「龍龜」,「龍」和「龜」與水有密切關係。人體是個小宇宙,「眞武大帝」之「龍」即是「伏羲」即是「祿福壽」的「福」即是「上元天官」(「上帝」、「右帝」)即是「上清靈寶天尊」即是「陽」即是「元陽」即是「炁神精」的「神」即是「元神」即是「陽神」,是「眞武大帝」之子,主要位於人體頭腦中(上丹田),可於念頭起處體會;「眞武大帝」之「龜」即是「女媧」即是「祿福壽」的「壽」即是「下元地官」(「下帝」、「左帝」)即是「下清(玉清)道德天尊」即是「陰」即是「元陰」即是「炁神精」的「精」即是「元精」即是「陰精」,是「眞武大帝」之女,主要位於人體下腹中(下丹田),可於情慾動處體會;「眞武大帝」即是「華胥」即是「祿福壽」的「祿」即是「中元水官」(「中帝」)即是「中清(太清)元始天尊」即是「道」即是「混沌」即是「炁神精」的「炁」即是「元炁」即是「道炁」即是「心」,是人之本源,主要位於人體心胸中(中丹田),可於怒慈悅樂愛悲恐之處(膻中)體會。「龍」和「龜」是「眞武大帝」的局部一分為二的狀態,「龍」和「龜」相合又化為「眞武大帝」,「三清天尊」三位一體,「天帝」三態一體也,「眞武大帝」即是「大道」即是「天帝」即是「宇宙元始能量」即是「水」即是「水帝」。由於「水帝」這個名詞表達出了「大道」即「天帝」的本質,所以下文用「水帝」代替「天帝」這個名詞。常念「水帝」,能得「眞武」護佑,並可「與道合眞」,或靈魂被「水帝」一道白光接引至「華胥仙境」即「水帝道域」從而「與道合眞」。人類皆應前往武當山朝拜歸宗。 「水帝」的局部分出「陽帝」和「陰帝」,「水帝」、「陽帝」、「陰帝」是三清,三清化出四御:「木帝」、「火帝」、「土帝」、「金帝」(按:三清不僅生木,也可直接生火生土生金,這些超越了五行生剋等規律,以後在《萬法歸宗》中詳述)。三清四御即五行即水陽陰、木、火、土、金,陽、陰皆屬於水,水即是道。明於此道,萬事皆能化繁為簡、把握準確、趨吉避凶。三清四御即七帝又名七炁(七氣):水炁(道炁)、陽炁、陰炁、木炁、火炁、土炁、金炁。水炁(水帝)是無極或太極,陽炁(陽帝)、陰炁(陰帝)是兩儀,木炁(木帝)、火炁(火帝)、土炁(土帝)、金炁(金帝)是四象。或問:無極和太極是什麼關係?答曰:道炁(水炁)在鴻蒙未判時則稱其為無極,在開天闢地後則稱其為太極;道炁(水炁)在混沌狀態則稱其為無極,在三清狀態或在三清四御(五行)狀態之中則稱其為太極;道炁(水炁)在宇宙則稱其為無極,在人體心胸中或在物體中,則稱其為太極。大道在先天為混沌(水),陽和陰是其局部一分為二的狀態(陽和陰相合又化為水),大道、陽、陰三位一體化出木、火、土、金之後即為五行中的水(陽、陰皆屬於水),並非五行之外還有陽陰還有大道。水帝(鳳皇)、陽帝(龍)、陰帝(龜)三位一體為中為白為玄武(玄是白色)(按:也可水帝為中為白為白鳳為玄武,陽帝為上為紫為紫龍為玄武,陰帝為下為藍為藍龜為玄武),木帝為東為綠為綠蛇(螣蛇)、火帝為南為紅為朱雀(朱是紅色)、土帝為西為黃為黃虎、金帝為北為黑為青麟(鉤陳)(青是黑色),東方綠蛇、南方朱雀、西方黃虎、北方青麟是四象;丑辰未戌為四季為水,寅卯為春為木,巳午為夏為火,申酉為秋為土,亥子為冬為金;一、六為水,二、七為木,三、八為火,四、九為土,五、十為金;坎卦為靜水在東北,巽卦為動水為風在南西,乾卦為陽在東南,坤卦為陰在西北,震卦為木在東,離卦為火在南,艮卦為土在西,兌卦為金在北,此為眞正的八卦屬性及方位(見三帝子的《水帝周武圖》);道為水(德為陽、信為陰),仁為木,義為火,禮為土,忠為金(按:明也為水,智也為陽,明可生智。道教的核心技術卽陽陰五行,明於此道,便能看到動態的、相生相剋的品行操守,例如:禮可生忠,但禮也克明克德克智克信。用心領會,便能明白儒家禮教的作用與危害);怒為陰,慈為水為道,悅為陽,樂為木,愛為火,悲為土,恐為金;無味為水,甜為陽,酸為陰,麻為木,辣為火,咸為土,苦為金。人體心(此心即道炁,詳見前文)、頭腦(陽)、生殖系統(陰)、神經系統、經絡、肺為水,是水帝的化身;肝膽、筋、毛髮為木,是木帝的化身;血臟(不應稱為心臟)、血管、血為火,是火帝的化身;脾胃、腸、皮肉為土,是土帝的化身;腎、骨、牙、指甲為金,是金帝的化身。水為風為雨,陽為電為電公,陰為雷為雷母;人體右為陽,左為陰;右手掐電訣,左手掐雷訣,念咒吞吐風雨……許多長久之誤,在此一一糾正,陰陽家(易家、五行家)、醫家應特別留意。化身是指超級大神分靈顯化或分靈投胎,三清四御化身為中華始祖三皇四帝,也可將三清四御稱名為三皇四帝(詳見後文「若論及道教」、「若論及《道教五行政法》」、「若論及興建道觀」和《認祖》)。 在此用科學術語來表述三清四御(三皇四帝):水帝是水(氫氧化合物)的本體及引力斥力波(按:冰、雪、霧、雲、水蒸氣、雙氧水、重水、超重水等也是水,也是氫氧化合物,所以老子《道德經》只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管仲《管子》也曰:「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室也」),陽帝主要是以氫的本體及引力斥力波為表現(按:重氫、超重氫等也是氫),陰帝主要是以氧的本體及引力斥力波為表現;木帝主要是以氦的本體及引力斥力波為表現,火帝主要是以氮的本體及引力斥力波為表現,土帝主要是以氖的本體及引力斥力波為表現,金帝主要是以碳的本體及引力斥力波為表現。或問:宇宙中還有電子、中子、質子等等,為何水是宇宙元始能量?答曰:水(道)為中心(中界)也;水(道)之為物,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也。科學界與佛教界尋找宇宙本源執迷於無限小,科學界執迷於無限小的物質及能量,佛教界執迷於空和眞空妙有,而今得遇此文,須認清錯誤、跳出成見。水(道)產生時間,大道或是在三清狀態或是在三清四御(五行)狀態或是在萬物狀態的運轉變化過程中,前後不同的境象對比產生時間,大道在混沌(水)狀態沒有時間。宇宙本源在此揭開,即此眞相大白,乃人類開天闢地的大事!(按:本文的水、水帝、道、道炁、大道等名詞有狹義和廣義的槪念,狹義的槪念指水,廣義的槪念包括水和水變化出的宇宙萬物以及它們的運轉變化規律。) 水帝化身為祿星(道星、路星、中極星、中極星區),它是宇宙中極、中心、中軸(按:太陽系位於此中軸範圍,緊接陰斗六星區),所以前文稱水帝為中帝,又因為祿星位於地球的地軸北極上空,所以民間稱水帝為北帝(按:應稱為中帝);陽帝化身為福星(陽斗七星、陽斗七星區),它是宇宙陽極;陰帝化身為壽星(陰斗六星、陰斗六星區),它是宇宙陰極。北極星應稱為中極星,北斗七星應稱為陽斗七星,南斗六星應稱為陰斗六星。[按:太陽系是個小宇宙,水星是水帝的化身(如今被稱為金星、太白金星者,實為水星、太白水星),太陽是陽帝的化身,地球和月球是陰帝的化身;地球也是個小宇宙,地球的地軸應稱為地球中極即是地球的小水帝(小水帝指道炁,須知「名可名,非常名」),地球的地磁南極應稱為地球陽極(現位於南極圈附近)即是地球的陽帝(龍),地球的地磁北極應稱為地球陰極(現位於北緯75度附近)即是地球的陰帝(龜)。]木帝化身為東方綠蛇七宿區(角、亢、氐、房、心、尾、箕),火帝化身為南方朱雀七宿區(井、鬼、柳、星、張、翼、軫),土帝化身為西方黃虎七宿區(奎、婁、胃、昴、畢、觜、參),金帝化身為北方青麟七宿區(斗、牛、女、虛、危、室、壁)。[按:太陽系是個小宇宙,木星是木帝的化身,火星是火帝的化身,土星是土帝的化身,金星是金帝的化身(如今被稱為水星者,實為金星);地球也是個小宇宙,可根據穿過地軸南北極的經線來分出東南西北四個區對應木火土金,中國大部分位於東區。] 祿星(鳳皇)、福星(龍)、壽星(龜)就是宇宙的中樞,三星三位一體為玄武,旋舞著帶動宇宙四象運轉。此宇宙即是現代人類所認知的宇宙,其形狀如胎兒球體,球體之外是茫茫一片的水,即總的水帝是也,水帝通過祿星調控我們宇宙內的水,彗星即是一種載體(按:以小見大地想像一下,地球中極好比祿星,調控地球內外的水,地球陽極好比福星,地球陰極好比壽星,地球之外被茫茫一片的水包裹著,如此,便能更好地明白我們的宇宙之外是茫茫一片的水)。另須知道,這茫茫一片的水中還有其它的宇宙如同一個個的「胎兒」玄武(旋舞)在水內,「胎兒」最終又會還原為水。宇宙眞面目在此揭開,即此眞相大白,乃人類開天闢地的大事!祿星(水帝、水官)修道、改命、轉運,福星(陽帝、天官)賜福、吉祥、如意,壽星(陰帝、地官)消災(解厄)、化劫、延壽(延收);若背道而馳、逆天而行,祿星也可把命變壞,福星也可損福、賜禍,壽星也可折壽、消福。道教將神仙世界稱為洞天,「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宇宙各處是有時間差的,地球在我們這個「胎兒」宇宙的「臍後黃庭」區域,希望古代的神仙們穿越時空回到地球,一起引領神仙時代,也許「不明飛行物」就是他們來了。一般而言,大神大鬼有維持其宇宙秩序的天職,而超級大仙能衝出我們的「胎兒」宇宙,游過宇宙外茫茫一片的大水,進入其它的「胎兒」宇宙,甚至在宇宙外茫茫一片的水中重立胞胎、再造天地、創造新的小小「胎兒」宇宙……(按:欲有如此法力,修鍊《眞武仙法》,直達最上乘之道仙。)
推薦閱讀:

(12)任鐵樵 論陰陽順逆
陰陽秘法應用_易壇白蓮
十二地支陰陽屬性
周易是陰陽學說成熟的里程碑
中醫陰陽在診斷和治療上的應用

TAG:陰陽道 | 陰陽 |